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研究

资源型城市要摆脱困境,转变发展模式,关键在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此,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指出制约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并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标签:资源型城市优化产业结构产业措施

0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单一,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性转变。2007年12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资源型城市要建立健全制定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来摆脱对资源的过分依赖,依靠科技和市场等多种因素来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1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基本现状

⒈1 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性强。我国资源型城市主要依赖资源开采,而对非资源产业的发展不重视,导致主导产业单一,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失调。(见表1-1)从该表中可以看出,部分地级以上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即第一、三产业发展落后,而与资源关联性最大的第二产业比重大。其中比较典型的大庆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高达85.1%。

数据来源:2008年各城市公布的2008年统计年鉴

1.2 第二、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我国资源型城市第二产业内部以资源性产业占主导地位,产业链条短,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多数资源型城市资源开采及其加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50%以上。例如2008年马鞍山钢铁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6%;大庆市2008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78.7%。一旦资源趋于枯竭或遭遇市场波动,城市经济发展将面临巨大冲击。其次,第三产业结构内部以传统服务业为主,高层次的新兴服务业比重低。

1.3 主导产业经济效益低下,产业间关联度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一般集中在资源采选、冶炼及原材料的初级加工上,以原材料输出为主。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占绝对优势,产品附加值低。由于过去我国资源型城市仅作为单一的能源基地来建设,没有形成以资源开采为龙头,向下游产业和产品开发延伸的产业链。产业关联度低,难以发挥经济乘数效应。

2 制约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制约其产业结构优化。

2.1 “比较优势陷阱”制约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型城市比较优势陷阱是指,资源型城市现有的产业结构格局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并且被固化,使其在市场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并有可能在未来发展中陷入危机。[1]我国资源型城市以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市场分工,以初级产品来确定其在市场分工中的位置,只能获得相对较低的附加值。市场机制会强化这种分工形式,使资源型城市长期陷入市场分工中的低附加值环节。另外,资源型城市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是不可持续的,由于自然资源本身的可耗竭性,它所支撑的比较优势只是一个阶段性现象。

2.2 资源型产业的退出壁垒高。资源型企业资产专用性强,因此企业在退出时沉淀成本十分巨大。由于沉淀成本存在,构成了资源型企业退出的基本障碍,也只有补偿了资源型企业的沉淀成本,才能使其顺利退出。[2]

2.3 资本缺乏。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一个地区要实行工业化和结构调整,就必须要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而在资本—产出系数不变的前提下,要实现这种既定的生产率,就要有一定的资本形成规模。我国资源型城市自我积累资金能力不足,自我发展的财力十分有限。缺乏资金是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瓶颈。

2.4 产业组织结构单一,公有制比重过大。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以国有经济占主导垄断地位,富有活力的集体经济所占比重较小,而相应的其它经济类型十分薄弱。由于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模糊造成政府部门集资产所有权、行政管理权和宏观调控权于一身。这种“三权合一”的政府职能使得政府的经济目标、政治目标和社会目标时常发生冲突。国有企业不能运用市场化的企业重组机制改进资源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

3 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3.1 实施产业多元化发展,延伸资源产业链条。资源型城市要实行“资源产业与非资源产业并举”的多元发展战略,使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向市场导向型模式转变;由单一主导型结构向多元主导型结构转变。资源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核心是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其产业关联作用。从资源开采和原材料初级加工的上游产品出发,进而发展其下游产品,同时向相关产业延伸,提高产业关联度和产业技术水平,同时又提高了产品附加价值,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例如石油城可以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及石化产品的深加工业,煤城可以实行以煤发电、以电炼铝、煤电铝一条龙等。

3.2 发展新兴主导产业,加强接续替代产业的培育,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赫希曼的“产业关联基准”, 选择在产业链中发展对其前向和后向产业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的产业,将这个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有利于带动其他产业的同时发展。资源型城市应着力发展低能耗、少污染、关联度高的主导产业;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产业。生态经济产业是指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使物质能源和资源开发得到多级利用。[3]通过生态经济在生产过程中产业化应用,形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第三产业体系。从而推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3.3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资源型城市是国有大企业的聚集地,因此,在产业结构优化中必须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破除单一国有经济模式,建立适应产业结构优化的新体制。首先,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产权关系,积极应用参股、合资、上市等形式改变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实现公有制形式多样化。其次,采取各项优惠政策措施鼓勵和吸引各种经济成分进入。再次是要加强政府机构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政府要从微观领域退出来,政府职能转向为企业提供服务、城市基础建设和管理,真正成为“服务型政府”。

3.4 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广泛吸收资金。资金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物质条件,也是资源型城市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瓶颈。要想摆脱目前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第一,积极争取国家各项资金扶持,给予资源型城市相应的税收政策优惠,形成政策洼地效应。利用财政资金积极推动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基础设施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第二,利用现代市场融资制度,促成企业设备革新和技术改造,增强企业自我积累能力。第三,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吸引民间资本和国外资金向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流动,多渠道筹集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张米尔,武春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与对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

[2]宋冬林,汤吉军.沉淀成本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