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掠夺—秦彬
九一八事变的经济分析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的资源掠夺
九一八事变的经济分析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的资源掠夺九一八事变的经济分析: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的资源掠夺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之一,也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缩影。
这一事件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借口炸毁了沈阳南满铁路,进而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全面侵略。
九一八事变背后隐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源的掠夺动机。
本文将从经济角度对九一八事变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源的侵略行为。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需求九一八事变的发生离不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源的渴望。
当时的日本已经步入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阶段,但国内资源相对匮乏,特别是石油、煤炭、铁矿等重要资源的供给无法满足国内经济的需求。
为了解决资源短缺问题,日本帝国主义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二、九一八事变引发的资源掠夺行为1. 石油资源掠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中国东北的石油资源。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对于日本的工业化进程至关重要。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将东北地区纳入“伪满洲国”,并通过直接控制和经济剥削确保了对该地区石油资源的垄断控制。
2. 煤炭资源掠夺:中国北方地区的煤炭资源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迅速控制了中国东北地区的煤矿,不仅满足了国内工业化的需求,还将中国的煤炭资源输送至日本本土。
这种煤炭资源掠夺对于日本军事工业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3. 铁矿资源掠夺:除了石油和煤炭,中国的铁矿资源同样引起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贪婪。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不仅垄断了中国东北地区的铁矿资源,还在中国其他地区争夺铁矿控制权。
这种资源掠夺行为对于日本工业发展和军事扩张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三、资源掠夺的经济影响1. 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被日本帝国主义彻底控制,中国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命脉受到了严重破坏。
资源被剥夺,产业被转移到日本本土,中国经济陷入了被动局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必修一综合测试卷)解析版.
博通综合检测卷之一(教师用)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A.尚书省B.参知政事C.枢密院D.军机处解析本题考查了北宋中央政权机构,材料中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机构应是军政机构,根据所学符合的C项枢密院,管理国家军务。
尚书省在宋代未设置,排除A项;宋代的参知政事履行的是行政权,排除B项;军机处是清代设置的,排除D项。
答案 C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 )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D.制定一整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抓时间提供的有效信息。
“第一次”是“公元前221年”,根据课本知识可知,这是秦始皇建立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的时间。
故答案是A。
3.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是坐着的。
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让他们来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了。
此后,宰相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
这件事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宋太祖不愿宰相跟自己平起平坐 B.宰相大臣地位历来低下C.宋太祖担心宰相大臣的事务繁多 D.北宋时期君主专制加强解析:从材料的意思看,是皇帝要突出自己地位的与众不同,要加强君主权力。
而其他的几个选项都没有说道“本质”。
故答案是D。
4.北京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写道:“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奉旨笔录,上传下达解析:本题从“请皇旨”、“下发”等字眼看,材料的意思很明显,军机处就是负责对各种奏折“上传下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单元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所选答案填入下表,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3分,共75分。
)1.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
此材料说明艾尔曼( )A.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B.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朝的灭亡C.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D.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有人这样评述中国近代前期某场战争:“它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主要是因为它使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这场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南京条约》条款中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作用的是()A.割让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C.协定关税 D.开放五处通商口岸4.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A. 割香港岛给英国B. 赔款2100万元C. 开五口通商口岸D. 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5.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A.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D.中国战败了6.“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任军饷的白银了。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远见卓识的是( )A.林则徐B.邓世昌 C.魏源D.严复7.19世纪上半期,因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8.1861年,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写到:“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
……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在信中,雨果谴责的是A.英国殖民者 B.英法联军 C.沙俄侵略军 D.八国联军9.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的损失 B.开辟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C.为了向中国输出资本 D.要求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10.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A.广东番禹B.广西桂平金田村C.湖北武昌D.江苏南京11. 帝国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高二历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退出
转的深紫色巨大数据,只见与杂耍有关的数据全都相当优秀,总分竟然是98.49分!第四章傍晚时分,四个闪级生在大臣级生活部安排的别墅花园内每人用法宝和咒语制做了三十种美味佳肴 ,只见空地上立刻摆上了一百二十道丰盛的食物:波扣泉暗酒、嫩扒静风球、鲜塌明梦条、风溜乳软圈、烤地气汤、晚煮怪花!飘煲亮傻液、妙滚幻晃块、脆炖亮浪干、云炒海硬排、焖深云羹、 浪蒸奇卷!飞酱影惨糕、清烩隐闪包、麻烧风飞团、雾煎古玄片、炸浓闪菜、鲜烹幽圈!怪扒烟寒酥、荤塌丽晨丁、糖溜云丑花、海烤远圣派、煮墨射粥、脆爆余排!仙滚晶邪糕、素炖醉夕丝、 醋炒天疯卷、湖焖飘悬粥、蒸红透汤、软涮异片!冰烩峰秋酥、香烧秀晚条、油煎晨影圈、醉炸光幻汤、烹棕露酒、幻扣疑派!嫩塌锦地果、鲜溜霞春干、风烤美春排、春煮影灵羹、爆黄跃液、 香煲神粥!妙炖雾明饼、脆炒浅凶团、云焖凸粼片、雪蒸飞魂菜、涮绿窜糕、悬酱仙汤!清烧美亮肠、麻煎淡海花、雾炸玉佛派、冬烹湖阴粥、扣蓝跳酥、影扒猛羹!荤溜玉风段、糖烤嫩梦卷、 海煮妙软粥、梦爆晚弧汤、煲青怪糕、粼滚美菜!素炒幽晃球、醋焖水浪圈、湖蒸液硬汤、亮涮暗峰酒、酱紫奇酥、波烩魔粥!香煎静闪块、油炸明飞排、醉烹乳玄羹、闪扣地鬼液、扒灰幽果、 飘塌妖汤!鲜烤幻晨包、风煮亮丑片、春爆海圣菜、晚煲深暖糕、滚褐余饼、飞炖冷酒!脆焖隐夕丁、云蒸风疯派、雪涮古悬粥、浪酱浓雪酥、烩粉异肠、怪烧暗液!麻炸丽晚丝、雾烹云影粥、 冬扣远幻汤、鲜扒墨冰糕、塌黑疑段、仙溜傻糕!糖煮醉春条、海爆天春汤、梦煲飘灵酒、脆滚红烟酥、炖白神球、冰炒惨酥!醋蒸秀凶干、湖涮晨粼羹、亮酱光魂液、软烩棕光果、烧金仙块、 嫩煎寒糕!油烹霞海团、醉扣美佛菜、闪扒影阴糕、幻塌黄雾饼、溜银猛包、妙烤邪酥!风爆浅梦花、春煲凸软粥、晚滚飞弧酥、香炖绿气肠、炒彩美丁、清焖秋果!云涮淡浪卷、雪酱玉硬汤、 浪烩湖峰糕、悬烧蓝云段、煎奇魔丝、荤炸地饼!忽然,蘑菇王子的∈七光海天镜←忽然发出了阵阵铃声,蘑菇王子拿出∈七光海天镜←一看,只见个校霸正在千里之外的校园区巧立名目,用坑 蒙卡要逼,霸吓捕押欺的手段征收羊肉调节税和跳水干部管理费蘑菇王子高兴道:“哈哈!来生意啦!咱们又可以筹集一笔购买跳级许可证的资金!”于是蘑菇王子说服月光妹妹和壮妞公主留下 ,然后和知知爵士像耍狮子一样组合成了一个有着紫仙色蝎头,彩光金色鸟身子,亮粉色神光翅膀,海梦色猪尾的大怪貂朝正南方向飞去……夜很深了,虽然已是满天星辰,但地面的景十一中学 刘欢 一二三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金融
第六章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的金融
Contents
1 帝国主义在华金融势力的扩张
2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3
混乱的货币流通
HBUE_熊劼
HBUE_熊劼
第一节 帝国主义在华金融势力的扩张
一、汇丰银行夺取关税保管权 清末的大量借款和《辛丑条约》规定的4.5亿两赔
款都是以关税和部分盐税、厘金作抵押,帝国主 义因此控制了中国关税的征解权。《辛丑条约》 第六条规定,赔款的一切事宜,均在上海办理, 帝国主义国家各派1名银行董事,共同收存按月赔 付的款项,然后分拨给有关国家的银行。当时负 责收存的共有汇丰、东方汇里等9家外国银行。
第一节 帝国主义在华金融势力的扩张
HBUE_熊劼
“善后大借款”合同规定:借款金额2500万英镑 (合银元24827万元),年息5厘,折扣84,期 限47年,用途为偿指定的借款、垫款、赔款和军 政费用等6项;中国以全部盐税、部分关税和直隶、 河南、山东、江苏4省的中央税为担保;借款由汇 丰、东方汇理、华俄道胜、横滨正金、德华5家银 行承担。
3、外国银行仍然接受庄票以支持钱庄。
第二节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HBUE_熊劼
五、信托公司和交易所的出现与“信交风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 侵略卷土重来,国内战乱频繁,影响所及,自 1920年下半年起,工商业开始呈现停滞状态。大 量的外国商品并不易畅内地;战后国外市场缩减, 传统出口物资的输出也减少很多。在这种不景气 的经济情况下,社会游资没有去路。因此,资本 主义国家的信托公司和交易所事业就应用到中国, 成为中国金融业中新兴起的一个行业。
二、外国银行势力的继续扩张
北洋政府时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银行势力继续 扩张,增设了一批银行。1914—1926年,各帝 国主义国家在华新设银行44家、125个分支机构, 加上清朝时的在华银行,共66行226个分支机构。 这些银行极其分支机构,分布的范围十分广泛, 伸入中国的内地和边疆,势力已达极盛。英国银 行的势力仍然最大,居外国在华银行的主导地位、 汇丰银行仍执牛耳。德俄因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影响,力量有所削弱,美日两国不甘落后,迅速 扩大和加强在华的金融势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三)一。
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1.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A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 、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C 、赔款数额巨大,清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D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2. 所谓“国中之国”是指()A 、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B 、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开放的通商口岸C 、租借地D 、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让的土地3. 中国的关税权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是在哪个条约()A 、《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南京条约》4. 造成太平天国与古代农民起义有新的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 、领导阶级不同B 、组成成分不同C 、指挥思想不同D 、所处时代不同5. 鸦片战争以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其主要目的是:()A 、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B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 、了解西方国家,与之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D 、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政治制度,进行社会改革6.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A 、冯桂芬B 、李鸿章C 、林则徐D 、魏源7 .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 .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B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 .民族资产阶级和满洲贵族的矛盾D .革命派和立宪派的矛盾8 .对“民权主义”理解正确的是()A .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B .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 .平均地权、核定地价D .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9.武昌起义的主力是()A .同盟会会员B .留学生C .新军D .人民大众10 .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在()建立的A .北京B .上海C .武汉D .东京11 .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是()A .上海机器工会B .长辛店工人俱乐部C .武汉工会D .长沙工会12.“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A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封建斗争B .孙中山代表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C .国民党在广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军队D .国民党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13 .七七事变后全民族的抗战开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中国军队开始抵抗B .国民政府正式宣战C .日本旨在侵略全中国D .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抗战14.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A .八七会议B .遵义会议C .瓦窑堡会议D .洛川会议15 .抗战初期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是()A .是否抵抗日本侵略B .是否依靠人民群众C .是否合作抗战D .是否积极抗战16.七七事变后全民族的抗战开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中国军队开始抵抗B .国民政府正式宣战C .日本旨在侵略全中国D .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抗战17.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A .八七会议B .遵义会议C .瓦窑堡会议D .洛川会议18 .抗战初期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是()A .是否抵抗日本侵略B .是否依靠人民群众C .是否合作抗战D .是否积极抗战19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共同点是()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消灭封建剥削维护农民基本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 B. C. D.20、1947 年6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战略反攻的战略意图是()A. 与敌军主力进行决战B. 全面扩大解放区C. 解放中原,进取华中D. 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二.多项选择题(10小题,共20分)1. 列强控制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所采取的手段有()A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B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C 、实行商品倾销D 、实行资本输出E 、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2.19 世纪70 至80 年代,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边疆危机”包括()A 、英国侵入西藏、云南B 、法国侵犯广西C 、日本侵犯中国台湾D 、俄国入侵新疆E 、德国占领胶州半岛3. 下列对太平天国评价正确的是()A 、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B 、代表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C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D 、提出了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E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4. 天京变乱爆发的原因有()A 、清政府对革命阵营内部的渗透B 、太平天国军事失势在政治上的反映C 、领导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D 、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造成的E 、根深蒂固的封建帝王思想的影响5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A .驱除鞑虏B .恢复中华C .创立民国D .建立联合政府E .平均地权6 .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涉及到的问题有()A .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B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 .驱逐占据中国的帝国主义势力D .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E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主张7 .五四运动的参加者主要有()A .青年学生B .工人阶级C .小资产阶级D .资产阶级E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8 .五四运动中北洋政府罢免的亲日派官僚是()A .曹汝霖B .段祺瑞C .章宗祥D .陆宗舆E .黎元洪9 .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其具体表现是()A .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B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C .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 .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E .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10 .下列关于相持阶段两个战场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 .正面战场消极抗战形势恶化B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的主战场C .敌后战场转变为正面战场D .正面战场仍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牵制日军的作用E .正面战场的战略地位日益降低三、名词解释(4题,共12分)1. 三元里人民抗战2. 义和团运动3. 百日维新4. “戊戌六君子”四、简答题(5小题,共30分)1. 试析19 世纪70 年代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的原因及后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试题及答案 一 至 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
《虎门条约》C。
《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2.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 A。
官僚买办资本家B。
农民阶级C。
民族资本家D。
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A。
义和团运动B。
戊戌维新C。
太平天国运动D。
辛亥革命4.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A。
鸦片战争B。
中法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5.戊戌维新前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A。
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B。
守旧派与洋务派之间的一次论战C。
保皇派与革命派的一次论战D。
帝党与后党的权力之争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A。
洋务运动B。
戊戌维新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7.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A。
民族革命B。
政治革命C。
社会革命D。
资产阶级革命8.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
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B。
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C。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D。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9.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A。
新文化运动B。
“二十一条”C。
俄国十月革命D。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0.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在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中共三大D。
中共四大11.中共三大正式决定A。
不准与其它党派建立任何联系B。
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C。
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D。
中国共产党集体加入国民党12.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最大的恶果是A。
中考通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中考通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内容标准(2022版)】(1)了解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
认识这一时期(八大后)取得的外交等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指导意义。
一、选择题1.(2022·广东省·18)万隆会议前夕,中国代表团就认为,应该在会上多提亚非国家的共同性问题,不突出我国的特殊问题。
为此,周恩来在大会发言时提出()A.“求同存异”的方针 B.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2022·广西贺州·8)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主张;国家不论大小,应该一律平等,各国人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本国的社会制度,有权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这体现了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多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D.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3.(2022·广西梧州·6)1954年10月,周恩来指出:“它不应该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
”“它”是指()A.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的方针 D.独立自主外交政策4.(2022·贵州黔东南州·7)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在访华欢迎宴会上致辞说:“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
”这与我国哪一项外交方针相近?()A.互不侵犯 B.互不干涉内政C.互相尊重领土完整 D.求同存异5.(2022·河南省·13)1955年,亚非会议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提出“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一切大小国家平等”等十项原则。
这发展了我国主张的()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6.(2022·黑龙江大庆·23)下列关于我国外交搭配正确的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7.(2022·浙江宁波·12)俄乌冲突伊始,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希望当事方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问题。
外国势力对中国的掠夺加剧了国内矛盾,为西安事变的发生埋下伏笔。
外国势力对中国的掠夺加剧了国内矛盾,为西安事变的发生埋下伏笔。
外国势力对中国的掠夺加剧了国内矛盾,为西安事变的发生埋下伏笔在20世纪初,中国是被列强掠夺占领的弱国。
英、美、法、德、日在中国的各个领土建立了租借地,控制了中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
这种情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变得更加严重,因为它为了保障其国家利益而开始在中国掠夺更多的财富和资源。
这些外国势力对中国的掠夺加剧了国内矛盾,最终埋下了西安事变的伏笔。
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时值国共合作期。
因为国共双方的内部矛盾,使得西安事变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历史性的事件。
国内政治的不稳定是由外国势力的掠夺和无情支配造成的。
早在19世纪末,中国人就开始反封建和反侵略的斗争。
然而,由于国力薄弱,中国内部的分裂和腐败一直是其发展的最大障碍。
因为外国势力的掠夺加剧了国内矛盾,国共双方在采取行动之前必须先解决国内的问题。
然而,国共双方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意见分歧导致了中断和冲突。
尽管西安事变解决了一些这些问题,但他们并没有根除这个问题。
由于外国势力在中国大肆掠夺资源,中国的经济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这导致了中国的经济衰退,也是埋下西安事变伏笔的原因之一。
在国内遭受了如此之多的苦难和痛苦之后,人们开始渴望一个更加强大和统一的国家;一个国家,不受任何外部力量的限制,能够真正的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一个国家能够掌握自己的经济资源,自主地制定经济政策来保护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总之,外国势力对中国的掠夺加剧了国内矛盾,最终埋下了西安事变的伏笔。
历史证明,在真正的民族独立中,保持国家稳定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采取行动阻止外国势力的掠夺和无情支配。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痛苦。
只有通过在国内继续团结一致,才能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建立一个繁荣、稳定和强大的中国。
秦王朝覆灭的经济学解释
。
,
简 化 文 字 以 便 于 在 行 政 文 书 不 断增
,
都 是 完 成 了 中 国 历 史 上 最 大 的基 础 设 施
工 程
,
时 他 应 该 怎样 决 策 呢 ? ■ (作 者简 介 : 周 勤 : 大学金融 系主任 )
经济学家
加 的条件 下
然
,
行 为 者 自觉 的行 为
。
。
显
秦 完成 了政 治
简体 字
,
” 。
如果
秦 蒹瓣薹
是 最 终导 致秦 王 朝 覆 灭 的直 接原 因
没 有秦 的 改 革
可 以想 象
六 国 的不 同 如 果 出现 这
秦王
朝统
一
全 国 的行政 体 制
,
,
增加
文字可 能会长期存在 下 去
。
了 科 层 的行 政 管 理 成 本
在秦 国原 有 的 增 加 了 郡 的设
种情况 持
一
、
经济
、
军事和文
东
秦 小 篆 并不 具 备 这 样 的功 能
化 上 的统
,
用长城 保 护农耕文 明免遭
而 且 以其 中最 为 复 杂 的 秦 小 篆
,
三
,
国 的分 裂
迅 速 消亡
,
到 两 晋 的统
;
特 别是 利 用 组 织 的强 制 力进行 的
,
基础
隋朝 建 立
,
以后 是 漫 长 和 鼎
,
度 变迁
可 能 对 当期 组 织是
,
一
场 灾难
为基础
从 文 字 的发 展 看
,
汉隶的出
商鞅强国弱民的内容
商鞅强国弱民的内容1.引言1.1 概述概述商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极高争议性的政治家和改革者,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的秦国。
商鞅的改革措施被称为“商鞅变法”,其目的是通过改革来强化国家的实力并获取更大的政治控制力。
然而,这些改革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却是残酷而严苛的,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不满情绪。
商鞅的改革措施主要集中在军事、法律和政治方面。
他通过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来实现对地方的控制,并对军队进行组织和训练上的改革,以确保国家的军事实力。
此外,商鞅还制定了一系列严厉的法律制度,以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国家权威的巩固。
然而,商鞅所推行的改革对普通民众来说却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压力。
他实施了苛刻的劳动和征役制度,将农民和平民围剿起来,使他们失去了自由和财产。
商鞅的改革措施使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恶化,他们被迫从事艰苦的军事和劳役工作,生活漫长而艰辛。
商鞅的改革政策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不平等。
他集权并削弱了地方豪强的势力,导致社会的贫富差距更加扩大。
富裕阶层受益,而弱势阶层遭受更多的苦难和不公。
这种不平等不仅加剧了社会的紧张和冲突,还威胁到了秦国的稳定和统一。
总的来说,商鞅的改革措施虽然在短期内确实实现了国家的强化,但对社会普通民众而言却是以牺牲和不公为代价的。
商鞅强国弱民的现象引发了许多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公平的思考和质疑。
这一历史教训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推动国家发展和强化的同时,实现社会经济的公正和民众福祉的平衡。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探讨商鞅强国弱民的问题。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商鞅的历史背景进行概述,介绍他的改革措施以及其对弱民的影响。
接着,本文将进入正文部分,具体阐述商鞅的改革措施,包括他所推行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并分析这些改革对于国家的强盛所起到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会着重探讨这些改革对于弱民的影响,包括他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可能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931年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指出“这一次事件是永远使中国本土与满蒙脱离关系确保帝国利益的唯一大好机会”材料中这一事件是()A. 九一八事变B. 一•二八事变C. 华北危机D. 七七事变【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31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一•二八事变的时间是1932年华北危机是在1935年七七事变是在1937年所以BCD项与题意不符 A项符合题意2.94岁的抗联老战士李敏在2002年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军精神宣传小分队 15年的时间里这支小分队足迹遍及东北的山山水水老人现在最高兴的事就是“14年抗战”已经写入中小学教科书中国“14年抗战”始于()A.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B.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C.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 平型关大捷【答案】A【解析】3.20世纪30年代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后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中国内部蒋介石集团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据此判断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是()①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暇东顾②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③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④九一八事变是抗日战争的起点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C【解析】据“20世纪30年代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后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中国内部蒋介石集团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判断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是帝国主义忙于应付经济危机不是忙于一战(1914﹣﹣1918年)无暇东顾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九一八事变是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九一八事变的影响题干也无法体现故②③符合题意4.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司发函要求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这里“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A. 九一八事变B. 西安事变C. 卢沟桥事变D. 平型关大捷【答案】A【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 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张学良下令将20万东北军撤出东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九一八事变故选A5.“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以上是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在《告全体将士书》中所说的话可以看出他们发动西安事变的理由是()①争夺国民党的领导权②抗议蒋介石向日本侵略者妥协的对外政策③逼迫蒋介石下台④反对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政策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D【解析】由材料“我们反对政府屈辱的外交!”可知这反映了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是抗议蒋介石向日本侵略者妥协的对外政策由材料“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可知这反映了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是反对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政策6.在民族危难之际有位先进知识分子提出“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位知识分子最有可能是A. 林则徐B. 洪秀全C. 李鸿章D. 康有为【答案】D【解析】由材料“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可知这句话出自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反映了他主张全面变法的思想 D符合题意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材料没有涉及 A排除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材料没有涉及 B排除李鸿章领导洋务运动材料没有涉及 C排除故选择D. 7.“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指的是()A. 七七事变B. 九一八事变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一三事变【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可知是九一八事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这一天夜里沈阳近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日本有预谋的制造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的标志故选B8.据文献记载 18日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中央电指出“蒋介石在此次被幽完全是因为蒋氏不肯接受抗日主张不肯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所致”只要国民党能实现全国人民抗日的迫切要求“不但国家民族从此得救即蒋氏的安全自由当亦不成问题” 中共中央这一立场的落实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 促成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B. 揭开了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序幕C.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D. 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答案】B【解析】A项说法没有反映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序幕故B项正确C项是红军长征的影响故C项错误D项指的是一二·九运动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B9.1936年12月11日晚间张学良和杨虎城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12月12日清晨进行兵谏东北军奉命到华清池捉拿蒋介石张学良和杨虎城向全国发出了关于“救国八项主张的通电” 这一历史事件促成了()A. 国民政府统一全国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 全面抗战正式开始D. 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日战争【答案】B【解析】由材料“1936年12月11日晚间张学良和杨虎城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12月12日清晨进行兵谏”可知这是西安事变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要求联共抗日停止内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0.西安事变的最大意义在于()A. 消除了国共两党的矛盾B. 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C. 教训了蒋介石D. 抗日战争转入全面反攻【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在中共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到来故西安事变的最大意义在于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故选B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1)材料一中提到的“陕变事起”指的是什么事件?“强邻压境”中的“强邻”指哪个国家?11.(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事变发生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为“处置得当” 中共采取了什么对策?其结果如何?11.(3)这次事变的妥善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答案】西安事变日本【解析】由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可知材料中的“陕变事起”指的是1936年爆发的西安事变“强邻压境”中的“强邻”指日本从1931年起日本就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中国的局部抗日已经开始【答案】原因中日之间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目的张学良杨虎城从维持民族利益出发为“逼蒋抗日”而发动的对策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结果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解析】由材料二“这次事变是为了要抗日救国而产生…若处置得当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并结合所学知西安事变的原因是中日之间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张学良杨虎城从维持民族利益出发为“逼蒋抗日”而发动的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派周恩来去西安进行调停最终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答案】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②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战新局面的到来【解析】据所学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战新局面的到来。
高一历史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
高一历史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1.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下列诗句中,能恰当形容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是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
千呼万唤始出来形容民族工业的兴起,应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A。
小荷才露尖尖角形容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应该是19世纪末,排除B。
无可奈何花落去形容民族工业的衰落破产,应该是民国后期,排除D。
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和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可知为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阶段,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2.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情况,假如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A.1919—1927年B.1914—1919年C.1937—1945年D.1946—1949年【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F1>F2就是指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期,而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期是在1914—1919年,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短暂的春天。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3.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明显错误的一处是A.①一②段B.②一③段C.③一④段D.④一⑤段【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④一⑤段中的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这一段的曲线图当然应该是上升的,所以该图中明显错误的一处是D.④一⑤段。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课件--202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一)夹缝中生存
• 封建势力的压迫:
• 甲午战争以前,民族工业企业处于听任地方封建势力摆 布的地位; • 各级政府采用苛捐杂税勒索民族工业企业;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 国民政府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严重 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还以直接投资、加 入官股或收买、敲诈甚至没收等方式公开吞噬民族企业。
张景源:是啊,这,真是愁死我了,这该怎么办呢?
郑官员:我想....我可以帮你渡过难关,你意下如何? (动作:约翰和刘先生勾肩搭背的样子)
张景源:哦,是真的吗,那太谢谢您了,您有什么好方 法嘛?
郑官员:嗯...方法倒谈不上,办法倒是有一个,我想,我和你 股份合作,或者...直接把你全部的企业股份权卖给我吧!如何?
(4)长城抗战后,各地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进行了不懈的
斗争结;论:民族——资革产命阶性级不能 2、领中导国中民族国资革本命主取义企得业胜由利于。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对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 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
——妥协性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
• 地位: 代表新的生产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在中国社会中
始终未能占据主导地位。
•作 用
(1)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改 变了中国近代的经济结构,有利于中国的进步和近代化;
(2) 政治上,它导致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 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 也导致了无产阶级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1860 1870 1895 1912 1914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有学者在评论某文学流派时说:“他们特别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甚至要求文学具有‘科学真理的精确’。
”据此可知,此文学的创作风格属于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 D.印象主义参考答案:B据材料中的“真实”“精确”信息可知,此文学作品注重如实地反映现实,这属于现实主义文学,B项正确。
2. 丹麦作家何铭生认为:“在1937年初之前,‘城市战’对于世人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但是这年秋天在上海进行的战役改变了这一切。
”这次战役()A.使东三省逐步沦陷B.是国共两党携手抗战的成果C.是正面战场的胜利D.宣告日本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参考答案:D1937年上海的战役是淞沪会战,该战役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D正确;A是九一八事变;B是太原会战;C是台儿庄战役胜利。
3. 下面为前苏联叶非莫夫的漫画《检阅他(艾森豪威尔)的队伍》,队伍中有“阿登纳”“艾德礼”“贝文”等人。
此漫画说明了A.世界多极化力量潜滋暗长B.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在强化C.美苏两极格局已基本形成D.以美为首的北约已完成组建参考答案:B4. “一个国家为了保持其支配地位,它必须将其资源用于军事力量、对盟国的财政支持、向外国提供援助以及同维持国际经济有关的成本等方面……随着保护所需成本的增加和帝国或霸主收益的减少,维持现状会变得更困难,从而国际体系进入一种失衡状态。
”下列现象,与上述原因最吻合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B.英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C.苏联的经济困难与解体D.美国失去对联合国的控制参考答案:A由题干中的一国为了“保持其支配地位”会将其资源用于“对盟国的财政支持、向外国提供援助以及同维持国际经济有关的成本等方面”,就会导致其“保护所需成本的增加和帝国或霸主收益的减少,维持现状会变得更困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要保持其美元的支配地位,就要维持美元价格的稳定,而各国兑换美元会导致美国国内美元减少,所以为了维持能够兑换,就要增发美元,而增发又会导致美元贬值,无法保证其稳定,因而这一体系就会走向崩溃,故A与上述说法一致,所以选A;英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不积极改进技术、提高生产力导致的,故排除B;苏联的经济困难与解体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发生质变,与题干中的经济不符,故排除C;美国对联合国的控制时间很短,而且也不属于经济领域,故排除D。
1913年美国威尔逊政府率先承认中华民国的决策过程
作者: 秦珊
作者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83-90页
主题词: 威尔逊;中华民国
摘要: 中国辛亥革命后,欧洲列强和日本以承认中华民国为要挟,企图迫使中国政府满足他们瓜分中国领土和夺取中国财政主权的无理要求,造成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而美国塔夫脱政府为实现其“金元外交”在中国的运用,自愿与其他列强一道,一再推迟对中华民国的承认,违背了美国民众要求政府承认中华民国的主张。
威尔逊就任美国总统后,率先承认中华民国,在客观上产生了有利于中国的作用,但是威尔逊政府这一决策的制定冠以同情中国,宣扬民主和理想的虚名,实则是从扩大美国在华政治影响的国家利益出发的。
浅析矛盾《子夜》的结构艺术
浅析《子夜》的结构艺术【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子夜»结构上的艺术成就。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茅盾对小说结构形式的大致追求,从开始的“三部曲”结构形式到《子夜》的宏伟布局、缜密营造的结构,到而后的开放性结构。
还简介了《子夜》的主旨,表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军阀的三大压迫下导致最后破产的必然命运。
然后,细致分析了«子夜»的结构艺术即:(1)宏伟严谨的鸟瞰式结构艺术;(2)纷繁复杂的蛛网式的结构艺术;(3)虚实结合的叙事式结构艺术。
最后,扼要地指出«子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茅盾«子夜» 结构艺术一、引言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自觉的小说艺术大师,茅盾对小说的结构极为注意。
其第一部小说《蚀》采用“三部曲”结构形式:三部分别以单线、双线并行、三线平行的发展线索;以后的《虹》以时空的转移为发展线索,然而这些结构形式都比较简单。
在创作《子夜》时,作者开始追求小说结构的宏伟布局和缜密营造,而《子夜》的成就正标志着作家艺术实践趋向成熟。
在《子夜》之后,作家对结构艺术的创作始终保持着热情,部分短篇小说就采用了一种开放性结构,即作者并不交代出事件的最后结果,留下更多的空白让读者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子夜》出版于1933年,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①,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优秀作品。
主要描写了都市生活,表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在封建主义压迫下及在国民党新军阀内战的破坏下,奋斗、挣扎直至最终破产的必然命运。
《子夜》的成就不仅反映了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典型人物的塑造,还在于结构艺术上的独创新颖和别具一格。
二、宏伟严谨的鸟瞰式结构艺术《子夜》结构宏大,线索繁多;既有惊涛骇浪,又有涟漪微波;既见园林整肃,又见亭台参差;疏能扬鞭跃马,密难见缝插针;节奏有张有驰,有动有静,有扬有抑。
【秦朝历史】六国论-苏 洵
【秦朝历史】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解释:??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在华贸易商的设立情况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其他国家 合计
1936年贸易商数
501 400 123 293 286 1603
其中进口商数
262 193 56 108 152 771
已查明设立年代的进 口商其中建立在:
182
105
41
77
117
522
1900年以前
39 2 3 14
9
67
1901-1910年
蒋介石的“援助”。 借款无疑是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最简便的方式,但正因其与政治 相结合,产生了极为复杂的结果。帝国主义对中国借款的发展历史 也就是它们在中国争夺霸权和它们中国的封建地主和官僚资产阶级
相勾结的历史。
【2】铁路和矿山投资:
外资铁路和矿山的出现表明外国在华资本趋向于固定投资, 同时也表明中国的进一步殖民地化。铁路是使落后国家卷入世界 资本主义流通范围的重要因素。往往是某一条铁路由哪一国贷款 修建,那一国的势力就在此区域迅速扩张,形成一个经济统治中 心。铁路方面,自1895年起至1898年11月止,三年间帝国主义列 强在中国掠夺了长达六千四百二十里的铁路投资权利。其中英国 帝国主义占二千八百里,沙俄占一千五百三十里,德国占七百二 十里,比利时(背后为俄法集团)占六百五十里,法国占四百二 十里,美国占三百里。矿山方面,如不计九一八以后的东北,帝 国主义在中国所获得的矿权前后不下九十处(英国约十八起,美 国三起,法国约十二起,德国九起,俄国八起,日本不下四十二 起)。但重要的外资矿山却大都是它们自中国人手中兼并或强占
过来的。 这些铁路和矿山的出现并非中国工业发展的结果,而是以帝 国主义瓜分中国,取得地区的独占权为前提的,铁路权利和矿山
权利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标志。
【3】银行投资:
帝国主义时代,银行的作用已根本改变了。其主 要任务已不是替工商企业担任支付中介,而是与工业 垄断资本溶合在一起,成为财政资本统治的中枢。因 此其在华银行也就变成了帝国主义垄断资本输出的指
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计算机学院 04010103班
秦彬
鸦片战争之后至甲午战争之前,为帝国主义对旧 中国商品输出时期。
甲午战争之后至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为资本输出 时期,也即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金融统治形成和发展 时期。
(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资本扩张进程。
(二)资本扩张特点,以揭示帝国主义对旧中国金融统治。
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资本
单位:百万美元
1902年二十 1914年一战 1930年九一 1936年抗日
世纪初期
前
八事变前 战争前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帝俄 其他国家 合计
344.1 79.4 211.6 300.7 53.6 450.3 69.6 1509.3
664.6 99.1 282.5 385.7 290.9 440.2 92.7 2255.7
较为强有力的竞争。
资本扩张进程: (一)初期的外国资本:
鸦片战争以前,17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行”,可能 是外国资本在中国的第一个重要企业。其次是1818年在广州设立的 美商旗昌洋行,它是十九世纪美国在中国最大的商业机构。1834年 东印度公司的贸易独占权被废止的前后,英商来中国的日益增多。 怡和洋行(1832年)、仁记洋行(1835年)等大公司都在此时设立。 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个口岸,因此资本主义
航业。
工矿业方面
列强在中国资本性质的转变的最明显表现是外国工业企
业的设立。甲午战争以前,列强还未在中国获得设厂权,但
外国资本所设立的非法工厂已达一百多家,其中英商约63家,
美商约7家,
俄、德、法商约三十三
家。而外国
这段期间德在华投资,
基本上集中
于船舶修造和以丝茶为
主的出口商
品加工两个部门。这段
时期的设厂
这时都还不曾出现。
(二)帝国主义的资本扩张
中日甲午战争前后是外国资本侵略中国的一个转变时期。 此时资本主义列强已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其对中国的经济侵 略已不只是商品输出,而转为资本输出;其在中国的活动也就 不能满足于经济权益的一般竞争,而是要求瓜分中国,树立自
己独占的殖民地。 日本对中国的战争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发生的。由于这一战 争,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获得了开设工厂、开采矿山和建筑铁 路的权利,获取了“租借地”,强划了“势力范围”。就如列 宁所说:“欧洲各国政府已经开始瓜分中国了。不过它们开始 不是公开地瓜分,而是像窃贼一样鬼鬼祟祟地瓜分。它们偷窃
14 9
7
5
13
48
1911-1920年
28 23 5
1
21
78
1921-1930年
63 43 12 22
49
189
1931—1936年
38 28 14 35
25
140
【5】工业资本投资:
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获得了在华开设工厂的权利,工业投 资迅速增长起来。
首先是它们以前在中国非法设立的重要工厂开始改组扩大,逐 渐变成了垄断性的大企业。如英商耶松船厂于1900年与祥生船厂合 并,增资到五百七十万两,1936年它又与1903年设立的英商瑞熔船 厂合并成立英联船厂,资本扩充到一千四百万元,成为上海最大的
活动,虽然基本上不是
以输出资本
为目的,而是作为扩大
商品输出的
补充手段,但设厂本身,
终究是投资活动。从而所有关于资本增殖的规律,在这里都
要发生作用。特别许多重要的外国侵略企业一开始就在中国
获得了垄断的地位,因此同种企业在中国所获得的利润,往
往比本国高出很多。而利润的资本化,也达到了十分惊人的
程度
金融业方面
关键字: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资本扩张 金融统治
总述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通过各种方式侵入中国,使中国 一步一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在金融方面,其垄断统治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经 过借款给中国政府,并在中国开设银行,垄断了中国的金融 和财政”,是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残酷统治的一个重要
手段。
具体说,甲午之前逐步建立,甲午后到1927年前有进一 步发展。此后到新中国成立,外国资本虽在金融领域仍具垄 断地位,但其影响逐步衰落,咎其原因首先在于国内外局势 的动荡、变化,其次是南京国民政府着力加强对经济的统制、 垄断,金融统制、垄断是首要领域从而削弱了外国资本在中 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再次是中国民族资本金融势力的发展 尤其是一战至30年代中期这一段时间,形成了与外国资本的
船厂。 其次,二十世纪开始时,租界公用事业的发展极为迅速。 再次,更明显代表帝国主义在华工业的新性质的是外国棉纺织
工业的建立和扩张。
到1936年关内约有外国工厂八百多家,其中大部分是在二十 年代和三十年代设立的,情况如下表:
外国在华工业企业的设立情况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其他国家 合计
1936年工业企业数: 142 67 18 29 39 295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中国的逐步发展, 银行作为现代金融机构也随之进入中国。
1845年,英国的丽如银行在香港和广州两地设立分支机构。
1847年在上海设立分行,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外国银行。
50年代又有汇隆银行、呵加剌银行、有利银行、麦加利银行4家 英国银行在中国设立了分支机构
60年代又有4家小银行进入上海。法兰西银行是60年代进入中国 的唯一非英国银行
汇丰银行于1864年8月创立,是总行设在上海的第一家外国银行
1865年3月和4月香港总行和上海分行开始营业,此后发展很快
70年代中叶汇丰等英国银行在中国形成垄断地位。
土地方面
1853年英、美、法等国趁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机 会攫取了上海外国人居住地区的行政权,确立了租界 制度,并趁中国地主富绅大批逃往租界避难时开始了
利华兄弟托拉斯的中国肥皂公司(1903年)
通用电器公司(1908年)
亚细亚火油公司(1913年)
美国的美孚油公司(1894年)
大来洋行(1905年)
美国钢铁(1909年)
乃至美国钞票公司(1908年)等,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即 在中国设立了机构。而持续到1936年,不算日本约有一千六
百多家外国贸易商地 约值六百七十万两,美租界约 值一百三十五万两,到了1899 年英租界的土地增值到二千三 百三十万两,美租界增值到一 千四百三十万两了。于是土地 和航运(轮船、码头、仓库等)变成了这一时期列强在 中国最重要的投资。
小结:这时期西方列强还是处于以商品输出为主要 特征的资本主义时期。它们在中国的企业和财产虽然已 具有了殖民地投资的性质,但还不同于后来的帝国主义
列强在中国的投资是很有限的。
列强与中国的贸易并不是普通的国际贸易。当它们要求打开中 国门户的时候,正是欧洲资本主义列强大规模地向海外扩张的时期。
鸦片战争的结果,列强在中国开辟了上海、广州、福州、厦门、 宁波等“条约口岸”,它们掌握了中国的关税,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和内河航运权,不久又获得了土地永租权。
航运方面
已查明设立年代的工
业企业其中设立在: 60 38 11 14 16 139
1895年以前
70 0 3
0
10
1895-1910年
14 2 3 4
5
28
1911-1920年
14 11 1 0
2
28
1921-1930年
16 21 3 6
8
54
1931-1936年
94 4 1
1
19
综上,将一战、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等几个历史阶段作为基期 来分析帝国主义在华资本扩张如下表:
挥机构和执行机构。
其任务为:掌握中国政府的借款、控制中国的财 政;投资于铁路和矿山;在中国吸收存款、发行纸币 来壮大自己的资本,削弱中国的资本;操纵金银、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