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中的文化风险及其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风险管理措施与对策
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风险管理措施与对策1.市场风险。
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大,市场需求不稳定,市场营销策略不当等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市场风险。
2.技术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如果技术水平不高或者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就会面临技术风险。
3.合同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与客户签订的合同可能存在风险,如合同条款不清晰、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纠纷等。
4.财务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流动性较弱,资金来源不稳定,资金管理不当等因素都会导致财务风险。
5.管理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控制能力,管理风险是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四、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措施与对策1.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和计划,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风险的评估和分析,提高全员、全方位参与的意识。
2.建立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明确风险管理职能,建立专职部门和人员来履行风险管理职责,加强风险管理的组织和协调。
3.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制定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问责制、考核制和奖惩制度,加强对内部人员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4.加强市场风险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制定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市场风险。
5.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降低技术风险。
6.加强合同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制定明确的合同条款,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管和控制,降低合同风险。
7.加强财务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财务管理,制定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资金流动性管理,提高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8.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风险控制能力。
企业意识形态风险分类
企业意识形态风险分类企业意识形态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受损,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和长期发展。
本文将对企业意识形态风险进行分类,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一、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因政治因素的变化或不确定性,导致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到影响,甚至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
政治风险通常包括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政策法规的调整、政府机构的更迭、民族宗教问题等。
二、文化风险文化风险是指企业在跨文化经营中,因文化差异、文化冲突等原因,导致企业经营受阻、品牌形象受损等风险。
文化风险通常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三、品牌形象风险品牌形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因品牌形象的受损或负面形象的传播,导致企业的市场份额下降、消费者忠诚度降低等风险。
品牌形象风险通常与产品质量问题、虚假宣传、消费者投诉等因素相关。
四、社会责任风险社会责任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因未能履行社会责任或违反社会伦理道德,导致企业的声誉受损、社会信任度降低等风险。
社会责任风险通常涉及环境保护、劳工权益、公平竞争等方面的问题。
五、信息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风险是指企业在数字化经营中,因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原因,导致企业的商业机密、客户数据等重要信息受到威胁,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声誉。
六、内部管理风险内部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在内部管理中,因管理不善、内部控制不力等原因,导致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下、决策失误等问题,进而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
内部管理风险通常涉及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七、法律法规风险法律法规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因违反法律法规或未能及时履行法定义务,导致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到影响,甚至面临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法律法规风险通常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八、公共关系风险公共关系风险是指企业在与公众的交往中,因公关危机、媒体危机等原因,导致企业的声誉受损、公众信任度降低等风险。
企业文化风险管理报告范文
企业文化风险管理报告
一、概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反映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使命和行为准则。
然而,如果企业文化出现问题,可能会对企业的运营和声誉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本报告旨在分析企业文化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企业文化风险
1.价值观风险:如果企业的价值观不健康或不积极,可能会导致员工士气低
落、客户流失和业务下滑。
2.文化冲突风险:不同部门或团队之间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沟通不畅、合作困
难和内部矛盾。
3.品牌形象风险:企业文化可能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如果企业形象不佳,可
能会对企业的声誉和业务造成负面影响。
三、企业文化风险管理措施
1.强化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培训、宣传和推广等途径,强化企业文化的核心价
值观和实践。
2.跨部门沟通与合作:加强不同部门或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文化融合
和协同工作。
3.监测与评估:定期监测和评估企业文化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
题。
四、结论
企业文化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跨部门沟通与合作以及定期监测与评估,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文化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浅析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风险
浅析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风险【摘要】任何一家稳健发展的百年企业,无不是依靠优势的企业文化作为引导生产、经营的桥梁,无时不在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着积极的纠偏和导正做用,这是一个组织拥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缘由所在,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经营优势。
正如ibm董事长小托马斯·沃森所说:“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相比能取得何种成就,主要取决于它的基本哲学、精神和内在动力,这些比技术水平、经济资源、组织机构革新和选择时机等重要的多”。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一、企业文化的组成要素及其关系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由经营理念、活动、视觉三大识别系统组成。
经营理念识别系统(mi)体现在企业有清晰有效的使命、以及拥有团队成员共同遵循的行动纲领(价值观)上。
活动理念识别系统(bi)对内体现在教育训练、产品研发、改善环境的意识改革展现;对外体现在社会公益赞助、广告促销等公开活动的企业活力展现上。
视觉理念识别系统(vi)是以造型、色彩具体传达形象美化的力量 (含标志、图案、标准字、企业标准色、品牌标准色) 表现于产品、事务用品、办公器具、招牌、旗帜、制服、建筑外观、橱窗、交通工具、包装用品、广告传播以及展示、陈列规划之上,以有别于其它企业和商品,对企业形象的塑造和发展产生积极而且良性的效果。
经营理念识别系统(mi)、活动理念识别系统(bi)、视觉理念识别系统(vi)共同组成企业形象,它是一个企业在社会公众及消费者心目中的总体印象。
mi是企业识别的核心,bi、vi是mi的具体体现。
二、企业文化的管理风险及应对措施1、企业价值观流于“说”,疏于“做”:价值观是实现使命的办法,是团队成员达成共识且需共同恪守的行动纲领。
走进每个企业中,都能从墙上、文件中或网站上或多或少的看到一些精神标语,但做的如何呢?都在喊“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但却很少有企业能真正思考如何满足员工的脑袋、心情和钱包需求,往往老板一边喊着“人性化”,一边忙着在企业的各个角落安装监控摄像头,心里从来不敢信任自己的员工;都在喊“要和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双赢”,却在想方设法不断压低采购成本,还往往不能按合同约定及时支付货款,更不用说在供应商经营管理水平上有所贡献了;都在喊“团队合作”,可众多企业的团队会议中充斥着罗列问题、互相推诿、相互指责的气息,往往是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会议……应对措施:一是结合价值观,对企业的制度体系进行优化。
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核心理念
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核心理念风险是商业活动的必然伴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遭受内部或者外部原因造成的损失或者威胁。
所以,风险管理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功能和工作。
只有对风险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才能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具备应对市场变化,经济形势的稳定性和发展能力。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探讨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核心理念。
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清晰的理解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一种系统的方法和理论,它致力于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企业和组织内的风险,以保障其稳定和可持续性。
而风险控制则是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使得风险的损失降到最低,甚至是优化和创造价值。
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同时也是企业所有部门协同合作的基础。
1. 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目标是建立风险意识文化对于企业来说,风险管理和控制不仅是一项功能和工作,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
企业需要培养和建立风险意识文化,使得员工们从个人的身份角度去认识和负责风险,领导层需要通过塑造企业文化来使得一切与风险有关的变化都具备敏感性和应变能力。
这需要全面的风险管理教育以及对员工的常规学习培训。
2. 风险管理与控制需要建立对风险的理解和识别对风险的识别和理解是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第一步,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技术和工具来进行分析和评估。
企业应该具有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和机构,对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调查,并且对有可能在未来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和预防。
企业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得更加深入的风险识别能力,例如技术创新、专家咨询、市场调研等方法。
3. 风险管理与控制需要实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对尚未被发现或者不确定的风险,风险分析和评估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风险管理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来分析和评估风险,以确定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及其发生概率,并设计预防措施。
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风险控制策略、风险收益比较分析、风险影响及风险承受能力分析等方面。
4. 风险管理与控制需要实现风险监控和跟踪风险监控和跟踪是评估风险的有效方法,能够及时发现和修正不同级别的风险。
跨国企业全球经营的风险及防范分析为例
跨国企业全球经营的风险及防范分析为例一、概述1. 跨国企业全球经营背景介绍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跨国企业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跨越国界,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资源。
跨国企业全球经营,不仅意味着企业要在不同的文化、政治、法律和经济环境中运营,更要求企业具备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
这种全球经营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如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法律风险等,这些都要求跨国企业具备高度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对跨国企业全球经营的风险及防范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2. 全球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概述在全球经营中,跨国企业面临着多种主要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源自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技术等多个方面。
政治风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这包括但不限于政策变动、政权更迭、战争冲突、恐怖主义活动等。
例如,某些国家可能会突然改变对外资企业的政策,提高税收、限制经营或没收资产,这些都会对跨国企业的全球经营造成巨大影响。
经济风险也是全球经营中常见的风险。
汇率波动、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等都可能对跨国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冲击。
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一个主要经济体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波动。
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也不可忽视。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消费习惯等都可能影响跨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接受度。
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些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市场萎缩、品牌形象受损等风险。
法律风险也是全球经营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法规规定、执法力度等都可能不同,这就要求跨国企业在全球经营中必须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否则可能会面临法律诉讼、罚款甚至被迫退出市场等风险。
技术风险也是全球经营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如果跨国企业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创新的步伐,可能会被竞争对手超越,甚至可能被市场淘汰。
操作规程如何应对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差异和风险
操作规程如何应对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差异和风险跨国经营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然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时,企业常常面临文化差异和风险。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操作规程。
本文将探讨如何应对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差异和风险。
首先,企业应该重视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对于企业来说,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是至关重要的。
在制定操作规程时,企业应该考虑到文化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例如,在与当地员工合作时,企业可以采用灵活的管理方式,尊重员工的意见和习惯,以促进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合作。
其次,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可能存在障碍。
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员工掌握当地语言或雇佣翻译人员来解决语言问题。
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如视频会议和即时通讯工具,加强跨国沟通。
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从而制定更有效的经营策略。
第三,企业需要对跨国经营中的风险有清晰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
风险可能包括政治不稳定、法律法规变化、货币波动等。
企业应该建立风险管理团队,及时了解和评估跨国经营中的各种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例如,企业可以采取多元化投资和合同制定等方式来降低风险。
此外,企业还应与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便及时获取信息和支持。
最后,企业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跨国经营需要具备跨文化背景和能力的人才。
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和交流项目来提升员工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此外,企业还应该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共享经验,建立跨国团队,以应对文化差异和风险。
总之,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面临着文化差异和风险。
通过制定有效的操作规程,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关注文化差异、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认识和管理风险以及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都是应对跨国经营中文化差异和风险的重要方面。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风险及防控
企业文化建设风险及防控一、企业文化风险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是一种尽管绕的最远,反过来却是最有效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影响是通过企业文化与管理体系的互动形成对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施加强有力的导向和支配作用,这正是文化管控相比其它管控执行手段高明的地方所在。
就当前的晋控集团而言,由于是通过快速的重组而设立的集团,企业文化管控必须是基于集团战略,同时又对战略形成一定的促进和制约,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战略为文化指明了方向,文化为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强用力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设计的产物,而非总结出来的,设计的方法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向标杆企业进行学习,在借鉴标杆企业的文化的同时结合自己企业本身的特点设计符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体系,另一方面有意识针对性地对自我灰色文化的克服。
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开放的、可持续性改进的体系需要员工的参与。
文化管控并不是的机械的,如果能够和管理体系互动,形成制度文化,那么其对战略的成功实施将有着非凡的意义。
于是相应的就带来了:并购是集团企业战略扩张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并购后的文化整合则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形成的企业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文化也需要随战略而动。
因为如此,形成文化风险:(一)企业文化与集团战略的相适应风险集团公司战略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反映,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便会产生什么样的企业战略。
企业由战略管理实现使命和达成愿景,企业战略反映着企业宗旨和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企业文化烙印。
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会指导形成有效的企业战略,并且是实现企业战略的驱动力与重要支柱。
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应该服务于企业的战略,企业要创建有利于企业战略实现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在指导企业制定战略的同时,又是调动企业全体员工实施战略的保证,是“软”管理的核心。
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必须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导航和支撑,用文化打造企业品牌,用文化树立企业信誉,用文化传播企业形象,用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建议
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建议一、人力资源管理问题1. 人才招聘难: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优秀人才稀缺,企业招聘难度加大。
2. 人员流失率高:部分企业存在员工流失率高、人员稳定性差的现象。
应对建议: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吸引力;优化招聘渠道,进行多元化、精准化招聘;加大对员工培训和福利待遇的投入,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减少人员流失。
二、财务管理问题1. 资金周转困难:一些企业存在资金周转不灵活、难以应对市场变化的问题。
2. 财务风险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隐患。
应对建议:加强财务预算和计划,保障企业资金充裕;优化资金使用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加强内部财务控制,规范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
三、市场营销问题1. 市场竞争压力大: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难以脱颖而出,产品销售压力大。
2. 品牌推广不足:部分企业在品牌推广和营销策略上存在欠缺。
应对建议:深入市场调研,提前预判市场走势,优化产品结构和定位;加大市场推广力度,采取多种营销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售后服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供应链管理问题1. 供应链缺乏透明度:部分企业供应链信息闭塞,难以及时掌握市场需求。
2. 供应链风险大:部分企业供应链管理不完善,存在较大的供应链风险。
应对建议: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信息系统,实现供应链信息的共享和透明;加强供应商管理,建立稳定的供应商合作关系,降低供应链风险;加强库存管理,做好备货准备,提高供应链应对能力。
五、技术创新问题1. 技术更新滞后:部分企业存在技术更新速度慢、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2. 研发投入不足:部分企业对研发投入不足,导致产品技术含量低。
应对建议: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动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优秀的研发团队和技术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结语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全面分析并提出对应的应对建议。
企业文化的10大不良文化
企业文化的10大不良文化
以下是企业文化的10大不良文化:
1.指责文化:这种文化中,人们倾向于把责任归咎于别人,而不是承担责任。
这种文化会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缺乏信任和合作。
2.放任文化:这种文化中,管理者不加干预,允许员工自由行事。
这种文化可能会导致员工缺乏方向和目标,无法完成任务。
3.消极文化:这种文化中,员工倾向于抱怨和消极对待工作。
这种文化会导致团队士气低落,影响工作效率。
4.官僚文化:这种文化中,公司规章制度繁多,决策缓慢,效率低下。
这种文化会限制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5.竞争文化:这种文化中,员工之间的竞争过于激烈,可能会导致团队协作和合作精神受损。
6.个人主义文化:这种文化中,员工只关心自己的利益,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文化会导致团队之间的隔阂和矛盾。
7.独裁文化:这种文化中,管理者过于独裁,不允许员工有任何发言权。
这种文化会导致员工缺乏创造力和积极性。
8.虚伪文化:这种文化中,员工往往表现出虚伪的态度和行为,缺乏真诚和透明度。
这种文化会导致团队之间的不信任和矛盾。
9.过度福利文化:这种文化中,公司提供过度福利,导致员工缺乏工作动力和责任感。
这种文化会导致公司财务负担过重。
10.忽视文化:这种文化中,公司忽视员工的需求和反馈,缺乏沟通和反馈机制。
这种文化会导致员工的不满和离职率增加。
浅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浅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曹大庆兖矿集团东滩煤矿合同科【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企业面临的各类经营风险更加复杂,建设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提高员工风险管理素质和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保障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加强管理的紧迫任务,本文就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基本内涵、建设原则、建设内容和建设途径进行浅析,以便于为更多的企业培育有特色的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面风险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企业面临的各类经营风险更加复杂,建设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提高员工风险管理素质和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保障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加强管理的紧迫任务。
一、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基本内涵风险管理是企业的一项基本的管理职能,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
提高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是企业的健康成长和职工经济利益的基本保障。
风险管理文化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了基本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行为指南,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然也要把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风险管理成功的企业实践证明,只有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员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充分增强企业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观念和风险管理精神,使之与企业长年累积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企业宗旨、企业观念及行为准则相统一,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风险管理文化。
二、建设原则1.坚持风险管理的战略导向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是以企业的整体战略为纲领来建立的,内嵌于企业的战略、服务于战略,其管理的目标和管理活动均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为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
2.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原则。
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提升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持续、平稳、快速、协调发展。
浅谈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
现代经济信息企业在漫长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会遇到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这些风险时时处处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往往“一百次的成功抵不上一次的失败”。
因此,企业要加强风险管理,实施有效的控制手段和防范措施,将风险降低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所谓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所共同接受和认同的理想、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是企业对待风险及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管理哲学,是将风险意识贯穿到企业战略制定和发展目标中,融入企业全体员工的思想、日常行为、制度中,形成企业发展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一、树立风险管理文化理念风险管理的理念是整个风险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在企业长期经营发展实践中需要不断检查、修正、完善、总结和升华的一种思想意识。
1.强化企业风险管理的意识。
首先,风险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管理,是企业在实现经营目标过程中对风险的识别与评价、风险管理方法的选择、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以及对风险管理计划持续不断地检查和修正的过程。
其次,风险管理不仅是风险管理委员会或者企业管理层的职责,而是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是全方位的管理。
最后,风险管理并不是不惜一切代价降低风险,而是将风险降低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2.企业风险管理与企业经营目标是一致的。
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并不是消灭企业对市场和环境的各种风险,达到绝对的零风险,而是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通过科学、规范风险识别、评估、分析、防范和修正,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只考虑企业风险的规章制度会约束企业的发展,是无法在企业实施的;而不考虑风险因素的盲目扩张,企业的发展也是无法长期持久下去的。
3.风险管理既有独立性又有协助性。
风险管理是由风险管理部门采用专业方法独立完成的。
它保证了风险管理的客观性,但并不排斥其他专业部门和团队。
风险管理部门的人员除应具备财务、法律、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还需与财务部门、法务部门、业务部门的共同配合与支持,否则是无法做出正确、客观的判断。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一.全面风险管理的定义、产生背景风险管理的权威性定义有两个。
其一,“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在实现未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试图将各类不确定因素产生的结果控制在预期可接受范围的方法和过程,以确保和促进组织的整体利益实现。
”(2006年4月,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委员会)。
其二,“企业风险管理是一套由企业董事会与管理层共同设立、和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管理流程。
他的功能是识别那些会影响企业运作的潜在事件和把相关的风险管理到一个企业可接受的水平,从而帮助企业达成目标”(2003年7月,美国COSO委员会)。
以上两个定义都说明,企业风险管理的目的,不是回避风险和减轻风险,而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管理,寻求风险和收益的最佳平衡点,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风险管理既包括预测和回避威胁与损失,也包括识别与把握风险后的机遇。
全面风险管理(ERM),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中央国资委,2006年)。
有别于企业危机管理、预警管理等狭义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全面风险管理(ERM)的“全面”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战略性。
企业内部控制、保险工具、金融衍生工具,这些主要用于防损为目的的方法和工具基本上主要用于操作层面,而难以谈及对企业战略的突出支持意义,全面风险管理试图从战略层面入手,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管理和应对策略;其二,系统性。
全面风险管理涉及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公司治理、组织架构、管理流程、信息系统、财务安排、金融工具使用等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对风险管理技术、手段、方法、策略进行了全盘的整合。
其三,专业性。
全面风险管理推进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设立,实施专业化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精选范文)
全面风险管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精选范文)一、风险的概念及分类由各类风险因素的未来不确定性所引起的可能的亏损,将导致资产价值减少与负债价值增加的可能性称为企业风险。
企业风险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三类。
市场风险是指由市场风险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价值的减少或负债价值的增加的风险。
信用(违约)风险是指交易的某一方失去支付能力导致另一方的损失的产生。
经营风险:是指除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外的其它风险,通常与企业经营有关的特殊风险。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意义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企业的经营活动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必须而且只有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才能避免或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从而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因此,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在面对风险时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应对能力。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科学决策的难度大大增加,企业只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2.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增强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经营活动的目标是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企业经营活动目标的实现。
因此,企业有必要进行风险管理,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3.有利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企业的兴衰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通过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降低企业的各种风险,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以企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企业风险管理策略1.明确企业风险管理目标,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
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是建立在明确的企业监督框架和适当的人员责任分配基础之上的,其目标是使风险成为企业文化的内在有机组成部分。
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加强企业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技术风险等。
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一、加强组织和文化建设加强组织和文化建设是实施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
首先,企业应建立一个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或岗位,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其次,应制定相关制度和流程,明确各个岗位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和义务。
此外,还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各种潜在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资产安全、规范经营行为以及提高经营效率的关键环节。
为了有效控制各种潜在的内外部威胁,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应制定明确的内部控制和程序,确保各项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其次,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定期对各项内部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和改进。
此外,还应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内部控制策略。
三、加强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识别和评估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
企业应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
首先,应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和范围,并确定相应的指标体系。
其次,应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科学的风险识别方法,并将其纳入日常经营管理中。
此外,在进行风险评估时还需要考虑各种可能性及其潜在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四、建立灵活高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在面对各种潜在风险时,企业需要建立灵活高效的防范机制。
首先,在面临新兴市场、新兴技术等不确定因素时,企业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其次,企业应建立灵活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以应对供应链中的各种风险。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购买保险、建立风险基金等方式来分散风险。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支持信息化和技术支持是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信息化建设,企业可以及时获取各种与风险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决策。
同时,技术支持可以帮助企业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内部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工作氛围等方面的集合。
它是企业内部共同信仰的理念,对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而企业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进行预测、识别、评估、处理和控制的一套系统和方法。
企业文化与企业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下文将从凝聚核心价值观、影响员工行为规范、提高风险意识及改善风险管理体系等方面详细探讨企业文化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一、凝聚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在组织内部的集中体现,它对于企业风险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具有明确和积极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能够在团队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使员工在面临风险时具有共同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引导。
这样的共同理念和价值观能够促使员工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更加一致、高效地运作,降低因个人行为差异而带来的风险。
二、影响员工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性在于它对员工行为规范的影响。
一个具有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能够树立明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使员工在处理风险时有明确的底线和标准可依。
企业文化的规范要求能够约束员工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行为举止,降低因违背道德或监管要求而引发的风险事件。
通过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能够使员工在风险管理中保持高度的警觉性,避免发生违规行为和疏漏导致的风险。
三、提高风险意识企业文化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对员工风险意识的培养上。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使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使其对潜在风险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敏感。
通过企业文化的引导和培养,员工能够更好地认识到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损失,从而主动参与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
企业文化的培养使企业员工形成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去预测、预防和管理风险,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改善风险管理体系企业文化在企业风险管理中还发挥着改善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
风险控制的企业文化
风险控制的企业文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等等。
为了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风险控制体系至关重要。
而这个体系的核心就是企业文化的建设。
本文将探讨风险控制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企业文化来管理风险。
一、风险控制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行为规范、工作方式和员工心态的总和。
它是企业内部的精神力量和组织行为的基石。
风险控制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稳定经营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作用:1. 提高风险意识: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培养员工对风险的敏感性和认识,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和警觉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强化风险管理:风险控制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责任与权限,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 提升企业竞争力:一个注重风险控制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在市场中具备更高的竞争力,因为它能够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减少经营风险对企业经济利益的损害。
二、构建风险控制的企业文化的要素构建风险控制的企业文化需要以下要素的支持和实践:1. 领导层的示范作用:企业的高层领导需要关注并展示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并将风险控制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来推动。
他们需要树立榜样,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引领员工。
2. 清晰的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应该强调对风险控制的重视和承诺。
员工需要明白企业对风险控制的要求,以及他们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
3. 健全的制度和流程: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
这包括明确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方法,以及责任和权限的划分。
只有这样,员工才能在企业文化的指引下正确地管理风险。
4. 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通过培训和教育,让员工了解风险的本质和对企业的影响,培养他们的风险意识。
这有助于员工主动参与风险控制,并且能够及时报告和解决问题。
5. 奖惩机制的建立: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奖惩机制来激励员工参与风险控制,同时惩罚那些故意或疏忽导致风险的行为。
国际化经营风险管理的技巧
国际化经营风险管理的技巧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以寻求更大的商业机会。
然而,这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风险。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管理国际化经营风险至关重要,否则将可能导致失去市场优势、财务损失、甚至在国际市场的失败。
本文将介绍一些技巧和最佳实践,以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国际化经营风险。
第一,了解文化差异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习俗、价值观和商业文化。
因此,了解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可以通过研究当地的文化、历史和政治,甚至与当地人交流来深入了解当地文化。
了解文化差异将有助于企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同时也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
第二,评估政治风险不同国家的政治环境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
政治不稳定、政策变化以及政府干预等因素可能会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
因此,企业应该对当地的政治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不同的政治环境调整经营策略。
同时,企业也可以与政府保持沟通,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可能的政策变化。
第三,管理货币风险货币风险是指在进行跨境贸易时,由于货币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对于企业而言,采取货币风险管理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通过使用外汇合约或期货来锁定汇率,或者在不同的货币中分散资金以降低风险等。
选择合适的战略,可以为企业的财务保障做出重要贡献,保护企业免于汇率风险。
第四,确保合规性在国际市场经营,企业需要遵守各种法律和法规。
例如,税收法规、进出口规定以及国际贸易协定等。
企业应该了解各种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并确保在符合这些法律和法规的同时,实现经营目标。
合规性和风险管理是相互关联的,未能确保合规性将导致企业面对诸多经济和法律上的风险。
第五,建立稳定的供应链稳定的供应链可以保证企业获得所需的物资和服务,从而更加顺利地进行经营活动。
对于国际化企业来说,建立稳定的供应链显得更加重要。
在寻找供应商时,应该考虑供应商的稳定性和质量,同时着眼于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以减少风险和提高效率。
最后,总结总之,管理国际化经营风险需要全面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并采取最佳实践。
企业伦理风险及其产生机制和管理
企业伦理风险及其产生机制和管理
企业伦理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可能违背道德和伦理原则的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涉及到违反法律法规、欺诈行为、贪污腐败、不公平竞争、环境破坏等方面。
企业伦理风险的产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内部控制不完善:企业内部对员工行为、财务报告等方面的监管不力,容易给员工提供机会从而引发不诚信行为。
2. 利益冲突:企业内部员工可能面临利益冲突,例如自己的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相冲突,这种冲突有可能导致员工放弃道德原则而追求个人利益。
3. 监管缺失: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管不力,或者企业对自身的监管措施不充分,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4. 企业文化问题:企业文化中缺乏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或者企业文化倡导的是以权力和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观,容易引发伦理风险。
对于企业伦理风险的管理,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管,确保员工遵守伦理和道德原则。
2.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对违
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提高风险成本。
3. 培养企业伦理文化:建立和弘扬企业伦理文化,加强员工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意识和伦理素养。
4.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和工具,建立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企业伦理风险。
5. 加强合规管理:确保企业合规运营,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合规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企业伦理风险的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对伦理风险的识别、预防和管理,才能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 随着企业跨国经营和并购活动的增多,文化因素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日趋重要。
本文从文化视角考察企业经营活动,在探讨文化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企业文化风险的成因、根源及管理策略。
关键词:文化风险并购文化审慎管理策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跨国经营和并购活动日益频繁,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外来竞争以及多元文化的冲突,所有的管理者都需要用全球化观念来考虑本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都要考虑文化差异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是否重视跨文化管理正在成为影响现代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
如何正确认识和识别企业经营中的文化差异与风险并积极采取应对策略,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文化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关于文化的概念最早定义来自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他认为文化是指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类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
在跨文化管理产生以前,关于文化及文化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的研究仅限于文化人类学家。
在企业界,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文化环境与公司决策的相关性,但在国内经营环境中,很少有企业把它作为一个主要的因素加以考虑,管理学界也很少注重文化的研究。
然而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了企业界和管理学界对文化与经营管理关系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
(一)霍夫斯泰德的理论20世纪80年代,随着霍夫斯泰德提出民族文化的四个维度以来,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霍夫斯泰德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提出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群体所共有的心理程序。
不同的群体、区域和国家的这种程序互有差异,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程序”是在多年的生活、工作和教育环境中形成的。
群体本身无法感受到自身文化,文化需要比较才可以显示出各自的特色。
霍夫斯泰德提出了描述和表征民族文化类型的四个维度,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生活的数量与质量。
他对40个国家的文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其成果有助于管理者认识民族文化的差异。
(二)特龙彭纳斯的理论上世纪90年代特龙彭纳斯对工商管理活动中文化的多样性进行研究,提出关于民族文化分析的七个维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
普遍主义认为可以对“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加以界定,并总是可以据此加以运用;特殊主义则与此相反,在特殊主义文化中更看重关系和环境的特定责任,不很看重抽象的社会符号。
从这一维度来看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普遍主义主X普遍地按规则和程序去做以保证公平和一致性,特殊主义鼓励灵活性以适应特殊情况的要求。
个人主义与公有主义。
个人主义鼓励个人的自由和责任;公有主义鼓励个人为群体的利益而工作。
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人们崇尚个人成就和独立承担责任,而在公有主义文化中决策经由代表传回组织后再决定,人们崇尚集体成就,集体承担责任。
情感内敛与情感外露。
不同文化对表达情感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
在北美和西北欧,商业上的关系是典型的工具性关系,情感被认为是干扰。
其前提假设是我们应该类似机器一样,以便使其运转更有效。
但是在有些文化中,商业是个人的事情,人的全部的情感被认为是恰当的。
具体专一与广泛扩散。
在专一型文化中管理是与报偿相关的目标和标准的实现,私人和公务上的日程是彼此分开的;在扩散型文化中管理是一个不断改善的过程,而且质量也借此得到改善,私人的和公务上的问题彼此渗透。
成就与归属。
成就主导文化要求对人们依靠技能取得的成就给予回报;归属主导文化尊重人们基于以往经验3 / 11对时间的态度。
各个国家看待时间的方式也不同。
在一些国家,人们过去取得的成绩并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他们为将来制定了什么计划,而在另一些国家则与此相反。
这些是对公司活动会产生很大影响的文化差异。
在一些文化中时间被认为是以串联着不同事件的直线方式向前流逝的,其他的文化把时间看作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以环形方式在运动,这造成了在制定计划时实行的战略、投资、对国内培养人才及引进人才等方面的看法上有很大差异。
对环境的态度。
对环境的态度方面也可以发现重要的文化差异。
从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来看,内控型文化主X将精力集中于我们擅长的事情上;外控型文化主X要适应顾客的要求。
特龙彭纳斯在比较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每一维度的两个对立面如何走向协调的方法,并将其归纳为具体的经营技巧和管理技巧。
特龙彭纳斯的研究表明,文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是广泛、具体而深刻的,不仅影响到产品的销售,而且影响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决策方式、领导风格、管理技术应用、信息沟通等一系列活动。
文化风险的成因与根源在探讨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时,人们多运用“文化冲突”这一概念,本文中笔者运用“文化风险”的概念旨在说明文化这一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给企业经营活动带来损失的可能。
赫斯切认为文化风险产生于那些追求全球投资战略的公司。
因不同的社会习惯而存在的产品市场差异,使人们难以预测哪种产品会在外国市场上受欢迎。
他举例说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早餐麦片极受欢迎,是最盈利的行业之一。
但是,在法国、德国、意大利以及其他很多国家,早餐麦片就不怎么受欢迎,利润也不高。
企业经营中的文化风险直接作用于产品和市场,从其成因来看,文化风险则存在并作用于企业经营的更深领域,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跨国经营活动引发的文化风险跨国经营使企业面临东道国文化与母国文化的差异,这种文化的差异直接影响着管理的实践,构成经营中的文化风险。
在一种特定文化环境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应用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也许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公司、企业跨文化的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使一个公司内部的跨文化经营管理活动大量增加。
由于文化不同,跨国经营管理中产生了许多误会和不必要的摩擦,影响了公司工作的有效运行。
如20世纪70年代肯德基首次进入XX市场的失败,迫使其重视和利用文化因素,注重将自身产品和服务与当地民族文化、地区文化结合。
正如英国市场营销专家史狄尔先生所评价的:“当年家乡鸡进入5 / 11XX市场,是采用与美国一样的方式。
然而,当地的情况,要求它必须修改全球性的战略来适应当地的需求。
产品的用途和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影响,食物和饮品类产品的选择亦取决于这一点。
当年的鸡类产品不能满足XX人的要求,宣传的概念亦不适当。
”文化因素是各国企业特别是跨国经营企业走向经济全球化时面临的巨大挑战,企业必须具备识别和处理文化风险的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企业并购活动引发的文化风险并购活动导致企业双方文化的直接碰撞与交流。
近年来企业并购活动异常活跃。
以我国企业为例,既有一国之内的企业并购,也有跨国并购,如海尔自1995年兼并XX红星电器,到1998年底总共成功兼并了18家亏损企业;2004年年末,联想以17.5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IBM公司的PC业务。
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累计以并购形式发生的对外直接投资,从1988年到1996年年均仅有2.61亿美元,从1999年开始,并购额逐年增加,2003年达到16.47亿美元。
企业并购能够更有效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然而并购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
在并购活动中许多企业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金融财务和法律方面,很少关注组织文化可能带来的问题。
而许多并购案例证明,文化整合恰恰是并购过程中最困难的任务。
尤其对于跨国并购而言,面临组织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双重风险。
因为一个组织的文化是其所有成员共同遵循的行为模式,是保证其成员的行为能够确定地指向组织目标的某种思想体系,如果一个组织之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文化,对于任何一个成员来说,识别组织的目标都将是困难的,同样,在为达成组织目标而努力时,判断应当针对不同情景做出何种行为也会是困难的。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组织的价值观直至其行动惯例都会是模糊不清的。
所以企业并购活动中,如何正确评估所面临的文化差异的基本特征及风险,探询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是企业并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三)组织内部因素引发的文化风险组织文化的变革、组织员工队伍的多元文化背景会导致个人层面的文化风险。
越来越多的组织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招募员工,广泛开展跨国跨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往来,从而使组织内部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与决策方式不断面临冲击、更新与交替,进而在组织内部引发多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即使没有并购和跨国经营,企业也会面临组织文化与地区文化、外来文化的交流问题以及组织文化的更新问题。
所以,由于员工队伍多元化、组织文化变革等内部因素引发的文化风险虽然不如并购和跨国经营中的风险显著,但由于其具有潜伏性和持7 / 11续性,也会给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
文化之所以会构成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其根源在于文化差异。
特龙帕纳斯在分析文化的概念时认为,社会互动或有意义的交流,以人们相互交往前就存在处理信息的共同方式为前提,它们对于跨文化经营与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交流双方相互依赖,因为他们共同构成了一种相关联的意义体系:一个群体对一种情境共有的解释。
在经营管理中进行有意义的互动要有一个绝对的前提,即存在共同的预想。
当交流对象的预想一致时,双方对其意义便有了相同的理解。
一种特定的组织文化或职能文化不过是群体若干年来在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时形成的自我组织的方式。
文化通过人们期望的和归结于环境所共享的意义的不同而相互区别。
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继承性。
每个国家、地区、组织甚至每个人都是一个文化系统。
所以当各种文化系统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相遇时,这种文化差异便潜在地构成了无法避免的文化风险。
企业经营中的文化风险若不加以控制和规避,会酿成文化冲突并导致决策效率低下、组织涣散、沟通中断,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最终可能使企业走向衰败甚至灭亡。
因此,企业必须积极面对文化风险,制定正确的风险管理策略。
企业文化风险的管理策略(一)文化整合文化整合不仅是影响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且对促进企业文化的变革具有重要作用。
所谓文化整合,就是指组织要适应外部环境、社会文化氛围、组织制度的变化,将构成组织文化的各异质文化要素统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对于企业具体的并购活动而言,通常采用的文化整合策略主要有:注入型,如海尔经常采取注入式的文化整合模式,在并购活动中第一步是“克隆”海尔文化及其管理模式,使被兼并企业了解、适应,直至自觉按照海尔的组织文化和管理模式进行思考和行动,从而激活“休克鱼”,使其与海尔集团融为一体。
融合型,并购双方认识到构成组织的两个或多个文化群体的异同点,但并不是忽视或压制这些文化差异,而是通过文化间的相互补充和协调,形成全新的统一的组织文化。
促进型,当强文化与弱文化相遇时,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强文化吸收弱文化中合理的部分,并做出适应性调整,使原有的文化功能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