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弊端及防治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地下水是地球上的重要水资源之一,其开发利用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地下水开发不当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将就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进行探讨。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沉降、地下水质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等。
随着地下水的过度开发,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导致地面下陷,形成沉陷带,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建筑物带来安全隐患。
地下水开发引起地表沉降,使得地表失去支撑而产生塌陷,给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由于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地下水中的矿物质和化学物质浓度增加,从而导致地下水质污染,对人类饮用水安全产生威胁。
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水源的枯竭,损害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影响地表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鉴于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严重,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以治理。
应当建立健全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的总量和速度,合理分配地下水资源,并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应当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改进地下水开采方式,减少地下水开采的影响,防止地下水位下降和地表沉降的发生。
加强地下水监测和环境保护工作,及时发现地下水质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
还应当加强地下水资源的补给,保护地下水的补给区,减少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促进地下水的自然再生。
加强公众和相关部门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脆弱性,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使人们自觉保护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对周围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合适的治理措施,保护好地下水资源。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有效的治理,才能实现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地下水资源的长期稳定和全面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全社会都能重视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保护地下水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地下水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引起了诸多环境问题。
本文就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治理对策,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地下水是指地球表面以下含在地下岩石、土层和土壤等孔隙中的水资源。
地下水是人类生产生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水资源,广泛用于灌溉农田、供应城市居民饮用水、工业生产和能源开发等方面。
由于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污染等问题,严重危害了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泉涸竭,地表水干枯等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工业生产的不断扩大,地下水开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的现象。
大量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泉涸竭,甚至地表水干枯。
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还威胁着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的持续性。
地下水开发也引发了地下水污染的问题。
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地下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导致地下水资源的质量下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障人类的生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治理对策,以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应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制定严格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政策,规范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防止过度开发和滥用地下水资源。
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查,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流向,做好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
应加强地下水污染的治理,严格控制城市工业污水的排放,减少生活污水的渗入地下水,保护地下水资源的质量。
我们也应该推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水的回用,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
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地下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水资源之一。
在我国,地下水是农村和城镇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也是工业、农业、生态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水源。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地下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一、地下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 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些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干涸。
此外,由于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及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地下水的开采也存在着合理性和利益分配问题。
2. 地下水环境污染我国许多地区的地下水环境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污染,比如,工业废水、农药、化肥、浸渍液等物质的排放,使得地下水污染严重,不仅危害水质,更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3. 地下水监管不力在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由于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管和保护,导致一些不良行为得到允许或很难受到惩罚,从而严重损害了地下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1.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夯实地下水管理制度、优化用水结构、建设水利工程、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保证地下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减少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
2. 加强地下水环境污染治理地下水环境污染治理是保护地下水资源和人类健康的关键。
针对地下水污染,我们应该加强监测、建立污染应急预案、加强责任追究、配合政策调控,以实现地下水环境的全面治理。
3. 完善地下水监管机制为了解决地下水监管不力的问题,政府应该强化地下水的监管和管理,完善地下水管理法规,加强地下水管理机构的建设,完善地下水水资源评价和水资源交易市场,以实现对地下水资源全面监管和保护。
4. 提高社会公众意识最后,请大家一起行动,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个人水资源消耗习惯,充分利用可再生水资源,如大量利用雨水,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依赖,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弊端及防治
地下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长期的过度开采已形成诸多环境地质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本文参考多个地区水文地质状况、地下水开采情况及治理措施,总结了地下水超采的危害,并对地下水的开采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1地下水超采的危害1.1地下水超采造成地面沉降由于连年超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易造成地面沉降。
超采范围之内的岩土层地下水释放,土层被压密,厚度降低,引起其上部岩土体沉降,上覆土层因自重和疏水向下移动、弯曲变形,一直发展到地表,引起地面变形,使建筑物倾斜、墙体开裂,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与岩土工程中的降水开挖相比,超采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影响范围非常大,据资料显示,美国长滩市1961年累计沉降量达9m,休斯顿市1978年的沉降影响范围达到12000km2。
需要说明的是地面沉降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超采地下水并非引起地面沉降的唯一原因,但是这种因抽取地下水而形成的地面沉降,是地面沉降现象中发育最普遍、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类。
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持的《长三角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显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地面沉降”,对上海市造成了2900亿元的损失,长三角地区经济损失近3150亿元。
1.2造成局部地区水资源衰减并伴随地下水污染水源地超量开采造成水资源衰减主要是井位布局不合理,供水井集中,以及超量开采,导致水源地地下水水位降深过大,形成地下水漏斗并逐年扩展。
水资源衰减影响生产用水,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岩溶塌陷,破坏上覆第四系隔水层,地表污水及劣质潜水通过塌陷段渗入;第二,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位降低,水量减少,同时水在地下净化时间变短,此外,水位降低和地下水漏斗的扩展则增加了地下水接受补给的范围以至于超出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实际就是扩大了受污染面积。
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水质变化。
对于农田,灌区内地下水盐碱不能向外排除,但同时增加了地下水补给区范围,周边沙漠等含碱地下水地区还要向灌区补给,含碱地下水不断下渗到深层,易造成土壤盐碱化。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地下水是地球上的重要水资源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中。
随着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必须要认真对待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做好相应的治理工作,以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壤干旱。
地下水的连续过度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使得地表水无法及时得到补给,最终导致土壤干旱。
干旱的土壤无法有效滋养植物生长,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是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质下降。
地下水质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后,地下水中的污染物无法得到有效稀释,从而导致地下水质不断恶化。
地下水中的水质问题对农业灌溉、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等方面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三是地下水开发引发的地表沉降问题。
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土层松散,进而形成地下空洞,地表会出现下陷现象,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地面裂缝和建筑物倾斜。
地表的沉降不仅影响城市建设和农田生产,还会增加水灾和地质灾害的风险。
针对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来减轻和解决。
要建立健全的地下水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和开采区域,合理规划和利用地下水资源。
要加大对地下水补给的保护力度,促进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有效补给和补充,以保持地下水的平衡和稳定。
要加强对地下水质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地下水质问题,避免地下水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还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来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引发的地表沉降问题,防止地表的沉降对城市建设和农田生产的影响。
除了政府的管理和治理措施外,个人和社会团体也应积极参与到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中。
个人要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避免过度浪费和滥用。
社会团体可以组织开展相关的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意识,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地下水资源的治理和保护中来。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地下水开发是指采取各种工程措施,将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为水源供水和农田灌溉等用途的过程。
地下水是地下储存量最大的水资源,具有稳定性和水质好的优点,对人类生产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下水开发也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重点分析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理。
地下水开发会导致水位下降。
当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超过地下水再生能力时,地下水位会逐渐下降。
水位下降会导致地表水源的减少,地表水流变慢,甚至可能导致湖泊干涸、河流断流等问题。
水位下降还会导致水井干涸,影响人们的正常用水需求。
地下水开发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确保开采量不超过地下水再生能力。
地下水开发还可能导致地表沉降。
地下水被抽取后,地下水层会失去支撑,从而导致地表沉降。
地表沉降会损害建筑物、桥梁等基础设施的稳定性,甚至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地表沉降还可能导致地下水源的停止供给,对地表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地下水开发需要进行科学的地质勘探,并严格控制开采量,以减少地表沉降的风险。
地下水开发可能导致水质退化。
地下水与地下土壤、岩石等物质接触,吸收其中的矿物质和化学物质,从而形成地下水的特有成分。
当地下水被开采过度时,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水质退化。
水质退化可能导致地下水不适合饮用、农田灌溉等用途,甚至对地下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地下水开发需要进行水质监测和治理,确保地下水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地下水开发还可能导致地下水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
地下水是一个非可再生资源,其再生速度一般远远低于开采速度。
当地下水开发超出地下水再生能力时,地下水资源可能会枯竭,无法继续供应给人们的需求。
为了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在开发中充分考虑地下水的再生能力,并合理规划和管理地下水资源。
针对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建立健全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地下水开发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浅析地下水过度开采的危害及防治预防措施
主要发生在 松散覆盖层较 薄岩溶化石染信息进行 实时监控 , 对地下 大幅下 降 , 表层岩 溶洞穴形成空 洞 , 土体 与地下水之 间的力学关 使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地下水 系突然 发生 了变化 , 第 四系松散覆盖层失去原有 的顶托力塌 陷于 水污染严重 的地 区及时预报 ,
地表水 、 大范 围的使用农药化肥 以及生活垃圾或有 害物质 的随意 段 , 提高全社会 对地 下水 污染危 害的认 识 , 增强全 民的环 境意识 , 堆放 , 都会渗入地下 , 污染地下水 。
三、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用, 产生了 显著的经济效益 , 这是有 目 共 睹的。但是 , 由于过去一味 1 . 分 区控制 开采地 下水 根据地下水超采造成危害 的程度 的预测评估 , 并考虑地下水 偏重于追求经济的增长 , 忽视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水环境的保
过量地开采地下水 , 引起一 系列 水环境 问题和生 态环境 问题 , 资 源的恢复 、 补给能力 , 将地下水开采管 理划 分为禁采区 、 限采 区 护 , 而水资源的短缺及水环境 的恶化又将进一步 和控采 区或 不同的保护 区 , 进行分 区开采 。深层地下水 和浅层严 产生严重 的负效益 。 因此 , 如何实现水资源与环境 、 社会 重超采 区实行禁 采政策 。 如 市区内、 长期农业灌溉 的严重超采 区; 制约社会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 2 1 世纪所面临 的战略性任务之一。 浅层地下水一般超采 区 、已引发地 质灾 害地区和受污染地 区, 并 经济的协调和谐发展 ,
1 . 完善 地 下水 环 境 保 护 的 法 律 法规 体 系建设
对于农 田 , 灌 区内地下水盐碱不 能 向外排 除 , 但 同时增加 了 低限度。 面对 地下水污染 的严峻形势 , 以及地下水环境管理 中存在 的
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危害
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危害
一、造成地表塌陷
地表塌陷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造成的主要危害之一,由于长时间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位的下降导致上下岩层之间的压力减轻,岩层受重力挤压而发生变形,从而造成地表下沉,严重破坏地表的稳定性,进而造成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会造成地面建筑物的倒塌,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二、造成地下水质污染
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破坏地下水循环系统,致使河流、湖泊干涸,从而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这反过来又会破坏地下水水质,其诱发原因如下:
首先,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造成地表塌陷,地表污水会随着地表径流随着塌陷的断层直接进入地下。
例如一些重工业的工业污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或者湖泊,随着地表塌陷,这些污水就会随着地表进入地下,造成地下水质污染。
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更会威胁人畜饮水安全。
其次,随着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地下水位降低,使得地下水净化能力不足。
另外,地下水漏斗面积的扩展扩大了地下水接受补给的面积,个别在水源地保护面积以外的污水则可能进入地下水的补给范围,这就加剧了地下水质污染的概率。
例如在农田灌溉区,由于地下水净
化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地下水盐量过大,灌溉后会造成地表盐化,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着地下水质。
三、造成海水倒灌
地下水的长期过量开采破坏了地下水系统的咸淡水等压线,造成压力变化,致使咸淡水平衡能力下降,造成海水入侵地下,不仅影响当地人畜饮水,更严重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
过度开采地下水的不利影响
过度开采地下水的不利影响地下水水位大幅急速下降。
以致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
造成地面沉降、塌陷。
河流,湖泊水量削减形成干枯等灾难。
削减泉流量。
而泉流量削减那么破坏了古建筑物与文物的爱护,甚至因泉水枯竭使古井和旅游景点失去了应有的旅游地下水水位大幅急速下降。
以致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
造成地面沉降、塌陷。
河流,湖泊水量削减形成干枯等灾难。
削减泉流量。
而泉流量削减那么破坏了古建筑物与文物的爱护,甚至因泉水枯竭使古井和旅游景点失去了应有的旅游价值。
过度开采地下水的不利影响1、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一种地面变形现象。
长期开采地下水,特殊是过度开采,降低了开采含水层的水头压力,从而导致黏土(淤泥)质隔水层及含水层中黏土(淤泥)质透镜体被压缩,造成地面区域沉降。
称这种现象为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的高度称为沉降量。
2、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系指上覆的第四系松散岩类或隐伏岩溶顶板在人为活动或自然因素作用下,特殊是水动力条件变化引起的环境效应引起的突然塌陷。
地面沉降也是一种地表变形现象,主要发生在隐伏岩溶地下水矿区,又称岩溶塌陷。
3、海水入侵和咸水入侵
据有关调查分析资料,辽宁省、黄渤海、山东胶东半岛、河北省秦皇岛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等局部沿海地区患病海水入侵。
海水入侵总面积已超过1500平方公里,重海地下水氯离子含量超过1000毫克/升。
进水面积350多平方公里。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背景与概述地下水是指地壳下部水文系统中的地下水资源。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城市化不断推进,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需求。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和乡村饮水问题。
但是,随着地下水的大规模开采,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目前,全国面积约占7%的中国地下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或过度开采的影响,这一情况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
现状常见的环境问题1. 水源枯竭地下水开采大规模,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不仅影响城市的正常供水,也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2. 地面下陷地下水长时间过度开采会导致地面下陷,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屋的稳定性。
3. 污染地下水容易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如农业、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重金属和有机物质的渗入等。
污染的地下水会给城市的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危害地下水过度开采和污染会造成以下危害:1.造成地面下陷,影响城市建设;2.地下水长时间过度开采和污染,导致水源优质化、供水困难;3.地下水污染会危害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治理为了治理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监管地方政府应对地下水开采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开采企业的合法经营、及时应对违规开采、实施惩处等。
同时,加强对地下水环境的监测体系,有效地了解地下水的使用和污染情况。
2.量化用水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用水计划,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开采指标,并对相关行业和企业进行严格的环境审核,规范地下水的开采。
3.综合治理措施(a)加大污染源的治理,加强有机物和重金属的管理。
(b)积极开展城市污水回收利用,将适度处理后的污水回收利用于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降低对地下水的开采压力。
(c)推广雨水收集利用,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压力。
结论地下水是一项重要的水资源,但是过度开采和污染会对城市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只有通过严格的监管、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等措施,才能够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沧州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沧州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沧州市位于华北平原东部,是河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沧州市的地下水资源一直是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沧州市地下水超采的问题日益突出,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一、问题分析1.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由于人口增长和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沧州市地下水的开采量逐年增加,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
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下降速度达到每年数米,一些井甚至出现了枯竭的情况。
2.地下水质下降随着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受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混合,导致地下水质量下降。
一些地下水中含有重金属、氟化物等物质超标,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健康。
3.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质灾害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土壤失去支撑,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现象。
4.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水资源短缺地下水是城市的重要水源,超采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对城市的供水和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二、对策建议1.加强管理和监测加强对地下水开采的管理和监测,建立健全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监测地下水位和水质变化,及时预警地下水资源的超采情况。
2.推行节水措施提倡节约用水,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广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3.加强生态修复加强对地下水补给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区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保护地下水源头,促进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和稳定。
4.推动科技创新推动地下水资源的科技创新,开展新型地下水资源勘探和开发技术,提高地下水的开采效率,减少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
5.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共同保护好城市的地下水资源。
三、结语沧州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管理和监测、推行节水措施、加强生态修复、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理,才能够有效地保护好沧州市的地下水资源,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
地下水过度开采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利 用。
地 区及受污染地 区;同 农 民生活用水 ,应在合理规划 时 具 备 一 定 补 给 与 恢 的基 础 上 允 许 少 量 开 采 复 能 力 的地 区 控采政策 轻微超采 区 认真做好科学规划 ,适度审批 新打井开采 ,实现采补平衡
一
、
图一 地下水过度开采引发地 面沉 降 地 下水 过 度 开 采 的 危 害分 析
危害 原因 局部地 区水 井位布局不够合理 , 供水井 过于集 中及 开采严重超量 , 资源衰减 使得水源地地下水 水位 降深过大 ,而促使地下水漏 斗 的形成与逐年扩展 地下水开采 过量 ,岩溶 塌陷 ,而导致上覆第 四系隔水 层遭到破坏 ,地表 污水 以及劣质潜水进入塌 陷段渗 人 地下水污染 至地下水 中 地下水开采过量 ,导致 水位降低 、水量减少 ;地 下水 净化时间 明显缩短 ;地 下水接受补给范围超 水源 地 实际保护范 围,污染进一步扩大 地下水连年超采 , 水位持续下降 , 极易 引发地 面沉降。 超采范同之 内的岩土层 地下水被 释放 出来 , 压密 土层 , 地面沉降 使得厚度降低 ,导致上部岩土体沉降, 上覆 土层又在 自 身重力与疏水性的作用 ,不断向下移 动 、 弯 曲变形 , 最 终 引发地 面变形, 形 成建筑 物倾斜 与墙 体开裂 等严 重
地下水过度开 采的危害及应对 策略
浅谈地下水过量开采的危害及防治
.活力2010・7
125
万方数据
浅谈地下水过量开采的危害及防治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李洪彬 黑龙江省肇东市城镇地下水管理站,肇东,151100 活力 HUOLI 2010(1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uol201014099.aspx
促使地下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和社
会协调发展。 (四)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工作。完 善地下水监测网络 要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体系建 设.布设地下水位、水量、水质观测井开 展监测:对城市重要的工业、生活、城镇 集中水源地取水口、重点排污口安装远 程监控设施,进行数据传输的控制,建立 地下水资源动态自动监测系统。运用微 机技术定期分析监测资料。发布监测区
的水情预报和预测.为加强水资源管理
和防治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五)实行严格的取水许可制度和水 资源论证制度.控制地下水开采规模,合
理调整地下水开采井布局 要根据地下水保护重点及开采现 状,划定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在禁采 区禁止开采地下水,对现有的开采井要 逐年进行关闭:在限采区内严格控制地 下水开采规模。对开发建设项目严格实 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和环境评价制度。对 地下水超采区.要按照行业用水定额,对
从完善执法体系,依法治水,依法取水。 依法用水的角度出发.建立并完善地下 水管理保护体系,从地下水开发利用、管 理保护、取水许可审批、水资源论证、取 水计茸设施安装、水资源费征收等各个 方面进行了规范.使地下水管理保护工 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 道。 (三)切实搞好地下水资源规划和评 价 应根据目前地下水资源开发的现 状.并考虑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资 源需求增加的客观事实,从可持续发展 的角度出发.开展新一轮地下水调查评 价.切实搞好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建立 完整、科学的全区地下水资源规划体系,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灌溉水源措施
地下水超采对农业灌溉水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保障农业灌溉水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进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讨论,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
一、地下水超采对农业灌溉水源的影响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使得农业灌溉水源供应不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地下水超采还可能导致地下水质变差,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
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保障农业灌溉水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措施1. 加强地下水监测和评估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评估工作,掌握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制定合理的管理和调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实施严格的地下水开采许可制度建立健全地下水开采许可制度,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和开采范围,规范农业灌溉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3.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农业灌溉水利效益,降低灌溉水耗损,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
4. 发展替代水源加大替代水源的开发力度,如地表水资源、雨水集中利用等,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缓解地下水超采的压力。
5. 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加强对农业用水的管理,促进农业用水的合理利用,优化农业灌溉结构,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
6. 完善政策法规完善相关的地下水管理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地下水超采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处罚违规行为,保护地下水资源。
三、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意义和前景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是保障农业灌溉水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前景。
通过综合治理措施,可以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农业灌溉水源的稳定供应,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也能够提升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灌溉对水资源的消耗,减轻地下水超采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推进与落实为了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地下水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淡水资源之一,被广泛用于灌溉农田、城市供水、工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等方面。
随着地下水开发的不断加剧,一些环境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本文将从环境问题的角度探讨地下水开发引起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治理措施。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地表沉陷、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减少、水质恶化和生态系统破坏等。
地下水开发导致地表沉陷的问题。
当地下水被大量抽取时,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表土壤下陷,进而引发地表沉陷的现象。
这对城市建设、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给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不便。
地下水位下降是地下水开发引起的另一个严重问题。
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地下水的可利用资源量减少,给城市供水和农田灌溉带来了压力,同时也影响了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平衡关系。
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地下水资源枯竭的现象,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不可逆转的破坏。
地表水减少也是地下水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之一。
地下水开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导致一些湖泊、河流和湿地水源不足,甚至干涸,给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威胁。
地下水开发还可能导致水质恶化,地下水里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也会被过度开采而释放到水体中,对环境产生污染。
地下水开发还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破坏。
地下水是维持湿地、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水源,一旦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将导致湿地的退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和自然平衡。
为了应对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应该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建立完善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对过度开采地下水的行为进行限制和监管。
应该通过技术手段来调控地下水资源。
利用地下水补给、水资源调配和节水技术等手段,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还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引导和激励地下水开发者采取可持续的开发方式,促进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及防治措施
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及防治措施地下水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资源,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土地开发的加快,地下水资源的不断消耗和过度开采,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质变差等问题,进而影响到了工程建设。
因此,探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及防治措施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1、建筑物沉降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地没有了水分的滋润,出现干裂和变形。
这样的情况下,地基就不能承担原来的荷载,建筑物就会出现沉降现象。
2、地基失稳和滑动如果地下水因为工程建设的影响发生了改变,比如说建筑物、桥梁等,那么它的压力分布就会发生变化,土层的变形和破坏就会出现,这样就会导致地基失稳和滑动。
3、地下水顺流渗透引发地面塌陷如果在地面的某个区域的土壤或岩层中含有水,而这个区域的地下水流动速度过慢,水分含量过多,就会发生地面塌陷事故,导致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防治措施1、采取降水排涝措施当地下水的水位过高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将地下水排出,降低地下水位。
可以利用井,水泵等设施进行降水排涝。
在某些建筑物地下室,可以采用与周围土壤隔离的防水层进行防水隔离。
这种方法使用方便,效果显著,它保持了建筑物的地下室地面的稳定。
2、加强土层加固措施加强土层加固措施就是采用填土,浆钉等方法加固土层,以改善其承载能力。
使用这种方法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做出不同的技术方案。
3、开展科学研究,制定合理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方案开展科学研究,制定合理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方案是防治地下水对工程建设不利影响的根本性措施。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地下水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科学制定管控方案,并将其付诸实践,才能真正解决地下水对工程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加以防范与治理。
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充分了解地下水环境,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以达到保障工程建设安全的目的。
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弊端及防治诠释
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弊端及防治诠释地下水是自然界中的重要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水源。
但是由于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遏制过量开采地下水的现象。
本文将从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弊端和防治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弊端1. 地下水位下降过量开采地下水是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在干旱地区出现,而且在湿润地区也存在。
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下降,致使河流水位下降,湖泊干涸,造成水资源短缺,影响当地的生产和生活。
2. 土地沉降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引起地层变形,形成土地沉降。
土地沉降不仅影响道路交通的安全和城市建设的稳定,还会引发地下水污染和地质灾害的发生。
3. 生态环境损失地下水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水源,如果过度开采地下水,则会导致湿地、河流、植物和动物栖息地的损失,危及生命物种的生存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4. 水质污染过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污染物向地下水体移动,影响水质安全。
地下水超采现象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之一就是,地下水采取不平衡,空隙水和毛细水等不同附属地下水的位移不一致,导致水质的异质性扩散。
二、防治措施1. 限制地下水开采量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开展地下水管理,明确地下水开采的数量和范围,加强地下水监控和管理,切实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保护地下水资源。
2. 科学调配水资源政府应采取措施推行科学的水资源调配方案,加强各地水资源的整合和分配,同时在全社会宣传节水意识,倡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从源头上避免过度开采地下水。
3. 推广节水技术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和节水技术的推广,推动农、工、城、居等各个领域的生产生活节水,尽可能地降低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构建互补型的水资源利用模式,增加用水的可持续性。
4. 加强监管执法加强对地下水开采和污染行为的监管执法,制订严格的地下水资源管理规定,加大对违法开采、超采等行为的惩处力度,保护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地下水是指在地下岩石或土壤中的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
由于其取水方便、富含矿物质和营养物等特点,使得地下水被广泛开发和利用。
然而,地下水的过度开发已引起环境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地下水开发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及治理方法:水位下降和地下水质的恶化。
一、地下水位下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地下水的需求量也在加大。
然而,由于人类的盲目开采和过度利用,导致地下水过快下降,甚至出现了干枯的现象。
地下水位下降的危害有以下几点:1.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下水位下降后,湿地和河流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得生态系统失衡,导致植物和动物的种群、物种数量降低。
2.地面沉降:长期以来的过度开采会导致土地下陷,地面沉降,甚至会对建筑物造成威胁。
3.水资源供应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后,水源供应越来越少,造成农田、城市和人民生活乃至国家经济的直接影响。
治理方法:1.建立和完善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减少人类的过度开采。
2.鼓励水资源的多渠道补给,例如选择更高质量水源。
3.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防止环境的恶化,保持水源的生态平衡。
二、地下水质的恶化地下水质的恶化是指地下水中物质含量超出了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导致环境破坏的现象。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各种污染物不断地进入地下水中,影响地下水的安全、清洁和质量。
地下水污染的危害有以下几点:1.水质变差:地下水污染使得地下水中的氧气数量减少,给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造成了很大的挑战,对水质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地下水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例如苯、铅、镉等。
3.变质的地下水使地表土壤贫瘠,损害生态环境。
1.建立全面的地下水质量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预测地下水污染事故。
2.加强工业、农业生产等环境污染防治,提高水质的保护措施,减少有害物质进入地下水。
3.引进新型净水技术,提高地下水整治和防治污染的能力,避免水资源长期被污染与浪费。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地下水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质量恶化、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影响等。
对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地下水位下降。
随着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导致地表土壤干涸、植被枯萎、湖泊干涸等问题,甚至会导致地层沉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第二、地下水质量恶化。
地下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农业、工业、城市污水和垃圾填埋场等,随着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这些污染物会进入地下水中,导致地下水的质量恶化,加剧了地下水资源的稀缺。
第三、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影响。
地下水和地表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地下水的开发过程中,如果不恰当地进行地下水开采,可能会导致地表水的水位下降和水体的干涸。
面对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理措施。
主要包括:第一、加强地下水的保护。
通过建立健全的地下水保护地带、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和地下水保护定额制度,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减少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保护地下水资源。
第二、加强地下水的监测与调控。
通过加强对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等的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开发利用的情况,制定科学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方案,合理调控地下水的开采量和开采深度。
第三、改善地下水环境。
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地下水,需要进行相应的水质治理,采取合理的水质修复技术,提高地下水的水质,保证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加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联合管理。
要加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联合管理,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资源调度,保持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动态平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第五、加强社会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地下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增强公众参与地下水资源保护的积极性。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制定科学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方案,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地下水是地球上保存量巨大的淡水资源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也日益增加,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从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和治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地下水资源的重视和保护。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塌陷和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开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随着地下水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导致原本充足的地下水资源逐渐枯竭。
一些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甚至达到每年数米的速度,造成地下水资源无法满足当地居民和农田灌溉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
地下水开发引起地表塌陷。
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使得地下水的支撑作用减弱,地表土壤出现松动和坍塌现象。
特别是在城市地区,由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地下土壤逐渐空洞、松软,地面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和塌陷,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建筑物带来严重的损坏和安全隐患。
地下水开发还会导致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中存在着大量的地下水生态系统,对于地下水中的微生物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
地下水开发过程中,大量的污水和化学物质被排放到地下水中,导致地下水的污染,使得地下水中的微生物和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针对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包括: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提高地下水开发利用效率、加强地下水污染治理和建立地下水保护体系。
应当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的地下水管理制度和规章,划定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区和利用区,规范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行为,合理可持续地利用地下水资源。
需要提高地下水开发利用效率,推广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节水技术,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提高地下水的再生利用率,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要加强地下水污染治理,加强地下水监测和保护力度,减少地下水受到污染的风险,保障地下水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长期的过度开采已形成诸多环境地质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本文参考多个地区水文地质状况、地下水开采情况及治理措施,总结了地下水超采的危害,并对地下水的开采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1地下水超采的危害
1.1地下水超采造成地面沉降
由于连年超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易造成地面沉降。
超采范围之内的岩土层地下水释放,土层被压密,厚度降低,引起其上部岩土体沉降,上覆土层因自重和疏水向下移动、弯曲变形,一直发展到地表,引起地面变形,使建筑物倾斜、墙体开裂,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与岩土工程中的降水开挖相比,超采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影响范围非常大,据资料显示,美国长滩市1961年累计沉降量达9m,休斯顿市1978年的沉降影响范围达到12000km2。
需要说明的是地面沉降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超采地下水并非引起地面沉降的唯一原因,但是这种因抽取地下水而形成的地面沉降,是地面沉降现象中发育最普遍、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类。
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持的《长三角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显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地面沉降”,对上海市造成了2900亿元的损失,长三角地区经济损失近3150亿元。
1.2造成局部地区水资源衰减并伴随地下水污染
水源地超量开采造成水资源衰减主要是井位布局不合理,供水井集中,以及超量开采,导致水源地地下水水位降深过大,形成地下水漏斗并逐年扩展。
水资源衰减影响生产用水,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主要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岩溶塌陷,破坏上覆第四系隔水层,地表污水及劣质潜水通过塌陷段渗入;第二,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位降低,水量减少,同时水在地下净化时间变短,此外,水位降低和地下水漏斗的扩展则增加了地下水接受补给的范围以至于超出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实际就是扩大了受污染面积。
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水质变化。
对于农田,灌区内地下水盐碱不能向外排除,但同时增加了地下水补给区范围,周边沙漠等含碱地下水地区还要向灌区补给,含碱地下水不断下渗到深层,易造成土壤盐碱化。
1.3对于沿海地区,造成海水入侵,地下淡水盐碱化
一般情况下,陆地含水层的淡水水位比海水水位高,但经过长期大量抽取陆地淡含水层,会使其地下淡水水位低于海水水位,导致海水通过透水层(弱透水层)渗入陆地淡含水层中,这种现象称为海水入侵。
它使地下淡水盐碱化,从而破坏地下水资源。
2防治地下水超采的方法
2.1在政策和法规上
行政管理方面,建立统一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机构,实行规划开发,统一合理调度,如在市区内逐步停止自采井,统一调度使用城市供水;培养一批地下水资源监测、科研队伍,加强对事故处理的能力,同时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建立完备的应急预案、水质监测、预警监控体系和严格的监管制度。
在资金支持上,完善投入补偿机制。
要加大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投入,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多方筹集资金,用于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
法制管理方面,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地下水资
源管理的方针、政策及法规,制定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地下水管理条例,加强地下水资源环境保护与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
2.2在地下水开采管理上
2.2.1分区控制开采地下水
根据地下水超采造成危害的程度的预测评估,并考虑地下水资源的恢复、补给能力,将地下水开采管理划分为禁采区、限采区和控采区或不同的保护区,进行分区开采。
深层地下水和浅层严重超采区实行禁采政策,如市区内、长期农业灌溉的严重超采区;浅层地下水一般超采区、已引发地质灾害地区和受污染地区,并具有一定的补给及恢复能力的地区实行限采政策;轻微超采区实行控制开采,实现采补平衡。
并通过适当调整不同地区的水资源费来协助施行分区管理的政策。
2.2.2加强地下水信息监控管理
进一步完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和地面沉降的检测,改进监测手段,如采用GPS技术,实现CPS监测与分层监测标组监测自动化,提高监测成果的时效性和服务水平。
从而及时掌握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动态情况,适时调整地下水开采计划,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动态管理,所得数据对科研工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2.2.3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加强水循环利用等方法,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充分利用雨水灌溉,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设人工增雨作业点,灌溉季节增加有效降雨,工业生产和民用中尽量多的利用中水,据有关资料统计,城市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其中70%的再生水可以再次循环使用。
合理利用中水、雨水,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恢复和养蓄地下水,改善水文地质环境。
此外,还可以加强生态治理、加强地下水污染治理,通过拦蓄工程、湿地工程等,提升水体自我降解和生物降解能力。
2.3在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各种地质问题防治方法研究上
2.3.1加强对大范围地面沉降的研究
在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2005)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貟小苏讲话:“各个地区都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深入和系统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并逐步形成和推进了区域联动。
其中以上海、江苏、浙江为主体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为主的华北平原地区;以西安、太原为代表的构造盆地地区,其地面沉降监测、防治与研究都取得显著的成效”。
在测量学上应加强对城市大范围进行地表沉降测量的研究,结合水文数据,对地下水超采形成地面沉降的研究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2.3.2对于地下水超采的治理办法可以采用回灌方法,恢复养蓄地下水
因地制宜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
人工回灌是防治地面沉降的有效手段之一,且方法简单,并能起到蓄水储能的综合效果,但需水量大。
应积极创造条件,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进行回灌。
各含水层组之间水力联系较好的地区,具有接受大气降雨入渗与河水补给的特点,建设引雨回灌工程,利用雨洪资源渗漏回补地下水。
2.3.3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的防治方法
采取的措施有:在供水井与海水之间打一排井,利用抽水造成水位低槽,或用注水方法形成水力屏障;在有利地质条件下,也可修建地下防水堤,这些方法,均可起到防止海水入侵的效果。
应加强对这些工程地质方法在处理海水入侵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