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

合集下载

中国工艺美术史PPT(63张)

中国工艺美术史PPT(63张)
藏河北省博物馆。
•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美石”,经 过加工,有的可以佩戴、随葬。因此,石 器被金属器代替后,玉器工艺渐渐成为了 独立的工艺种类。
第四节 陶器工艺
• 一、彩陶 • 所谓“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
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 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又 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 以也称“仰韶文化”。
图1 北京人 图2 洛南盆地旧石器
图4 尖状器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40万年 长21厘米、宽12厘米 1988年津市虎爪山旧石器地点出土 类似于今天的洋镐或鹤嘴锄,距今40万年前远古先
民用来刨土翻地,挖取植物块茎的工具。
图3 刮削器 云南富源大河遗址
磁山文化 石磨盘与磨棒,砂岩, 1977年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出土,现
• 要求:每一个类型画一个代表器形,画一 种纹饰的演变。A4纸
• 半坡型 庙底沟型 马家窑型 半山型 马厂型
1.各 个 民 族 都 有对 星空不 同的认 识,今 天我们 似乎很 熟悉西 方星座 ,却忽 略了中 国古代 对星空 更为深 刻的思 考。 2.把 星 星 都 划 分到 不同的 星宿, 每一种 划分方 法都有 一定的 用途, 这体现 出中国 古代天 文学经 世致用 的特点 。 3.中 国 古 代 的 占星 术的占 测对象 都是军 国大事 ,并且 与皇权 关系密 切,对 政治、 军事活 动能有 很大的 影响。 4.古 代 的 占 星 家将 星宿和 国州对 应,认 为通过 对天上 的星星 的观测 ,能预 测出它 所对应 的地 5.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人文 精神, 这种现 象是社 会发展 不可避 免的事 情。 6.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极 大地促 进了欧 洲近代 的产业 革命和 技术革 命的进 步。 7.一座城市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转化 为大众 的人文 精神, 从而推 动城市 的文明 进步。 8.人文精神范畴中的道理和伦理是我 们这个 社会新 时期文 化建设 不可或 缺的重 要内容 。 9.敬老崇文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老者的 智慧和 经验, 特别是 在文明 传承中 不可替 代的作 用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一】原始社会【彩陶】:新石器时代晚期,最早发现于河南仰韶村,是仰韶文化陶器的主流,图案常绘画在细泥陶衣上,色彩以红黑白为主,兼有少量棕褐色,赭和橙黄色,装饰纹样繁多,主要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也有少量的写实动物等。

【彩陶装饰类型划分及艺术特征】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

【半坡型】:写实和抽象,写实中鱼纹最多,多红底黑花,很少用曲线,结构单纯,图案严整,笔触有力。

人面鱼身纹是半坡型的典型代表。

【庙底沟型】:常用曲线,形象秀丽,构图丰富多变,富有律动感。

【马家窑型】:器表光滑,内壁图案精美,花纹主要以弧线构成,流畅而有节奏。

通体彩绘,最引人注目的是舞蹈人纹彩陶盆。

【半山型】:其制作更加精美,双耳罐,长颈壶等是常见的器形,腹部略呈扁圆形,颇有气势,装饰题材主要有网纹,凌格纹,三角纹,水波纹,垂弧纹,漩涡纹,圆圈纹等,以黑色的锯齿纹和红色的带纹相结合是其特色。

【马厂型】:造型上器体加高,肩宽,典型小口双耳罐,造型多样,纹样上人形纹(蛙纹)最有特色,由繁为简四大圈纹及其变形彩陶图案中的形式法则:对比法,分割法,开光法,双关法和多效装饰法【黑陶文化】:黑陶多数内外皆黑,器物普遍采用成形,造型规整周正,胎体一般较薄,器物多素面磨光,若干作品带细巧的刻画和镂空装饰,甚至加彩绘,端庄优美,质感细腻润泽。

【新石器时代典型玉器】:红山文化玉器,良渚文化玉器【红山文化玉器】,呈碧绿,深绿,淡青,淡黄,黄褐,鸡骨白等颜色,作品常取动物造型是红山文化玉器的重要特征,常见的动物题材有龙鹰鸟龟蝉鱼猪头等,还有马蹄形器,玦形器,丫形器,勾形器,勾云形器,环,璧,双连璧,三联璧等。

器物的截面几乎均呈椭圆形,表现手法有浮雕,圆雕,镂空等,器表常光素,偶以线纹表现细部,风格刚健质朴,与装饰比较,造型显然是更重要的表现手段。

【良渚文化玉器】,良渚文化玉器的制作特别精良,出土量也最大,它造型不仅更加规范,还常带繁缛神奇的装饰,装饰中,兽面纹不少,但最突出的是神人兽面纹,它以减地浮雕手法和阴线相结合刻画形象。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一、课程背景与目标《中国工艺美术史》是艺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特点及规律,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中国工艺美术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特点与传承,熟悉各类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和材料,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工艺美术风格及其文化内涵。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介绍原始社会时期各类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和材料,如陶器、玉器、石器等,阐述其特点和文化内涵。

2、夏商周至秦汉的工艺美术:介绍夏商周至秦汉时期陶器、青铜器、玉器、漆器等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和材料,阐述其特点和历史背景。

3、魏晋至元的工艺美术:介绍魏晋至元时期瓷器、织锦、雕刻等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和材料,阐述其特点和历史背景。

4、明清至近代的工艺美术:介绍明清至近代瓷器、木雕、绣品等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和材料,阐述其特点和历史背景。

教学安排为每周4课时,共32课时。

其中,理论授课20课时,实践授课12课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解、图片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将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程内容。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研究,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与辅助材料本课程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

其中,教材是《中国工艺美术史》,参考书籍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史教程》、《中国工艺美术史图说》等。

同时,教师还将推荐一些相关的网站和学术期刊,供学生自主拓展学习。

辅助材料包括幻灯片、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和课堂表现三个方面。

平时作业包括读书报告、研究论文等,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占总成绩的50%;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小组讨论参与度等,占总成绩的20%。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第一章: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工艺美术的定义与特点掌握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国工艺美术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1.2 教学内容中国工艺美术的定义与特点中国工艺美术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工艺美术的分类与代表作品中国工艺美术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国工艺美术的定义与特点课后作业:学生能完成对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历程的梳理第二章:陶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陶器的历史发展与特点掌握中国陶器的分类与制作工艺认识中国陶器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2.2 教学内容中国陶器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陶器的分类与制作工艺中国陶器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动手体验陶器制作,提高对陶器工艺的理解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国陶器的历史发展与特点第三章:瓷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瓷器的历史发展与特点掌握中国瓷器的分类与制作工艺认识中国瓷器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3.2 教学内容中国瓷器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瓷器的分类与制作工艺中国瓷器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动手体验瓷器制作,提高对瓷器工艺的理解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国瓷器的历史发展与特点第四章:金属工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金属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掌握中国金属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认识中国金属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4.2 教学内容中国金属工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金属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中国金属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动手体验金属工艺制作,提高对金属工艺的理解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国金属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第五章:纤维工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纤维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掌握中国纤维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认识中国纤维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5.2 教学内容中国纤维工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纤维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中国纤维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动手体验纤维工艺制作,提高对纤维工艺的理解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国纤维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第六章:玉器工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玉器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掌握中国玉器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认识中国玉器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6.2 教学内容中国玉器工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玉器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中国玉器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动手体验玉器工艺制作,提高对玉器工艺的理解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国玉器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第七章:木工艺让学生了解中国木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掌握中国木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认识中国木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7.2 教学内容中国木工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木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中国木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动手体验木工艺制作,提高对木工艺的理解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国木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第八章:雕刻工艺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雕刻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掌握中国雕刻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认识中国雕刻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8.2 教学内容中国雕刻工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雕刻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中国雕刻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采用讲解、展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动手体验雕刻工艺制作,提高对雕刻工艺的理解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国雕刻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第九章:漆器工艺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漆器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掌握中国漆器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认识中国漆器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9.2 教学内容中国漆器工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漆器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中国漆器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动手体验漆器工艺制作,提高对漆器工艺的理解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国漆器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第十章:现代工艺美术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特点与现状掌握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势认识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10.2 教学内容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特点与现状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势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特点与现状课后作业:学生能完成对中国现代工艺美术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势的梳理重点解析重点:1. 中国工艺美术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脉络3. 各类工艺美术的分类与制作工艺4. 代表性工艺美术作品的识别与艺术价值5. 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特点与现状难点:1. 各类工艺美术制作工艺的详细理解与掌握2. 对中国不期工艺美术风格的辨识和比较3. 对现代工艺美术发展趋势的深入分析和理解4.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与评估。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

宋代装饰多系缠枝、折枝的各类花卉。色彩则注重和谐单 纯。
质地、造型、装饰、色彩的种种特征造就了两宋工艺美术 典雅优美的风貌,典型的作品虽然精工细作,但绝不炫耀卖 弄,而是追求含蓄天然,期望能够达到淡中见浓、浅中显深、 平中寓奇的理想境界。这也应合了“道尚取乎返本,理何求 于外饰”(《文忠集》欧阳修)中所诠释的道理。
宋代丝织物
刻丝山茶图
牡丹纹罗背心
刺绣瑶台跨鹤图
二、辽夏金
(一)辽
辽代丝织的发达,是建立在侵扰、掠夺中原的基础之上的。 华北工匠始终是辽地丝织生产的基本技术力量。辽代丝织以实 用品居多,这同其游牧民族的特性有关,此外联珠纹在辽织物 中多有出现。
罗地刺绣联 珠人物纹袱
(二)西夏
西夏的丝织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西夏织 物图案中受藏传佛教的影响较多。此外西夏的制毡业尤为发 达。
(三)金
金立国后,黄河下游的广大地区已被纳入其版图,其得到 不仅是广阔的土地,还有发达的中原织造业。在金的丝织业 中,刺绣发展较为突出,喜好用各种吉祥图案。
第三节 金银器
一、辽
契丹人在建国后拥有着发达的贵金属加工业,制作者多以 汉工匠为主,工艺技术受五代和宋的影响很深,但许多器具 的造型和装饰透露出浓郁的契丹风格。
钧窑月白釉出戟(ji)尊
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
(七)磁州窑
磁州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一带,是典型的民间窑场。磁 州窑产瓷以白瓷和黑瓷为主,也烧制三彩瓷器。磁州窑瓷 器的瓷面装饰丰富多彩,其中以白地黑花最为典型,所用 图案往往是民间精彩的绘画资料。
磁州窑白地黑花花卉纹罐 磁州窑珍珠地花人物纹瓶
(八)吉州窑
通常人们把官窑:定、汝、官、哥、钧称为宋代的五大 名窑,这是不确切的。宋窑中的官窑的确工艺精美,但民 间的北方磁州窑,南方的吉州窑和江西景德镇瓷窑等都有 着很高的烧瓷技术,并创造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工艺美术史(高度浓缩)

中国工艺美术史(高度浓缩)

中国工艺美术史前言:工艺美术史的概念:工艺美术是艺术的一种,也是和社会生产有直接联系的物质文化之一。

它具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双重属性。

装饰纹样上看:商代的兽面纹,周代的窃曲纹,战国的蟠螭纹,汉代的四神纹和云气纹,六朝的莲花,唐代的牡丹,元代的松竹梅,明代的串枝莲等,都是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

艺术风格上看: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如商代的威严庄重,周代的秩序,战国的清新,汉代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代的丰满华丽,宋代的理性美,元代的粗壮豪放,明代的敦厚,清代的纤巧。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一、概说:母系氏族社会文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父系氏族社会:制陶工艺的技术也更为提高,采用封窑技术和轮制是其突出的成就。

原始装饰:具有普遍意义的是“图腾”,图腾原为印第安语,意为“他的家族”。

二、石器工艺:石器的制作,先是采用打击的方法,以后发展为“作窝”的办法,使断面能更整齐,符合所需形状和用途的要求。

(旧石器时期:打制新石器时期:磨制)钻孔的技术,创造了“管钻”的方法,即运用管状工具进行钻孔,它的特点是孔眼直,加工快而且省力。

两面对钻则是石器工艺的一种技术改革。

(后来在玉器中运用多)三、陶器工艺:制陶是一种专门技术,小型的器皿用捏制,较大的器物用泥条盘筑。

陶器表面加工方法:压磨,压印,堆贴,刻划。

彩陶:新石器石器晚期,能够制作出非常优美的“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红色是赤铁矿颜料,黑色是锰化物颜料。

彩陶装饰图案产生原因:编织的模拟、劳动的节奏感、图腾的表号化、自然物的抽象化彩陶装饰图案的形式法则:对比法、分割法、开光法、双关法、多效装饰法黑陶:新石器时期晚期,在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的广大地区,兴起了另一种文化。

以出现较多的黑色陶器为特征,所以称为“黑陶文化”;它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所以也叫“龙山文化”。

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

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

1.人面鱼纹盘是原始社会仰韶文化中的原始彩陶半坡文化遗物,红陶质地,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

人物和鱼的结合表现出制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具有"寓人与鱼"的特殊意义,也有男女相合之义,这人面鱼纹也有祈求生殖繁衍族丁兴旺的涵义。

人像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配以鱼鳍形的装饰,更显得威武华丽,体现了他们的图腾崇拜。

其表现了中国远古的文明源远流长,展现了中国母系氏族制度从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其中彩陶艺术达到了相当完美的境地,成为中国原始艺术创作的范例,这件彩陶盆便是其中代表之作。

2.尖底瓶主要出土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遗址中,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之一。

制作材质以泥质和陶制居多。

其主要特点是:小口、长腹、尖底。

尖底瓶为古代盛贮器,用以从河水中取水。

其工作原理为:将空瓶放入水中,它在水中自动下沉,注满水后,由于重心转移,瓶口朝上竖起,再用绳将瓶吊出水面,从而实现取满水而滴水不漏。

3.玉琮新石器时代,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造型是内圆(孔)外方,饕餮纹,玉琮也是权势和财富的象征。

4.黑陶黑陶产生于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

特点:黑如漆、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黑陶与彩陶相比,采用轮制等技术,造型更复杂精致,表现出挺拔的的阳刚之美。

典型器型有高足杯。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黑陶蛋壳高柄杯,以其高超的制作工艺和优美的造型,被誉为"中国古代陶器的颠峰之作"。

5.原始彩陶原始彩陶艺术是中国艺术的母体 ,它在造型、纹样、色彩三个方面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装饰特点。

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

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其着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

6.玉猪龙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物龙体卷曲如C形,首尾相连,器体厚重,造型粗犷。

猪首形象刻划逼真,中央的环孔光滑,背部有一可穿绳系挂的小孔,猪在远古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既代表财富,又显示勇猛,猪首被安在龙的身上,说明猪的形象逐渐抽象和神化。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1.原始玉石的出现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工艺美术品形成。

2.器物的富有形式美感的造型、富有审美情趣的装饰,构成了原始工艺美术的主要特征。

3.陶器制作的方法有手制成型、轮制成型和模制成型。

4.彩陶是指新石器时代一种手制,用红、黑、白等色绘有花纹的陶器。

第二章商代的工艺美术1.青铜是指用红铜加锡的一种合金,因颜色灰青,故名青铜。

2.制作青铜器,必须经过炼矿、制范、烙铸等几个过程。

3.青铜器的优点:1.熔点比较低2.硬度可以增高3.由于质地原因,铜液膨胀性加大,可减少气孔,得到清晰花纹。

4.失蜡法:金属铸造的一种方法。

用蜡制成铸模,外敷造型材料,成为整体铸型。

加热铸模将蜡化去,形成空腔铸范,浇入液态金属,冷却后得到成型铸件。

5.偶方彝是一件青铜酒器,它高60厘米,长88.2厘米,重71公斤,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6.装饰纹样的象征阐述:1.图腾标记2.神灵崇拜3.驱神辟邪4.装饰作用第三章周代的工艺美术1.《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的专门着作,它总结了各种工艺制作的科学经验,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论点,至今仍为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

2.战国《考工记》所记周代有“六艺”分为32个工种。

3.西周时期的青铜工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继承商代的艺术风格,成康以后形成周代自己的特点。

4.窃曲纹是周代具有标志性的纹饰。

5.周代制作青铜器的目的主要是:A.祭祀祖先的祭器B.歌颂周王的美德C.对贵族的赏赐D.描述交换、婚嫁、诉讼等事情6.六器为:壁、琮、圭、璋、琥、璜。

第四章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1.青铜莲鹤方壶产于春秋战国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容器中对于动物形象的模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

3.春秋战国时的装饰纹样已从西周时期的二方连续发展到了更加复杂的四方连续。

4.曾侯乙墓青铜尊足失蜡法制作的杰作。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

工艺美术史一.名词解释1.考工记:中国已知最早的古代手工业技术著作。

应成书于战国时的齐国,西汉,补入《周礼》,今存7100余字。

系统总结了当时的手工业技术,富含科技史意义,也提出了重要的工艺美术思想。

提出的手工业制作原则是“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2.粉彩:清康熙时创始的彩绘瓷品种。

用“玻璃白”在一些装饰部位打底,以增加色彩的明暗对比,绘制图案采用渲染法,又称“软彩”。

雍正、乾隆粉彩声誉最高。

3.簋:重要的礼器,古代盛黍、稷、稻、梁及饮食的器具。

多数为圆腹,侈口,圈足,有无耳、两耳、三耳或四耳者,以方座簋四耳簋为典型这也是周初特有的形式,方座簋就是在簋的圈足下连铸一方座。

四耳簋则是在器壁四周铸有四个兽形耳,还有的在四兽耳下再加方耳。

4.金银平脱:是用薄金片或薄银片按照装饰花纹的要求,剪成图案粘贴在漆器上,然后加漆两三层,最后经过研磨,使显出金银花纹。

花纹一般是和漆底在一个平面上,也有花纹高出漆面的,称为平文。

其研磨工艺又称为推光,是当时新创的一种制漆工艺法。

5.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因为其经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再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彩色斑斓的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但实际上并不限于三种色釉。

6.鎏金:是将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坩埚内加热,然后以一比七的比例加入水银,熔化成液体,这种金与水银的混合物称为金泥。

将金泥蘸以盐、矾等物涂在铜器上,经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金泥则固着于铜器上。

也称为“火镀金”。

7.缂丝: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一种工艺,以细蚕丝为经,色彩丰富的蚕丝作纬,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也作“刻丝”。

原是用于室内或佛殿的装饰,后作书画的装裱用,之后转向装饰艺术品。

8.珐琅:是用硼砂、玻璃粉、石英等加铅、锡的氧化物烧制而成的像釉子似的涂料,涂在金属表面作为装饰,亦可防锈。

亦称“法蓝”。

9.釉里红:指以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后,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环境中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瓷器。

中国工艺美术史概述

中国工艺美术史概述

中国工艺美术史概述中国工艺美术源远流长,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本文将对中国工艺美术史进行概述,从古代到现代,探索其发展脉络和代表性作品,以展示中国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

一、古代工艺美术古代中国的工艺美术在冶铸、陶瓷、丝织、木工、漆器等众多领域均有精湛的表现。

以冶铸为例,青铜器是古代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商代的青铜器造型庄重大气,饰纹精美,多以祭祀、礼器为主题。

而汉代的青铜器则更加精巧细腻,富有装饰性,常用于殷墟文字的铭文刻制,体现了当时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陶瓷作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瑰宝,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古陶瓷的发展经历了从陶器、瓷器到瓷画的演变过程。

唐代的三彩瓷以其鲜艳多彩的颜色和独特的造型风格而闻名于世。

宋代的青瓷、白瓷、黑瓷则在瓷器技术上有了更大的突破,以其朴实典雅的风格成为后世所追崇的经典。

二、近现代工艺美术近现代以来,中国工艺美术逐渐融合了西方的艺术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艺美术风格。

在陶瓷领域,中国近现代的瓷器创作出现了多种风格的转变,如民国时期的景德镇陶瓷、文革时期的红色陶瓷等,每一段历史都有其特殊的风格与意义。

木工艺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了传统家具的制作,也包括了雕刻艺术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优雅的造型蜚声中外。

而现代木工艺术在保留传统工艺技法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与人性化的设计,展现了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漆器作为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技艺,具有独特的地位。

漆器多以木材为基础,通过数道漆涂层和纹饰的修饰,打造出光泽明亮、色彩绚丽的作品。

明代的徽州漆器凭借其独特的技法和图案,成为中国漆器中的瑰宝,被誉为东方的黑胡桃。

三、当代工艺美术在当代,中国工艺美术经历了迅猛的发展和创新,涌现出了许多具有现代时尚感的作品。

例如在陶瓷领域,出现了创意陶瓷、陶瓷雕塑等新兴的艺术形式,突破了传统的限制,展现了更广阔的艺术空间。

此外,金属工艺、玻璃工艺、纺织工艺等领域也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
1.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2.商周的工艺美术 3.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 4.秦汉的工艺美术 5.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
目 录
6.隋唐的工艺美术 7.宋代的工艺美术 8.元代的工艺美术 9.明代的工艺美术 10.清代的工艺美术
朝 代 顺 序 原始社会——夏——商——西周——东周:春秋- 战国——秦——西汉 —
一、原始石器工艺 石器 陶瓷 陶与瓷之别
材料 温度 釉色
最早的陶:新石器时代 陶器种类:灰陶、彩陶、黑陶、白陶
彩陶:一种绘有红黑色装饰花纹的红棕色 或棕黄色陶器,用手捏制而成。
(4)彩陶: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陶器工艺)
(1)定义:彩陶即为挂彩的陶器。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陶器,最早 在河南仰韶村,也称仰韶文化。主要分为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和马 厂型 (2)制作方法:绘画图案于坯体,而后焙烧(区别于彩绘陶),多属泥质红陶 (3)两大著名文化代表: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 仰韶文化又分为半坡类型(代表作有《人面鱼纹盆》)和庙底沟类型(代表作有《勾 连纹钵》) 马家窑文化又分为马家窑类型(代表作有《舞蹈纹彩盆》)、半山类型(代表作有 《菱纹壶》)和马厂类型(代表作有《蛙纹壶》)
图1 北京人
图4 尖状器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40万年 长21厘米、宽12厘米 1988年津市虎爪山旧石器地点出土 类似于今天的洋镐或鹤嘴锄,距今40 万年前远古先民用来刨土翻地,挖取 植物块茎的工具。
图2 洛南盆地旧石器 图3 刮削器 云南富源大河遗址
(3)陶器: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点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2)适用的原则
①造型、装饰体现适用(功能) ②造型与适用:联系密切(尖底瓶汲水器) ③装饰与适用:联系稍弱,仍常表现明确(十二章) ④造型装饰评价标准:美观适用统一。一般尺度:不妨于用;更 高标准:有助于用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配历年试题)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配历年试题)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配历年试题)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介绍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1.2 工艺美术的定义解释工艺美术的概念和特点。

1.3 中国工艺美术的起源与发展探讨中国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第二章: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2.1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背景介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2.2 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品分析新石器时代的工艺美术品,如陶器、石器等。

2.3 代表作品分析分析典型的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代表作品,如半坡遗址的彩陶等。

第三章: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3.1 商周时期的文化背景介绍商周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3.2 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分析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如青铜器、玉器等。

3.3 代表作品分析分析典型的商周时期工艺美术代表作品,如三星堆遗址的青铜神树等。

第四章: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4.1 战国秦汉时期的文化背景介绍战国秦汉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4.2 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分析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如漆器、陶器等。

4.3 代表作品分析分析典型的战国秦汉时期工艺美术代表作品,如秦始皇兵马俑等。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5.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背景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5.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如瓷器、佛教艺术等。

5.3 代表作品分析分析典型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工艺美术代表作品,如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等。

第六章:隋唐五代时期的工艺美术6.1 隋唐五代时期的文化背景介绍隋唐五代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6.2 隋唐五代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分析隋唐五代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如瓷器、金银器等。

6.3 代表作品分析分析典型的隋唐五代时期工艺美术代表作品,如唐代的越窑青瓷等。

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工艺美术7.1 宋辽金元时期的文化背景介绍宋辽金元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7.2 宋辽金元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分析宋辽金元时期的工艺美术品,如瓷器、建筑装饰等。

中国工艺美术史(PPT84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PPT84页)
器物的富有形式美感的造型、富有审美情趣的装饰,构成了原始工 艺美术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陶器
一、陶器的产生(距今1万年以前) 1.有利的前提条件
农业生产的产生和发展 生活方式的改变 定居生活 火的应用和对粘土的认识 2.陶器的雏形 一说由于在编织的篮子上涂上粘土,经过火烧之后而形成的。 另说,在人类刚学会用火不久就学会了制作陶器。火被利用以前, 人类还不知道吃熟食,火被利用后,人们往往把捕获的鱼、兽之类 用泥巴糊起来放在火里烧,待“烧好”后,泥巴质硬难损,可以盛水 及其他物品。此后便有意用这种掺水粘土做成各种形态的器物,经 火烧之后供用于生活,于是,陶器便随着这种生活的需要产生了。
(三)除手捏和轮制两种制陶外方法,据近人研究,还应有模制成型,即模范 注浆。蛋壳黑陶器壁极薄,研究者以为难以轮制,同时根据其他方面的材料, 提出此种制作方法。注浆成型的器物也已有出土。
二、陶器的制作
陶坯制成后,还需要经过打磨(就是用兽骨、卵石等在表面沿着统一方向打磨)
打磨的目的: 1.降低吸水率 2.可令陶器表面平整光亮,更加美观
5、母系氏族的原始手工业,首先是生产工具的改进。石器工具发 展到磨制,另外还有牙雕、骨雕、纺织工艺、建筑,尤其是制陶 工艺。
6、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化,已发现的有淮海地区 的大汶口文化,长江中下游的青莲岗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长江上 游的大溪文化等。
7、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在黄河中下游产生了龙山文化(山东历 城龙山镇),河南庙底沟二期和后冈二期称为河南龙山文化,客 省庄二期成为陕西龙山文化;在长江流域的苏南浙北地区则有良 渚文化等。
三、器物造型和装饰的起源
(一)器物造型的起源 1.摹拟成型
摹拟植物造型 在原始陶器中有葫芦形器、瓜形器、竹筒形器等

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发展

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发展

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发展
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1. 原始社会时期:中国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以陶器、石器和骨器为主,形式简单、粗糙,但已经出现了一些具有美学价值的装饰图案和符号。

2. 古代时期:在古代时期,中国工艺美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以青铜器、玉器、漆器、陶器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品。

其中,青铜器是古代中国工艺美术的代表,其制作工艺和装饰图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

3. 中世纪时期:在中世纪时期,中国工艺美术达到了巅峰,以唐三彩、宋瓷、明式家具、剪纸等为代表。

这个时期的工艺美术作品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美学价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 近代时期:在近代时期,中国工艺美术逐渐走向衰落,由于战争和政治动荡,许多传统工艺逐渐消失或被取代。

但在20世纪初,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和工艺美术的保护,中国工艺美术开始逐渐恢复和发展。

总之,中国工艺美术史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工艺美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一章夏朝工艺美术※旧石器时期:在北京房山周口店的山顶洞,更发现了17000多年前的“山顶洞人”。

他们制作的石器,仍然是相当粗糙。

通常称打制石器的时代为“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在进一步改进了时期的制做,把经过选择的石头打成了各种工具,并且加以磨光、钻孔、用以装柄或穿绳,已提高使用价值。

这种磨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期”。

※仰韶文化:在黄河流域的称为“仰韶文化”,因它最早发现于河南绳池仰韶村而得名。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半坡村遗址,使用的盆、罐、瓶等。

不同用途器皿用不同的原料来制造。

彩陶的制作,是他们重要的艺术成就,鱼纹和人面装饰纹,具有鲜明特色。

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的指用打制的方法制成的比较粗糙的石器,人类使用旧石器的时间相当长。

新石器是指在打制基础上还经过磨制的石器。

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还有一个过渡阶段,叫作“中石器时代”。

陶瓷工艺一、彩陶※1、彩陶: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

它是在打磨光滑的陶胚上用天然的氧化铁和氧化锰作颜料进行绘制,于橙红色的胎低上形成黑、红、白等色图案的一种陶器。

彩陶陶质细腻,表面光滑,彩绘不会脱落。

它既是原始人类的日常生活用具,又是新石器时代杰出的美术创造,是我们研究史前时代绘画的重要依据。

代表有仰韶文化彩陶和马家窑文化彩陶。

2、庙低坡型:以陕西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发展的更广阔,东及山西南部、河南西部,西达甘肃陇东、陇西、陇南以及青海东部。

色彩:在赭红色陶胎上施以黑彩,很少运用红彩或红黑两彩装饰的。

纹饰:其装饰多以带状纹、垂弧纹、平行条纹、圆点纹、回旋钩连纹、网格纹等几何纹、也有花瓣纹、羽状叶纹等。

鸟纹的应用更多,有的作停立观望状,有的展翅欲飞。

多用直线和曲线结合,构成曲边三角形。

而纹饰的黑白双关是它的特色。

3、半坡型:以陕西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发展,往西到甘肃陇东的天水、平凉地区。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艺美术史中国⼯艺美术史第⼀章原始社会的⼯艺美术1.最早具有实⽤意义的⼀种装饰——图腾2.⽯器时代分为“旧⽯器时代”和“新⽯器时代”。

旧⽯器是指⽤打制的⽅法制成的⽐较粗糙的⽯器,新⽯器是指在打制基础上还经过磨制的⽯器。

3.磨制⽯器——陶器(是新⽯器时代物质⽂化的主要标志)4.20世纪四五⼗年代,在我国北部地区发现了⼀种新⽯器⽂化——红⼭⽂化。

分布在内蒙古东南,辽宁西部,以及河北北部⼀带。

红⼭⽂化特⾊代表:⼤⽟龙,呈C型,长42.2cm,系绿⽟佩饰品。

5.陶器的出现,是新⽯器时代的主要特之⼀。

6.彩陶:彩陶⽂化也称仰韶⽂化,出现在新⽯器晚期,是指⼀种绘有⿊⾊红⾊的装饰花纹的红褐⾊或棕黄⾊的陶器。

最早发现在河南仰韶村。

7.彩陶的类型:半坡型(鱼形花纹:卷唇圜底盆)庙底沟型(⼤⼝⿎腹⼩平底钵特⾊:⿊⽩双关)马家窑型(①满②内彩③点和螺旋纹)半⼭型(短颈⼴肩⿎腹)马⼚型。

8.舞蹈纹彩陶盆在1973年秋发现于青海⼤通县孙家寨。

9.新⽯器时代的陶器⼯艺最具代表性的是:彩陶和⿊陶。

10.⿊陶⽂化最早发现于⼭东历城龙⼭镇,所以也称为龙⼭⽂化。

11.陶器的制作,以泥条盘筑为主,少数⽤模制和轮制。

12.⿊陶⼯艺具有⿊、薄、光、纽四⼤特点。

⿊指它有乌⿊的⾊彩;薄是指器体很薄,所以⿊陶⼜有“蛋⽪陶”之称;光是指它具有光泽的器表;纽是器物多有穿绳或⼿持的器⽿或盖纽。

13.彩陶⼯艺是指以彩绘装饰见长,⿊陶⼯艺则是以造型取胜。

14.⼏何印纹陶的装饰因纯系印压⼏何纹⽽得名。

第⼆章商代的⼯艺美术1.青铜器的铸造⽅法?答:陶范法(泥模法),蜡模法。

2.青铜器的优点?(简答)答:⑴熔点低更容易掌握铸造过程。

⑵硬度可以增⾼根据铜锡的⽐例能得到不同的硬度。

⑶在熔铸时由于铜液的膨胀性加⼤可以减少⽓孔,填充性好,能铸出精细的花纹。

3.烹饪器有:⿍(煮⾁器物)、甗(烹饪器物)、⿀(煮粥器物)。

4.⿍在古代不只是⼀种实⽤品,也是权⼒的象征。

《中国工艺美术史》全书内容梳理

《中国工艺美术史》全书内容梳理

《我国工艺美术史》全书内容梳理一、前言《我国工艺美术史》是我国工艺美术史的经典著作,该书由我国著名艺术史学家撰写,全书内容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流派特色以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影响。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我国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内涵。

二、第一章: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起源与发展1. 工艺美术的起源:介绍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起源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揭示了工艺美术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2. 陶瓷艺术:详细介绍了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制作技艺、装饰风格以及代表作品,分析了不同流派的特点与文化内涵。

3. 刺绣艺术:探讨了我国古代刺绣艺术的特色与发展,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刺绣技法、题材特点以及艺术成就,阐述了刺绣艺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4. 玉器艺术:系统介绍了我国古代玉器艺术的历史渊源与特点,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玉器制作工艺、形制特色以及文化意蕴,阐述了玉器艺术在古代我国的地位与影响。

5. 金银器艺术:详细考察了我国古代金银器艺术的发展历程与特色,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金银器制作工艺与风格特点,揭示了金银器艺术对我国文化的独特贡献。

三、第二章:我国工艺美术的传统与创新1. 工艺美术传统:深入剖析了我国工艺美术的传统特点与价值取向,探讨了工艺美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揭示了传统工艺美术对当代艺术的启示意义。

2. 工艺美术创新:阐述了我国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发展与应用,详细介绍了工艺美术创新的理念与实践,分析了工艺美术创新对当代生活与文化的影响。

四、第三章:我国工艺美术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影响1. 丝绸之路与工艺美术交流:探讨了丝绸之路对我国工艺美术的交流与影响,介绍了我国工艺美术与丝绸之路沿线文化的交融与互动,阐述了丝绸之路在传播我国工艺美术方面的历史作用。

2. 中外工艺美术比较:系统比较了我国工艺美术与世界各国工艺美术的异同,分析了我国工艺美术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与影响,探讨了我国工艺美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1(第1章) 中国工艺美术史[8页]

1(第1章) 中国工艺美术史[8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
第一章 陶工艺 第二章 瓷工艺 第三章 青铜工艺 第四章 家具工艺 第五章 建筑与环境艺术 第六章 染织工艺(纹样) 第七章 其他工艺(漆器、金属工艺、玉器等)及综合
简答辑要
★2. 简述原始陶器的造型与成型方法的关系。
答题要点: 中国原始彩陶的主要成型方法有捏塑、泥条盘筑、拼接。捏塑的器物一般为小型器皿,造型自 然质朴,富有人情味;泥条盘筑法则使用在较大器物的成型上,造型较规整,一般会用刻画、剔刺、 压印、堆贴来进行装饰;拼接则是将较大器物的几部分相连接,然后表里抹平,加以修整,使之光滑; 黑陶已经采用轮制。 原始彩陶造型优美,装饰精巧,根据时间先后、出土的地点可分为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 型、半山型和马厂型,半坡质朴,庙底沟律动,马家窑旋动流畅,半山秀丽精巧,马厂刚健粗犷。黑 陶可以用黑、薄、光、纽概括。
论述专项
★2. 紫砂陶器因何成为明代陶器中独树一帜的品种?
答题要点: (1) 宜兴紫砂陶生产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是我国独特的陶瓷工艺品。素以制作技艺精湛,造型丰富
多彩,色泽古雅淳朴著称于世。紫砂陶的设计、制作依靠天然原料的特性,采用泥片镶接手工成 型方法,造型浑厚,饱满朴质,加上本身所具有的装饰性及形体的变化和仿自然物体形象所采用 的堆、雕、捏、塑和镶嵌金银丝等装饰,达到美的意境,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紫砂陶器主要 有壶、瓶、盆、鼎、餐具、文具、雕塑和其他陈设工艺品,品种2000余个。 (2) 紫砂陶器是一种无釉陶,它并非以釉彩绘画的装饰来达到陶瓷艺术中美的效果,而是通过造型结 构来表达其外观美。紫砂壶艺经过长期的发展,创制了不少精练别致的壶样。紫砂壶造型美观大 方,色泽淳朴,古色古香,不仅有卓越的工艺水平,而且有独特的实用功能。
简答辑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除磨制石器外,还有陶器。

新旧时期时代的区别彩陶(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一种绘有黑色、红色或红黑二色的陶器,因含铁烧成后可以直接成型,大型器则用泥条盘筑成型,风干后用含铁或锰的矿物颜料绘制纹样,有些在绘制前还加一层白色陶衣,然后烧制而成。

彩陶的出土以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丰富。

——名词解释。

仰韶文化的几种类型(简答题):1、半坡型:半坡型彩陶发展时期为7000至6000年前,典型代表为西安半坡村遗址。

典型器型有:圆底盆或钵、卷唇盆,其次有折腹盆、细颈大腹壶、葫芦形器等。

优点:容易成型,不易损坏,容量较大等等,同时在审美心理上容易接受。

装饰纹样:有写实与抽象两种,是彩陶文化中写实纹样较多的类型,主要有人面纹、鱼纹、鹿纹、蛙纹和鸟纹等,还有少量植物纹样。

其中以鱼纹最多。

黑白色。

2、庙底沟型:以河南陕县庙底沟的发现最为代表,发展时期距今6000至5000年前。

典型器型:“小底鼓腹钵”,有折唇和敛口两种,此外还有瓶、罐等。

造型体从单纯向复杂多变方向发展。

装饰纹饰也体现出这种趋势,并由半坡的直线发展成活泼流畅的曲线,在器腹部形成一条连贯的横向装饰带。

纹样并无一定程序,随写随成的天真自然图案。

纹样:鸟纹、蛙纹、火焰纹等。

3、马家窑型:是庙底沟型在甘、青地区的继承和发展,并将彩陶工艺推向新的高潮。

从造型看,除半坡、庙底沟已有的盆、钵外,出现了瓶、壶、翁等大型器型。

装饰纹样:在庙底沟型的运用基础上使线条更加生动并富有韵律,最有代表的是旋纹。

马家窑彩陶不仅外壁绘有纹饰,内壁也往往满饰纹样,即有内彩的特点。

4、半山型:以甘肃宁定半山的发现为代表。

典型器型:壶、罐等。

装饰纹样:进一步表现出不同部位的区别,如在腹部主要由马家窑的旋纹发展成的涡纹,涡纹的中心点发展成连续纹、线格纹、水波纹等,腹部装饰多以连孤纹或帐纹收尾,颈部装饰主要为弦纹和锯齿纹。

色彩:在同一作品上还使红、黑二色彩同时出现,从而使橙黄色胎底呈现出更加热烈的气氛。

通常是红色线纹和黑色锯齿纹相间使用。

5、马厂型:因首见于青海乐都马厂而得名,其分布地区比半山更向西发展,并以西宁于兰州一代的乐都、共和、永昌等县出土最为丰富。

装饰纹样:以涡纹发展来的漩涡纹,另一方面半山的圆圈纹在此称为四个有规则的大圆圈纹占据着主要地位或称四大圆纹,在圆圈纹中又有米字纹、十字纹、波折纹和联珠网纹。

还有一种人体蛙纹。

造型出现有小型化,多样化趋势,如有大双耳罐、单把直筒形杯、长颈小壶、镶骨珠陶碗、豆、勺、盆、鸭形壶、双连罐等前所未见的造型。

彩陶的装饰纹样,绝大部分是抽象几何纹样。

第二章奴隶社会的工艺美术青铜器(名词解释):用铜和锡的合金制作器物,这种合金呈青灰色,被后人称为青铜器。

青铜器的制作由冷锻发展到熔铸,又从用单扇制作简单工具和乐器发展到能够制作空体的容器。

空体容器须用合犯法,它的做法大体为:先用细泥做成器物的样子,然后在上面雕刻纹饰,纹饰凹下去的部分用刀直接刻画,凸出的部分用细泥贴塑,泥模做好烘干后,就要制作浇铸时用的内、外范。

外范先用调和拍打成扁平状的细泥奈在陶模上,使原模上的纹饰反印在泥片上,等泥片干后按所要铸造器物的形体特点分成若干块,并在相邻两片见做出若干个三角形的木,这样便制成了外范。

内范的制法也可将原来的泥模刮去一层,刮去的厚度刚好是器物所需厚度,内范的制法也可另外制作以保留原模,然后合范,合范时常在内、外模之间设子母扣以防错位,合范后用泥土加固外范并留出浇铸孔,浇铸后经脱范打磨等工序使器物最终完成。

(一)青铜日用器的种类1.食器:分为煮食器和盛食器两种,煮食主要有鼎、鬲(ge)、甗(yan)、2.酒器:分为盛酒器和饮酒器,盛酒器有尊、彝、壶、觥(gong)、㔽饮酒器有爵、角...3.水器:鉴、盘、盂、缶、瓿、匜(二)青铜日用器的装饰主要纹饰为:饕餮纹、联珠纹、涡纹等。

一、几何纹样1、云雷纹,也称回纹,是商周食器青铜器上出现最多的几何纹,尤其在殷商时期的三层花式装饰中,它作为底纹几乎无处不见。

它以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其中圆形的为云纹,方形的为雷纹,可作任意形式的变化,随方就圆地填补不同的装饰面中。

2、环带纹,主体为一波浪形带子,在波浪形分隔而成的上下空间里填以眉形或口形等纹样。

3、窃曲纹,和环带纹一样在西周中期后成为青铜器日用器的主要纹样,主体为卧置的S形,两端有回钩。

4、重环纹,是横向带状二方连续形式的图案,连续单位为椭圆形的环,环外套环。

二、动物纹样1、饕餮纹,又称兽面纹其形象特征为仅有动物的面部,以其眼睛最为突出,并以两铸片接缝处的扉棱为其鼻部,鼻下有虚出的口,配以卷曲的角和耳。

2、夔纹,为兽头、蛇身、一足、一角的形象。

3、龙纹,青铜器上的龙纹形象以人面蛇身和兽面蛇身为主,且头有角,身有鳞,蛇身常围绕头部作蟠曲状。

4、凤纹,为鸟形,但不能确切地看出是哪一种鸟,都有长尾和高冠,且能随装饰面作任意变化,姿态万千。

三、装饰的艺术特点(简答)(1)装饰的层次感和节奏感(2)装饰的立体视觉效果(3)装饰的对称格式(4)装饰与造型的结合(5)装饰纹样的多样化表现四、釉陶和原始瓷器:釉陶是陶向瓷过渡时期的产物,创烧于商中期,标志着瓷器的门牙。

瓷区别于陶最主要的事要使用不用于普通黏土的瓷土,烧土主要成分为高岭土;其二要保证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烧制而成;其三要施釉。

五、商代玉雕:实用与欣赏兼备 六、《考工记》是中国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

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关于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

《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该书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章 战国 秦汉的工艺美术春秋战国时期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区别:1、宴乐采桑攻战纹壶:相似形体的反复和渐变,如划船、攻城的人和梯子,奏乐、跪射灯,这种表现手法使画面繁而不乱。

画面中直线与曲线的对比,形与形的适应,共用线的运用等均增强了作品的装饰效果,这是战国铜壶中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珍品。

2、铜奔马:三足腾空,全身重心由后蹄落在迅飞的神鸟上,四足、头、尾围绕躯体将空间分布得当,造型险中求稳,别具匠心。

3、长信宫灯(河北满城出图),属虹管灯,器形为一少女,跽坐,左手执灯,右手托灯罩,右手的衣袖很自然地与灯罩连成虹管,灯体成圆形,中间为两块瓦状罩板,盖与地板上都有滑槽,可以任意调节光照的方向和角度。

整器鎏金,富丽堂皇,无人的形体结构把握很准确,少女神情自若,姿态优美。

(绘图题)网上去搜图片嘛4、莲鹤方壶:1973年河南出土,此作品充分体现出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特点对青铜工艺的影响。

5、金银错(名词解释):是战时期兴起的一种装饰工艺,用金银丝或金银片在铜器上镶嵌成各种图案,用错石磨错平滑。

也称错金银。

6、铅釉陶(名词解释):这是一种以铅化合物为助熔剂的低温釉陶,在800度左右的氧化气氛中烧成,含铜呈翠绿色,含铁则呈黄褐色或棕红色。

多为翡翠绿般的绿色釉层,清澈透明,薄薄地覆盖在器面上,釉面平滑光亮。

7、汉代漆器的主要装饰纹样:①云气纹 ②人物纹 ③动物纹:龙凤、麒麟、辟邪 、神鹿、犀牛、虎豹、牛羊、猫鼠、天鹅、乌龟、蛙蛇 ④植物纹:卷草、四瓣花、柿蒂纹 ⑤几何纹:圆圈、涡纹、方连、锯齿、圆壁8、瓦当:多用于建筑。

装饰纹样为动物纹:龙、虎、龟、蛇、凤、鹿、鱼、燕。

四神:苍龙、白虎、玄武、朱雀。

9、画像砖:专门用于墓室装饰,以四川成都地区出土最多也最有代表性,河南也出土丰富。

商代 周代 春秋装饰纹样 饕餮纹、回纹 窃曲纹、环带纹、重环纹 蟠螭纹 图案组织单独纹样出现 二方连续 四方连续 表现手法 对称 非对称 特殊形状 直线、曲线相间戈射收货画像砖:画面分为上下两层,横向构图,上层戈射,下层收货。

10、秦始皇陵兵马俑:1974年至1976年,在秦始皇陵东郊的临潼西杨村南边,约当东陵道之北侧,先后发现三座埋藏大型陶塑兵马俑的葬坑。

其中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3万平方米;坑内作土棱与巷道颉比相间布局,东段设开阔的前厅;巷道与前厅部分,整齐地埋藏着与真人真马等大的陶塑兵马俑,按其密度推算,总数达6000余件。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一号坑——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

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俑500余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

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3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

其后,是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个个手执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里,排成38路纵队。

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卫队,以防侧尾受袭。

艺术特点:崇尚写实,手法严禁;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看图、绘图题)10、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在陕西省兴平县东北约15公里处。

霍去病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18岁领兵作战,曾先后6次出兵塞外,获得大捷,打通了河西走廊。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战功,在茂陵东北为其修建大型墓冢,状如祁连山。

封土上堆放着巨石,墓前置石人、石兽等。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代石雕艺术的特点:汉代大型石雕风格上的共同点是:循石造型,因材施艺,较多地保留了原石的形状和表面质感,稍作加工,取其意似,不作细致刻画。

它是一定美学趣味的产物,花岗岩的特殊质感与这种古拙朴厚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阳刚之美。

很好地表现出西汉帝国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

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1、陶与瓷的区别:瓷,高岭土、1300℃、物理特性:结实敲击时有金属声陶,粘土、800度左右、质地松脆敲击有沉闷的嗡嗡声2、忍冬纹(名词解释):古代寓意纹样。

忍冬为一种蔓生植物,俗呼“金银花”、“金银藤”,通称卷草,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因名金银花。

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称。

也称卷草纹。

3、六朝与汉朝的画像石、画像砖的区别:A、形制不同。

汉代画像砖多为一砖一画,而六朝则成为整体性和主题性的大型砖印壁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