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中物理基础知识
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交通工具,常见的有普通载重自行车、轻便自行车、山地自行车、童车、赛车、电动自行车等.它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自行车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
这是一种普通的自行车,在其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包括杠杆、轮轴、摩擦、压强、能量的转化等力学、热学及光学知识,下面具体来分析一下.一、力学知识家用自行车1.摩擦方面(1)自行车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块处均刻有一些花纹,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2)车轴处经常上一些润滑油,以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3)所有车轴处均有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转动方便.滚珠(4)刹车时,需要纂紧刹车把,以增大刹车块与车圈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5)紧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自行车靠惯性前进时,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这两个力均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2.压强方面(1)一般情况下,充足气的自行车轮胎着地面积大约为S=2×10cm×5cm=100cm2,当一普通的成年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F=(500N+150N)=650N,可以计算出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约为6.5×106Pa.(2)在车轴拧螺母处要加一个垫圈,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压强.(3)自行车的脚踏板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脚的压强,(4)自行车的内胎要充够足量的气体,在气体的体积、温度一定时,气体的质量越大,压强越大.(5)自行车的车座做得扁而平(如图),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身体的压强.车座3.轮轴方面(1)自行车的车把相当于一个轮轴,车把相当于轮,前轴为轴,是一个省力杠杆,如图示.车把(2)自行车的脚踏板与中轴也相当于一个轮轴,实质也为一个省力杠杆.脚踏(3)自行车的飞轮也相当于一个省力的轮轴.飞轮4.杠杆方面自行车的刹车把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5.惯性方面(1)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停止蹬自行车后,自行车仍然向前走,是由于它有惯性.(2)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若遇到紧急情况,一般情况下要先捏紧后刹车,然后再捏紧前刹车,或者前后一起捏紧,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人由于惯性而向前飞出去.6.能量转化方面(1)当人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下坡时人和自行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人和自行车的动能.(2)当人骑自行车上坡之前要紧蹬几下,目的是增大速度,来增大人和自行车的动能,这样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能上得更高一些.二、声学方面(1)自行车的金属车钤发声是由于铃盖在不停的振动,而汽笛发声是由于汽笛内的气体不断的振动而引起的.金属车铃汽笛三、热学知识在夏天自行车轮胎内的气体不能充得太足,是为了防止自行车爆胎,因为对于质量、体积一定的气体,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若超过了轮胎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生爆胎的情况.四、光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行车的后面都装有一个反光镜,它的设计很巧妙,是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一个立体直角,用其内表面作为反射面,这叫角反射器.当有光线从任意角度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反向射回”,当光线射向反光镜时,会使后面的人很容易看到.在夜间,当汽车灯光照到它前方的自行车尾灯上,无论入射方向如何,反射光都能反射到汽车上,其光强远大于一般的漫反射光,就如发光的红灯,足以让汽车的司机观察到.五、电学方面电动自行车的基本原理是:由蓄电池提供电能,电动机驱动自行车。
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是中国老百姓最常用的交通工具。
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现归纳如下:
一、杠杆的现象:
1.控制前轮转向的杠杆——车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转动自行车前轮来控制自行车运动方向和平衡。
2.控制刹车闸的杠杆——车把上的闸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车闸以比较大的压力压到车轮的钢圈上。
3.支持人重和货重的杠杆——三角杠、货架、前叉、后三角杠:用以形成车重和承重。
4.中轴上的脚蹬和花盘齿轮:组成省力轮轴,因为脚蹬半径大于花盘齿轮的半径。
5.自行车手把与前叉轴:组成省力轮轴,因为手握把外的半径大于前叉轴的半径。
6.自行车后轴上的齿轮和后轮:组成费力轮轴,因为齿轮的半径小于后轮的半径。
二、惯性及能的知识:骑白行车行驶时,当不用力蹬脚蹋板时,白行车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惯性的原因。
另外,骑自行车飞跃障碍物时,落地时,应先使后轮着地,防止因为具有惯性而翻车。
而当骑自行车上坡时,都应先加紧用力蹬几下,目的是为了增大速度,以获得更大的动能,来转化更多的重力势能,升得更高二一些。
三、力的知识:自行车坐垫F的有许多弹簧,主要的通过缓冲作用减小震动。
自行车的物理知识
2.压强方面 Biblioteka (1)一般情况下,充足气的自行车轮胎着地面积大约为S=2×10Cm×5cm=100×cm2,当一普通的成年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F=(500N+150N)=650N,可以计算出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6.5×104Pa.
二、热学知识
在夏天自行车轮胎内的气体不能充得太足,是为了防止自行车爆胎,因为对于质量、体积一定的气体,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若超过了轮胎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生爆胎的情况.
三、光学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自行车的后面都装有一个反光镜,它的设计很巧妙,组成如图6所示,它是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一个立体直角,用其内表面作为反射面,这叫角反射器.当有光线从任意角度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反向射回”,当光线射向反光镜时,会使后面的人很容易看到.在夜间,当汽车灯光照到它前方的自行车尾灯上,无论入射方向如何,反射光都能反射到汽车上,其光强远大于一般的漫反射光,就如发光的红灯,足以让汽车的司机观察到.
(2)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若遇到紧急情况,一般情况下要先捏紧后刹车,然后再捏紧前刹车,或者前后一起捏紧,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人由于惯性而向前飞出去.
6.能量转化方面
(1)当人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下坡时人和自行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人和自行车的动能.
(2)当人骑自行车上坡之前要紧蹬几下,目的是增大速度,来增大人和自行车的动能,这样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能上得更高一些.
四、电学方面
自行车的物理知识
一、力学知识1.摩擦方面(1)自行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块处均刻有一些花纹,并且使用摩擦大的材料,增大摩擦力。
(2)车轴处经常上一些润滑油,以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3)所有车轴处均有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
(4)刹车时,用力捏紧车闸,以增大刹车块与车圈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
(5)紧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自行车靠惯性前进时,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这两个力均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
2.简单机械(1)自行车刹车手闸是一个省力杠杆,车后坐的载物夹也是杠杆。
脚踏和中轴大齿轮组成一个省力轮轴,后轮上小齿轮和后轮组成一个费力轮轴。
车把和前叉也构成省力轮轴。
(2)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相当于增加了斜面的长,可以省力,使上坡更容易。
3.运动方面(1)自行车的速度约为(3-5)m/s。
(2)以树木为参照物,自行车是运动的;以树木为参照物,自行车是向后退的。
4.压强方面(1)一般情况下,充足气的自行车前、后轮胎着地总面积大约为S=100cm2,当一普通的成年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F=(600N+250N)=850N,可以计算出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约为8.5×104Pa。
(2)自行车的车座较宽大,可以增大人与车座的接触面积,减小对人的压强,人骑座时感到舒服。
(3)在车轴拧螺母处要加一个垫圈,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压强。
(4)自行车的脚踏板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脚的压强。
(5)自行车的内胎要充够足量的气体,在气体的体积、温度一定时,气体的质量越大,压强越大。
5.惯性方面(1)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停止蹬自行车后,自行车仍然前进,是由于它具有惯性。
(2)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若紧急刹车,一般情况下要先捏紧后刹车,然后再捏紧前刹车,或者前后一起捏紧,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人由于惯性而向前飞出去。
自行车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的物理知识自行车是一种简便的交通工具,从它的构造和使用过程中,可发现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知识。
你知道多少?接下来就让店铺来和你说说自行车的物理知识。
力学知识1、摩擦方面(1)自行车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块处均刻有一些花纹,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2)车轴处经常上一些润滑油,以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3)所有车轴处均有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转动方便.(4)刹车时,需要纂紧刹车把,以增大刹车块与车圈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5)紧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自行车靠惯性前进时,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这两个力均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2、压强方面(1)一般情况下,充足气的自行车轮胎着地面积大约为S=2×10Cm×5cm=100×cm2,当一普通的成年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F=(500N+150N)=650N,可以计算出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6.5×104Pa.(2)在车轴拧螺母处要加一个垫圈,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压强.(3)自行车的脚踏板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脚的压强,(4)自行车的内胎要充够足量的气体,在气体的体积、温度一定时,气体的质量越大,压强越大.(5)自行车的车座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身体的压强.3、轮轴方面(1)自行车的车把相当于一个轮轴,车把相当于轮,前轴为轴,是一个省力杠杆,如图3所示.(2)自行车的脚踏板与中轴也相当于一个轮轴,实质为一个省力杠杆.(3)自行车的飞轮也相当于一个省力的轮轴.4、杠杆方面自行车的刹车把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5、惯性方面(1)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停止蹬自行车后,自行车仍然向前走,是由于它有惯性.(2)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若遇到紧急情况,一般情况下要先捏紧后刹车,然后再捏紧前刹车,或者前后一起捏紧,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人由于惯性而向前飞出去.6、能量转化方面(1)当人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下坡时人和自行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人和自行车的动能.(2)当人骑自行车上坡之前要紧蹬几下,目的是增大速度,来增大人和自行车的动能,这样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能上得更高一些.(3)自行车的车梯上挂有一个弹簧,在它弹起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车梯自动弹起.7、声学方面自行车的金属车钤发声是由于铃盖在不停的振动,而汽笛发声是由于汽笛内的气体不断的振动而引起的.8、齿轮传动方面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如图5所示,设齿轮边缘的线速度为v ,齿轮的半径为R,齿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则有v = ωR.热学知识在夏天自行车轮胎内的气体不能充得太足,是为了防止自行车爆胎,因为对于质量、体积一定的气体,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若超过了轮胎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生爆胎的情况.光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行车的后面都装有一个反光镜,它的设计很巧妙,组它是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一个立体直角,用其内表面作为反射面,这叫角反射器.当有光线从任意角度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反向射回”,当光线射向反光镜时,会使后面的人很容易看到.在夜间,当汽车灯光照到它前方的自行车尾灯上,无论入射方向如何,反射光都能反射到汽车上,其光强远大于一般的漫反射光,就如发光的红灯,足以让汽车的司机观察到.电学方面在有些自行车上装有小型的发电装置,它利用摩擦转动,就像我们在实验室中看到的手摇发电机一样,发出的电能供给车灯工作,起到一定的照明作用。
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1、自行车上的摩擦知识。
①自行车外胎为什么要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摩擦力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自行车外胎有凸凹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自行车与地面间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自行车打滑。
②自行车为什么能前进?当我们骑在自行车上时,由于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有压力,轮胎和地面之间不光滑,因此自行车与路面之间有摩擦,不过,要问自行车为何能前进?这还是依靠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这个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
那前轮的摩擦力是干什么的?阻碍车的运动!其方向与自行车前进方向相反。
正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自行车作匀速运动。
不过,当人们在地上推自行车前进时,前轮和后轮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
那谁和这两个力平衡呢?脚对地面的摩擦力向前!③刹车以后,自行车为何能停止?刹车时,刹皮与车圈间的摩擦力,会阻碍后轮的转动。
手的压力越大,刹皮对车圈的压力就越大,产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后轮就转动的越慢。
如果完全刹死,这时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就变为滑动摩擦力(原来为滚动摩擦,方向向前),方向向后,阻碍了自行车的运动,因此就停下来了。
④自行车哪些地方安有钢珠?为什么安钢珠?在自行车的前轴、中轴、后轴、车把转动处,脚蹬转动处等地方,都安有钢珠。
人们骑自行车总是希望轻松、灵活、省力。
而用滚动代替滑动就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因此要在自行车转动的地方安装钢珠,我们可以经常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彼此离开,这样就可以使摩擦力变得更小。
2、自行车上的杠杆、轮轴知识。
①自行车上的杠杆A、控制前轮转向的杠杆:自行车的车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转动自行车前轮,来控制自行车的运动方向和自行车的平衡。
B、控制刹车闸的杠杆:车把上的闸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车闸以较大的压力压到车轮的钢圈上。
②自行车上的轮轴A、中轴上的脚蹬和花盘齿轮:组成省力轮轴(脚蹬半径大于花盘齿轮半径)。
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一、力学知识1、摩擦方面(1)自行车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块处均刻有一些花纹。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2)车轴处经常上一些润滑油。
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
(3)所有车轴处均有滚珠。
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转动方便。
(4)刹车时,需要纂紧刹车把。
以增大刹车块与车圈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5)紧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
自行车靠惯性前进时,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这两个力均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
2、轮轴方面(1)自行车的车把相当于一个轮轴,车把相当于轮,前轴为轴,是一个省力杠杆,(2)自行车的脚踏板与中轴也相当于一个轮轴,实质为一个省力杠杆。
(3)自行车的飞轮也相当于一个省力的轮轴。
3、杠杆方面自行车的刹车把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4、惯性方面(1)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停止蹬自行车后,自行车仍然向前走,是由于它有惯性.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若遇到紧急情况,一般情况下要先捏紧后刹车,然后再捏紧前刹车,或者前后一起捏紧,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人由于惯性而向前飞出去。
5、声学方面自行车的金属车钤发声。
由于铃盖在不停的振动,6、能量转化方面(1)当人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下坡时人和自行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人和自行车的动能。
(2)当人骑自行车上坡之前要紧蹬几下,目的是增大速度,来增大人和自行车的动能,这样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能上得更高一些。
(3)自行车的车梯上挂有一个弹簧,在它弹起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车梯自动弹起。
7、压强方面(1)一般情况下,充足气的自行车轮胎着地面积大约为S=2×10Cm×5cm=100×cm2,当一普通的成年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F=(500N+150N)=650N,可以计算出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6。
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交通工具,常见的有普通载重自行车、轻便自行车、山地自行车、童车、赛车、电动自行车等.它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图1和图2是两种常见的自行车,在其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包括杠杆、轮轴、摩擦、压强、能量的转化等力学、热学及光学知识,下面具体来分析一下.一、力学知识1.摩擦方面(1)自行车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块处均刻有一些花纹,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2)车轴处经常上一些润滑油,以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3)所有车轴处均有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转动方便.(4)刹车时,需要纂紧刹车把,以增大刹车块与车圈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5)紧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自行车靠惯性前进时,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这两个力均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2.压强方面(1)一般情况下,充足气的自行车轮胎着地面积大约为S=2×10Cm×5cm=100×cm2,当一普通的成年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F=(500N+150N)=650N,可以计算出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6.5×104Pa.(2)在车轴拧螺母处要加一个垫圈,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压强.(3)自行车的脚踏板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脚的压强,(4)自行车的内胎要充够足量的气体,在气体的体积、温度一定时,气体的质量越大,压强越大.(5)自行车的车座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身体的压强.3.轮轴方面(1)自行车的车把相当于一个轮轴,车把相当于轮,前轴为轴,是一个省力杠杆,如图3所示.(2)自行车的脚踏板与中轴也相当于一个轮轴,实质为一个省力杠杆.(3)自行车的飞轮也相当于一个省力的轮轴.4.杠杆方面自行车的刹车把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5.惯性方面(1)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停止蹬自行车后,自行车仍然向前走,是由于它有惯性.(2)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若遇到紧急情况,一般情况下要先捏紧后刹车,然后再捏紧前刹车,或者前后一起捏紧,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人由于惯性而向前飞出去.6.能量转化方面(1)当人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下坡时人和自行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人和自行车的动能.(2)当人骑自行车上坡之前要紧蹬几下,目的是增大速度,来增大人和自行车的动能,这样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能上得更高一些.(3)如图4所示,自行车的车梯上挂有一个弹簧,在它弹起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车梯自动弹起.7.声学方面(1)自行车的金属车钤发声是由于铃盖在不停的振动,而汽笛发声是由于汽笛内的气体不断的振动而引起的.8.齿轮传动方面(1)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如图5所示,设齿轮边缘的线速度为v ,齿轮的半径为R,齿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则有v = ωR.二、热学知识在夏天自行车轮胎内的气体不能充得太足,是为了防止自行车爆胎,因为对于质量、体积一定的气体,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若超过了轮胎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生爆胎的情况.三、光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行车的后面都装有一个反光镜,它的设计很巧妙,组成如图6所示,它是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一个立体直角,用其内表面作为反射面,这叫角反射器.当有光线从任意角度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反向射回”,当光线射向反光镜时,会使后面的人很容易看到.在夜间,当汽车灯光照到它前方的自行车尾灯上,无论入射方向如何,反射光都能反射到汽车上,其光强远大于一般的漫反射光,就如发光的红灯,足以让汽车的司机观察到.四、电学方面在有些自行车上装有小型的发电装置,它利用摩擦转动,就像我们在实验室中看到的手摇发电机一样,发出的电能供给车灯工作,起到一定的照明作用.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字体:大中小】2010-07-12 15:39:32 来源:中国天气网1.测量中的运用在测量跑到的长度时,可运用自行车。
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很多,我们依次来介绍一下:1.简单机械知识的应用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车闸把与连杆是一个省力杠杆,可增大对刹车皮的拉力。
自行车为了省力或省距离,还使用了轮轴、脚蹬板、链轮牙盘、后轮、飞轮、轮头、转轴等。
2.外胎外胎分软边胎和硬边胎两种。
软边胎断面较宽,能全部裹住内胎,着地面积比较大,能适宜多种道路行驶。
硬边胎自重轻,着地面积小,适宜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具有阻力小、行驶轻快等优点。
外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
山地自行车的外胎宽度特别宽,花纹较深也是适应越野山地用。
3.前照灯发光原理在有些自行车上装有小型的发电装置,它利用摩擦转动,与在实验室中的手摇发电机原理一样,发出的电能供给车灯工作。
4.刹车原理自行车刹车时,后刹皮与车圈间的摩擦力会阻碍后轮的转动。
手的压力越大,刹皮与车圈间的压力就越大,产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后轮就转动得越慢;如果完全刹死,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就由滚动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后,阻碍自行车的前进,因此车就停下来。
前刹片是利用摩擦力使车轮减速,同时在接地点产生向后的摩擦力来使车体减速。
5.力和运动的应用自行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以减小摩擦,为更进一步减小摩擦,人们常在这些部位加润滑剂。
而车的外胎、车把手塑料套、蹬板套、闸把套等处刻凹凸不平的花纹却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车的坐垫下安有许多根弹簧,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
6.功、机械能的知识运用根据功的原理,省力必定费距离。
因此人们在骑车上坡时,常骑“S”形路线就是这个道理。
上坡前,人们往往要加紧蹬几下,就容易上去,这里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下坡时,不用蹬,车速也越来越快,此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自行车上包含的初中物理力学知识
在自行车中,会涉及到以下初中物理力学知识:1.力的合成:在骑行过程中,需要用力踩踏脚蹬,这个力可以通过力的合成的概念来解析。
踩踏脚蹬是一个施力的动作,产生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力和垂直方向的力。
2.运动学:自行车的运动可以涉及到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概念。
例如,自行车在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恒定;自行车变速时,会产生加速度等。
3.惯性:当骑车突然停下或改变方向时,骑车者会继续保持原来的状态,这是惯性的体现。
比如,骑车者要注意在急刹车或转弯时保持平衡,以克服惯性的影响。
4.牛顿第一定律:自行车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这符合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5.牛顿第二定律:自行车在骑行过程中,需要克服阻力,克服阻力需要施加力。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的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解析自行车的加速度和力的大小。
6.摩擦力:骑自行车时,轮胎与路面之间存在摩擦力。
摩擦力对于自行车的运动和平衡都有重要影响。
例如,骑车者要在转弯时利用摩擦力来保持平衡。
7.斜面运动:自行车在爬坡或下坡时,会涉及到斜面运动。
斜面运动可以通过分解重力和斜面法向力来进行分析。
8.动能与势能:自行车在运动过程中会涉及到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例如,自行车爬坡时,骑车者的势能会转化为动能;自行车下坡时,动能会转化为势能。
9.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总是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在骑自行车时,踩踏脚蹬对地面施加一个向后的力,而地面对踩踏脚蹬也同时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向前的力。
10.质心:质心是一个物体的重心或平衡点。
在自行车中,骑车者要保持身体重心与自行车的质心保持一致,以保持平衡。
11.角动量守恒:当自行车转弯时,角动量守恒原理可以解释为什么转向会导致自行车发生倾斜。
转向时,自行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就像一个向心力,使得自行车产生侧倾。
12.平衡力矩:自行车在平衡状态下,外界施加在自行车上的所有力矩的和必须为零。
自行车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的物理知识力学知识1、摩擦方面(1)自行车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块处均刻有一些花纹,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2)车轴处经常上一些润滑油,以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3)所有车轴处均有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转动方便.(4)刹车时,需要纂紧刹车把,以增大刹车块与车圈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5)紧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自行车靠惯性前进时,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这两个力均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2、压强方面(1)一般情况下,充足气的自行车轮胎着地面积大约为S=2×10Cm×5cm=100×cm2,当一普通的成年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F=(500N+150N)=650N,可以计算出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6.5×104Pa.(2)在车轴拧螺母处要加一个垫圈,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压强.(3)自行车的脚踏板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脚的压强,(4)自行车的内胎要充够足量的气体,在气体的体积、温度一定时,气体的质量越大,压强越大.(5)自行车的车座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身体的压强.3、轮轴方面(1)自行车的车把相当于一个轮轴,车把相当于轮,前轴为轴,是一个省力杠杆,如图3所示.(2)自行车的脚踏板与中轴也相当于一个轮轴,实质为一个省力杠杆.(3)自行车的飞轮也相当于一个省力的轮轴.4、杠杆方面自行车的刹车把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5、惯性方面(1)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停止蹬自行车后,自行车仍然向前走,是由于它有惯性.(2)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若遇到紧急情况,一般情况下要先捏紧后刹车,然后再捏紧前刹车,或者前后一起捏紧,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人由于惯性而向前飞出去.6、能量转化方面(1)当人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下坡时人和自行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人和自行车的动能.(2)当人骑自行车上坡之前要紧蹬几下,目的是增大速度,来增大人和自行车的动能,这样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能上得更高一些.(3)自行车的车梯上挂有一个弹簧,在它弹起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车梯自动弹起.7、声学方面自行车的金属车钤发声是由于铃盖在不停的振动,而汽笛发声是由于汽笛内的气体不断的振动而引起的.8、齿轮传动方面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如图5所示,设齿轮边缘的线速度为v,齿轮的半径为R,齿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则有v=ωR.热学知识在夏天自行车轮胎内的气体不能充得太足,是为了防止自行车爆胎,因为对于质量、体积一定的气体,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若超过了轮胎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生爆胎的情况.光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行车的后面都装有一个反光镜,它的设计很巧妙,组它是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一个立体直角,用其内表面作为反射面,这叫角反射器.当有光线从任意角度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反向射回”,当光线射向反光镜时,会使后面的人很容易看到.在夜间,当汽车灯光照到它前方的自行车尾灯上,无论入射方向如何,反射光都能反射到汽车上,其光强远大于一般的漫反射光,就如发光的红灯,足以让汽车的司机观察到.电学方面在有些自行车上装有小型的发电装置,它利用摩擦转动,就像我们在实验室中看到的手摇发电机一样,发出的电能供给车灯工作,起到一定的照明作用。
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交通工具,常见的有普通载重自行车、轻便自行车、山地自行车、童车、赛车、电动自行车等.它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自行车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
这是一种普通的自行车,在其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包括杠杆、轮轴、摩擦、压强、能量的转化等力学、热学及光学知识,下面具体来分析一下.一、力学知识家用自行车1.摩擦方面(1)自行车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块处均刻有一些花纹,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2)车轴处经常上一些润滑油,以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3)所有车轴处均有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转动方便.滚珠(4)刹车时,需要纂紧刹车把,以增大刹车块与车圈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5)紧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自行车靠惯性前进时,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这两个力均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2.压强方面(1)一般情况下,充足气的自行车轮胎着地面积大约为S=2×10cm×5cm=100cm2,当一普通的成年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F=(500N+150N)=650N,可以计算出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约为6.5×106Pa.(2)在车轴拧螺母处要加一个垫圈,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压强.(3)自行车的脚踏板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脚的压强,(4)自行车的内胎要充够足量的气体,在气体的体积、温度一定时,气体的质量越大,压强越大.(5)自行车的车座做得扁而平(如图),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身体的压强.3.轮轴方面(1)自行车的车把相当于一个轮轴,车把相当于轮,前轴为轴,是一个省力杠杆,如图示.(2)自行车的脚踏板与中轴也相当于一个轮轴,实质也为一个省力杠杆.4.杠杆方面自行车的刹车把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5.惯性方面(1)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停止蹬自行车后,自行车仍然向前走,是由于它有惯性.(2)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若遇到紧急情况,一般情况下要先捏紧后刹车,然后再捏紧前刹车,或者前后一起捏紧,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人由于惯性而向前飞出去.6.能量转化方面(1)当人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下坡时人和自行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人和自行车的动能.(2)当人骑自行车上坡之前要紧蹬几下,目的是增大速度,来增大人和自行车的动能,这样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能上得更高一些.二、声学方面(1)自行车的金属车钤发声是由于铃盖在不停的振动,而汽笛发声是由于汽笛内的气体不的振动而引起的.1.测量中的运用在测量跑到的长度时,可运用自行车。
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
摩擦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运动和力
力的作用效果
自 行
简单机械
惯性 杠杆、轮轴
车
功和功率的计算
功和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压强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办法 压强的计算p=F/S
二、声学知识
(1)自行车的金属车铃发声是由于铃盖
在
而产生的。
(2)自行车有些部位零件松动时,骑行时
会听到异响,这是由于零件
而发声。
D.为了防止传动皮带打滑,需要把皮带 张紧些
5、小明骑在自行车上,关于自行车
对水泥地面的压力、压强说法正确
的是 (
)
A、轮胎足气时比瘪时对地面的压力大
B、轮胎足气时比瘪时对地面的压力小
C、轮胎足气时比瘪时对地面的压强大
D、轮胎足气时比瘪时对地面的压强小
8、自行车车架密度为1.6×10³kg/m³,体积 为2.5×10-³m³,若运动员质量为60kg,车 架重是整车重的2/3,车胎与水平赛道接触 总面积为30cm2,,若运动员骑自行车在 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500m,所用时间为 80s。假设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为其总重力的1/12。求:
压强,使人骑车
(2) 在车轴拧螺母处要加一个垫圈,是采用来增
大
,从而
压强。
(3)自行车的脚踏板做得扁而平,可以 强。
对脚的压
6.能量转化方面
(1)当人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 越 ,
当人骑自行车上坡之前要紧蹬几下,目的 是增大 ,来增大动能,这样上坡时 能转 化为 能,自行车可以上得更高一些。
• (1)整辆车的质量是多少kg?
图24
• (2)自行车行驶的速度?
• (3)则赛道受到压强为多少?
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你知道自行车上有哪些物理知识吗?下面我们来看一看。
1、自行车上的摩擦知识。
①自行车外胎为什么要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摩擦力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自行车外胎有凸凹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自行车与地面间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自行车打滑。
②自行车为什么能前进?当我们骑在自行车上时,由于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有压力,轮胎和地面之间不光滑,因此自行车与路面之间有摩擦,不过,要问自行车为何能前进?这还是依靠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这个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
那前轮的摩擦力是干什么的?阻碍车的运动!其方向与自行车前进方向相反。
正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自行车作匀速运动。
不过,当人们在地上推自行车前进时,前轮和后轮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
那谁和这两个力平衡呢?脚对地面的摩擦力向前!③刹车以后,自行车为何能停止?刹车时,刹皮与车圈间的摩擦力,会阻碍后轮的转动。
手的压力越大,刹皮对车圈的压力就越大,产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后轮就转动的越慢。
如果完全刹死,这时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就变为滑动摩擦力(原来为滚动摩擦,方向向前),方向向后,阻碍了自行车的运动,因此就停下来了。
④自行车哪些地方安有钢珠?为什么安钢珠?在自行车的前轴、中轴、后轴、车把转动处,脚蹬转动处等地方,都安有钢珠。
人们骑自行车总是希望轻松、灵活、省力。
而用滚动代替滑动就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因此要在自行车转动的地方安装钢珠,我们可以经常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彼此离开,这样就可以使摩擦力变得更小。
2、自行车上的杠杆、轮轴知识。
①自行车上的杠杆A、控制前轮转向的杠杆:自行车的车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转动自行车前轮,来控制自行车的运动方向和自行车的平衡。
B、控制刹车闸的杠杆:车把上的闸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车闸以较大的压力压到车轮的钢圈上。
自行车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力学:自行车的运动受到牵引力、重力、空气阻力等力的影响。
力学原理用于描述自行车的运动和稳定性。
动力学:自行车的加速、减速和转向等运动是由动力学原理控制的。
例如,牵引力和摩擦力影响自行车的加速度和速度。
牵引力:骑手踩踏脚踏板时施加的力量会产生牵引力,推动自行车前进。
牵引力的大小取决于骑手的力量和脚踏板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
摩擦力:自行车的运动受到多种摩擦力的影响,包括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风阻等。
减小摩擦力可以提高自行车的运动效率。
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自行车在运动过程中具有惯性,需要施加力量来改变它的速度或方向。
力的平衡:当自行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时,牵引力、摩擦力和重力之间达到了力的平衡。
力的平衡是保持自行车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动能和势能:自行车在运动过程中会转化动能和势能。
骑手施加力量给自行车增加了动能,而行驶过程中的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
超详细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精华版)
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交通工具,常见的有一般载重自行车,轻巧自行车,山地自行车,童车,赛车,电动自行车等.它结构简洁,便利有用;今日,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自行车中所包蕴的物理学问;这是一种一般的自行车,在其中涉及到很多物理学问,包括杠杆,轮轴,摩擦,压强,能量的转化等力学,热学及光学学问,下面详细来分析一下.一,力学学问家用自行车1. 摩擦方面(1) 自行车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块处均刻有一些花纹,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2) 车轴处常常上一些润滑油,以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3) 全部车轴处均有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转动便利.滚珠(4) 刹车时,需要纂紧刹车把,以增大刹车块与车圈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5) 紧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自行车靠惯性前进时,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这两个力均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2. 压强方面(1) 一般情形下,充分气的自行车轮胎着地面积大约为S=2×10cm×5cm=100cm2,当一一般的成年人骑自行车前进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F=(500N+150N)=650N ,可以运算出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6.5×106Pa.(2) 在车轴拧螺母处要加一个垫圈,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压强.(3) 自行车的脚踏板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脚的压强,(4) 自行车的内胎要充够足量的气体,在气体的体积,温度肯定时,气体的质量越大,压强越大.(5) 自行车的车座做得扁而平(如图),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身体的压强.车座3. 轮轴方面(1) 自行车的车把相当于一个轮轴,车把相当于轮,前轴为轴,是一个省力杠杆,如图示.车把(2) 自行车的脚踏板与中轴也相当于一个轮轴,实质也为一个省力杠杆.脚踏(3) 自行车的飞轮也相当于一个省力的轮轴.飞轮4. 杠杆方面自行车的刹车把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5. 惯性方面(1) 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停止蹬自行车后,自行车仍旧向前走,是由于它有惯性.(2) 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如遇到紧急情形,一般情形下要先捏紧后刹车,然后再捏紧前刹车,或者前后一起捏紧,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人由于惯性而向前飞出去.6. 能量转化方面(1) 当人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快,是由于下坡时人和自行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人和自行车的动能.(2) 当人骑自行车上坡之前要紧蹬几下,目的是增大速度,来增大人和自行车的动能,这样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能上得更高一些.二,声学方面(1) 自行车的金属车钤发声是由于铃盖在不停的振动,而汽笛发声是由于汽笛内的气体不断的振动而引起的.金属车铃汽笛三,热学学问在夏天自行车轮胎内的气体不能充得太足,是为了防止自行车爆胎,由于对于质量,体积肯定的气体,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当压强达到肯定程度时,如超过了轮胎的承担才能,就会发生爆胎的情形.四,光学学问在日常生活中,自行车的后面都装有一个反光镜,它的设计很奇妙,是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一个立体直角,用其内表面作为反射面,这叫角反射器.当有光线从任意角度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反向射回”,当光线射向反光镜时,会使后面的人很简洁看到.在夜间,当汽车灯光照到它前方的自行车尾灯上,无论入射方向如何,反射光都能反射到汽车上,其光强远大于一般的漫反射光,就如发光的红灯,足以让汽车的司机观看到.五,电学方面电动自行车的基本原理是:由蓄电池供应电能,电动机驱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是脚踏车的衍生物;于一般自行车相比:一般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车速10-15km 15-20km活动范畴15km 25-40km是否省力否是平均价格300 左右2500 左右电动自行车六,新型自行车⑴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里士满市政府推出一项新举措,勉励家长使用一种酷似手推车的载物自行车;这种新型自行车不仅环保,仍能让人远离交通拥堵的苦恼;⑵不得不见的宝马新型自行车:看来,小小自行车中仍隐藏着这么多的物理学问啊!涵盖广,意义深,说明只要善于摸索,勤于发觉,便能学到学问;2021-031. 测量中的运用在测量跑到的长度时,可运用自行车;如一般车轮的直径是0.71 米或0.66 米;那么转过一圈长度为直径乘圆周率,即约 2.33 米或 2.07 米,然后,让车沿这跑道滚动,登记滚动的圈数n 就跑道长为 2.33n 米或2.07n 米;2. 力和运动的运用(1))减小与增大摩擦;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纳滚动以减小摩擦;为更进一步减小摩擦,人们常在这些部位加润滑剂;多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以增大摩擦;如车的外胎,车的把手的塑料套,蹬板套,闸把套等;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以增大摩擦;如在刹车时,车轮不再滚动,而在地面上滑动,摩擦大大增加了,故车可以快速停驶;而在刹车的同时,手用力握紧闸把,增大刹车皮对钢圈的压力以达到禁止车轮滚动的目的;(2))弹簧的减振作用;车的坐垫下安有很多根弹簧,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振动3. 压强学问的运用(1))自行车车胎上刻有载重量;如车载重过量,就车胎受到压强太大而被压破;(2))坐垫呈马鞍形,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强,使人骑车不易感到疲惫;4. 简洁机械学问的运用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车闸把与连杆是一个省力杠杆,可增大对刹车皮的拉力;自行车为了省力或省距离,仍使用了轮轴: :脚踏板与链轮牙盘;后轮与飞轮及龙头与转轴等;5. 功和机械能的学问的运用(1)依据功的原理:省力必定费距离;因此人们在上坡时,常骑“s”形路线就是这个道理(2))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如汽车上坡前,人们要加紧蹬几下,就简洁上去些,这里是动能转化为势能;而骑车下坡,不用蹬,车速也越来越快,此为势能转化为动能;(3))整体上自行车是费劲机械,一般为省距离才骑自行车;顶风骑车比顶风行走艰巨,就是由于骑车费的力被“放大”了6. 惯性定律的运用快速行驶的自行车,假如突然把前轮刹住,后轮会跳起来;这是由于前轮受到阻力而突然停止运动,但车上的人和后轮没有受到阻力,依据惯性定律,人和后轮要保持连续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切登记坡或高速行驶时,不能单独用自行车的前闸刹车,否就会显现翻车事自行车后轮驱动,后轮相对于地面其实是静摩擦(和人走路一样)虽然自行车相对运动看起来是向前,但是轮子其实相对于地面是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所以此时摩擦力和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也就是摩擦力向前;{自行车后轮驱动,后轮相对于地面其实是静摩擦(和人走路一样)虽然自行车相对运动看起来是向前,但是轮子其实相对于地面是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所以此时摩擦力和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也就是摩擦力向前;前轮就不一样了,由于此时是地面的摩擦力使前轮运动(这里和后轮是完全两种情形,很多人简洁混为一谈),第一,想象一个画面,静止在一个粗糙水平面上的轮子,你要使它向前运动,且不接触它,你只能向后拖动水平面,因此摩擦力只能向后;}故;一般自行车只有两个齿轮!不同的车齿轮数是不一样的,越高级越多齿盘,脚蹬的这个我们叫它大齿盘,后面那个叫飞轮,飞轮固定在后轮上,飞轮转一圈,后轮转一圈,我们蹬脚踏,脚踏带动曲柄,曲柄转动大齿盘,大齿盘靠链条传动到飞轮,车轮转动!脚蹬一圈自行车走多远,取决于齿盘和飞轮的齿数比,齿数比越大车轮转的越远,齿数比越小车轮转的越省力1. 总的来讲:自行车能前进的根本缘由是摩擦力的作用;轮胎与地面摩擦,地面给轮胎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车子前进;2. 人通过蹬踏,把腿部的力气传递到脚踏,脚踏牙盘(你所说的前齿轮)获得扭矩再利用链传动(链条),传递到飞轮(后齿轮),飞轮与塔基及车轴的安装协作,传递为对车条的扭矩拉力,从而带动车圈转动,最终通过车胎与地面的摩擦获得反作用力,前进;3. 牙盘与飞轮(前,后齿轮)具有不同的齿数,通过调整协作获得不同的齿数比,也就转变了传动比,从而获得你所需要的不同动力输出;比如你在上坡时期望省力,你就会通过变速,把前后齿轮比小,比如前面用最小齿轮而后面用最大齿轮,这样你就能轻松爬上一般的坡度了;而期望在平地快速骑行时是用前面的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其实从能量守恒上讲,你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路径相同的情形下总功是不变的~~但可以通过这样转变速度而转变做功的时间;。
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你知道自行车上有哪些物理知识吗?下面我们来看一看。
1、自行车上的摩擦知识。
①自行车外胎为什么要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摩擦力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自行车外胎有凸凹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自行车与地面间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自行车打滑。
②自行车为什么能前进?当我们骑在自行车上时,由于人与自行车对地面有压力,轮胎与地面之间不光滑,因此自行车与路面之间有摩擦,不过,要问自行车为何能前进?这还是依靠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这个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
那前轮的摩擦力是干什么的?阻碍车的运动!其方向与自行车前进方向相反。
正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自行车作匀速运动。
不过,当人们在地上推自行车前进时,前轮与后轮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
那谁与这两个力平衡呢?脚对地面的摩擦力向前!③刹车以后,自行车为何能停顿?刹车时,刹皮与车圈间的摩擦力,会阻碍后轮的转动。
手的压力越大,刹皮对车圈的压力就越大,产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后轮就转动的越慢。
如果完全刹死,这时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就变为滑动摩擦力〔原来为滚动摩擦,方向向前〕,方向向后,阻碍了自行车的运动,因此就停下来了。
④自行车哪些地方安有钢珠?为什么安钢珠?在自行车的前轴、中轴、后轴、车把转动处,脚蹬转动处等地方,都安有钢珠。
人们骑自行车总是希望轻松、灵活、省力。
而用滚动代替滑动就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因此要在自行车转动的地方安装钢珠,我们可以经常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彼此离开,这样就可以使摩擦力变得更小。
2、自行车上的杠杆、轮轴知识。
①自行车上的杠杆A、控制前轮转向的杠杆:自行车的车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转动自行车前轮,来控制自行车的运动方向与自行车的平衡。
B、控制刹车闸的杠杆:车把上的闸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车闸以较大的压力压到车轮的钢圈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与自行车有关的摩擦、杠杆、压强、光、声、能等物理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勇于讨论的意识。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让学生体验生活、物理、社会的紧密联系。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对社会生活中的事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二、设计思路
为了加强这节课的探究性,体现课改精神,这节课我主要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让学生对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对社会生活中的事物作出自己的评价,积极参于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决策。
三、教学资源
1、学生已有的关于摩擦、杠杆、压强、光、声、能等的知识。
2、自行车、教学课件。
3、《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作者:王敬龙河北省承德市民族师专附属中学
四、教学设计
1、课的引入
从我国是“自行车王国”和学生的代步工具引入。
2、课的进行
先请学生回答预习卷上的问题,你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物理知识。
并将他们的回答进行了简单归类(板书:摩擦、杠杆、压强、光、声、能)。
利用自行车和教学课件,让学生进行分类讨论。
初中阶段,可能讨论的方面:摩擦、杠杆、压强、光、声、能等。
学生讨论不到的内容可以提示;超出初中阶段物理知识的首先肯定学生的探究精神,可以课后专门讨论。
再通过课堂练习(见课堂练习)进一步加深对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的认识,突出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对社会生活中的事物作出自己的评价,积极参于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决策。
3.课后作业(见课后练习)。
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课前预习:
一、背景资料:自行车起源于欧洲。
1790年发明了将两个轮子装在木马上,用脚蹬地前进的木马轮。
1816年发明了有车把的木轮车。
1839年发明了由曲柄连杆结构驱动后轮的铁制自行车。
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发明了前轮大、后轮小,前轮上装有曲柄和能转动的踏板的自行车。
1874年首次在自行车上采用了链条传动结构。
1886年开始使用滚珠轴承和车闸,并将前后轮改为大小相同。
1888年英国的邓洛普成功使用了充气橡胶轮胎,自行车至此基本完善。
1868年举行了最早的自行车比赛,1893年举行首届世界业余自行车锦标赛。
1895年举行首届世界职业自行车锦标赛。
现代的奥运会自行车比赛分场地赛、公路赛和越野赛3大类。
二、构造:自行车由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部件构成。
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
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
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
乘骑者可以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2、驱动(传动或行走)系统:由脚蹬、中轴、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
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
3、制动系统: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车、确保行车安全。
此外,为了安全和美观,以及从实用出发,还装配了车灯,支架等部件。
结构图:
三、自行车是一种简便无污染的交通工具,看一看它的构造(如图)想一想你的使用过程,请提出两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力、热、声、光、电均可以,不需解答):
如:自行车的轮胎为什么会有花纹?
问题①;
问题②。
课堂练习:
1、公路上常有“雨天路滑,小心慢行”的警告牌,从物理学角度去理解它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骑车带人”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
2、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都向东行驶,但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由此可判定三人中骑车速度最大的是___。
3、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A、车座的设计应用了压强的知识
B、车把的设计应用了杠杆的知识
C、捏紧刹车把手减速是为了减小惯性
D、轮胎和脚蹬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增大摩擦
4、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
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
例如:A、车轮做成圆形;B、轮胎上刻有花纹;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D、车轴处装有滚珠;E、刹车时用力捏闸;F、脚踏板凹凸不平;G、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1)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
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
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
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
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而减小摩擦的是:
(2)用力踩动脚踏板使自行车前进时,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的方向朝___(选填“前”或“后”)
(3)请你发挥想象“假如没有摩擦”,自行车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写出两个合理的猜想。
5、背景知识: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路况的改变。
路面积雪经车辆压实后,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减小,汽车易左右滑摆。
同时,汽车的制动距离也难以控制,一旦车速过快、转弯太急,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
专家研究表明,气温不同,积雪的厚薄不同,对汽车的危害也不一样。
当积雪厚度在5~15cm,气温在0℃左右时,汽车最容易发生事故。
因为在这种条件下,路面上的冰雪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
此时,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以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即在相同气温条件下,融化了的冰雪不再结冰,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提出问题:在相同气温条件下,为什么水不再结冰了?
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针对你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实验主要步骤:
分析与交流;除了在路面上撒盐外,你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减少交通事故。
方法:
6、小华同学想要估测出我们学校操场塑胶跑道的长度,请你帮他想一种方法。
7、一般情况下,当一个初三同学骑自行车前进时,一只充足气的自行车轮胎着地面积大约是S=6cm×4cm=24cm2,试估算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
8、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统计,太仓市2004年自行车及零部件出口199万辆,出口金额6169万美元,约占江苏省生产量的1/5,已成为太仓市出口量最大的轻工机电产品。
普通自行车中的钢材料质量约为10kg,钛合金是车辆材料中的极品!为了开发高档车型,如果全部换成同体积的钛合金材料,那么它的质量是多少?作为厂商,会不会全
9、如图是一个跑步的人和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的s-t图像,由图像你可
以得到哪些信息?
信息1:他们两个人是同时开始运动的.
信息2:
信息3:
10、我们学校艺术节的文艺演出,地点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假如你和小华同时从校门口出发,你骑自行车,而小华坐出租车,在正常情况下,你将比小华大约晚多少时间到达青少年活动中心。
(提示:我们学校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大约4km,骑车速度参考上一题的数据,出租车在城区的平均速度约为40km/h)
11、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如图).
(1)看图后,说说你最担心的问题.
(2)要解决你最担心的问题,一方面谈谈在日常生活
中你应该怎么做,另一方面谈谈你有什么设想。
12、近几年电动自行车在中国发展比较快。
据统计,1998年全国仅拥有5.4万辆,而去年,这个数字已达到200万辆,每年都以数倍的速度增长。
可以预见,电动自行车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电动自行车是电力驱动和人力驱动两用的绿色环保交通工具。
人力驱动同普通自行车一样操作,电力驱动是以电动自行车配用的蓄电池为能源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从而驱动电动自行车的车轮达到行驶的目的。
某型号电动自行车以车速18km/h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电动机输出的有用功功率为140w。
求:(1)经过半小时,电动自行车行驶的距离;
(2)电动机半小时内对电动自行车做的功;
(3)现在苏州市区很少见到二冲程摩托车,取而代之的是电动自行车,请你结合实际谈一下你的看法。
课后作业:
1、小明骑在自行车上不断地用力蹬,使自行车在平直路面上运动。
当他停止用力蹬后,自行车由于____仍继续前行。
因为有____的作用,自行车运动会逐渐停下。
2、下面是轻便自行车与山地车的图片,请你谈谈轻便自行车与山地车的不同之处。
3、小明步行的速度约为1.4m/s,小红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3m/s,请根据这些信息设计一个题目,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计算.
4、2002年6月6日《海峡都市报》刊登了《货车超限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报道了“104国道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以上,但才使用5年就大修,现已伤痕累累……”如图所示,有些运输单位和个人只顾自己利益,不顾国家利益,让汽车成倍的超载是损坏路面的直接原因。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汽车严重超载加快路面损坏的原因(只需答出一种合理的原因即可)
试求:
1、电动自行车的百公里耗电量是3.2度,而XDZ125T-H型摩托车的百公里耗油量是
2.8L,汽油的密度是0.8kg/L,热值是4.6×107J/kg,则XDZ125T-H型摩托车每行驶100
公里比电动自行车多耗多少能量?
2、请你谈谈对这两种交通工具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