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知识讲解_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_基础
高一上数学必修一第一章《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知识点梳理
高一上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梳理1.2.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学习目标1.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并会判断和证明p 是q 的充要条件.2.培养逻辑推理能力.重难点重点:掌握充要条件的概念和判断方法.难点:能利用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定充要条件或进行充要性的证明.一、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我们已经接触过很多形如“如果p ,那么q”①的命题,例如:(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这个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如果x>2,那么x>3;(4)如果a>b 且c>0,那么ac>bc.在“如果p ,那么q”形式的命题中,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若“如果p ,那么q”是一个真命题,则称由p 可以推出q ,记作p q读作“p 推出q”;否则,称由p 推不出q ,记作p q ,读作“p 推不出q”.例如,上述例子中,(1)是一个真命题,即“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可以推出“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这也可记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而(3)是一个假命题,即x>2推不出x>3,这也可记作x>2⇏x>3.①“如果p ,那么q”也常常记为“如果p ,则q”或“若p ,则q”,【尝试与发现】当p q 时,我们称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当p q 时,我们称p 不是q 的充分条件,q 不是p 的必要条件.事实上,前述课前导读中的“充分”“必要”与这里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表示的是类似的意思.因此, “如果p ,那么q”是真命题,⇒⇒⇒p q ,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这四种形式的表达,讲的是同一个逻辑关系,只是说法不同而已.例如,因为“如果x=-y ,则x 2=y 2”是真命题,所以x=-y x 2=y 2,x=-y 是x 2=y 2的充分条件,x 2=y 2是x=-y 的必要条件.再例如,因为命题“若A∩B≠∅,则A≠∅”是真命题,所以A∩B≠∅ A≠∅A∩B≠∅是A≠∅的 条件A≠∅是A∩B≠∅的 条件【思考与辨析】【典型例题】例1 判断下列各题中,p 是否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否是p 的必要条件:(1)p:x ∈Z ,q:x ∈R ;(2)p:x 是矩形,q:x 是正方形。
第03讲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生版)-2023年新高一(初升高)暑期数学衔接(新人教版)
第03讲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习目标】1.通过对典型数学命题的梳理,理解必要条件的意义,理解性质定理与必要条件的关系2.通过对典型数学命题的梳理,理解充分条件的意义,理解判定定理与充分条件的关系3.通过对典型数学命题的梳理,理解充要条件的意义,理解数学定义与充要条件的关系【基础知识】一、“⇒”及“⇔”的含义“⇒”是推断符号,p⇒q即如果p成立,那么q一定成立,“⇔”表示“等价”,如“p⇔q”指的是“如果p,那么q”,同时有“如果q,那么p”,或者说“从p推出q”,同时可“从q 推出p”.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如果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同时q是p的必要条件;2.如果p⇒q,但q⇏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如果p⇒q,且q⇒p,则p是q的充要条件;4.如果q⇒p,且p⇏q,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5.如果p⇏q,且q⇏p,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理解充分条件:说条件是充分的,也就是说条件是充足的,条件是足够的,条件是足以保证的.“有之必成立,无之未必不成立”.必要条件:必要就是必须,必不可少.“有之未必成立,无之必不成立”7.从集合角度理解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若p以集合A的形式出现,q以集合B的形式出现,即A={x|p(x)},B={x|q(x)},则关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又可以叙述为(1)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2)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3)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4)若A 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5)若A B,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6)若A B且A⊉B,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三、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注意点1.明确条件与结论.2.判断若p,则q 是否成立时注意利用等价命题.3.可以用反例说明由p 推不出q,但不能用特例说明由p 可以推出q.四、充要条件一定要分清谁是条件谁是结论,注意下面两种叙述方式的区别:1.p 是q 的充分条件;2.p 的充分条件是q .五、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一般表现在参数问题的求解上.解题时需注意:1.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解.2.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六、充要条件的证明策略1.要证明一个条件p 是否是q 的充要条件,需要从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向进行,即证明两个命题“若p,则q”为真且“若q,则p”为真.2.在证明的过程中也可以转化为集合的思想来证明,证明p 与q 的解集是相同的,证明前必须分清楚充分性和必要性,即搞清楚由哪些条件推证到哪些结论.【基础知识】考点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例1.(2020-2021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三角形的某两条边相等”是“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考点二: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命题真假的判断例2.(多选)(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高一上学期期末)下列四个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 .“2x >”是“3x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B .“三角形为正三角形”是“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的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关于x 的方程()200++=≠ax bx c a 有实数根的充要条件是240b ac =-≥△D .若集合A B ⊆,则x A ∈是x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考点三:根据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求参数范围例3.(2022学年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设:13x α≤<,:x m β<,若α是β的充分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考点四: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推理例4.(2022学年安徽省A10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已知p 是r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 是r 的充分条件,s 是r 的必要条件,q 是s 的必要条件,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r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B .r 是s 的充要条件C .r 是s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D .q 是s 的充要条件【真题演练】1.(2020-2021学年重庆市青木关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260x x --=”是“3x =”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2022学年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设P :3x <,q :13x -<<,则p 是q 成立的()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3.(2022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高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x >是5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 .1x ≠±是1x ≠的充要条件C .若q p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D .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的充分条件是它是平行四边形4.(多选)(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已知集合{}3A x x =≤,集合{}1B x x m =≤+,能使A B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有()A .0m >B .1m >C .3m >D .4m >5.(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水果湖高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若“x k <或3x k >+”是“41x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k 的值可以是()A .8-B .5-C .1D .46.(2022学年湖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调考)若命题p 是命题“:0q xy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p 可以是___________.(写出满足题意的一个即可)7.(2022学年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给出下列命题:①已知集合{240A xx =-<∣,且}N x ∈,则集合A 的真子集个数是4;②“1x =-”是“2560x x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1a <”是“方程20x x a ++=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④设,a b ∈R ,则“0a ≠”是“0a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8.(2022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已知非空集合{}|1614P x a x a =-≤≤-,{}|25Q x x =-≤≤.(1)若3a =,求()P Q ⋂R ð;(2)若“x P ∈”是“x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过关检测】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金海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2x =”是“240x ﹣=”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使“0<x <4”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A .x >0B .x <0或x >4C .0<x <3D .x <03.(2022学年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设,x y R ∈,则“1x ≠或1y ≠”是“2x y +≠”的()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4.(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月考)在△ABC 中,AB 2+BC 2=AC 2是△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条件A .充分不必要B .必要不充分C .充要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5.(多选)(2020-2021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p 是q 的必要条件的是()A .:325,:235p x q x +>-->-B .:2,2,:p a b q a b><>C .p :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q :四边形是正方形D .:0p a ≠,q :关于x 的方程1ax =有唯一解6.(多选)设全集为U ,在下列选项中,是B A ⊆的充要条件的有()A .A B A = B .()U A B Ç=ÆðC .()()U U A B Í痧D .()U A B U È=ð7.(多选)已知p ,q 都是r 的充分条件,s 是r 的必要条件,q 是s 的必要条件,则()A .p 是q 的充分条件B .p 是s 的必要条件C .r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D .s 是q 的充要条件8.下列命题:①“2x >且3y >”是“5x y +>”的充要条件;②当0a ≠时,“240b ac -<”是“方程20ax bx c ++=有解”的充要条件;③“1x =或2x =-”是“方程220x x +-=”的充要条件.其中正确的序号为______.9.已知集合{|1A x x =<-,或{}2}|23x B x a x a >=≤≤+,,若“x A ∈”是“x B ∈”的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0.(2022学年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高一10月月考)已知集合{}13A x x =-<<,{}12B x x x x =<<,其中1x ,()212x x x <是关于x 的方程22210x x a --+=的两个不同的实数根.(1)是否存在实数a ,使得“x A ∈”是“x B ∈”的充要条件?若存在,求出a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若“x A ∈”是“x B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a 的取值范围..。
高考数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数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总结归纳数学知识点的积累是高考必胜的法宝,以下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请大家参考。
一、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当命题若A则B为真时,A称为B的充分条件,B称为A的必要条件。
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常用判断法1.定义法:判断B是A的条件,实际上就是判断B=A或者A=B 是否成立,只要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按逻辑关系画出箭头示意图,再利用定义判断即可2.转换法:当所给命题的充要条件不易判断时,可对命题进行等价装换,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3.集合法在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间的关系判断有困难时,可从集合的角度考虑,记条件p、q对应的集合分别为A、B,则: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A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三、知识扩展1.四种命题反映出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其关系(尤其是两种等价关系)的产生过程,关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也可以叙述为:(1)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命题的逆命题;(2)同时否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的否命题;(3)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2.由于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四种命题的关系的深化,他们之间存在这密切的联系,故在判断命题的条件的充要性时,可考虑正难则反的原则,即在正面判断较难时,可转化为应用该命题的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一个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可以不止一个,必要条件也可以不止一个。
以上为大家分享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查字典数学网希望大家可以熟练运用。
1.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新教材】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讲义
新教材必修第一册1.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标解读:1.必要条件的概念(理解)2.充分条件的概念(理解)3.充要条件.(理解)学习指导:1.学习本节内容的关键在于通过对典型数学命题的梳理,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并熟练掌握判定方法.2.学习重点是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从要条件的意义的理解和辨析,判断“若p,则q”形式的命题的真假.知识导图:教材全解知识点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命题:一般地,我们把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是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是假命题.中学数学中的许多命题可以写成“若p,则q”、“如果p,那么q”等形式.其中p称为命题的条件,q称为命题的结论.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般地,“若p,则q”为真命题,是指由p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这时,我们就说,由p可以推出q,记作qp⇒,并且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如果“若p,则q”为假命题,那么由条件p不能推出结论q,记作qp⇒.此时,我们就说p不是q的充分条件,q不是p的必要条件.说明:一般地(1)数学中的每一条判定定理都给出了相应数学结论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2)数学中的每一条性质定理都给出了相应数学结论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3.充要条件的概念一般地,“若p,则q”和它的逆命题“若q,则p”均是正命题,即既有qq⇒,p⇒,又有p 记作qp⇔.此时,p既是q的充分条件,q也是p的必要条件,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为充要条件.显然,如概括地说,如果qp⇔,那么q与p互为充要条件. 知识剖析: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传递性充分、必要、充要条件都具有传递性,具体如下:(1)若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s 的充分条件,即s q q p ⇒⇒,,则有s p ⇒,即p 是s 的充分条件;(2)若p 是q 的必要条件,q 是s 的必要条件,即q s p q ⇒⇒,,则有p s ⇒,即p 是s 的必要条件;(3)若p 是q 的充要条件,q 是s 的充要条件,即s q q p ⇔⇔,,则有s p ⇔,即p 是s 的充要条件;例1-1:用符号“⇒”与“⇒”填空.(1)12>x 1>x ; (2)b a ,都是偶数 b a +是偶数.例1-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1)1=x 是)2)(1(--x x =0的充分条件;(2)1>x 是2>x 的充分条件;(3)2>+y x 是1,1>>y x 的必要条件.答案:(1)正确,因为0)1)(1(1=+-⇒=x x x ;(3)正确,因为21,1>+⇒>>y x y x .例1-3:(浙江高考题)设b a ,是实数,则“0>+b a ”是“0>ab ”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D例1-4:已知q p ,都是r 的充分条件,s 是r 的必要条件,q 是s 的必要条件,那么:(1)s 是q 的什么条件?(2)r 是q 的什么条件?(3)p 是q 的什么条件?答案:(1)s 是q 的充要条件.(2)r 是q 的充要条件;(3)(3)p 是q 的充分条件.重难拓展知识点2:从集合角度看充分、必要条件1.依据设集合)}(|{)},(|{x q x B x p x A ==.若x 具有性质p ,则A x ∈;若x 具有性质q ,则.B x ∈ 若B A ⊆,就是说x 具有性质p ,则x 必有性质q ,即.q p ⇒类似地,A B ⊆与p q ⇒等价。
高考数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数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总结归纳数学知识点的积累是高考必胜的法宝,以下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请大家参考。
一、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当命题若A则B为真时,A称为B的充分条件,B称为A的必要条件。
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常用判断法1.定义法:判断B是A的条件,实际上就是判断B=A或者A=B 是否成立,只要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按逻辑关系画出箭头示意图,再利用定义判断即可2.转换法:当所给命题的充要条件不易判断时,可对命题进行等价装换,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3.集合法在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间的关系判断有困难时,可从集合的角度考虑,记条件p、q对应的集合分别为A、B,则: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A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三、知识扩展1.四种命题反映出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其关系(尤其是两种等价关系)的产生过程,关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也可以叙述为:(1)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命题的逆命题;(2)同时否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的否命题;(3)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2.由于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四种命题的关系的深化,他们之间存在这密切的联系,故在判断命题的条件的充要性时,可考虑正难则反的原则,即在正面判断较难时,可转化为应用该命题的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一个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可以不止一个,必要条件也可以不止一个。
以上为大家分享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查字典数学网希望大家可以熟练运用。
高中数学讲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基础知识1、定义:(1)对于两个条件,p q ,如果命题“若p 则q ”是真命题,则称条件p 能够推出条件q ,记为p q Þ,(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如果条件,p q 满足p q Þ,则称条件p 是条件q 的充分条件;称条件q 是条件p 的必要条件2、对于两个条件而言,往往以其中一个条件为主角,考虑另一个条件与它的关系,这种关系既包含充分方面,也包含必要方面。
所以在判断时既要判断“若p 则q ”的真假,也要判断“若q 则p ”真假3、两个条件之间可能的充分必要关系:(1)p 能推出q ,但q 推不出p ,则称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p 推不出q ,但q 能推出p ,则称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p 能推出q ,且q 能推出p ,记为p q Û,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也称,p q 等价(4)p 推不出q ,且q 推不出p ,则称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如何判断两个条件的充分必要关系(1)通过命题手段,将两个条件用“若……,则……”组成命题,通过判断命题的真假来判断出条件能否相互推出,进而确定充分必要关系。
例如2:1;:10p x q x =-=,构造命题:“若1x =,则210x -=”为真命题,所以p q Þ,但“若210x -=,则1x =”为假命题(x 还有可能为1-),所以q 不能推出p ;综上,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理解“充分”,“必要”词语的含义并定性的判断关系① 充分:可从日常用语中的“充分”来理解,比如“小明对明天的考试做了充分的准备”,何谓“充分”?这意味着小明不需要再做任何额外的工作,就可以直接考试了。
在逻辑中充分也是类似的含义,是指仅由p 就可以得到结论q ,而不需要再添加任何说明与补充。
以上题为例,对于条件:1p x =,不需再做任何说明或添加任何条件,就可以得到2:10q x -=所以可以说p 对q 是“充分的”,而反观q 对p ,由2:10q x -=,要想得到:1p x =,还要补充一个前提:x 不能取1-,那既然还要补充,则说明是“不充分的”② 必要:也可从日常用语中的“必要”来理解,比如“心脏是人的一个必要器官”,何谓“必要”?没有心脏,人不可活,但是仅有心脏,没有其他器官,人也一定可活么?所以“必要”体现的就是“没它不行,但是仅有它也未必行”的含义。
高考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P
(4)已知x、y∈R p:(x-1)2+(y-2)2=0 q:(x-1)(y-2)=0
充分不必要
练习1.设f(x)=x2-4x(x∈R),则f(x)>0的一个必要而不
充分条件是( C) A、x<0 C、│x-1│>1
B、x<0或x>4 D、│x-2│>3
P32例1变式
记住:小范围能推出大范围,大范围不能推
出小范围。
例2.填空题
(1)若p q则p是q的_必___要__条件;
注意逆否命 题等价性
(2)ab
b
0是a b
必要不 0的充__分____条件;
(要3)条若件A是,B则的A充是分D的条充 必件分 要,不B条是件C(.的3充)要须条画件出,关D系是图C的必
1.若A B,则p 是q的充分条件。
2.若AB,则p 是q的必要条件。
3.若A=B,则p 是q的充要条件。
记住:小范围能推出大范围,大范围不能推出小范围。
第三种方法:等价法
利用 AB与BA BA与AB
AB与BA 的互为逆否命题的
等价关系。
证明A是B的充要条件,分两步: (1)充分性:把A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 条件推出B; (2)必要性:把B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 条件推出A。
高三第一轮复习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一、基础知识
(一)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定义 1.充分条件:如果A成立那么B成立,则条件A是B成 立的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如果A成立那么B成立,这时B是A的必 然结果,则条件B是A成立的必要条件。
A B
3.充要条件:如果A既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又是B 成立的必要条件,则A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同时B也 是A成立的充要条件。
高考数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数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总结归纳数学知识点的积累是高考必胜的法宝,以下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请大家参考。
一、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当命题若A则B为真时,A称为B的充分条件,B称为A的必要条件。
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常用判断法
1.定义法:判断B是A的条件,实际上就是判断B=A或者A=B 是否成立,只要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按逻辑关系画出箭头示意图,再利用定义判断即可
2.转换法:当所给命题的充要条件不易判断时,可对命题进行等价装换,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3.集合法
在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间的关系判断有困难时,可从集合的角度考虑,记条件p、q对应的集合分别为A、B,则:
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A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三、知识扩展
1.四种命题反映出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其关系(尤其是两种等价关系)的产生过程,关于逆
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也可以叙述为:
(1)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命题的逆命题;
(2)同时否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的否命题;
(3)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2.由于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四种命题的关系的深化,他们之间存在这密切的联系,故在判断命题的条件的充要性时,可考虑正难则反的原则,即在正面判断较难时,可转化为应用该命题的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一个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可以不止一个,必要条件也可以不止一个。
以上为大家分享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希望大家可以熟练运用。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高中数学知识点讲解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知识点的认识】1、判断:当命题“若则”为真时,可表示为,称为的充分条件,是的必要条件.事实上,p q p q p q q p与“”等价的逆否命题是“”.它的意义是:若不成立,则一定不成立.这就是说,p q ¬q ¬p q p q 对于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说是的必要条件.例如:.显然,则.等价于p q p p:x>2;q:x>0 x p x qx q x p,则一定成立.2、充要条件:如果既有“”,又有“”,则称条件是成立的充要条件,或称条件是成立p q q p p q q p的充要条件,记作“”.与互为充要条件.p q p q【解题方法点拨】充要条件的解题的思想方法中转化思想的依据;解题中必须涉及两个方面,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缺一不可.证明题目需要证明充分性与必要性,实际上,充分性理解为充分条件,必要性理解为必要条件,学生答题时往往混淆二者的关系.判断题目可以常用转化思想、反例、特殊值等方法解答即可.判断充要条件的方法是:①若为真命题且为假命题,则命题是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 q q p p q②若为假命题且为真命题,则命题是命题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 q q p p q③若为真命题且为真命题,则命题是命题的充要条件;p q q p p q④若为假命题且为假命题,则命题是命题的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p q q p p q⑤判断命题p 与命题q 所表示的范围,再根据“谁大谁必要,谁小谁充分”的原则,判断命题p 与命题q 的关系.【命题方向】充要条件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始,或者没有上学就能应用的,只不过没有明确定义,因而几乎年年必考内容,多以小题为主,有时也会以大题形式出现,中学阶段的知识点都相关,所以命题的范围特别广.1/ 1。
高考数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数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总结归纳数学知识点的积累是高考必胜的法宝,以下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请大家参考。
一、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当命题若A则B为真时,A称为B的充分条件,B称为A的必要条件。
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常用判断法1.定义法:判断B是A的条件,实际上就是判断B=A或者A=B 是否成立,只要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按逻辑关系画出箭头示意图,再利用定义判断即可2.转换法:当所给命题的充要条件不易判断时,可对命题进行等价装换,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3.集合法在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间的关系判断有困难时,可从集合的角度考虑,记条件p、q对应的集合分别为A、B,则: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A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三、知识扩展1.四种命题反映出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其关系(尤其是两种等价关系)的产生过程,关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也可以叙述为:(1)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命题的逆命题;(2)同时否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的否命题;(3)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2.由于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四种命题的关系的深化,他们之间存在这密切的联系,故在判断命题的条件的充要性时,可考虑正难则反的原则,即在正面判断较难时,可转化为应用该命题的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一个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可以不止一个,必要条件也可以不止一个。
以上为大家分享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查字典数学网希望大家可以熟练运用。
高考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PPT)3-3
(4)已知x、y∈R p:(x-1)2+(y-2)2=0 q:(x-1)(y-2)=0
充分不必要
练习1.设f(x)=x2-4x(x∈R),则f(x)>0的一个必要而不
充分条件是( C)
A、x<0 C、│x-1│>1
B、x<0或x>4 D、│x-2│>3
P32例1变式
记住:小范围能推出大范围,大范围不能推 出小范围。
一、基础知识
(一)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定义 1.充分条件:如果A成立那么B成立,则条件A是B成 立的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如果A成立那么B成立,这时B是A的必 然结果,则条件B是A成立的必要条件。
A B
3.充要条件:如果A既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又是B 成立的必要条件,则A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同时B也 是A成立的充要条件。
AB
而是属于一种比它们还大的巨人的。 [] 虽然普洛特-加龙省没有认识到这块化石是恐龙的,甚至也没有把它与爬行动物联系起来,但他用文字记载和用插图 亲临描绘的这块标本已被后来的古生物学家鉴定是一种叫做巨齿龙(又名斑龙)的恐龙的大腿骨,而这块化石的发现比曼特尔夫妇发现第一种被命名的恐 龙——禽龙早年。因此,哈士尔特德;炒股技术指标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指标 股票指标大全 股票指标大全下载 股票指标网 股票 指标 ; 认为,普洛特-加龙省应该是恐龙化石的第一个发现者和记录者。 [] 8年,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创建了“dinosaur”这一名词。英文的dinosaur来自希 腊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动物)。对当时的欧文来说,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动物”是指大的灭绝的爬行动物(实则不是)。 实际上,那个时候发现的恐龙化石并不多。 [] 暴龙与异特龙 暴龙与异特龙 自从8年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后,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龙的遗迹。世界上被描 述的恐龙至少有至8多个属(古生物学上的种属,不完全同于现代动物的分类方式)。后来,日本、中国等国的学者把它译为恐龙,原因是这些国家一向有关 于龙的传说,认为龙是鳞虫之长,如蛇等就素有小龙的别称。 [] 年月,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群的发现轰动世界。南阳盆地的恐龙蛋化石群种类多、数量多、 分布广、保存完好,堪称世界之最。 [] 恐龙近亲 兽脚类恐龙 兽脚类恐龙(张) 在8年发现的始祖鸟(早期认为它是最早的鸟类,近期研究认为其更可能属于原 始恐爪龙类)与美颌龙形态相似,差别在于始祖鸟化石有明显的羽毛痕迹(美颌龙虽然也有羽毛,但它们很原始),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食肉恐龙具有原始 羽毛,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近亲。自从年以来,许多研究报告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恐龙的直系后代,近年来的研究都倾向于把鸟类直接归入 虚骨龙类(包括霸王龙、窃蛋龙、恐爪龙等)。鳄鱼则是另一群恐龙的现代近亲,但两者关系较非鸟恐龙与鸟类远。非鸟恐龙、鸟类、鳄鱼都属于初龙类演 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于晚二叠纪,并在中三叠纪成为优势动物群。 [] 哺乳动物起源于爬行动物,它们的前身是“似哺乳类的爬行动物”,即兽孔目,早 期则是“似爬行类的哺乳动物”,即哺乳型动物。 [] 中生代的爬行动物,大部分在中生代的末期灭绝了;一部分适应了变化的环境被保留下来,即现存的爬 行动物(如龟鳖类、蛇类、鳄类等);还有一部分沿着不同的进化方向,进化成了现今的鸟类和哺乳类。 [] 恐龙是介于冷血和温血之间的动物 年月,有 关恐龙究竟是像鸟类
【高中数学】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基础知识1.命题的概念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一个命题要么是真命题,要么是假命题,不能模棱两可.2.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1)如果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①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指:A⇒B且B A;②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是指:B⇒A且A B,在解题中要弄清它们的区别,以免出现错误.(2)如果q⇒p,则p是q的必要条件;(3)如果既有p⇒q,又有q⇒p,记作p⇔q,则p是q的充要条件.充要关系与集合的子集之间的关系设A={x|p(x)},B={x|q(x)},①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②若A 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二、常用结论1.四种命题中的等价关系原命题等价于逆否命题,否命题等价于逆命题,所以在命题不易证明时,往往找等价命题进行证明.2.等价转化法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等价于非q是非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其他情况以此类推.考点一四种命题及其真假判断[典例](2019·菏泽模拟)有以下命题:①“若xy =1,则x ,y 互为倒数”的逆命题;②“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③“若m ≤1,则x 2-2x +m =0有实数解”的逆否命题;④“若A ∩B =B ,则A ⊆B ”的逆否命题.其中真命题是()A .①②B .②③C .④D .①②③[解析]①原命题的逆命题为“若x ,y 互为倒数,则xy =1”,是真命题;②原命题的否命题为“面积不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是真命题;③若m ≤1,Δ=4-4m ≥0,所以原命题是真命题,故其逆否命题也是真命题;④由A ∩B =B ,得B ⊆A ,所以原命题是假命题,故其逆否命题也是假命题,故①②③正确.[答案]D [题组训练]1.(2019·长春质监)命题“若x 2<1,则-1<x <1”的逆否命题是()A .若x 2≥1,则x ≥1或x ≤-1B .若-1<x <1,则x 2<1C .若x >1或x <-1,则x 2>1D .若x ≥1或x ≤-1,则x 2≥1解析:选D命题的形式是“若p ,则q ”,由逆否命题的知识,可知其逆否命题是“若非q ,则非p ”的形式,所以“若x 2<1,则-1<x <1”的逆否命题是“若x ≥1或x ≤-1,则x 2≥1”.2.已知集合P |x =k +12,k ∈Z|x =k2,k ∈Zx ∈P ,则x ∈Q”,那么,在原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 .0B .1C .2D .4解析:选C 因为P =|x =k +12,k ∈Z=|x =2k +12,k ∈Z ,Q =|x =k2,k ∈Z 所以P Q ,所以原命题“x ∈P ,则x ∈Q”为真命题,则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原命题的逆命题“x ∈Q ,则x ∈P ”为假命题,则原命题的否命题为假命题,所以真命题的个数为2.考点二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典例](1)(2019·湖北八校联考)若a ,b ,c ,d ∈R ,则“a +d =b +c ”是“a ,b ,c ,d 依次成等差数列”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2018·天津高考)设x ∈R ,则“|x -12|<12”是“x 3<1”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已知p :x +y ≠-2,q :x ,y 不都是-1,则p 是q 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1)定义法当a =-1,b =0,c =3,d =4时,a +d =b +c ,但此时a ,b ,c ,d 不成等差数列;而当a ,b ,c ,d 依次成等差数列时,由等差数列的性质知a +d =b +c .所以“a +d =b +c ”是“a ,b ,c ,d 依次成等差数列”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2)集合法由|x -12|<12,得0<x <1,则0<x 3<1,即“|x -12|<12”⇒“x 3<1”;由x 3<1,得x <1,当x ≤0时,|x -12|≥12,即“x 3<1”“|x -12|<12”.所以“|x -12|<12”是“x 3<1”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3)等价转化法因为p :x +y ≠-2,q :x ≠-1或y ≠-1,所以非p :x +y =-2,非q :x =-1且y =-1,因为非q⇒非p但非p非q,所以非q是非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1)B(2)A(3)A[提醒]判断条件之间的关系要注意条件之间关系的方向,要注意“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与“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的区别,要正确理解“p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q”的含义.[题组训练]1.[集合法]已知x∈R,则“x<1”是“x2<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若x2<1,则-1<x<1,∵(-∞,1)⊇(-1,1),∴“x<1”是“x2<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定义法](2018·南昌调研)已知m,n为两个非零向量,则“m·n<0”是“m与n的夹角为钝角”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设m,n的夹角为θ,若m,n的夹角为钝角,则π2<θ<π,则cosθ<0,则m·n<0成立;当θ=π时,m·n=-|m|·|n|<0成立,但m,n的夹角不为钝角.故“m·n<0”是“m与n的夹角为钝角”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等价转化法]“xy≠1”是“x≠1或y≠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设p:xy≠1,q:x≠1或y≠1,则非p:xy=1,非q:x=1且y=1.可知非q⇒非p,非p非q,即非q是非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xy≠1”是“x≠1或y≠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考点三根据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的范围[典例]已知P={x|x2-8x-20≤0},非空集合S={x|1-m≤x≤1+m}.若x∈P是x ∈S的必要条件,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x2-8x-20≤0,得-2≤x≤10,所以P={x|-2≤x≤10},由x∈P是x∈S的必要条件,知S⊆P.-m≤1+m,-m≥-2,+m≤10,所以0≤m≤3.所以当0≤m≤3时,x∈P是x∈S的必要条件,即所求m的取值范围是[0,3].[答案][0,3][变透练清]1.[变结论]若本例条件不变,问是否存在实数m,使x∈P是x∈S的充要条件.解:若x∈P是x∈S的充要条件,则P=S,所以{1-m=-2,1+m=10,解得{m=3,m=9,即不存在实数m,使x∈P是x∈S的充要条件.2.(变条件)若本例将条件“若x∈P是x∈S的必要条件”变为“若非P是非S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其他条件不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由例题知P={x|-2≤x≤10},∵非P是非S的必要不充分条件,∴S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S且S P.∴[-2,10][1-m,1+m].-m≤-2,+m>10-m<-2,+m≥10.∴m≥9,即m的取值范围是[9,+∞).[课时跟踪检测]1.已知命题p:“正数a的平方不等于0”,命题q:“若a不是正数,则它的平方等于0”,则q是p的()A.逆命题B.否命题C.逆否命题D.否定解析:选B命题p:“正数a的平方不等于0”可写成“若a是正数,则它的平方不等于0”,从而q是p的否命题.2.命题“若x2+3x-4=0,则x=4”的逆否命题及其真假性为()A.“若x=4,则x2+3x-4=0”为真命题B.“若x≠4,则x2+3x-4≠0”为真命题C.“若x≠4,则x2+3x-4≠0”为假命题D.“若x=4,则x2+3x-4=0”为假命题解析:选C根据逆否命题的定义可以排除A、D,因为x2+3x-4=0,所以x=-4或1,故原命题为假命题,即逆否命题为假命题.3.原命题为“若z1,z2互为共轭复数,则|z1|=|z2|”,关于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真假性的判断依次如下,正确的是()A.真,假,真B.假,假,真C.真,真,假D.假,假,假解析:选B当z1,z2互为共轭复数时,设z1=a+b i(a,b∈R),则z2=a-b i,则|z1|=|z2|=a2+b2,所以原命题为真,故其逆否命题为真.取z1=1,z2=i,满足|z1|=|z2|,但是z1,z2不互为共轭复数,所以其逆命题为假,故其否命题也为假.4.(2018·北京高考)设a,b,c,d是非零实数,则“ad=bc”是“a,b,c,d成等比数列”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 a,b,c,d是非零实数,若a<0,d<0,b>0,c>0,且ad=bc,则a,b,c,d不成等比数列(可以假设a=-2,d=-3,b=2,c=3).若a,b,c,d成等比数列,则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知ad=bc.所以“ad=bc”是“a,b,c,d成等比数列”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5.已知命题α:如果x<3,那么x<5;命题β:如果x≥3,那么x≥5;命题γ:如果x≥5,那么x≥3.关于这三个命题之间的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命题α是命题β的否命题,且命题γ是命题β的逆命题;②命题α是命题β的逆命题,且命题γ是命题β的否命题;③命题β是命题α的否命题,且命题γ是命题α的逆否命题.A.①③B.②C.②③D.①②③解析:选A本题考查命题的四种形式,逆命题是把原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否命题是把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都加以否定,逆否命题是把原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先都否定然后互换所得,故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6.(2018·北京高考)设a,b均为单位向量,则“|a-3b|=|3a+b|”是“a⊥b”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C 由|a -3b |=|3a +b |,得(a -3b )2=(3a +b )2,即a 2+9b 2-6a ·b =9a 2+b 2+6a ·b .因为a ,b 均为单位向量,所以a 2=b 2=1,所以a ·b =0,能推出a ⊥b .由a ⊥b 得|a -3b |=10,|3a +b |=10,能推出|a -3b |=|3a +b |,所以“|a -3b |=|3a +b |”是“a ⊥b ”的充分必要条件.7.如果x ,y 是实数,那么“x ≠y ”是“cos x ≠cos y ”的()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C设集合A ={(x ,y )|x ≠y },B ={(x ,y )|cos x ≠cos y },则A 的补集C ={(x ,y )|x =y },B 的补集D ={(x ,y )|cos x =cos y },显然C D ,所以BA .于是“x ≠y ”是“cosx ≠cos y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8.(2019·湘东五校联考)“不等式x 2-x +m >0在R 上恒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A .m >14B .0<m <1C .m >0D .m >1解析:选C若不等式x 2-x +m >0在R 上恒成立,则Δ=(-1)2-4m <0,解得m >14,因此当不等式x 2-x +m >0在R 上恒成立时,必有m >0,但当m >0时,不一定推出不等式在R 上恒成立,故所求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可以是m >0.9.在△ABC 中,“A =B ”是“tan A =tan B ”的________条件.解析:由A =B ,得tan A =tan B ,反之,若tan A =tan B ,则A =B +k π,k ∈Z.∵0<A <π,0<B <π,∴A =B ,故“A =B ”是“tan A =tan B ”的充要条件.答案:充要10.在命题“若m >-n ,则m 2>n 2”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若m =2,n =3,则2>-3,但22<32,所以原命题为假命题,则逆否命题也为假命题,若m =-3,n =-2,则(-3)2>(-2)2,但-3<2,所以逆命题是假命题,则否命题也是假命题.故假命题的个数为3.答案:311.已知p (x ):x 2+2x -m >0,若p (1)是假命题,p (2)是真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因为p (1)是假命题,所以1+2-m ≤0,解得m ≥3.又p (2)是真命题,所以4+4-m >0,解得m <8.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3,8).答案:[3,8)12.(2019·齐鲁名校调研)给出下列说法:①“若x +y =π2,则sin x =cos y ”的逆命题是假命题;②“在△ABC 中,sin B >sin C 是B >C 的充要条件”是真命题;③“a =1”是“直线x -ay =0与直线x +ay =0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④命题“若x <-1,则x 2-2x -3>0”的否命题为“若x ≥-1,则x 2-2x -3≤0”.以上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对于①,“若x +y =π2,则sin x =cos y ”的逆命题是“若sin x =cos y ,则x +y=π2”,当x =0,y =3π2时,有sin x =cos y 成立,但x +y =3π2,故逆命题为假命题,①正确;对于②,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B >sin C ⇔b >c ⇔B >C ,②正确;对于③,“a =±1”是“直线x -ay =0与直线x +ay =0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故③错误;对于④,根据否命题的定义知④正确.答案:①②④13.写出命题“已知a ,b ∈R ,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 +b ≤0有非空解集,则a 2≥4b ”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解:(1)逆命题:已知a ,b ∈R ,若a 2≥4b ,则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 +b ≤0有非空解集,为真命题.(2)否命题:已知a ,b ∈R ,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 +b ≤0没有非空解集,则a 2<4b ,为真命题.(3)逆否命题:已知a ,b ∈R ,若a 2<4b ,则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 +b ≤0没有非空解集,为真命题.。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知识点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知识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概念,因其抽象而成为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下面是高一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知识点.(一)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1.充分条件:如果A成立,那么B成立,即AnB,则条件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2.必要条件:如果A成立,那么B成立,即AnB,这时B是A的必然结果,则条件B是A成立的必要条件;3.充要条件: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简单地说,满足A,必然B;不满足A,必然不B,则A 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反之,如果有事物情况B,则必然有事物情况A;如果没有事物情况B,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A,B就是A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简单地说,满足B,必然A;不满足B,必然不A,则B是A的充分必要条件.即A可以推导出B,且B也可以推导出A.或者说,如果A既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又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即AoB,则A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同时B也是A成立的充要条件.(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命题“若…,则…”,其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其中符号“n”叫做推出,符号“会”叫做推不出或叫做不能推出,符号“o”叫做互相推出.1.若AnB且B弃A成立,则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B是A成立的必要条件;2.若AnB且B=^>Λ成立,则A是B成立的充分且不必要条件,B是A成立必要且非充分条件;3.若A=母B且BnA成立,则B是A成立的充分条件,A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4.若A=B且B=A成立,即A=B成立,则A、B互为充要条件.证明A是B的充要条件,分两步:①充分性:把A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B;②必要性:把B当作己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A.5.若A弃B且B=M>A成立,则A是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若B=e>A且A=e>B成立,则B是A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即:由条件能推出结论,但由结论推不出这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充分条件;能由结论推出条件,但由条件推不出结论;此条件为必要条件;既能由结论推出条件,又能有条件推出结论,此条件为充要条件;由条件推不出结论,由结论推不出这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常用判断法L定义法:判断B是A的条件,实际上就是判断BnA或者AnB是否成立,只要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按逻辑关系画出箭头示意图,再利用定义判断即可.2.转换法:当所给命题的充要条件不易判断时,可对命题进行等价装换,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3集合法在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间的关系判断有困难时,可从集合的角度考虑,记条件p、q对应的集合分别为A、B,则:若AGB,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若A3B,则P是q的必要条件,q是P的充分条件;i 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若A不包含于B,且B不包含于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从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看,若p:χ∈Λ,q:x∈B.①若AqB,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②若A是B的真子集,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③若A=B,则p、q互为充要条件;④若A 不是B的子集且B不是A的子集,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充分必要条件的常见集合表示:设A、B是两个集合.①如果A是B的充分条件,那么满足A的必然满足B,表示为AqB;②如果A是B的必要条件,那么满足B的必然满足A,表示为B G A,或A33;③如果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那么A是B的真子集;④如果A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那么B是A的真子集;⑤如果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那么A、B等价,表示为A=B.5.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通常有四种结论: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判断方法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①确定哪是条件,哪是结论;②尝试用条件推结论,③再尝试用结论推条件,④最后判断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内涵.1.充分条件:指根据提供的现有条件可以直接判断事物的运行发展结果.充分条件是事物运行发展的必然性条件,体现必然性的内涵.如母亲与女儿的关系属于亲情关系吗?答案是必然属于.2.必要性条件:事物的运行发展有其规律性,必要性条件是指一些外在或内在的条件符合该事物的运行规律的要求,但不能推动事物规律的最终运行.如亲情关系与母女关系,亲情关系符合母女关系的一种现象表达,但不能推出亲情关系属于母女关系.题型解释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相关知识例1:(I)A"三角形三条边相等”;B二“三角形三个角相等”;(2)A“某人触犯了刑律”;B二”应当依照刑法对他处以刑罚”;(3)A“付了足够的钱";B二“能买到商店里的东西”.解:A都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其一,A必然导致B;其二,A是B发生必需的.例2:(I)A.天下雨了,B.地面一定湿;(2)A.地面一定湿,B.天下雨了解:天下雨地面一定湿,但是地面湿不一定是下雨造成的,即A=B且B=e>A成立,所以A是B充分条件;(2)天下雨地面一定湿,但是地面湿不一定是下雨造成的,即A=B>B且BnA成立,以B是A必要条件;例3:已知P:xi,X2是方程x>5χ-6=O的两根,Q:X I+X2=-5,则P是Q的()A.充分但不必要条件B.必要但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χι,X2是方程X2+5X-6=0的两根,,Xi,X2的值分别为1,-6,1∙X I+X2=1-6=-5,故选A.例4:P是Q的充要条件的是()A.P:3x+2>5,Q:-2x-3>-5B.P:a>2,b<2,Q:a>bC.P: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Q:四边形是正方形D.Pra≠O,Q:关于X的方程ax=l有唯――解解:对于A,P:3x+2>5=>x>l,Q L2X-3>-5=>X V1,,P推不出Q,Q推不出P,P是Q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对于B,P:a>2,b<2zz>Q:a>b;但Q推不出P,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对于C,若“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成立今“四边形是正方形";反之,若“四边形是正方形”成立n“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成立,故P是Q的必要条件;对于D,P:a¥0QQ:关于X的方程ax=l有唯一解,故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故选D.例5:若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D是C成立的必要条件,C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则D是A 成立的()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TA是B的充分条件,,A=B①,YD是C成立的必要条件,,CnD②,C<z>B③,由①③得AnC④,由②④得A=D,,D是A成立的必要条件,故选B.例6:设命题甲为:0<x<5,命题乙为:∣χ-2∣V3,那么甲是乙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解不等式|x-2V3,得TVxV5,「0VxV5,-l<x<5,但TVxV5,0VxV5,二•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说明:一般情况下,如果条件甲为x∈A,条件乙为x∈B.当且仅当A=B时•,甲为乙的充要条件.例7:给出下列各组条件:(l)P:ab=O,Q:a2+b2=0;⑵P:xy2O,Q:∣x∣+∣y∣=∣x+y|;(3)P:m>0,Q:方程χ2-x-iTFO有实根;(4)P:IXTl>2,Q:x<-1.其中P是Q的充要条件的有()A.1组B.2组C.3组D.4组解:(DP是Q的必要条件;(2)P是Q充要条件;(3)P是Q的充分条件;(4)P是Q的必要条件,故选A.。
数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
数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数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是透彻理解定理含义,深刻认识解题步骤的有力工具,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些概念寓意深刻,较为抽象,常常成为教学中的难点。
以下店铺搜集整合了数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相关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这些知识。
数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如下:一、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当命题“若 A 则B”为真时,A 称为 B 的充分条件,B 称为 A 的必要条件。
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常用判断法1.定义法:判断B是A的条件,实际上就是判断B=>A或者A=>B 是否成立,只要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按逻辑关系画出箭头示意图,再利用定义判断即可2.转换法:当所给命题的充要条件不易判断时,可对命题进行等价装换,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3.集合法在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间的关系判断有困难时,可从集合的角度考虑,记条件p、q对应的集合分别为A、B,则:若A⊆ 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A ⊈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三、知识扩展1.四种命题反映出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其关系(尤其是两种等价关系)的产生过程,关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也可以叙述为:(1)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命题的逆命题;(2)同时否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的否命题;(3)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2.由于“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四种命题的关系的深化,他们之间存在这密切的联系,故在判断命题的条件的充要性时,可考虑“正难则反”的原则,即在正面判断较难时,可转化为应用该命题的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一个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可以不止一个,必要条件也可以不止一个。
第1章 第2节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202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
第二节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教材概念·结论·性质重现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1)如果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2)如果q⇒p,则p是q的必要条件;(3)如果既有p⇒q,又有q⇒p,记作p⇔q,则p是q的充要条件.①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指:A⇒B且B⇒/A;②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是指:B⇒A且A⇒/B,在解题中要弄清它们的区别,以免出现错误.设A={x|p(x)},B={x|q(x)},(1)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2)若A 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二、基本技能·思想·活动体验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若已知p:x>1和q:x≥1,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当q是p的必要条件时,p是q的充分条件.(√)(3)“若p不成立,则q不成立”等价于“若q成立,则p成立”.(√)(4)若q不是p的必要条件,则p⇒/q.(√)(5)若“x∈A”是“x∈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B是A的子集.(×)2.“(x-1)(x+2)=0”是“x=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B解析:若x=1,则(x-1)(x+2)=0显然成立,但反之不成立,即若(x-1)(x+2)=0,则x的值也可能为-2.故选B.3.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b成立的充分不必要的条件是()A.a>b+1 B.a>b-1C.a2>b2D.a3>b3A解析:选项A中,a>b+1>b,所以充分性成立,但必要性不成立,所以“a>b+1”为“a>b”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4.已知p:x>a是q:2<x<3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解析:由已知,可得{x|2<x<3}{x|x>a},所以a≤2.5.设p,r都是q的充分条件,s是q的充要条件,t是s的必要条件,t是r的充分条件,那么p是t的________条件,r是t的________条件(用“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填空).充分不必要充要解析:由题意知p⇒q,q⇔s,s⇒t,又t⇒r,r⇒q,故p是t的充分不必要条件,r是t的充要条件.考点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基础性1.(2020·天津卷)设a∈R,则“a>1”是“a2>a”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解析:因为a2>a⇔a<0或a>1,所以a>1⇒a2>a,反之不成立.故“a>1”是“a2>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2019·浙江卷)若a>0,b>0,则“a+b≤4”是“ab≤4”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解析:当a>0,b>0,a+b≤4时,有2ab≤a+b≤4.所以ab≤4,此时充分性成立.当a>0,b>0,ab≤4时,令a=4,b=1,则a+b=5>4,这与a +b≤4矛盾,因此必要性不成立.综上所述,当a>0,b>0时,“a+b≤4”是“ab≤4”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3.设x∈R,则“x2-5x<0”是“|x-1|<1”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B解析:由x2-5x<0可得0<x<5;由|x-1|<1可得0<x<2.因为0<x<5⇒/ 0<x<2,但0<x<2⇒0<x<5,所以“x2-5x<0”是“|x-1|<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两种方法(1)定义法:根据p⇒q,q⇒p进行判断,适用于定义、定理判断性问题.(2)集合法:根据p,q成立的对象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多适用于命题中涉及字母范围的推断问题.考点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探究与证明——综合性(1)命题“∀x∈[1,3],x2-a≤0”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A.a≥9 B.a≤9C.a≥10 D.a≤10C解析:∀x∈[1,3],x2-a≤0⇔∀x∈[1,3],x2≤a⇔9≤a.所以a≥10是命题“∀x∈[1,3],x2-a≤0”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2)设x,y∈R,求证:|x+y|=|x|+|y|成立的充要条件是xy≥0.证明:设p:xy≥0,q:|x+y|=|x|+|y|.①充分性(p⇒q):如果xy≥0,则有xy=0和xy>0两种情况.当xy=0时,不妨设x=0,则|x+y|=|y|,|x|+|y|=|y|,所以等式成立.当xy>0时,则x>0,y>0,或x<0,y<0.又当x>0,y>0时,|x+y|=x+y,|x|+|y|=x+y,所以等式成立.当x<0,y<0时,|x+y|=-(x+y),|x|+|y|=-x-y,所以等式成立.综上,当xy≥0时,|x+y|=|x|+|y|成立.②必要性(q⇒p):若|x+y|=|x|+|y|且x,y∈R,则|x+y|2=(|x|+|y|)2,即x2+2xy+y2=x2+y2+2|x||y|.所以|xy|=xy,所以xy≥0.由①②可得,xy≥0是等式|x+y|=|x|+|y|成立的充要条件.1.区分两种易混说法“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与“p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q”,前者是“p⇒q,且q⇒/p”,后者是“p⇒/q,q⇒p”,这种推导关系极易混淆.2.充要条件的证明策略(1)要证明p是q的充要条件,需要从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向进行,即证明命题“若p,则q”和“若q,则p”均为真.(2)证明前必须分清楚充分性和必要性,即清楚由哪个条件推证到哪个结论.1.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充要条件是()A.b=c=0 B.b=0且c≠0C.b=0 D.b≥0C解析: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b2a=0⇔b=0.2.设集合A={x|x>-1},B={x||x|≥1},则“x∈A且x B”成立的充要条件是()A.-1<x≤1 B.x≤1C.x>-1 D.-1<x<1D 解析:由题意可知,x ∈A ⇔x >-1,x B ⇔-1<x <1,所以“x ∈A 且x B ”成立的充要条件是-1<x <1.故选D.3.设n ∈N *,一元二次方程x 2-4x +n =0有整数根的充要条件是n =________.3或4 解析:一元二次方程x 2-4x +n =0有实数根⇔(-4)2-4n ≥0⇔n ≤4.又n ∈N *,则n =4时,方程x 2-4x +4=0,有整数根2;n =3时,方程x 2-4x +3=0,有整数根1,3;n =2时,方程x 2-4x +2=0,无整数根;n =1时,方程x 2-4x +1=0,无整数根.所以n =3或n =4.考点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应用性已知P ={x |x 2-8x -20≤0},非空集合S ={x |1-m ≤x ≤1+m }.若x ∈P 是x ∈S 的必要条件,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0,3] 解析:由x 2-8x -20≤0,得-2≤x ≤10,所以P ={x |-2≤x ≤10}.因为x ∈P 是x ∈S 的必要条件,所以S ⊆P .所以⎩⎨⎧ 1-m ≥-2,1+m ≤10,1-m ≤1+m ,解得0≤m ≤3. 故0≤m ≤3时,x ∈P 是x ∈S 的必要条件.若本例条件不变,是否存在实数m ,使x ∈P 是x ∈S 的充要条件?说明理由. 解:由例题知P ={x |-2≤x ≤10}.若x ∈P 是x ∈S 的充要条件,则P =S ,所以⎩⎨⎧ 1-m =-2,1+m =10,得⎩⎨⎧m =3,m =9.这样的m 不存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一般表现在参数问题的求解上.解题时需注意:(1)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解.(2)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已知p:x∈A={x|x2-2x-3≤0,x∈R},q:x∈B={x|x2-2mx+m2-4≤0,x∈R,m∈R}.若p是﹁q的充分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3)∪(5,+∞)解析:因为A={x|-1≤x≤3},B={x|m-2≤x≤m +2},所以∁R B={x|x<m-2或x>m+2}.因为p是﹁q的充分条件,所以A⊆∁R B,所以m-2>3或m+2<-1,所以m>5或m<-3.已知条件p:x>1或x<-3,条件q:5x-6>x2,则﹁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四字程序]读想算思判断充分必要条件1.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2.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方法解不等式转化与化归不等式5x-6>x21.定义法;2.集合法;3.等价转化法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充分必要条件与集合包含关系思路参考:解不等式+求﹁p,﹁q.A解析:由5x-6>x2,得2<x<3,即q:2<x<3.﹁p:-3≤x≤1;﹁q:x≥3或x≤2.显然﹁p⇒﹁q,﹁q⇒/﹁p,所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思路参考:解不等式+判断集合间的包含关系.A解析:由5x-6>x2,得2<x<3,即﹁q:A={x|x≤2或x≥3},﹁p:B={x|-3≤x≤1}.显然B A,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思路参考: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的等价性+转化.A解析:利用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价性,该问题可转化为判断q是p的什么条件.由5x-6>x2,得2<x<3,即q:2<x<3.显然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判断充分、必要、充要条件关系的三种方法:(1)定义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2)集合法主要是针对与不等式解集有关的命题的问题.(3)等价转化法体现了“正难则反”的解题思想,在正面解题受阻或不易求解时可考虑此法.1.若集合A={x|x-x2>0},B={x|(x+1)(m-x)>0},则“m>1”是“A∩B≠∅”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解析:A={x|0<x<1}.若m>1,则B={x|-1<x<m},此时A∩B≠∅;反之,若A∩B≠∅,则m>0.故选A.2.若“x>2m2-3”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1<x<4”,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3,3]B.(-∞,-3]∪[3,+∞)C.(-∞,-1]∪[1,+∞)D. [-1,1]D解析:因为“-1<x<4”是“x>2m2-3”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1,4)(2m2-3,+∞),所以-1≥2m2-3,解得-1≤m≤1.故选D.。
高中数学条件解读
高中数学条件解读在高中数学中,条件通常涉及到逻辑关系,这些关系在数学证明和解决问题中非常重要。
以下是关于数学条件的一些基本解读:(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二)1.充分条件:如果条件A存在,则结论B一定成立,那么A是B的充分条件。
表示为:如果A,则B(A⇒B)。
2.必要条件:如果结论B要成立,则条件A必须存在,那么A 是B的必要条件。
表示为:只有A,才B(非A⇒非B)。
需要注意的是,充分条件不一定是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但在某些情况下,一个条件可以同时是另一个条件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这被称为充要条件。
(三)充要条件:(四)1.如果条件A是结论B的充分条件,同时A也是B的必要条件,那么A是B的充要条件。
这可以表示为:A当且仅当B(A⇒B)。
(五)定义中的条件:(六)1.在数学定义中,给出的条件通常是充要条件。
这意味着要满足定义,必须满足给出的所有条件,而这些条件也足以满足定义。
(七)定理与逆定理:(八)1.在数学定理中,通常给出一个条件(或一组条件)和相应的结论。
定理的条件是结论的充分条件。
2.逆定理是将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后得到的新命题。
逆定理不一定成立,但如果成立,则原定理的条件也是结论的必要条件。
(九)条件与结论的逻辑关系:(十)1.在数学证明和推理中,需要清楚地理解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有助于构建正确的证明和理解数学概念。
(十一)条件语句的否定:(十二)1.在逻辑中,条件语句“如果A,则B”的否定不是“如果A,则非B”,而是“A且非B”。
这意味着即使A成立,B也不成立。
(十三)条件的合并与分离:(十四)1.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可能需要将多个条件合并为一个新的条件或将一个条件分解为多个更简单的条件。
这有助于简化问题和找到解决方案。
理解这些条件的概念和逻辑关系对于掌握高中数学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解决证明题和应用题时。
高中数学知识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高中数学知识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一、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当命题“若A则B”为真时,A称为B的充分条件,B称为A的必要条件。
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常用判定法1.定义法:判定B是A的条件,实际上确实是判定B=A或者A=B是否成立,只要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按逻辑关系画出箭头示意图,再利用定义判定即可2.转换法:当所给命题的充要条件不易判定时,可对命题进行等价装换,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题进行判定。
3.集合法在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间的关系判定有困难时,可从集合的角度考虑,记条件p、q对应的集合分别为A、B,则: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A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三、知识扩展1.四种命题反映出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结合实际问题,明白得其关系(专门是两种等价关系)的产生过程,关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也能够叙述为:(1)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确实是原先命题的逆命题;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奇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存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如此,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锤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如此,就会在有限的时刻、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高考数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数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总结归纳数学知识点的积累是高考必胜的法宝,以下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请大家参考。
一、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当命题若A则B为真时,A称为B的充分条件,B称为A的必要条件。
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常用判断法1.定义法:判断B是A的条件,实际上就是判断B=A或者A=B 是否成立,只要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按逻辑关系画出箭头示意图,再利用定义判断即可2.转换法:当所给命题的充要条件不易判断时,可对命题进行等价装换,例如改用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3.集合法在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间的关系判断有困难时,可从集合的角度考虑,记条件p、q对应的集合分别为A、B,则: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
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
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AB,且B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三、知识扩展1.四种命题反映出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其关系(尤其是两种等价关系)的产生过程,关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也可以叙述为:(1)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命题的逆命题;(2)同时否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来的否命题;(3)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新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2.由于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四种命题的关系的深化,他们之间存在这密切的联系,故在判断命题的条件的充要性时,可考虑正难则反的原则,即在正面判断较难时,可转化为应用该命题的逆否命题进行判断。
一个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可以不止一个,必要条件也可以不止一个。
以上为大家分享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知识点,查字典数学网希望大家可以熟练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习目标】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定义;2.会求某些简单问题成立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3.会应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表达命题之间的关系;4.能够利用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定充要关系或进行充要性的证明.【要点梳理】要点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1. 符号p q⇒与p q⇒/的含义“若p,则q”为真命题,记作:p q⇒;“若p,则q”为假命题,记作:p q⇒/.2.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①若p q⇒,称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②如果既有p q⇔,这时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称p是⇒,又有q p⇒,就记作p qq的充要条件.要点诠释:对p q⇒的理解:指当p成立时,q一定成立,即由p通过推理可以得到q.①“若p,则q”为真命题;②p是q的充分条件;③q是p的必要条件.以上三种形式均为“p q⇒”这一逻辑关系的表达.要点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1. 从逻辑推理关系看命题“若p,则q”,其条件p与结论q之间的逻辑关系.①若p q⇒,但q 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②若p q⇒,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但q p③若p q⇔,则p、q互为充要条件;⇒,且q p⇒,即p q④若p q⇒/,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且q p2. 从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看若p:x∈A,则q:x∈B.①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②若A是B的真子集,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③若A=B,则p、q互为充要条件;④若A不是B的子集且B不是A的子集,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要点诠释:充要条件的判断通常有四种结论: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判断方法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①确定哪个是条件,哪个是结论;②尝试用条件推结论;③再尝试用结论推条件;④最后判断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要点三:充要条件的证明要证明命题的条件是结论的充要条件,既要证明条件的充分性(即证原命题成立),又要证明条件的必要性(即证原命题的逆命题成立).要点诠释:对于命题“若p ,则q ” :①如果p 是q 的充分条件,则原命题“若p ,则q ”与其逆否命题“若q ⌝,则p ⌝”为真命题;②如果p 是q 的必要条件,则其逆命题“若q ,则p ”与其否命题“若p ⌝,则q ⌝”为真命题;③如果p 是q 的充要条件,则四种命题均为真命题.【典型例题】类型一: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定例1. 指出下列各题中,p 分别是q 的什么条件?(1) p :(2)(3)0x x --=, q : 2x =;(2) p :0c =, q : 抛物线2y ax bx c =++过原点;(3) p :一个四边形是矩形, q : 四边形的邻边相等.【思路点拨】本题中,p 是条件,q 是结论. 尝试用条件推结论,再尝试用结论推条件,从而判断p 分别是q 的什么条件.【解析】(1)∵p : 2x =或3x =, q : 2x =,∴p q ⇒/且q p ⇒,∴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p q ⇒且q p ⇒,∴p 是q 的充要条件,(3)∵p q ⇒/且q p ⇒/,∴p 是q 的既不充分条件也不必要条件.【总结升华】判定充要条件的基本方法是定义法,即“定条件——找推式——下结论”.有时需要将条件等价转化后再判定.举一反三:【变式1】指出下列各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1)p :A B ∠=∠, q :A ∠和B ∠是对顶角.(2)p :1x =, q :21x =;【解析】(1)∵p q ⇒/且q p ⇒,∴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q 是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2:111q x x x =⇔==-或∴211x x =⇒=,但211x x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变式2】判断下列各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1)p :0a >且0b >, q :0ab >;(2)p :1x y>, q : x y >. 【答案】(1)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0a >且0b >时,0ab >成立;反之,当0ab >时,只要求a 、b 同号即可.∴必要性不成立.(2)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x y >在0y >的条件下才有x y >成立. ∴充分性不成立,同理必要性也不成立.【高清课堂: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394804例2】例2. 已知p :0<x <3,q :|x -1|<2,则p 是q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解不等式|x -1|<2得-1<x <3,即q :-1<x <3.将集合P ={|03}x x <<与Q ={|13}A x x =<< 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从图中看P Q ⊆, 所以p ⇒q ,但q ⇒/p ,故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总结升华】①先对已知条件进行等价转化化简,然后由定义判断;②不等式(解集)表示的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借助集合间的关系判断.举一反三:【高清课堂: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394804例3】【变式1】设x ∈R ,则条件“2x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为( )A.1x >B.1x <C.3x >D.3x <【答案】A【变式2】下列各小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1)p:22-<<;xx-≤≤,q:20(2)p:03xx-<<.<<,q:13【答案】(1)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变式3】设条件甲为“250x x--<””那么甲是乙的()-<”,条件乙为“2560x x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类型二:充要条件的探求与证明例3.设x y、∈R,求证:|x y+|=|x|+|y|成立的充要条件是xy≥0.【思路点拨】注意分清条件与结论. 本题中条件:xy≥0;结论:|x y+|=|x|+|y|.要证明充要条件的成立,须从两方面着手:条件∣结论;结论∣条件.【证明】(1)充分性:若xy=0,那么①x=0,y≠0;②x≠0,y=0;③x=0,y=0,于是|x+y|=|x|+|y|如果xy>0,即x>0,y>0或x<0,y<0,当x>0,y>0时,|x+y|=x+y=|x|+|y|.当x<0,y<0时,|x+y|=-(x+y)=-x+(-y)=| x|+|y|.总之,当xy≥0时,有|x+y|=|x|+|y|.(2)必要性:由|x+y|=|x|+|y|及x、y∈R,得(x+y)2=(|x|+|y|)2,即2222x xy y x xy y++=++,|xy|=xy,22∴xy≥0.综上可得|x y+|=|x|+|y|成立的充要条件是xy≥0.【总结升华】充要条件的证明关键是根据定义确定哪是已知条件,哪是结论,然后搞清楚充分性是证明哪一个命题,必要性是证明哪一个命题.判断命题的充要关系有三种方法:(1)定义法;(2)等价法,即利用A B⇔与A B⌝⇔⌝的⇒与B A⌝⇒⌝;A B⇒与A B⌝⇒⌝;B A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不等关系(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3)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若A B⊆,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a b c,,都是实数,证明ac< 0是关于x的方程2++=0有一个正ax bx c根和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解析】(1)充分性:若ac<0,则Δ=b2-4ac>0,方程2ax bx c++=0有两个相异实根,设为x1,x2,∵ac<0,∴x1·x2=ca<0,即x1,x2的符号相反,即方程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2)必要性:若方程2ax bx c++=0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设为x1,x2,且x1>0,x2<0,则x1·x2=ca<0,∴ac<0.综上可得ac<0是方程2ax bx c++=0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 【变式2】求关于x的方程2210ax x++=至少有一个负的实根的充要条件. 【解析】(1)a=0时适合.(2)当a≠0时,显然方程没有零根.若方程有两异号的实根,则必须满足1440aaa⎧<⎪⇒<⎨⎪∆=->⎩;若方程有两个负的实根,则必须满足12001440aa aa⎧>⎪⎪⎪-<⇒<≤⎨⎪⎪∆=-≥⎪⎩综上知,若方程至少有一个负的实根,则a≤1;反之,若a≤1,则方程至少有一个负的实根,因此,关于x的方程ax2+2x+1=0至少有一个负的实根的充要条件是a≤1类型三:充要条件的应用例4.已知条件p:2x+ax+1≤ 0,条件q:23x x-+2≤ 0,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2≤a≤2【解析】解不等式23x x-+2≤ 0得1≤x≤2.令A={x∈R|2x+ax+1≤ 0},B={x|1≤x≤2},∵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 q⇒,即A⊆B,可知A=∅或方程2x+ax+1=0的两根要在区间[1,2]内,∴Δ=a 2-4<0或01224210110a a a ∆≥⎧⎪⎪≤-≤⎪⎨⎪++≥⎪++≥⎪⎩,得-2≤a ≤2. 【总结升华】解决这类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应尽量运用集合法求解,即先化简集合A 、B ,再由它们的因果关系,得到A 与B 的包含关系,进而得到相关不等式组,解之即可.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命题p :()110c x +c c <<>-,命题q :x >7或x <-1,并且p 是q 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则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0<c ≤2【解析】命题p 对应的集合A ={x|1-c<x<1+c ,c>0},同理,命题q 对应的集合B ={x|x>7或x<-1}.因为p 是q 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所以A B =∅或A 不是B 的子集且B 不是A 的子集,所以1117c c -≥-⎧⎨+≤⎩,①或1117c c +≥-⎧⎨-≤⎩,②,解①得c≤2,解②得c≥-2,又c>0,综上所述得0<c≤2.【变式2】已知p :1|1|23x --≤,q :22210(0)x x m m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m 的取值范围.【答案】9m ≥【解析】由22210(0)x x m m -+-≤>解得11m x m -≤≤+ 又由1|1|23x --≤解得210x -≤≤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012,110m m m >⎧⎪-≤-⎨⎪+>⎩或012,110m m m >⎧⎪-<-⎨⎪+≥⎩解得9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