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中国特色高铁发展方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整理I本刊编辑部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并发出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全文如下: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 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新 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
为统筹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 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 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 位,适度超前,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 进取,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 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构建 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一流设施、一 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 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
28 /珠江水运• 2019-09CZ^供坚强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建设任务和“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各项任务,为交通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
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满意度明显提高,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城市交通拥堵基本缓解,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交通关键装备先进安全,人才队伍精良,市场环境优良;基本实现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交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简述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简述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摘要:
一、中国高铁的发展背景
二、中国高铁的关键技术
三、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
四、中国高铁的国际影响力
五、中国高铁的未来展望
正文:
中国高铁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其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发展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显现,交通运输压力不断加大。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将发展高速铁路作为国家战略,启动了一系列高铁建设项目。
二、关键技术
中国高铁在建设过程中,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如轨道技术、列车控制技术、供电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突破,使我国高铁在运行速度、安全性、舒适度等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三、快速发展
自2008年开始,我国高铁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短短几年时间内,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迅速扩大,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
这不仅大幅提高了
国内各大城市之间的通勤效率,还进一步拉动了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
四、国际影响力
中国高铁以其卓越的性能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国内外广泛好评。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高铁技术逐渐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印尼、俄罗斯、欧洲等国家纷纷引进中国高铁技术,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五、未来展望
面对未来,中国高铁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进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高铁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合作,推动全球交通运输事业的共同发展。
总之,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铁发展之路。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引领着世界高铁发展的新潮流。
这一典型的国家成就,内蕴着特殊的交通科技史价值,也孕育着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
此前,新中国成立后的近60年间,中国铁路长期在低速中徘徊。
铁路发展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一直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2004年起,长足发展。
到2017年3月,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万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全球的关注,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也吸引了世人的眼光。
中国高铁一路走来,从无到有,从弱变强,从积累、引进和自主创新,从国内走向国外,都堪称世界奇迹。
高铁史的光辉,烛照着交通科技的未来。
以技术路线、技术系统和技术来源的选择以及在这些选择下设计生产的相应产品为标记,将迄今为止的中国高速列车创新划分为三个阶段: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经了技术储备期(2004年之前),技术引进期(2004年~2008年)和自主创新期(2009年至今)。
三个时段,对应着中国高铁坚持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全面自主创新三阶段。
1.技术积累期(2004年以前)中国高铁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固然得益于2004年实施的技术引进,但更离不开此前的技术积累。
路风对中国高铁列车技术来源的分析证明,中国高铁技术存在着引进之外的来源,即中国高铁装备工业能够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基础,及其此前已经掌握的核心技术。
如果不具备创新能力,引进技术只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中国高铁跳出这个怪圈,在夯实技术理论基础、积累试验运营经验和探索国产高铁研制等三个方面开展了扎实的奠基工作。
1.1技术研究基础中国对高速铁路的研究,实际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铁路主管部门在1990年的《铁路“八五”科技发展设想--先行计划》中提出,要重点组织“高速铁路成套技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论证,并于1991年经国家批准列入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国高铁启动了科研攻关;1990年,铁路主管部门正式立项,下达了“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模式和规划的研究”科研课题,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具体负责实施。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21.02.24•【文号】•【施行日期】2021.02.24•【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社会治理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编制本规划纲要。
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一、规划基础(一)发展现状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科技创新成效显著,设施建造、运输装备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交通运输建设现代化加快推进,安全智慧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交通运输对外开放持续扩大,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交通运输发展有效促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产力布局优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服务性作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综合交通网络布局仍需完善,结构有待优化,互联互通和网络韧性还需增强;综合交通统筹融合亟待加强,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交通运输与相关产业协同融合尚需深化,全产业链支撑能力仍需提升;综合交通发展质量效率和服务水平不高,现代物流体系有待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安全智慧绿色发展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
(二)形势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作者:余乐水来源:《求学·志愿填报版》2022年第02期道路通,百业兴。
铁路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重大民生工程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和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日益完善。
其中,高速铁路对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覆盖率超过了95%。
(2021年9月23日《新华网》)2020年8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出台了《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从2021年到21世纪中叶的发展规划,为正在蓬勃发展的铁路交通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与目标。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
国家将会在铁路交通发展建设过程中继续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为全面打造世界一流的铁路设施网络、技术装备、服务供给、安全水平、经营管理和治理水平,率先建成现代化铁路强国,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
你愿意加入这个行业吗?请跟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行业吧!从绿皮火车到高铁,中国铁路的逆袭铁路,是指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供火车等交通工具行驶的轨道线路。
如今,铁路运输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陆路运输方式之一。
它是通过机车牵引车辆组成列车,在铁轨上运送旅客或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绿皮火车,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卫生差,炎炎夏日,它就是“闷罐”,“三九”严冬,车厢就是冰箱。
但那时走走停停的绿皮火车却是人们远距离出行唯一的交通方式,是20世纪90年代前好几代人认识中国的开始。
从时速30公里的蒸汽机车到如今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速度从每秒8米到每秒100米,中国铁路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根据运行速度的快慢,常见的铁路可以分为常速铁路、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三类。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14.63万公里,铁路路网密度为152.3公里/万平方公里,铁路客运量已经占到全国交通运输客运量的22.9%,位列全国第二。
中国高速铁路客运的发展趋势毕业论文高速铁路客运乘务的毕业论文
中国高速铁路客运的发展趋势毕业论文高速铁路客运乘务的毕业论文XX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国高速铁路客运的发展趋势姓名:专业:铁道运输(本)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职务:Java软工程师准考证号: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发题日期:20xx 年 04 月 30日完成日期:20xx 年 06 月 30日专业铁道运输(本)姓名胡博题目中国高速铁路客运的发展趋势指导教师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指导教师:201 年月日答辩组意见答辩组负责人:201 年月日备注毕业设计(论文)评议意见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国高速铁路客运的发展趋势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要,交通运输也变得多样化。
在航空客运,铁路客运,海洋客运等多种运输方式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铁路客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速铁路客运是现代化的标志。
本文通过分析和对比国内外高速铁路的建设发展状况,阐述我国铁路客运的现状和特征,通过指出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说明我国未来高速铁路的发展趋势以及提高铁路客运市场竞争力。
二、基本要求1.认真搜集实时资料;2.资料详实、可靠、内容丰富; 3.论文中心思想明确,结构完整;4.论据充分合理,论证清楚;5.要求独立完成,杜绝抄袭。
三、重点研究的问题1、我国高速铁路客运的发展趋势2、提高我国高速铁路客运市场的竞争力四、主要技术指标1、铁路运营里程2、列车运营速度和最高速度3、旅客平均行程4、旅客发送量和旅客周转量5、GDP总量6、交通事故率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下达任务日期:20XX年04月30日要求完成日期:20XX年06月30日指导教师:摘要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要,交通运输也变得多样化。
在航空客运,铁路客运,海洋客运等多种运输方式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铁路客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高速铁路客运是现代化的标志,高速铁路的修建,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形势与政策2试题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人比2012年翻一番,并不意味着所有地区、所有市县、所有人届时都要翻番,更不意味着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届时都同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A. 正确B. 错误2、东北地区振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拉动作用明显,现代装备和高技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A. 正确B. 错误3、2020年初,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2019年底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实施挂牌督战。
截至11月23日,这52个县全部脱贫摘帽。
()A. 正确B. 错误4、无论是来自全球“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祝福,印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同气连枝,共盼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抗疫捐赠物资,还是“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诗意回馈,无不映射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光辉。
()A. 正确B. 错误5、2017年11月1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写入了联大“防止外空军备竞赛进一步切实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建立殖民地”两份安全决议。
()A. 正确B. 错误6、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曾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A. 正确B. 错误7、在区域层面,习近平主席在多个方向上提出构建命运共同体:在亚太方向,连续多年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倡导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方向,提出要“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A. 正确B. 错误8、虽然因为疫情防控工作的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6.8%;但随着复工复查的紧锣密鼓的开展,第二季度增长3.2%,第三季度更是增长达4.9%。
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
()A. 正确B. 错误9、中国率先控制疫情,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是对全球抗疫的最大支持。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率先复工复产,极大缓解了全球医疗物资的供应紧张,也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早日重回正常发展轨道。
()A. 正确B. 错误10、只有牢牢把握“三条底线”,即绝不能允许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基本法权威、利用特别行政区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城市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由此而带来的是市民对交通运行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门槛不再仅仅是人口规模的高度化,而中国的可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的范围也越来远大。
目前来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如果按当前的发展速度,至2020年在中国城市交通线路可达到2000-2500公里。
发展高端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对于缓解当前紧张的城市交通状况是最有效的方法。
一、引言轨道交通通常是指车辆在特定的轨道上运行的一类交通运输系统或者交通工具,是各种交通方式如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的总称。
其中比较典型的城市轨道交通是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组成的交通运输系统[1-2]。
通常把像地铁、磁浮列车、索道、有轨电车等以各种形式的导轨为导向的城市公交客运系统称为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
更狭义的来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运量适中、使用电力来牵引、采用钢轨的轨道交通。
其特点是电牵引、可成列、自导向、大运量[3]。
二、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现状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建造地铁的国家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线路总长度超过了7000公里。
自伦敦市内地铁线工9条,总长度为480公里。
东京的地铁线路达到2000公里,100亿次以上的年运量使得地铁在其国内交通轨道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巴黎,其地铁数目为13条,长为408公里,占据了70%的城市运输。
纽约的地铁长达443公里。
在莫斯科长达243公里的遍布整个城市的地铁网络里,它的每日运送量可高达800多万人次,处于全球的最高位。
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趋势是城市化,虽然目前很多的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实现小汽车的家庭化,但是其交通管理的模式仍是公交优先。
如前所述,在东京和伦敦,轨道交通承担的客运量为86%和71%,是主要的交通运行方式。
交通轨道在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其有轨电车及轻轨等占68%,地铁占32%,达其运营的总里程达14.261km。
(2023版)我国高铁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的重要意义(新版)
2004 年 1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势绘就了超过 1.2 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
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 160 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
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高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
2004 年至 2005 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分、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22 年 4 月 18 日——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
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 200 至 250 公里。
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
同时,“和谐号”动车组从此驶入了百姓的生活中。
2022 年 2 月 26 日——原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 380 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2022 年 8 月 1 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彻底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2022 年 12 月 26 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时速 350 公里的京港高铁武广段开通运营。
2022 年 2 月 6 日——世界首条修筑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连接中国中部和西部时速350 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2022 年 12 月 1 日,世界上第一条地处高寒地区的高铁路线——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 921 公里的高铁,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连为一线,从哈尔滨到大连冬季只需 5 小时 40 分钟。
哈大高铁将以冬季时速 200 公里的“中国速度”行驶在高寒地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截至 2022 年底,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达 9356 公里。
2022 年以来,随着宁杭、杭甬、盘营高铁以及向莆铁路的相继开通,高铁新增运营里程 1107 公里,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 10463 公里,“四纵”干线基本成型。
2022 年,中国政府根据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需要,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确定到 2022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建设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
十三五高铁规划图
十三五高铁规划图1. 引言高铁作为一种高速、高效、舒适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现代交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高铁发展迅猛,被视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力量。
本文将介绍中国在十三五期间的高铁规划图,展示其发展战略和目标。
2. 十三五高铁规划图概述根据中国政府制定的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十三五期间高铁建设将继续扩大规模和范围,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提升交通运输效率和质量。
总体来看,十三五高铁规划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高铁线路布局在高铁线路布局方面,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完善全国高铁网。
重点在于加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连接,提高区域间的交通便利性。
同时,还将加强国际交通走廊的建设,推动高铁与国际铁路网络的对接。
2.2 高铁技术创新为提升高铁运营效率和安全水平,十三五期间将加大对高铁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力度。
其中,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新材料应用等。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高铁的速度、智能化水平和舒适度。
2.3 高铁设施建设高铁设施建设是高铁规划图的核心内容之一。
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加大对高铁站点、站场、车辆段等设施的投资建设。
建设更多的高标准高铁站点,提供更好的便利设施和服务。
此外,还将加强高铁与城市公共交通的衔接,提升出行便利性。
2.4 高铁环保举措为切实落实国家环保政策,十三五高铁规划图提出加强高铁环境保护的举措。
包括加强高铁沿线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推广绿色建筑和清洁能源利用等。
通过科技手段,减少高铁对环境的影响,推动绿色发展。
3. 实施进展和成效在十三五期间,中国高铁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经达到3.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总里程的三分之一以上。
高铁运输的客流量和货运量大幅增长,推动了经济发展和区域间的融合。
同时,高铁的安全性能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通过技术创新和标准化管理,高铁事故率持续下降。
中国高铁走出去发展战略
中国高铁“走出去”发展战略关键词:中国高铁;发展战略;战略规划摘要: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技术成果和建设成就在国际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在建规模最大、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产品性价比最优的国家。
中国高铁“走出去”,能为世界铁路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是推进世界铁路发展与进步、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更短时间内享受到高速铁路优质服务的客观要求。
中国高铁的“走出去”,已不是传统低端层面的劳务输出、初级产品输出、半成品输出以及“贴牌”成品的输出,而是真正高端领域的全面合作。
中国高铁“走出去”是一个长期的国家战略,要做到加强战略谋划、明确战略路径、统筹兼顾、产学研合作、加强战略研究和政策引导。
一、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必要性当今世界高度开放,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高铁是世界高速铁路的引导者,承担着走出去的伟大使命,这既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身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也是在新的环境形势下继续秉承对外开放政策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推进世界铁路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要求。
(一)中国国情的需要当下我国经济正面临着深化改革,正处于一个非常复杂且关键的战略抉择时期。
一方面,我们正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而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深层次的矛盾、日趋严格的资源约束,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高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代表先进生产力、涉及众多关联产业、有着鲜明中国特色就必须“走出去”,进而提高我国高速列车装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实现中国高铁的“三大跨越”,即实现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的跨越,从“技术输入”到“技术输出”的跨越,以及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
(1)中国高铁“走出去”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高速铁路的大力发展不仅能使我国相关产业产生巨大拉动效应,也必然会给相关产业造成大规模的产能聚集,通过对庞大的产能释放,促进这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公需课-战略性新兴产业试题及答案
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东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关键(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趋势与广东的机遇挑战主要内容:⊙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何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竞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实践■2020:下一个十年的全球经济⊙低碳经济:新能源、新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中国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高盛:2027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超过美国)⊙全球力量的重新洗牌:G20、金砖四国、全球货币体系■2020:中国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绿色新政◇全球经济的未来趋势⊙知识经济◇中国经济转型的未来趋势⊙大规划经济(高铁、基础设施、政府规划推动)——中国经济的特色趋势◇广东:《2020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粤港合作框架协议》(CEPA II——2010.4.7)◇上海:世博会■中国经济面对的问题⊙国际压力:贸易壁垒、人民币升值、大国责任⊙环境和能源困境◇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耗第二大国,能耗效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二氧化碳排放为世界第一位。
⊙产业和管理困境◇如果没有产业掌控力和全球领袖企业,中国经济将难以成为经济强国!◇但中国成为大国强国的产业支撑何在?◇产业结构:服务滞后,二元化,地区差异◇产业链:加工贸易主导,高端受控◇全球控制力(竞争力):劳动力优势,国际控制力弱小◇产业组织:弱小散,进入壁垒低,价格竞争为主■中国制造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一般技术产品服务◇处于购买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如服装、制鞋、玩具等。
◇中国主要投入劳动力加工组装,技术、设计、品牌、营销等被跨国公司控制。
◇技术含量低。
1992年以来,出口产品的国内技术含量趋于下降。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没有形成协调发展机制⊙高技术产品服务◇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化(加工贸易型高技术)◇外资主导高技术出口产品服务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何重要■含义: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产业⊙可能成为未来经济的增长点——产业未来◆未来是多久?◇对中长期有重大影响◇经济周期:8年中周期——60年长周期⊙决定着全球未来市场竞争的制高点——竞争焦点全球关注的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技术及其产业化(包括新能源);重大技术装备(如高铁);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工程;生命与健康技术与产业;信息网络与物联网的结合产业等。
高速铁路建设在我国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高速铁路建设在我国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一、高速铁路建设现状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运输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铁路运输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解决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需要加快铁路建设,扩大路网规模,推进技术装备现代化,挖掘运输潜力,提高运输效率,扩大运输能力,尽最大努力减少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
自1997年以来,我国铁路连续进行了六次大面积提速,基本形成了“四纵四横”的高铁建设网络,使我国铁路提速网络总里程超过16000公里,超过6400公里的铁路开行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的旅客列车,同时,部分货运列车速度也相应提高。
这是中国铁路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要求所做出的重要战略抉择。
但是相对于7万多公里的铁路营业里程,已经提速的线路只占铁路总里程的18.1%。
因此,铁路既有线提速空间依然广阔。
二、铁路实施大高铁建设的必要性1、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铁路大高铁建设我国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国民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与日俱增,迫切需要铁路提供强有力的运输支持。
但铁路运输目前的紧张状况对国民经济发展形成了严重的“瓶颈”制约,而且这种状况将随着经济增长显得更加突出。
解决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近期必须从实际出发,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立足现有基础扩充运力,尽最大努力挖掘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扩大运输能力。
2、高铁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资产和实力比较雄厚,但是历史包袱沉重,设备陈旧老化,技术装备落后。
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旅客的乘车环境,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旅客货主对运输质量,特别是快捷性、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连续六次大面积的高铁建设调图,不断提高铁路运输质量,进一步缩短了客车旅行时间,增开的夕发朝至、直达特快列车、大宗货物直达列车等,进一步适应了旅客货主高质量的运输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国家铁路局关于印发2020年铁路专用设备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点的通知
国家铁路局关于印发2020年铁路专用设备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铁路局•【公布日期】2020.01.14•【文号】国铁设备监函〔2020〕13号•【施行日期】2020.01.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铁路正文国家铁路局关于印发2020年铁路专用设备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点的通知国铁设备监函〔2020〕13号各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北京铁路督察室,局装备技术中心: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依法履职担当,扎实推进铁路专用设备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项工作,促进铁路专用设备产品先进适用、质量可靠、运用安全,更好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局工作会议总体部署要求,现将《2020年铁路专用设备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细化重点任务和落实措施,明确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确保有效落实。
国家铁路局2020年1月14日2020年铁路专用设备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点总体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以推进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为己任,按照局党组统一工作部署,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守安全底线,践行依法行政,不断创新监管工作方法,不断提升履职监管能力,积极进取,勇于担当,尽职尽责,统筹做好铁路专用设备监管各项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全年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大局意识和保障能力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加强学习理解,学懂弄通做实。
中国高铁
选择中国特色高速铁路发展之路京津城际铁路运营一个月的实践证明,中国铁路已经站在了世界高速铁路技术的前沿,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模式是成功的。
中央领导同志在考察京津城际铁路时指出,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快、水平高、投入少,这种发展模式具有普遍意义。
探寻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发展模式的核心价值和最大成功在于创新。
一铁路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产物,也是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铁路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安全的公共服务产品。
铁路发展的滞后,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作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决策。
2004年1月,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是我国铁路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其中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客运专线达到1.2万公里以上。
按照今年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的定义,高速铁路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新建的专用线路、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专用的列车控制系统。
因此,我国的客运专线就是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在客运市场有四大优势:一是速度快。
在旅行距离1000公里范围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二是安全可靠。
日本新干线自运营以来,几十年没有发生过列车颠覆和旅客伤亡事故,法国高速铁路10多年来始终保持安全运营的良好纪录。
三是经济实惠。
选择高速铁路旅行比乘坐飞机和汽车更经济划算。
四是运载量大。
一条四车道高速公路年运量最大不超过8000万人,一条双线高速铁路年运量可达1.5亿人。
特别是高速铁路在城际间开行高密度、公交化、编组灵活的动车组列车,其载客量是公路、民航无法比拟的。
我国人口众多、内陆深广,解决大规模人口流动问题,最安全、最快捷、最经济、最环保、最可靠的交通方式是高速铁路。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发展历程西南交通大学唐曼孙红林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引领着世界高铁发展的新潮流。
这一典型的国家成就,内蕴着特殊的交通科技史价值,也孕育着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
此前,新中国成立后的近60年间,中国铁路长期在低速中徘徊。
铁路发展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一直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2004年起,长足发展。
到2017年3月,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万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全球的关注,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也吸引了世人的眼光。
中国高铁一路走来,从无到有,从弱变强,从积累、引进和自主创新,从国内走向国外,都堪称世界奇迹。
高铁史的光辉,烛照着交通科技的未来。
以技术路线、技术系统和技术来源的选择以及在这些选择下设计生产的相应产品为标记,将迄今为止的中国高速列车创新划分为三个阶段: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经了技术储备期(2004年之前),技术引进期(2004年~2008年)和自主创新期(2009年至今)。
三个时段,对应着中国高铁坚持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全面自主创新三阶段。
1.技术积累期(2004年以前)中国高铁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固然得益于2004年实施的技术引进,但更离不开此前的技术积累。
路风对中国高铁列车技术来源的分析证明,中国高铁技术存在着引进之外的来源,即中国高铁装备工业能够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基础,及其此前已经掌握的核心技术。
如果不具备创新能力,引进技术只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中国高铁跳出这个怪圈,在夯实技术理论基础、积累试验运营经验和探索国产高铁研制等三个方面开展了扎实的奠基工作。
1.1技术研究基础中国对高速铁路的研究,实际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铁路主管部门在1990年的《铁路“八五”科技发展设想——先行计划》中提出,要重点组织“高速铁路成套技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论证,并于1991年经国家批准列入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国高铁启动了科研攻关;1990年,铁路主管部门正式立项,下达了“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模式和规划的研究”科研课题,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具体负责实施。
见证国家沧桑巨变 助推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铁路发展历程与展望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见证国家沧桑'变助推民族伟大复兴一一新中国铁路发展历程与展望沈锐(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河南郑州450052)[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8279(2019)06-0020-08新中国成立70年来,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助推器,始终在奋力奔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为人民生活带来财富和便捷。
中国铁路是新中国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一、实现令人兴奋的跨越发展——中国铁路行在哪里70年来,新中国铁路事业实现了令人兴奋的跨越发展,也从多个层面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一)从“路网稀疏”到“四通八达”反映出中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70年间,中国铁路以前所未有的路网建设“加速度”跑出了新中国发展的新高度,也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典型代表*回首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运营里程仅有2.18万公里。
而70年后的今天,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可以绕地球三圈,其中高铁里程超过2.9万公里*70年的风雨兼程,70年的摸爬滚打,中国铁路正经历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1953年7月建成通车的陇海铁路,连通了中国东、中、西部,构筑了新亚欧大陆桥*1956年7月建成通车的宝成铁路,打通了西北和西南经济大动脉,从此蜀道不再难于上青天*1992年12月开通运营的大秦铁路是中国第一条重载铁路,构建了中国西煤东运大通道* 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的青藏铁路,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拉近了西藏与内地的距离* 2008年8月1日建成通车的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城际间高速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开始迈入高铁时代*2011年6月30日开通的京沪高铁,连接了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从根本上解决了沿线地区运输紧张状况,加快了沿线城市现代化进程*70年来,中国铁路路网建设速度之快、质量之高、技术之强,令国人骄傲,让世界羡慕*(二)从“蒸汽时代”到“高铁时代”反映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环保无污染的电力机车,从最初时速50公里到如今的时速350公里,其变化的不仅仅是车型、速度,更是中国铁路的自主创新能力*1952年7月,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使中国摆脱了依靠进口外国机车的历史*1959年,四制成了中国第内,标志着中国铁路进入了内燃机车时代*20世纪70年代,中国第代开,大大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更安全、经济、舒适、环保节能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首发,标志着中国高铁进入“中国创造”时代*短短几十年间,中国铁路实现了从落后、追赶到昂首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精彩蝶变,中国高铁打成为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现在,中国高铁是海外民众认知度最高的中国科技成就,被外国青年评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首*土耳其安伊高铁、印尼雅万高铁、俄罗斯莫斯科一喀山高铁...领先的技术、过硬的品质、优质的服务让中国高铁以铿锵的脚步迈向世界,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中国铁路尤其是高铁的发展体现出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劲动力,也展示了中国努力迈向科技强国的信心和能力*(三)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反映出中国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2019年春运,铁路发送旅客首次突破"亿人次,是十年前春运发送旅客的一倍多*以前春运期间,车站开设“大卖场”进行集中售票,为了一张火车票,有的旅客要排队几天几夜,有的旅客买不到座位票,只能一路站着回家,脏乱差的车厢环境总会让人觉得回家的旅途是那么艰辛*而现在,铁路实现了互联网订票、窗口移动支付购票、身份证验证直接进站、刷脸进站,加之铁路运营速度越来越快、站车环境越来越整洁,这都让旅客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乘火车出行的方便、舒适、快捷*70年来,铁路货运也逐渐从“坐商”向“行商”转变,通过改革货运受理、运输组织方式、规范货运收费、减免运输杂费等措施,紧跟现代化物流的脚步努力为货主提供最直接、最方便、最快捷的服务*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方式,始终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企业宗旨,瞄准人民日益增长的高层次运输需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运输服务*二、成就后发先至的华丽转身——中国铁路为什么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铁路奋起直追,实现了弯道超车,逐步向铁路强国迈进*是什么原因使中国铁路实现由追赶者向领跑者的华丽转身呢?(一)国家的强大统一是铁路改革发展的根本证中国铁路的诞生恰逢中国近代民族复兴史的开端,中国铁路见证了近代中国由弱到强、由衰转盛的艰难历程,其自身的发展变化也充分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国强则铁路强0100多年前,由于当时中国政府的衰败无能,铁路进入中国,开的,到来的强修,中国铁路的起步发展就像戴着枷锁成长的孩子一样举步维艰。
中国高铁发展状况
高速铁路一般是指运行速度达200公里/小时以上的铁路,是由适合于高速运行的基础设施、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完善且科学的安全保障系统和运输组织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当代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
根据我国2004年制定的《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
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2008年,中国拥有了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拉开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序幕,2009年中国又拥有了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武广客运专线。
而2010年—2012年,中国将建成以北京为中心的8小时高速铁路交通圈。
根据2008年新调整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12年,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将增加到1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成1.8万公里。
到2020年,计划用6万亿修建5万公里高速铁路。
铁路"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铁路新线投产总规模达3万公里,"十二五"末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由现在的9.1万公里增加到12万公里左右,其中,快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西部地区铁路5万公里左右,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
按照这个规模,"十二五"期间将安排投资2.8万亿元。
与"十一五"相比,铁路投产新线增长87.5%,完成投资增长41.4%。
要赶快形成北京为中心到各个省会八小时高速铁路网,整体规模还以2008年调整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为准。
动车组需求也将迅速放出。
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5万公里的快速铁路网,全路投入运营的动车组达到1500列以上,到2010年底全国动车存量估计约500标准列,整个十二五期间投入运营的动车组数量将远超过1000列,按5万公里快速铁路里程计算,每公里0.7节动车组,每8节动车组组成一列计算,我们预计2020年动车组总量约4350列,远期存量将达到5000-6000列。
我国高速铁路的现状与未来
我国高速铁路的现状与未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增长,我国为缓解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开展了高速铁路的建设的这一工程。
铁路是人类发明的首项公共交通工具,在十九世纪初期便在英国出现。
直至二十世纪初发明汽车,铁路一向是陆上运输的主力。
但早期铁路的速度称不上高速,一度还因公路运输等运输方式的崛起而丧失其主导地位。
现在我们所讨论的高速铁路,指的是最高运行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铁路。
目前,我国已有数条专线建成通车,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高速铁路建设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
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起步比较晚,属于国际高铁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但是进步很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不过总体上说,我国的高铁发展还落后于其他国家,为了完善交通系统,我国一直致力于高铁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是,在高铁建设中,面临很多问题,很多弊端也展现出来了。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实现我国高铁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更大程度地为人民服务。
本文对我国高铁建设的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对我国的高速铁路产生与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
第三章阐述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对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第五章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存在的问题的提出对策。
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
2.1 高速铁路的范围界定2.2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2.3 21世纪初我国高速铁路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作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战略决策。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铁路建设的黄金机遇期,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中国高铁发展战略
中国高铁发展战略关键词:专线;高速化;重型化;国际化。
摘要:结合当今中国高铁的现状,分析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省视发展过程中的长、短处。
为提高运输的效率,铁路专线化、高速化不失为一种好的发展战略。
设置高速客运专线,能迅速有效地使旅客到达目的地,从而提高客运效率;同时专设货运专线,并使货运专线重型化,可大大提高货运量,在充分满足市场货运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使得运输优化。
发展高铁前沿科技,优化铁路运输组织管理,保证中国高铁技术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中国发展国际化的坚强后盾。
正文:一、中国高铁发展现状2008年8月1日,中国的首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列车开通运营,仅经过短短5年的发展,中国高铁总里程已接近10000公里,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铁体系,搭建了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平台。
根据国际铁道联盟的定义,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运营速度超过250km/h(新建线)或200km/h(既有线改造)的铁路系统。
高铁除了在列车营运速度方面达到一定标准之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相应的提升。
中国国务院2012年通过的《“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中提出,中国将在2015年建成贯通“四横四横”的高铁网络,并建设相关延伸线、辅助线和联络线,届时中国高铁总里程将达到1.8万公里。
所谓“四纵”是指:、京广深(香港)高铁、京沪高铁、京沈(阳)-哈(尔滨)大(连)高铁以及东南沿海高铁。
而“四横”则是:上海-杭州-南昌-长沙-昆明高铁、青岛-太原高铁、徐州-郑州-兰州高铁、和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高铁。
多年来,中国在吸收、学习、借鉴国外先进高铁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尝试自主创新。
由中国南车集团自主研制的CRH380A型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其主传动动力部分和网络控制都是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并创造了486.1公里/小时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度,新一代更高速度试验列车最高试验速度达到时速605公里。
同时,CRH380A车型高速列车安全性高,脱轨系数小于0.13,这大大低于了国际标准的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战略)中国特色高铁发展方向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前景及趋势(转)••崂啤五厂•1位粉丝•中级粉丝2•1楼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前景及趋势转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所谓高速铁路,通常是指最高运行时速于200km之上的铁路。
铁路作为壹种经济的、大运量的交通工具,于许多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且为本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但近年来,随着航空、海运和公路等运输方式于我国迅速崛起和发展,铁路运输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种发展趋势就促使铁路必须进行内部体制改革以及运输手段的技术创新,-进壹步加速铁路的高速化、重载化和多式运输的立体化,进而实现铁路路网的现代化。
1、国内外高速铁路的发展简介自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壹条高速铁路以来,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也相继修建了高速铁路。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国高速铁路,其最高商业运行时速已突破300km,同时新壹代的TGV高速列车创造了时速515.3km的超高速记录。
据关联资料统计表明,到2000年底,世界高速铁路的总长已达6858km。
目前全世界已投入运行和正于修建的高速铁路里程超过1.4万km,约占铁路总营业里程的2%.欧洲有关部门做出的长远规划是到2015年,全欧高速铁路网总长达到3万km,其中新建路段9100km,约占30%.和此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做出了自己相应的规划和目标。
高速铁路的诸多特点和优势,使得传统的铁路运输重新焕发了生机,且于世界各地得到了蓬勃发展,从而加速了高速铁路现代化的步伐,为世界高速铁路网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铁路的规划和建设虽然起步较晚,可是发展非常迅速。
2003年10月12日,随着长春开往北京的T60次列车经由沈阳北站驶入秦沈客运专线,预示着中国建设的第壹条高速客运铁路线--“秦沈客运专线”正式开通,也标志着我国从此迈入了高速铁路时代。
不仅如此,我国仍自行设计制造了“中华之星”高速列车,而其以每小时250km的试验速度更是迈出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壹步,奏响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凯歌,揭开了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序幕。
秦沈客运专线和高速列车的成功试验,是中国铁路步入高速化的起点,也是中国高速铁路的试点,这对于资源有限,交通处于瓶颈的中国来说,是壹种最好的选择和发展方向。
据有关权威部门的研究结果显示[2],于我国,民航、公路、铁路单位运输量平均能耗比约为11∶8∶1,于完成相同工作量的情况下,铁路是消耗能源最少的,完成单位换算周转量占用的土地,我国公路是铁路的20多倍。
所以,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是节省资源消耗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
能够预测,于不远的将来,我国实现类似欧美国家的高速铁路网络已不再是梦。
2、缩短差距是我国高速铁路网发展的迫切要求2.1、找准差距是加快中国铁路发展的重要前提铁路的发展水平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我国的高速铁路和发达国家相比,存于着很大的差距。
首先,我国每万平方km的国土上铁路不到75km,而德国等发达国家均超过1000km。
其次,发达国家的铁路运行时速已经达到200至300km,而我国目前平均旅客列车技术速度只有每小时71.4km。
最后,客货分线运输是发达国家铁路发展的共同特点,我国铁路均为客货混跑模式,互相干扰、互相制约,根本无法满足客货运输的数量和质量需求。
因此,于谋划中国铁路发展的时候,能否站于世界铁路的坐标系中找准定位,能否正确地见待和发达国家铁路的差距,对于加快中国铁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铁路于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肩负的历史性任务需要中国铁路追赶发达国家铁路的发展水平,且于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缩短和世界发达国家铁路之间的差距。
中国铁路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就是不断缩短和发达国家铁路差距的过程。
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的铁路路网密度高、规模大,整个路网能力普遍富余。
因此,于中国铁路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的同时,迫切要求中国铁路必须缩短和发达国家铁路之间的差距,这是实现中国铁路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2011-08-1915:42•回复••崂啤五厂•1位粉丝2楼2.2、发展高速铁路是我国路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级粉丝2•我们习惯于把铁路比喻成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但多年来中国铁路运输壹直处于超负荷、低水平状态下运行,这对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国来说,这样的运行速度和规模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的生产力发展要求。
因此,我国必须建设发达的高速铁路网,以适应现代铁路运输发展的要求。
我国铁路目前以占世界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23%的运量。
因此,铁路运输仍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扩大路网规模,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
从发达国家路网现代化的经验来见,国家城镇化的比例提高后,城际间的通勤客流、商务往来客流强度将大大增加。
所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呼唤铁路提供可靠的运力支持。
我国现有的城镇布局,已经形成了若干大城市带,这些地区城市集中,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际间人员流动的数量将呈跳跃式增长,因此,制定壹个更具前瞻性、系统性和经济性的路网发展规划,是扩充铁路运输能力的重要条件。
于路网建设方面,根据铁道部的整体规划,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于未来的十几年里,我国将形成以提速铁路为主,以于建和拟建客运专线为辅的高速铁路网,整体高速铁路网估计将于2020年形成,到时中国80%的大城市将被高速铁路连接。
所以,加快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改造,增加路网规模总量,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质量,构建覆盖我国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运网络,将成为今后壹段时期内铁路建设的重点,也是我国实现路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寻求和利用后发优势是实现我国高速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3.1、发挥后发优势是中国铁路实现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特殊优势。
主要包括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装备,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和教训,使其有可能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中国铁路能不能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关键取决于后发优势的发挥。
和发达国家的铁路先进水平相比,中国铁路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所以,要充分利用好中国铁路比较有利的发展空间,发挥后发优势,努力把这种静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动态的效能优势。
中国铁路的后发优势主要体当下以下几个方面:第壹,具有技术跨越的良好优势。
通过低成本引进先进技术,是实现中国铁路整体技术进步的壹个重要途径,也是铁路后发优势的突出表现。
第二,具有规模扩张的潜于优势。
以路网结构优化和规模扩张来实现规模经济,成为推动铁路发展的潜于因素。
第三,具有制度创新的有利优势。
制度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必要的制度创新,是推动中国铁路实现快速发展的有利因素。
第四,中国铁路发展仍具备政策环境的有力支撑、国际资金跨国转移,某些领域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特殊优势,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些优势,将对铁路的快速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要实现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就应当以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示范,把发挥后发优势作为铁路实现高速化和现代化的主要途径。
3.2、于跨越式发展实践中努力发挥中国铁路的后发优势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铁路高速化的必然趋势。
所谓跨越式发展,就是于发展过程中,跳过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而我们不必再重复的壹些过程,充分利用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以较短的时间、较少的环节和较少的代价,实现和发达国家原来走过的发展历程相同的目标,达到发达国家技术和生产力先进水平的壹种发展方式。
跨越式发展模式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必由之路,更是制定产业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
针对我国铁路存于的运力不足、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冗员数量较大等问题,铁道部近日提出,我国铁路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要以运输能力的快速扩充和技术装备水平的快速提高为主线,以较短的时间、较少的环节和代价,实现和发达国家相同的目标,跳过他们经历过而我们不必再重复的壹些过程,从而实现我国高速铁路的跨越式大发展。
要实现我国高速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2011-08-1915:42•回复••崂啤五厂•1位粉丝•中级粉丝2•3楼第壹,形成摆脱落后、立志发展的强烈“赶超”意识。
铁路跨越式发展需要后发优势的发挥,而能不能发挥后发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意识的跨越,这是激活铁路于技术、规模和制度几方面后发优势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保证。
第二,跨越式发展思路为释放铁路后发优势提供了现实可能,同时跨越式发展战略也是发挥后发优势的具体体现。
第三,努力实现铁路后发优势效应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要把后发优势的可能变为现实,必须着眼于发挥后发优势,于壹些重点和关键领域里,力求最佳效应,进而实现中国铁路工业化和信息化俩个阶段的且轨。
总之,只要利用好后发优势,就壹定能实现中国高速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中国铁路的路网现代化。
3.3、跨越式发展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桥梁许多发达国家铁路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铁路超前发展战略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6].铁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当下以下几个方面。
第壹,跨越式发展是发展经济学理论于基础设施领域的成功应用。
铁路的适度超前发展是壹个国家经济增长所必需的前提条件之壹,它不仅为中国铁路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对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发展模式的重大战略创新。
第二,能力跨越和技术跨越是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面临的俩个重要问题。
我国铁路必须尽快实现能力跨越,建设快速客运网、大能力货运通道、加快西部铁路建设、搞好点线能力配套、提高铁路建设技术标准和设计施工质量,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加大路网建设力度,尽早迈过铁路对经济增长制约的“门槛”.第三,完善运营和管理体制是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国将采用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把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使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早日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中国铁路只有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缩短和世界发达国家铁路之间的差距,才能使中国铁路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真正发挥国民经济大动脉的作用,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超常规快速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腾飞。
4、我国发展高速铁路前景广阔随着世界高速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列车的商业运行速度迅速提高。
旅行时间的节约,旅行条件的改善,旅行费用的降低,再加上国际社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高速铁路于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
于最近闭幕的第三届高速铁路国际会议发出了壹个明确信息,作为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之壹,高速铁路将于21世纪获得迅速发展。
因此,欧洲、美洲、亚洲诸国和地区,正于计划进壹步加快高速铁路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