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 第七章 力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课件ppt
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运动状态改变
(a) 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b)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 时发生改变。
思考: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受到了力? 转化法:对不容易观察的事情,通过另外与之有关的容易观察的事物去研究,这种方法叫 转化法。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请学生说出施力物体、受力物体,观察总结共同特点
(a)投球手把静止的棒球投掷出去; (b)棒球被接球手接住; (c)接球手将棒球击出。 棒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静止 运动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运动 静止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
五、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线段的长短 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表示力的作用点。
例:用50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箱子前进
F=50N
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第二、三题
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
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力用符号F表示,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两个鸡蛋放在手中为1N 一个普通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二、力的作用效果
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竿子发生了形变
沙发发生了形变
竹子发生了形变
运动状态
球
运动方向
控制变量法
三、力的作用效果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踢足球时,用力越大,球就飞的越远
踢足球时,球总是沿着所受的力的方向飞去
八年级物理,第7章 力 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力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力一、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符号是F,物体间推、拉、举、吸引等作用叫力的作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作用。
(3)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4)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二、力的大小与单位(1)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2)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是1牛,托起1千克的物体所用的力是10牛。
三、力的作用效果1. 力的作用效果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是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包括:(指速度的大小或方向的改变)(1)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2)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3)物体运动的快慢发生变化,(4)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5)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方向同时发生变化。
四、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1.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
2.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作力的三要素。
3.力的示意图(1)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叫力的示意图。
(2)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受到力。
2.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知识点二弹力一、弹性和塑性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做弹性。
2.塑性:有些物体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3.弹性形变:外力撤消后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4.塑性形变:外力撤消后不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塑性形变。
二、弹力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一是两物体接触,二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二者缺一不可。
3.压力、支持力、拉力等常见的力都是弹力。
4.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接触形变的物体是受力物体。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七章力(整章知识详解)图文结合
这些现象中属于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_1_)__,_(__3_)_,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2_)__,___(_4_)__,___(_5. )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
如何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呢?
除了力的大小、方向还有什么因素能影响力的作用 效果呢?
想想做做
将物理课本放在课桌上,使用大小相 同、方向相同的力,分别推课本的三 个不同的位置,观察效果相同吗?
即学即练:
1、手提水桶的力,施力体是什么?受力体是什么? 2、桌子受到书的压力?施力体是什么?受力体 是什么?
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 越大 。
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的 拉力成正比.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
1.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力 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的拉力越 大,它的伸长就越长(弹簧的伸长 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
认识弹簧测力计: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
第一节 力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 的作用。
力用符号F 表示, 单位牛顿,简称牛, 符号N。
人 双手
人 人 推土机 磁铁
推 拉 提 举 推 吸引
车 弹簧 水桶 杠铃 土 铁钉
作用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 N。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
讨论一下 1.单独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吗? 2.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重力》。
教材的主要内容有:1. 重力的概念: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 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的物体。
3. 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4.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指向地心。
5.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比值约为9.8N/kg,表示为G=mg。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 让学生掌握重力的作用点,能找出常见物体的重心。
3. 让学生掌握重力的方向,能用重锤线判断重力方向。
4. 让学生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能运用公式G=mg计算物体的重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力的概念及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 重力的作用点及重力的方向。
3.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及运用公式G=mg计算物体的重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重锤线、质量不同的物体。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质量不同的物体、尺子、重锤线)、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重力箭头,引导学生思考地球附近的物体受到的力是什么力。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重力的概念,强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的物体。
3. 重力作用点:教师出示质量不同的物体,让学生用尺子测量重心到物体底部的距离,引导学生发现重心位置与物体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4. 重力方向:教师引导学生用重锤线验证重力方向,让学生观察重锤线总是指向地心。
5.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教师出示质量不同的物体,让学生用弹簧秤测量重力,引导学生发现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6.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公式G=mg计算物体的重力。
第七章力(知识清单)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学生版)
第七章力(知识清单)第1节力一、力1.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用F表示。
2.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物体,另一个是物体。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3. 产生力的条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物体间要有相互。
(1)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2)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空中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磁铁吸引铁球的力等。
4. 力的单位(1)国际单位:力的单位是(牛),用符号表示。
(2)感知一些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用力约N;拿起物理课本用力约N;拿起500ml瓶装矿泉水用力约5N;托起一个篮球所用的力约为5N;一名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N。
二、力的作用效果1.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
如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
(2)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可以是很明显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有时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但是我们可以放大观看。
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般分为三种情况:(1)仅速度大小发生改变;如物体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到静止;物体加速或减速运动。
(2)仅速度方向发生改变;如物体匀速转动。
(3)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如物体加速或减速转动。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 力的三要素(1)概念: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
(2)理解力的三要素①任何一个力都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因素。
②力的三要素决定力,当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就会随之。
③因为力的三要素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所以我们描述一个力时,就必须指明该力的。
2. 力的示意图(1)力的示意图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的线段来表示力,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这种表示力的方式叫做力的示意图。
(2)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即受力物体;②确定力的作用点,作用点一定在受力物体上,可以在受力物体的中心,也可以在与施力物体接触表面的中心。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七章第一节力
01
02
03
使用前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并校零;
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弹簧轴 线方向一致;
04
05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非常广泛,例如
弓箭利用弹力将箭Biblioteka 出;跳板利用弹力将跳水运动 员弹起;
撑杆跳高运动员利用撑杆 的弹力跳过横杆;
05 摩擦力及其影响因素
重力加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重力加速度的概念
纬度
重力加速度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所获得 的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在地球表面,g 的平均值约为9.8m/s²。
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因为地 球是一个椭球体,赤道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最小,两极附近的最大。
高度
地下物质分布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为离 地球质心越远,受到的引力越小。
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彼此分开等。例如,加润滑油可以使接触面彼此分 开,从而减小摩擦;车轮做成圆形可以减小摩擦。
06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及关系
合力
作用在物体上所有的力产生的总 效果,称为合力。
分力
产生合力的各个力,称为分力。
关系
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遵 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01
重力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02
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03
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
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
物理第七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知识点汇总7.1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调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知识梳理总结
第七章力与运动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1.伽利略斜面实验:在水平面上运动时,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就减小的越,若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这时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根据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在大量的基础上,通过而抽象概括著名的牛顿牛顿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到底是保持静止状态还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要根据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去判断。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运动。
3.意义: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反之,如果物体的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4.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或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称定律5.对惯性的理解: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有关,与是否受力,是否运动,怎样运动无关。
惯性不是力。
知识点2:力的合成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跟的方向相同,用字母表示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跟的方向相同,用字母表示知识点3:力的平衡1.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或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互称为。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物体上,大小,方向,作用在直线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平衡力:大小,方向,作用在直线上,作用在物体上;相互作用力:大小,方向,作用在直线上,作用在物体上;重要实验实验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明利用下面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每次让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达底端,然后分别在水平的毛巾面、棉布面和木板面上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1)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2)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受到的力和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的摩擦力的作用(3)分析三幅图可得: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的越(4)推理:若水平面阻力为零,小车将做运动,这种研究方法称为法,以前学过的探究实验时也运到运用到此方法(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6)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②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实际上不存在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没有意义④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7)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 能转化为能,在水平面上滑动时,能转化为能实验二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图中定滑轮的作用是,实验时小明在左盘中放入质量大的砝码,在右盘中放入质量小的砝码,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于是他把木块换成小车,并选择较(选填“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桌面,继续完成实验。
八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范本(精选17篇)无固定期限劳动篇1甲方:乙方代表: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平等的原则,经协商一致,特签订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合同期限从年月日起至建筑业劳动合同约定工程完成日期年月日止。
合同期限如需变动,需及时办理合同变更手续。
二、工作岗位甲方安排乙方在班组从事工作。
乙方应按劳动合同约定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
三、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甲方需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保证乙方人身安全及人体不受危害的环境条件下从事工作。
甲方根据乙方岗位实际情况,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向乙方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四、工作时间甲方确因工作原因需要乙方加班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五、劳动报酬乙方工资按以下第种方式,按工期进度结算:㈠按时计酬,日薪元或月薪元;㈡按建筑面积计酬,每平方米元;㈢其它:若按工期进度结算工资超一个月的,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甲方须按月先支付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生活费元,待工程实际完成结算工资时扣减。
六、社会保险甲、乙双方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七、劳动纪律乙方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施工规范、安全等各项。
乙方违反劳动纪律和有关的规章制度,甲方可给予批评、教育、处罚,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八、劳动合同的解除与不得解除的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合同:㈠在试用期间,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的;㈡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甲方的规章制度的;㈢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㈣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劳动教养的。
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本人:㈠乙方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适当工作的;㈡乙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㈢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㈣甲方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力是其中一项基本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在八年级物理中,第七章主要涵盖了力的知识点,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力的定义和表示法
力是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通常以拉伸、压缩、扭转、切割等方式表现出来。
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矢量表示。
二、牛顿定律
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定律,若干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和方向相等但作用方向相反。
其中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第二定律是指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是指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摩擦力
摩擦力是物体在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力,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物体尚未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指物体已经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四、重力
重力也是一种基本的力, 是由于地球引起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
重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方向垂直于物体所在的表面。
五、弹力
弹力也是一种常见的力, 例如体操垫和弹簧等物体。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变形的程度成正比,方向与变形方向相反。
六、斜面和机械优势
斜面是一种利用斜面自身的倾斜程度来减少运用力的力学器械。
机械优势是指用杠杆等机械器械可以将原本需要大力才能实施的
操作转化成需要少力或者是更轻便的操作。
以上就是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的知识点的具体介绍。
熟悉和掌
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还可以
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便利。
八年级物理课本七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课本七章知识点八年级的物理课学习已经进入了第七章,这一章主要涉及到力的作用点和力的合成等知识点。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讲解这一章的知识点。
一、力的作用点力是物体作用于其他物体的作用,它的作用点是力所作用的物体上的一个确定点。
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它在作用的力的合力下运动。
二、力的合成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它可能会发生平衡或者运动。
如果这两个力的作用方向不同,则需要用力的合成原理来求出它们的合力方向和大小。
三、合力的方向求合力方向的方法有两种:1. 方法一:用三角形法则来求解。
将两个力按照大小和方向在一个平面内排列成一个三角形,合力就是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
2. 方法二: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来求解。
将两个力在一个平面内排列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合力就是对角线所代表的向量。
四、合力的大小合力大小的计算公式为:Fh = √(F1² + F2² + 2F1F2cosθ)。
其中,Fh 是合力大小,F1 和 F2 是两个力的大小,θ 是两个力的夹角。
五、物体的平衡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可以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两种。
1. 静态平衡: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且不产生任何运动或转动时,物体处于静态平衡状态。
2. 动态平衡: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但会产生运动或转动时,物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六、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规定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七、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对于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它可以表示为F = ma,其中F 是物体所受合力,m 是物体质量,a 是加速度。
八、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它规定了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且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以上就是八年级物理课本第七章的全部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七章 力
第七章力第一节力知识点1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对力的认识A.要产生力,必须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对这个物体施加力。
换句话说,产生力的物体,即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B.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个力至少跟两个物体有关。
C.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无关。
接触与否不能成为是否发生力的作用的依据。
知识点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反过来,如果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则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二是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有四种:由运动到静止,由静止到运动,速度大小的变化和运动方向的变化。
知识点3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1)力的三要素: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系。
(2)力的单位:力的符号用F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来表示。
1N的力大约是我们用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3)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来表示力的方向,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做力的示意图。
2.正确画出力的三要素具体步骤:(1)先确定研究对象即受力物体,注意力的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
受力物体一般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表示,球形物体可以用圆形表示。
(2)“三定”a.定点,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F=150 Nb.定方向,正确作出力的方向。
c.定长度,力越大,线段应该画的越长。
(3)“三标”a.标箭头,在力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b.标力的符号,压力,拉力,推力,支持力,弹力用字母F表示,摩擦力用F f,重力用字母G表示。
如果有几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用下标数字来表示,如F1,F2,F3等。
c.标力的数值和单位,在箭头的旁边标上力的数值和单位来表示出力的大小。
知识点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课件
实验中可能存在误差来源包括弹簧测力计的精度、木块的形状和质量分布不均等。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更精 确的测量工具、选用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木块等措施。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合力的大小取决于分力的大小和它们之间的夹角。当夹角为0°时,合力 最大;当夹角为180°时,合力最小;当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介于两 者之间。
合力的方向与分力的方向有关
合力的方向可能与任何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同或相反,也可能与两个分力 的方向都不同。具体取决于分力的大小和它们之间的夹角。
04
力的平衡与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与受力分析
运动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 称为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变速运动或曲 线运动状态时,称为非平衡状态。
受力分析
运动状态与受力的关系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合力为零; 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合力不为 零,且合力的方向与物体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首先要确定 研究对象,然后分析物体受到的所有 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弹力与摩擦力
弹力
物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其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并指向受力物体。
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 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重力与浮力
重力
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方向 竖直向下。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课 件
目
CONTENCT
录
• 力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 力的分类与性质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力的平衡与运动状态 • 力的应用与实例分析 • 实验探究: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知识点一、力(F)1. 力的概念。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分别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例如,人推车时,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当人推车时,车也会对人有一个反作用力。
2. 力的单位。
-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3. 力的作用效果。
-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例如,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的形状会发生改变。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如用力踢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是速度大小改变;球在地面上滚动时,脚改变球的滚动方向也是改变运动状态。
4. 力的三要素。
-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 例如,力的大小不同,效果不同,用较大的力拉弹簧比用较小的力拉弹簧伸长量更大;力的方向不同,效果不同,推门时,向里推和向外推效果不同;力的作用点不同,效果不同,用同样大小和方向的力推门,作用在门把手上比作用在门的边缘更容易把门推开。
5. 力的示意图。
-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例如,画出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也在物体的重心。
二、弹力。
1. 弹力的概念。
-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例如,拉弯的弓、拉长的橡皮筋都会产生弹力。
2. 弹力产生的条件。
- 物体相互接触并且发生弹性形变。
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与桌面相互接触,但如果没有挤压发生弹性形变,就不会有弹力产生。
3. 弹簧测力计。
-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 结构:主要由弹簧、挂钩、刻度盘、指针、外壳等组成。
- 使用:- 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分度值,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如果不在,要调零。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学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第一节: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2.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它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3.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形状;2.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物体对B物体施力的同时B物体也对A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6.力的示意图: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一个力,线段长与力的大小成比例,箭头指向为力的方向,(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无影响时)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第二节:弹力1.形变分为弹性形变和塑形形变。
1.1 弹性形变: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1.2 塑性形变: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支持力、压力通常是弹力。
3.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3.1 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3.2 弹簧的应用:弹簧测力计、握力计、弹簧秤、托盘秤等☆3.3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3.3.1 看量程(最大测量值),明确分度值,不能超量程使用;3.3.2 反复拉动弹簧,观察是否有卡住或者摩擦,每次弹簧能否回到原来的位置;3.3.3 调零;3.3.4 测力,要让弹簧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3.3.5 度数,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力=格数×分度值。
3.3.6如果使用前没有调零,会产生误差。
使用前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测量结果偏小;在零刻度线以下,测量结果偏大。
第三节:重力1.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万有引力),符号是G,单位是牛顿。
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和物体质量成正比。
(实验结论)2.1重力加速度g:我们把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规记为g,即g=G/m,单位是N/kg。
地球上不同位置(特别是纬度)的g不同。
一般计算取g=9.8N/kg,题目中有说明则按题目要求取值。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
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弹力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人也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
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
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绳的拉力、重物的压力、支持物的支持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
弹力的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相互挤压。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压力、拉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弹力的方向:跟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一致。
例如,压力方向:跟受力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内部;拉力方向:沿着绳子的伸长方向;支持力方向:跟受力物体表面垂直,且向上。
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力的测量用途: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工具。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
注意事项:A.所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伸长方向一致;B.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C.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作“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失重”与“超重”地球周围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这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造成的。
如果物体在空中只受重力的作用,则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会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地,愈来愈快地落向地面。
在用弹簧测力计称物重时,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对支持它使之不下落的弹簧测力计有一个力的作用,弹簧伸长了。
由于这个力的大小与重力相等,所以我们读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但是,如果你放了手,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在重力作用下都自由下落,这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不再有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指针会回到零。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七章 力”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必背知识点一、力的基本概念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 力的表示:力通常用字母F表示,其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3. 力的性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必须涉及至少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亦然。
二、力的作用效果1.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包括物体的形状和体积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是明显的,也可以是微小的。
2.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三、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
这三个要素共同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四、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 (按一定比例)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五、弹力1. 弹性的定义: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2. 塑性的定义: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塑性。
3. 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称为弹力。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4. 常见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等。
5. 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其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六、重力1. 重力的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称为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 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公式为G=mg,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约为9.8N/kg(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10N/kg)。
3.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近似指向地心),应用有重垂线、水平仪等。
4. 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等效作用点。
对于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七、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及习题总结
第七章力【考点一】力1、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理解:①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②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若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但是没有相互推、拉、提、压等作用也不会产生力,如放在墙角、紧贴墙面的书桌与墙面之间虽然相互接触,却没有力的作用。
(3)力的单位: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 F 表示。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
(4)常见力的估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50N。
一个中学生的重力大约500N。
2、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注:1.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2. 运动快慢(速度大小)的变化;3.运动方向的变化;以上三种情况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改变其中的任意一个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3)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4、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
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初二物理第七章力的知识点回顾
初二物理第七章力的知识点回顾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产生运动、变形或停止运动的原因。
力的研究是力学的基础,对于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回顾初二物理第七章力的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力的基本概念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产生运动、变形或停止运动的原因。
2.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
牛顿是以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1牛顿等于给1千克质量的物体施加的力,使其在1秒钟内加速度改变1米/秒^2。
二、力的分类1. 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例如摩擦力、弹力等。
2. 非接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不需要直接接触即可相互作用的力,例如重力、电磁力等。
三、力的性质1.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存在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应关系,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2. 叠加原理: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它们之间可以按照矢量叠加原理进行合成,得到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力的效果1. 力的平衡:当所有对物体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不会发生加速度,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力的不平衡:当存在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将发生加速度,产生运动或变形。
五、力的计算对于力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1. 力的大小计算公式: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其中的加速度,即F = m * a。
2. 弹簧弹力计算公式:当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量成正比,即F = k * x。
六、应用举例1. 重力:地球吸引物体的作用力称为重力,是物体下垂直向下的力。
重力可以根据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来计算,即F = m * g。
2. 弹力:当物体和弹簧发生接触时,弹簧会对物体产生弹力,其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有关。
七、课外拓展1.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相对运动或准备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量增加
cm;
(2)该图像不过远点的原因是
。
【练习18】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 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 图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并处于静止状 态。
图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 并处于静止状态。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和 。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和 。 【练习9】如图所示,有一铅球放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铅球对桌面的 压力和示意图。
【练习10】水平冰面上有一重为300N的雪橇,受到的拉力为35N,方 向与水平面成30°角。请在图中画出雪橇受到的拉力的示意图。
二、弹力和重力
(一)弹力 1.上节回顾: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2.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1)现象探究:
物体受力后的形状 撤去力后的形状
用力折一把直尺使它变弯 撤去力后直尺恢复原状
把橡皮筋拉长 松手后橡皮筋恢复原来长度 自动门上装有弹簧,开门时被
拉长 撤去力后弹簧恢复原状 用力压一块橡皮泥,橡皮泥被
压扁 撤去力后橡皮泥不能恢复原状
不存在的,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可以直接看见;有的形变极其微
小,要用特殊的方法将其微笑形变放大后才能显示出来。
【例题十】关于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发生的形变只有弹性形变
C.用力压桌子,桌子是坚硬物体,不会发生形变
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变形,它的弹性很好
【例题十一】弹性和塑性的区别是( )
(能/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运动。
(3) 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
(有关/无关):相互接触的物体
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如磁铁吸引小铁钉),因此“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发生力的作用的依
据”。
典例精析
【例题一】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没有物体,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
基础知识回顾 (一)力的基本概念 1.力的定义: 。 观察下图理解力的定义。
2.对力的认识
(1)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推、拉、提、
压等作用时,施加这种作用的物体叫
,受到这种作
用的物体叫
。
(2)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力至少跟两个物体有关(一个施力物
体、一个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
。
2.正确理解力的相互性: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3)力的作用方式有两种:直接(接触)和间接(不接触);(4)
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是同时
、同时
,没有先后之
分。
【例题八】两只小船在湖面上,小明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
船,两只小船都运动起来。此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 的。力可以
【练习16】用握力计进行握力锻炼时,握力计对手施加的力叫 力; 握力越大,握力计的 越大。
【练习17】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
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
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
与弹簧的伸长量x做出的F-x图像如图所示:
有关。
【例题七】小车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大小为50N的
拉力F。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思考:一个力会涉及几个物体?
归纳结论: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
力物体。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了受力物体对它的作
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反方 (2)两个物体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4)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6)力可以脱离物体单独存在; (8)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1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练习8】如图所示,F1=F3=F4>F2,拉同一根锯条,使其发生图中 A、B、C、D四种形变。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 和 。
【例题五】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不同类,它 是( )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 【例题六】如图所示,洒水瓶有两个把手。当用洒水瓶提水时,应该 用 把手;当用洒水瓶洒水时,应该用 把手。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力的
B.只要有受力物体就行,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C.只要存在施力物体就行,有没有受力物体是没有关系的
D.一定既有受力物体,又有施力物体,离开物体谈不上作用,
就没有力了
3.力的单位
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用符号
表示。
(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
人,后来人们为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
【练习14】仔细观察每个弹簧测力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都是均
匀的。自制弹簧测力计时,量得弹簧原长5cm,当弹簧受到5N的拉力
时,弹簧伸长0.5cm,则弹簧受力后长度变为7cm时,所受外力的大小
应是( )
A.70N
B.10N
C.35N
D.20N
【练习15】如图所示,不计摩擦,小球静止于一侧壁和水平地面之 间,那么小球与水平地面 弹力,与侧壁 弹力。(填“有”或“没 有”)
。
(2)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
。力拉动弹簧
测力计,你能说出它的测力原理吗?
(3)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练习11】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越来越费力,是因为(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因为人是受力的物体,所以感到费力
C.弹簧越来越紧,阻力大,拉起来费力
D.物弹簧的伸长越长,所需拉力越大
(2)判断依据(产生条件):物体间是否直接
;接触处是否
有相互
。
(3)弹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例题十二】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产生弹力
B.拉力不属于弹力
C.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
D.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4.弹簧测力计
(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
【练习12】对弹簧测力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值就是它的最大测量值 C.弹簧测力计的准确程度可以从刻度盘上所标的最小数值看出 来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练习13】下图展示了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况,请你指出哪 位同学的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
下图展示了一些力的大小,从图中能看出: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
为1N。
【例题二】托起下列哪一个物体所用的力最接近1N( )
A.一袋方便面 B.一张学生用板凳 C.一枚大头针 D.
一块砖
(二)力的作用效果
在物理学中,人们通常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和描述力。
1. 改变物体的
;2.改变物体的
。
(知识回顾:我们说什么情况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了?)
【练习7】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 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只填序号)
正方 (1)两个物体相接处,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3)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5)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 (7)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 (9)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改变物体的
。
【例题九】站在滑板上的甲、乙两位同学相对而立,如图所示。甲同 学用60N的力推乙同学。 (1)画出甲对乙推力的示意图。 (2)你认为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跟踪训练 【练习1】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长沙学家教育定制学习教学案
学员姓 名
学员 明 德 学员 八年级
学校
年级
任课老 文老 授课 物 师 师 科目 理
授课 时间
教学重点:1、掌握力的定义、单位、性质、作用效果2、理解
力的作业效果和力的三要素3.、掌握力的图示和示意图4.、理解弹力 的产生原因和性质
教学难点:1、力的性质的理解2、力的图示的做法 初二物理 第七章 力
结论:力的作用效果的两个方面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变化,则这个物体
(一定/不一
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例题三】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A.自行车匀速转弯
B.水平路面上加速运动的小轿
车
C.人造卫星绕着地球运动
D.小车在桌面上做匀速直
线运动
【例题四】跳板跳水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水平居世界前列。运动
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
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
,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
的
。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结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 、 和
。在物理学中,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
2.力的示意图(注意与力的图示的区别)
变小。(体积改变一般包括形状的改变)
(3)弹性: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
。
弹性形变: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4)塑性:有些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