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计算时Satwe后处理结果查看及与规范的关系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 (2)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SATWE软件计算结果分析一、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控制规范条文:新高规的4.3.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高规4.6.3条规定,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间之比(即最大层间位移角)Δu/h应满足以下要求:结构休系Δu/h限值框架 1/550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 1/800筒中筒,剪力墙 1/1000框支层 1/1000名词释义:(1)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
(2)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的比值。
其中: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2。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
控制目的: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
2.保证填充墙,隔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避免产生明显的损坏。
3.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结构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Max-(X)、Max-(Y)----最大X、Y向位移。
(mm)Ave-(X)、Ave-(Y)----X、Y平均位移。
(mm)Max-Dx ,Max-Dy : X,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Ave-Dx ,Ave-Dy : X,Y方向的平均层间位移Ratio-(X)、Ratio-(Y)---- X、Y向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的比值。
PKPM软件系列学习_SATWE参数设置及结果详解1
的高层建筑(如 H≥150 或 H/B>6 的高层建筑)可扣除结构整体弯曲产生的楼层水平绝对位移值。
控制结构整体刚度和不规则性的主要指标。正常使用条件下,限制层间位移的主要目:
1 保证主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 2 保证填充墙、隔墙和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
计算假定:
CQC 组合,可不考虑偶然偏心,考虑扭转耦联(程序已默认考虑),连梁刚度可不折减。
位移比
位移比:竖向构件最大弹性水平位移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比值。
层间位移比:竖向构件最大弹性层间位移与该楼层两端弹性层间位移平均值的比值。
目的:避免平面扭转不规范,以免产生过大的偏心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
计算假定:
刚性板,考虑偶然偏心,规定水平力,单向地震。
规范限值:
①当位移比大于 1.2 时,判定为扭转不规则; ②A 级高度高层:宜≤1.2,应≤1.5;
32
PKPM V2.2 SATWE 参数设置
层间刚度比
概念:结构竖向不同楼层的侧向刚度(产生单位侧向位移所需要的力)的比值,主要为了控制高层结构
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对于地下室结构顶板能否作为嵌固端,转换层上、下
结构刚度能否满足要求,及薄弱层的判断,均以层刚度比作为依据。
控制参数
4 体育场馆、特殊工业建筑、空旷结构、错层和越层等结构,由于其竖向构件高度不一致,强制刚性楼板
会带来较大的计算误差,因此,这类复杂的建筑结构不宜强行进行位移比控制。
最大层间位移角
概念: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u /h;
楼层层间最大位移:楼层各竖向构件最大的水平位移差,不扣除整体弯曲变形,以弯曲变形为主的较高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报告
学习笔记PMCAD中--进入建筑模型与荷载输入:板荷:点《楼面恒载》会有对话框出来,选上自动计算现浇楼板自重,然后在恒载和活载项输入数值即可,一般恒载要看楼面的做法,比如有抹灰,找平,瓷砖,吊顶什么的,在民用建筑中可以输2.0,活载就是查荷载规范。
梁间荷载:PKPM中梁的自重是自己导入的,所以梁间荷载是指梁上有隔墙或者幕墙或者女儿墙之内在建模时不建的构建,把他们折算成均布荷载就行。
比如,一根梁上有隔墙,墙厚200mm,层高3000mm,梁高500mm,如果隔墙自重为11KN/m3,那么恒载为11*(3000-500)*200+墙上抹灰的自重什么的即可。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SATWE软件计算结果分析一、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控制规范条文:新高规的4.3.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高规4.6.3条规定,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间之比(即最大层间位移角)Δu/h应满足以下要求:结构休系Δu/h限值框架 1/550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 1/800筒中筒,剪力墙 1/1000框支层 1/1000名词释义:(1)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
(2)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的比值。
其中: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2。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
控制目的: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
SATWE计算参数使用说明
一、总信息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的夹角
一般并不建议用户修改该参数,原因有三:①考虑该角度后, 输出结果的整个图形会旋转一个角度,会给识图带来不便; ②构件的配筋应按考虑该角度和不考虑该角度两次的计算 结果做包络设计;③旋转后的方向并不一定是用户所希望 的风荷载作用方向.综上所述,建议用户
将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角填到斜交抗侧力构件夹角栏,这样 程序可以自动按最不利工况进行包络设计.
一、总信息
11、结构材料信息
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与砼混合结构}、{有填 充墙钢结构}和{无填充墙钢结构}共4个选项.选定结构 材料即确定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如0.2Q砼结构或0.25Q 钢结构调整.型钢混凝土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属于钢筋砼结构. 有填充墙钢结构}和{无填充墙钢结构}之分是为了计算 风荷载中的脉动系数ξ.根据荷规164页7.4.2-2式计算,这是 10版采用的方法.新版程序相应在风荷载信息增加了风载 作用下的阻尼比参数,其初始值由结构材料信息控制.
一、总信息
8、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位移比、周期比计算时选择该项
层刚度比计算,严格来说要采用刚性板假定. 对于有弹性楼板或板厚为0的工程,可计算两次, 第一次选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确定薄弱层.第二次 将薄弱层号填入,按真实情况计算内力及配筋.如果 工程中无弹性楼板、无开洞、无越层错层,则默认 的楼板假定就是刚性楼板假定.
一、总信息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的夹角
这个角度与结构的刚度与质量及其位置有关,对结构可能会 造成最不利的影响,在这个方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及 部分结构构件内力可能会达到最大.
当用户输入一个非 0角度比如 25度后,结构沿顺时针方向 旋转相应角度即25度,但地震力、风荷载仍沿屏幕的X向和 Y向作用,竖向荷载不受影响
satwe软件计算结果分析
SATWE软件计算结果分析一、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控制规范条文:新高规的4.3.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高规4.6.3条规定,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间之比(即最大层间位移角)Δu/h应满足以下要求:结构休系Δu/h限值框架1/550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 1/800筒中筒,剪力墙 1/1000框支层 1/1000名词释义:(1)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
(2)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的比值。
其中: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2。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
控制目的: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
2.保证填充墙,隔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避免产生明显的损坏。
3.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结构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Max-(X)、Max-(Y)----最大X、Y向位移。
(mm)Ave-(X)、Ave-(Y)----X、Y平均位移。
(mm)Max-Dx ,Max-Dy : X,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Ave-Dx ,Ave-Dy : X,Y方向的平均层间位移Ratio-(X)、Ratio-(Y)---- X、Y向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的比值。
PKPM-SATWE输出结果的合理性判断与调整
7 输出结果的合理性判断与调整目前用于高层建筑结构分析的软件种类繁多,不同软件往往会导致不同的计算结果。
因此设计人员应对程序的适用范围、技术条件等全面了解。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时,由于程序与结构某处实际情况不符,或人工输入有误,或软件本身有缺陷均会导致错误的计算结果,因而要求设计人必须对这些结果从力学概念和工程经验等方面加以认真分析对比、慎重校核,确认其合理性和可靠性,方可用于工程设计。
分析判断的内容一般包括:(1)结构整体性能方面,如结构自振周期和振型形态、结构整体位移和位移形态、楼层剪力、刚度等是否超限,合理。
(2)局部超限,主要是构件配筋超筋和截面尺寸超应力控制等情况。
对受力复杂的构件(如异型、转换、越层、悬挑和有特殊荷载的构件),其内力和应力分布是否与力学概念、工程经验一致等。
结构整体性能的超限处理,一般需要调整结构布置,局部超限的处理则需要通过调整构件材料和截面尺寸来实现。
4.7.1 周期周期输出结果文件(WZQ.OUT)中给出了振型号及其对应的自振周期、振动方向角、平动系数和扭转系数。
对周期的合理性分析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A)基本自振周期的大小按正常的设计,一般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大概在下列范围内:框架结构:T1=(0.08~0.10)n;框架-剪力墙和框架-核心筒结构:T1=(0.06~0.08)n;筒中筒和剪力墙结构:T1=(0.05~0.06)n,式中n为结构层数。
(B)第一周期是平动振动周期根据《高规》的规定,高层建筑结构必须考虑扭转的影响。
一个周期是平动振动周期还是扭转振动周期,可以通过扭转系数来判定。
若扭转系数等于1,则说明该周期为纯扭转振动周期;若平动系数等于1,则说明该周期为纯平动振动周期,其振动方向角为α(与x方向的夹角)。
α=0°时,则为x方向的平动;α=90°时,则为y方向的平动;0°<α<90°时,为沿方向角α 的空间振动。
SATWE软件计算结果分析与调整过程
SATWE软件计算结果分析与调整规范条文:高规的4.3.5新高规的4.3.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名词释义:(1)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
Ratio-(X)、Ratio-(Y)---- X、Y 向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的比值(2)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的比值。
Ratio-Dx,Ratio-Dy : 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其中: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2。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
控制目的: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
2.保证填充墙,隔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避免产生明显的损坏。
3.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结构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Max-(X)、Max-(Y)----最大X、Y向位移。
(mm)Ave-(X)、Ave-(Y)----X、Y平均位移。
(mm)Max-Dx ,Max-Dy : X,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Ave-Dx ,Ave-Dy : X,Y方向的平均层间位移Ratio-(X)、Ratio-(Y)---- X、Y向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的比值。
Ratio-Dx,Ratio-Dy : 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即要求:Ratio-(X)= Max-(X)/ Ave-(X) 最好<1.2 不能超过1.5Ratio-Dx= Max-Dx/ Ave-Dx 最好<1.2 不能超过1.5Y方向相同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1.若位移比(层间位移比)超过1.2,则需要在总信息参数设置中考虑双向地震作用;2.验算位移比需要考虑偶然偏心作用,验算层间位移角则不需要考虑偶然偏心;3.验算位移比应选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但当凸凹不规则或楼板局部不连续时,应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当平面不对称时尚应计及扭转影响4.最大层间位移、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设下的控制参数。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SATWE软件计算结果分析一、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控制规范条文:新高规的4.3.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高规4.6.3条规定,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间之比(即最大层间位移角)Δu/h应满足以下要求:结构休系Δu/h限值框架 1/550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 1/800筒中筒,剪力墙 1/1000框支层 1/1000名词释义:(1)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
(2)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的比值。
其中: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2。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
控制目的: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
2.保证填充墙,隔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避免产生明显的损坏。
3.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结构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Max-(X)、Max-(Y)----最大X、Y向位移。
(mm)Ave-(X)、Ave-(Y)----X、Y平均位移。
(mm)Max-Dx ,Max-Dy : X,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Ave-Dx ,Ave-Dy : X,Y方向的平均层间位移Ratio-(X)、Ratio-(Y)---- X、Y向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的比值。
SATWE软件计算结果分析
有效质量系数90% 有效质量系数90%
《高规》5.1.13-2条规定,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 高规》5.1.13藕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宜小于15,对多塔结 藕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宜小于15,对多塔结 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的9 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的9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 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 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 振型的数量,取值太小不能正确反映模型应当考虑的 振型数量,使计算结果失真;取值太大,浪费时间;同时 最大值不能超过结构的总自由度数(对采用刚性板假定的 单塔结构,其振型不得超过结构层数的3 单塔结构,其振型不得超过结构层数的3倍 )。
风荷载, 风荷载,双向地震 作用( 作用(不考虑偶然 偏心) 偏心)
=== 工况 4 === Y 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Y) Ave-(Y) Ratio-(Y) MaxAveRatioh JmaxD Max-Dy MaxAve-Dy Ratio-Dy Max-Dy/h DyR/Dy AveRatioMax7 1 1029 10.10 9.90 1.02 3600. 1030 0.85 0.82 1.03 1/4248. 42.9% 0.83 6 1 1008 9.48 9.30 1.02 3600. 1008 1.22 1.18 1.03 1/2957. 15.8% 1.19 5 1 897 8.43 8.28 1.02 3600. 897 1.40 1.37 1.02 1/2571. 28.8% 1.21 4 1 717 7.14 7.01 1.02 3600. 717 1.80 1.77 1.02 1/2004. 17.9% 1.31 3 1 542 5.40 5.30 1.02 3600. 547 2.12 2.09 1.02 1/1699. 2.3% 1.21 2 1 367 3.30 3.23 1.02 3600. 367 2.17 2.14 1.02 1/1656. 48.3% 1.02 1 1 197 1.13 1.10 1.03 3600. 197 1.13 1.10 1.03 1/3194. 99.0% 0.46 Y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1656.
satwe前、后处理参数
SATWE前处理参数总信息:结构材料信息:按主体结构材料选择,底框选择[砌体结构]。
此参数便于程序正确选择相关规范计算地震力和风荷载。
混凝土容重(kN/m3):框架宜取26kN/m ,剪力墙宜取28kN/m ,包含饰面材料的折算容重。
框-剪根据剪力墙数量取中间某值。
改变此参数也就改变了整个结构的砼容重,这时楼板砼重量宜采用手工输入。
见《荷规》附录A表A.1-6。
钢材容重(kN/m3):取78kN/m ,考虑饰面材料重量时,应填入适当值。
水平力的夹角(Rad):一般取0度,地震力、风力作用方向,逆时针为正。
当结构分析所得的[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15 度时,宜将其输入验算。
水平力夹角可在WZQ.OUT中查看。
地下室层数:与上部结构整体分析的地下室层数,无地下室填0。
定义此参数后,程序自动将风荷载的起算点上移至地下一层顶板处,并为上部结构的嵌固位置提供信息。
当地下一层因为墙体少,顶板大量降板、开大洞,是半地下层(地面部分高度大于层高的1/3)等原因,不能形成有效的约束时,应取地下一层底板以下地下室层数。
详见《国标图集05SG109-3》56页。
后面凡涉及地下室层数时,均以此参数范围为准。
竖向荷载计算信息:【一次性加载】仅适用于多、低层。
【模拟施工加载1】适用于多层、高层。
【模拟施工加载2】适用于框-剪、框-筒等高层基础。
【模拟施工加载3】适用于多层、高层,宜优先选用。
依据见《高规》5.1.9条及条文说明。
风荷载计算信息:计算X,Y两个方向的风荷载....始终选择[计算风荷载],程序会自动组合。
地震力计算信息:计算X,Y两个方向的地震力....[不计算地震作用]用于无抗震设防要求(<6度)时。
[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时。
[计算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适用于8、9度的大跨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的高层结构,8度带转换层高层结构的转换构件,8度连体结构的连接体。
依据《抗规》1章(含强条)、3.1.3条(强条)、3.1.4条、5.1.1条(强条)、5.1.6条2款(强条),《高规》3.3.2条(强条)。
正确判断SATWE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正确判断SATWE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论文导读:规范对结构层刚度比和位移比的控制一样,也要求在刚性楼板假定条件下计算。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还应注重概念设计,重视结构的选型和平、立面布置的规则性,择优选用抗震和抗风性能好且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加强构造措施。
在建筑结构计算中,SATWE软件的运用非常广泛,设计过程中对结构整体合理性和结构构件的合理性的判断非常重要。
关键词:SATWE,规范,结构设计1.判断整体结构的合理性建议大家对计算结果从以下方面检查:1.1检查原始数据是否有误,特别是是否遗漏荷载1.2检查计算简图是否与实际相符,计算程序是选得正确1.3对计算结果输出信息进行分析检查设计参数是否选择合适;检查“七种比值”即:轴压比、剪重比、刚度比、位移比、周期比、刚重比、有效质量比,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 7和6.4.6,在剪力墙的轴压比计算中,轴力取重力荷载代表设计值,与柱子的不一样。
(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参见[高规]的表3.3.13;[抗规]的表5.2.5同。
程序对算出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如果不满足规范的要求,将给出是否调整地震剪力的选择。
根据规范组的解释,如果不满足,就应调整结构方案,直到达到规范的值为止,而不能简单的调大地震力。
(A 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
注: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受剪承载力是指在所考虑的水平地震作用方向上,该层全部柱及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之和。
)(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形,形成薄弱层,刚度比指结构竖向不同楼层的侧向刚度的比值(也称层刚度比)。
对于地下室结构顶板能否作为嵌固端,转换层上、下结构刚度能否满足要求,及薄弱层的判断,均以层刚度比作为依据。
G 11 satwe后处理结果查看(1)
Satwe后处理结果查看(一)整体指标的计算问题,注意计算的前提条件,模型要有几个版本。
一、每层的单位面积重力:高规5.1.8条文说明,宏观判断建模是否合理。
二、层间位移角:抗规5.5.1 高规:3.7.3 (抗震设计时不考虑偶然偏心)即层间位移角需要看风和地震工况,但是不考虑偶然偏心。
本质:(刚度问题)限制结构的水平位移,确保结构具备足够的刚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
要判断是风控制还是地震力控制,若风控制,层间位移角富余很少,尽量增加竖向构件的刚度。
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变形验算,实现第一水准下的设防要求。
弹性变形验算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的范畴。
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结构较柔。
但层间位移角过分小,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或梁高。
影响层间位移角的因素:竖向构件截面尺寸,梁截面尺寸,中梁刚度放大系数(高规5.2.2),周期折减系数(高规4.3.17),地下室信息中的M值(建议6~10),连梁刚度折减系数(高规5.2.1及条文说明),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荷载。
位移相差较多的时候,应当增加截面,保证结构刚度,位移相差较少的时候,可以通过修改satwe参数达到目的。
如果计算得出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规范相距甚远,在结构构件增加刚度的同时应当兼顾结构的扭转效应,此时应当结合整体空间振动简图,加强结构外围对应位置抗侧力构件的刚度,避免较大扭转。
如果层间位移角与规范限制相差不大的时候,可以采取修改satwe参数来解决。
此处地下室层数、荷载等不能填错,注意。
另外,注意:对于风荷载工况下的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限值的时候,只能通过加大结构构件的刚度来解决刚度不足的问题,而且,风荷载工况下层间位移角尽量富余多一些。
三、扭转周期比:高规3.4.5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Tt 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T1 之比,A 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 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SATWE计算结果的分析与调整
SATWE计算结果的分析与调整引言: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SATWE)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专门为高层结构分析与设计而开发的基于壳元理论的三维组合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
根据SATWE电算结果文件,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以下简称为抗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以下简称为高规)中规定一些重要参数的限值,如位移、周期、轴压比、层刚度比、剪重比、刚重比、层间受剪承载力比等的限值进行判读、分析、调整与控制。
本文对电算结果中最重要的三个文本输出文件和一个图形输出文件,逐条进行分析。
一、结构设计信息WMASS.OUT本文本信息需要分析与调整的主要包括刚度比、刚重比和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
1.1刚度比的控制1.1.1规范条文及其控制意义见《高规》4.4.2、5.1.14条及《抗规》3.4.2条。
控制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
1.1.2电算结果判读分析剪切刚度主要用于底部大空间为一层的转换结构(例如一层框支)及地下室嵌固条件的判定,判断地下室嵌固时,依据《高规》5.3.7,地下室其上一层的计算信息中Ratx,Raty 结果不应大于0.5。
剪弯刚度主要用于底部大空间为多层的转换结构(例如二层以上框支);通常工程都采用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
在各层刚心、偏心率、相邻层侧移刚度比等计算信息中Ratx1,Raty1结果大于等于1。
即满足规范要求。
1.1.3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应适当加强本层墙柱、梁的刚度,适当削弱上部相关楼层墙柱、梁的刚度。
如实在不便调整,SATWE会自动将不满足要求楼层定义为薄弱层,并按高规5.1.14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15倍。
1.2刚重比的控制1.2.1规范条文及其控制意义见《高规》5.4.1及5.4.4条。
控制刚重比主要为了控制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结构在风载或地震力的作用下整体失稳、滑移、倾覆。
PKPM计算结果分析及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结构整体性能控制I、轴压比一、规范要求轴压比:柱(墙)轴压比N/(fcA)指柱(墙)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
它是影响墙柱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使柱墙具有很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规范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限制轴压比。
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10版高规642和7213。
表6. 4.2柱轴压比限值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比不宜超过表 6.3.6的规定;对于W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其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
二、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混凝土构件配筋、钢构件验算输出文件(WPJ*OUT)Uc ---轴压比(N/Afc)1.抗震等级越高的建筑结构,其延性要求也越高,因此对轴压比的限制也越严格。
对于框支柱、一字形剪力墙等情况而言,则要求更严格。
抗震等级低或非抗震时可适当放松,但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1.05。
2•限制墙柱的轴压比,通常取底截面(最大轴力处)进行验算,若截面尺寸或混凝土强度等级变化时,还验算该位置的轴压比。
SATWE验算结果,当计算结果与规范不符时,轴压比数值会自动以红色字符显示。
3.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墙肢轴压比的计算时,规范取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压力设计值(即恒载分项系数取1.2,活载分项系数取1.4)来计算其名义轴压比,是为了保证地震作用下的墙肢具有足够的延性,避免受压区过大而出现小偏压的情况,而对于截面复杂的墙肢来说,计算受压区高度非常困难,故作以上简化计算。
4.试验证明,混凝土强度等级,箍筋配置的形式与数量,均与柱的轴压比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规范针对情况的不同,对柱的轴压比限值作了适当的调整(抗规6.3.6条注)。
5.当墙肢的轴压比虽未超过上表中限值,但又数值较大时,可在墙肢边缘应力较大的部位设置边缘构件,以提高墙肢端部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改善剪力墙的延性。
当为一级抗震(9度)时的墙肢轴压比大于0.3,—级(8度)大于0.2,二级大于0.1时,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否则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程序对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所有墙肢端部均按约束边缘构件考虑。
PKPM-SATWE-结果分析
SATWE软件计算结果分析一、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控制规范条文:新高规的4.3.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高规4.6.3条规定,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间之比(即最大层间位移角)Δu/h应满足以下要求:结构休系Δu/h限值框架1/550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 1/800筒中筒,剪力墙 1/1000框支层 1/1000名词释义:(1)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
(2)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的比值。
其中: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2。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
控制目的: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
2.保证填充墙,隔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避免产生明显的损坏。
3.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结构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Max-(X)、Max-(Y)----最大X、Y向位移。
(mm)Ave-(X)、Ave-(Y)----X、Y平均位移。
(mm)Max-Dx ,Max-Dy : X,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Ave-Dx ,Ave-Dy : X,Y方向的平均层间位移Ratio-(X)、Ratio-(Y)---- X、Y向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的比值。
SATWE计算结果分析查看及规范依据
序号 1 指标 平均重度 规范要求 目前国内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由恒载和活载引起的单位面积重力, 2 2 框架与框架-剪力墙结构约为 12kN/m ~14kN/m , 2 2 剪力墙和筒体结构约为 13kN/m ~16kN/m , 2 2 其中活荷载部分约为 2kN/m ~3kN/m ,只占全部重力的 15%~20%,活载不利分布的影响较小。 楼层与其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 γ1,可按式(3.5.2—1)计算 2 刚度比 框架结构 本层与相邻上层的比值不宜小于 0.7; 与相邻上部三层刚度平均值的比值不宜小于 0.8。 JGJ3-2010《高规》P15 第 3.5.2 条 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 中部及 底部偏上 规范出处 JGJ3-2010《高规》P251 第 5.1.8 条 条文说明 软件位置 各层的质量: 上部偏下 平均重度: 中部偏上
7
位移比
上部
3.结构位移 (WDISP.OUT)
B 级高度、混合结构及复杂结构 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 1.2 倍,不应大 1.4 倍 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板柱-剪力墙结构 筒中筒、剪力墙结构 除框架结构外的转换层 9 轴压比 查表
8
位移角
9.水平力作用 3.结构位移 下结构各层平 (WDISP.OUT) 均侧移简图 上部 3.梁弹性挠度、柱轴压比、 墙边缘构件简图
1.结构设计信息 (WMASS.OUT)
JGJ3-2010《高规》P46 第 5.4.1 条 JGJ3-2010《高规》P49 第 5.4.4 条 JGJ3-2010《高规》P15 第 3.5.3 条 JGJ3-2010《高规》P12 第 3.4.5 条
底部偏上
底部
根据SATWE文本输出文件判别整体结构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SATWE文本输出文件判别整体结构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适用范围: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考虑抗震,无转换层操作流程:一、先对字体为红色部分进行判断,根据相应信息修改“分析与设计参数定义”里的信息。
二、然后再计算一遍,对于下列各项均进行比对,若各项均满足,则可认为其结构整体布置满足规范要求。
一、结构设计信息WMASS.OUT(一)查看“各层刚心、偏心率、相邻层侧移刚度比等计算信息”部分的Ratx1,Raty1。
Ratx1,Raty1——X、Y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
判断方法:最好使每一层该值大于1(否则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若有部分层该值小于1,说明结构竖向不规则,该层为薄弱层,程序会对于该层地震剪力乘以放大系数1.15(该放大系数可在WMASS.OUT中Ratx1,Raty1值后看到)。
规范链接:《高规2002》4.4.2条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高规2002》5.1.14条对竖向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包括某楼层抗侧刚度小于其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或结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承载力小于其上一层的80%,或某楼层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其薄弱层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结构的计算分析应符合本规程第5.1.13条的规定,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二)查看“结构整体抗倾覆验算结果”的零应力区判断方法:参照高规12.1.6条规范链接:《高规2002》12.1.6条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高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
计算时,质量偏心较大的裙楼与主楼可分开考虑。
(三)查看“结构整体稳定验算结果”判断方法:框架结构刚重比应大于10,剪力墙结构应大于1.4,若不满足则说明整体稳定不能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计算时Satwe后处理结果查看及与规范的关系何为整体计算?要知道每个指标的结构假设,即前提条件,反映到实际操作上就是satwe参数设置。
整体计算前提条件——刚性楼板假定一、每层单位面积重力:高规5.1.8条文说明。
(高层多层均适用) 多层11KN/M2也可以.此处折减与不折减,活荷载均为折减之后的结果。
二、层间位移角:抗规5.5.1 高规:3.7.3 (高层抗震设计时不考虑偶然偏心)(刚度问题)限制结构的水平位移,确保结构具备足够的刚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
计算要求:抗震设计时不考虑偶然偏心,不考虑双向地震。
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结构较柔。
但层间位移角过分小,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浪费,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
层间位移角不满足条件时调整方式:对于八度区,位移较难通过,可以调整中梁刚度放大系数为2,周期折减系数稍微变大一些,放大M=6数值,若位移角还是不满足,加大截面。
位移相差较多的时候,应当增加截面,保证结构刚度,位移相差较少的时候,可以通过修改satwe参数达到目的。
荷载影响位移角:知道原因,因此荷载一定要统计准确。
此处地下室层数、荷载等不能填错,注意。
周期折减系数:高规4.3.17,对比周期折减系数不同,对位移的影响。
三、扭转位移比:前提:刚性楼板假定,只控制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比限值,风荷载不考虑。
理解位移比的含义,位移比:1.2时候,一端为1.0,另一端为1.51.6时,比值为4。
规范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考虑偶然偏心的单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双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要分清楚何时采用以上三种计算方式。
两者取不利,结果不叠加。
偶然偏心:高规4.3.3. 即由偶然因素引起的结构质量分布的变化,会导致结构固有振动特性的变化,因而结构在相同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也将发生变化。
考虑偶然偏心,也就是考虑由偶然偏心引起的可能的最不利的地震作用。
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后,程序将增加计算4个地震工况,即每层的质心沿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偏移5%的地震作用。
高层计算位移比时看此工况下的值,计算位移(角)时可不考虑此工况下的情况。
对于高层,见高规3.4.5,注意:要考虑偶然偏心。
位移富余很大时,位移比可以放宽。
对于多层:此处有争议,抗规没有提出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见抗规3.4.3,3.4.4。
以下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姜总的建议:(当不考虑偶然偏心的位移比大于1.2时,补充偶然偏心的计算;当结构考虑偶然偏心的位移比大于等于1.35时,补充双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很多设计院还有这种做法:多层判断是否计算双向地震时考虑偶然偏心,计算配筋及判断位移比是否超限时不考虑。
对于双向水平地震作用,见抗规5.1.1-3.位移比大于1.2时考虑。
不满足调整办法:找到不满足的角点,进行加强;看振动简图。
四、扭转周期比:高规3.4.5 只有高层控制,多层也尽量满足,多层可以不满足周期比。
周期比显示的是结构的扭转能力,而位移比是结构实际存在的扭转量值。
周期比不满足时调整方法:1、总体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部刚度,削弱内部刚度;2、找到位移大的位置,刚度加大。
3、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第二振型转角方向和第三振型转角方向,一般都靠近X轴和Y轴)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沿两主轴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并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
4、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其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相对于另一主轴(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则过小,此时宜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内部刚度,并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
5、001的情况要注意,也有不满足的时候,此时削弱内部刚度即可。
为什么要调成两平一扭?抗规274页倒数第五行。
平动系数尽量调整为1.0或者接近1.0.有效质量系数:大于90%。
见高规5.1.13.综上,层间位移角与扭转效应在调整的时候应当互相兼顾,层间位移角不满足的时候要注意增加刚度不要引起扭转过大。
五、刚度比抗规3.4.3, 3.4.4 高规3.5.2,3.5.8控制结构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
说明:对侧向刚度不规则的情况,程序可自动按刚度比判断薄弱层并对薄弱层进行地震内力放大。
对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的情况,程序不能自动判断薄弱层,需要用户特殊指定。
不满足时:加大截面或者放大地震力。
六、刚重比:高规5.4.1 5.4.5 不满足刚度加大七、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抗规3.4.3 高规3.5.3 高规3.5.7不满足时:加大截面或者放大地震力。
八、剪重比:抗规5.2.5 高规4.3.12九、轴压比:抗规6.3.6 延性的概念(柱子轴压力一定是地震工况)。
整体计算时Satwe后处理结果查看及与规范的关系何为整体计算?要知道每个指标的结构假设,即前提条件,反映到实际操作上就是satwe参数设置。
整体计算前提条件——刚性楼板假定十、每层单位面积重力:高规5.1.8条文说明。
(高层多层均适用) 多层11KN/M2也可以.此处折减与不折减,活荷载均为折减之后的结果。
十一、层间位移角:抗规5.5.1 高规:3.7.3 (高层抗震设计时不考虑偶然偏心) (刚度问题)限制结构的水平位移,确保结构具备足够的刚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
计算要求:抗震设计时不考虑偶然偏心,不考虑双向地震。
层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结构较柔。
但层间位移角过分小,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浪费,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
层间位移角不满足条件时调整方式:对于八度区,位移较难通过,可以调整中梁刚度放大系数为2,周期折减系数稍微变大一些,放大M=6数值,若位移角还是不满足,加大截面。
位移相差较多的时候,应当增加截面,保证结构刚度,位移相差较少的时候,可以通过修改satwe参数达到目的。
荷载影响位移角:知道原因,因此荷载一定要统计准确。
此处地下室层数、荷载等不能填错,注意。
周期折减系数:高规4.3.17,对比周期折减系数不同,对位移的影响。
十二、扭转位移比:前提:刚性楼板假定,只控制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比限值,风荷载不考虑。
理解位移比的含义,位移比:1.2时候,一端为1.0,另一端为1.51.6时,比值为4。
规范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考虑偶然偏心的单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双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要分清楚何时采用以上三种计算方式。
两者取不利,结果不叠加。
偶然偏心:高规4.3.3. 即由偶然因素引起的结构质量分布的变化,会导致结构固有振动特性的变化,因而结构在相同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也将发生变化。
考虑偶然偏心,也就是考虑由偶然偏心引起的可能的最不利的地震作用。
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后,程序将增加计算4个地震工况,即每层的质心沿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偏移5%的地震作用。
高层计算位移比时看此工况下的值,计算位移(角)时可不考虑此工况下的情况。
对于高层,见高规3.4.5,注意:要考虑偶然偏心。
位移富余很大时,位移比可以放宽。
对于多层:此处有争议,抗规没有提出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见抗规 3.4.3,3.4.4。
以下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姜总的建议:(当不考虑偶然偏心的位移比大于1.2时,补充偶然偏心的计算;当结构考虑偶然偏心的位移比大于等于1.35时,补充双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很多设计院还有这种做法:多层判断是否计算双向地震时考虑偶然偏心,计算配筋及判断位移比是否超限时不考虑。
对于双向水平地震作用,见抗规5.1.1-3.位移比大于1.2时考虑。
不满足调整办法:找到不满足的角点,进行加强;看振动简图。
十三、扭转周期比:高规3.4.5 只有高层控制,多层也尽量满足,多层可以不满足周期比。
周期比显示的是结构的扭转能力,而位移比是结构实际存在的扭转量值。
周期比不满足时调整方法:1、总体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部刚度,削弱内部刚度;2、找到位移大的位置,刚度加大。
3、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第二振型转角方向和第三振型转角方向,一般都靠近X轴和Y轴)的侧移刚度过小,此时沿两主轴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并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
4、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其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相对于另一主轴(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则过小,此时宜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内部刚度,并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
5、001的情况要注意,也有不满足的时候,此时削弱内部刚度即可。
为什么要调成两平一扭?抗规274页倒数第五行。
平动系数尽量调整为1.0或者接近1.0.有效质量系数:大于90%。
见高规5.1.13.综上,层间位移角与扭转效应在调整的时候应当互相兼顾,层间位移角不满足的时候要注意增加刚度不要引起扭转过大。
十四、刚度比抗规3.4.3, 3.4.4 高规3.5.2,3.5.8控制结构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
说明:对侧向刚度不规则的情况,程序可自动按刚度比判断薄弱层并对薄弱层进行地震内力放大。
对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的情况,程序不能自动判断薄弱层,需要用户特殊指定。
不满足时:加大截面或者放大地震力。
十五、刚重比:高规5.4.1 5.4.5 不满足刚度加大十六、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抗规3.4.3 高规3.5.3 高规3.5.7不满足时:加大截面或者放大地震力。
十七、剪重比:抗规5.2.5 高规4.3.12十八、轴压比:抗规6.3.6 延性的概念(柱子轴压力一定是地震工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