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材料分析题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1.下面是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哲学家们的不同回答的有关材料。
材料1: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
”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摘自《人类知识原理》和《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材料2:笛卡儿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
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材料3:斯宾诺莎认为,物质自然界是唯一的实体,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属性和具体样式。
思维和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唯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
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的属性,一切个体事物都有心灵,只是程度不同。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有什么区别,错在何处?(2)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错误何在?(3)材料3属于什么观点,有何错误?[参考答案要点:](1)材料1属于唯心主义一元论。
贝克莱是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一元,两者都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本原和派生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2)材料2属典型的二元论。
错误在于否认世界的统一性,把物质和精神绝对对立起来,最终仍然导致唯心论。
物质和精神只是在何者为第一性这个范围内才是绝对对立的,超出这个范围,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反映。
世界是统一的,它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3)材料3是唯物主义一元论,它力图克服笛卡儿的二元论,但具有“物活论”的倾向,而只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并没有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下面是关于世界本原的一组材料。
(1)德谟克利特说:“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2)拉美特里说:“在整个宇宙里,只有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
”(3)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1.下面是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哲学家们的不同回答的有关材料。
材料1: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
”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摘自《人类知识原理》和《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材料2:笛卡儿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
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材料3:斯宾诺莎认为,物质自然界是唯一的实体,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属性和具体样式。
思维和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唯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
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的属性,一切个体事物都有心灵,只是程度不同。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有什么区别,错在何处?(2)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错误何在?(3)材料3属于什么观点,有何错误?[参考答案要点:](1)材料1属于唯心主义一元论。
贝克莱是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一元,两者都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本原和派生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2)材料2属典型的二元论。
错误在于否认世界的统一性,把物质和精神绝对对立起来,最终仍然导致唯心论。
物质和精神只是在何者为第一性这个范围内才是绝对对立的,超出这个范围,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反映。
世界是统一的,它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3)材料3是唯物主义一元论,它力图克服笛卡儿的二元论,但具有“物活论”的倾向,而只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并没有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下面是关于世界本原的一组材料。
(2)拉美特里说:“在整个宇(1)德谟克利特说:“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绪1 .[材料l]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 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 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材料2] 恩格斯在1895 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 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
历史走得更远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
1848 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材料3]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要多得多。
”[材料4]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 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他说的很对,任何一种社会哲学,只要它还把某几个论点奉为的最终结论,还在开莫里逊氏丸(意即‘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引者注),它就远不是完备的;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结论,而是研究。
结论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发展,就毫无足取,这一点我们从黑格尔那时就已经知道了;结论如果变成一种故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用处。
但结论在一定时期应当有一定的形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摆脱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应当形成明确的思想。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原理材料分析题
没有什么比有野心,却没有能力实现它更可惜了。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错 误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能够胜任经过较为仔细的考虑而选定的职业, 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SOHO副总胡文俊在第一次推销房子 时,他不知道该如何与顾客对话。他脸憋的通红,手心直冒汗,但是除了 简单的介绍楼盘的情况外,他不知道该讲些什么只能傻傻的看着对方。结 果也很明显,房子没有卖出去。之后他开始苦练沟通技巧,主动与街上行 人说话,介绍楼盘。两个月后,他的说话能力提高了很多,并且卖出了第 一栋房子。在大学学习并不仅仅是要掌握要求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进入 社会的社会办事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我们才有更多的空间去选择自己想要的职业,而不至于因为能力比过他人 而得不到自己喜欢的职业。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不要高看自己,也不要 低看自己,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职业。
二、《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介绍及思考 (二)感受(现实价值)
4、体质问题 另外,在选择职业时还要考虑我们个人的体质问题。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 体魄,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精力与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如果我们选择了力 不能胜任的工作,那么我们的热情很快会被榨光,并且自愧无能,产生的 后果必然妄自菲薄。正如马克思所说“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侵犯 着我们的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有时我们的体质出来捣乱,常常威胁我们,让我们无法愉快的工作,如这 样我们就轻易认输了吗?正如马克思所言:"一个不能克服自身相互斗争因 素的人,又怎能抗拒生活的猛烈冲击呢!"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 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而努力工作。马克思晚年时,反动势力的疯狂 迫害,极端贫困的生活条件以及极度紧张的忘我劳动,严重损害了他的健 康。但他依然继续收集和研究各种资料,不断发展政治、经济学理论,努 力完成《资本论》的写作。但与体质问题斗争并不是说过分的强迫自己做 力不所及工作,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马克思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答案马克思材料分析题分析材料
材料分析题绪论1.请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转变为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请回答: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答:第一,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第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第三,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所具有的这种紧密联系,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3.请回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在实践性和阶级性的基础上,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成为解放全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武器。
4.请回答:简述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原理。
答: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反映物质。
意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5.请回答:事物普遍联系原理是什么?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答: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首先,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次,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再次,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当代中国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材料分析题1.[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
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得到的,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一次完成的。
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
2.[材料l]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他进一步指出: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材料2]波普尔在《科学知识进化论》一书说道:“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 .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存在着不同的哲学观点,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并回答有关问题。
[ 材料1 ]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则是永恒的。
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材料2] 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
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3 ] 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履于上,地偎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材料 4 〕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请回答:( 1 )材料1 、2 、3 的观点相同吗?并加以评述。
( 2 )材料4 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这一原理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 ( l )材料1 、2 、3 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
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坚持世界是统一的。
不同之点则在于:材料 1 、 3 都表现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统一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泰勒斯归结为火,王充归结为气,但都是用物质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
材料 2 表现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归结为数,归结为某种客观的精神、理性因素。
( 2 )材料4 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
坚持这一原理的意义在于:第一,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原理的根本立脚点和出发点。
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第二,这一原理是反对二元论、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
[哲学]马克思材料分析题
四、问答题: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在于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事业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之间的紧密联系。
四、问答题2.怎么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
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五、分析题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特别是公社的经验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材料2: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年革命时期,编者。
)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
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请回答:(1)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对待自己的理论持有一种辩证的态度,他们主张理论要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检验。
他们强调:“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常考材料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之材料分析题1、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存在着不同的哲学观点,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则是永恒的。
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材料2]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
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3]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履于上,地偎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材料4]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请回答:(1)材料1、2、3的观点相同吗?并加以评述。
(2)材料4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这一原理有何意义?[答案要点](1)材料1、2、3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
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坚持世界是统一的。
不同之点则在于:材料1、3都表现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统一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泰勒斯归结为火,王充归结为气,但都是用物质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
材料2表现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归结为数,归结为某种客观的精神、理性因素。
(2)材料4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
坚持这一原理的意义在于:第一,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原理的根本立脚点和出发点。
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第二,这一原理是反对二元论、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
它证明了: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不能成立,宗教神学所谓“上帝创造世界”的虚幻和荒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大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大全)材料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材料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摘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⑴根据材料1 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唯物主义有哪些区别?⑵根据材料 1 、 2 说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第一的观点。
1 .⑴材料1 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两个根本区别。
首先,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的观点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一切事物的基础和出发点。
旧唯物主义虽然坚持了物质的第一性和本原性,但他们仅仅停留在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层面去理解世界,因此,看不到人的活动的能动性。
其次,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认识的辩证法。
由于他们只是在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上来理解物质的第一性和决定作用,看不到人对世界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作用,亦即不懂得主观与客观、物质与意识相互作用的辩证法。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这两个根本缺陷。
一、强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二、正确阐述了认识的辩证法,强调了人的活动的能动性。
⑵材料 1 、 2 表明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自己哲学的首要的、根本的观点。
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即: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绪论1.请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转变为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请回答: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答:第一,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第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第三,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所具有的这种紧密联系,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3.请回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在实践性和阶级性的基础上,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成为解放全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武器。
4.请回答:简述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原理。
答: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反映物质。
意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5.请回答:事物普遍联系原理是什么?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答: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首先,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次,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再次,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当代中国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2023马原期末考试题库马原材料分析题
2023马原期末考试题库:马原材料分析题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和立场特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请结合具体理论进行解释。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特点有哪些?请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历史地位是什么?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时代性和现代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样的指导作用?请解释马克思主义在实际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应用。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区别与联系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哪里?请结合具体的哲学观点进行解释。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联系是什么?请从思想方法和认识论层面进行论述。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解决当代社会问题中的应用案例有哪些?请列举并分析其背后的哲学思想。
(2)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发挥作用?请结合具体的理论举例进行说明。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和实践价值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有哪些特点?请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进行解释。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指导实践有什么样的价值?请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以上是2023马原期末考试题库的马原材料分析题,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材料分析题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材料分析题题及参考答案1、材料一: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限、长颈于,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材料二:《传习录》记载:先生(指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运用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分别评述鲁迅和王阳明的观点。
2、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
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
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拔苗助长故事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规律是客观的,不可抗拒的,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人在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在承认规律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规律,把握规律,从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事物的具体联系,创造条件促进事物的发展,从而改造客观世界,让客观世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的目的。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启示:它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尊重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3、一个身患成骨不全症的女孩,从出生起全身骨头脆如玻璃,稍受力就会频繁断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大全)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在于只从客体或直观形式去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而不将其视为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的产物。
这导致唯物主义无法理解人的能动性,而唯心主义则只是抽象地发展了这一点,因为它不了解真实的感性活动本身。
材料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问题,而非理论问题。
人必须通过实践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现实性和力量,即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
答案: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实践观点是认识和理解一切事物的基础和出发点,同时正确阐述了认识的辩证法,强调人的活动的能动性。
而旧唯物主义则只是从客体或直观形式层面去理解世界,无法理解人的能动性,也不懂得认识的辩证法。
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发展的动力、检验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
因此,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XXX和XXX都认为科学发展是一个不断纠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XXX认为科学史是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而波普则把科学的可证伪性、可反驳性、要检验性作为科学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地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
实用主义哲学思想认为真理是经验中的确定的、有作用价值的类名。
XXX认为,如果真观念对人生没有好处,或者真观念的认识是肯定无益的,而假观念却是唯一有用的,那么我们应该回避真理。
XXX则认为真理是人造的工具,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而创造的。
XXX则认为真理的首要标准是与一个人的其他信念的一致。
这些观点都强调真理的实用性和相对性,即真理的价值和意义是与人的需要和信念相关的。
实用主义真理观认为真理的标准在于由信念所引起的结果是否令人满意,以真理的有用性和价值性作为真理的本质规定。
在真理和价值的关系上,他们消解了真理所要求遵循的客观性的“物的尺度”,代之以主观的“人的尺度”,把真理变成纯粹主观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基础期末复习 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1、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的哲学家各有不同的回答。
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1:关于世界的本原,最简捷的途径是在经验里呈现的事物中去寻找,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气”是万物的始基,而阿那克西曼德则认为“无限”是万物的始基。
(注:始基即根本,或本原;无限就是不生、不灭、不竭、不可摧毁)材料2:毕达哥拉斯认为,统治着整个世界的是“秩序”,天体依照数字所规定的间隔,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中心而旋转,这就是‘数”。
万物产生于“一”。
材料3: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万物皆流,无物常存。
材料4:巴门尼德认为,既然无物常存,我们怎么认识它呢?感官得到的东西是不真实的,所以,必须认识理性中的东西(即存在),只有它才不会欺骗我们。
请回答:(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三位哲学家的观点有什么区别?(2)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错误何在?(3)材料3属于什么观点,与材料4相比,分析二者的区别?参考答案:(1)材料1属于朴素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观点。
三位哲学家都把世界的本原统一在一种自然物质上。
阿那克西曼德试图从“无限”中探索事物的本原,其意义远比其他两位哲学家要大。
(2)材料2属于唯心主义一元论观点,它把世界的本原归结到抽象的“数”上,尽管它远离了感性经验,但由于它将“数”当作本原,因此从根本上是错误的。
(3)材料3中属于朴素唯物主义一元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观点;这团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万物皆流,无物常存在。
”是朴素辩证法的观点。
它同材料4是相对的,材料4将“存在”(思维)当作了本原,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材料4中的“存在”又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理论回答有关问题。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某名牌鞋厂实行了一系列的新的生产和营销策略,积极适应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材料分析题部分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材料2: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1)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2)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恩格斯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
他们对待自己的理论,是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的。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
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材料1:贝克莱认为,……“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
材料2:柏拉图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
(1)材料1和材料2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哲学观点?(2)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哲学派别特征作简要概括和分析。
(1)材料1说的各种观点均属于主观维新主义,材料2的观点均是客观维新主义。
(2)主观维新主义把精神.即人的感觉,经验,意志等看作是世界的本源,是万事万物的创造者,而客观世界反而是这个主观精神的产物.它夸大了主观精神的地位和作用.客观维新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是先于物质世界,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而存在的并把这种客观精神称做"理念"或者"绝对观念",认为这种客观精神是万物的本源或者本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它液化产生的,并最后归结为这种外在于物质的精神.它的错误是把本来属于人的精神和理性经过抽象变成一种离开人而客观独立的神秘的精神实体,这种精神实体从根本上说是虚构的甚至合成为上帝的代名词.材料1:17世纪和18世纪的一些唯物主义者……,广延性、密度、不可入性等是一切形体所具有的特性。
材料2: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质是“荒谬的虚构”和“假设”。
材料3:列宁指出“‘物质已在消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1)材料1所表明的哲学观点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2)材料2所体现的自然科学发展同哲学的关系。
(3)结合列宁的观点,简述唯物主义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的学说。
(1)材料1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或物体的某些特性,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它把具体的物质结构和具体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看成是物质的共性,没有把握住物质的惟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经受不住唯心主义的攻击。
(2)材料2表明,自然科学家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以致陷入唯心主义,迷失方向。
唯心主义则往往利用某些新的科学发现攻击唯物主义。
(3)材料3中,列宁明确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批判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和攻击,阐明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
哲学的物质范畴指一切物质结构和具体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具有绝对性。
自然科学揭示的物质结构是个性,具有相对性,它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狐假虎威在狐假虎威故事中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老虎犯了什么错误?现象与本质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本质与现象的对立统一表现在,本质是事物存在的基础,现象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
本质决定现象,现象反作用于本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
老虎犯的错误,便是没有区分现象和本质的差别。
刻舟求剑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这一寓言。
寓言中楚人犯的错误是没有从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狗猛酒酸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有关原理进行分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是客观的,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本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同时,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狗猛与酒酸看上去是孤立存在的,毫无联系的,但在把恶狗养于酒店这种特定的条件下,它们就共属于一个矛盾体内,形成一个矛盾的同一体,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影响着,制约着,就形成一种客观存在的联系。
所以,这个故事证明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解决矛盾时,绝不能片面孤立地看问题,要善于全面地掌握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各个因素,在一些看来无关的事情上,发现它们的互为因果的联系。
同时联系是多样的,因果联系是联系的一种形式。
因果联系是一种包括时间顺序性在内的由一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现象的本质联系。
狗猛是酒酸的因,酒酸是狗猛的果,通过分析研究这种因果关系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朝三暮四用马克思主义质量互变原理分析这个故事。
马克思主义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结果.量变的方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数量的增减,一种是排列组合的变化."朝三暮四"中的老人,掌握了猴子们的习性后,并没有改变橡子的总量,而只是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地改变一下,也就是并没有改变组成的要素,只是使事物的排列方式有所改变,便引起了事物的某种变化. 因此,我们在复杂的客观世界面前,处理问题的时候,必有防止被实同形异的假象所诱惑.揠苗助长揠苗助长的寓言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马克思主义认为,规律是客观的。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
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它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守株待兔守株待兔寓言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用孤立静止的眼光来看待普遍联系和发展的世界是错误的。
白马非马白马非马说违反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它违反了辩证唯物法里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材料1:霍尔巴赫认为,……我们把看不出同原因相联系的结果归之于偶然性。
材料2:毕尔生说,……是纯粹的偶然性。
材料3:黑格尔认为,……科学和哲学的任务在于从偶然中去认识必然性。
(1)材料1和材料2哲学观点各有什么错误?(2)材料3理论的合理处和错误是什么?(1)材料l属机械决定论观点.其错误在于夸大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偶然性同样是客观存在的,有其产生的原因,不是由于人们主观上没有认识而造成的.材料2属非决定论观点.其错误在于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及其客观性.生物进化绝不是毫无必然性或规律性可循的纯粹偶然性,而是包含着内在的必然性,人类的出现是生物长期进化的必然结果.(2)材料3表明,黑格尔明确分析了必然性和偶然性产生的不同根据及两者的辩证关系,这是它的贡献.但黑格尔把必然性和偶然性视为"绝对观念"发展的两个环节,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材料1:“这样,……而且到现在为止在人类历史上多半也是如此。
”材料2:“历史过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
”材料3:“在这里也完全像在自然领域里一样,……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一般规律。
”(1)上述材料说明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有什么区别?(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有什么联系?(1)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和活动实现的。
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
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级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
(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本身虽然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
但是,人可以使自己的躯体和物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自然界的某些变化,并能有目的地引发、调节和控制自然界中的实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
下面是摘自毛泽东的《实践论》中的几段论述:材料1:你要有知识,……亲口吃一吃。
材料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材料3:制定认识或理论是否合理,……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
材料4: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得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材料5:要完全地反映整个事物,……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1)分析材料1、2、3,作者认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怎样的?(2)分析材料4、5,作者认为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1)材料1论证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材料2揭示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材料3阐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