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完美图表对比

合集下载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共28张PPT)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共28张PPT)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C.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细胞质分裂
不均匀 均匀
有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 有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图像辨析
斜线

DNA变化
2次直线下降 1次直线下降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先减再增终成半

染色体变化
减数分裂
加倍后再恢复
有丝分裂
是否出现 四分体
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 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 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
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D.遗传信息C1 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A.图Ⅰ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在分裂期间可形成8个四分体 B.图Ⅱ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a、b、c、d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 D.图Ⅲ可能是4个精细胞,也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如图表示某生物几种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ab段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仅bc段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e产生的原因是染色体复制 D.fg段细胞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
A.在D时期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B.在F时期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C.在I时期DNA与染色体之比为2∶1 D.在L时期基因组成为YYRR或yyrr

对比:有丝分裂_减数分裂_图解。(包教包会) - 副本

对比:有丝分裂_减数分裂_图解。(包教包会) - 副本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对)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笔 记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体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 体 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 = 1对同源染色体 = 2条染色体 = 4条染色单体 4、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发生部分片段的交换现象。
专题复习
有 丝 分 裂

联会

四分体



减Ⅰ
减Ⅱ
联会,形成四分体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第 二 极 体
卵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不同点 分裂场所
精子的形成过程 睾丸 均等的分裂 有变形期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巢内形成 不均等的分裂 无变形期
分裂过程
分裂结果
一个精原细胞分裂 一个卵原细胞分 形成四个(两种) 裂形成一个卵细 胞和三个(两种) 精子 极体(退化消失)
同源染 N 色体
染色体 2N
染色单体 0
0 N 2a 2a
2N 4a 4a
DNA
2a 2a-4a
四分体
0
0
N
N
0
0
0
0
0
配子形成过程中DNA含量变化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单体变化 4n 3n 2n 1n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比较
细胞类型
有丝分裂
体细胞
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 同源染色体在第一次分裂发生 联会、交叉互换、分离等行为 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个或1个和3个 染色体数目减一半 2N N
例4、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 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 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 A 误的是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解。最好的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解。最好的
2020/2/8
有丝分裂 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
中期
2020/2/8
有丝分裂 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
后期
2020/2/8
时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细胞名称: 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或极体
2020/2/8
时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细胞名称: 次级精(卵)母细胞或极体 产生子细胞的名称:生殖细胞
减⑵期
有丝分裂
前期 中 后 末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染色体、DNA的变化曲线的比较规律
区别一 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的曲线,看起点和终点, 起点和终点在同一直线上的为有丝分裂;不在同一直线 上的为减数分裂。(如图3与图4或图1与图2) 区别二 染色体还是DNA的曲线,看染色体或DNA暂时 翻倍的时间,翻倍的时间在间期,且线条是倾斜(DNA 的复制需一定时间)的为DNA;翻倍的时间在后期(有 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是突然翻倍 (着丝点的分裂是瞬间的)的为染色体。(如图2与图4 或图20201/2/8与图3)
4 n3 n2 n1 n
间期
2020/2/8
减⑴期
减⑵期
配子形成过程中DNA含量变 化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单体变化
4 n3 n2 n1 n
间期
2020/2/8
减⑴期
减⑵期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三者的比较
4
n3
n2
n1
n 间期
4
n3
n2
n1 n
间期
2020/2/8
减数分裂
减⑴期
2、下图为某种生物的三个分裂细胞后期的图,请根据图回答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像(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像(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像(比较)
确定细胞图像是有丝分裂、减一还是减二,看图像中是否有同源染色体(后期图像若无单体,只看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有同源染色体但不配对,为有丝分裂细胞图像,有同源染色体并且配对,为减一分裂细胞图像,无同源染色体定为减二分裂细胞图像。

根据分裂细胞各时期特点(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都相似)期间无
成形的染色体,以丝状的染色质形式存在于细胞中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比较,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的比较,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共同特征是:着丝点分裂,每个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奉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关图像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关图像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关图像比较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图像辨析(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无同源染色体的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A、B都有同源染色体,但A中同源染色体无特殊行为,B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所以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2)三个中期图的判断无同源染色体的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A、C都有同源染色体,但A中同源染色体无特殊行为,C中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面上,所以A为有丝分裂中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3)五个后期图的判断无同源染色体的B、E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中B细胞质均等分裂,B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E细胞质不均等分裂,E为次级卵母细胞),A、C、D都有同源染色体,A中同源染色体无特殊行为,C、D中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所以A为有丝分裂后期,C、D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中C细胞质均等分裂,C为初级精母细胞,D细胞质不均等分裂,D为初级卵母细胞)。

2.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相关的曲线变化(1)染色体与核DNA数目变化曲线的判断有“斜线”的为DNA变化曲线,无“斜线”的为染色体变化曲线,曲线复杂的为减数分裂曲线。

(2)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或DNA/染色体比值)及染色体/DNA比值的曲线分析AB与A′B′的形成原因是分裂间期DNA复制;CD与C′D′的形成原因是着丝点(粒)的分裂。

3.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相关柱形图的比较分析:只有染色单体的数目才可能是0,染色体和DNA的含量不可能是0。

染色单体会因着丝点的分裂而消失,所以柱形图中表示的某结构如出现0,则其一定表示染色单体。

DNA分子未复制时,其数目与染色体一样多,而复制后(着丝点分裂前),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 分子,即DNA∶染色体可能为1∶1或2∶1。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及图像鉴别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及图像鉴别
(4)用字母和箭头将上图5个细胞(含方框中所选的正确图) ,按细胞分裂的方式和顺序连接起来
______A_→___B__→___A_→___C__→___D_→___E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下图为细胞分裂曲线图,请回答问题: 4N
2N N
O A B C D E FG H I J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
后期
时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细胞名称: 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或极体
时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细胞名称: 次级精(卵)母细胞或极体 产生子细胞的名称: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
时期: 减数I中期
细胞的名称: 初级精(卵)母细胞
产生子细胞的名称:次级精母细胞或 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细胞分裂过程中各时期图像的鉴别
一般来讲,鉴别某一细 胞图像属于哪种细胞分 裂,最关键的是看染色 体的行为。可按如下原 则判定。
A组 前期图形
是否有同 源染色体
无:减数第二次分裂;A2
染色体散乱分布(有丝分裂;A1) 有:
特殊状态(联会、四分体) (减 –I;A3、A4)
B组 中期图形
无:减数第二次分裂;B3
4N 4N 4N 2N
染色体
2N 2N 2N 2N 4N 2N
染色单体
0 0-4N 4N 4N
0 0
有丝分裂DNA的变化曲线
4N
B
C
2N
A
0
D
E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有丝分裂染色体的变化曲线
4N
B
C
2N
AD
E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对比:有丝分裂_减数分裂_图解

对比:有丝分裂_减数分裂_图解

产生子细胞的名称: 次级精母细胞或 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练习:下图中A图是某雄性动物的体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B细胞的分裂方式和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具有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 。 B (3)若图中D细胞继续分裂,则它最终分裂成的细胞应是(从 方框中选择正确的图,并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 E ,该细胞的名 称为_______________ 。 精细胞
( 着含 丝同 点源 分染 裂色 体 不 着含 丝同 点源 分染 裂色 体 ) (
含 同 源 染 色 体
( )
)
A
B
C
D
E
F
DNA的变化曲线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的变化曲线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单体的变化曲线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配子形成过程中DNA含量变化
复习课
有 丝 分 裂

联会

四分体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图像比较 中期 后期
减Ⅰ
四 分 体 排 列 于 细 胞 中 央
减Ⅱ 有丝分裂
着 丝 点 排 列 在 赤 道 板 上 不 含 同 源 染 色 体 着 丝 点 排 列 在 赤 道 板 上 ( )
减Ⅰ
同 源 染 色 体 分 离
减Ⅱ 有丝分裂
无:减数第二次分裂;A2 是否有同 源染色体 有: 特殊状态(联会、四分体) (减 –I;A3、A4) 染色体散乱分布(有丝分裂;A1)

对比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解包教包会

对比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解包教包会
复习课
敦煌三中 金好俊









联会
四分体
减Ⅰ
减Ⅱ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图像比较
中期
后期
减Ⅰ
四 分 体 排 列 于 细 胞 中 央
减Ⅱ 有丝分裂

丝 点 排 列 在 赤 道 板
不 含 同 源 染 色 体

着 丝 点含 排同 列源 在染 赤色 道体 板 上
减Ⅰ
同 源 染 色 体 分 离
减Ⅱ 有丝分裂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的变化曲线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单体的变化曲线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减数分裂 DNA 染色体 染色单体等的变化
体 精原 细 细胞 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子 精子 次级精母细胞
细胞
同源染 N N N
N0
0
色体
染色体 2N 2N 2N 2N 2N N


体细胞相同
体细胞的一半
同源染色体行为 中期分裂相 后期分裂相
有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排列赤道板上 着丝点分离
细胞分裂过程中各时期图像的鉴别
一般来讲;鉴别某一细胞 图像属于哪种细胞分裂; 最关键的是看染色体的 行为; 可按如下原则判定;
A组 前期图形
是否有同 源染色体
比较
细胞类型
有丝分裂
体细胞
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完美图表对比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完美图表对比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中,同学们经常感到难做的是一些图形和图象题,特别是关于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NA、染色体以及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同学们把各个时期的变化规律以及数目背诵的滚瓜烂熟,可一做题目,还是感到无从下手,原因在于没有理解,或是没有把变化规律与图象联系起来。

不过还有一点是有些高考辅导书,不管是教师用书还是学生用书,把一些图象画的模糊甚至画错,把学生搞得不知所措。

下面是我本人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不对之处还望指正。

1、有丝分裂中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如下:(假定正常体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a色体为2N)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的含量2a→4a 4a 4a 4a 4a→2a染色体数目2N 2N 2N 2N→4 N 4N→2N染色单体数目0→4N 4N 4N→0 0 0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图象可以表示为:在此,特别要说明的是:染色体的变化是后期一开始就从2N→4 N,而到末期结束的那一瞬间从4N→2N。

所以其图象是末期结束的瞬间下降到2N。

有些书中的图象从末期开始就是2N 了,是错误的。

在瞿中和、王喜忠和丁明孝的《细胞生物学》中,这样描述的:染色单体到达两极,即进入末期(telophase)。

……到达两极的细胞开始去浓缩,在每一个染色单体的周围,核膜开始重新装配[1]。

显然此时细胞没有分开,染色体还没有减半。

只是到了末期结束时,细胞才一分为二,染色体才减半的。

1、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假定正常体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a,染色体为2N)]①性源细胞[精(卵)原细胞]②初级性母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③次级性母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④性细胞[精(卵)细胞]前期Ⅰ中期Ⅰ后期Ⅰ末期Ⅰ前期Ⅱ中期Ⅱ后期Ⅱ末期ⅡDNA分子2a→4a4a4a4a4a→2a2a2a2a2a→a a 染色体2N2N2N2N2N→N N N N→2N2N→N N 染色单体0→4N4N4N4N4N→2N2N2N2N→000同源染色体N N N N→0000000正确的图象表示为:减数分裂原则1:染色体加倍:只在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时加倍。

对比: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解。包教包会

对比: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解。包教包会

使亲代与子代之间维持了体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
分重要的
10
减Ⅰ和减Ⅱ的区别
比较项目
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数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第二次 分裂


体细胞相同
体细胞的一半
同源染色体行为 中期分裂相 后期分裂相
有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排列赤道板上 着丝点分离
20
时期: 减数I中期 细胞的名称: 初级精(卵)母细胞 产生子细胞的名称:次级精母细胞或
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21
练习:下图为细胞分裂曲线图,请回答问题: 4N
2N N
O A B C D E FG H I J
①、图中
表示__D_N__A__的含量变化;
表示__染__色__体__的含量变化
KL
分裂时期
C组 后期图形
是否有同源 染色体(看
一极)
有:有丝分裂; C1
有染色单体(减数第一次分裂;C2) 无
无染色单体(减数第二次分裂;C3)
一般来讲,末期图像不容易进行单独鉴别,需与其他时期相比较。若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
半,且每条染色体都有姐妹染色单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若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减半,且
染色体 2N 2N 2N 2N 2N N 2N N N
染色单体 0 0-4a 4a
4a 4a
2a
2a 0 0
DNA 2a 2a-4a 4a 4a 4a 2a
2a 2a a
四分体 0 0 N N
0
0 000
7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三者的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完美图表对比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完美图表对比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完美图表对比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中,同学们经常感到难做的是一些图形和图象题,特别是关于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NA、染色体以及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同学们把各个时期的变化规律以及数目背诵的滚瓜烂熟,可一做题目,还是感到无从下手,原因在于没有理解,或是没有把变化规律与图象联系起来。

不过还有一点是有些高考辅导书,不管是教师用书还是学生用书,把一些图象画的模糊甚至画错,把学生搞得不知所措。

下面是我本人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不对之处还望指正。

1、有丝分裂中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如下:(假定正常体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a色体为2N)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的含量2a→4a4a4a4a4a→2a染色体数目2N2N2N2N→4 N4N→2N染色单体数目0→4N4N4N→000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图象可以表示为:在此,特别要说明的是:染色体的变化是后期一开始就从2N→4 N,而到末期结束的那一瞬间从4N→2N。

所以其图象是末期结束的瞬间下降到2N。

有些书中的图象从末期开始就是2N了,是错误的。

在瞿中和、王喜忠和丁明孝的《细胞生物学》中,这样描述的:染色单体到达两极,即进入末期(telophase)。

……到达两极的细胞开始去浓缩,在每一个染色单体的周围,核膜开始重新装配[1]。

显然此时细胞没有分开,染色体还没有减半。

只是到了末期结束时,细胞才一分为二,染色体才减半的。

1、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假定正常体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a,染色体为2N)]①性源细胞[精(卵)原细胞]②初级性母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③次级性母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④性细胞[精(卵)细胞]前期Ⅰ中期Ⅰ后期Ⅰ末期Ⅰ前期Ⅱ中期Ⅱ后期Ⅱ末期ⅡDNA分子2a→4a4a4a4a4a→2a2a2a2a2a→a a 染色体2N2N2N2N2N→N N N N→2N2N→N N 染色单体0→4N4N4N4N4N→2N2N2N2N→000同源染色体N N N N→0000000正确的图象表示为:减数分裂原则1:染色体加倍:只在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时加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中,同学们经常感到难做的是一些图形和图象题,特别是关于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NA、染色体以及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同学们把各个时期的变化规律以及数目背诵的滚瓜烂熟,可一做题目,还是感到无从下手,原因在于没有理解,或是没有把变化规律与图象联系起来。

不过还有一点是有些高考辅导书,不管是教师用书还是学生用书,把一些图象画的模糊甚至画错,把学生搞得不知所措。

下面是我本人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不对之处还望指正。

1、有丝分裂中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如下:(假定正常体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a色体为2N)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DNA的含量2a→4a4a4a4a4a→2a
染色体数目2N2N2N2N→4 N4N→2N
染色单体数目0→4N4N4N→000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图象可以表示为:
在此,特别要说明的是:染色体的变化是后期一开始就从2N→4 N,而到末期结束的那一瞬间从4N→2N。

所以其图象是末期结束的瞬间下降到2N。

有些书中的图象从末期开始就是2N 了,是错误的。

在瞿中和、王喜忠和丁明孝的《细胞生物学》中,这样描述的:染色单体到达两极,即进入末期(telophase)。

……到达两极的细胞开始去浓缩,在每一个染色单体的周围,核膜开始重新装配[1]。

显然此时细胞没有分开,染色体还没有减半。

只是到了末期结束时,细胞才一分为二,染色体才减半的。

1、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假定正常体细胞核中
DNA含量为2a,染色体为2N)
]
①性源细胞[
精(卵)原细胞]
②初级性母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③次级性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④性细
胞[精
(卵)
细胞]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
分子
2a→4a4a4a4a4a→2a2a2a2a2a→a a 染色

2N2N2N2N2N→N N N N→2N2N→N N 染色
单体
0→4N4N4N4N4N→2N2N2N2N→000同源
染色

N N N N→0000000正确的图象表示为:
减数分裂原则
1:染色体加倍:只在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时加倍。

(间期时染色体复制但染色体数不加倍)2:DNA加倍:只在间期DNA复制时加倍。

3:染色体和DNA减半:当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时都会减半。

(但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因为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了,子细胞染色体不会减半而是不变)
4: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当染色体复制后出现染色单体,此时染色单体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时细胞内的染色单体数就变为0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