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季人”的故事
孔子与三季人的故事
![孔子与三季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8d5d50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6.png)
孔子与三季人的故事
孔子与三季人的故事是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的一则教育故事。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据说有一次,孔子与他的学生们一起去参观鲁国的宫殿。
当他们来到一个宫廷时,他们看到宫殿内的墙壁上绘制有三种不同形态的人物。
孔子站在这些墙壁前,认真地观察着。
他的学生之一,子贡,看到了孔子的行为,不解地问:“老师,这些人按什么标准划分成三种呢?”
孔子微笑着回答:“这些人划分为‘三季’的原则是根据他们的
品质和德行。
第一种人是仁人,第二种人是智人,第三种人是勇人。
”
子贡追问:“古德的人和勇者具体是指哪些人?”
孔子解释道:“仁人是具有爱心、善良和对他人关怀的人。
智
人是聪明、睿智和有才智的人。
勇人则是有勇气、毅力和战斗精神的人。
”
子贡思考了一会儿,然后继续问:“老师,根据这个原则,那
些人最优秀呢?”
孔子回答说:“最优秀的人是那些同时具备仁人、智人和勇人
品质的人。
这些人是真正的圣人。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完善的人应该具备仁爱、智慧和勇气这三种品质。
孔子希望他的学生们通过这个故事能够明白,只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圣人,才能够真正担当起对社会和人民的责任,为人类的进步和和平作出贡献。
三季人的故事
![三季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b37522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2.png)
三季人的故事序:儿子从国外回来啦,我马上要见到他了,兴奋的睡不着,干脆整理一下,好久不见了一小友们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啊?”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孔先生的弟子!”客人就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啊!”他心想,你会遇到什么奇怪的问题呢?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要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错了,四季!”“三季!”最后两人争执不下,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要给学生磕头三次。
如果是第三季,学生给客人磕头三次。
孔子的学生认为他们这次会赢,所以他们打算带客人去见孔子老师。
正巧这时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上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啊?”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
”这个学生吓得要死,但是不敢马上问。
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学生们别无选择,只能磕头三次。
客人走了以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三季呢?”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色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见过冬天。
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
你吃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记住这个故事,不要去关注它是真是假,它对我们所有人都很有用。
因为:只要能用,就能多活十年!很多朋友听了这个故事后,变得很开心。
碰到都跟我说,以前看到那些不讲理的人会生气,现在不会了,心想那是“三季人”,就不往心里去了。
三季人坚持自己的“真理”,是因为他们没有见到证明他们错误的事实,因而,你生气就是对不起自己。
比如以前有人说地球是圆的,有人说是傻子。
现在有人说地球不是圆的还有人说是傻子。
很多人向朋友推荐非常好的产品。
他的朋友不了解产品,就说你是骗子。
不要和他们争论,一笑置之,互相理解,因为你说的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
等有一天他想明白了,就好好告诉他。
他的想法不合理,说什么都没用。
三季人是发生在孔子时期的一个典故
![三季人是发生在孔子时期的一个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1b9cbd707fd5360cba1adb3b.png)
三季人是发生在孔子时期的一个典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智慧。
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有个一身绿的人到来到孔子教学的地方,见一个年轻人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
他便上前问道:“你是孔子的学生吗?”年轻人骄傲地答道:“是的,有何见教?”“那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如果你说得对,我向你磕三个响头;如果你说得不对,你应向我磕三个响头,不知可否?年轻人仗着是孔子的弟子不以为然,绿衣人说:“你说一年有几季?”“四季!”年轻人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于是俩人争论不休,此时孔子路过,年轻人遇到救星,让孔子评理,孔子一笑说道:“一年只有三季!你输了,给他磕头吧!”绿衣人抚掌大笑,待年轻人磕完头扬长而去。
年轻人大惑不解,问孔子,为什么说三季,明明是四季,孔子笑着说道:“平时说你愚钝你不服气,我现在教导你:这个人一身绿衣。
和你争论时又一口咬定一年只有三季,他分明是个蚱蜢。
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从来没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
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
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根本不懂的人不需要和他争辩,因为你与他们谈的即便是真理,可是由于他们自身条件的限制而永远也无法理解,这类人通常被被称为是“三季人”。
无独有偶,这让我想起庄子秋水篇十七中的几句话“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意思是说“井里的蛤蟆你和它讲海多大讲不通,因它没见过,所处不同。
夏天里的虫子你和它讲冰什么样子,讲不通,因为它没经历过,时令不同。
人们的见识受到各种限制,只有对超越自己见识限制的人,才可以与他谈论大道理。
”庄子所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其实现实社会中有很多的三季人,因为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各自的价值观、信仰、思维模式、理念无论是先天形成还是后天影响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导致各自的性格特征、言行举止都会有所不同,于是我们每个人就都有自己认同的原则、标准以及思维模式。
三季人
![三季人](https://img.taocdn.com/s3/m/232132d176eeaeaad1f330da.png)
三季人是发生在孔子时期的一个典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智慧。
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有个一身绿的人到来到孔子教学的地方,见一个年轻人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
他便上前问道:“你是孔子的学生吗?”年轻人骄傲地答道:“是的,有何见教?”“那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如果你说得对,我向你磕三个响头;如果你说得不对,你应向我磕三个响头,不知可否?年轻人仗着是孔子的弟子不以为然,绿衣人说:“你说一年有几季?”“四季!”年轻人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于是俩人争论不休,此时孔子路过,年轻人遇到救星,让孔子评理,孔子一笑说道:“一年只有三季!你输了,给他磕头吧!”绿衣人抚掌大笑,待年轻人磕完头扬长而去。
年轻人大惑不解,问孔子,为什么说三季,明明是四季,孔子笑着说道:“平时说你愚钝你不服气,我现在教导你:这个人一身绿衣。
和你争论时又一口咬定一年只有三季,他分明是个蚱蜢。
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从来没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
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
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根本不懂的人不需要和他争辩,因为你与他们谈的即便是真理,可是由于他们自身条件的限制而永远也无法理解,这类人通常被被称为是“三季人”。
无独有偶,这让我想起庄子秋水篇十七中的几句话“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意思是说“井里的蛤蟆你和它讲海多大讲不通,因它没见过,所处不同。
夏天里的虫子你和它讲冰什么样子,讲不通,因为它没经历过,时令不同。
人们的见识受到各种限制,只有对超越自己见识限制的人,才可以与他谈论大道理。
”庄子所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其实现实社会中有很多的三季人,因为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各自的价值观、信仰、思维模式、理念无论是先天形成还是后天影响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导致各自的性格特征、言行举止都会有所不同,于是我们每个人就都有自己认同的原则、标准以及思维模式。
三季人故事原文
![三季人故事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b0edfc4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12.png)
三季人故事原文
三季人居住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里,他们的名字分别是春儿、
夏子和秋叶。
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
春儿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她喜欢在村庄里的花海中奔跑,
和小鸟们嬉戏。
每当春天来临,她就会穿上一身粉色的裙子,头上
戴着一朵粉红色的花,像是春天的使者。
春儿喜欢和大家分享她的
快乐,她总是笑容满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活力。
夏子是一个阳光明媚的男孩,他喜欢在田野里奔跑,和小动物
们玩耍。
每当夏天来临,他就会穿上一件清爽的衬衫,脚踩着一双
拖鞋,像是夏天的使者。
夏子喜欢和大家分享他的快乐,他总是满
脸笑容,让人感受到夏天的热情和活力。
秋叶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孩,她喜欢在树林里漫步,和风吹拂。
每当秋天来临,她就会穿上一件柔软的毛衣,头上围着一条围巾,
像是秋天的使者。
秋叶喜欢和大家分享她的快乐,她总是眉开眼笑,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和温暖。
三季人在村庄里生活得很快乐,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关爱。
每
当季节交替的时候,他们都会在一起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分享彼
此的快乐和收获。
他们知道,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和谐相处,才能让生
活更加美好。
他们的故事就像是一首美丽的歌曲,唱响在村庄的每
一个角落。
三季人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春天的活力、夏天的热情,还
是秋天的温暖,都是值得我们珍惜和享受的。
让我们和三季人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享受生活的快乐吧!。
三季人
![三季人](https://img.taocdn.com/s3/m/2e239ff19e3143323968935f.png)
“四季没错!”“就是三季!”两人针锋相对,争得面红耳赤。
“这样吧,”那人提议,“请见孔老夫子,如果他说是四季,我给你磕头认输;如果他说是三季,你给我磕头拜师。如何?”“成!”两人这样定下君子协议。
孔子见外面有动静,便出门查看。仲由马上请老夫子评判谁是谁非。孔夫子上下打量那人曰:“一年乃三季也。”
【回楼主问题】通过这个笑话,当我们再遇到抻脖子瞪眼、胡搅蛮缠、愚昧无知的人,就不要跟他一般见识了,就当他是“三季人”。常言道:有话送给知人,有饭送给饥人,有礼送给有情人。这样一想,我们遇事不就度量大了,百事可解了?
春秋时期,有个自以为很有学问的人到孔府拜见孔子。孔府门前有孔子的学生仲由看门儿,正要入内禀报。这个请求拜见孔子的人抢先问道:“既然孔家师门学问不浅,弟子一定也知之甚多,顺便请教一题,以便考量虚实,可否?”
仲由说:“先生请讲。”那人便道:“请问一年有几个季节?”
仲由一愣神儿,心想这算问题么?没加思索就马上回答说:“一年有四季。”那人手捋胡须哈哈大笑道:“你错了,明明一年有三季嘛!”
学生大惊,莫非孔老师糊涂了?那人见此情况,硬让学生叩头谢罪。
事后,仲由问夫子何以如此回答。孔子说,那人是个蚱蜢,春天生,夏天育,秋天产子而亡。只知年有三季,何与他谈“冬”?对待那种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人,不能跟他一般见识。你说破了天,他也是不懂,何必劳神,徒而无功?于是,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仲由点头称是。
三季人的故事
![三季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6a6d4e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a.png)
三季人的故事
据说和孔子的一个弟子的传说有关:据说孔子的这个弟子平日里最喜欢和人争论。
有一天,他去拜访孔子,在圣人家门口遇到一个穿绿衣服的小孩。
孩子拦住他,问:听说你的老师是孔子,所以你的知识应该是相当不错的。
现在我想问你一年有几个季节。
答案出来了,我给你磕头,答案错了,你给我磕头!
弟子想了一下说,四季。
男生说:错了,三季!弟子奇怪:明明是四季,你来了怎么是三季?就在他们争论不休的时候,孔子出来了,然后那个男孩对圣人说,圣人,你来评判吧!一年有几个季节!圣人看着男孩:三个季节。
男孩非常高兴,他让他的弟子们磕头,然后离开了。
弟子很疑惑,就问师父:师父,您教我们的时候,总是说四季。
为什么今天说三季?圣人回答说,你没看到那个男孩不是人吗?他是一只蚱蜢。
蚱蜢一年只生活在春天、夏天和秋天。
它怎么会知道冬天呢?和他争论是没有用的。
弟子们恍然大悟,跪拜师父教诲。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说我们不必与他人争执,每个人的境界不同,都有自己看待事物的立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
如果能够理解一个故事的意思,想必就容易理解为何会有“贤人争罪,愚人争理”。
三季人的故事的启示
![三季人的故事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c24c22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8.png)
三季人的故事的启示
《三季人的故事》
在一个遥远的村庄,有一群人被称为“三季人”。
他们的名字来源于他们的传统信仰和生活方式。
据说,这个村庄的人们有着独特的生活习惯,每年分为三个季节,而不是四个。
春天代表开始,夏天代表成长,秋天代表收获,冬天代表休息。
他们相信生活应该有规律的节奏,而不是忙碌不停的无休止生活。
在这个村庄里有一个叫做杰克的年轻人,他对这种生活方式感到非常好奇。
他认为他们的方式是古老的和过时的,他认为他们应该像其他村庄一样,每年有四个季节。
杰克决定和“三季人”
谈谈,试着说服他们改变他们的习惯。
在和“三季人”交流后,杰克发现他们的生活方式其实并不过时,相反,他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
和谐和平衡。
每个季节的到来都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挑战和一个新的收获。
他们拥有足够的时间去休息和准备,以迎接下一个季节的到来。
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人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通过与“三季人”的交流,杰克认识到了人们应该按着自己的节奏生活,而不是被忙碌的社会压
力所左右。
他学到了生活需要平衡和节奏,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三季人的故事》教会我们,需要有规律的生活方式,让自己有时间休息,收获和成长。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忘记了身体和心灵的需要。
因此,我们应该像“三季人”一样,为我们
的生活找到一个和谐的节奏,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快乐和健康。
三季人的故事
![三季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26ed1e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6.png)
三季人的故事
三季人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一个特殊种族的传说。
三季人是一群具有神奇力量的生物,他们的身体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每个三季人都会经历春季、夏季和秋季的变化,而冬季则是他们的休眠期。
在春季,三季人的身体会呈现出嫩绿色的外观,他们充满生机和活力。
他们的身体散发着一种清新的花香,吸引了许多动物和人类靠近。
春季是他们最喜欢的季节,他们会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随着夏季的到来,三季人的身体会变得更加强壮和灵活。
他们的皮肤会变成金黄色,眼睛则闪烁着明亮的阳光。
夏季是三季人展现力量的季节,他们会利用他们的能力保护他们的领土和族群。
而到了秋季,三季人的身体变得更加成熟,他们的皮肤会变成深红色,眼睛则泛起秋叶的颜色。
秋季是他们聚集收获的季节,他们会采摘水果和谷物来储存过冬。
在这个季节,他们也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感谢大地的恩赐。
冬季是三季人的休眠期,他们会找到一个隐蔽的地方,进入沉睡状态。
他们的身体会变得苍白无色,仿佛冰雪覆盖。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能力会进入休眠状态,直到春季的到来。
三季人的故事讲述了他们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他们如何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
他们教会了人类要珍惜自然,尊重生命
的循环。
他们也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生命是瞬息万变的,我们都应该充分把握当下的美好时刻。
三季人故事原文
![三季人故事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108a7d6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1.png)
三季人故事原文在一个遥远的古老村庄里,有一群勇敢的年轻人,他们被称为“三季人”。
这个称号并不是因为他们只活在三个季节,而是因为他们拥有与三个季节相关的特殊能力。
第一个季节是春天,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
春天的能力者是一个名叫小春的女孩,她拥有操控植物生长的能力。
她可以让花朵在她的指尖盛开,让树木在她的呼吸下茁壮成长。
小春善良而温柔,她用自己的能力来帮助村庄里的人们,让他们的庄稼茂盛,花草葱翠。
第二个季节是夏天,这是一个炎热而充满活力的季节。
夏天的能力者是一个名叫小夏的少年,他拥有控制火焰的能力。
小夏可以让火焰在他的手掌间舞动,可以用火焰来烹饪食物,也可以用火焰来保护村庄免受外敌侵袭。
小夏勇敢而坚毅,他用自己的能力来保护村庄,让每个人都能在夏天里感受到安全和温暖。
第三个季节是秋天,这是一个丰收和感恩的季节。
秋天的能力者是一个名叫小秋的少女,她拥有控制风的能力。
小秋可以让风在她的身边呼啸而过,可以用风来驱赶热气和阴霾,也可以用风来传递信息和带来好运。
小秋聪慧而灵巧,她用自己的能力来帮助村庄里的人们,让他们在秋天里享受到丰收的喜悦和感恩的心情。
三季人的能力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保护村庄,帮助人们,让村庄里的每一个季节都充满美好和希望。
他们用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善心,让村庄成为一个幸福和和谐的家园。
然而,就在一个风和日丽的秋日,村庄突然遭到了来自外界的威胁。
一群凶恶的盗匪闯入村庄,他们想要抢夺村庄里的财宝,掳走村民。
面对这样的危机,小春、小夏和小秋决定联手对抗盗匪,保卫家园。
小春让树木生长得更加茂盛,把盗匪们困在了密林之中;小夏用火焰制造出一道火墙,阻止盗匪们的前进;小秋则利用风的力量,将盗匪们的武器吹得四处飘扬。
在三季人的共同努力下,盗匪们最终被制服,村庄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和安宁。
三季人的勇敢和团结,让村庄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无比自豪和感激。
从此以后,他们被称为“三季人”,成为村庄里的英雄。
三季人的故事
![三季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17b9f08eff9aef8941e065f.png)
三季人的故事说的是某日,有个人到来到孔子教学的地方。
只见一个年轻人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
他便上前问道:“你是孔子的学生吗?”年轻人骄傲地答道:“是的。
有何见教?”“听说孔子是名师,那么你一定也是高徒吧?”“惭愧。
”“那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不知可否?”“可以。
”“不过,我有个条件。
如果你说得对,我向你磕三个响头;如果你说得不对,你应向我磕三个响头。
”年轻人暗想,踢馆的来了。
为了老师的名誉,他很爽快地答道:“好。
”“其实,我的问题很简单。
就是你说说一年有几季?“四季!”年轻人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四季!!”“三季!!”“四季!!!”年轻人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正在争论间,孔子从院内出来,年轻人好像遇到救星一般,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评。
心想,看你这人怎么下台?不料,孔子对他的学生说道:“一年的确只有三季,你输了。
给人家磕响头去吧。
”来人拍掌大笑道:“快磕三个响头来!”年轻人蒙了。
但老师都这么说了,就是输了。
不得已,只好上前向来人磕了三个响头。
来人见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年轻人忙问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老师!”“平时说你愚钝你不服气。
我现在教导你:这个人一身绿衣。
和你争论时又一口咬定一年只有三季。
他分明是个蚱蜢。
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从来没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
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
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说完,小弟立刻明白了。
原文: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
”子贡见之曰:“知也。
”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
”客曰:“三季。
”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
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
”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
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
《论语》中“三季人”的故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刻的做人道理
![《论语》中“三季人”的故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刻的做人道理](https://img.taocdn.com/s3/m/23dc89b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d.png)
《论语》中“三季人”的故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刻的做人道理《论语》中“三季人”的故事是什么?说一天早晨,孔子的弟子端木子贡正在院子中打扫卫生,这时候忽然有个穿着一身绿衣服,两鬓斑白,看上去很苍老的中年人,来到他面前客气地询问道:“请问您是孔子吗?”子贡笑着摇摇头:“在下是老师的弟子端木子贡,老师出去了,请问先生找老师有什么事吗?”中年人端详了会子贡,似乎有些失望,然略一沉吟后,还是试探着问道:“听说孔老先生博学多才,通古晓今;其座下弟子也都是满腹经纶,见多识广;不知能否向您请教一个关于时间的问题?”子贡微微欠身道:“先生请讲!”中年人闻言,喜出望外,立刻问道:“那您说一年有几个季节?”子贡听后惊呆了。
他说,这么简单的问题?然而,他面上却没有多大的变化,依旧微笑着回答道:“当然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啊!”可是中年人听后却不赞同,反驳道:“我觉得应该只有春夏秋三个季节!”子贡皱着眉,有些不悦地纠正道:“自然是春夏秋冬四季!”中年人依旧不依不饶:“三季!”子贡有些火了,提高音量道:“四季!”中年人依然不罢休,毫不示弱的梗着脖子说道:“三季,三季,三季!”就这样,两个人吵个没完,吵到面红耳赤,吵到天亮,还是没有争到丑儿子。
这时候,孔子回来了,询问子贡为何争执,子贡上前讲明原委后,十分委屈地反问孔子道:“先生您说这一年究竟是四季还是三季?”孔子闻言后,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细细观察了一会中年人后,方才郑重地说道:“一年的确只有三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中年人听后,哈哈大笑曰:“我就说只有三季吗......还是孔老夫子学问大啊!”说完,便开开心心的拂袖离去。
待中年人走后,子贡甚是不服,连忙噘嘴问孔子:“老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这可是您亲自教的呀,如今怎么又变成三个季节了......请问老师,一年到底有几个季节啊?”孔子看了子贡一眼后,肃然回答道:“当然是四个季节!”子贡闻言后,懵了,挠着后脑勺不解地问道:“那您刚刚怎么说一年只有三个季节!”孔子长嘘了一口气,笑曰:“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面色苍老,分明就是田间的蚱蜢;所谓蚱蜢者,春天生,秋季亡,故它一生只经过春、夏、秋三个季节,哪里见过冬季,在他的思维中根本没有冬季的概念。
三季人的故事
![三季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e2deeefcc22bcd127ff0c22.png)
三季人的故事说的是某日,有个人到来到孔子教学的地方。
只见一个年轻人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
他便上前问道:“你是孔子的学生吗?”年轻人骄傲地答道:“是的。
有何见教?”“听说孔子是名师,那么你一定也是高徒吧?”“惭愧。
”“那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不知可否?”“能够。
”“不过,我有个条件。
如果你说得对,我向你磕三个响头;如果你说得不对,你应向我磕三个响头。
”年轻人暗想,踢馆的来了。
为了老师的名誉,他很爽快地答道:“好。
”“其实,我的问题很简单。
就是你说说一年有几季?“四季!”年轻人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四季!!”“三季!!”“四季!!!”年轻人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正在争论间,孔子从院内出来,年轻人好像遇到救星一般,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评。
心想,看你这人怎么下台?不料,孔子对他的学生说道:“一年的确只有三季,你输了。
给人家磕响头去吧。
”来人拍掌大笑道:“快磕三个响头来!”年轻人蒙了。
但老师都这么说了,就是输了。
不得已,只好上前向来人磕了三个响头。
来人见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年轻人忙问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老师!”“平时说你愚钝你不服气。
我现在教导你:这个人一身绿衣。
和你争论时又一口咬定一年只有三季。
他分明是个蚱蜢。
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从来没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
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
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说完,小弟立刻明白了。
原文: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
”子贡见之曰:“知也。
”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
”客曰:“三季。
”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
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
”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
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
三季人的故事
![三季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664eeb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3.png)
三季人的故事当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时,我觉得受益匪浅。
【原文】子贡问时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
」子贡见之曰:「知也。
」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
」客曰:「三季。
」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
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
」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
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
」子贡异色。
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
」子贡以为然。
【白话解】早上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
有人来到,问子贡:「你是孔子的学生吗?」子贡答道:「是的。
有何见教?」「听说孔子是名师,那么你一定也是高徒吧?」「惭愧。
」「那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不知可否?」子贡很爽快地答道:「好。
」「其实,我的问题很简单。
就是你说说一年有几季?」「四季。
」子贡笑答。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四季!!」「三季!!」「四季」子贡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然后争论持续了很久。
孔子闻声,出院。
子贡出面说明原因,让孔子评价。
孔子先是不答,观察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来人见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子贡忙问老师:「这一年应是几季?」孔子答:「四季。
」子贡不解。
孔子继而说道:「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
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
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
你跟这样的人,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
」说完,子贡立刻明白了。
【读后感】看完这个故事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哎呀,我以前好傻。
以前看到那些不讲理的人会生气。
那么现在不会了,心想那是「三季人」,就不往心里去了。
推而广之,对任何人任何事,当我们要发脾气时,或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就想那是「三季人」,是「三季人」做的事,马上就会心平气和了。
这个世界上「三季人」太多了。
既然「三季人」可怜的连四季都不知道存在,那还有什么要与之计较的呢?转念一想,我这样的念头是对的吗?在这个念头里,是否有傲慢的成分呢?把别人当作「三季人」其实是鄙视他人见识不如我。
孔子三季人的故事
![孔子三季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31e8b5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a.png)
孔子三季人的故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万世师表”。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故事,其中关于他三次遇到三季人的故事尤为经典。
第一次遇到三季人是在他年轻时。
当时,孔子在鲁国任教,有一次他和弟子们去参观齐国,途中遇到了三个农夫。
这三个农夫被孔子的学识和风采所吸引,纷纷向他请教问题。
孔子耐心地解答了他们的疑惑,并且还教他们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
这次遇到三季人,让孔子感受到了自己的学识渊博和影响力,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教育弟子的决心。
第二次遇到三季人是在孔子中年时期。
当时,孔子已经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家和政治家。
有一次,他去参观齐国,途中再次遇到了三个农夫。
这一次,这三个农夫向孔子请教的问题更加深奥,涉及到了政治、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孔子不仅耐心解答了他们的问题,还和他们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让他们受益匪浅。
这次遇到三季人,让孔子感受到了自己的学识和智慧的深度,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治国安邦的决心。
第三次遇到三季人是在孔子晚年时期。
当时,孔子已经是年事已高的老人了,但他依然在不断地教育弟子和传播自己的思想。
有一次,他再次去参观齐国,途中又遇到了三个农夫。
这一次,这三个农夫向孔子请教的问题更加深刻,涉及到了人生、生死、天命等更加深奥的问题。
孔子在听完他们的问题后,沉思片刻,给出了更加深刻的回答,并且还和他们分享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
这次遇到三季人,让孔子感受到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于思想传播的决心。
通过这三次遇到三季人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一生不断努力学习、不断传播自己的思想和智慧,他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了后世学习的楷模。
这些故事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让我们明白了做人处世的道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孔子的伟大和智慧。
愿我们能够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思想,让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
三季人的故事
![三季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4c7c217c850ad02de8041c1.png)
三季人的故事
孔子的弟子说,赌就赌,那你说赌什么?那人说:假如确定一年是四个季节,我给你磕三个响头,假如确定一年是三个季节,你给我磕三个响头,你看怎么样?孔子弟子,犹豫也没犹豫,就答应他了。
于是二人便一起去找孔子理论去了。
见到了孔子,二人就把事情的原委一一的向孔子道来,那人非常诚恳的和孔子说:就是这么个事,您是老师,您给凭个理,到底一年有四个季节还是三个季节?孔子看了一下那人,转过身对弟子说:一年确实是三个季节。
那人,马上就开始跟孔子弟子理论:我说一年只有三个季节吧,让你不信,现在好了,赶紧给我磕三个响头吧。
孔子的弟子看了眼老师,无奈的给那人磕了三个响头……见孔子弟子磕完头,那人也就开心的走了。
孔子的弟子见那人走了,便回身问师傅,一年明明是四个季节,老师您怎么也说是三个呢?孔子笑了笑,对其弟子讲:您没看到那人,浑身是绿色吗?其实他是一只蚂蚱,春天生,秋天死,根本活不到冬天,你说他怎么能知道一年当中除了他所经历的三季外,还有一个冬季呢?这样你跟他又能争论出个什么结果呢?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处处遇到此种情况,认为自己的最正确,非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之时,已是不知不觉便成了孔子眼中的三季人,此等深刻,铭记于心。
第 1 页共 1 页。
孔子三季人的故事
![孔子三季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4f60b1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0.png)
孔子三季人的故事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故事被广泛传颂。
其中一个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孔子三季人”。
据传,孔子曾经拜访了一个富有的商人。
这位商人非常尊重孔子,并邀请他在自己家里住宿。
在这期间,商人向孔子请教了很多问题,而孔子也给予了他很多指导和建议。
在离开时,商人对孔子说:“您真是一位伟大的智者。
我希望能够成为您的弟子,请您收我为徒。
”然而,孔子并没有立即答应他。
相反地,他告诉商人:“您需要经过三个考验才能成为我的弟子。
”商人听到后非常惊讶,并问道:“什么样的考验?”“第一个考验是勇气。
” 孔子回答道,“只有当你面对困难和危险时不畏惧、勇往直前时,你才有资格成为我的弟子。
”商人点头表示理解。
“第二个考验是智慧。
” 孔子继续说道,“你必须学会思考、分析和判断,并且要有足够的智慧来解决各种问题。
”商人又点头表示理解。
“第三个考验是仁爱。
” 孔子最后说道,“你必须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并且愿意为他人着想。
”商人再次点头表示理解。
商人回到家中后,开始了自己的修行之旅。
他努力地培养自己的勇气、智慧和仁爱,并在多年后再次去找孔子。
当孔子看到商人时,他非常高兴地对商人说:“你已经通过了我的三个考验,你现在是我的真正的弟子。
”从此以后,这位商人一直跟随着孔子,并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智者,需要具备勇气、智慧和仁爱。
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行和努力,才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
孔子三季人的故事
![孔子三季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2ede47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9.png)
孔子三季人的故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为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留下了许多令人敬仰的故事。
孔子三季人的故事,是指孔子在不同季节遇到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人,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展现了孔子高尚的品德和博大的胸怀。
春天,孔子遇到了一个樵夫。
樵夫对孔子说,“老先生,您是孔子吧?我听说您是圣人,能否告诉我,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孔子微笑着回答说,“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樵夫听后恍然大悟,他觉得孔子的话语简洁而深刻,让他受益匪浅。
夏天,孔子遇到了一个渔夫。
渔夫问孔子,“先生,您是孔子吧?我听说您是圣人,您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孔子微笑着回答说,“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知行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渔夫听后心领神会,他觉得孔子的话语简洁而深刻,让他受益匪浅。
秋天,孔子遇到了一个农夫。
农夫问孔子,“先生,您是孔子吧?我听说您是圣人,您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孔子微笑着回答说,“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诚实守信,知行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农夫听后豁然开朗,他觉得孔子的话语简洁而深刻,让他受益匪浅。
孔子三季人的故事,通过孔子与不同类型的人交流的方式,展现了孔子高尚的品德和博大的胸怀。
他的言行举止,都体现出了他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和坚持。
这些故事不仅让人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和品德,也启发人们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追求。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位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他的言行举止,都体现出了他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和坚持。
这些故事不仅让人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和品德,也启发人们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追求。
在孔子看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而这也正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和追求。
他的思想和品德,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愿我们能够借鉴孔子的故事,不断追求卓越,修身齐家治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
“三季人”的故事
![“三季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979343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9.png)
“三季人”的故事有次看百家讲坛,是一位台湾的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讲《易经的奥秘》,他讲了一个小故事。
说在孔子的故乡,流传这么一个典故。
孔老夫子门下有一个学生,学识过人。
有天他去孔子府上,在门口遇见了一个人。
那人问孔子的学生:“我可以考你一个问题吗?”孔子的学生信心满满地说:“没问题!”那人问:“一年有几季?”孔子的学生一听,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吗?一年就是春夏秋冬四季嘛,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的问题。
于是他回答:“四季!”那人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孔子的学生很不服气,一年明明是四季,怎么只有三季呢?于是他据理力争,但是那人坚持说只有三季,两个人争得不可开交。
他们俩打赌,如果一年只有三季,孔子的学生就要给那人磕三个头;如果一年有四季,那人就给孔子的学生磕三个头。
这时,孔子出来了,两人赶紧要孔子来评评理。
一年到底有几季?孔子说:三季。
学生没有办法,只好低头认错,跪下来给那人磕了三个头。
那人走了以后,学生问孔子:“夫子,一年不是四季吗?你为什么说只有三季呢?孔子说:“你看那个人,浑身都是绿色,是一只蚱蜢。
蚱蜢只能活三季,春夏秋,一到冬季就死掉了。
他从来没见过冬季,你怎么跟他说都说不通一年有四季。
那要争论到什么时候?所以你就吃点亏,给他磕三个头算了。
”学生这才恍然大悟。
当然这只是一个典故,并不是真实的故事。
但是它却揭示了一定的道理。
这里面,孔子是一个导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也可以说他是一个精神领导。
他在教育他的学生什么呢?我个人觉得有下面四个方面:1、人要学会变通,能屈能伸。
虽然有些事情你认为自己是对的,但是在不影响原则性的前提下,要学会适当地妥协。
我记得在听路长全老师讲课的时候,他说到一句话:“不争不足以立世,不退不足以大成。
”我们要学会跟人讲和,跟社会讲和,跟政府讲和,这样才能达成合作和共赢,实现利益平衡,建设和谐社会。
像故事里说的那样,虽然一年确实有四季,但为了结束争吵,你就给他磕三个头算了。
2、立场不同,衡量一件事的标准就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三季人”的故事
曾仕强曾讲了一个故事既有趣、又耐人寻味,特别在为人处事上大有裨益。
故事是这样的:在一个夏日的午后,孔子的一个弟子在院内扫地,这时闯进来一人很不客气地问,你是孔子的学生吗?弟子答是,来人曰:既是孔老夫子的学生一定很有学问吧,弟子说一般一般。
来人说:我有一个简单的问题请你回答,就是一年有几个季节,孔子的弟子不加思索地回答,一年有四季,来人说不对,一年只有三个季节。
弟子说四季,你错了,来人说三季,你错了。
他们的争吵惊动了孔子,听到孔子的脚步声,来人便对弟子说你看这样好不好,让孔老夫子来判断,谁错了给对方磕三个响头,你看行嘛,弟子理直气壮地说当然可以。
孔子出来听完他们的话,什么也没说,只是仔细端详来人,然后对弟子说“一年有三季”你错了,这一句话把弟子惊呆了,傻傻的愣在哪,这时来人说话了,你看你错了,快给我磕三响头,孔子也让弟子给来人磕,弟子磕完头,来人洋洋得意地走了。
弟子开始抱怨老师,一年明明是四个季节,你老咋说是三季了呢,孔子说你只知死读书,不看情况,不分来者是什么人,你看来人通身全是绿的,他是蚂蚱变的,蚂蚱春生秋死,只经历三个季节,他是个“三季人”,你给“三季人”讲四季,你能讲清楚?你说你该不该磕头。
曾教授说他知道“三季人”的故事后,一旦遇到蛮不讲理、横行霸道的人,便自嘲的一笑,心想又遇到“三季人”了,与他不争不犟,本人也不生气,因为不能与“三季人”一般见识的。
生活中不乏有“三季人”,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因为对“三季人”是讲不清四个季节的,就是说白了讲不清道理的,不如和他不要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