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自来水余氯国家标准
![自来水余氯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cace6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d.png)
自来水余氯国家标准自来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余氯则是自来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余氯是指自来水中未被氯气消耗的游离氯,它是一种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们饮用水的安全。
因此,国家对自来水中余氯含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自来水的质量符合安全饮用水标准,保障人们的健康。
首先,根据国家标准,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一般来说,余氯的含量不应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值,这是为了避免因余氯过量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另一方面,余氯含量也不应低于规定的最低标准值,以确保自来水的消毒效果。
因此,自来水厂在处理自来水时,需要根据国家标准对余氯含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自来水的质量符合要求。
其次,国家标准对自来水中余氯的检测方法也有详细规定。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DPD法、比色法和电化学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但都能准确测定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从而保证自来水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自来水处理厂在进行自来水质量检测时,需要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自来水中余氯的处理和监测提出了具体要求。
自来水处理厂在处理自来水中余氯时,需要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如添加亚硫酸氢钠或活性炭等,以降低余氯含量,保证自来水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自来水处理厂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对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进行定期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自来水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人们的饮水安全。
总之,自来水余氯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保障人们的饮水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来水处理厂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对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进行控制和监测,确保自来水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人们的健康。
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加强对自来水质量的关注,确保饮用水的安全,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检测用水余氯检测标准
![检测用水余氯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d5482c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f.png)
检测用水余氯检测标准余氯是指消毒剂在水中消毒后剩余的氯化物。
饮用水中的余氯可以杀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起到消毒作用。
然而,高浓度的余氯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需要对用水中的余氯进行检测和控制。
用水余氯检测的标准主要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两种。
国家标准:目前我国用水余氯检测的国家标准主要有GB 3838-2002《环境质量标准》、GB 5749-202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GB/T5750-2024《工业用水标准》等。
其中,GB 3838-2002中规定了水质中余氯的检测标准,要求饮用水中余氯的浓度应小于0.5mg/L。
而GB 5749-2024则规定了生活饮用水中余氯含量的限值。
其中,一类地表水、二类地表水及未进行深度处理的三类地表水中余氯的浓度不得大于0.3mg/L;一类地下水、二类地下水及未进行深度处理的三类地下水中余氯的浓度不得大于0.3mg/L。
除了上述标准外,不同地区和行业也可能根据自身需要制定了一些其他的检测标准。
用水余氯检测通常采用物理化学法和仪器分析法。
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可滴定法、N,N-二苯基对苯二胺法等。
可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通过滴定溶液测量溶液中的氯含量。
仪器分析法则包括气相色谱法、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等,这些方法利用不同的仪器来分析水样中余氯的浓度。
在用水余氯检测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采样要全面,均匀,确保样品代表性;其次,样品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实验室进行测试,避免样品放置时间过长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此外,对于含氯消毒剂使用不当的情况,还要进行日常监测和现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用水余氯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两种。
在进行用水余氯检测时,需要注意采样全面、及时送样、正确选择检测方法等问题,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
水质余氯检测方法
![水质余氯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f57933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0.png)
水质余氯检测方法
水质中的余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常见的检测方法来进行测定:
1. 二氯胺试剂法:该方法利用二氯胺试剂与余氯发生反应生成氯胺,再通过测量氯胺的浓度来间接测定余氯含量。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现场实时监测。
2. 滴定法:滴定法是常用的定量测定酸碱度的方法,可以通过滴定还原剂(如硫代硫酸钠、亚二氨基二甲酸钠等)与余氯反应来测定其含量。
3. 比色法:比色法利用余氯与某些试剂(如若丹明、DPD试剂等)发生反应生成有色产物,通过比色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产物的浓度,从而间接测定余氯含量。
4. 电极法:电极法是利用余氯对特定电极的电位变化进行监测的方法。
常见的有氯化银电极法、溴化银电极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同范围的余氯浓度。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考虑。
同时,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关注样品收集和处理、仪器的校准和现场条件的控制等因素。
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
![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284587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a.png)
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
自来水中的余氯是指经过氯气或次氯酸钠消毒后,未与有机物质反应而保留在
水中的氯。
余氯在自来水处理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自来水的卫生安全问题。
因此,对于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有一些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首先,根据国家标准,自来水中余氯的检测应当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规定。
其中规定了自来水中余氯的限量标准,即0.05mg/L。
这一标准是根据国家卫生安全的要求而设定的,其目的是保证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其次,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也受到地方性标准的影响。
各个地区对于自来水中
余氯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地区的水质情况、消毒工艺等因素不同所致。
因此,除了国家标准外,地方性标准也是自来水中余氯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
此外,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还受到行业标准的影响。
对于一些特定行业,如食
品加工、制药等,其对自来水中余氯的要求可能会更加严格,这是因为这些行业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更加纯净的水质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的来说,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国家标准、地方性标准和行业
标准的结果。
在实际的自来水处理和监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保证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来水的卫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余氯的测定 国标法 水质检测
![余氯的测定 国标法 水质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afd375460740be1e640e9a12.png)
1 余氯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其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以防止水受到再污染。
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HOCl、OCl-和NHCl2等。
2.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3.游离性余氯:括HOCl及OCl-等。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mg/L。
余氯的测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前者可测定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余氯,后者可分别测定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范围本标准规定了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
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μg,若取1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L。
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余氯的测定有干扰,可用亚砷酸盐或硫代乙酰胺控制反应以除去干扰。
氧化锰的干扰可通过做水样空白扣除。
铬酸盐的干扰可用硫代乙酰胺排除。
原理DPD与水中游离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
在碘化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DPD反应显色。
在加入DPD试剂前加入碘化物时,一部分三氯胺与游离余氯一起显色,通过变换试剂的加入顺序可测得三氯胺的浓度。
本法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配制永久性标准液。
试剂碘化钾晶体。
碘化钾溶液(5 g/L):称取碘化钾(KI),溶于新煮沸放冷的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溶液变黄应弃去重配。
磷酸盐缓冲溶液(pH=):称取24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46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和g氯化汞(HgCl2)。
依次溶解于纯水中稀释至1000mL。
注:HgCl2可防止霉菌生长,并可消除试剂中微量碘化物对游离余氯测定造成的干扰。
余氯的测定方法国标
![余氯的测定方法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a3ecdc0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2.png)
余氯的测定方法(国标)
余氯是指水中剩余的氯化物,是常见的水处理剂之一。
它能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证水的卫生安全。
余氯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一种常见的国标方法。
1.准备工作
●准备一些带有标准刻度的玻璃管,用于量取样品。
●准备绿色的溴化钠溶液(0.1%)和棕色的碘化钾溶液(1%)。
●准备一些干净的小型瓶子,用于存放样品。
2.采集样品
●使用玻璃管量取适量的水样,倒入干净的小型瓶子中。
●将瓶子盖上密封,并将其存放在避光的地方。
3.测定余氯
●在瓶子内加入一定量的绿色溴化钠溶液。
●摇晃瓶子,使溶液均匀混合。
●加入一定量的棕色碘化钾溶液,摇晃瓶子,使溶液均匀混
合。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来。
根据溶液的颜色,可以
用标准表确定余氯的数值。
余氯的标准值可以参考下表:
余氯标准值是指水中余氯的合理范围。
如果水中的余氯过低,可能会导致水中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
如果水中的余氯过高,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中毒。
因此,在使用余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余氯的浓度,保证水的安全。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之欧阳体创编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之欧阳体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1e3185e0bed5b9f3f80f1c0e.png)
1 余氯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其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以防止水受到再污染。
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HOCl、OCl-和NHCl2等。
2.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3.游离性余氯:括HOCl及OCl-等。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0.3 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0.05 mg/L。
余氯的测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前者可测定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余氯,后者可分别测定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1.2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1.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
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1 µg,若取1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1mg/L。
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余氯的测定有干扰,可用亚砷酸盐或硫代乙酰胺控制反应以除去干扰。
氧化锰的干扰可通过做水样空白扣除。
铬酸盐的干扰可用硫代乙酰胺排除。
1.2.2 原理DPD与水中游离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
在碘化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DPD反应显色。
在加入DPD试剂前加入碘化物时,一部分三氯胺与游离余氯一起显色,通过变换试剂的加入顺序可测得三氯胺的浓度。
本法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配制永久性标准液。
1.2.3试剂1.2.3.1 碘化钾晶体。
1.2.3.2 碘化钾溶液(5 g/L):称取0.50g碘化钾(KI),溶于新煮沸放冷的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溶液变黄应弃去重配。
1.2.3.3 磷酸盐缓冲溶液(pH=6.5):称取24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46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0.8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和0.02 g氯化汞(HgCl2)。
水质中余氯测定操作规程
![水质中余氯测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054c917e2bd960590c677f6.png)
水质中余氯测定操作规程1 范围1.本方法规定了水质中余氯的测定方法。
2.本方法适用于水质中余氯的测定。
3.测定范围为0.03mg/L-2.5mg/L。
高含量时可通过稀释后测定。
4.余氯(总氯)是指以游离氯、化合氯或两者并存的形式存在的氯。
5.游离氯是指以次氯酸、次氯酸根或溶解性单质氯形式存在的氯。
6.化合氯是指余氯中以氯胺及有机氯胺形式存在的氯。
∙原理当pH值为6.2~6.5时,试样中的游离氯与N,N-二乙基-1,4-苯二胺(简称DPD)直接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于510 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流程图无∙仪器和设备除非另有说明,分析中仅使用通常用实验室仪器和设备。
1.分光光度计精度0.0012.实验中所用的玻璃器皿需用次氯酸钠溶液Ⅱ注满器皿,1 h后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再用水洗净。
在分析过程中,为避免污染游离氯那一组,应一组玻璃容器用于测定游离氯,另一组用于余氯的测定。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与其纯度相当的水。
1.水(不含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蒸馏水必须按下述步骤进行检验:取两只250ml锥形瓶,第一个瓶内放置100ml待检验的水及1g碘化钾混合,1min后,加入5.0ml缓冲溶液和5.0ml,DPD溶液混合。
在第二个瓶内放置100 ml.待检验水样和两滴次氯酸钠溶液Ⅱ混合,2 min后,加入5.0 ml。
缓冲溶液和5.0 mlDPD溶液混合。
若第一个瓶无色,第二个瓶出现淡粉色,则水符合质量要求。
若蒸馏水不符合质量要求,必须进行下述处理:将3000 ml,蒸馏水置于烧杯中,加入0.50 ml,次氯酸钠溶液I,混匀,盖上玻璃盖,放置至少20 h后,去盖用H型紫外灯(9 W)插入水中,或在强日光下照射或与活性炭接触10 h以上脱氯,并按上述方法检验,如不合格,仍需重新处理。
1.碘化钾。
2.次氯酸钠溶液工:活性氯浓度为5.2%(质量分数)的溶液3.次氯酸钠溶液Ⅱ:活性氯浓度约为O.1 g/L的溶液4.称取约2g次氯酸钠溶液I,精确至1 mg。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ca38bff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6.png)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余氯的测定是水质检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用于评价水中的消毒效果。
国标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余氯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处理:将待测水样取一定体积,通常为100毫升,加入适量的碘化钾溶液,使水样中的过氯酸转化为游离氯。
2. 稀释: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水样适当稀释,使测定结果在仪器的量程范围内。
3. 滴定:将经过稀释后的水样滴加硫代硫酸钠溶液作为指示剂,溶液的颜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停止滴定时,记录已经加入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即为滴定体积V1。
4. 空白试验:重复上述步骤,用与样品体积相同的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空白试验,记录滴定体积V0。
5. 计算余氯含量:利用以下公式计算余氯含量:
余氯含量 (mg/L) = (V1 - V0) × C / V
其中,C为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V为样
品体积,单位为升。
水质检测标准余氯值
![水质检测标准余氯值](https://img.taocdn.com/s3/m/e7cbf5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f.png)
水质检测标准余氯值水质检测是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环节,其中余氯值是评价水质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余氯是指在水中未被消耗的游离氯,它是消毒剂的一种,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障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因此,合理控制水中的余氯值对于保障水质安全至关重要。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饮用水中的余氯值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水质安全。
一般来说,余氯值的标准范围为0.2-0.5mg/L之间。
这个范围是在保证水质卫生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确定的。
如果余氯值过高,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而余氯值过低则无法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也会对水质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监测和控制水中的余氯值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确保水质安全,我们可以通过水质检测来监测余氯值。
一般来说,余氯值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包括化学分析法、光度法、电化学法等。
这些方法都能够准确地测量水中的余氯含量,以确保水质安全。
在实际的水质监测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监测余氯值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余氯的保存和使用。
余氯是一种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需要妥善保存,避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在使用余氯进行消毒时,也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消毒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水质的影响。
总之,水质检测标准余氯值的确保对于保障水质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余氯值在安全范围内,同时也需要注意余氯的保存和使用,以确保水质卫生和人民健康。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水质检测标准余氯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水质安全问题,共同保障饮用水的卫生安全,为人民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余氯 检测标准
![余氯 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0d7024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d.png)
余氯检测标准
余氯检测标准是指对水体中余氯含量进行检测时需要遵循的标准和方法。
余氯
是指氯在水中的余留量,通常是以自由余氯和结合余氯的形式存在。
余氯的检测是水质监测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评估水质的卫生安全性和合格性。
在我国,余氯的检测标准主要是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的规定。
根据该标准,自来水中的余氯浓度应控制在0.05mg/L以下,以确保水
质的安全。
对于其他用途的水体,也有相应的余氯检测标准,根据具体的用途和要求进行调整。
余氯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二氧化氯滴定法、DPD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其中,DPD比色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具体的检测步骤包括
取样、样品处理、添加试剂、比色测定等,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以上提到的标准和方法,余氯的检测还需要考虑水样的保存和运输,以及
实验室的设备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在进行余氯检测时,需要注意避免样品污染、试剂误差和操作失误等问题,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余氯检测标准是保证水质安全的重要环节,准确检测水体中的余氯
含量,可以有效评估水质的卫生状况,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人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
希望相关部门和机构能够加强水质监测,严格执行余氯检测标准,保障公众的生活水源安全。
生活饮用水余氯检测标准
![生活饮用水余氯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401a95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d.png)
生活饮用水余氯检测标准
生活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水质的安全性更是关乎人们的健康。
余氯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指标之一,它是一种消毒剂,用于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原体。
然而,余氯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对生活饮用水中余氯的检测十分重要。
首先,生活饮用水中余氯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余氯的浓度,二是余氯的检测方法。
关于余氯的浓度,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定,余氯的浓度应控制在0.3-0.5mg/L之间。
这个范围是经过严格科学研究和实践验证的,既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又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对于生活饮用水中余氯浓度的检测,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其次,关于余氯的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N,N-二乙基对苯二胺法、DPD法和电化学法等。
其中,N,N-二乙基对苯二胺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检测方法,它通过反应生成的蓝色化合物的吸光度来测定余氯的浓度。
而DPD法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它通过与余氯反应生成有色产物,再利用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来确定余氯的浓度。
电化学法则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它利用电极在余氯溶液中的电流变化来测定余氯的浓度。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但都可以有效地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余氯的浓度。
综上所述,生活饮用水中余氯的检测标准对于保障水质安全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余氯浓度的检测,并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才能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希望相关部门和机构能够加强对生活饮用水中余氯检测标准的宣传和执行,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饮用水资源。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c514d0fd5022aaea998f0fc0.png)
1 余氯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其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以防止水受到再污染。
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HOCl、OCl-和NHCl2等。
2.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3.游离性余氯:括HOCl及OCl-等。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0.3 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0.05 mg/L。
余氯的测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前者可测定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余氯,后者可分别测定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1.2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1.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
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1 µg,若取1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1mg/L。
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余氯的测定有干扰,可用亚砷酸盐或硫代乙酰胺控制反应以除去干扰。
氧化锰的干扰可通过做水样空白扣除。
铬酸盐的干扰可用硫代乙酰胺排除。
1.2.2 原理DPD与水中游离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
在碘化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DPD反应显色。
在加入DPD试剂前加入碘化物时,一部分三氯胺与游离余氯一起显色,通过变换试剂的加入顺序可测得三氯胺的浓度。
本法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配制永久性标准液。
1.2.3试剂1.2.3.1 碘化钾晶体。
1.2.3.2 碘化钾溶液(5 g/L):称取0.50g碘化钾(KI),溶于新煮沸放冷的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溶液变黄应弃去重配。
1.2.3.3 磷酸盐缓冲溶液(pH=6.5):称取24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46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0.8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和0.02 g氯化汞(HgCl2)。
自来水余氯检测标准
![自来水余氯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55b54a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8.png)
自来水余氯检测标准
一、检测方法
本标准采用滴定法进行自来水余氯检测。
该方法基于碘化钾与余氯反应生成碘单质的原理,通过滴定法测量碘单质的量,从而确定水中余氯的浓度。
二、检测仪器
酸式滴定管:用于滴定反应终点;
容量瓶:用于制备碘化钾溶液;
三角瓶:用于滴定反应;
电子天平:用于称量样品和试剂;
计时器:用于控制滴定时间。
三、样品处理
取样前应先用水样清洗取样瓶,确保瓶内无污染;
取样时应保证水样混合均匀,避免取样瓶内出现沉淀物;
取样后应立即进行检测,避免余氯挥发损失。
四、操作规范
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样品和试剂;
按照滴定法操作步骤进行滴定反应;
记录滴定反应过程中的数据;
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五、结果分析
根据滴定反应数据计算余氯浓度;
将结果与国家标准进行对比,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规定。
六、标准对比
与国家标准规定的余氯浓度进行对比;
与其他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七、误差控制
确保使用准确的计量器具,如电子天平等;
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滴定反应,避免误差的产生;
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时,应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等。
八、检测报告
报告应包括样品信息、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内容;
报告应按照统一格式进行编制,方便查阅和使用;
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样品,应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eec05c7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b.png)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1 余氯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其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以防止水受到再污染。
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HOCl、OCl-和NHCl2等。
2.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3.游离性余氯:括HOCl及OCl-等。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0.3 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0.05 mg/L。
余氯的测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前者可测定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余氯,后者可分别测定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1.2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1.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
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1 μg,若取1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1mg/L。
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余氯的测定有干扰,可用亚砷酸盐或硫代乙酰胺控制反应以除去干扰。
氧化锰的干扰可通过做水样空白扣除。
铬酸盐的干扰可用硫代乙酰胺排除。
1.2.2 原理DPD与水中游离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
在碘化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DPD反应显色。
在加入DPD试剂前加入碘化物时,一部分三氯胺与游离余氯一起显色,通过变换试剂的加入顺序可测得三氯胺的浓度。
本法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配制永久性标准液。
1.2.3试剂1.2.3.1 碘化钾晶体。
1.2.3.2 碘化钾溶液(5 g/L):称取0.50g碘化钾(KI),溶于新煮沸放冷的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溶液变黄应弃去重配。
1.2.3.3 磷酸盐缓冲溶液(pH=6.5):称取24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46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0.8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和0.02 g氯化汞(HgCl2)。
余氯测试的有效标准是多少
![余氯测试的有效标准是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4353996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f.png)
余氯测试的有效标准是多少
答:余氯测试的有效标准是一直保持在大于或等于0.05毫克/升的范围,这是国家水质标准。
市政自来水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确保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安全,也就是防止自来水出厂后可能导致“二次污染”。
但是当氯和有机酸反应,就会产生许多致癌的副产品,比如三卤甲烷等。
超过一定量的氯,本身也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危害,且带有难闻的气味,俗称“漂白粉味”。
平时避免氯的危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开盖静置几分钟,让有害物质充分挥发干净,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氯对人体的伤害。
自来水余氯含量标准是大于或等于0.05毫克/升,这也是国家的水质标准。
余氯/总余氯对生活饮用水、地表水、医疗污水的要求各不相同。
其中《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供水单位出厂水余氯值控制在0.3-4.0mg/L,管网末梢余氯含量不得小于
0.05mg/L。
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余氯浓度一般应小于0.03mg/L,余氯浓度大于0.5mg/L时,应向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报告。
医疗污水根据排放主体及排放领域不同,对消毒接触池出口总余氯要求有所不同,详见下表。
另外,当前公共场所和家庭为防控疫情多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余氯量可能偏高,影响生物处理
单元正常运行。
所以在疫情期间各城镇污水处理厂需密切关注进出水水质余氯指标的变化情况,确保出水达标。
检测用水余氯检测标准
![检测用水余氯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101af3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7.png)
检测用水余氯检测标准
1、用水余氯检测是指在自来水、井水等供水系统中,测定水中余留氯的含量。
2、余氯检测应采用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和设备,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3、自来水供应系统的余氯检测应保证每日检测,检测频率根据水质情况可适当增加。
4、余氯检测标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如GB 5749-2006、GB/T 5750-2006等。
5、余氯检测结果应记录并监测,对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确保供水质量安全。
6、在进行余氯检测时,应注意检测环境的卫生和安全,避免检测污染或误差。
7、用水余氯检测标准的执行,应由专业的水质检测机构或相关部门负责。
- 1 -。
水质余氯的测定的标准
![水质余氯的测定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f68ecb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5.png)
水质余氯的测定的标准咱平时喝水,可不能不关心这水的质量。
那水质余氯是个啥呢?简单说,就像是水里的一个小卫士。
要是余氯多了,那水喝起来可能就怪怪的,少了呢,又怕水不干净。
所以,得知道咋测定这水质余氯。
先说说工具。
就像咱做饭得有锅碗瓢盆,测定余氯也得有专门的工具。
有那种小小的测试盒,方便得很。
就跟咱平时玩的小魔术道具似的,把水一放进去,加点试剂,颜色一变,咱就能看出个大概。
还有稍微高级点的仪器,那家伙,看着就专业。
不过别被它吓着,其实用起来也不难。
找个干净的容器,装上你要测的水。
这水可不能随便弄,得是有代表性的。
比如说,从水龙头刚接出来的,或者是从水缸里舀出来的。
要是你从脏水坑里弄点水来测,那可不行,那测出来的也不是正常的余氯值。
然后呢,按照测试工具的说明书来操作。
可别小瞧这说明书,那就是你的“武功秘籍”。
一步一步照着做,准没错。
要是你瞎弄,那结果可就不靠谱了。
就像炒菜不看菜谱,乱放调料,那味道能好吗?等颜色变了,或者仪器上显示出数字了,咱就得会看结果。
这就跟看医生的化验单似的,得明白那些数字和颜色代表啥意思。
要是你看不懂,那可就白忙活了。
可以找个懂行的人问问,或者自己上网查查。
现在网络多方便啊,啥都能查到。
要是发现余氯值高了,咋办呢?别慌。
可以让水静置一会儿,就像人累了要休息一样。
余氯会慢慢挥发掉一些。
或者把水烧开,也能减少余氯。
不过烧开的水可别马上就喝,得晾晾,不然会烫嘴。
要是余氯值低了,那就得想想办法了。
是不是水源有问题?或者是处理过程出了啥差错?可以找相关部门问问,看看能不能解决。
咱测定水质余氯,可不是为了好玩。
这是关系到咱自己和家人健康的大事。
喝干净的水,才能有个好身体。
别觉得这是小事一桩,不在乎。
要是你天天喝不干净的水,那迟早会出问题。
就像车不保养会坏一样,人不注意喝水的质量也会生病。
所以啊,大家都重视起来,学会测定水质余氯。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别总等着别人来告诉你水好不好,自己动手测一测,心里才踏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余氯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其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以防止水受到再污染。
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HOCl、OCl-和NHCl2等。
2.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3.游离性余氯:括HOCl及OCl-等。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0.3 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0.05 mg/L。
余氯的测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前者可测定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余氯,后者可分别测定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1.2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1.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
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1 µg,若取1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1mg/L。
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余氯的测定有干扰,可用亚砷酸盐或硫代乙酰胺控制反应以除去干扰。
氧化锰的干扰可通过做水样空白扣除。
铬酸盐的干扰可用硫代乙酰胺排除。
1.2.2 原理DPD与水中游离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
在碘化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DPD反应显色。
在加入DPD试剂前加入碘化物时,一部分三氯胺与游离余氯一起显色,通过变换试剂的加入顺序可测得三氯胺的浓度。
本法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配制永久性标准液。
1.2.3试剂1.2.3.1 碘化钾晶体。
1.2.3.2 碘化钾溶液(5 g/L):称取0.50g碘化钾(KI),溶于新煮沸放冷的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溶液变黄应弃去重配。
1.2.3.3 磷酸盐缓冲溶液(pH=6.5):称取24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46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0.8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和0.02 g氯化汞(HgCl2)。
依次溶解于纯水中稀释至1000mL。
注:HgCl2可防止霉菌生长,并可消除试剂中微量碘化物对游离余氯测定造成的干扰。
HgCl2剧毒使用时切勿入口或接触皮肤和手指。
1.2.3.4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溶液(1 g/L):称取1.0g盐酸N,N-二乙基对苯二胺[H2N.C6H4.N(C2H5)2.2HCl],或 1.5 g硫酸N,N-二乙基对苯二胺[H2N.C6H4.N(C2H5)2.H2SO4·5H2O],溶解于含8 mL硫酸溶液(1+3)和0.2 g Na2EDTA的无氯纯水中,并稀释至1000 mL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冷暗处保存。
注:DPD溶液不稳定,一次配制不宜过多,储存中如溶液颜色变深或褪色,应重新配制。
1.2.3.5 亚砷酸钾溶液(5.0 g/L):称取5.0 g亚砷酸钾(KAsO2)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1.2.3.6 硫代乙酰胺溶液(2.5 g/L):称取0.25 g硫代乙酰胺(CH2CSNH2),溶于100 mL 纯水中。
注:硫代乙酰胺是可疑致癌物切勿接触皮肤或吸入。
1.2.3.7 无需氯水:在无氯纯水中加入少量氯水或漂粉精溶液,使水中总余氯浓度约为0.5 mg/L。
加热煮沸除氯。
冷却后备用。
注:使用前可加入碘化钾用本作业指导书检验其总余氯。
1.2.3.8 氯标准储备溶液[ρCl2]=1000 µg/mL]:称取0.8910g优级纯高锰酸钾(KMnO4),用纯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注:用含氯水配制标准溶液,步骤繁琐且不稳定。
经试验,标准溶液中高锰酸钾量与DPD所标示的余氯生成的红色相似。
1.2.3.9 氯标准使用溶液[ρCl2]=1 µg/mL]:吸取10.0 mL氯标准储备溶液,加纯水稀释至100 mL。
混匀后取1.00 mL 再稀释至100 mL。
1.2.4仪器1.2.4.1 分光光度计1.2.4.2 具塞比色管,10 mL1.2.5分析步骤1.2.5.1 标准曲线绘制:吸取0,0.1,0.5,2.0,4.0和8.0mL氯标准使用溶液(1.2.3.9)置于6支10 mL具塞比色管中,用无需氯水(1.2.3.7)稀释至刻度。
各加入0.5 mL磷酸盐缓冲溶液,0.5 mLDPD溶液,混匀,于波长515nm,1cm比色皿,以纯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1.2.5.2 吸取10 mL水样置于10 mL比色管中,加入0.5 mL磷酸盐缓冲溶液,0.5 mLDPD 溶液,混匀,立即于515 nm波长,1 cm比色皿,以纯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记录读数为A,同时测量样品空白值,在读数中扣除。
1.2.5.3 继续向上述试管中加入一小粒碘化钾晶体(约0.1mg),混匀后,再测量吸光度,记录读数为B。
注:如果样品中二氯胺含量过高,可加入0.1mL新配制的碘化钾溶液(1g/L)。
1.2.5.4 再向上述试管加入碘化钾晶体(约0.1g),混匀,2 min后,测量吸光度,记录读数为C。
1.2.5.5 另取两支10 mL 比色管,取10 mL水样于其中一支比色管中,然后加入一小粒碘化钾晶体(约0.1mg),混匀,于第二支比色管中加入0.5 mL缓冲溶液(1.2.3.3)和0.5 mLDPD 溶液(1.2.3.4),然后将此混合液倒入第一管中,混匀。
测量吸光度,记录读数为N。
1.2.6计算游离余氯和各种氯胺,根据存在的情况计算,见表游离余氯和各种氯胺根据表中读数从标准曲线查出水样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化合余氯的含量mρ(Cl2)=V式中:ρ(Cl2)一水样中余氯的质量浓度,mg/L;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余氯的质量,μg;V—水样体积,mL。
1.2.6精密度和准确度5个实验室用本规范测定0.75 mg/L及 3.0 mg/L余氯样品,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2.5%~16.9%及1%~8.5%。
以0.05mg/L作加标试验,平均回收率为97%~108%,加标质量浓度为0.3~0.5 mg/L。
平均回收率为90%~103%;加标质量浓度为1.0~3.0mg/L时,平均回收率为94%~106%。
(水样在加入0.5 mL磷酸盐缓冲溶液,0.5 mLDPD溶液,混匀后也可利用HACH便携式余氯仪进行测定,参见HACH便携式余氯仪操作说明书)1.3 3,3’,5,5 -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1.3.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3,3’,5,5 -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
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005 mg/L余氯。
超过0.12 mg/L 的铁和0.05 mg/L亚硝酸盐对本法有干扰。
1.3.2 原理在pH小于2的酸性溶液中,余氯与3,3’,5,5,-四甲基联苯胺(以下简称四甲基联苯胺)反应,生成黄色的醌式化合物,用目视比色法定量,还可用重铬酸钾—铬酸钾配制的永久性余氯标准溶液进行目视比色。
1.3.3试剂1.3.3.1 氯化钾-盐酸缓冲溶液(pH2.2):称取3.7 g经100~110℃干燥至恒重的氯化钾,用纯水溶解,再加0.56 mL盐酸(ρ20=1.19g/mL),用纯水稀释至1000 mL。
1.3.3.2 盐酸溶液(1+4)1.3.3.3 3,3,,5,5,-四甲基联甲苯胺(0.3 g/L):称取0.03 g 3,3,,5,5,-四甲基联苯胺(C16H20N2),用100mL盐酸溶液[c(HCl)=0.1moL/L]分批加入并搅拌使试剂溶解(必要时可加温助溶),混匀,此溶液应无色透明,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常温下可使用6个月。
1.3.3.4 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称取0.1550 g经120℃干燥至恒重的重铬酸钾(K2Cr2O7)及0.4650 g经120℃干燥至恒重的铬酸钾(K2CrO4),溶于氯化钾-盐酸缓冲溶液中,并稀释至1000 mL。
此溶液所产生的颜色相当于1 mg/L余氯与四甲基联苯胺所产生的颜色。
1.3.3.5 Na2EDTA溶液(20g/L)1.3.4 仪器具塞比色管,50mL。
1.3.5 分析步骤1.3.5.1 永久性余氯标准比色管(0.005~1.0mg/L)的配制:按表所列用量分别吸取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1.3.3.4)注入50mL具塞比色管中,用氯化钾-盐酸缓冲溶液(1.3.3.1)稀释至50mL刻度,在冷暗处保存可使用6个月。
0.005~1.0mg/L永久性余氯标准比色溶液配制表注:若水样余氯大于1 mg/L时,可将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的浓度提高10倍,配成相当于10 mg/L余氯的标准色,配成1.0~10mg/L的永久性余氯标准色列。
1.3.5.2 于50 mL具塞比色管中,先放入2.5 mL四甲基联苯胺溶液,加入澄清水样至50 mL刻度,混合后立即比色,所得结果为游离余氯;放置10 min,比色所得结果为总余氯,总余氯减去游离余氯即为化合余氯。
注1.pH值大于7的水样可先用盐酸溶液调节pH为4再行测定。
2.水样中铁离子大于0.12mg/L时,可在每50 mL水样中加1~2滴EDTA溶液,以消除干扰。
3.水温低于20℃时,可先将水样放在温水浴中使温度提高到25~30℃,以加快反应速度。
4.测试时,如显浅蓝色,表明显色液酸度偏低,可多加1 mL试剂,就出现正常颜色。
又如加试剂后,出现桔色,表示余氯含量过高,可改用1~10 mg/L的标准系列,并多加1 mL 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