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高压监测-国家气候中心

合集下载

南亚高压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

南亚高压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

南亚高压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马端良【摘要】该文采用1973-2013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结合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全国160个站逐月的降水资料,利用标准化处理、Pearson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以及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35 a来200 hPa位势高度等压面上夏季南亚高压的各个特征指数变化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南亚高压东伸脊点与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较好.夏季南亚高压东伸脊点的位置与我国夏季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降水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南亚高压东伸脊点的位置偏东年时,南亚高压的强度变强、面积变大,长江中下游流域出现降水偏多的现象,东南沿海、华南地区出现降水偏少的现象;南亚高压东伸脊点的位置偏西年时,南亚高压的强度变弱,长江中下游流域出现降水偏少的现象,东南沿海、华南地区出现降水偏多的现象.【期刊名称】《贵州气象》【年(卷),期】2017(041)001【总页数】7页(P23-29)【关键词】南亚高压;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变化特征【作者】马端良【作者单位】山东省长岛县气象局,山东长岛265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6南亚高压又称青藏高压或亚洲季风高压,是夏季位于北半球亚洲南部高层的一个强大而稳定的大型高压系统,是亚洲夏季风的主要成员之一,是北半球100 hPa位势高度等压面上最稳定、最强大的环流系统[1-4]。

南亚高压是由于青藏高原的强大的热力属性而形成的。

南亚高压控制的区域具有潮湿不稳定的特性,对流活动十分活跃,且处于不同位置时环流的结构特征是不同的。

南亚高压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特征[5],它的脊线位置和面积存在着3 a的准振荡的周期[6]。

目前南亚高压的结构特征、季节变化、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东西振荡、南北偏移以及南亚高压与亚洲东部地区夏季风和我国降水的关系是研究南亚高压的重点。

陶诗言等[1] 联系我国实际,研究了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在大陆上的进退关系,最先提出了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的概念。

夏季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相关性分析_冯琬

夏季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相关性分析_冯琬

5 期
冯琬等:夏季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相关性分析
965
明表 1 中某些因子之间的高度相关有可能是通过 其他因子间接相连的。当分别比较南亚高压(副高) 各因子对副高(南亚高压)的偏相关系数平均绝对 值的大小时,发现南亚高压强度对副高各指数的 影响相对重要,而副高南界对南亚高压各指数的
表1
因子 S 强度 S 面积 S 脊点 S 脊线 S 北界 S 南界 W 强度 0.82** 0.76** 0.60** -0.20 -0.01 -0.79**
文章编号:1004-4965(2014)05-0963-08
夏季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相关性分析
冯琬 1,范广洲 1, 2,朱丽华 1,胡德强 1, 周定文 1,张永莉 1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225;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44)
-
纬向温度梯度也可影响低层高压运动[19 20]。
-
反观年际变化的研究,大多着眼于两高压脊 点间的联系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中国夏季旱涝的作 而对其他高压指数相互关系的描述很少, 用[21 22],
-
适用于两者相关性研究所选用的指数不统一,对 高压异常引发的东亚大气环流系统的整体变化涉 及较少。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利用月平均资料研 究了适合讨论年际尺度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相互 关系的指数,并对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演变时的 大气环流状态以及相应的中国夏季降水作分析, 以探求两者相互影响的具体情况、对东亚地区大
2
资料和方法
数据格点资料采用 1951—2010 年的 NCEP/
NCAR 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包括位势高度场、水 平风场、垂直速度场、温度场等资料,水平分辨 率为 2.5 ×2.5 ;降水站点资料来自中国气象局 756 站月平均降水资料;夏季指 6、7、8 三月的 平均状态。 2.1 各指数的定义 本文用 200 hPa 与 500 hPa 等压面分别表示南 亚高压与西太副高,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对环流指 数的定义,选取强度指数、面积指数、脊点位置、 脊线位置、边界位置来描述高压特征。 (1) 强度指数:在 50~150 E 范围内,对 位势高度大于 1 250 dagpm 网格点的值与 1 249 dagpm 之差值进行累计,累计值为南亚高压强度 指数;在 110~180 E 范围内,对位势高度大于 588 dagpm 网格点的值与 587 dagpm 之差值进行 累计,累计值为副高强度指数。 (2) 面积指数:位势高度大于 1 250 dagpm 的网格点总数为南亚高压的面积指数;位势高度 大于 588 dagpm 的网格点总数为副高的面积指 数。 (3) 南亚高压东伸脊点:取 50~150 E 内 1 250 dagpm 等值线最东位置所在的经度; 副高西 伸脊点:取 90 E~180 内 588 dagpm 等值线最 西位置所在的经度。 (4) 脊线位置:取 70~120 E 内高压脊线 与 21 条经线(每 2 条经线之间相差 2.5 )交点的平 均纬度值为南亚高压脊线位置;取 110~150 E 内副高脊线与 17 条经线(每 2 条经线之间相差 2.5 )交点的平均纬度值为副高脊线位置。 (5) 北界位置:取 50~150 E 内高压北侧 1 250 dagpm 等值线与每隔 2.5 的经线(从东脊点 往西数)交点的平均纬度值为南亚高压北界位置; 取 90 E~180 内高压北侧 588 dagpm 等值线与 每隔 2.5 的经线(从西脊点往东数)交点的平均纬 度值为副高北界位置。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夯基固本练专题三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夯基固本练专题三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夯基固本练专题:气压带和风带1.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高气压带是()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2)此时,图示半球的季节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下图为“某大洲沿20°E的地形剖面图和某季节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地中()A.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热带沙漠气候B.乙和丙都是热带沙漠气候C.乙和丙都是热带草原气候D.甲为地中海气候,丙为热带沙漠气候(2)此季节()A.甲地高温干燥B.乙地草木枯黄C.丙地森林茂密D.丁海区风大浪急3.下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B.我国东北山区河流出现春汛C.恒河进入枯水季节D.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B.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4.下图为部分区域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常年受甲地附近气压带影响的区域,气候类型是()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季雨林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2)乙地气候特点是()A.炎热干燥B.寒冷干燥C.高温多雨D.温和湿润(3)丙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A.干冷的极地东风B.冷湿的极地东风C.干冷的中纬西风D.暖湿的中纬西风5.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D.30°~40°盛行西南风(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6.南亚高压是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对流层。

南亚高压活动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南亚高压活动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南亚高压活动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发布时间:2021-08-09T15:07:38.300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7月上13期作者:杨丕国[导读] 利用1979 -2012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南亚高压的气候态分布特征,讨论了南亚高压中心强度和位置的移动演变,以及南亚高压与夏季降水的关系。

结果表明:南亚高压在200-70 hPa持续存在,其中在100 hPa范围最广,强度最大,而在30 hPa及以上南亚高压单体已不存在,南亚高压强度及中心位置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蒗泸沽湖机场杨丕国 674300摘要:利用1979 -2012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南亚高压的气候态分布特征,讨论了南亚高压中心强度和位置的移动演变,以及南亚高压与夏季降水的关系。

结果表明:南亚高压在200-70 hPa持续存在,其中在100 hPa范围最广,强度最大,而在30 hPa及以上南亚高压单体已不存在,南亚高压强度及中心位置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春季,南亚高压并不明显,未形成闭合的高压中心,4月份南亚高压向北移动到欧大陆上空;随着夏季的到来,南亚高压不断向北,向西移动,7-8月南亚高压主题位于亚欧大陆上空,高压中心位于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上空,强度最强,控制范围最广,成为100hPa上最强大最稳定的闭合环流系统;秋季,南亚高压强度及范围开始减小,高压中心南移东撤,11月离开亚欧大陆;南亚高压在1979-2012年是增加趋势,表明南亚高压在近34年是逐渐增加的。

关键词:南亚高压;东西变化;南北移动;长期变化趋势;降水分布引言南亚高压,经常出现在我国夏季青藏高原及附近地区上空,故又名“青藏高压”或“亚非季风高压”[1] 黄雷,毛文书,高楷祥,雷天行.南亚高压多年平均变化特征,是对流层高层和平流层低层最稳定、最强大、范围最广的高压系统,同时也是北半球夏季最强的控制性环流系统,亚洲夏季风的主要成员之一[2] 苏东玉,夏强,云静波,孙鑫,金迎春.南亚高压研究概述及指示意义.。

新疆夏季降水特征及2001年降水偏多成因

新疆夏季降水特征及2001年降水偏多成因

新疆夏季降水特征及2001年降水偏多成因摘要:利用1990—2020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ERA5-Land陆地逐小时再分析数据集,统计了新疆不同区域夏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并选择降水偏多的2001年,分析降水偏多成因,结果表明:(1)新疆夏季降水呈现显著的南、北疆区域差异,即北疆降水量远远高于南疆降水量,其中北疆西部天山一带降水量最多,7月平均降水量达到270㎜,在年际和年代变化趋势上,北疆呈下降、南疆呈上升、全疆则缓慢上升的趋势。

(2)南、北疆降水量日变化都呈现明显的双峰特征,午后降水明显增多,10时出现峰值,然后减弱,午夜到凌晨出现第二个峰值,较白天峰值弱。

(3)分析降水偏多年2001年的环流形势发现,新疆处于西风槽前、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为新疆夏季降水提供动力条件,水汽主要来自里海、黑海、北大西洋和北冰洋。

2001年夏季出现伊朗型南亚高压并持续时间较长,则北疆降水偏多,南疆降水相对较少。

关键词:新疆;夏季降水;南亚高压;水汽来源1 引言新疆为我国西北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腹部,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地形复杂,是季风基本影响不到的干旱半干旱温带大陆型气候地区,疆内沙漠和戈壁占地面积大,北部有阿尔泰山、南部有昆仑山,中部有天山山脉。

天山山脉以北为北疆,以南则称为南疆,天山和昆仑山及阿尔泰山之间分别夹着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形成了新疆“三山夹两盆”的独特地形。

新疆干旱表现为其降水量极少,降水表现的极其不均匀,北疆降水量多于南疆,南、北疆气候差异非常明显,南疆气温较高于北疆。

已有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气候变暖等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和温度呈增加趋势[1],新疆气候特点逐渐往暖湿趋势发展[2]。

新疆日降水量达到50㎜的过程很少,80%的测站从未出现过[3-4],在西部天山山区有些地方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降水有可能接近700㎜,但在南部有些极端干旱区降水依然不足于10㎜[5]。

高原气候基本特征

高原气候基本特征

高原气候基本天气气候特征青藏高原上空,空气稀薄且杂质少,密度仅为平原上空空气的一半,所以太阳辐射强;地面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非常显著;地形的动力和热力扰动也很多。

因此,和同纬度地区相比,青藏高原的天气气候有如下的特点:①就地面气象要素而言,以青藏高原地面气温最低,气压最低,湿度最小,风力最大;但就同纬度同高度的空间区域而言,则青藏高原地区的温度最高(夏),湿度最小(夏),气压最高(夏),风力最小(冬)。

②青藏高原是全球同纬度地带中大气极不稳定的地区之一。

和其他地区相比,对流云终年发展,阵性降水最多,雷暴最多,雹暴最频繁。

③高原地区中间尺度和中尺度的最多,青藏高原是最明显的天气系统产生源地。

上述特征都同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有关。

高原的动力作用包括机械作用和摩擦作用两种。

①机械作用。

冬季,西风气流经过高原时,6公里以下的迎风面,被迫明显地分成南北两支,沿地形等高线而绕流。

到达高原背风面之后,这两支西风重新汇合,形成了高原地区对流层中低空极为明显的北脊南槽的环流形势。

夏季,东风气流经过高原时,虽有分支绕流的现象,但不如冬季明显。

由于青藏高原的阻挡作用,西风带的长波槽移到高原西部时,低槽中部被阻挡和填塞,切断成南北两个短波槽,分别绕过高原,沿着高原南北两支西风东移,影响高原及其东部地区的天气。

青藏高原对大气流动的强迫爬坡作用也非常重要。

冬季,高原西坡和北坡出现爬坡气流,而东坡和南坡则为下滑气流;夏季正好相反。

因此,冬季高原西坡和北坡比东坡和南坡降水多,夏季东坡和南坡比西坡和北坡降水多。

当气压系统被迫爬越高原时,因气柱缩短而增压,这将使低压系统减弱或填塞,高压系统更加强大或发展;当气压系统移出高原时,气柱因拉长而减压,低压系统将加深或发展,高压系统则将减弱或消亡。

这就是高原以外的低涡系统(或高压系统)所以不大可能(可以)移进高原,而高原上的低涡(或高压)系统则可以(不能)移出高原又可加强(减弱)或发展(消亡)的原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热带海温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热带海温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模式评估 时空变化 时空分布 斜压模 数值模拟 强度变化 广东汛期降水 年际年代际变化 年际和年代际变率 年代际震荡 季风指数 季风 季节内振荡强度 季节内振荡 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 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 太平洋 天气学 大气模式 夏季降水 地面降水率 国家气候中心 合成分析 台风差异 可能机制 变化特征 双重检验逐步回归 双向作用 参数化 南海海温 南海台风"杜鹃" 南印度洋副热带偶极模(sdp) 南亚高压 南亚 华南前汛期 北太平洋 北半球气候 动态植被模式 动态植被 功率谱 准两年变化 净初级生产力 冬夏季 全球热带海洋 全球海温异常 亚洲季风 亚洲夏季风 亚太季风 云水含量 云冰含量 主模态 主分量分析 中纬度环流异常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热带气旋 3 气候变化 3 年代际变化 3 enso 3 长江中下游 2 海温 2 东亚冬季风 2 频数 1 预估 1 青藏高压 1 降水年变化模态 1 降水 1 长江中下游地区 1 谱分析 1 谐波分析 1 西太平洋暖池 1 西北太平洋暖池 1 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异常 1 西北太平洋 1 耦合模态 1 经验正交分解 1 福建 1 短期气候预测 1 界定 1 物理机制 1 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异常 1 热带太平洋冷舌 1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 1 热带印度洋 1 澳大利亚高压 1 海面风应力异常 1 海面温度 1 海表温度 1 海盆模态 1 海盆同号变化 1 海洋垂直最大海温距平曲面(mtal)1 海气异常 1 水平分辨率 1 气候系统模式 1 次表层海温异常 1 概率分布 1 梅雨 1 极涡 1 最大可能强度 1 暴雨大风 1 时空特征 1 数值模拟 1 数值模式 1 形成机制 1 形态变化 1 归因 1 强度 1

资料及指标说明-国家气候中心

资料及指标说明-国家气候中心
资料及指标说明
一、资料 全球地面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来自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和美国国家气候资 料中心,共 3285 个观测站,多年平均基准为 1971~2000 年。 全球逐日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和降水量资料,来自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国家气 候中心 GDCN1.0 数据集和美国国家气候资料中心,温度选取了 2362 个观测站,降水 选取了 3776 个观测站,多年平均基准为 1971~2000 年。 中国地面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来自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共 723 个观测站, 多年平均基准为 1971~2000 年。 中国极端事件指标监测使用的逐日资料来自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从全国 2415 个 气象站中选取时间序列至少有 40 年、分布较为均匀的 2000 个站点,观测要素包括 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日降水量,起止时间为 1951 年 1 月 1 日~2010 年 12 月 31 日,多年平均基准为 1971~2000 年。 达尔文和塔希提站海平面气压实时资料取自国家气象中心 ES40 实时数据库;历 史资料来自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NCC)。多年平均基准为 1971~2000 年。 大气环流实时资料来自国家气象中心 T639 产品,多年平均基准为 1971~2000 年,历史资料来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 OLR 资料来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多年平均基准为 1979~2000 年, 网格点距为 2.5°×2.5°。 太阳黑子相对数来自比利时太阳影响资料分析中心(SIDC)。 海表温度(SST)实时和历史资料来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多年平均 基准为 1971~2000 年,网格点距为 1°×1°(见参考文献 Reynolds,2002)。 次表层海温实时和历史资料来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多年平均基准 为 1980~1997 年。 北半球积雪资料来自美国气候预报中心(CPC),为 NOAA 逐周北半球积雪分布资 料,采用极射赤面投影,北半球分为 89×89 个网格,资料定义 1 为有雪,0 为无雪。 多年平均基准为 1973~2002 年。 南北极海冰密集度资料来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分辨率为 1°×1°, 气候标准值采用 1982~2004 年平均。 二、候、季节和年度的划分说明 候的划分为每月 6 候,每年 72 候。 季节划分以北半球为准,冬季为上年 12 月~本年 2 月,春季为 3~5 月,夏季 为 6~8 月,秋季为 9~11 月。 年为 1~12 月。 三、指标与方法 1.极端事件监测指标 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指标采用世界气象组织( WMO)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WCRP)的气候变率和预测研究项目(CLIVAR)中气候变化检测、监测和指数专家 组(ETCCDMI)推荐使用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指标中的暖昼、暖夜、冷昼、冷夜、 降水强度、极端强降水量、极端强降水日数(http://cccma.seos.uvic.ca/ETCCDI/) (见参考文献 Peterson,2005),具体的指标定义见表 1。

夏季南亚高压移上高原时间特征的初步分析

夏季南亚高压移上高原时间特征的初步分析
收 稿 日期 :0 9—1 20 2—2 5
作 者 简 介 : 云 芸 , 士 , 要 从 事 高 原 气 象 研 究 。 Ema : agu yn 1 @ yho cn. n 杨 硕 主 — i yn ynu 2 1 a o.o c l
分量为 0的连线称为西风 0 。用这个 方法确定 了 16 线 99

20 0 8年这 4 0年南亚 高压上 高原 的时间 , 由此建立移上
高原 的时间序 列 ( 1 , 进一步 确定 了南亚 高压 主体 表 )并
移 上 高 原 偏 早 年 与 偏 晚年 。
南亚高压 的季节变 化 , 别是 移上高 原 时间早 晚及其 对 特
涝 分 布 以及 亚 洲 天气 气 候 都 有 重 大 影 响 。 Fon 提 出 了 南 亚 高 压 的 形 成 是 青 藏 高 原 热 力 作 l h
我 国 天 气 气 候 的 影 响 进 行 深 入 研 究 , 通 过 分 析 两 者 的 并
相互关 系和异常机制 , 认识 南亚 高压 的季 节变化 及其 影
用的结果 。陶诗 言 、 朱福康 进一步联系我 国实际 , 重点 研究r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大陆上 的进退
关系 , 并且 最 早 指 出 了 南 亚 高 压 东 西 振 荡 的 概 念 。 朱 福
康等 指出 , 亚高压 的位置 和强 度存 在 明显 的季 节变 南
化。叶笃正等 。应 用转 盘模拟 试验 , 。 研究 了青藏 高原 夏
季加热作 用对东 亚大气 环流 的影 响。张琼 、 钱永甫 发
现北 半 球 中低 纬 10h a 流 异 常 具 有 空 问 整 体 性 和 时 0 P 环 问 持续 性 , 且 其 整 体 异 常 具 有 明 显 的 年 代 际 变 化 。 并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南亚高压在NCEP/NCAR和ECMWF再分析资料中的对比研究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南亚高压在NCEP/NCAR和ECMWF再分析资料中的对比研究

维普资讯
10 9






2 4卷
较 了南 半 球 中高 纬 度 E A一0和 N E / C R 的再 R 4 C PN A
列 进 行 突 变 检验 。
分析资料 ,指 出 E A 4 R 一0在南半球中高纬度对流层
高度场和地面气温场资料 比 N E / A C PNC R资料更接 近事实。A n m l 等… 提 出 E MWF再分析资料 n a aa i C 在 季 节 平 均 的某 些 气 候 特 征 方 面 要 优 于 N E / C P N AR 再 分析 资料 。loe 等 指 出利用 N E / C nu C P N A 再分析资料所分析 的海平面气压 的年代际变 C R 化在某些 区域存在着过分夸大的现象 。崔茂常等” 也发现 由 N E / C R和 E MWF再分析资料得到 C PN A C
认 为 造 成 这 种 差 异 的原 因是 17 年 之 前 没 有 加 入卫 99
南亚高压 是夏季 出现在青 藏高原及邻近地 区上空 的 对流层上部 的大 型高压系统 , 是北半球夏季 10h a 0 P
层上最强 大 、最稳定 的控 制性环流系统 ,对 夏季我 国大范 围旱涝分布 以及亚洲天气都有重大影 响p, 】并
出现 了明显的突变但观测 资料则没有这样 的突变。
同时在 热带局部地 区两 种资料所揭示 出的降水型也
存在明显差异 。Aesn r l ado s 也利用 NC PNC R E/ A
及 E MWF 再分 析资料 对冬 季北半 球 中纬度地 区 C 5 0 h a高度 场进行 了对 比研 究 ,研究结果显示在 0 P 17 9 9年前 后两者所反映的高频波动存 在差异。他们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2007年度学术年会日程(2008年2月25-27日)2月24日下午16:30-18:30 注册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大厅2月25日上午08:30-09:00 注册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大厅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2月25日09:00-09:20 开幕式主持人:罗勇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领导致辞国家气候中心领导讲话李维京09:20-10:40 特邀报告(报告35分钟,讨论5分钟)主持人:罗勇从2008年1月我国南方持续性大雪看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丁一汇院士,国家气候中心2008年冷冬的启示王绍武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12:00-13:30 午餐午休2月25日下午分会报告专题讨论2月25日18:00 招待会(地点:培训中心育园餐厅)2月26日全天分会报告专题讨论2月26日17:10 大会总结闭幕式主持人:罗勇(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2月27日参观活动(京外代表)分会报告10分钟,讨论2分钟,请报告人提前将PPT文件拷贝会务组专题讨论:20-30分钟第一分会气候变率的机理、预测与气候评价会议地点: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二楼第六会议室2月25日下午13:30-17:45S1-1 气候变率的诊断与机理研究主持人:封国林宋燕青藏高原东部夏季降水凝结潜热及其影响李栋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青藏高原积雪时空演变特征与我国夏季雨带的关系(2006年开放课题)宋燕,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中国西北及青藏高原沙尘天气动态演变特征(2006年开放课题)王劲松,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大气相对角动量与赤道绕轴角动量相互作用下副热带高压脊线南北移动的动力热力分析王万里,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两种再分析资料Hadley环流时空结构的比较秦育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夏季长江中下游旱涝年气候季节内振荡的特征差异王遵娅丁一汇,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东亚副热带夏季风进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机制探讨梁萍,上海市气候中心大气质量南北涛动的季节循环卢楚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半球夏季纬向平均环流的垂直结构异常及其与AAO和ENSO的联系白莹莹,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副热带北太平洋大气季节内振荡时空特征的诊断研究韩荣青李维京董敏,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夏季南亚高压的一组环流指数及其初步分析陈延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西北太平洋季风槽的季节内变化与热带气旋生成研究张秀芝,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专题讨论)2月26日08:30-12:00会议地点: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二楼第六会议室S1-2 气候模式模拟及预测方法研究主持人:王永光曾刚城市冠层微气候及京津冀地区大气环流耦合效应的数值模拟刘树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研究简介吴统文王兰宁王在志李伟平李清泉等,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数值模拟研究(2006年度开放课题)曾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IPCC AR4气候模式对东亚夏季风变化的模拟性能评估孙颖,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气候系统模式对北极涛动的模拟辛晓歌,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赤道东太平洋前期海温异常对6月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李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Variability of Regional Precipitation and Associated Physical Process in the NCEP CFS: Focus on the Southwest United States姜允迪,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RegCM3对青藏高原极端气候事件模拟的敏感性研究杨雅薇,上海市气候中心MATCH对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特征的模拟研究崔振雷张华银燕,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An Updated Coupled Model for Land-Atmosphere Interaction Study曾红玲,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平原河网地区的气象水文模型研究王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基于海温的不同时间尺度南海夏季风强度的最优子集回归预报谷德军,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一种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预测方法的研究刘实,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考虑相关系数不稳定性的季节气候预测方法探讨毛炜峄,新疆气候中心层次分析法在降水气候预测中的应用冯波,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气象局(专题讨论)2月26日下午13:30-17:10会议地点: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二楼第六会议室S1-3 区域气候分析与评价主持人:李栋梁陈正洪2008年初我国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的异常性特点张强,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武汉市新一代居民中暑气象模型及中暑指数等级标准研究(2006年开放课题)陈正洪,武汉区域气候中心辽宁省近50年冬半年降雪的气候特征分析(2006年开放课题)赵春雨,沈阳区域气候中心长江流域降水极值的变化趋势(2006年开放课题)姜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华南强降水的低频特征分析信飞,上海市气候中心华北中南部罕见的秋季连阴雨过程分析胡雪红张琳,山东省德州市气象局陕西伏旱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方建刚,陕西省气候中心东亚地区水汽输送与重庆旱涝的联系周浩,重庆市气候中心河南省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分析朱业玉,河南省气候中心海洋模式网页评述毛燕军,浙江省气候中心东营市旱情决策服务系统侯淑梅,山东省东营市气象局(专题讨论)第二分会气候变化检测、预估及其影响评估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2月25日下午13:30-17:45S2-1 气候变化监测、检测及成因分析主持人:任国玉陈星胡永云全新世以来气候及其突变事件的模拟与重建陈星,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近三十年来南极平流层的冬春季变暖胡永云,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中国大型蒸发器逐日蒸发观测数据集的建立熊安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我国极端强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周兵,国家气象中心Interdecadal Change i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adley Circulation andWinter Temperature in East Asia周波涛,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树轮年表指示的公元1796年以来小兴安岭五营地区温度变化尹红刘洪滨黄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青藏高原气温变化1951-2006代表序列的建立和初步分析任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新的暖冬标准下近56年我国暖冬特征陈峪,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1951-2004年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变化研究王小玲任福民,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我国北方夏半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的变化特征刘莉红,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珠穆朗玛峰地区近30年来气候变化杨续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云南近46年气候变化趋势特征分析刘瑜,云南省气候中心热带异常风场序列的傅立叶分析方案及试验华文漪王盘兴吴幸毓翁之梅李丽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的变化及其成因林爱兰,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专题讨论)2月26日上午08:30-12:00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S2-2 气候变化模拟及预估主持人:高学杰张华影响我国气候变化的一些成因(特邀报告)张人禾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变暗和变明”对增暖的可能影响赵宗慈,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Reduction of Future Monsoon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Comparison between a High Resolution RCM Simulation and the Driving GCM高学杰,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统计降尺度方法在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彭莉莉,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植被冠层对地面积雪的影响的观测与模拟研究李伟平孙菽芬季劲钧夏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模式室/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Simulation of dust aerosol and its regional feedbacks over East Asia using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张冬峰高学杰,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长江三角洲地区MODIS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对比验证贺千山,上海市气象局黑碳气溶胶辐射强迫全球分布的模拟研究张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SF6气体的辐射强迫和全球增温潜能的研究吴金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新“距平”概念下的中国气温变率研究(2006年开放课题)钱诚赵天保,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黑碳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及其对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王志立张华郭品文,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石英高学杰,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专题讨论)2月26日下午13:30-17:10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S2-3 气候变化影响与评估主持人:沈永平中国地表气温变化对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敏感性张镱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新疆雪冰流域水文过程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对下游可持续供水和洪水安全管理的影响沈永平,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土壤碳变化预估的动态模型系统-RothCUK简介张称意,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基于MODIS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生长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何勇董文杰严晓瑜,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运用区域气候模式和全球气候模式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方法学研究田展,上海市气候中心武汉市城市热岛强度非对称性变化的研究(2006年开放课题)陈正洪,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上海高温特征及城市化影响研究史军,上海市气候中心气候变暖对华东地区≥0℃积温的影响及对策李军,上海市气候中心近50年来山东省日照市气候变化分析陆桂荣,山东省日照市气象局莒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分析姚文军,山东省莒县气象局(专题讨论)第三分会气候资源评估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十楼IPCC会议室2月26日上午08:30开始主持人:刘树华张秀芝朱蓉利用CRCM区域气候模式进行风能资源模拟的技术与方法介绍刘晶淼,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城市化和观测环境变化对边界层内风速影响分析—以河北省为例(2006年开放课题)刘学锋,河北省气候中心江苏省风能资源评价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探讨许遐祯陈燕,江苏省气候中心美国2005年《能源政策法》“气候变化”篇评析—兼论对我国制定《能源法》的启示董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湍流通量计算方法和误差的比较研究刘树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热带气旋对中国沿海风电开发的影响张容焱张秀芝等,福建省气候中心我国风能资源气候变化之21世纪情景预测李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TAPM模式风场模拟性能评估及在风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穆海振,上海市气候中心上海地区高温对用电影响的评估模型建立及风险评估贺芳芳,上海市气候中心近50年中国风速变化及其可能原因江滢罗勇赵宗慈等,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柳艳香江滢张秀芝陶树旺,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我国的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申彦波,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中国风能资源储量的计算张德朱蓉罗勇,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我国近50年来太阳直接辐射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赵东罗勇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RAMS模式在风电场风速预报中的应用孙川永陶树旺罗勇,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风电场风机排布及发电量评估周荣卫何晓凤陶树旺,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风能预报研究进展柳艳香陶树旺张秀芝,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专题讨论)。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2008年度学术年会日程(初步)(2009年2月12-13日)2月11日下午16:30-18:30 注册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一楼大厅2月12日上午08:30-09:00 注册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一楼大厅2月12日上午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一楼多功能厅09:00-09:30 开幕式中国气象局领导致辞国家气候中心领导讲话09:30-12:00 特邀报告(报告25分钟,讨论5分钟)中国季风雨带年代际尺度移动和预测丁一汇院士,国家气候中心全新世中国气候湿润度变化的两个基本模态王绍武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气候变化与中国粮食安全林而达研究员,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东半球夏季越赤道气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研究孙照渤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流域水循环与水文预测夏军研究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2:00-13:30 午餐午休2月12日下午-13日分会报告(10-15分钟,包括答疑2分钟)专题讨论、小结(30分钟)2月12日18:15 招待会(地点:待定)2月13日17:00 大会总结闭幕式第一分会气候变率的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2月12日下午13:45-17:45S1-1 气候变率的诊断与机理研究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准两年振荡与ENSO贾建颖孙照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秋季北太平洋海温对我国冬季降水的影响艾孑兑秀杨明珠孙林海韩荣青,国家气候中心南亚高压活动特征及其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周兵胡景高,国家气象中心亚洲-太平洋涛动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关系周波涛崔绚赵平,国家气候中心变年循环参考系下的中国气候年际变率研究(开放课题)钱诚赵天保吴召华符淙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对拉尼娜事件的衰减作用韩荣青任福民李维京,国家气候中心东亚冬季风对中国东北冬季气温变化影响的分析刘实,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冬季大气环流系统变化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分析朱艳峰,国家气候中心南亚高压气候异常研究彭丽霞孙照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MJO对我国冬季降水和环流的影响贾小龙,国家气候中心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对中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刘芸芸丁一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气候中心热带印度洋SST海盆模态的“充电/放电”作用—对夏季南亚高压的影响杨建玲刘秦玉,宁夏气候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淮河流域降水的时空变化的标度特征宋寔陈星程兴无,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异常与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关系的SVD分析周浩,重庆市气候中心北半球绕极涡的变异特征及其在汛期降水预测中的应用顾思南,宁波市气象台海温异常与东亚季风及信风之间的关系向华,浙江省湖州市气象局专题讨论,小结2月13日上午08:30-12:00S1-2 气候模式与预测方法研究中国气象局气候系统模式研究进展吴统文,国家气候中心利用CAM-RegCM嵌套模式预测我国夏季降水异常邓伟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区域月平均温度和降水预测方法的预测能力分析陈丽娟李维京,国家气候中心区域气候模式在气候预测业务中的应用张英娟,北京市气候中心An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20th Century Climate By the BCC Climate Model董敏吴统文王在志,国家气候中心CAM3模式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的改进及其应用李忠贤孙照渤陈海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区域卫星遥感土壤湿度同化系统研究师春香,中国气象局卫星研究所气候模式中不同积雪覆盖率参数化方案的比较分析李伟平,国家气候中心基于赤道中太平洋冬季表层-次表层海温异常早期信号的淮河流域降水预报陆波,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基于SWA T模型的汉江流域径流模拟夏智宏,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青藏高原气温极值概率变化的模拟试验任雨张雪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公度法预测模式的建立和应用吴泓,南京市气象局广东热带气旋预测系统简介胡娅敏,广东省气候中心近57年常州寒潮的变化特征及寒潮预报雷正翠,江苏省常州市气象局朝阳市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设计常中波张国林梁群,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最优信息的中国降水降尺度预测模型(确认摘要)山东省气候中心专题讨论,小结2月13日下午13:45-17:00S1-3 区域气候及极端气候事件成因分析社会对极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响应程度的定量评估研究陈正洪,武汉区域气候中心2008年甘肃省河西地区春、夏旱影响及成因分析冯建英,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北大西洋涛动与吉林省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张丽,吉林省气候中心2008年南方冻雨与夏季风降水的早期信号符娇兰钱维宏,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基于RS和GIS的2008年湖北省特大雪灾的监测评估梁益同夏智宏,武汉区域气候中心2008年初江南雨雪冰冻过程的天气气候分解丁婷钱维宏,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陕西春季干旱的环流特征分析方建刚,陕西省气候中心2008年1-2月宁夏持续连阴雪低温极端天气气候背景及成因分析纳丽, 宁夏气候中心2008年华南前汛期一次连续大暴雨过程成因的分析李兴荣,深圳市气象局安徽省气温序列的均一性检验程智,安徽省气候中心辽西地区春播期干旱及天气特征研究张国林, 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2008年常州两次寒潮天气的对比分析史诗杨,江苏省常州市气象局焦作市持续冰雪低温天气气候特征及其分析预报司福意,河南省焦作市气象局阿克苏地区大降水天气的气候特征胡翠珍,新疆阿克苏地区气象局副高脊点的东西移动与冬夏季风中的经向垂直切变-2008年我国北方冬旱的应用诊断王万里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重庆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分析(确认摘要)张天宇,重庆市气候中心辽宁区域性春旱的大气环流及影响因子分析(确认摘要)阎琦, 辽宁省鞍山市气象局专题讨论,小结第二分会气候变化检测,预估和气候资源评估2月12日下午 13:45-17:45S2-1 气候变化监测和预估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历史、现状与问题陈星,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未来10-20年中国气温变化趋势估算赵宗慈王绍武罗勇江滢,国家气候中心中国北方未来20-50年干旱前景的预测研究封国林,国家气候中心2050年前中国旱涝格局趋势预估翟建青曾小凡苏布达姜彤,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北极海冰遥感监测与分析郑照军,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小兴安岭红松树木生长的气候响应机制研究尹红刘洪滨黄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气候中心全新世气候变化信号的检测-孢粉气候响应面函数的应用赵传湖陈星,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确认摘要)张存杰,兰州区域气候中心珠三角地区常规气象站气温与土地覆被、人口要素的关系研究窦浩洋赵昕奕,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气象站记录的中国区域气温变化特征郝立生,河北省气候中心1963-2007年安徽省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温华洋,安徽省气候中心东亚季风对我国华北地区降水蒸发差的影响李娇,辽宁省铁岭市气象局中国西北及青藏高原沙尘天气动态演变特征(确认摘要)王劲松,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河湟谷地气候变化对高原鼠害的影响马生玉,青海省格尔木市气象局山东省气候监测系统介绍(确认摘要)顾伟宗,山东省气候中心专题讨论,小结2月13日上午08:30-12:00S2-2 气候资源评估与大气环境城市气候研究的一些发展动态胡非,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风能资源评估数值模式系统的开发进展朱蓉何晓凤周荣卫程兴宏,国家气候中心欧盟-中国能源环境项目研究进展张秀芝,国家气候中心中国风速变化多气候模式模拟检验及未来风速变化预估江滢罗勇赵宗慈,国家气候中心MM5与CFD软件相结合对复杂地形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初探何晓凤周荣卫朱蓉,国家气候中心风云三号卫星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反演产品及其初步检验黄富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地面太阳辐射的变化、影响因子及其可能气候效应的最新研究进展申彦波赵宗慈石广玉,国家气候中心城市建筑物动力冠层方案的引入及应用研究周荣卫蒋维楣何晓凤,国家气候中心上海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局地气温变化特征侯依玲,上海市气候中心Nudging源同化方案在中国空气质量预报中的应用程兴宏,国家气候中心专题讨论,小结2月13日下午13:45-17:00S2-3 气候变化检测及成因分析中国地面气温变化检测的若干问题任国玉,国家气候中心中日美三套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集的比较研究任福民,国家气候中心中国北方夏半年极端干期变化的区域特征刘莉红翟盘茂郑祖光,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的研究胡国权,国家气候中心内蒙古近50年气温和降水极端气候事件的检测分析尤莉戴新刚张宇,内蒙古气候中心江淮梅雨典型性的变化特征研究梁萍,上海市气候中心我国近50年高空温度变化趋势分析郭艳君丁一汇,国家气候中心西北干旱区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孙杨张雪芹,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东北地区冬季降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区划研究(开放课题)赵春雨,沈阳区域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地震与珠江大洪水刘利平卢伶俊马经广,广东省水文局宁夏河东沙地近百年气候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李艳春,宁夏气候中心吉林省近56年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程红军,吉林省气候中心气候变暖背景下太原市霜冻的变化规律研究钱锦霞,山西省气候中心安顺市近45年气候变化分析杨忠明,贵州省安顺市气象台50多年来本溪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吉奇魏军, 辽宁省本溪市气象局专题讨论,小结17:00-17:30 大会总结闭幕式。

夏季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相关性分析_冯琬

夏季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相关性分析_冯琬

由于副高不仅有年际变化,也有显著的年代 际变化,下面分别研究了这两种不同时间尺度两 高压的偏相关系数(表略)。结果表明,高压强 度间正相关关系仍然表现在年际尺度中,而年代 际中南亚高压强度对副高强度的影响为正相关, 副高对南亚高压强度的影响则为负相关,即在不 同时间尺度变化中两者强度的相互作用关系有所 变化,故本文重点讨论了两者的年际关系,暂时 不对两者年代际关系展开详细研究。
3
相关性分析
表 1 列举了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指数之间的
3.1 相关系数分析 两两相关系数:南亚高压强度、面积与脊点等因 子分别与副高强度、面积、脊线呈正相关,与副 高西伸脊点、北界、南界呈负相关;南亚高压脊 线、北界、南界等指数与副高强度、面积呈负相 关关系,对副高西伸脊点、脊线、北界与南界呈 正相关的关系。此外,南亚高压北界、西太副高 脊线与各个指数的相关系数相对较弱(除去副高 脊线与南亚高压脊线),而其他指数两两之间的 相关系数大多通过 0.05 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 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的联系密切。 3.2 偏相关系数分析 由表 1 得知, 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密切相关, 但尚不清楚这是否只是两指数的独立贡献,因此 分别计算了两高压各个指数的偏相关系数(表 2), 以说明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的相互影响。在排除 了其他变量影响后, 两者的偏相关系数明显下降, 且大部分没有通过 0.05 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
第 30 卷 第 5 期 2014 年 10 月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热 带 气 象 学 报
Vol.30, No.5 Oct., 2014
冯琬,范广洲,朱丽华,等. 夏季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相关性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2014,30(5): 963-970.

南亚高压的南北偏移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南亚高压的南北偏移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南亚高压的南北偏移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魏维;张人禾;温敏【摘要】该文定义了一个能较好反映南亚高压南北偏移的指数,并发现该指数与我国夏季降水,尤其是华北和长江流域的降水,无论在年际变化上还是长期趋势上都具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南亚高压位置偏北时,在我国东部至日本上空存在一个显著的异常反气旋,其中心自上而下向南倾斜,在高层给华北地区带来辐散,在低层使得气流在长江流域辐散,在华北地区辐合,造成华北地区降水偏多,长江流域降水偏少.同时,南亚高压偏北对应着高层西风急流以及中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使得我国整个雨带偏北.此外,通过与海温的相关分析发现,南亚高压的长期偏南趋势可能受到印度洋增暖的直接影响.南北偏移指数可作为预测我国夏季区域降水的重要指标,在气候预测业务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South Asian High (SAH) is the most intense and stable upper level anticyclone in boreal summer. As a member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system, SA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ional climate anomaly over China.rnThe meridional variation of SAH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monthly mean data derived from the 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 40-year reanalysis (ERA-40) from 1958 to 2002. An index of SAH (SAHI) is defined to measure its meridional variation in summer and to analyze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The results show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eridional position of SAH and the summer rainfall over China for both the interannual timescale variability and the long-term linear tendency.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SAHI and the summer rainfall in North China and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s are 0. 577and ?. 604, respectively, both of which exceeds 0. 01 level. When SAH locates further northward (southward), North China and South China are wetter (drier) than normal, while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s is drier (wetter) than normal. And the southward linear trend of SAH corresponds with the decreasing trend of rainfall in North China and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rainfall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s.rn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circulation reveals that when SAH locates further northward, an a-nomalous anticyclone controls eastern China with its center tilted southward from 200 hPa to 850 hPa. In the upper atmosphere, the anomalous anticyclone forms a divergence zone over North China. In the lower atmosphere, it results in flows diverging ove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and converging over North China. Besides, the northward movement of SAH would cause the upper-level westerly jet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move northward, with the rainbelt locating in North China.rnThe meridional anomalous variation of SA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SSTA) of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TIO) ,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and the northern Pacific. And the TIO SSTA might modulate its meridional position directly. Positive TIO SSTA might lead to a southward expansion of SAH.rnDue to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the summer rainfall over China and being modulated by the TIO SSTA, the meridional variation of SAHI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used to predict the regional climate anomaly.【期刊名称】《应用气象学报》【年(卷),期】2012(023)006【总页数】10页(P650-659)【关键词】南亚高压;南北偏移;我国夏季降水;印度洋增暖【作者】魏维;张人禾;温敏【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该文定义了一个能较好反映南亚高压南北偏移的指数,并发现该指数与我国夏季降水,尤其是华北和长江流域的降水,无论在年际变化上还是长期趋势上都具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

南亚高压位置与中南半岛和青藏高原热源变化的关系

南亚高压位置与中南半岛和青藏高原热源变化的关系

南亚高压位置与中南半岛和青藏高原热源变化的关系王群;周文君;张福颖;平海波【摘要】利用1948-2011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倒算法计算了亚洲地区大气热量源汇的值,分析了中南半岛和青藏高原地区大气热源的候变化特征及南亚高压的位置与两个地区热源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南半岛地区上空大气在12候由冷源转变为热源.当中南半岛地区大气热源与东西相邻地区热力梯度减小,且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地区的大气都为热源时,南亚高压中心西移到中南半岛上空.当青藏高原大气热源进入一年中的极大值区时,南亚高压中心盘踞在高原上空,当高原上空大气转变为冷源时南亚高压中心退出高原.中南半岛地区的大气热源对南亚高压的西移有触发作用,而南亚高压中心在青藏高原上空的建立与退出,和高原大气热源的强度和大气环流的突变有关.【期刊名称】《大气科学学报》【年(卷),期】2015(038)005【总页数】5页(P716-720)【关键词】南亚高压;中南半岛;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作者】王群;周文君;张福颖;平海波【作者单位】盐城市气象局,江苏盐城224005;盐城市气象局,江苏盐城22400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4;盐城市气象局,江苏盐城224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3.2Key words:South Asia High;Indo-China Peninsula;Tibetan Plateau;heat sources南亚高压是北半球夏季100 hPa层上最强大、最稳定的控制性环流系统(朱乾根等,2000)。

许多学者都开展了对南亚高压的结构特征、季节变化、东西振荡、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以及其与东亚夏季风和我国降水的关系等的研究(Zhou et al.,2006;刘梅等,2007;郭准等,2009;张玲和智协飞,2010;李崇银等,2011;王黎娟和郭帅宏,2012)。

南亚高压主要是因陆地(包括高原和陆地)的加热作用比海洋强而形成的,但它的活动规律是复杂的,它不仅受高原及邻近地区热源作用的影响,大气环流系统也强烈地影响南亚高亚的活动(叶笃正和高由禧,1979)。

湖南理论规范试题答案(十三)

湖南理论规范试题答案(十三)

理论知识与业务规范试卷(13)(共11页,120分钟)注 意 事 项1、请首先按要求在答题卡的密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工作单位。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3、不要在答题卡密封区外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 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空格位置)1、台风是暖性低压,它的环流强度应随高度(减小)。

2、在天气图上,地转偏差可分解为三项来做判断:一项是变压风()(8.921t H f D p ∂∂∇-=)用(三小时变压)判断;一项是横向地转偏差(021n sV V f D n ∂∂=)用等压线/等高线的(辐散、辐合)判断;一项是纵向地转偏差(0221s ss R V f D -=)用等压线/等高线的(曲率)判断。

3、按地转风近似,高空槽气旋性弯曲的等高线/流线引起(正涡度)。

4、行星涡度的方向与地球自转轴向一致,其大小为地球自转角速度的(两)倍,行星涡度的垂直分量就是(地转参数f )。

5、寒潮天气系统主要有:(极涡)、(极地高压)、寒潮地面高压和(寒潮冷锋)。

6、Ze(等效反射率因子)的物理意义是所有粒子直径的(6)次方之和。

7、在斜T-logP 图上,CAPE 对流有效位能正比于气块上升曲线和环境温度曲线从(自由对流高度)至(平衡高度)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

8、出现超级单体风暴的有利环境条件为:一是(大气层结不稳定),二是强的(风垂直切变),三是云体低层的(环境风速)较强。

9、厄尔尼诺(El Nino )现象是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表面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的现象。

10、江淮地区初霜冻期约在11月中旬到(12)月初,终霜冻期约在(3)月中下旬。

11、极地地区的对流层顶大约位于(300)hPa高度上。

12、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锋面坡度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而锋面两侧温差越大则坡度(越小)。

13、重力在赤道上最(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南亚高压南北位移对亚洲季风区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大气成分分布的影响

南亚高压南北位移对亚洲季风区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大气成分分布的影响

南亚高压南北位移对亚洲季风区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大气成分分布的影响屠厚旺;田红瑛;许曦然;张如华【期刊名称】《高原气象》【年(卷),期】2020(39)2【摘要】利用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提供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Aura卫星上微波临边探测器MLS(Microwave Limb Sounder)提供的大气成分资料,研究了南亚高压的南北位移与亚洲季风区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水汽、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分布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1)在215 hPa,南亚高压偏北时,水汽和CO在伊朗高原、青藏高原东北部至中国东北地区比偏南时高,仅在孟加拉湾以北和中南半岛北部比偏南时低。

在100 hPa,偏北时南亚高压控制范围内水汽比偏南时高,而CO则是偏南时偏高。

下平流层68 hPa,南亚高压控制范围内偏北时的CO弱于偏南时。

O3在不同高度的分布与CO相反。

(2)南亚高压偏北时,高压西部及北部对流比偏南时强,30°N以北南亚高压强度也较强,将对流层低层空气向上输送,导致上对流层215 hPa的水汽和CO在伊朗高原、青藏高原东北部至中国东北地区比偏南时高,而O3被稀释成为低值中心。

(3)在100 hPa,南亚高压偏南时,反气旋环流南部的位势高度偏高,同时反气旋环流中心垂直上升运动较强,将含丰富的水汽和CO 以及低浓度O3的空气向上输送,导致100 hPa上CO的高值中心浓度比偏北强,O3的低值中心浓度比偏北低。

而偏南时南亚高压控制区内对流层顶温度偏低,在“冷凝脱水”作用下,偏南时的水汽反而比偏北低。

(4)100 hPa南亚高压偏南时强度比偏北弱,“围困”作用也弱,在上升运动作用下,将更多的高浓度水汽和CO以及低浓度O3空气向上输送到68 hPa。

【总页数】14页(P333-346)【作者】屠厚旺;田红瑛;许曦然;张如华【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6.4.2【相关文献】1.夏季亚洲季风区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的源区、路径及其时间尺度的模拟研究2.南亚高压的东西偏向对亚洲季风区对流层顶附近水汽分布的影响3.夏季南亚高压与邻近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水汽变化的联系4.南亚高压对亚洲季风区夏季对流层上层水汽异常分布的动力效应5.利用卫星大气成分资料分析夏季亚洲季风区平流层-对流层输送特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亚高压演变过程及其变异机制研究进展

南亚高压演变过程及其变异机制研究进展

南亚高压演变过程及其变异机制研究进展
岑思弦;陈文;胡鹏;薛旭
【期刊名称】《高原气象》
【年(卷),期】2021(40)6
【摘要】南亚高压作为亚洲季风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一直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研究关注。

南亚高压演变过程主要包括了春季建立、夏季维持以及秋季撤退,其演变过程各个阶段的异常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南亚高压不同阶段异常的机制也明显不同。

以往南亚高压演变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春季建立和夏季维持,本文首先回顾了春季南亚高压建立过程及其与亚洲夏季风爆发之间的关系,包括南亚高压建立机制的研究进展。

其次,回顾了夏季南亚高压变化对天气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特别关注了南亚高压强度变化以及纬向和经向移动;同时也综述了夏季南亚高压变化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最后提出了一些关于该领域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总页数】14页(P1304-1317)
【作者】岑思弦;陈文;胡鹏;薛旭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66
【相关文献】
1.4~5月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过程特征及其可能机制
2.夏季南亚高压的演变及有关天气系统的响应研究
3.1998年7月南亚高压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变异的过程和机制
4.南亚高压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西南地区降水的影响
5.2003年夏季异常天气与西太副高和南亚高压演变特征的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亚高压监测
完成人:竺夏英(zhuxy@)
以下分别介绍南亚高压中心经度、纬度、强度指数定义,南亚高压双模态分布,供用户参考。

本监测提供的产品:每年6-8 月逐候监测图形、逐候指数文件
1、南亚高压中心经、纬度和强度指数定义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选取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10°-55°N,35°-115°E)上空100 hPa东西风零线上位势高度最大处为主高压中心,定义高压中心的位势高度(减去1600 gpm)为强度指数,中心经、纬度位置分别为经度和纬度指数,建立了1951年以来的6-8月逐候南亚高压主中心指数。

给出的逐年曲线图中气候态为1981-2010年平均环流场计算得到的高压中心强度和经纬度,而非逐年各指数的平均。

经度:NCEP1.SAH100Core Lon.6-8.pentad.txt
纬度:NCEP1.SAH100Core Lat.6-8.pentad.txt
强度:NCEP1.SAH100Core H.6-8.pentad.txt
2、南亚高压双模态分布
根据南亚高压主中心所处的经度,以75°N为界分为伊朗高压和青藏高压;又以55°N和65°N为界,分为伊朗高压西部型、中部型和东部型;以82.5°N和92.5°N为界,分为青藏高压西部型、中部型和东部型。

图1-图3为1981-2010年夏季6-8月候平均100 hPa南亚高压不同模态合成。

上栏为伊朗高压;下栏为青藏高压;左为西部型;中为中部型;右为西部型。

图 1 6月
图 2 7月
图 3 8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