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规划五十年指导思想的变迁及影响
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程及现状一、前言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历程久远, 现状依旧复杂。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本文从城市规划发展的角度,总结了中国城市规划的历程及现状,旨在为中国城市规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城市规划的历程1. 1906年至1949年:时代背景和特点20世纪初,随着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引进,中国开始了城市规划的探索。
各地建立城市改造委员会、北洋政府、城市规划局等部门,以治理城市的混乱和不协调。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特点是由西方思想影响下参照欧美模式建立合理化城市,大都取消指压坊、街巷改善、新市扩建等。
此时期城市规划实际上是为了列强跋扈而建立的,为了提高治外法权地区的生产力和战略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1949年以前,中国城市规划主要集中在特定城市,如在上海制定了倡导国际化的南滨江规划,这为后来全国范围的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理论支持。
2. 1949年至1978年:社会主义城市规划和建设从1949年到1978年,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城市规划和建设。
陈云、邓稼先、刘少奇等领导推进了新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三反、五反及“大跃进”使中国的城市建设与规划陷入了相对低谷。
但是在这一时期里,中国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和工具箱,确立了城市规划重工业示范和绿地公园网、钢筋混凝土结构、板块综合利用等规划标准。
3. 1978年至现在:改革开放与城市化进程1978年至今,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和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具有扩大规模,普及化发展的重要特点,城市项目的财政性、市场性、境外投资的明显增强,城市建设的主导地位也逐渐转向市场机制。
中国15年规划和2020城市总体规划给中国城市规划和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挑战和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各地陆续建立规划设计院、城市建设委员会等机构,推进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
三、中国城市规划的现状1. 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2019年底全国城镇化率超过了60%,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0%,预计中国城市人口将迅速增长。
新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
新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
新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几十年间。
以下是其中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1. 1950年代-1960年代:重建和调整阶段。
在解放战争和新中
国成立后的初期,中国重建战争中受损的城市,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的恢复和发展上。
同时,为了调整城市和农村的人口和资源配置,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限制农民流入城市,鼓励农村经济发展等。
2. 1970年代-1980年代:城市化加速阶段。
这一阶段,中国开
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城市化进程加快。
改革政策使得农村劳动力流动更加自由,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推动了城市产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建设也得到大幅提升。
3. 1990年代-2000年代:城市化进一步扩张。
中国政府提出了
城市化进程的新目标和策略,并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
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和特大城市,包括深圳、上海、广州等。
同时,农民工数量大幅增加,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劳动力。
4. 2010年代至今:城市化质量和生态环境的提升。
中国政府
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发展理念,注重提高城市化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政策逐渐成熟,推动城市化进程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总体而言,新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经历了重建和调整阶段、加速阶段、扩张阶段和提升阶段。
中国城市化进程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城市贫困问题、城市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成为了今后城市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变迁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变迁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变迁经过漫长的历史,人类在为生存奋斗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如何改良自我的生存环境来满足生存安全、生活和生产需要。
世界各地原始群居地点的选择和居民点的选址,普遍利用有力地形,建在近水、向阳和避风的有力位置。
而居民点内部的空间结构,则体现了原始社会人类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以及与环境的共存关系。
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有关城镇修建和房屋建造的论述,总结了大量生活实践的经验,其中常以阴阳五行和堪舆学的方式出现。
许多理论和学说散见于《周礼》、《商君书》、《管子》和《墨子》等政治、伦理和经史书中。
以下就结合具体的朝代做进一步的分析。
夏代 ( 公园前21世纪)对国土进行了全面的勘测,国民开始迁居到安全的地方定居,居民点开始出现,并向城镇方向发展。
夏代留下的城市遗迹表明,当时的城市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工程技术水平,如陶制的排水管的使用及夯土筑台技术的采用等,但总体上,在居民点的布局结构方面都尚原始。
夏代的天文学、水利学和居民点建设技术为以后中国的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积累了物质基础。
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
如商代早期建设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郑州的商城和位于今天湖北的盘龙城等等。
商代盛行占卜术,崇尚鬼神,这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城镇空间的布局。
而中国中原地区在商代就结束了游牧生活,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都得到了较大发展,这期间兴建了丰、镐两座京城。
在修复建设洛邑城时则完全按照周礼的设想规划城市布局。
召公和周公都曾去相土勘测定址,进行了有目的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建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春秋战国时代的《周礼、考工记》则记载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同时,《周礼》还记载了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还有关于城外的郊、田、林、牧地的相关关系的论述。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趋势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趋势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率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2020年达到60.6%。
本文将从历史演变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演变1. 20世纪初的城市化进程20世纪初,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为4%,主要集中在商业、工业中心城市。
城市人口主要由外来人口、贫民和少数精英组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
2. 20世纪中期的城市化进程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中国实行“大跃进”和“三线建设”等计划,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
城市人口从1950年的4910万增加到1965年的1.03亿,城市化率达到17.9%。
此时城市规模较小,城市管理相对落后,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
3. 20世纪末的城市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加速趋势。
随着1990年代后期城市化率的上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质量有所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得到了改善。
二、未来趋势1. 新型城镇化未来城市化进程将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成为“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将致力于城(市)镇融合、城市更新、城市服务、城镇交通等方面的重点工作,并倡导绿色、可持续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2. 城市多样性未来城市化进程将呈现出城市多样性的态势。
城市将呈现出分层、分级、分散的趋势,城市与城镇之间的界限将不再清晰。
未来城市的规划设计将更加注重符合不同群体需求、更加人性化的城市环境和社会服务。
3. 信息化城市未来的城市化进程将越来越多地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城市发展。
数字城市将通过智能化的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转,推动城市的智慧化、可持续化和生态化发展。
4. 跨国城市化未来城市化进程还将面临着国际化、跨国化的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城市之间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各国不仅需要加强城市间经济、文化和学术交流,还需要推进全球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
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过程
《周礼·考工记》的营国制度在其处得到最好的体现,它 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成就。梁思成先生颂誉它为 “古代中国都城的无比杰作”
Page 19
Page 20
1.邺城的规划与中轴线的发展
邺城的规划继承了战国时期以宫城 为中心的规划思想,改进了汉代长安 宫城与闾里相参、布局松散的状况, 把中国古代一般建筑群的中轴线对称 的的布局手法扩大应用到整个城市。
2、风水思想与城市规划
城市道路网线性规划风水认为, 以方格网式为宜。中国传统的古城, 也确实是以方整的棋盘式道路为主。 风水认为城市道路网规划有四忌:忌 曲折、忌斜射、忌四正、忌裸行。
邺城
Page 14
3.佛教思想与城市规划
城市可以说是不重要的,寺、庙、塔等宗教建筑才是重要的。 城市常被简单的划分为若干地区,其城市整体性和防御性都较弱。 在社会生活中,真正的单元是以寺庙为中心的邻里。如唐长安城建 设实行里坊制,城内108坊,每坊都建有一处寺庙,这里既是人们 企求平安的寄托,也是公众欢聚的场所,是公众活动中心。这些古 迹、文物,大大拓展并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它们同整个城市融 为一体,并成为这些城市的象征。
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过程
一、殷商时期的天命论思想与城市的发展
1.天命论思想
“天命论思想”产生于夏朝。殷商时代的宗教观念上承夏代, 统治者宣扬“帝立子生商”。说明商王是天帝之子,代表天帝 执行“天命”,实行对人类社会的控制。商代奴隶主们信神且 信鬼,也尊崇巫术。 所以,天命论思想是当时社会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基本社会思 想。
注重军事防御的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方面,由于法家思想的影 响,以遵循周易、周礼等奴隶制思想为指 导的城市空间布局理念和定制,受到各霸主 诸侯国的挑战,城市建设更加注重理性思维 和正统观念。在战乱频繁的战国时期,法 家思想在城市规划方面就表现为“军事防 御思想”。邯郸赵都故城就是这个时期的 代表和佳作。
城市规划思想变迁
1900至今的城市规划思想
3 、物质形态规划——综合规划——启示
我国正处在物质形态决定论向综合理性转向阶段,物质形态决定论观念 还根深蒂固存在 规划师心里,这种观念和政府官员政绩工程一拍即合 ,广 场 、迎宾大道 、美化工程成为近年规划的热点。这和规划师的素质教育 有关,也和领导的观念及绩效评价体系有关,所以转变观念和修正评价体系 是首要前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格迪斯的学说 规划理论:城市——区域研究 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研究的基本框架,将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入到同一的体 系之中,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以及它们周围所影响的整个地区。 规划方法:先诊断后治疗:调查——分析——规划 通过对城市现实状况的调查,分析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预测城市中各要素 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依据这些分析和预测,制定规划方案。
1900至今的城市规划思想
2 、蓝图——过程——启示
“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的不只是规划 面对的城市和城市问题 在不断变化,因而要相应 动态地调整规划,而且指的是规划过程是参与决 策 的利益各方博弈、学习、态度不断发生改变的 过程,参与决策过程中由于 对问题以及对各方面的立场的深入了解 ,观点 、态度 、认识也会发生 改 变,同时也孕育出新的构想,观点改变和新的 构想的产生过程是规划过程的 产物,这个过程是 社会学习和积累社会资本的过程,是消除分歧达 成共识的 过程,这才是规划过程论的实质。
(1)传统城市中心功能的老朽需要通过技 术改造以完善他的聚集功能; (2)摩天大楼是“人口集中、避免用地日 益紧张,提高城市内部效率的一种极好手 段。” (3)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4)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 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城市建设的一切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 城市平面应当呈规矩的几何形状,结构对称; 街坊呈矩形或梯形,建筑用地应当至多只占1/5,要留有发展余地; 要公正地分配土地等
我国城市规划政策发展变化历程
我国城市规划政策发展变化历程介绍本文档将讨论我国城市规划政策的发展变化历程。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利用和发展的规划工作,旨在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政策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化。
历史回顾1949年以前:基础阶段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城市规划政策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此时的城市规划着重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布局的规划,如道路、桥梁和公共设施的建设。
1950s-1970s:战略规划阶段在这个时期,我国城市规划政策开始注重宏观策略和长期规划。
城市规划的目标转向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特别是重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这个阶段的城市规划政策着重于工业布局和城乡结合部规划。
1980s-1990s:改革开放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城市规划政策开始注重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环境的均衡发展。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政策强调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住房改革。
2000年以后:绿色可持续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城市规划政策进一步提出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城市规划政策关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和城市品质提升。
这一阶段的城市规划政策也注重了城市创新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结论我国城市规划政策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从基础阶段到战略规划阶段,再到改革开放阶段,最后到绿色可持续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和重点,但总的来说,城市规划政策的目标是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化,我国城市规划政策将继续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949-2019年中国城市更新的发展与回顾
1949-2019年中国城市更新的发展与回顾1949年至2019年,中国城市更新的发展与回顾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城市更新也经历了从1949年到2019年的巨大变化。
这篇文章将回顾这70年的城市更新历程,探讨其中的发展和挑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城市更新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大量的重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启动,城市也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许多老旧的城市建筑被拆除,让位于高层建筑和现代化的道路网络。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国的城市更新主要集中在疏浚河道、城市扩展和新建住宅区。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指导。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城市更新计划几乎停滞。
然而,尽管受到这一时期的限制,一些城市还是进行了一些有限的更新。
1970 年代末至 1980 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城市更新的进程。
城市规划开始引入市场经济的思想,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
到1990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更新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大规模的城市拆迁开始变得更加常见,以满足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城市中心和商业区的更新也得到了重视,多功能的现代化建筑开始出现。
2000年代至今,中国的城市更新进一步加快,进入了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阶段。
在中国政府的推动下,绿色建筑和环境保护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
同时,历史文化保护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得到了修复和保护。
然而,城市更新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拆迁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包括无家可归的人口和土地纠纷。
其次,城市建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包括土地和水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废弃物的排放。
此外,城市更新过程中的规划和治理也面临一些问题,包括土地使用冲突和规划实施的效率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例如,制定了严格的拆迁规定和环境保护法律,以保护居民权益和提高环境质量。
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从鸦片战争到现在,中国经历了亡国到自强的历史性飞跃。
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也发生了由“建物不建人”到“以人为本”的质的飞跃。
这是由当时社会的各种因素造成的,也给现在的我们留下了值得思考的东西。
(一)中国近代城市发展:近代城市的发展变化,与不同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按其发展特点,可以分为下列几个阶段。
一.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城市都是封建社会型的。
绝大部分是地主封建统治阶级以及一些商人、手工业者的聚居地。
城市在政治上统治着乡村。
城市集中着官府,地主宅第,以及商业、手工业及其他劳动人民,城市大部分是消费性的。
城市的功能结构简单,平面形式沿袭着封建社会的城制,建筑面貌也完全是中国传统的形式。
由于封建经济的闭塞,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沿海及长江这一带城市化的程度较高。
因此近代城市的分布及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区不平衡。
鸦片战争前的城市,由于在封建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经济条件及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封建统治的都城(北京)、地区封建统治的中心(省会等)、一般府县、工商业城镇等。
其规模虽然不同,形式也各异,但均发展缓慢,变化微小。
二.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叶:鸦片战争以后,封建社会经济开始逐渐解体,逐渐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城市史社会经济的产物,这种变化必然使原有城市发生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清王朝签订了《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中国土地上开始出现了“租界”,使一些城市中的某些地区畸形发展起来,其中以上海、天津最为突出。
而由于洋务运动,中国这一时期的工业有了一定的进步。
这对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但全国并未进入一个工业化的进程,这时只是以国家政权的名义建立了一些国营的重工业企业,并未与人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联系。
三.由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20年代(1895年至1914年):《马关条约》中规定外国人可以再中国设工厂,使帝国主义的侵略进入了另一个新的阶段。
新中国城市建设方针的演变(1949-2001)
新中国城市建设方针的演变(1949-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城市建设方针曾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建国初期的“变消费型城市为生产型城市”;大约四分之一世纪的围绕工业化新建、改建、扩建城市;改革开放前期的弥补市政住宅“欠账”,加快建设第三产业。
20世纪90年代后半叶以来,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城市建设方针进入了第四个阶段:提高城市竞争力,树立经营城市观念。
这四个阶段的背景、经验、教训迥然不同,体现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值得我们回味与反思。
一新中国诞生前夕,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中提出了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战略方针。
对于怎样才能把城市的工作做好?实施什么方针才能使城市起领导作用?决议指出:中心环节是迅速恢复和发展城市生产,把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
这一方针统领着建国初期的各项城市工作。
变消费型城市为生产型城市的城市建设方针,实际上是共产党改造旧城市的一项浩大工程,人民政权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如在新中国的首都北京,1949年城市刚刚解放,市公安局即将妓院列入特种行业,采取一些必要的限制措施,加强管理。
接着统一领导封闭妓院的工作。
1950年1月31日,市长聂荣臻在《纪念北京解放一周年》的广播讲话中,根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明确提出“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要求。
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北京市的工业基本建设共投资8973万元,增强了国营经济的力量。
[1]在接管民国政府的首府南京市时,共产党的方针定位在把这个为官僚服务的消费城市变成为人民服务的生产城市上。
在其他城市,也多采取了类似措施,效果良好。
经过努力,1949年及其后的一二年内,共产党基本解决了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大批无业失业人员这一社会问题,稳定了社会秩序。
以上这些做法,不仅没有引起社会恐慌,反而获得人民的谅解、支持和配合。
尽管如此,由于消费与生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建设方针的提法上将消费与生产对立起来,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是不妥当的。
中国城市更新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更新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城市更新的演变及其特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的更新工作也变得日益重要。
城市更新是指通过对城市空间、建筑、公共设施等进行再造和改造,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形象,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城市更新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更新、保护与利用、综合更新。
这三个阶段展现了中国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更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传统更新阶段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其特点是对老城区进行简单的翻新和改造。
这一阶段的城市更新主要侧重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进,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
由于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传统更新阶段的城市更新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更新效果不明显、结构混乱、环境污染等。
传统的城市规划和更新方式注重经济发展,忽视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保护与利用阶段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其特点是将保护和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纳入更新的考虑范围。
这一阶段的城市更新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尊重城市的历史文脉,保留和修复古建筑、古街区等。
此外,保护与利用阶段还注重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通过改善居住环境、建设绿地和公共设施等来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保护与利用阶段的城市更新侧重于宏观规划和综合利用,得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综合更新阶段是当前中国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向,其特点是全面考虑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和利益。
综合更新阶段的城市更新不仅注重老城区的更新,还包括城市的功能和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以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和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综合更新阶段的城市更新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注重城市功能的优化和提升,以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
同时,综合更新还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倡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的概念,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综合更新阶段的城市更新关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并注重市民的参与和利益保护。
中国城市更新的演变可以从传统更新、保护与利用、综合更新三个阶段看出中国城市更新在不断发展中的特点。
(整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方针—三十二字方针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方针—三十二字方针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三十二字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建国五十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更是取得了重大进展。
从总体上看,全国环境质量严重恶化趋势开始减缓,但是,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很多的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改变,有的甚至还在加剧。
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之时,回顾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光辉历程,总结前进道路上的经验,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完成跨世纪的环境保护任务,把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国环境保护五十年历程回顾1、萌芽阶段(1949~1973)建国初期,由于当时人口相对较少,生产规模不大,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大多是局部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
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大跃进"时期,特别是全民大炼钢铁和国家大办重工业时,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处于动乱之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明显加剧。
在此期间,经济建设强调数量、忽视质量,片面追求产值,不注意经济效益,导致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一些新建项目布局不合理;一些城市不从实际出发,盲目发展,加剧了这些城市的污染;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一些地区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毁林毁草、围湖围海造田等问题相当突出。
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
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我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了会议。
通过这次会议,我国高层的决策者开始认识到中国也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中国城市规划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规划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城市规划的演变及其特点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成为了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城市规划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但主要集中在近现代的时期。
本文将从17世纪开始,详细介绍中国城市规划的演变及其特点。
17世纪末,中国的城市规划主要以宫殿、园林等皇家建筑为主。
这些建筑通常呈现出对称、庄严、宏伟的特点,象征着王朝的统治。
在城市规划中,宫殿常常占据了最重要的地理位置,周围环绕着街道、市场和民居,形成了一种明确的等级结构。
到了19世纪末,中国开始接触到西方的城市规划理念,如巴黎和伦敦的城市设计。
这些西方城市以均衡和流畅的布局为特点,注重绿色空间、交通流畅和民众福利。
中国的城市规划师开始致力于将这些理念引入中国。
著名的例子包括李鸿章在天津规划了一条东西向的主干道和丰富的公园系统,以及孙中山在武汉规划了人民路和黄鹤楼。
20世纪初,中国城市规划受到了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中国国内爆发了一系列革命和战争,城市规划的发展受到了迅速变化的政治环境的限制。
一些新兴的城市规划理念如“城市美化”和“纵向发展”也开始在中国兴起。
在这个时期,城市的发展主要以增加建筑物的数量和面积为主,忽视了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到了20世纪中后期,中国城市规划开始注重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也更多元化。
近年来,中国城市规划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显著进步。
首先,中国城市规划注重公众参与。
过去,城市规划主要由政府部门决策,公众的意见和需求往往被忽视。
但现在,城市规划的决策过程开始更加透明和民主,普通市民有机会参与讨论和决策。
其次,中国城市规划注重保护文化遗产。
在城市化过程中,很多古老的建筑被摧毁或改建,造成了文化遗产的大量损失。
而现在,城市规划开始考虑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在规划中保留和修复古建筑,以保护中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中国城市规划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以前,城市规划往往偏重于经济发展,忽视了环境保护。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1.《雅典宪章》(1933年)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追随现代建筑运动而展开。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主题“功能城市”发表《雅典宪章》由现代建筑运动的建筑师所制定、反映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则可自动地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核心内容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
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人手,对城市恬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
城市看成丁一种产品的创造,物质空间规划成为城市建设的蓝图。
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形势的发展变化,要进行修正。
强调入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做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不应当把城市当做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不仅要包括规划的制定而且也要包括规划的实施;城市规划成为一个不断模拟、实践、反馈、重新模拟的循环过程。
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是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基本意义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
3.两个宪章之间的有关变化《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统一起来,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新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发展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发展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工作重点由农村为根据地的战争时期转向以城市为重点的和平日期建设。
在这一时期,百废待兴,所以子新中国接受了苏联大量的援助,城市发展学习苏联发展模式。
同时,由于建设和发展工业的需要,这一时期资源城市得到极大地发展。
具体事例1.1952年,第一次全国城市建设座谈会讨论了“城市建设管理机构的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的开展”等议题2.“一五”时期的西安、太原、兰州、包头、洛阳、成都、武汉和大同等八大重点城市规划,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层面主导的首批较为重要的城市规划活动,对我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创立起到了奠基性作用4.1954年8月,建工部城市建设局改为建工部城市建设总局,负责城市建设的长远计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
正式组建我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部门:建工部城市设计院5.1954年11月,国家建设委员会成立6.1956年5月,国家建设委员会将城市建设局划分为3个局,城市规划局,区域规划局,民用建筑局7.1956年,国家建设委员会正式颁布了《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带有城市规划立法性质的文件8.1956年,国务院发出《关于纠正及防止国家建设征用土地中浪费现象的通知》以上部分内容摘自李益彬《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规划事业的启动和发展》二、“大跃进”及“文革”时期城市规划在“大跃进”中,由于“左”的思想的错误指导,城市规划暴露大量问题。
自“文化大革命”开始,在城市建设和规划领域,中央政府主管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部门停止了工作,许多相关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被下放,大量城市规划图纸资料被销毁。
城市规划受到毁灭性打击。
具体事例1958年至1967年“二五”、“三五”大起大落阶段,国家遭遇了巨大的经济苦难,结构失衡。
1958~1959年全国进入“大跃进”时期,这个时期的全民办钢铁,全民办公业的做法,导致了城市布局混乱,污染四起的情况,并且影响至今。
中国城市规划历史
中国内地的城市规划发展的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1957)这一时期是中国城市规划的起步阶段。
“原苏联模式”规划方式的引入拉开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的序幕。
这一时期城市规划的主要特征是以安排项目建设的空间布局为主导,城市建设和住宅建设实行同步配套进行。
例如为配合156 项重点建设项目的需要,及时地对西安、兰州、包头、太原、成都、武汉、长春、洛阳等8大城市,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近期工业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与此同时,根据国家第一个五年经济计划的安排,一批建设条件好的如北京、上海等十多个原有城市也开展了当时被称之为初步规划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原苏联模式”是一种理想蓝图式的规划,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调控管理,具有“国民经济计划延续”实施的保证作用。
这种规划是西方国家物质规划的一种异化,带有强烈的工业文化的理性主义色彩,缺乏人情化。
但在当时中国内地大规模物质建设的特定环境下,富有许多实际的意义,规划较好的配合了工业建设,也为中国的城市规划事业奠定了开创性的基础。
这一阶段,被认为是中国内地城市规划史上的“第一个春天”。
第二阶段(1958-1965)这一时期是中国城市规划的动荡阶段。
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起伏波动较大,因此也必然影响城市规划的发展。
为了适应“大跃进”的需要,规划界提出普遍开展简化内容的“快速规划”。
到后来“三线建设”时期,城市规划被迫处于停滞状态。
只有为了满足少数大型工业工艺需要,在一些山沟里出现了新型山区城市规划。
这一时期城市建设的思想是“先生产,后生活”,以“干打垒”式的节约为主题,实行“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采取低标准、大分散、乡村型城市的规划手法,未能脱离旧模式的框架。
结果是造成全国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欠账,影响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进而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第三阶段(1966-1977)这一时期是中国内地城市规划发展的停滞阶段。
这一阶段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干部下放农村。
中国城镇化历史变迁
中国城镇化历史变迁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变迁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是城市化后发的国家,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行政区的建制制度(即行政区划制度)的产生,仅有80余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城镇化进程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进程。
如何划分和确定中国50年来城镇化历程,既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
就目前的论著看,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两分法。
该观点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分界线,将中国的城市化历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为城市化的停滞和低速增长阶段,进一步又可细分为1950-1957年的短暂健康发展时期、1958-1960年的过度城市化时期与1961-1978年的城市化停滞时期。
第二阶段(1978-2000年)为城市化的迅速推进阶段。
[1](2)三分法。
一种观点认为新中国城市化发展50年,大体经历了三个各有特色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57年,为城市经济恢复和顺利发展时期,也是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时期;1958年至1977年是解放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1978年至2000年为第三阶段,中国城市化开始进人崭新的发展阶段。
[2]另一种观点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一阶段(1949-1957年)为城市拉动型的城市化发展时期;第二阶段(1958-1978年)为城市化倒退、停滞时期;第三阶段(1979-1998年)为城市化较快发展时期。
[3]第三种观点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49-1956年)为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第二时期(1957-1978年)为调整和曲折发展时期;第三个时期(1978-2000年)为改革和加速发展时期。
[4](3)四分法。
一种观点认为,根据不同的政治经济特点,中国城市化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7年)为起步阶段;第二阶段(1958-1965年)为动荡阶段;第三阶段(1966-1976年)为萧条阶段;第四阶段(1977-1996年)为发展阶段。
中外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发展及相互影响【精选资料】
中外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进程及相互影响【摘要】:千年历史,城市建设从无到有,经过各种思想的演变和方式的改革。
中西方因在文化和传统上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城市规划思想,自成体系。
当代社会高速发展,全球化发展迅速,中西方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规划思想也在相互影响中向着更加自然和和谐方面发展。
【关键词】: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影响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考古证实,我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距今约有3500年的历史。
虽然至今尚未发现有专门论述规划和建设城市的中国古代书籍,但有许多理论和学说散见在政治、伦理和经史书籍中。
几千年来,伴随着不同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几经演变。
西周是我们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形式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法礼关系,对城市建设制度也有严格的规则。
《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因此,周代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礼·考工记》的“营国”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及文明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时期。
各种学术思想如儒家、道家、法家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并传承后世。
学术思想的百家争鸣,商业的发达,战争的频繁以及筑城与攻守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当时城市建设的高潮。
因此,东周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
既有与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维护传统的社会等级和宗教礼法,表现为城市形制的皇权至上理念;也有以管子为代表的变革思想,在城市建设上提出:“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强调“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自然至上理念,从思想上打破了《周礼》单一模式的束缚。
到了西汉的武帝时代,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最有利于巩固皇权统治。
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新 : 规模 的建 设 , 以及 城 镇 化和 “ 国城市 发 展 的科 学 问题 ” 题 , 社会 发 展密 切 结合 。 中 I 中 为
} 续发 展两 大 目标 。 市 规划 第 一 次研 究 了城市 发 展 、 市规 划 规 划 和建设 , 开 始就 是 j 城 城 一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性 成就 。
阶段 , 我国用不太大的代价 。 很有 同时 , 大家都 已经看 到 , 城市规划
来 了 ,为今 天 打下 了重 要 的物质 既有宏 观环境方面 的障碍 。 也有我
2充分发 挥 城 市规 划 的综 合 序地 把配合 工 业建设 的 城市 建起 还 面 临着 不 少 困难 和 问题 。其 中 . .
址 到相应 的基 础设施 、住 宅和 公 规 划 , 估算 城建 投资仅 3 8亿 。天 列 举 了 目前 城 市 规 划 建 设 中需 要 共 建筑 建设 ,都 自然 而然 地要 依 津 三 年重建 , 花 了 2 . ) 仅 46亿 。 据 规 划 牵 头 的方 案 做 进 一 步 工 作。 大城 市的重建恢 复成 为全 国城 市
一
、
五十 年 的经 验
: , 刻地 影 响着 城 市规 划 互渗 透 , 动 了城市 规 划学 科 的 发 作 深 推
1 .城 市 规 划 始 终 围 生
与政 治 经 ≠ : 的方方 面 面 , 累 的经验 和 展 。城 市规 划从 艺 术性 、 术 性 的 会发 展 的需 求 . 积 技
二、 问题 与分 析
半 个 世 纪 的历 史 经 验 十 分 丰
较严整有序。 在规划指导下 。 这些 苏联 指标 , 根本 就行 不通 。因此 。 富 , 十 年 、 别 近 二 十 多 年 来 的 五 特
中国城市规划发展脉络
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组合
对形象与天体关系对应的探索
对应用数理的热烈追求 对序列、等级、秩序规定的严格性 对人的行为要加以节制,社会道德 观念在城市中的布局安排
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脉络
近 代 史 ( 18 40 19 49 年 发展方式: 自主式城市规划技术 的发展 输入式城市规划技术 的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脉络
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脉络
夏商周时代
元古 18 代 40 史 )( 前 20 70 年 公 西周-奠定 礼制城市规 划理念的时 代 《周易》 《周礼》 《周礼.考 工记》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 影响 《周易》产生 于占卜活动, 奴隶社会的迷 信神鬼 认识自然、 认识社会的 朴素唯物主 义思想
总结:无论是全盘学习前苏联的规划技术,还是欧美技
术,中国的城市规划,既要融入世界技术的发展潮流,又 要创造自己的技术特征。
三国、两晋、 南北朝时代
隋唐两宋时 代
元、明、清 时代
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脉络
礼制-西周开始,东汉高潮, 明代完善-以北京为首的北方 城市 反礼制-政治、技术、自然条 件结合-江浙两湖等南方城市
古 代 城 市 特 征
礼制文化影响 理性组合规划 特点 对自然的理性-山水 文化特征“相土组合” 对社会的理性-礼制 等级序列为主
殖民化、半 殖民化
以上海、北京、广州、南京、天津等受殖民地 影响较大的城市为例,评析侵入式文化对中国近 代 史 ( 19 49 20 10 年 50-80年代—计划经济苏联模式一定时期进展顺利,取得现代中国 城市规划第一次高潮 中国现代 城市规划 发展历程 80-2004—市场经济欧美模式-实现 跳跃式发展,但技术储备不足,技 术方法和思维回到近代欧美的技术 路线.环境的恶化需要我们共同应对 城市的发展途径。低碳零碳城市的 探索备受重视。(2009年哥本 哈根环境气候大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城市规划五十年指导思想的变迁及影响作者:王凯摘要:建国50年来,城市规划经历了曲折历程。
作者从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历程回顾入手,总结了前30年和改革开放20年来城市规划的基本经验和教训,为做好今后城市规划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我国社会主义的城市规划事业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全面开创建立起来的。
50年来经历了50年代创建发展时期、60至70年代徘徊倒退时期、80年代全面恢复和发展时期、90年代继承和创新时期的曲折奋进的历程。
回顾和总结50年来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变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今天城市规划的形势和今后城市规划的工作思路。
1前三十年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不断变化建国后的前三十年,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契合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工建国后的前三十年,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契合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继续和具体化"这一认识的。
建国之初,为了适合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高潮,1952年9月政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城市建设座谈会上提出城市建设要根据国家的长期计划,加强规划设计工作,加强统一领导,克服盲目性,以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初步确定了城市规划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五"期间,工业化建设规模庞大,重点项目156项,限额以上项目694项,城市规划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由于新中国采用的是以苏联为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且旧中国留下的城市规划人员很少,加之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凡欧美建筑、规划理论都受到批判,所以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理论成为当时的主要潮流,并影响至今。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继续和具体化"。
"一五"时期的经济体制和156项重点工程建设形势使这一思想得到很好贯彻。
需要指出的是,"一五"时期乃至整体50年代的经济形势是以重工业为主,所以,"加强城市的规划工作和建设工作,求得同工业建设相配合",是当时历史的必然选择。
1954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城市建设会议指出,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主要是工业,城市建设的速度必须由工业建设的速度来决定。
城市建设必须集中力量,确保国家工业,城市建设的速度必须由工业建设的速度来决定。
城市建设必须集中力量,确保国家工业建设的中心项目所在重点工业城市的建设,以保证这些工业建设的顺利完成。
客观地说,立足于工业建设地城市规划和建设地指导思想为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也正由于城市建设的主要注意力集中与重工业、重点项目的建设上,所以整个国家的城市化政策和进程也步入尽可能降低城市化的社会成本,并使城市化水平处于低于工业化水平的不得已状态之中。
"一五"时期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明确和清晰的,效果也比较明显。
从总结历史的角度分析,也有值得我们今天反思的地方。
城市规划指导思想出现混乱是在1958年以后。
1958年7月,建工部在青岛市召开了第一次城市规划工作座谈会。
本次会议总结了近十年来城市规划的工作经验,在会议的总结报告(刘秀峰作)中提出了十个问题,其中城市的发展,应该是大中小城市相结合,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要有计划地建设卫星城市,并作为大城市继续发展地方向,加强区域规划以及城市逐步实现现代化地观点,今天看来仍然是客观和符合实际的。
随之而来的大跃进,使青岛会议的正确认识未能得以推行。
"大跃进"时期,急于求成使建设思想的突出特征。
在全市大办工业的号召下,市市办工业,县县办工业,在全国2195个城镇中,几乎普遍安排了工业建设项目。
1958年建工部提出"用城市建设的大跃进来适应工业建设的大跃进"来适应工业建设的大跃进"。
城市规划工作是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开展工作的,并突出表现为若干不切实际的超大规模的城市规划上。
如银川、襄樊都在原有10万人口的基础上分别提出100万和120万的大规划。
1960年4月,建工部在桂林市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城市规划工作座谈会。
这次座谈会是对青岛会议的否定。
座谈会提出:"要在十年到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内,把我国的城市基本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城市。
"对于旧城市,也要求"在十年到十五年内基本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新城市。
"座谈会还要求要根据城市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和发展前途来编制城市规划,要体现工、农、兵、学、商五位一体的原则。
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逐渐步入脱离实际的轨道。
从青岛会议到桂林会议关于城市规划工作指导思想的变化可以看出,城市规划工作是和社会经济的大背景密切相关的。
城市发展存在着基本规律,城市规划工作也是有其基本原则的,脱离了客观规律,主观臆断城市的发展方针必然导致错误,大跃进时期,过于强调城市建设服务于工业建设的主流思想,使"骨头"与"肉"的比例关系更加失调;据统计,大跃进期间城市建设的投资比例相对于三年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更低了。
另外,提出城市现代化的目标是有远见的,但具体落到了不切实际的指标(如道路宽度)也反映了对城市现代化认识的简单化和片面性,这也是导致调整时期对城市规划工作错误批判的原因之一。
但是,1960年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三年不搞规划"的提出,则是对城市规划工作的一次错误认识。
"三年不搞规划"的结果是导致规划机构精简、规划教育停办和规划工作的停顿。
早在1951年万里同志针对城市建设工作中的问题,就指出"城市建设工作很复杂,牵涉面广,出现缺点错误是难免的。
还应该说,出了问题,城市规划只能负规划上的责任。
"这种科学的态度才是保证城市规划工作不断进步的基础。
"三年不搞规划"现象的产生,有学者认为"城市规划在此期间所受的命运,实际上是50年代将城市规划视作'民经济计划工作的继续和具体化'必然结果,既然国民经济遇到困难,需要调整,那么三年不搞城市规划也理所应当的了"(宁越敏等,1994)。
针对调整时期的城市建设的混乱,虽然1963年10月中央召开了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会议提出重新恢复城市规划工作,"但由于城市规划的目标与作用等问题未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规划要想真正发挥作用也是不可能的"(宁越敏等,1994)。
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献"将城市规划当成扩大城市差别、工农差别,是搞修正主义,则是历史的大倒退。
文革后期,1973年国家建委在合肥召开了部分省市城市规划座谈会后的又一次城市规划座谈会,这次会议讨论了《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意见》、《关于编制与审批城市规划工作的暂行规划》,对全国城市规划工作是一次有力的推动,随后西安、广州、天津、旅大、邢台等城市陆续开展规划工作,但在指导思想上还基本停留在原有规划的认识水平上,完全的拨乱反正还有待时日。
2前三十年的基本经验和教训建国后前三十年的城市规划工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值得汲取的教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城市规划要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前三十年我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城市规划作为计划的继续和具体化,在建国之初和"一五"时期,由于与计划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60、70年代脱离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城市规划只能成为无本之木。
第二,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综合指导作用应该明确。
综观三十年,当城市规划作为综合指导部门时,城市建设就走上健康有序的轨道,否则,城市的综合协调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的成功经验就是明证。
第三,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
城市规划就是门科学,城市发展存在着基本规律。
在任何形势下,坚持科学的态度,处理好城市发展中的矛盾和各种关系是是城市规划工作取得成绩的重要保障。
区域问题、近远期问题、建设标准问题、现代化问题等都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研究和确定。
"一五"时期的成功经验和"大跃进"、"文革十年"的惨痛教训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这一问题。
第四,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要因地制宜,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苏联的城市规划理第四,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要因地制宜,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苏联的城市规划理论为新中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是城市发展有着浓厚的地域经济、人文背景、所以,中国的城市规划理论必须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简单照搬不能解决问题。
兰州、洛阳、包头的规划之所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就是坚持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第五,群众路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三年恢复时期人民政府通过改善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树立了新生的人民政府的威望,文革十年涉及群众生活的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则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而"大跃进"时期、"文革"十年一些城市建设中形式主义做法脱离了群众,同样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社会主义城市规划是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3改革开放二十年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重大变革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城市规划事业的大发展是和整个国家政治、经济的大变革分不开的。
城市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随着这一变化不断调整着的。
从城市规划指导思想变革的背景来看,20年来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是对城市规划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的首要方面。
首先,邓小平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的认识,客观上为城市规划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尤其是沿海开放及特区建设的理论,对原有体制下的了基础;第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尤其是沿海开放及特区建设的理论,对原有体制下的城市发展方式产生冲击,为城市规划理论方法的创新与突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第三,农村改革带来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对城市产生了强烈冲击,对大力发展城市第三产业,改变原有城市结构,以及大力发展中小城市产生重要影响;第四,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不仅对城市文化设施及其它社会公益性设施的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对强化城市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等非物质功能的认识又前进了一的大步;第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城市规划不再以落实计划为目的,而是通过市场来配置各类资源的方式方法对当前及未来城市规划的理论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