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面沉降管技术交底
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
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中铁十局石济客专济南枢纽I标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一、路基沉降观测1.1路基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1)路基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
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应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测点的设置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应针对施工掌握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2)路基面和地基沉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便于测点看护,集中观测。
(3)路基面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 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观测断面。
(4)一般路基填筑至路基基床表层顶面后,在路基面设观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观测,时间不少于6个月。
(5)监测断面的布设应先定好路基两端过渡段的监测断面,再根据相应原则布设非过渡段路基的监测断面。
(6)测点及元器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及人为因素的破坏。
1.2 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及元件布设1、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元件的布设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压缩层厚度、路堤高度、地基处理方法、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确定。
2、B1型监测断面: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施工完基床底层后,预压土填筑前,距左右线中心3.1m处于基床底层顶面埋设2个沉降监测桩,其余1个于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的基床表层顶面上,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沉降板每断面设置1个,布置于双路线路基中心,位移观测桩分别位于两侧坡脚各2米、10米处,并与沉降观测桩、沉降板位于同一断面。
3、B2型观测断面:除包括沉降观测桩、沉降板和位移观测桩,还应当布设剖面沉降管位于基底。
1.3观测板设置及元件布设1、观测板由钢筋混凝土底板(50cm×50cm,厚3cm)、金属测杆(φ20mm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直径φ50mmPVC管)组成。
【精品】路基沉降埋设技术交底完整版[修订]
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
(2)埋设与安装:埋在褥垫层顶部并嵌入其内10cm,采用中粗砂回填密实,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面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保护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
(3)数量:11
(4)位置:于路堤基底线路中心处埋设沉降板进行地基沉降监测。
(4)沉降板示意图
单位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人:
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新建杭州至长沙铁路
客运专线浙江段
技术交底单位
中铁十九局集团公司
杭长铁路客运专线浙
江段项目经理部第三
分部
交底项目路基沉降变形标埋设
及施工方法
交底日期2011年1月26日
一、路基沉降变形标埋设技术交底主要内容:
按照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对路基沉降变形标埋设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交底.
(1)大样图
大样图
(2)数量:28
单位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人:
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新建杭州至长沙铁路
客运专线浙江段
技术交底单位
中铁十九局集团公司
杭长铁路客运专线浙
江段项目经理部第三
分部
交底项目路基沉降变形标埋设
及施工方法
交底日期2011年1月26日
一、路基沉降变形标埋设技术交底主要内容:
按照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对路基沉降变形标埋设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交底。
技术交底
接受交底人员名单。
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中铁X局成绵乐客运专线乐山二项目部部沉降观测标埋设交底(一)路基观测标(1)沉降观测内容一)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二)路基基底沉降观测三)过渡段沉降观测四)涵洞沉降观测一路基1.1 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1)路基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
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应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测点的设置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应针对施工掌握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2)路基面和地基沉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便于测点看护,集中观测。
(3)路基面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 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观测断面。
(4)一般路基填筑至路基基床表层顶面后,在路基面设观测桩,进行路基面沉降观测,时间不少于6个月。
(5)监测断面的布设应先定好路基两端过渡段的监测断面,再根据相应原则布设非过渡段路基的监测断面。
(6)测点及元器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及人为因素的破坏。
1.2 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及元件布设1、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元件的布设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压缩层厚度、路堤高度、地基处理方法、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确定。
2、Ⅰ型监测断面: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2个,施工完基床底层后,预压土填筑前,距左右线中心3.2m 处于基床底层顶面埋设2个沉降监测桩,其余三个于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距两侧路肩1m 处的基床表层顶面上,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路基面宽Ⅰ线Ⅱ线线间距沉降观测桩3.23.2沉降观测桩沉降观测桩基床表层基床底层沉降板Ⅰ类观测横断面设计示意图-路堤路基本体50%的Ⅰ类断面设置可压缩层硬层(2)土质路堑代表性监测断面土质路堑(含基岩全风化层)一般地段只设路基面沉降观测桩2个/断面,断面间距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良好地段间距100m,每间隔一个断面在线路中心设置一个观测板。
沉降观测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单位名称:中铁一局集团XXX项目部框构及涵洞的地基为压缩性土地层时,应计算其沉降,铺设有砟轨道时其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50mm。
2.3沉降变形观测点布置为了满足变形观测的需要,需要在梁部、桥墩及承台上设置观测标。
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①对于柱桩或明挖基础,可隔墩设置承台、墩身观测标;对于摩擦桩基础,每个桥墩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身观测标。
②承台观测标设置两个观测标,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③墩身观测标(1)观测点数量每墩不少于2处,位于墩身两侧;(2)桥墩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水位0.5m左右。
当墩身较矮立尺困难时,桥墩观测标位置可降低或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
特殊情况可按照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方便、利于测点保护的原则,确定相应的位置。
桥墩上观测标的具体设置位置见下图。
墩身高度大于4m沉降观测标(观测标距结构边线为50cm)桥台观测标埋设位置示意图 (观测标距结构边线为50cm)(4)桥台观测标原则上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测点数量不少于4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横桥向)。
具体设置位置见下图。
承台观测标-1桥台观测标-1桥台观测标-2桥台观测标-4桥台观测标-3承台观测标-3桥台观测标-3桥台观测标-1桥台观测标-2桥台观测标-4顶 帽顶 帽顶 帽承 台承 台垫 石垫 石垫石垫石垫石2.4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①承台观测标沉降观测桩:选择Φ20mm 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埋置深度不小于0.1m ,高出埋设表面3mm ,表面做好防锈处理。
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505050505050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
沉降观测施工技术交底
编号 :2013年3月4日 第1 页 共3页 施表工程名称沪昆客专贵州段3标路基工程工程部位 DK516+996~DK518+986交底内容:沉降观测施工技术交底一、路基沉降观测断面布设要求 二、观察点布设技术要求1、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断面上,有利于观测点的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2、测点及观测元器件的埋设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认为因素的破坏。
3、观测点的设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工程类别、堆载预压等情况按以下类型确定;工程类别地质条件 断面类型 填方1.一般地段间距不大于50m 。
Ⅰ型 2.地势平坦、压缩层均匀分布且厚度小于2m 、高度小于5名的路堤,间距不大于100m 。
Ⅱ型 3.填方高度大于6m ,软松土地基厚度大于5m 的路堤,间距不大于30m 。
Ⅲ型 挖方1.土质、全风化岩路堑地段,一般间距不大于50m 。
Ⅳ型 2.软质岩路堑地段,一般间距不大于100m 。
Ⅴ型 过渡段1.桥台过度渡间距台尾2m 、10m 。
同填方要求2.桥涵(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没测2m 。
同填方要求 3.桥隧过度渡间距台尾2m 、10m 。
同填方要求4.陡坡半堤半堑地段,一般不大于30m 。
Ⅵ型 预压土地段1.一般间距不大于30mⅦ型编号 :2013年3月4日 第2 页 共3页 施表工程名称沪昆客专贵州段3标路基工程工程部位 DK516+996~DK518+9864、沉降观测点及部位表附后:5、预压土地段,在基床底层顶面左右向位置设置;临时沉降板,线路中心沉降板随预压土填筑接长,预压土卸除后,临时沉降板拆除,在路基面设置沉降观测桩。
三、观测元件埋设技术要求1、沉降板:在地基处理完成后埋设沉降板,由钢板底、金属测杆和保护套管组成。
钢底板尺寸为50cm ×50cm ×1cm ,测杆采用Ф40mm 厚壁镀锌铁管,通过四块肋板与底板焊接在垂直位置上,保护套采用Ф75mm 、壁厚不小于4mm 的硬PVC 管。
沉降观测方案技术交底
(七)支护结构界面上侧向压力监测方法
首先选定长22米、宽6米的一条不透水泥浆的帆布,再把帆布固定于设计槽段的钢筋笼迎土面。第二步把土体侧压力计固定到设计深度的帆布上。当吊放钢筋笼时(土体側压力计)就一起下到槽内。用频率仪测得初始值,按一定的周期进行人工巡检监测,将监测的值与初始值比较计算,获得土压力分布状态。
1、首先熟悉每天的监测情况,根据每天监测的数据,做到心中有数和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并做好每天的观察日志。
2、熟悉和了解基坑开挖的进程和工况,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二)地表沉降监测方法
1、测量方法:
采用高精度NI007型自动安平水准仪、配合半厘米分划铟钢标尺进行测量。用光学测微法进行观测,测前应对仪器、标尺进行检定,每次观测前应对仪器I角进行检测,I<15" 。控制网及首次观测可采用单程双测站观测,其后可采用单程单测站观测,监测点必须构成闭合环,以确保《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中规定的二级变形测量精度。基准点选在离基坑50m以外的地方(基准点采用Φ15mm左右、长度1.0~1.5m的钢筋打入地下,地面用砼加固,或设置在年代较老且结构坚固的建筑物上),形成一个地面控制网,定期校核。在基坑降水前对各监测点进行首次观测时,应对各观测点连续观测两次,两次高程平均值取中数作为初始值,以后每次观测均应与初始值比较,以求得垂直位移量的累计值及本次变化量。
2、精度:
按国家水准二等精度要求,每个测点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不大于0.5毫米。
(三)水位监测方法
进行地下水位监测就是为了预报由于地下水位不正常下降引起的地层沉陷。水位监测井采用大口井,水位监测井深度应超过基坑的开挖深度。采用钢尺水位计(仪器精度±1毫米)观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在水位观测井顶部选用一点,做为观测井水位的基准点(与水准网点连测),从此基准点开始,将水位计探头沿水位井下放,当碰到水时接受机会发出蜂鸣声,此时读出至基准点的读数,再结合管口基准点的高程,就可以求出地下水位的绝对高程,进而监测
沉降管施工方案
沉降管施工方案1. 引言沉降管,也被称为沉降缝、沉降槽,是用于控制土体沉降的一种施工技术。
沉降管施工方案需要考虑土质特性、施工条件以及工程需求等因素,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沉降管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
2. 工程背景沉降管广泛应用于基础工程、地铁隧道工程和土壤固结工程等领域。
它可减少土体沉降带来的应力变形,降低结构物的损伤风险。
3. 施工准备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准备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了解施工要求和设计要求。
•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包括沉降管、支撑设备、土工材料等。
•安排施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操作指导。
•调查并评估施工现场,了解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周围环境等情况。
4. 施工步骤4.1 定位和测量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沉降管的位置和布置方式。
然后进行测量,确保位置准确无误。
4.2 确定支撑方式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支撑方式,常见的方式包括支撑架、支撑框架等。
支撑设备的选择和调整需要考虑管道长度、直径和土壤特性等因素。
4.3 安装沉降管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沉降管的安装。
安装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沉降管的长度和直径需符合设计要求,安装过程中要进行检查和测量。
•安装沉降管时要确保管道水平放置,并且管道之间的间距要符合设计要求。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管道的连接和密封,以确保管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4.4 联接防水层根据设计要求,将沉降管与防水层进行联接。
这一步骤需要特别注意密封性和可靠性,以防止地下水渗漏到管道内部。
4.5 固结处理在沉降管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土壤固结处理。
方法通常包括填充土壤、压实土壤等。
4.6 后期监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沉降管的后期监测。
监测内容通常包括管道的沉降和变形情况。
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分析,以评估施工效果和工程质量。
5. 安全措施在沉降管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措施:•施工人员必须穿着符合要求的安全装备,包括安全帽、手套、防护鞋等。
沉降观测作业技术交底
厦深铁路IV标铁铺梁场
技术交底单位
工程科
交底项目
沉降观测作业技术交底
交底日期
内容:
每一测段均为偶数测站。晴天观测时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扶尺时借助尺撑,使标尺上的气泡居中,标尺垂直。
观测前30min,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对于电子水准仪,进行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达到仪器预热的目的。测量中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观测时用测伞遮蔽阳光,对于电子水准仪,施测时均装遮光罩。
观测时,一般按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对于有变换奇偶站功能的电子水准仪,按以下顺序进行:
(1)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
(2)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
偶数站为后—前—前—后
单位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人
注:本表一式3份(交底人1份,接收人1份,工程科存档1份。)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TP-04-0*-2009
第4~24个月,每3个月为一测量周期
注:1、测试梁体徐变上拱变形时,应同时记录梁体荷载状态、环境温度及天气日照情况。观测记录表见附表。
2、梁体终张30天上拱度为±L/3000。
梁体徐变上拱量计算:对于梁体的徐变变形观测,每孔梁支点之间的梁体徐变变形应以两支点的连线为基准线进行观测计算,由于下部结构沉降变形的影响,该基准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梁体观测点至该基准线的垂直距离利用几何方法计算取得,垂直距离差值就是梁体徐变变形量。
单位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人
注:本表一式3份(交底人1份,接收人1份,工程科存档1份。)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TP-04-0*-2009
沉降监测交底
3、沉降板由底座(30cmx30cmx8cm钢板)、测杆(20mm钢管)及保护测杆的50mmPVC塑料管组成。测杆每根长度不超过1米,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该高于套管上口,每次接长高度以50cm为宜,接高后,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避免填料落入管内影响测杆自由下沉。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械碾压,并配备专人指导,以确保元器件不受损坏。
技术交底书
交底单位名称:中铁四局沪宁城际轨道交通站前Ⅰ标项目部Ⅰ队编号:
第页共页
工程名称
桥梁工程
设计文件图号
沪宁城际图集施(路)-13;宁城际图集施(路)-81
施工部位
DK4+635.91~927.92段基底沉降监测
交底日期
2008年月日
技术交底内容:
1、该段沉降监测的断面分别为DK4+645、DK4+750、DK4+850、DK4+925.
4、沉降板安装前应先将地面整平(可铺设10cm厚中粗砂),必须保证底板的水平及垂直度。
5、底座于测杆的连接采用双面电弧焊接。填筑二层填料后就接下一根测杆并及时套上PVC塑料管。
附件及附图:
交底人:复核人:接受人:
沉降观测技术交底
五、资料整理
每次观测必须详细记录数据,比较近期观测的数据,如发现差距过大应及时通知各相关单位。
交底接受人
交底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注:驻地监理抽查。
根据现场情况,本施工段均为地势平坦、高度小于5米的路堤,故该段路基按照每100米设置一个沉降观测剖面进行设置。
(1)沉降观测桩:每断面设置为2个,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布置于距两侧路肩1m处的基床表层顶面上,距离路肩边线为1米。沉降观测桩桩体选择Ф20mm不锈钢棒,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通过测量埋置在监测断面设计位置,埋置深度0.3m,桩周0.15m用C15砼浇筑固定,完成埋设后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交底日期
交底地点
交底内容:
沉降观测技术交底
一、工程介绍
软土路基沉降为路基施工中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京津城际延伸线货运通路及进港二线段均为软土路基,根据铁三院路基沉降监测设计图、铁三院软土及松软路基设计图,对进行路基处理段进行沉降监测。
二、沉降监测流程
设置沉降桩-定期沉降观测-沉降资料整理
三、沉降桩的布置
京津城际延伸线天津至于家堡JYSG-2货运通路工程
技术交底
编号:
工程项目
沉降观测技术交底
沉降观测技术交底1、工后沉降控制标准1)路基竣工后沉降控制标准为0.2m;2)涵洞、通道结构物处工后沉降控制标准为0.2m;3)桥台桥头段工后沉降控制标准为0.2m。
2、布设断面3、沉降板的埋设1)沉降板由钢底板、金属测杆和保护套管组成。
在清理好的地表上安装沉降板,安装前先测原地面软基段的高程,沉降板分别布置在路基中心及路肩处(详见附图),安装必须稳固,对露出地面的部分应设置保护装置。
2)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和套管亦相应接高,每节长度不超过50cm。
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并且保持测杆在套管中央,套管上应加盖封口,避免填料落入管内,盖顶高出碾压面高度不大于50cm。
沉降管周围50cm范围内用人工夯实。
3)沉降板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或专人看管,防止施工车辆、压路机等碰撞和人为破坏,除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外,还应在标杆上竖有醒目的警示标志。
一旦发现标杆受损,应立即复位并复测。
4、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要每填筑一层填料进行一次观测。
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应每3天观测一次。
路基填筑完毕后,应每14天进行一次定期观测,直到预压期完成、多余填料卸除为止。
2)用于观测的水准点应选在垂直于路中线50m外,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的地点,一般为每200m一个。
沉降板观测应采用S1、S3型水准仪,使用前进行检查和校验;水准尺须牢固无损尺底不应有松动,尺面不能有弯曲。
以二级中等精度要求的几何水准测量高程,观测精度应小于1mm。
3)每期观测时须做到固定观测人员;固定仪器及水准尺;固定测站及转点,观测时须携带尺垫。
每次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填写沉降观测记录表并报监理工程师。
沉降观测记录表合同号:LY-05 承包商:山西省晋中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测量:记录:监理工程师:。
XX项目沉降观测技术交底
具体的观测时间,以双方的约定为准,封顶后的观测可根据施工及装修进度作适当调整。
(6)沉降观测频率
1)针对本项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拟定主体建筑物沉降观测频率:主体施工至第一层时进行点位布设并首次观测、然后每一层观测一次,至主体封顶该项目门诊综合楼需观测5次,住院综合楼需观测10次,封顶后改为第一年观测4次,第二年观测3次,共需总观测次数为22次;另在观测过程中若局部点变化量较大则需要进行加密观测,直至沉降观测稳定。
观测作业由具专业资格的测量员施测,为保证观测精度,在观测过程中遵循三固定的原则,即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观测路线。
(2)采用规范及依据: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及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2)根据本项工程的实际情况,拟埋设11个深式永久水准点BM1、BM2-BM11作为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其埋设方法采用钻探成孔法,用钻机钻至中风化基岩面或原状土层,孔径为22mm,把ф20mm的镀锌水管插入孔底,清孔、锤实,用导管浇灌1:1水泥砂浆。管头露出所浇注水泥面2~3cm,顶部焊接预制铅标芯作为观测立尺点,然后设置保护盖。情况进行分析,如发现数据异常,应及时通知甲方采取进一步措施,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5)当监测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告委托方,同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或调整监测方案:
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
变形量达到或超出预警值;
建筑本身、周边建筑及地表出现异常;
沉降观测技术交底
1所有测试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造假;记录必须清晰,不得涂改;测试、记录人员必须签名。
2所有数据必须当天即使输入电脑,核对无误后在计算机内保存。
3按照提交资料要求及时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汇总,及时绘制路基面、填料及地基各项监测的荷载—时间—沉降过程曲线。
4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即使整理路堤边桩位移及中心沉降监测点的沉降量,当边桩水平位移大于5mm/天,垂直位移大于10mm/天,路堤中心地基处沉降点沉降量大于10mm/天,应及时通知项目部,并要求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在恢复填土,必要时采用卸载措施。
4、当路堤中心填高大于3m时,采用C型、A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
当基底地面或压缩层横坡缓于1:5且基底土层厚度小于20m时,采用A—1型与C—1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基底地面或压缩层底横坡≥1:5时,采用A—2型与C—2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相邻剖面间距不大于50m,其中路基与桥、隧、涵等刚性构筑物相联处,地形或地层突变处,过渡段折角处必须布置C—1或C—2型沉降监测断面。
基底底面或压缩层底横坡缓于1:5切基底土层厚≥20m时,采用A—1型于C—3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基底地面或压缩层底横坡≥1:5时,采用A—2型或C—4型监测断面间隔布置,相临剖面间距不大于51m,其中路基与桥、隧、涵等刚性构筑物相联处,地形或地层突变处,过渡段折角处必须布置C—3型或C—4型沉降监测断面。
4每个测试断面埋设完成后,位移计引出导线套钢丝波纹管进行保护,并挖槽集中从一侧引出路基,引入坡脚观测箱内。
5元件埋入之前应采取措施保证孔径满足安装要求,一般埋设完成后3~5天待缩孔完成后测试零点。
5、剖面沉降管,、:可采用专用塑料硬管,其抗弯刚度应适应被测上体的竖向位移要求,导管内十字导槽应顺直,管端接口密合。剖面沉降测量是将剖面沉降仪探头导轮卡至预埋剖面沉降管的十字导槽内,从一端按一定间隔依次读数,起始端管口标高采用水平仪按二级测量标准进行测量,再通过数据处理计算求出不同位置处地基的沉降量。埋设要点:
施工缝,沉降变形缝技术交底
止水带垂直弯曲,一端垂直挡头模板,一端紧贴挡头模板(涂抹上脱模剂),待第一节衬砌完后将紧贴模板止水带弯入第二节衬砌。
钢筋混凝土中采用特殊箍筋让止水带垂直安置在混凝土中,其余止水带的固定同素混凝土。
3、中埋式止水带施工控制要点
(1)、衬砌纵向、环向施工缝和采用的遇水膨胀的橡胶止水条、中埋式钢边止水带、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符合设计要求。
6、水沟环向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防水。
三、施工缝、变形缝技术要求
1、中埋式止水带施工要求:1)中埋式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固定牢靠,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缝的中心线重合;2)中埋式止水带应妥善固定,宜采用专用的钢筋套或扁钢固定;3)中埋式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4)中埋式止水带在转弯处宜采用直角专用配件,并应作成圆弧形,转角半径不小于200mm。
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新 建 铁路
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
分部(分项)工程
同盛隧道防排水
交底项目
隧道施工缝,沉降变形缝技术交底
图纸名称、图号
京沈客专施隧参
交底内容:
一、适用范围
1、同盛隧道 Ⅱ级、Ⅲ级、Ⅳ级、Ⅴ级围岩,明洞环向、纵向施工缝。
2、洞口明洞分界处DK293+287、明洞暗洞分界处DK293+342地层承载力显著变化,断面明显变化设置沉降变形缝,宽度2cm。
2、暗挖断隧道:隧道拱墙衬砌环向施工缝设“背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防水,仰拱衬砌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防水;设置保温中心水沟地段,仰拱衬砌环向施工缝上部仰拱填充内设置一道Φ100打孔பைடு நூலகம்VC管与中心沟相连,PVC管横向排水坡度不小于2%。衬砌边墙纵向施工缝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防水。
沉降变形段施工措施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共20页施工单位:中铁二十五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HMCK-356、加工好的半成品须分堆摆放,码放整齐,并用标识牌标明用途和型号。
7、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
8、钢筋笼制作时,按设计尺寸做好加强箍筋,标出主筋的位置。
把主筋摆放在平整的工作平台上并在主筋上标出加强筋的位置。
焊接时,使加强筋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准主筋中部的加强筋标记,扶正加强筋,并用木制直角板校正加强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点焊。
在每根主筋与全部加强筋焊好后转动骨架,将其余主筋逐根按照上述方法焊好,然后绑扎螺旋筋.按技术交底的要求布置好螺旋筋,绑扎螺旋筋时,必须做到全部绑扎,不得跳绑或漏绑。
9、钢筋笼保护层厚度采用与桩身同标号的混凝土垫块控制,垫块与钢筋笼密贴并焊接牢固,竖向每隔2m设置一道,每道沿圆周均匀布置且不少于4个.10、钢筋笼制作完成需用专用平板车运至现场,钢筋笼牢固固定在平板车上,防止运输时变形,严禁用翻滚的方式运输钢筋笼。
11、钢筋笼运至现场存放时必须支垫方木,钢筋笼存放要有一定间距,并用彩条布全部覆盖。
12、钢筋笼安装时,采用汽车吊,为了防止骨架起吊时变形,钢筋笼出场前每4米设置一道十字加强撑筋,在安装过程中十字撑由下而上必须全部取出,不得遗漏。
采用两点吊装时,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
起吊时,先提第一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同时起吊。
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吊,继续提升第二工.④经常保养施工机具,保证安全装置灵敏可靠,防护罩完好无损。
同时搞好安全用电管理,保证变电、配电间达到“四防”要求,输电线路、配电箱、漏电开关的选型正确,敷设符合规定要求,电气设备和照明灯具有良好的接地保护,并在可能雷击处安装防雷装置。
⑤重视个人自我防护,进入工地按规定佩戴安全帽,进行高空作业和特殊作业前,先要落实防护设置,正确使用攀登工具,安全带或特殊防护用品,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沉降板保护技术交底
总计需要设置 2 个路基面沉降观测断面。 三、观测板设置及元件布设 1、 沉降板埋设位置应按试验设计测量确定, 沉降板埋在褥垫层顶部并嵌入其内 10cm, 采用 5cm 中粗砂回填找平,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
1
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保护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 3、采用水准仪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作 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 1m 为 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杆用内接头连接,保护套管用 PVC 管外接头连接。
工单位
底内容
DK73下表 接底人姓名 职务(工种) 日期
接底人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4
4、 沉降
板埋设后, 制作相应的标示旗或保护架插
在上方,凡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大型 机械推土及碾压,并配备专人负责指导,以确保沉降板不受损坏。 四、沉降观测桩与位移观测桩的设置及元件布设
1、元件保护
2
测试元件是否完好直接关系测量成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应加强保护。 (1) 项目部各工点应成立专门监测测试小组,进行元器件的埋设、观测和保护工作, 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 元件埋设前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编号,有导线的元件应将导线引出至路基坡脚 观测箱内,并做好观测箱的保护。 (3) 所有监测元件埋设时或监测过程中损坏应及时补埋或经设计、监理确认采取其 它替代措施。 (4) 各监测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稳妥的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确保元器件不因 人为、自然等因素而破坏。
技术交底签证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沈铁路客运专线
技术交底纪要
剖面沉降管
工程项目:_路基工程___
编号:____________
记录者:(签字)交底者:(签字)技术负责:(签字)技术部门:工程管理部(盖章)日期:___________
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路基工程分部(分项)
工程
沉降观测
交底项目剖面沉降管图纸名称、图号
1.适用范围
适用于路涵过渡段沉降观测。
2.编制依据
3.技术要求
2.1剖面沉降管
在涵洞顶部沿路涵过渡段对角线方向设置剖面沉降管,以观测过渡段及涵洞本身的沉降。
剖面沉降管采用专用PVC硬塑料管,其抗弯刚度能适应被测土体的竖向位移要求,柔韧性好,不易压碎,导管内十字导槽应顺直,管段接口密合。
剖面沉降管测量是将剖面沉降仪探头导轮卡置于埋设剖面沉降管的十字导槽内,从一端按一定间隔依次读数起始端管口标高采用水平仪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再通过数据处理计算求出不同位置处地基的沉降量。
剖面沉降管的埋设是在地基加固施工完毕后,填土至0.6m高度碾压密实后开槽埋设,开槽宽度20~30cm,开槽深度至地基加固表层顶面,槽内回填0.2m厚的中粗砂,在槽内敷设沉降管(沉降管内穿入用于拉动侧头的镀锌钢丝绳,其上夯填中粗砂至与碾压面齐平。
沉降管敷设完成后,在两头埋设0.5m×0.5m×0.95m C15素混凝土保护墩。
两头应砌筑净尺寸为0.5m×0.5m×0.5m,钢筋混凝土观测坑,并加设盖板,盖板采用0.7m×0.7m×5mm厚钢板,以方便观测及对孔口进行长期保护,并做好坑内及其周围的排水。
并于线路右侧管口处设置观测柱,观测柱采用C15素混凝土灌注,断面采用0.5m×0.5m×1.6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
待上部一层填料压实稳定后,每天测量一次,连续监测数日,取稳定读数作为初始读数。
甲型正面图适用于线路左侧观测坑的埋设。
乙型正面图适用于线路右侧观测坑的埋设。
3.2剖面沉降管埋设以及观测坑参考图片
图片说明:测量路基沉降图片说明:剖面沉降观测管保护敦俯视图,
图中竖向金属头为预埋的沉降观测测头
图片说明:剖面沉降管观测坑,图中细丝作为牵引线使用。
接底单位及签字
接底单位路基架子队负责人
接底项目剖面沉降管日期
接底者签字
顺号姓名职务或职名所属单位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