第12章 消费者问题识别与信息收集
消费者的认知过程
![消费者的认知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885cbb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0.png)
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是指在购买产品或服务之前的一系列思考和决策过程。
该过程一般经历几个阶段,包括需求感知、信息收集和评估、购买决策、使用体验和后续评价。
首先是需求感知阶段。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开始意识到自己存在某种需求或问题,并且希望通过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来解决。
这种需求可以是实际需求,如购买食物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也可以是心理需求,如寻求娱乐、享受或提升个人形象等。
其次是信息收集和评估阶段。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开始支付更多的注意力和时间来寻找相关的信息。
他们可能通过社交媒体、亲友推荐、广告宣传、比较网站、消费者评论等方式获取信息。
消费者会比较不同品牌、不同产品的特点、性能、价格等因素,以评估哪个能最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然后是购买决策阶段。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会对所评估的选择进行决策。
决策的依据可以是性能、价格、品牌口碑等。
有些消费者可能会进行多次比较和犹豫,而有些消费者则较为迅速地做出决策。
接下来是使用体验阶段。
一旦消费者购买并开始使用产品或服务,他们会从实际使用中获得体验并形成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
如果他们对产品或服务感到满意,他们可能会继续购买同样品牌的产品或服务,或者推荐给他人。
相反,如果他们对产品或服务不满意,他们可能会转向其他品牌或产品。
最后是后续评价阶段。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会根据使用和体验的情况重新评估自己的选择。
他们会考虑产品的使用寿命、品质、有无问题等等。
这种后续评价有助于消费者形成对于品牌或产品的长期认知。
总之,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复杂和多样化的过程,受到个体差异、产品属性、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了解消费者的认知过程,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复杂且有个体差异的过程,每个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之前都经历了一系列思考和决策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关键的阶段,包括需求感知、信息收集和评估、购买决策、使用体验和后续评价。
消费者调查的基本内容 -回复
![消费者调查的基本内容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e5f083e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3.png)
消费者调查的基本内容-回复什么是消费者调查消费者调查是应用在市场研究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采集和分析消费者的观点、偏好和行为,调查可以提供有关市场的关键信息和洞察力。
消费者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了解产品和服务的表现,并为企业做出决策提供支持。
消费者调查的基本内容消费者调查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目标受众群体的确定:在进行消费者调查之前,研究人员需要确定他们想要调查的目标受众群体。
这可以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征、市场分割和目标市场等因素来确定。
2. 调查设计:在进行调查之前,需要设计调查的结构、问题和流程。
这包括确定调查的目标、确定调查方法(例如在线调查、面对面访谈、电话调查等)、制定调查问卷或访谈指南等。
3.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消费者调查的核心环节。
通过使用调查问卷、访谈或观察等方法,收集消费者的观点、偏好和行为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购买决策的因素、消费者需求等。
4. 数据分析:在收集到数据后,研究人员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这可以通过使用统计方法、建立模型或进行定性分析等手段来完成。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见解,以便对市场做出准确的判断。
5. 结果报告:最后,研究人员需要撰写和呈现结果报告。
报告应包括关于调查目的、方法和结果的详细描述,以及对结果的见解和建议。
报告的目的是让企业决策者能够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通过调整产品或服务来满足这些需求。
消费者调查的步骤进行一次有效的消费者调查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 确定研究目标:首先,确定研究人员要了解的特定问题或目标。
这可能涉及产品改进、市场调整或竞争分析等。
2. 设计调查的结构和方法:根据研究目标,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并设计调查的结构和问题。
确保问题简明扼要、清晰明了,并能够准确收集目标信息。
3. 选择样本:根据目标受众群体的特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样本的选择应该考虑到目标市场、消费者群体的特点和研究的可行性等因素。
消费者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消费者行为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f2662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30.png)
2013年消费者行为学考试题及相关答案1、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各类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及其产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应用科学。
2、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
3、消费者性格不同,消费行为也不同,归纳起来有四种类型,即自由型、顺应型、保守型、型、节俭型.4、消费者决策过程可分五个阶段:认知需求、信息调查、比较评价、决定购买、购后评价。
5、消费流行是社会时尚在消费活动中的反映.6、消费心理是消费行为内在驱动力,而消费行为则是消费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
一般消费理论用“需求→动机→行为”的模式来表示消费行为的基本过程。
7、消费需求的内容包括对商品使用的需求,对商品审美的需求,对商品时代性的需求,对商品社会象征性的需求,对商品优良服务的需求。
1、需求层次理论是194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C )提出的。
A.波登B.赫杰特齐C.马斯洛D.温得尔•斯密2、食品的营养与卫生标准是否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要求、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无法预料的影响,消费着的此类担心均属于( B )风险的范畴。
A 功能风险B 物质风险C 社会风险D 心理风险3、你在购买牙膏、牙刷等生活必需品时的购买决策主要依据已往的经验和习惯,较少受广告宣传和时尚的影响,在购买过程中也很少受周围气氛、他人意见的影响,你的购买类型属于( A )A.习惯型B.冲动型C.疑虑型D.理智型4、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要按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属于人类最高级需要的是(D ) A.自尊的需要B、他人实现的需要C、自我表达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5、在广告上运用的词语,如““塞外茅台,宁城老窖”,体现了消费者行为学中的哪个原理?( A )A.刺激的泛化B.刺激的辨别C.刺激的强化D.刺激的重复6、消费者在购买某些高档商品是,可能会出现对所选的商品爱不释手,但另一方面又嫌商品的价格过高,这体现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哪种冲突?( A )A.趋避冲突B.双趋冲突C.双避冲突D.单趋冲突7、科尔曼地位指数法从哪四个方面综合测量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C )。
市场营销重点名词解释
![市场营销重点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c99b175336c1eb91b375d24.png)
第一章营销:创造和获取顾客价值1.市场营销marketing:定义为企业为从顾客处获得利益回报而为顾客创造价值并与之建立稳固关系的过程。
2.需要needs:人类的需要是一种感到缺乏的状态,包括对食品、服装、温暖和安全的基本生理需要,对归属和情感的社会需要,以及对知识和自我表达的个人需要。
这些需要并不是由市场营销者创造出来的,它们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固有部分。
欲望wants:欲望是人类需要的表现形式,受到文化和个性的影响。
欲望由一个人的社会背景所决定,是明确表达的满足需要的指向物。
需求demands:在得到购买能力的支持时,欲望就转化为需求。
在既定的欲望和资源条件下,人们会选择能够产生最大价值和满意的产品。
3.市场营销近视症marketing myopia:销售人员常犯的错误是关注自己提供的特定产品甚于关注这些产品产生的利益和体验。
他们过于关注自己为现有欲望开发出来的产品,而忽略顾客需要的变化。
4.市场提供物market offering:即提供给市场以满足需要、欲望和需求的产品、服务或体验的集合。
5.交换exchange:是一种为从他人那里得到想要的物品而提供某些东西作为对价的行为。
6.市场market:是某种产品的实际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的集合。
7.营销管理marketing manage:定义为选择目标市场并与之建立有价值的关系的艺术和科学。
8.生产观念production concept:认为消费者会青睐买得到的、价格低廉的产品。
所以,管理应该集中于提高生产和分销效率。
产品观念product concept:认为消费者会偏好那些具有最高质量、性能水平和富有创新特点的产品。
在奉行这种观念的企业中,市场营销战略往往集中于持续的产品改善。
推销观念selling concept:认为如果不采用大规模的促销努力,消费者不会购买足够多的产品。
它关注的是达成销售交易,而非建立长期的、有价值的客户关系。
市场营销观念marketing concept:认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在于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了解目标顾客的需要和欲望,并使顾客感到满意。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全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0c8b940b7fd5360cba1adba1.png)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第一章导论1.消费者:(广义):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狭义):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
2.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课堂笔记补充: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定义:消费者行为是感知、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的动态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易职能的行为基础。
)3.试述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一、消费者行为研究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三、有助于消费者自身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四、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4.消费者决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问题认识、信息搜集、评价与选择、购买、购后行为5.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与心理因素有哪些:消费者资源;需要与动机;消费者知觉;学习与记忆;消费者态度;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6.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庭;情境;消费者保护政策与法律。
7.消费者行为研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1)萌芽时期(1930年以前)重点研究产品销售,而非消费者的需求,局限于理论阐述,未广泛用于营销活动,未引起普遍重视。
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社会学家凡勃伦《有闲阶级论》(1899)提出了炫耀性消费及其社会涵义。
1901年12月心理学家斯科特(W.D.Scott)在美西北大学作报告时指出,心理学可以在销售和广告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普兰(M.T.Copeland)于1923年提出将消费物品分为便利品、选购品和专门品的分类方法部分建立在对三个方面的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之上。
(2)应用时期(1930-1960年)消费者行为动机研究、消费者品牌忠诚研究1.环境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2.20世纪40-50年代消费者行为动机的研究* 1950年,梅森海尔(Mason Haire)主持速溶咖啡的研究*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关于动机研究成果*美学者盖斯特(L.Cuest)和布朗(George H.Brown)于50年代初开始研究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问题,以便找到促使消费者重复选择某一品牌的有效途径。
第12章元数据管理-DAMA-DMBOK:数据管理知识体系(第二版)
![第12章元数据管理-DAMA-DMBOK:数据管理知识体系(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1743d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3.png)
第12章元数据管理-DAMA-DMBOK:数据管理知识体系(第⼆版)第⼗⼆章元数据管理1.简介元数据的最常见定义,“关于数据的数据”,很容易引起误解。
可以归类为元数据的信息种类繁多。
元数据包括有关技术和业务流程,数据规则和约束以及逻辑和物理数据结构的信息。
它描述了数据本⾝(例如,数据库,数据元素,数据模型),数据表⽰的概念(例如,业务流程,应⽤程序系统,软件代码,技术基础结构)以及数据和概念之间的连接(关系)。
元数据可帮助组织了解其数据,系统和⼯作流程。
它可以进⾏数据质量评估,并且是数据库和其他应⽤程序管理的组成部分。
它有助于处理,维护,集成,保护,审核和管理其他数据。
要了解元数据在数据管理中的重要作⽤,请想象⼀个⼤型图书馆,其中有成千上万的书籍和杂志,但没有卡⽚⽬录。
没有卡⽚⽬录,读者甚⾄可能不知道如何开始寻找特定的书甚⾄特定的主题。
卡⽚⽬录不仅提供必要的信息(图书馆拥有的书籍和材料以及在何处被搁置),还使读者可以使⽤不同的起点(主题区域,作者或标题)来查找材料。
没有⽬录,很难甚⾄不可能找到⼀本书。
没有元数据的组织就像没有卡⽚⽬录的图书馆。
元数据对于数据管理和数据使⽤都是必不可少的(请参阅DAMA-DMBOK中对元数据的多个引⽤)。
所有⼤型组织都会产⽣和使⽤⼤量数据。
在整个组织中,不同的个⼈将具有不同级别的数据知识,但是没有⼀个⼈会了解有关数据的所有知识。
此信息必须记录在案,否则组织可能会失去有关⾃⾝的宝贵知识。
元数据提供了捕获和管理有关数据的组织知识的主要⽅法。
但是,元数据管理不仅是知识管理⽅⾯的挑战,⽽且还存在许多挑战。
这也是风险管理的必要。
元数据对于确保组织可以识别私有数据或敏感数据以及为⾃⼰的利益管理数据⽣命周期以及满⾜合规性要求并使风险最⼩化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可靠的元数据,组织将不知道它拥有什么数据,数据代表什么,它起源于何处,它如何在系统中移动,谁可以访问它,或者对⾼质量数据意味着什么。
黑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全文
![黑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ea96ed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9.png)
⿊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全⽂⿊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全⽂ ⿊龙江新修订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那么修订后的条例内容是什么呢?什么时候开始施⾏呢?下⾯⼩编带⼤家看看! ⿊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2016 (2015年12⽉18⽇⿊龙江省第⼗⼆届⼈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章总则 第⼀条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条消费者在本省⾏政区域内为⽣活消费需要购买、使⽤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条例保护。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经营者在本省⾏政区域内为消费者提供其⽣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遵守本条例。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县级以上⼈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作的领导,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有关⾏政部门依法做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作,⽀持消费者协会依法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
县级以上⼯商⾏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品药品监督管理、价格、卫⽣和计划⽣育、旅游等有关⾏政部门应当依法在各⾃的职责范围内,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消费者协会应当依法开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活动,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为,可以公布、揭露和批评。
第五条⿎励单位和个⼈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为予以举报。
⾏业协会应当督促、引导本⾏业的经营者依法经营,加强⾃律;在制定⾏业规则时,应当体现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众传播媒介应当秉持公正⽴场,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做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宣传以及舆论监督⼯作。
第⼆章消费者的权利 第⼆章 第六条消费者在购买、使⽤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和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和财产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业标准和地⽅标准;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业标准和地⽅标准的,应当符合社会公认的安全要求。
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https://img.taocdn.com/s3/m/fda8825865ce0508773213c5.png)
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第一章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1.市场:我们认为,市场是商品经济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为实现产品或服务价值,满足需求的交换关系、交换条件和交换过程。
2.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及价值,从而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要的社会过程和管理过程。
第二章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1.一些学者将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演变划分为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销售)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等五个阶段。
前三个阶段的观念一般称为旧观念,是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后两个阶段的观念是新观念,可分别称为顾客(市场)导向观念和社会营销导向观念。
2.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就是以企业利益为根本取向和最高目标来处理营销问题的观念。
包括(1)生产观念。
生产观念是一种最古老的营销管理观念。
他认为,消费者总是接受任何他能买到并且买得起的产品。
因此,企业应该集中精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分销范围,以便增加产量、降低成本。
以生产观念指导营销管理活动的企业,称为生产导向企业。
(重生产,轻市场)(2)产品观念。
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
因此,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
(3)推销观念。
推销观念认为,消费者通常有一种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若听其自然,消费者就不会大量购买本企业的产品,因而销售管理的中心是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
执行推销观念的企业,称为推销导向企业。
3.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又称市场营销观念,他认为企业的一切计划与策略应以消费者为中心,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与欲望,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
执行市场营销观念的企业,称为市场营销导向企业。
市场营销观念有四个主要支柱:目标市场、整体营销、顾客满意和盈利率。
4.顾客满意:所谓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将产品和服务满足其需要的绩效与期望进行比较所形成的感觉状态。
顾客是否满意,取决于其购买后实际感受到的绩效与期望的差异。
消费者行为学考点
![消费者行为学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727abf32580216fc710afd01.png)
消费者行为学第一章消费者行为概述:1.消费者:(狭义)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与服务的个人和住户;(广义)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2.不同类型的购买行为角色:角色类型角色描述倡议者首先提出或有意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的人影响者其看法或建议对最终购买决策具有一定影响的人决策者在是否买、为何买、如何买、哪里买等方面做出部分或全部决定的人购买者实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人使用者实际消费或使用产品、服务的人3.消费者行为: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4.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消费者行为研究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市场机会分析,市场细分,产品与店铺定位);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有助于消费者自身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
5.市场细分:实质是将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每一个市场的消费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需求或行为特点,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在需求和行为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目的是为了找到合适自己进入的目标市场,并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营销方案,使目标市场的消费者的独特需要得到更充分的满足。
6.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决策导向研究法:以消费者是一个积极、主动的问题解决者为出发点,试图了解消费者是如何做出策略或制定计划,并在不同产品与不同品牌之间做出选择的。
经验导向研究法:在有些情况下,消费者并不是按照一种理性的决策程序做出购买决定的,冲动性购买、享乐型购买、寻求多样化的购买是这种体验型购买的典型例子。
行为影响研究法:消费者在购买一种商品或接受一项服务时,并不一定经过了一个理性的决策过程,也不一定依赖已经发展起来的某些情感,相反,行为可能来源于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
7.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消费者的决策过程:问题认知与信息搜集1.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识别信息搜集备选方案评估产品选择成果2.消费者决策类型:扩展型决策:当对某类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而且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标准时消费者面临的就是扩展型决策。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4ab823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7.png)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8.26•【文号】银监发[2014]37号•【施行日期】2014.08.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正文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银监发[2014]37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银行,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信托业协会、中国财务公司协会:现将《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4年8月26日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评估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和实际效果,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依法合规,加强内部自律,有效落实《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指引》,切实维护银行业消费者(以下简称消费者)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评价对象为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向自然人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第三条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评价的实施主体是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具体考核评价工作由各级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能部门组织开展,同级机构监管职能部门配合。
第四条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评价坚持科学规范、客观公正、激励约束原则。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根据市场变化、行业发展及工作重点,不断完善考核标准,通过考核评价形成督促与激励。
第五条考核评价结果作为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政策与工作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各级监管机构开展综合监管评级、配置监管资源和采取监管措施的重要参考内容。
消费者行为学(齐鲁工业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消费者行为学(齐鲁工业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041a1a7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7.png)
第一章测试1.不同的消费者角色类型有哪些()A:影响者B:购买者C:决策者D:倡议者答案:ABCD2.消费者行为包括哪些行动()A:获取B:使用C:处置D:评价答案:ABCD3.研究消费者行为有哪些意义()A:选择目标市场B:市场机会分析C:市场细分D:产品与店铺定位答案:ABCD4.研究消费者行为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A:对B:错答案:A5.消费者角色类型中的影响者,是指首先提出购买某一产品的人A:对B:错答案:B6.研究消费者行为能够为有关消费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A:错B:对答案:B7.实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人,是消费者角色中的哪种类型()A:倡议者B:购买者C:影响者D:决策者答案:B8.需要的共性决定了行为的共性,这为研究消费者行为的规律提供了可能A:对B:错答案:A9.消费者行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过程,涉及很多的决策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消费者做出扩展型决策的原因有哪些A:形成习惯了B:关心度高C:有时间去挑选D:选择困难答案:BCD2.名义型决策可以细分为哪两种决策A:有限型决策B:忠诚型决策C:习惯型决策D:名义型决策答案:BC3.在三种购买决策类型中,名义型决策的速度最快A:对B:错答案:A4.在复杂的购买行为中,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A:信息搜集B:购买前评价C:购后行为D:问题认识答案:A5.正常情况下不经提示,消费者意识到的问题是主动型问题A:对B:错答案:A6.消费者从记忆中可以提取哪些信息()A:体验信息B:产品属性信息C:品牌信息D:评价信息答案:ABCD第三章测试1.知觉图方法是通过判断“他人”来反映本人的真实看法。
()A:对B:错答案:B2.直接测量方法也成为恒和度量方法。
()A:对B:错答案:A3.在消费者无力或不愿意直接表明其使用的评价标准时,企业需要采用的调查方法为( )A:其他方法B:猜测方法C:间接调查方法D:直接调查法答案:C4.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都包含认识问题、收集信息、评估备选产品、购买意向、购买行为等阶段。
市场营销学(吉林医药学院)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市场营销学(吉林医药学院)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b9875ee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0.png)
市场营销学(吉林医药学院)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第一章测试1.构成容量很大的现实市场,必须是()参考答案:人口众多购买力高而且购买欲望大2.下列有关市场营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市场营销是指从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出发合理配置自己的资源,通过满足对方需要实现自己目标的活动过程3.福特公司在20世纪初曾倾全力于汽车的大规模生产,努力降低成本,使消费者购买得起,借以提高福特汽车的市场占有率。
这是()观念的体现。
参考答案:生产4.“酒香不怕巷子深”所体现出的企业市场营销哲学是()参考答案:产品观念5.注重买方需要的市场营销观念是()参考答案:市场营销观念6.近年来,许多冰箱厂家高举“环保”、“健康”旗帜,推出各类“绿色”冰箱,这些厂家奉行的营销观念是()参考答案:社会市场营销观念7.在美国,产生于买方市场条件下的营销哲学有()参考答案: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观8.西奥多·莱维特认为推销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的不同之处有()参考答案:推销观念注重卖方需要;市场营销观念考虑如何通过制造、传送产品以及与最终消费产品有关的所有事务,来满足顾客的需要;推销观念以卖主需要为出发点,考虑如何把产品变成现金;市场营销观念注重买方需要;市场营销观念注重客户需求及其满意度9.关于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的表述,正确的有()参考答案: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种产生于买方市场形势下的营销哲学;一种兼顾企业利润、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和社会利益的营销哲学;对市场营销观念的补充和完善10.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要求市场营销者在制定市场营销政策时,要统筹兼顾三个方面的利益,即()· A.企业利润· B.社会利益· C.客户要求· D.公众愿望· E.消费者需要的满足ABE解析:[解析]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是对市场营销观念的补充和完善,就是要统筹兼顾即企业利润、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和社会利益三方面的利益。
第12章-消费者购买决策
![第12章-消费者购买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b2c345c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e.png)
Page 7(total 32)
三、 消费者介入理论
介入(involvement)一词是由心理学领域发展出 来的,其概念被用在探讨个人态度与行为改变上, 即个人对于各种事物有不同的涉入程度。一般学者 使用个人的心理认知状态来定义涉入,将介入视为 一种内在心理状态,受到个人、产品、情境或其他 特殊刺激的影响,感受到事物对己身的重要性和攸 关性,进而对事物产生不同的关注程度。
介入可以定义为个人认知该产品与其内在需要、兴 趣和价值观的攸关程度。
消费者的介入是购买决策中的心理活动,影响到消 费者对于商品信息的收集、对于商品性能的认识, 并且最终影响消费者对于商品的态度。
Page 8(total 32)
介入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Page 9(total 32)
四、产品类别
Page 16(total 32)
科特勒行为选择模式
Page 17(total 32)
三、传统消费模型(AIDMA)
AIDMA模型由美国广告学家E.S.刘易斯在1898年提 出。随后,经众多学者不断发展,产生了传统市场 消费者购物的成熟流程,并成为消费者行为学领域 经典的理论模型之一。
Page 18(total 32)
当前,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的购物方式,其特有的强 大信息搜索功能,使用户可以迅速获取丰富的产品信 息,拓展比较选择的范围,在购物过程中体验新方式 给自己带来的新鲜感和剌激感。
企业需要通过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掌握其购买 行为的规律,从而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借助于 网络,更为广泛地进行产品市场特性的传播,满足消 费者个性化需求,实现企业营销目标。
在互联网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之前,AIDMA营 销法则一直在指导着有效的广告创意和实效的营销策 划。
(健康管理师冲刺班)第十二章 健康信息学
![(健康管理师冲刺班)第十二章 健康信息学](https://img.taocdn.com/s3/m/a4b2bbf5852458fb760b5624.png)
第一节 信息学概述
续表: 按记录方式分
分为地图、表格、影像、磁带、纸带
按数字化方式分 分为矢量数据、格网数据等
第二节 健康信息收集、分析与利用
考点一 信息来源 健康信息来源——各类卫生服务记录
★★★
卫生服务过程中 定期或不定期的 专题健康或疾病
的各种服务记录 健康体检记录
第十二章 健康信息学
第一节 信息学概述
考点一 信息 (一)信息的含义 信息是经过加工过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 现实的、潜在的价值。
第一节 信息学概述
(二)信息的主要特征 可识别性 直接识别:通过感官的识别
间接识别:通过各种测试手段的识别。 可存储性 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存储在不同的介质上 可扩充性 信息随着时间的变化,将不断扩充 可共享性 同一信源可以供给多个信宿,因此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可传递性 人们通过声音、文字、图像或者动作相互沟通消息,信
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是把居民的健康问题进行分类 记录,每次患病的资料可以累加,从而保持了资料的连 续性。
保管简便,查找方便,能充分体现其使用价值的“活” 资料
第三节 居民健康档案概述
考点三 健康档案的分类 ★★★ 个人健康档案 家庭健康档案 社区健康档案
第三节 居民健康档案概述
以问题 个
为导向 人
社
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区 社区卫
健 生服务 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力资源
康 资源 ★
档
1)一定时期内的患者就诊原因分类、常见健康问题的种类及构
案
成、门诊量、门诊疾病种类及构成;转会诊病种及转至单位和
社区卫 科室、转诊会诊率、转诊会诊的适宜程度分析等。 ★ 生服务 2)家庭病床数、家庭访视人次、家访原因、家庭问题分类及处 ★ 状况 理情况等。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及分析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d9e60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a.png)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及分析首先,需求识别是购买决策过程的第一阶段。
需求识别是指消费者在感知到自己存在其中一种需求或问题时的行为。
需求可以来自内部因素(如个人的欲望、需要或价值观)或外部因素(如广告、社交媒体、他人的建议)。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会评估自己的需求和愿望,然后决定是否购买相关商品或服务。
其次,信息是购买决策过程的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会主动或被动地收集有关商品或服务的信息。
他们会通过亲自去实体店铺观察和试用,阅读评论、评价和推荐,或者在引擎上进行在线等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
消费者在信息过程中往往会比较不同品牌、不同渠道和不同价格的商品或服务,以便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第三,评估选择是购买决策过程的第三阶段。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会根据购买的标准和选择的前提条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评估和比较。
他们会考虑一些因素,如价格、品质、功能、外观、品牌声誉、口碑和推荐等,来决定最终的购买选择。
在此过程中,消费者可能会使用启发式或决策规则,如寻找最低价、购买最受欢迎的品牌或信任值得信赖的推荐。
然后,购买决策是购买决策过程的第四阶段。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决定购买选择,并进行实际的购买行为。
购买决策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价格优惠、促销活动、朋友或家人的鼓励等。
此外,购买决策还受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的影响。
最后,后续行为是购买决策过程的最后阶段。
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购买体验和满意度对购买决策进行评估。
如果消费者对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感到满意,他们可能会继续购买并推荐给他人。
而如果消费者对购买的商品或服务不满意,他们可能会退货或投诉,并对其他人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包括需求识别、信息、评估选择、购买决策和后续行为等阶段。
在每个阶段,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需求、信息和偏好做出决策。
企业应该了解并理解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以便能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并制定相应的市场战略和推广策略,以吸引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整合营销传播》要点总结
![《整合营销传播》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17ac1ea168884868762d6f2.png)
书名:《整合营销传播:创造企业价值的五大关键步骤》作者简介唐∙舒尔茨(Don Schultz)唐·舒尔茨博士(Don E. Schultz)1934年1月20日出生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世界级营销大师,世界整合营销之父,美国西北大学整合营销传播教授,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开创者。
Agora咨询集团总裁,TAGETBASE营销公司和TARGETBASE营销协会的高级合伙人,直效营销杂志的前任编辑,美国国家广告研究基金会整合营销传播委员会的联合主席。
具有丰富的世界财富500强企业咨询经历,同时为清华大学EMBA、长江商学院、英国及澳大利亚大学的客座教授。
他在《整合营销传播》提出的战略性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成为20世纪后半世纪最主要的营销理论之一。
为此,舒尔茨博士被全球权威的《销售和营销管理(Sales and Marketing Management)》杂志推举为“20世纪全球80位对销售和营销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与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W·爱德华·戴明、戴尔·卡耐基、亨利·福特、比尔·盖茨和迈克尔·戴尔等著名营销大师和营销天才并列在一起。
海蒂∙舒尔茨(Heidi Schultz)唐·舒尔茨的妻子,Agora咨询公司的副总裁、美国西北大学讲师。
在媒介管理、直复营销、媒介研究和战略规划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此外,她还是全美最大的城市月刊《芝加哥》的前任出版人。
书籍简介《整合营销传播》(唐·舒尔茨、斯坦利·坦纳鲍姆、鲍勃·劳特博恩等著)自1991年出版以来,产生了诸多译本。
后来,作者唐•舒尔茨和妻子海蒂•舒尔茨又再版了该书,对第一版做出了补充和解释。
本组本次所展示的书目,为《整合营销传播》第二版,也即由唐•舒尔茨和妻子海蒂•舒尔茨联合出版的《整合营销传播:创造企业价值的五大关键步骤》,译者为王茁、顾洁,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新健康管理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 考点精华-第十二章 健康信息学
![全新健康管理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 考点精华-第十二章 健康信息学](https://img.taocdn.com/s3/m/d9e94fc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62.png)
健康管理师基知识第十二章健康信息学第一节信息学概述一、信息(一)信息的含义1、信息的含义:信息论创始人香农认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Wiener: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
(1948年,美国著名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控制论》提出对信息的定义)邓宇: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
(邓宇:科学家,在信息守恒理论中提出对信息的定义)在管理信息系统领域,认为:“信息是经过加工过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的、潜在的价值”。
(二)信息的主要特征:具有物质属性:客观性、普遍性、有用性。
特有的性质:(1)可识别性:直接识别(感官识别),间接识别(通过各种测试手段的识别)。
(2)可存储性:可通过不同方法存储在不同的介质上。
(3)可扩充性:随着时间变化,不断扩充。
(4)可共享性:同一个信源可供给多个信宿。
(5)可传递性:通过声音、文字、图像或动作相互沟通信息(信息的本质特征)。
(6)可转换性:可由一种形态转换程、成另一种形态。
(7)可再生性:产生、更新、演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8)时效性和时滞性:一定的时间内是有效信息,此时间外是无效信息。
任何信息从信源传播到信宿都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有时滞性。
(三)信息形态(四种):数据、文本、声音、图像(四)信息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1.按照其重要程度可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2.按照其应用领域可分为: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和军事信息;3.按照信息的加工顺序可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等;4.按照信息的反映形式可分为: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等;5.按信息的性质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6.按观察过程可分为: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和实得信息;7.按信息的作用可分为:有用信息、辅助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8.按信息的传递方向可分为:前馈信息和反馈信息。
(五)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
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第84期
![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第84期](https://img.taocdn.com/s3/m/425742a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1.png)
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B卷(带答案)一.综合题(共15题)1.单选题()不是大数据技术的典型应用。
问题1选项A.本人健康码查询B.广告精准投放C.通信大数据行程卡D.地铁站无接触测温【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大数据应用知识,出自《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2版)》第一章信息化知识 1.6.1 大数据。
(1)互联网行业应用。
互联网访问的行为包括:访问的网站和页面,访间内容,停留时间,访问网页的关联性,购买行为,兴趣点,位置信息,社交信息等等。
通过对互联网访问行为的监测分析,可以向访问者提供个性化的商业推荐,精确投放广告;还可以对互联网推广商品的市场行情进行监测;利用网站动态数据对网络状态实时监控,并针对流量、安全进行预警;通过综合分析,向公众提供诸如流行疾病的预警、节假日客运流量预告等服务。
(2)传统领域的应用。
大数据应用起源于互联网,正在向以数据生产、流通和利用为核心的金融、零售、电信、公共管理、医疗卫生等领域渗透。
例如,金融机构通过收集互联网用户的微博数据、社交数据、历史交易数据来评估用户的信用级别和消费级别;零售企业通过互联网用户数据分析商品销售趋势、用户偏好。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也是大数据应用的重要领域,可整合来自经济、统计、民政、教育、卫生、人力等政府部门内部数据和来自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网络数据,开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能物流、智能环保等应用。
地铁站无接触测温不是大数据技术的典型应用。
2.单选题()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
问题1选项A.机器学习B.人机交互C.计算机视觉D.虚拟现实【答案】A【解析】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是一门涉及统计学、系统辨识、逼近理论、神经网络、优化理论、计算机科学、脑科学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
消费者行为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工商学院
![消费者行为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工商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c84a9fcc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0.png)
消费者行为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工商学院山东工商学院第一章测试1.消费者行为特点有()。
A:关联性B:同质性C:可引导性D:复杂型答案:关联性;可引导性;复杂型2.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个体或群体为满足需要与欲望而挑选、购买、()或处置产品、服务所涉及的过程。
A:使用B:交换C:介入D:观看答案:使用3.分析消费者如何使用商品可以帮助营销人员发现市场机会。
()A:错 B:对答案:对4.二因素论将影响因素分为二大类,一类存在于消费者内部,一类存在于消费者外部。
二因素论有不同的表述,可称为“个人因素”和()。
A:外部因素B:综合因素C:内部因素D:环境因素答案:环境因素5.父母出钱为孩子买电脑,孩子是使用者。
()A:错 B:对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当消费者搜集商品信息时,其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属于()A:惰性阈B:外部信息C:激活阈D:意识阈答案:意识阈2.有限型决策适用于消费者已经对商品或品牌有一定了解的消费行为。
()A:错 B:对答案:对3.主动型问题需要外界的激发。
()A:对 B:错答案:错4.名义型决策的显著特点是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进行大量的信息收集,并对各种备选产品做广泛而深入的评价和比较。
()A:错 B:对答案:错5.影响消费者问题认知的因素有()。
A:时间因素B:综合因素C:内部因素D:环境因素答案:时间因素;环境因素第三章测试1.营销人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购买方式考虑销售渠道建设。
()A:错 B:对答案:对2.店铺内的装修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没有影响。
()A:错 B:对答案:错3.由于特价而去某一特定商场购物,但事先没有计划要买什么产品,这种冲动性购买的类型是()。
A:提醒性购买B:建议性购买C:时尚冲动性购买D:纯粹冲动性购买答案:纯粹冲动性购买4.消费者的购买过程,其实是讨论消费者()的问题。
A:买哪个品牌B:何时买C:为什么买D:去哪儿买答案:何时买;去哪儿买5.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可能在购买环节终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消费者问题识别
消费者问题来自于消费者“需要”的不满足,需要的不满 足是购买的原动力。它来自于理想状态与现有状态的差 距,是由于内部的生理需要和外部环境刺激所引起的。 当消费者认识到现有状态与某种期望或理想状态之间存 在显著差异时,问题识别就发生了。消费者的购买是对 问题的一种反应。
第4页(共28页)
第十二章
消费者问题识别与 信息收集
学习目标
1、掌握消费者问题识别的原理和过程 2、掌握消费者问题的类型 3、理解消费者问题认知和及其营销策略 4、理解基于信息搜集理论的消费者决策过程 5、掌握消费者信息的内部收集和外部收集 6、了解基于信息搜集理论的企业营销策略
第2页(共28页)
知识结构图
第3页(共28页)
觉,即管理者可分析某类特定的产品,然后逻辑性地决 定可以做哪些改进。 比较典型的研究技术是调查,即询问大量消费者以了解他 们所面临的问题。包括问卷调查和焦点小组访谈等等。 在进行市场调研时,企业可以从消费者行为细节中考虑, 因为人对某些刺激的反应,并不十分强烈,只是在某些 行为中不注意的表现出来。 调查也好,集中小组访谈也好,都需要运用下列三种方法 之一来识别问题。这三种方法是:活动分析、产品分析、 问题分析。
(二)理解问题认知的必要性
营销者不仅通过发展各种产品来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他 们也常试图帮助消费者认识各种消费问题,有时甚至是 在这些问题尚未萌芽之时。事实上,激发问题认知是企 业重要的营销目标之一,忽略了这一点,对企业和整个 行业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10页(共28页)
(三)影响问题认知的因素
第13页(共28页)
(二)企业对消费者问题认知的反应
一旦某个消费者问题被识别,营销者随即可能制定营销组 合方案来解决该问题。这可能涉及到产品开发或改进、 分销渠道的变更、价格或广告创意的改变。
1、一般性问题认知与选择性问题认知 2、激发问题认知的方法 3. 选择问题认知的时机
第14页(共28页)
第二节 消费者信息收集
(1)走访的店铺数目; (2)就购买问题与朋友讨论和寻求帮助的次数; (3)查阅购买指南的数目; (4)与之交谈的销售人员或商店营业员的人数; (5)消费者看到、听到或阋览过的与购买问题相关的广告
(二)按照消费者对问题的意识分类
按照消费者的意识性,消费者问题可分为主动型与被动型。 主动型问题是指消费者在正常情况下就会意识到或将要意
识到的问题。 被动型问题则是消费者尚未意识的问题。
第7页(共28页)
二、消费者问题的认知
(一)问题认知过程 需求认知取决于实际状态(消费者的目前状态)和 理想状
第20页(共28页)
第21页(共28页)
(三)消费者收集信息的渠道
第22页(共28页)
消费者进行外部信息收集的范围依赖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消费者对风险的预期 2、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认识 3、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感兴趣的程度 4、产品类别
第23页(共28页)
(四)消费者收集信息的数量
传统上,研究人员采用一系列指标来衡量消费者的外部信 息收集行为。主要的指标有:
问题可从两种方式中的一种产生。在汽车的汽油用尽的情 境中,消费者的实际状态的质量下降了;而在一个人渴 望拥有一部更新、更漂亮的汽车的情境中,消费者的理 想状态上升了。无论哪一种方式,实际状态和理想状态 之间都出现了鸿沟。
第5页(共28页)
一、消费者问题类型
(一)按照问题的
一、内部收集
内部信息收集是指消费者将过去贮存在记忆中的有关产品、 服务的信息提取出来,以服务于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 这种提取信息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以前购买商品 的经验。
第16页(共28页)
第17页(共28页)
二、外部收集
外部信息收集是指消费者从外部来源,如同事、朋友、商 业传媒及其他信息通道获得的与某特定购买决策相关的 数据和信息。消费者从外部收集信息,主要动机是期望 做出更好的选择。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市场上有哪些可供 选择的品牌,应当从哪些方面对这些品牌进行比较; 另—方面,也希望借此获得关于产品评价标准及各种标 准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以及不同品牌在各种产品属性 上的差异性数据,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形成对不同备选 品牌的态度。
消费者的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是产生问题认知 的必要条件。导致差异存在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有的 与消费者的欲望有关,有的与消费者对现在状况的认识 有关,而且它们远非营销人员所能直接控制的。
第11页(共28页)
第12页(共28页)
三、消费者问题认知与营销策略
(一)消费者问题的衡量 发现消费者面临的问题有很多种方法。最常用的无疑是直
态(消费者期望够达到的状态)之间的差异程度。当这 种差异达或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阈限时,消费者就会形成 需求认知。 几乎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各种消费问题。例如,如果某 一消费者现在感觉饥锇(现实状态),并且想要消除这 种感觉(期望状态),当这兩种状态之间的差异达到一 定程度时,就会形成需求认知,如果这种差异低于阈限, 就不会形成需求认知。
第18页(共28页)
(一)消费者对外部信息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对外部信息的选择一般要经过以下三 个步骤。
1、注意: 2、理解: 3、记忆:
第19页(共28页)
(二)消费者收集的信息内容
消费者一旦对所需要解决的需要满足问题进行了确认,便 会着手进行广泛的信息收集,寻找和分析与满足需要有 关的商品和服务的资料。当面临某个问题,大多数消费 者会回忆起少数几个可以接受的备选品牌。这些可接受 的品牌,是在随后的信息搜寻过程中消费者进一步搜集 信息的出发点。因此,营销者非常关注他们的品牌是否 落入大多数目标消费者的考虑范围。
第8页(共28页)
消费者生活中许多因素会引起消费者的期望状态和现实状 态的改变,导致期望和实际状态之间产生差异。这些诱 因能受到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有: 1、缺货 2、不满意 3、新需要 4、相关产品的购买 5、新产品 6、营销因素 7、消费者情绪 8、消费者生活方式
第9页(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