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小学手工课教案
《中国结》教案精选五篇

《中国结》教案《中国结》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知中国结的色彩、构造。
2.通过“中国结”感受中国人民的团结,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在室内布置大大小小的中国结。
活动过程:1.观察“中国结”感知其色彩、构造。
(1)为什么叫“中国结”?小结:中国结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布绳结,体现了中国人的团结、勤劳勇敢,人们把美好的愿望编织到中国结里。
(2)认识中国结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红色)你看到红色有什么感觉?中国结下面的.这些是什么呢?出示"流苏"的字卡。
这些流苏还像什么?还有什么是相同的呢?(教师用手摸“结”来提醒幼儿)每个中国结都有结,有心形的、菱形的、圆形的,这是中国结的身体,叫“结体”(出示汉字),表示团结起来力量大。
这是什么呢?它像中国结的耳朵,是“结耳”(汉字)。
如果它能听到声音,他会听到哪些声音呢有结耳、结体、流苏就可以组成一个“中国结”(汉字)。
中国结有很长时间了,每逢节日,人们就会编织中国结,把希望、心愿都编在了结里,希望能实现。
2.看幻灯扩展幼儿的认识。
你喜欢哪一个?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说明。
例如:鱼表示年年有余,簸箕表示丰收,酒桶表示长长久久你在哪见过中国结?你看到中国结感到怎样?活动延伸:设计中国结请你来设计一个中国结,把你美好的祝福都编进去。
《中国结》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并知道结,能大概了解不同结所包含的意义;2、情感目标:幼儿通过了解结的不同形状与含义,知道结是古老传统文化之一,初步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其热爱祖国的情感;3、能力目标:让幼儿通过观察,喜欢结,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为什么喜欢,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提前了解结是传统文化之一;2、物质准备:幻灯片一个;《红红结》舞蹈视频一个;幼儿用书中班下第一册第一页;实物结一个。
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看的舞蹈视频,小朋友们想不想看?"教师播放舞蹈视频《红红结》,让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观察舞蹈中的小朋友手里拿的什么?以此来引出今天的活动主题。
《手工—中国结》精品教案(精选

《手工—中国结》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手工艺术》教材第六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围绕中国结的制作展开。
中国结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节课将教授中国结的基本结法,包括单结、横结、竖结等,以及如何将这些基本结法组合成美观实用的中国结饰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掌握中国结的基本结法和组合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手工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国结的组合技巧和创意设计。
教学重点:掌握中国结的基本结法,了解中国结的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中国结样品、教学视频、彩色丝线、剪刀、尺子、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彩色丝线、剪刀、尺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结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饰品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结。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中国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讲解中国结的基本结法,包括单结、横结、竖结等。
(3)展示中国结的制作过程和组合技巧。
3. 实践操作(10分钟)(1)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基本结法。
(2)学生自由组合结法,创作自己的中国结饰品。
4.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中国结样品,分析其结法和组合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一个中国结的制作。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个中国结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2)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中国结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2. 中国结的基本结法:单结、横结、竖结3. 中国结的组合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中国结饰品。
答案:根据个人喜好和所学知识,自由发挥创意,制作出独特的中国结饰品。
小学手工《中国结》教案模板

小学手工《中国结》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
2. 引导学生掌握中国结的基本编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中国结的制作,培养学生耐心、细心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结的起源和发展2. 中国结的文化内涵3. 中国结的基本编法4. 制作中国结的技巧与步骤5. 创新中国结的设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结的基本编法,制作中国结的技巧与步骤。
2. 教学难点:中国结的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中国结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手工材料包(包括绳子、彩带等)、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中国结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和文化内涵。
2. 讲解:教师讲解中国结的基本编法和制作步骤,让学生初步掌握制作中国结的技巧。
3. 示范:教师演示如何制作中国结,边示范边讲解每一步的注意事项。
4. 练习: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模板和材料,尝试制作中国结。
5. 创新: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对传统的中国结进行创新设计。
6.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中国结,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7. 评价:教师对中国结的制作情况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8.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结的文化价值和手工制作的重要性。
9. 作业:学生课后尝试制作更多样式的中国结,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10. 拓展:教师推荐学生参加相关的手工比赛或活动,展示中国结的制作技巧和文化魅力。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创作理念分享以及课堂表现,综合评价学生在手工制作中国结方面的掌握程度。
评价重点包括学生对中国结文化内涵的理解、基本编法的熟练运用、创新设计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耐心细心的态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中国结作品展览,让其他年级或班级的学生和家长也能欣赏到学生们的创作。
小学手工课教案《中国结》

小学手工课优秀教案《中国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寓意,感受中国结的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制作中国结,培养学生耐心、细心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结的起源与发展2. 中国结的种类与寓意3. 中国结的基本编织方法4. 制作一个简单的中国结5. 展示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中国结的基本编织方法,能独立制作一个简单的中国结。
2. 教学难点:中国结的编织技巧和创意设计。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中国结样品、编织材料(如红线、彩带)、编织工具(如剪刀、钳子)、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剪刀、钳子、红线、彩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中国结样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你们对中国结有什么了解?中国结有什么寓意?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中国结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寓意,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结。
3. 教学基本编织方法: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中国结,讲解编织步骤和技巧。
4.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作,制作一个简单的中国结。
5. 创意设计: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中国结作品。
7. 课堂小结: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结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8. 作业布置:学生课后搜集有关中国结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10.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参加中国结制作比赛或展览,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水平。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示范中国结的编织过程,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制作方法。
2.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采用欣赏评价法,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创作热情。
4. 采用情境教学法,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中国结样品,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结的寓意和艺术价值。
2. 讲解起源:介绍中国结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小学手工《中国结》教案模板

小学手工《中国结》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其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制作中国结,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结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中国结的种类和象征意义3. 中国结的基本结法4. 制作一个简单的中国结饰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中国结的基本结法,能够独立制作一个简单的中国结饰品。
2. 教学难点:中国结的编织技巧和创意设计。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中国结样品、剪刀、尺子、绳子等。
2. 材料:彩色绳子、珠子、挂饰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中国结样品,引发学生兴趣,简要介绍中国结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新课讲解:讲解中国结的种类和象征意义,演示基本结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示范,动手制作中国结饰品。
4. 创意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为自己制作的中国结饰品添加个性化的创意元素。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结的文化内涵和传承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评价学生对中国结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传承意识。
3. 收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的中国结艺术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中国结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中国结文化背景的认识。
3. 开展中国结制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
八、安全须知1. 提醒学生使用剪刀和绳子时的安全事项,如小心割伤、不要缠绕在身上等。
2. 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确保安全。
九、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内容和过程是否适合学生。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3. 探索更多与中国结相关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中国结小学手工课教案

中国结小学手工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寓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手工技艺。
3. 引导学生体验中国结制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4. 通过中国结的制作,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结的起源与发展2. 中国结的种类与寓意3. 中国结的基本结法4. 学习制作简单的平结、横结、直结等5. 创作自己的中国结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寓意,掌握中国结的基本结法,能够创作出简单的作品。
2. 教学难点:中国结的编结技巧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中国结样品、绳子、剪刀、针等。
2. 教材:中国结制作教程、相关文化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中国结样品,引导学生讨论中国结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寓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中国结的种类与寓意,介绍基本结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实践,学习制作简单的平结、横结、直结等。
4. 创作展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中国结作品,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结的制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中国结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意识的培养。
3.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中国结作品的展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 邀请专业的中国结制作师傅来校进行讲座和示范,让学生更深入学习中国结的制作技巧。
3. 组织学生参加中国结制作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
教师要不断学习中国结的制作技巧和文化内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更好地为学生传授知识。
九、教学计划:本节课共计45分钟,具体教学计划如下:1. 导入:5分钟2. 新课内容:10分钟3. 实践操作:20分钟4. 创作展示:5分钟十、教学资源:1. 中国结制作教程2. 相关文化资料3. 中国结样品4. 绳子、剪刀、针等制作工具5. 学生作品展示平台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对中国结制作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中国结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意识的培养。
中国结教案(5篇范例)

中国结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中国结教案中国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结工艺巧夺天工、外形变化无穷、寓意丰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会利用排比句式表达情感。
4、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学生学习第一课时、教师准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了解到中国结是一种特别受宠的饰物。
人们对它非常喜爱,你看——(课件出示第二段,师引读,生接读)二、精读第三段1、中国结,如此受宠,因为——中国结,是民间艺人的杰作。
(课件出示,生读)什么东西能被称为“杰作”?2、中国结来自于人民,凝聚了人民的智慧和情意。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段,用心默读,一边读一边想:你从哪些词语和句子可以看出它是杰作?请使用金钥匙:自读时,我在重点词语下加三角,在重点句子下画直线。
(课件出示,生齐读)强调:哪些词语能看出中国结是杰作,划三角;哪些句子能看出,画直线。
3、交流词语:你找到了哪些词语?——巧夺天工(课件出示带这个词的句子)——什么叫巧夺天工?——技艺精巧绝妙,超过天然形成的。
——用一根红色的丝绳,(课件)就能做成巧夺天工的工艺品,这些艺人真是———厉害。
——如果面对这些艺人,你会说什么?带着你的……来读这个句子吧!(指名读,读出感情,全班读)正是因为中国结巧夺天工的编结技术,所以说它是杰作,成了——特别受宠的饰物——变化无穷、叹为观止(出示带有词语的相关句子)——什么叫…… ——……——这么美的中国结,你想赞美它吗?能用赞美的语气读这个句子吗?你能用那“叹为观止”的语气来读这个句子吗?(指名读,男女生读)正是由于中国结造型变化无穷,所以说它是杰作,成了——特别受宠的饰物4、交流句子 1)理解词语——刚才说的都是词语,谁找到了句子?——……(生读,师出示相关句子)——陈老师在句子里标注了红色的词语,你先读读这组句子,看有没有不懂的词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憧憬”——看看文中在是对什么的“憧憬”呢?那么对未来的憧憬就是对未来的——向往——你也是中国人,你对未来有怎样的向往呢?你知道其他人的憧憬吗?图腾……2)词语与中国结联系——这些红色词语里,你最喜欢哪个词呢?为什么——词语联系:做中国节,送中国结,欣赏中国结3)齐读句子——这些红色的词语给你怎样的感觉呢?——是的,这是一些让人听着就觉得快乐,忍不住想微笑的词,它们值得我们每个人用一生去追求。
《手工—中国结》教案(通用

《手工—中国结》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手工—中国结》的制作。
教材为《手工艺术》第五章第二节,内容详细介绍了中国结的历史、分类及基本编织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中国结的基本编织方法,并了解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历史、分类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基本的中国结编织技巧。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国结的基本编织方法。
难点:熟练掌握各种中国结的编织技巧,创作出具有美感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编织工具。
学具:中国结编织材料、剪刀、尺子、记号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精美的中国结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中国结的历史、分类及基本编织技巧,让学生对中国结有全面的了解。
3. 实践操作(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逐一指导,让学生掌握中国结的基本编织方法。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了解中国结在实际应用中的美感表现。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并编织一个简单的中国结。
6. 课堂小结(5分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编织一个具有创意的中国结。
答案:学生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编织材料和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中国结作品。
2. 作业要求:作品美观、结构牢固、创意新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1)了解中国结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服饰、家居等。
(2)研究中国结的寓意,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
(3)尝试将中国结与其他手工艺相结合,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中国结的基本编织技巧,激发对手工艺的兴趣,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操作环节;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创新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手工—中国结》教案(通用

《手工—中国结》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手工艺术》教材第六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中国结”的制作。
通过学习中国结的历史、分类、编制技巧等,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手工艺术的魅力,并掌握中国结的基本编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历史、分类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掌握中国结的基本编制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国结的编制技巧。
教学重点:中国结的历史、分类及基本编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示范用中国结样品、编制工具。
学具:编制用线、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各种精美的中国结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结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寓意?”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结。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中国结的历史、分类及寓意。
(2)讲解中国结的基本编制方法。
(3)示范编制过程,并强调编制技巧。
3. 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分步骤进行中国结编制。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中国结编制,教师巡回指导。
5. 成果展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中国结的历史、分类、寓意。
2. 中国结的基本编制方法。
3. 编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编制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结。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中国传统手工艺术,如剪纸、泥塑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操作环节的指导;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
对于中国结的教学,难点在于编制技巧,而重点在于中国结的历史、分类及基本编制方法。
小学手工《中国结》教案(精选6篇)

小学手工《中国结》教案小学手工《中国结》教案(精选6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小学手工《中国结》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小学手工《中国结》教案篇1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有关编织知识,学会编织吉祥结。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善于克服困难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创新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爱美情趣和爱国情感。
重、难点:吉祥结的编法教具准备:教师:自编的吉祥结数个,多媒体课件学生:长50厘米左右的尼龙绳三根,PVC板一块,大头针数个,剪刀、双面胶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起兴趣1.(教室的黑板上挂着大红的中国结。
背景音乐:富有民族特色、喜庆欢快的《好日子》)。
教师:同学们,教室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地方,那么,大家看看今天的教室环境,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学生:教室挂着大红的中国结,非常喜气。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大门,想一想:你在哪儿还看见过中国结?她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中国结内涵丰富,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人把她当作吉祥、幸福和力量的象征。
我们不会忘记申办奥运会成功时的激动时刻,更不会忘记它——(出示课件)中国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你看它象什么?通过学生对申奥会徽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结这一博大精深的编织艺术在国际上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结的情感。
3.中国结不但内涵丰富,而且造型优美,(课件播放)结艺欣赏。
同时,配以古筝简介中国结。
小结:多美的中国结啊!同学们,想不想让这根小小的尼龙绳在你的双手中变得美丽、变得神奇?二、观察探究,让学生动起来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编中国结的一种——吉祥结。
(出示吉祥结)2.现在,我们就学习科学家敏锐的洞察力,展开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探索研究吉祥结的编织方法。
中国结教案范例6篇

中国结教案范例6篇教案标题:中国结制作与文化传承教案一:初步认识中国结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结的起源、特点和应用范围。
2. 学习基本的中国结制作方法。
3. 了解中国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小视频,引起学生对中国结的兴趣。
2. 介绍中国结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讲解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 示范给学生展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中国结,简单易学,以使学生产生制作兴趣。
4. 学生动手制作中国结,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制作中国结的过程和结果,学生对中国结的认识和态度。
教案二:学习中国结的基本结构教学目标:1. 深入了解中国结的结构和组成。
2. 学习不同结构的中国结。
3. 练习制作不同结构的中国结。
教学步骤: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中国结的起源和重要地位。
2. 介绍不同结构的中国结,解释其特点和制作方法。
3. 示范给学生展示如何制作不同结构的中国结。
4. 学生动手制作不同结构的中国结,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制作不同结构中国结的过程和结果,学生对不同结构中国结的理解。
教案三:了解中国结的寓意与象征教学目标:1. 掌握中国结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了解不同颜色的中国结代表不同的寓意。
3. 学习应用中国结传递祝福和祝愿。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颜色的中国结,询问学生对颜色的感受和理解。
2. 讲解不同颜色的中国结所代表的寓意和象征。
3. 分组让学生设计并制作不同寓意的中国结,如红色代表喜庆,蓝色代表祝福等。
4.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中国结,并解释其寓意。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不同颜色中国结寓意的理解和制作的成果。
教案四:中国结在传统节日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结在传统节日中的应用。
2. 学习制作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中国结。
3. 提升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和兴趣。
教学步骤: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中国结的寓意和象征。
《手工—中国结》教案(通用

《手工—中国结》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国结》的制作。
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七章第一节,详细内容包括中国结的历史、分类、基本结法及其应用。
重点掌握平结、横结、竖结等基本结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历史、分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掌握基本结法,如平结、横结、竖结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平结、横结、竖结等基本结法。
难点:如何将基本结法灵活运用,创作出具有美感和实用价值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中国结样品、演示用绳子、教学视频、PPT课件。
学具:彩色绳子、剪刀、尺子、勾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结样品,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手工艺,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中国结的历史、分类、基本结法及其应用。
3. 实践操作:(1)教师演示平结、横结、竖结等基本结法的制作过程。
(2)学生跟随教师步骤,进行实践操作。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创作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创作思路。
(2)每组根据所学基本结法,创作一个具有美感和实用价值的作品。
(3)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中国结的历史、分类2. 基本结法:平结、横结、竖结3. 创作思路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庭为主题,运用所学基本结法,创作一个具有美感和实用价值的作品。
2. 答案:作品形式不限,如家庭装饰品、挂件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动手能力,提高课堂实践操作时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深入了解中国结文化,尝试创新结法,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基本结法的掌握2. 实践操作的教学指导3. 创作环节的设计与评价4.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与创新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基本结法的掌握1. 演示:教师演示时,需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确保学生能清晰观察和理解。
小学手工课教案《中国结》

小学手工课优秀教案《中国结》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其文化内涵。
2. 掌握中国结的基本编制方法和技巧。
1.2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中国结编制。
2. 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中国结作品。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主题:中国结的文化内涵与编制技巧2.2 教学重点:中国结的历史文化背景、基本编制方法。
2.3 教学难点:中国结的编制技巧、创作实践。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中国结作品,引发学生对中国结的兴趣,导入新课。
3.2 讲解演示:讲解中国结的历史文化内涵,示范基本编制方法。
3.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合作,编制简单的中国结。
3.4 创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对中国结的认识。
4.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4.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中国结制作指南、相关文化资料。
5.2 教具:中国结制作材料包(包括红绳、尺子、剪刀等)。
5.3 课件:中国结的历史文化、作品展示等。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准备阶段:提前为学生准备好中国结制作材料包,包括红绳、尺子、剪刀等。
6.2 讲解示范:教师讲解中国结的基本编制方法,包括平结、横结等,并进行现场示范。
6.3 实践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独立或分组合作编制中国结。
6.4 创作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第七章:教学策略7.1 直观演示:通过实物展示和现场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中国结的编制方法。
7.2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作品。
7.3 激励评价: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国结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结的历史、文化内涵及种类;(2)掌握中国结的基本编织方法及技巧;(3)学会欣赏和评价中国结作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讲解、展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品质;(3)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结的基本编织方法及技巧;(2)中国结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2. 教学难点:(1)中国结的复杂编织技巧;(2)中国结作品的整体效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中国结作品,引导学生欣赏;(2)介绍中国结的历史、文化内涵及种类。
2. 讲解与示范(1)讲解中国结的基本编织方法及技巧;(2)示范编织过程,让学生了解每一步的操作要领。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中国结进行编织;(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3)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个性化中国结作品。
4. 交流与展示(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编织心得;(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3)评选优秀作品,颁发奖品。
5.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中国结的特点及编织方法;(2)反思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出勤率;(2)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3)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
2. 实践成果:(1)学生掌握中国结的基本编织方法及技巧;(2)学生作品的质量及创新性;(3)学生对中国结文化内涵的理解。
3. 反馈与改进:(1)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2)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中国结综合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中国结的基本编织方法及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中国结小学手工课教案

中国结小学手工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制作中国结,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结的起源和发展2. 中国结的种类和寓意3. 中国结的基本编织方法4. 制作一个简单的平结中国结5. 创作自己的中国结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和文化内涵,掌握中国结的基本编织方法,创作出自己的中国结作品。
2. 教学难点:中国结的编织技巧和创作灵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中国结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手工纸、彩线、剪刀、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中国结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和文化内涵。
2. 讲解:教师讲解中国结的种类和寓意,以及基本编织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平结中国结。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步骤,动手制作平结中国结。
5. 创作:学生发挥创意,创作自己的中国结作品。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学习其他种类的中国结编织方法,如横结、直结等。
2.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颜色创作中国结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组织中国结作品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心。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对中国结文化了解的深度。
3. 学生创作作品的创意和技巧。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自主学习中国结相关知识,拓宽视野。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可组织小组活动共同完成作品。
十、教学资源:1. 中国结相关书籍、文章、视频等。
中国结小学手工课教案

中国结小学手工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及其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中国结制作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制作中国结,培养学生耐心、细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结的起源和发展2. 中国结的种类和寓意3. 中国结的基本结法4. 制作中国结的步骤和技巧5. 作品展示与评价三、教学准备:1. 教具:中国结样品、彩绳、剪刀、针、锥子等。
2.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中国结制作材料包(含彩绳、剪刀、针、锥子等)。
3. 教学课件和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中国结样品,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结的用途和寓意。
2. 讲解:介绍中国结的起源、发展、种类和寓意,讲解基本结法和制作步骤。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中国结,边示范边讲解制作技巧。
4.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和技巧,独立制作中国结。
5.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提高制作技巧。
6.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的中国结是否完整、美观。
2. 学生对中国结的制作步骤和技巧是否掌握。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表现出的耐心、细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教学拓展:1. 学生尝试制作不同种类的的中国结,如:金刚结、琵琶结、团锦结等。
2. 学生了解中国结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饰品、家居装饰、礼品等。
3. 学生探索中国结与其他传统手工艺的结合,如:刺绣、木雕等。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学生使用剪刀、针、锥子等工具时,要注意安全,防止受伤。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保持专注,防止彩绳缠绕在其他物品上。
3. 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八、课堂纪律要求:1. 学生要保持安静,遵守课堂纪律,不得随意说话或走动。
2. 学生要尊重教师,听从指挥,不得顶撞或违反教师要求。
3. 学生要爱护公物,不得损坏教具和学具。
九、教学反思:1.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学生能掌握基本技能。
小学手工《中国结》教案模板

小学手工《中国结》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其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结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中国结的基本结法3. 中国结的寓意和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其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中国结的基本结法和创意设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视频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剪刀、尺子、红绳等手工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或视频介绍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其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中国结的基本结法,包括平结、横结、竖结等,并演示制作过程。
3. 示范:教师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结作品,讲解其寓意和应用,如吉祥结、爱情结、友谊结等。
4.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中国结,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创意设计: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设计制作具有个性的中国结作品。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结的文化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结的基本知识及其文化内涵。
2. 学生能够掌握中国结的基本制作技巧,并能够独立完成作品。
3. 学生能够通过制作中国结,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观。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国结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巧。
2. 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中国结的制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中国结的制作方法。
4.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展示、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中国结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结的起源和发展。
2. 讲解知识:教师讲解中国结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巧。
3. 示范操作:教师演示中国结的制作过程。
小学手工《中国结》教案模板

小学手工《中国结》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其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结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中国结的种类和寓意3. 中国结的基本结法4. 创作属于自己的中国结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历史、种类及寓意,中国结的基本结法。
2. 教学难点:中国结的编制技巧和创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中国结样品、彩绳、剪刀、尺子、针等。
2. 学具:学生用书、彩绳、剪刀、尺子、针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中国结样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学生用书,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发展历史、种类及寓意。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中国结的基本结法,演示编制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编制技巧。
4. 实践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编制中国结,教师巡回指导。
5. 创作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分享创作心得。
6. 总结评价教师对中国结作品的寓意、美观、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7. 拓展延伸学生课后调查中国结在生活中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8.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结的文化价值和手工艺术的重要性。
9.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尝试编制不同种类的中国结,下节课展示。
10. 板书设计中国结教案起源: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
发展:经过长期传承,形成了丰富的品种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种类:吉祥结、平安结、福字结等。
基本结法:编制技巧和步骤。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中国结的编制过程。
2. 运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欲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运用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探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复习中国结的基本结法。
中国结小学手工课教案

中国结小学手工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掌握制作中国结的基本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彩色纸(各种颜色)–剪刀–尺子–针线2.工具准备:–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介绍中国结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激发学生对中国结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制作步骤(15分钟)1.准备工作:–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彩色纸,一把剪刀,一条线,一根针。
2.制作步骤:–使用尺子测量纸张,切割所需大小的方形。
–将方形纸张对折,使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对齐。
–折叠纸角,形成一个三角形。
–折叠另一个纸角,再次形成一个三角形。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纸张上的角全部折叠完毕。
–使用针线将纸角固定在一起,形成中国结的样式。
–在中国结上加入绳子,方便挂在物品上。
第三步:实践操作(30分钟)让学生按照讲解的步骤,自己动手制作中国结。
老师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四步:展示和分享(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中国结,并请他们分享制作时的心得和体会。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
第五步:总结和评价(5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制作中国结的步骤,总结出制作中国结的要点和技巧。
同时,对学生的制作成果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四、教学延伸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中国结样式,让他们尝试制作更复杂的中国结。
2.邀请专业中国结制作人员来学校进行示范和讲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巧和兴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中国结的制作步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通过实践操作加深了对技巧的掌握。
在展示和分享环节中,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并且互相学习、交流。
同时,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教学延伸部分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对中国结进一步感兴趣,并且有机会锻炼更复杂的制作技巧。
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手工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结小学手工课教案
1.使学生了解有关编织知识,学会编织吉祥结。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善于克服困难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创新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爱美情趣和爱国情感。
吉祥结的编法
教具准备:
教师:自编的吉祥结数个,多媒体课件
学生:长50厘米左右的尼龙绳三根,PVC板一块,大头针数个,剪刀、双面胶
探究法、讨论法等
1.。
教师:同学们,教室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地方,那么,大家看看今天的教室环境,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学生:教室挂着大红的中国结,非常喜气。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大门,想一想:你在哪儿还看见过中国结?她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中国结内涵丰富,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人把她当作吉祥、幸福和力量的象征。
我们不会忘记申办奥运会成功时的激动时刻,更不会忘记它——中国北京申办XX年奥运会的会徽,你看它象什么?通过学生对申奥会徽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结这一博大精
深的编织艺术在国际上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结的情感。
3.中国结不但内涵丰富,而且造型优美,结艺欣赏。
同时,配以古筝简介中国结。
小结:多美的中国结啊!同学们,想不想让这根小小的尼龙绳在你的双手中变得美丽、变得神奇?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编中国结的一种——吉祥结。
2.现在,我们就学习科学家敏锐的洞察力,展开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探索研究吉祥结的编织方法。
老师这儿有编好的吉祥结,请各小组的小组长领取一个样品,同学们可以用大头针把它固定在泡沫板上,仔细观察,还可以把它慢慢地拆开,认真分析、讨论:
吉祥结可能怎样编?
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索,汇报。
3.教师归纳总结:吉祥结的编织中,重点是基本结的编法。
那么吉祥结到底该怎样编呢?请同学们一边思考一边观察编结的过程。
1.视频演示,重点演示基本结的编法。
2.出示课件:动画显示编结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第一步:把绳子对折后,将对折处固定在泡沫板上,在距对折处5、6厘米的地方,左右各摆一个大小相同的线环,
并将其固定好,
第二步:将绳1上弯压在绳2上,如图二。
依次按逆时针方向,将绳2压在绳3上,绳3压在绳4上,将绳2、3固定,将绳4穿过绳1下面的孔,
第三步:将四边的绳子均匀拉紧,看看绳子是否有弯曲,将其整平,编结的第一个基本要领:心要静,线要平,调平后再拉紧一次。
这是因为吉祥结易松动。
第四步:再将以上图二至图四重复做一编,均匀拉紧后,第五步:把绳结翻个儿,正面朝下反面朝上。
然后逐个向外拉四个弧形线,使它们各成一个小圆孔,因为经的形状像耳朵,又在里面,所以叫内耳,大的叫外耳,
第六步:最后调整。
编结的第二个基本要领:三分编七分调,因此,最后的调整也非常重要,依据自己的爱好,要将结调平整、匀称、美观。
如图六。
这样,吉祥结就编好了。
有的同学编结的步骤可能和动画显示的不一样,但中国结的编法有很多种,老师期待你精彩的表现!请同学们自己编着试试看!
3.大屏幕显示编结步骤,选两名同学在前面演示,下面同学们动手独立编结。
教师相机指导。
4.教师:大家都已经学会编吉祥结了,在编结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可能会说看起来容易,做时却需要足够耐心、细心、
专心;学会编结很高兴等。
教师:老师很高兴,因为老师发现大家都很用心。
可有位同学在编结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个难题,请大家帮帮他!
教师:根据以往编织的知识和吉祥结的基本编法,如果改变某一步的编法,还能编出什么作品呢?下面,我们举行一个竞赛活动,小组同学合作,也可以走下座位,寻找自己的伙伴,大家开动脑筋,共同努力,编出更漂亮的中国结,把它设计在展板上,我们小组之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手更巧!速度更快!作品更好!请记住住:时间只有10分钟!比赛开始!
学生合作编结,播放背景音乐。
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从整体出发,做到耐心、细心,并逐步提高编结的速度;对于表现好的同学,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对于编结粗糙的同学,老师要及时地提醒;编织要细心;对于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和鼓励。
在最后的一分钟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提醒。
1.各小组长把本小组的作品放在展示墙上,请同学们集体评议,选出最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同时对其他小组的创新给予鼓励。
2.通过展示,同学们果然个个都心灵手巧,那么,这些美丽的中国结你想留给自己呢?还是送给亲友呢?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同学们愿望多么美好啊!你们不但有一双灵巧的小手,有勇于探索、勇于发现的精神,而且还有一颗金子般美好的心。
让我们一起努力,编织一个美丽的中国结,把吉祥和祝福送给亲人和朋友,让中国结这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之花越开越艳。
这节课只是我们刚刚走近中国结,是《中国结》主题研究的第一课时。
老师相信今后大家会深入开展活动,老师期待同学们的精彩表现。
奋进激昂的音乐在五彩斑斓的中国结画面中响起……
中国结——吉祥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