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路由器第2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482c09620b1c59eef8c7b406.png)
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第七章(高教第二版冯博琴)2. 既然中继器可以进行对信号进行放大、整形,使信号能够传输到更远的距离,为什么不能使用任意多个中继器使网络的范围无限地扩展?答:这是因为使用中继器扩展网络必须遵守MAC介质控制方法的定时特性,以太网的冲突检测机制限制了网络电缆总长度。
4. 广播域和冲突域有什么区别?网络中的广播信息太多时能使整个网络性能急剧恶化,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答:这种现象称为“广播风暴”。
6. 用网桥/交换机实现网络分段与用路由器实现网络分段,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答:本质区别在于用网桥/交换机实现网络分段不能隔离广播域,无法抑制广播分组的泛滥;而用路由器实现网络分段可以隔离广播域,所以能够抑制广播分组的泛滥。
8. 用透明网桥连接网络A和网络B。
当网桥刚打开电源时,如果收到了网络A中某站点发往网络B中某站点的帧,网桥将用什么方法转发该帧?为什么?答:因为网桥刚打开电源时,其内部的地址数据库是空的,所以它找不到与接收帧的目的MAC地址相同的表项。
根据透明网桥的工作原理,它将使用泛洪法把该帧转发到除接收端口外的所有其他端口。
10. 交换机能在两个不同速率的端口之间使用直通方式来转发帧吗?为什么?答:不能。
在直通方式下,交换机只要收到一帧最前面的目的地址就立即开始执行转发操作,而不进行帧的缓冲,因此收发端口的速率应完全相同。
12. 试比较交换机的存储转发方式和直通转发方式的优缺点。
答:优缺点如下:存储转发方式:1)转发前要对帧进行错误校验,因此出错的帧不会被转发,使带宽不会被浪费。
2)具有帧缓冲能力,因此允许在不同速率的端口之间进行转发操作。
3)帧完整地接收后才开始执行转发操作,因此传输延迟较大,并且随转发帧的长短而有所不同。
4)交换机内的端口缓冲区的大小是有限的,当负载较重时,帧会被丢弃。
即负载较重时,其性能会下降。
直通转发方式:1)转发前不进行错误校验,因此出错的帧也被转发,造成了带宽的浪费。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0058f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7.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C4. B5. A6. D7. B8. C9. A 10. D二、填空题1. 外网2. 客户端3. 协议4. 因特网5. 应用层6. 主机7. 数据链路层8. 路由器9. 局域网 10. 有线三、判断题1. 错误2. 正确3. 正确4. 正确5. 错误四、简答题1.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互连起来的系统。
它能够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等。
2.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通信协议参考模型。
它将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分为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
3. IP地址是互联网上每台主机或路由器连接到网络时被分配的唯一标识符。
它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以IPv4和IPv6两种版本存在。
IPv4地址分为4个8位字段,用点分十进制表示;IPv6地址分为8个16位字段,用冒号分隔。
4. 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常用的协议集合。
它由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络互联协议(IP)两部分组成。
其中,TCP负责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确保数据按正确的顺序到达目的地;而IP负责将数据分割为数据包,通过路由器进行转发,最终将数据传送到目标主机。
五、应用题1. 分组交换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将数据分割为大小相等的数据包(分组),每个数据包都附带目标地址和源地址等信息。
分组交换通过路由器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由于数据包是按需发送,因此可以更灵活地利用网络资源。
2. 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最顶层,它提供了各种网络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能力。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FTP、SMTP等。
应用层协议定义了数据的格式、编码方式和传输规则等,以确保应用程序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第2版)
![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第2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854007a2161479171128d5.png)
第1章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综述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是几乎所有局域网络都要使用的基本设备。
其中,交换机将其他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网络防火墙、无线接入点)和所有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服务器、网络摄像头、网络打印机)连接在一起,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路由器用于实现局域网之间,以及局域网与Internet的互连,将所有的网络连接在一起;防火墙则用于在内部网络之间,以及内部网络和Internet之间创建一个安全屏障,将恶意攻击阻拦在内部网络之外。
可见,对于任何局域网络而言,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一个都不能少。
1.1 交换机概述如果把网络布线系统比喻为一条条宽阔的道路,那么,网络交换机(Switch)就像是一座座立交桥,将通往各个方向的道路汇连在一起,实现彼此之间的互连互通。
无需红绿灯,无需等待,四通八达,任意驰骋……1.1.1 交换机的功能交换机是构建局域网络不可或缺的集线设备。
作为局域网通信的重要枢纽和节点,其主要功能就是连接设备。
所谓局域网络(Network),简单地说,其实就是若干计算机的集合,而这些计算机就是借助交换机相互连接在一起的。
交换机往往拥有数量众多的端口(通常为8~52个端口)。
图1-1所示为Cisco Catalyst 2960系列交换机。
图1-1 Cisco Catalyst 2960系列交换机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第2版)交换机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连接计算机、服务器、网络打印机、网络摄像头、IP 电话等终端设备,并实现与其他交换机、无线接入点、网络防火墙、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互连,从而构建局域网络,实现所有设备之间的通信。
图1-2所示为交换机与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连接。
图1-2 交换机的功能作为局域网络的核心与枢纽,交换机的性能决定着网络性能,交换机的带宽决定着网络带宽。
因此,局域网络的升级往往就是交换机的升级。
当然,前提条件是网络布线必须能够满足网络传输的需要。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第2版)教材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第2版)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d5972ff289eb172ded63b7f6.png)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计算机、通信2.FEP、CCP3.数据通信、资源共享4.资源、通信5.ARPA6.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7.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8.总线、星型、树型、环型、网状二、选择题1.D 2.C 3.A 4.A 5.B 6.B三、判断题1.×2.√3.√4.×四、简答题1.(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多主机互联的网络阶段;(3)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阶段;(4)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阶段2.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下,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互操作和协同工作的系统。
3.(1)完成了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与子课题研究内容的描述;(2)提出了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两级网络结构的概念;(3)研究了报文分组交换的数据交换方法;(4)采用了层次结构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与协议体系;(5)促进了TCP/IP 协议的发展。
4.虽然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结构、具体用途和信息传输方式等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却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可靠性、独立性、高效性、扩充性、透明性、可控性和廉价性等几个方面。
5.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在逻辑上可分为两个子网,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的,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
资源子网由主机、用户终端、终端控制器、联网外部设备、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
通信子网由专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CCP、通信线路与其它通信设备组成。
6.(1)主体设备;(2)联接设备;(3)预处理设备;(4)信道。
7.(1)按照网络的数据交换方式划分,主要的交换方法有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交换网、ATM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2)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划分,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3)按照网络的物理信道媒体划分,可分为双绞线网络、同轴电缆网络、光纤网络、微波网络、卫星网络等;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可分为总线型网络、环形型网络、星型网络、树型网络和网状型网络等;(5)按照网络应用范围和管理性质划分,可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两大类。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34afc328ea81c758f578c3.png)
(4)输入命令 show interfaces interface-type interface-id trunk,用于检查交换机端口的 trunk 设置信息。
6.答案:(1)网络接口层:TCP/IP 协议的最低层,通常包括操作系统中的设备驱动 程序和计算机中对应的网络接口卡。它负责网络层与硬件设备间的联系,定义了因特网与 各种物理网络之间的网络接口,指出主机必须使用某种协议与网络相连。(2)网络层:与 OSI/RM 的网络层相对应,不过它是针对网际网环境设计的,具有更强的网际通信能力。
2. 答案:B、E 3. 答案:因为每一个交换机端口为一个冲突域,因此图 6-6 中总共有 5 个冲突域和一 个广播域。 4. 答案:IEEE 802.1Q 结构中的虚拟局域网识别符(VLAN Identifier,VID)字段长 度为 12 位,用来具体指出帧是属于哪个特定 VLAN。VLAN ID 是对 VLAN 的识别字段, 在标准 802.1 Q 中常被使用。支持 4096(212)个 VLAN 的识别,在这些 VID 中,VID= 0 用于识别帧优先级,表示帧不属于任何一个 VLAN;VID=4095(FFF)作为预留值,所 以 VLAN 配置的标识符共 4094 个。 5. 答案:交换机换机端口可以属于一个或多个 VLAN,属于一个 VLAN 的称之为 Port VLAN;属于多个 VLAN 的称之为 TAG VLAN。基于 IEEE802.1Q 附加的 VLAN 信息,就 像在传递物品时附加的标签。因此,它也被称作“标签型 VLAN(Tagging VLAN)”。对于 交换机来说,如果它所连接的以太网段的所有主机都能识别和发送这种带 802.1Q 标签头 的数据包,那么把这种端口称为 Trunk 端口;相反,如果该交换机端口连接的以太网段只 要有一台主机不支持这种以太网帧头,那么交换机的这个端口称为 Access 端口。 6. 答案:Port VLAN 的配置步骤主要包括生成 VLAN 和设定访问连接。具体步骤如 下: 1)生成 VLAN。在特权模式上,通过以下步骤创建或者修改一个 VLAN。 (1)通过 configure terminal 由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2)输入命令 vlan vlan-id,生成一个 VLAN ID 号,此时进入 VLAN 配置模式; (3)输入命令 name vlan-name(可选)为 VLAN 取一个名字。如果没有进行这一步, 则交换机会自动取一个名字 VLANxxxx,其中 xxxx 是 0 开头的四位 VLAN ID 号。例如 VLAN0004 是 VLAN 4 的默认名字。如果想把 VLAN 的名字改回默认,输入 no name 命令 即可。 (4)输入命令 end,返回到全局模式; (5)输入命令 show vlan{vlan id} ,检查 VLAN 配置是否正确; 2)设定访问链接,决定各端口属于哪一个 VLAN。在特权模式下,将一个端口分配给 一个 VLAN。如果把一个端口分配给一个不存在的 VLAN,则这个 VLAN 将自动被创建。 (1)通过 configure terminal 由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2)输入命令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id 进入需要设定的交换机端口; (3)输入命令 switchport mode access,将交换机端口类型设定为 Port VLAN 的 access 访问链接类型,交换机二层端口的默认模式是 access; (4)输入命令 switchport access vlan vlan-id!,将交换机端口分配上一个 VLAN ID; (5)输入命令 end,返回全局模式; (6)输入命令 show interfaces interface-type interface-id switchport,用于检查交换机端 口的完整信息。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e6f44533687e21af45a9ae.png)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
1.A2.D3.C4.B5.G6.H7.E8.F9. I 10.J 二、选择题。
1.B 2.C 3.C 4.A5.A6.B7.B8.D9.A 三、判断对错。
1.N 2.Y 3.N 4.N 5.Y 6.Y 7.Y 8.N 9.N四、问答题。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20世纪50年代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广域网、局域网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宽带城域网与接入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2.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答: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自治系统”;连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
3.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答:随着微型计算机和局域网的广泛使用,使用大型机与中型机的主机-终端系统的用户减少,现代网络结构已经发生变化。
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过局域网连入城域网,而城域网、广域网之间的互联都是通过路由器实现。
4.广域网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线路交换。
线路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通信过程分为三步:线路连接,数据传输和线路释放。
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但存在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通信量;也没有差错控制能力。
还有一类就是存储转发交换。
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进入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中的结点是通信控制处理机,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受、差错校验、存储、路由选择和转发功能。
计算机网络_第二版_清华大学_课后答案05
![计算机网络_第二版_清华大学_课后答案05](https://img.taocdn.com/s3/m/9a20541443323968011c92f9.png)
给所有的人,然后从中找到收信人。而找到收信人之后,交换机会立刻 将这个人的信息登记到“户口簿”上,这样以后再为该客户服务时,就可 以迅速将信件送达了。 网桥 简单的说网桥就是个硬件网络协议翻译器,假设你有2台电脑,一台兼 容机安装windows,一台是Apple安装OS2,那么两台电脑之间是默认网 络协议是不同的,兼容机可能只会说TCP/IP,苹果机只会说Apple talk,就好象两个外国人都不会说对方的语言,怎么办?找个翻译,网 桥就是翻译。 在386、486时代网桥可能是一台安装了协议转换程序的电脑,如今交 换机也包含这个功能。今天的操作系统之间为了互相交流,支持更多的 协议,操作系统自己就可以是网桥,现在网桥这个概念已经淡出了。更 多是所谓的桥接、转发、协议二次封装。 网桥也可以说相当一个端口少的二层交换机,再者网桥主要由软件实 现,交换机主要由硬件实现! 路由器 路由器是网络中进行网间连接的关键设备。作为不同网络之间互相连 接的枢纽,路由器系统构成了基于 TCP/IP 的国际互连网络Internet 的 主体脉络。 路由器之所以在互连网络中处于关键地位,是因为它处于网络层,一 方面能够跨越不同的物理网络类型(DDN、FDDI、以太网等等),另一 方面在逻辑上将整个互连网络分割成逻辑上独立的网络单位,使网络具 有一定的逻辑结构。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数据帧 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并将该数据有效地传送到目的站点。 路由器 的基本功能是,把数据(IP 报文)传送到正确的网络,细分则包括: 1、IP 数据报的转发,包括数据报的寻径和传送;2、子网隔离,抑制广 播风暴;3、维护路由表,并与其它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这是 IP 报文转 发的基础;4、IP 数据报的差错处理
32等数量的RJ45接口,通过这些接口,集线器便能为相应数量的电脑完 成“中继”功能(将已经衰减得不完整的信号经过整理,重新产生出完整 的信号再继续传送)。由于它在网络中处于一种“中心”位置,因此集线 器也叫做“Hub”。 集线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比如有一个具备8个端口的集线器,共连接 了8台电脑。集线器处于网络的“中心”,通过集线器对信号进行转发,8 台电脑之间可以互连互通。具体通信过程是这样的:假如计算机1要将 一条信息发送给计算机8,当计算机1的网卡将信息通过双绞线送到集线 器上时,集线器并不会直接将信息送给计算机8,它会将信息进行“广 播”——将信息同时发送给8个端口,当8个端口上的计算机接收到这条 广播信息时,会对信息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该信息是发给自己的,则接 收,否则不予理睬。由于该信息是计算机1发给计算机8的,因此最终计 算机8会接收该信息,而其它7台电脑看完信息后,会因为信息不是自己 的而不接收该信息。 交换机 交换机也叫交换式集线器,它通过对信息进行重新生成,并经过内部 处理后转发至指定端口,具备自动寻址能力和交换作用,由于交换机根 据所传递信息包的目的地址,将每一信息包独立地从源端口送至目的端 口,避免了和其他端口发生碰撞。广义的交换机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 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交换机是针对共享工作模式的弱点而推出的。 集线器是采用共享工作模式的代表,如果把集线器比作一个邮递员,那 么这个邮递员是个不认识字的“傻瓜”——要他去送信,他不知道直接根 据信件上的地址将信件送给收信人,只会拿着信分发给所有的人,然后 让接收的人根据地址信息来判断是不是自己的!而交换机则是一个“聪 明”的邮递员——交换机拥有一条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 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当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 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 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 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交换机才广播到所有的端 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地址 表中。 可见,交换机在收到某个网卡发过来的“信件”时,会根据上面的地址信 息,以及自己掌握的“常住居民户口簿”快速将信件送到收信人的手中。 万一收信人的地址不在“户口簿”上,交换机才会像集线器一样将信分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第2版)段标_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第2版)段标_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229379ee06eff9aff80736.png)
第一章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独立的计算机系统、通信介质、网络协议、交换数据2. ARPANET、分组交换网3.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1981年4.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5.TCP/IP6.万维网7.CHINAPAC、CHINAPAC、3、88.钱天白、cn、cn9.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10.星型、总线型、环型11.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均衡负载相互协作、分布处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12.地理范围有限、几百到十几千米、建筑物13.交换信息14.数字信道、模拟信道15.连续变化、连接变化的、不同、离散的脉冲16.分组交换、电路交换、报文交换17.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18.短距离、长距离二、选择题1、B2、C3、D4、B5、B6、A7、D8、B9、B 10、B 11、B 12、B 13、B 14、D 15、A 16、A 17、A 18、B 19、A 20、C三、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将地理位置不同但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等)的协调下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2. ARPANET网的特点是什么?(1)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称这样的系统为计算机互连网络。
(2)将网络系统分为通信子网与资源于网两部分,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
通信子网处在网络内层,子网中的计算机只负责全网的通信控制,称为通信控制处理机。
资源子网处在网络外围,由主计算机、终端组成,负责信息处理,向网络提供可以共享的资源。
(3)使用主机的用户,通过通信子网共享资源子网的资源。
(4)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
(5)使用了分层的网络协议。
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阶段第二阶段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第三阶段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阶段第四阶段网络互连阶段4.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均衡负载相互协作、分布处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5.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拓扑结构有哪些?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总线型拓扑6.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的区别是什么?并行(Parallel)通信: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多个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
计算机网络(第2版)课后习题
![计算机网络(第2版)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75ad274f46527d3240ce0bd.png)
一.名词解释用所给定义解释以下术语(请在每个术语前的划线上标出正确的定义)。
1. A 广域网2. D城域网3. C局域网4. B无线传感器网络5. G计算机网络6. H网络拓扑7. E ARRANET 8. F 点对点线路9. I Ad hoc网络10. J P2PA.覆盖范围从几十米到几千米,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起来的网络。
B.一种将Ad hoc网络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网络。
C.用于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联的网络。
D.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E.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F.连接一对计算机或路由器结点的线路。
G.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H.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来反映出网络中个实体的结构关系。
I.一种特殊的自组织、对等式、多跳、无线移动网络。
J.所有的成员计算机在不同的时间中,可以充当客户与服务器两个不同的角色,区别于固定服务器的网络结构形式。
二.选择题1.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通过B来实现。
A.通信子网B.路由器C.城域网D.电话交换网2.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C技术高度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
A.交换机B.软件C.通信D.自动控制4.网络拓扑对网络性能与网络A有很大的影响。
A.造价B.主从关系C.结构D.控制关系5.建设宽带网络的两个关键技术是骨干网技术和B技术。
A.Internet B.接入网C.局域网D.分组交换6.当通信子网采用A方式时,首先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起逻辑连接。
A.线路连接B.虚电路C.数据报D.无线连接7.一下关于数据报工作方式的描述中,B是不正确的。
A.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B.在每次数据传输前必须在发送方与接受方建立一条逻辑连接C.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可能出现乱序、丢失现象D.每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带有目的地址与源地址8.传统的机遇IP协议的网络不能适应多媒体网络应用的需求,改进传统网络协议的主要方法是DI.增大带宽II.资源预留协议RSVPIII.区分服务DiffServ IV.多协议表示交换MPLSA.I、II和IV B.I、III和IVC.I、II和III D.II、III和IV9.以下关于环状拓扑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A.在环状拓扑构型中结点通过广播线路连接成闭合环路B.环中数据将沿一个方向逐站传送C.环状拓扑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D.为了保证环的正常工作,需要进行比较复杂的环维护处理三.判断对错请判断下列描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划线上写Y,错误的写N)。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608a5783d049649a665846.png)
2.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3.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4.厂商编号;网卡编号
5.CSMA/CD;令牌传送方式
6.四;四;二
7.100;100
8.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二.选择题
1-7ACABBBA
项目三
一.填空题
1.1000Base-LX 1000Base-SX 1000Base-CX
项目五
一.填空题
1.将IP地址解析成物理地址
2.地址解析协议
3.选项码;长度;选项数据
4.严格源路由选项;松散源路由选项
5.ICMP差错报告报文;ICMP询问报文;差错报文;信息报文
6.回送请求和回答;时间戳请求和回答;地址掩码请求和应答;路由器询问和通告
二.选择题
1-5 ACBDD 6-10 BCACC11-15 BABAC16-20 CBBAA
2.家庭网络技术蓝牙技术WAPIGPRS
项目十
一.选择题
1.ABC 2.B3.B 4.B
项目十一
一.选择题
1.B 2.A
二.填空题
1.ADSL HFL PLC光纤宽带无线接入
2.电话线
3.发现阶段会话阶段
项目十二
一.选择题
1.A 2.B
二.填空题
1.路边大楼家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项目一
一.填空题
1.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接入网(AN)
2.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3.面向连接服务无连接服务
4.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Internet应用(第二版2》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Internet应用(第二版2》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a093444431b90d6d85c715.png)
二
1. C
2. C
3. A
4. B
5. C
6. C
7. C
8. C
9. A
第
1
(1)请求、断开。
(2)HTTP、HTML
(3)文本、二进制
(4)统一资源定位器、cn
(5)TELNET
(6)简单邮件传输
(7)ARPANET
(8)分组交换
(9)地理模式、组织模式
(10)Internet服务器(资源子网)、Internet用户、通信子网
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为110111001(含校验码)。
生成多项式G(x)=X4+X3+1=11001。(x后面的数字为次方的意思)
110111001÷11001,得出R(x)=10,由于CRC-4的校验码为4位(r为G(x)的最高次幂,r=4),即0010。
本题考查CRC校验的基本概念。
第
一
(1)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2)远程登录Telnet服务中,用户端计算机是以什么方式登录到Internet主机上的?它是如何解决异型计算机系统的互操作问题的?
答:Internet中的用户远程登录是指用户使用Telnet命令,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仿真终端的过程。一旦用户成功地实现了远程登录,用户使用的计算机就可以像一台与对方计算机直接连接的本地终端一样进行工作。
《
第
一、
1.面向终端阶段、面向计算机通信网络阶段、面向应用(标准化)网络阶段、面向未来的高速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3.分组(Packet)
4.“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c3fdbd50e2524de4187e41.png)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分为_局域网_、城域网和__广域网__。
(2)从计算机网络组成的角度看,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分为通信子网和__资源__子网。
(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树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型。
2.简答题(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过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单机系统:在单处理机联机网络中,由单用户独占一个系统发展到分时多用户系统,被称为第一代网络。
多机系统:将多个单处理机联机终端网络互相连接起来,以多处理机为中心的网络,并利用通信线路将多台主机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形成了以通信子网为核心的第二代网络,随着分组交换技术的使用,逐渐形成了以遵守网络体构的第三代网系结络。
Internet是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典型的实例,该网络的发展也促使新的高速网络技术的不断出现,又提高了网络的发展。
(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布在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主要功能:1. 数据交换和通信:在计算机之间快速可靠地相互传递数据、程序或文件; 2. 资源共享: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中提供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3.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的备份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4. 分布式网络处理和负载均衡: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上进行,减轻任务负荷过重的单台主机。
(3)计算机网络分为哪些子网?各个子网都包括哪些设备,各有什么特点?答:从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的角度看,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由主机、终端、终端控制器、连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
主机是资源子网的主要组成单元,为本地用户和网络中远程用户访问网络其他主机设备与资源提供服务。
计算机网络教程_(第二版)_课后答案(全)
![计算机网络教程_(第二版)_课后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3f0306c3fab069dc502201a3.png)
第一章概述传播时延=信道长度 /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 信道带宽总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排队时延1-0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在20 世纪 60 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能力。
( 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断续(或动态)分配传输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
( 3)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 。
这样,只要遵循OSI 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 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数据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以短的分组形式传送。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在路径上的每个结点,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_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_部分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4016ec6294dd88d0d26b9f.png)
另外,它也应受不考虑噪声时,奈奎斯特定理所给出的限制: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
传输速率= 2B㏒2V;因是二进制信号一个码元携带㏒22 = 1 bit的信息量,所以按奈奎
斯特定理算出的最大数据速率是:2×3000×㏒22 = 6 kbps。
最大可达到的数据速率应取两者中小的一个,即min(30 k,6 k)= 6 kbps。
4.x7+ x5 + 1被生成多项式x3+ 1所除,所得余数是多少?
答:余数为X2+X+1
5.请解释为什么因特网校验和永远都不会是0xFFFF,除非被执行因特网校验和计算的所
有字节都是0。
6.若采用生成多项式G(x)=x4+x3+x+1为信息位1111100产生循环冗余码,加在信息位后
面形成码字,在经比特填充后从左向右发送,问发送在物理线路上的比特序列是什么?
噪比应为多少分贝(取整数值)?
答:
(1)根据计算信道容量的香农定理C=W*log2(1+S/N)
(2)按题意C=20K×8÷4=40Kbps;而W=4KHz
(3)故得解:log2(1+ S/N)=10;其中S/Pn=210-1=1023
(4)dB=10log10(S/N)=10log10(1023)≈30,所以该信道的信噪比应为30分贝。
28.网络时延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含义是什么?
29.比较PSTN和ISDN拨号线路的特点。
30.比较X.25和帧中继的特点。
应该是什么样的?请说明理由。
32.在某一个区域中,用户为了进行数据传输使用线缆调制解调器,所用网络拓扑结构应该
是什么样的?请说明理由。
33.什么是DTE和DCE?请举例说明。
路由器交换机试题答案
![路由器交换机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4db701581b6bd97f19eab5.png)
试题代码:2.2.1试题名称:标准ACL访问控制列表规定用时:40分钟1、操作条件(1)Cisco路由器若干台。
(2)各设备已连入网络。
操作拓扑2、操作内容现有若干台路由器(路由器名称分别为R1、R2、R3、R4、R5、R6)组成的网络,请为各设备进行配置,以实现ACL的功能。
具体要求如下:(1) 根据要求,分别在R1、R3、R4路由器上配置基本命令:①配置主机名分别为R1,R3,R4;Router(config)#host R1Router(config)#host R3Router(config)#host R4②在路由器上关闭DNS查询;R1(config)#no ip domain-lookupR3(config)#no ip domain-lookupR4(config)#no ip domain-lookup③在R3上配置特权密码和vty密码,密码均为cisco;R3(config)#enable secret ciscoR3(config)#line vty 0 4R3(config-if)#password ciscoR3(config-if)#login(2) 在R1,R3,R4上分别配置各接口的IP地址等信息(圆圈表示环回接口),并设置时钟频率为64000 。
提示:请在路由器的串口上配置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nt s0/0/0R1(config-if)#ip add 10.1.1.2 255.255.255.0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f)#no shR1(config)#int s0/0/1R1(config-if)#ip add 192.168.12.1 255.255.255.0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f)#no shR1(config)#int g0/1R1(config-if)#ip add 172.16.1.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备注:R1共配置三个端口,两个串口均配置clock rate 64000,一个g口不用配置clock rate 64000,默认时物理端口没有打开,所以使用物理端口前需要使用no shut打开。
路由器 与交换机技术书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路由器 与交换机技术书后习题答案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254412f604a1b0717fd5ddb4.png)
.在路由器上完成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和全局配置模式的切换,并查看系统相关信息。
2.写出路由器配置,完成如下配置要求:(1)当前CLI命令提示符为Router>。
(2)进入特权模式。
(3)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4)进入以太网接口0接口配置模式。
(5)进入快速以太网接口0/0接口配置模式。
(6)进入串口0/0/0接口配置模式。
(7)进入控制台线路配置模式。
(8)进入虚拟终端线路配置模式。
(9)退出到特权模式。
(10)退出到用户模式。
1.Router>Router> enableRouter#Router# disableRouter>Router> enableRouter# configure terminalRouter(config)#Router (config-if)# ctrl-zRouter #Router # show versionRouter # show protocolsRouter # show running-configRouter # show interfacesRouter # show flashRouter # show history2.Router> enableRouter# config terminalRouter(config)# interface ethernet 0Router(config-if)# exitRouter(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Router(config-if)# exitRouter(config)# interface serial 0/0/0Router(config-if)# exitRouter(config)# line console 0Router(config-line)# exitRouter(config)# line vty 0 4Router(config-line)# exit Router(config)# exit Router# disableRouter>。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35d4d20dba1aa8114431d906.png)
计算机网络第2章参考答案(高教第二版冯博琴)1. 简述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构成。
答: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包传输介质、传输设备(多路复用器、交换机)等及数据处理系统。
2. 什么叫码元速率?什么叫信息速率?两者有何关系?答:码元速率(RB):又称为信号速率,它指每秒传送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Baud),也称波特率。
信息速率(Rb):指每秒传送的信息量。
单位为“bit/s”。
对M进制信号,信息代谢产物元速率两者的关系是:Rh=RBlog2M4. 在带宽为10MHz的信道上,如果使用4个电平的数字信号,每秒钟能发送多少比特?答:参考p27公式,在多信号电平下,乃奎斯特公式为其中c = 2w求得码元速率,继续乘可将之转换为信息速率。
W为带宽,M为电平个数,代入求解码元速率为 c = 2*10 = 20 波特信息速率为 C = 2 * 10*2 = 40 b/s。
5、一个数字信号通过信噪比为20db的3kHz信道传送,其数据速率不会超过多少?答:参考P28 信噪比和db的关系将20db代入,可求得信号/噪声(S/N) = 100;代入香农公式求得20100 b/26、信道的通信方式有哪几种?在实际的网络中最常使用哪种方式?为什么?答:信道的通信方式主要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以及全双工通信。
在实际的网络中最常使用半双工方式。
性价比最高。
注:目前局域网实际多选择全双工,因为现在大多数网络传输介质采用四线制或更多,保证了线路上可以分为两对(以局域网为例,一般都采用5类双绞线,发送和接受数据采用不同的线对)。
全双工相当于是一个双车道。
有了自己专有的行驶车道,你可以开自己的奔驰任意飞速行驶还要什么交通规则?这种情况下还使用CSMA/CD的规则那不是吃多了?窃以为:网卡在物理连接上后会有某种机制判断自己是处于双响单车道(半双工共享以太网)还是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然后决定是否CSMA/CD!这个思路不晓得对不对?7. 什么叫自同步法?自同步编码有什么特点?答:自同步法是从数据信息波形的本身提取同步信号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写出防止 ARP 病毒的措施。 答:⑴对于冒充网关的 ARP 病毒,可采用局域网内的每台主机静态绑定网关 MAC 地
址的措施来处理;⑵对于欺骗网关的 ARP 病毒,可在网关在将所有的主机 IP 地址对应的 MAC 地址进行静态绑定。
20.C A
23.B
24.C
25.D
28.D
29.B
30.C
33.A C 34.D G 35.C
38.D
39.C
1.A 6.B 11.AD 16.A 21.A
2.B 7.D 12.C 17.A B 22.AC
第 2 章 规划设计交换式局域网
3.D
4.A D
5.A B
8.A B
9.ABC 10.BD
13.ACA
19.D
20.C
24.B
25.B
29.B
30.C
1.B 6.B
2.D 7.B
第 5 章 配置虚拟局域网
3.A
4.C
5.C
8.C
9.B
10.D
1.B 6.C
2.BC 7.B
第 6 章 路由器配置基础
3.A
4.B
5.AD
第 7 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BC 2.AC 3.C 4.C 5.AC
位进行比较,通配符掩码为 0 的位要求 IP 地址的对应位必须匹配,通配符掩码为 1 的 位所对应的 IP 地址位不必匹配。 3.在进行访问列表配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配置访问列表语句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⑴ 注意访问列表中语句的次序,尽量把作用范围小的语句放在前面。 ⑵ 新的表项只能被添加到访问表的末尾,这意味着不可能改变已有访问表的功能。 ⑶ 标准的 IP 访问列表只匹配源地址,一般都使用扩展的 IP 访问列表以达到精确 的要求。 ⑷ 标准的访问列表尽量靠近目的。 ⑸ 在应用访问列表时,要特别注意过滤的方向。 4.编号访问列表和命名访问列表的区别是什么? 答:编号 IP 访问列表和命名 IP 访问列表的主要区别为: ⑴ 名字能更直观地反映出访问列表完成的功能 ⑵ 命名访问列表突破了 99 个标准访问列表和 100 个扩展访问列表的数目限制,能 够定义更多的访问列表。 ⑶ 命名 IP 访问列表允许删除个别语句,而编号访问列表只能删除整个访问列表。 把一个新语句加入命名的访问列表需要删除和重新加入该新语句之后的各语句。 ⑷ 单个路由器上命名访问列表的名称在所有协议和类型的命名访问列表中必须是 唯一的,而不同路由器上的命名访问列表名称可以相同。
6.AB 7.BC 8.C 9.BD 10.D 二、简答题
1.描述数据包通过配置有 ACL 的路由器的匹配、转发过程。 答:其具体步骤为: ⑴ 数据包进入路由器,路由器取出内向 ACL 的第一条语句的匹配项与数据包中的
各项进行匹配; ⑵ 如果匹配的话,执行由语句定义的动作(允许或拒绝),转入第⑸步; ⑶ 如果不匹配,使用 ACL 中的下一条语句,重复步骤⑴和⑵; ⑷ 如果整个内向 ACL 没有一条语句匹配,执行拒绝动作; ⑸ 根据路由表进行路由选择,决定数据包的离开接口; ⑹ 路由器,取出离开接口外向 ACL 的第一条语句的匹配项与数据包中的各项进行
《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第 2 版)
习题答案
1.B 6.D 11.C 16.B 21.B 26.D 31.A 36.C
2.A 7.A 12.C 17.A 22.D 27.A 32.B 37.A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3.D
4.B
5.C
8.C
9.C
10.D
13.A
14.D
15.B
18.C G 19.A
匹配; ⑺ 如果匹配的话,执行由语句定义的动作(允许或拒绝) ⑻ 如果不匹配,使用 ACL 中的下一条语句,重复步骤⑹和⑺ ⑼ 如果整个外向 ACL 没有一条语句匹配,执行拒绝动作;
2.简述 IP 地址与访问列表通配符掩码的作用规则。 答:IP 地址与通配符掩码的作用规则是:32 位的 IP 地址与 32 位的通配符掩码逐
第 9 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BCD 2.D 3.B 4.AB 5.ABC 6.AB 7.AC 8.ABC 9.B
二、简答题 1.网络管理的五大功能是什么?
答:五大功能,其分别是:⑴故障管理;⑵配置管理;⑶计费管理;⑷性能管理;⑸安 全管理。 2.写出华为设备配置 SNMP 协议的步骤。
答:⑴配置团体;⑵配置系统信息;⑶允许发送 Trap;⑷设置发送 Trap 目标主机的 IP 地址;⑸指定发送 Trap 的源接口地址。 3.华为 VRP 的灾难恢复有哪两种方式?
14.ABC 15.ABCD
18.BC
19.C
20.ABC
23.ABCD 24.A
25.B
1.C 6.C 11.A 16.B 21.B 26.A 31.C
2.B 7.C 12.B 17.D 22.A 27.C
第3章 3.D 8.B 13.A 18.C 23.D 28.B
交换机配置基础
4.C
5.A
9.B
第 8 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BC 2.ABC 3.ABCD 4.ABCD 5.BC 6.ACD 7.AB 二、简答题 1.在路由器上配置帧中继有哪些步骤? 答:配置步骤:
⑴ 配置帧中继协议封装格式 ⑵ 配置 IP 地址 ⑶ 配置本地虚电路的 DLCI 号 ⑷ 配置动态或静态地址映射 ⑸ 配置本地管理端口 LMI。 ⑹ 启用端口 2.什么是 DDN,它具有哪些优、特点? 答:DDN(Digital Data Network)即数字数据网,是利用数字信道传输信号的数据传输 网,它基于同步时分复用、电路交换的基本原理实现,向用户提供永久性和半永久性连接的 数字数据传输信道,既可用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也可用于传送数字化传真,数字话音,数 字图像信号或其它数字化信号。 DDN 的特点及优点:⑴提供透明传输网;⑵ 传输速率高,网络时延小;⑶ 网络安全可靠; ⑷ 提供灵活的连接方式和组网环境;⑸ 网络管理简便。 3.PPP 有哪些认证协议,并对这些协议进行简单的说明。 答:PPP 的认证协议有口令验证协议 PAP 和挑战握手验证协议两种。⑴ 口令验证协议 PAPP 是一种简单的明文验证方式。网络接入服务器 NAS(Network Access Server)要求用 户提供用户名和口令,用户反复在链路上发送用户名和密码,直至认证通过,否则连接终止。 ⑵ 挑战握手验证协议 CHAP 是一种加密的验证方式,能够避免建立连接时传送用户的真实 密码。NAS 向远程用户发送一个挑战口令,其中包括会话 ID 和一个任意生成的挑战字串 (arbitrary challengestring)。远程客户必须使用 MD5 单向哈希算法返回用户名和加密的挑战 口令,会话 ID 以及用户口令,其中用户名以非哈希方式发送。 4.什么是 ISDN? 答: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即综合业务数字网,是基于公共电话网 的数字化网络,它利用普通的电话线实现双向高速数字信号的传输,可在其上开展语音、数 据、视频、图象等各项通信业务,因而被形象地称作“一线通”。ISDN 主要应用于 Internet 接入、话音新业务、公司网络的互连或远程接入、网络专线连接的备份以及双向视频会议等 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