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时代的网络效应问题研究
数字经济时代的网络效应与价值创新
数字经济时代的网络效应与价值创新随着数字科技的崛起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新的商业形态和商业模式,而且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数字经济时代,网络效应和价值创新已经成为了关键的因素。
本文就来谈谈数字经济时代的网络效应与价值创新。
网络效应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现象之一。
网络效应指的是网络上的一种效应,也就是两个人之间连接的价值,是由许多人使用同一个服务而形成的价值。
例如,如果有更多的人使用Facebook,那么它就会变得更有价值,因为这个平台上会有更多的用户互相之间进行互动、分享和交流。
在数字经济时代,网络效应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数字经济的特点是规模经济,也就是当经济规模扩大时,成本降低,利润增加。
网络效应和数字经济的规模经济密切相关。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数字化的平台进行商业活动,这些平台的价值也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数字经济时代也强调了价值创新的重要性。
数字经济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而且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数字经济,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生产更具有个性化和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企业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通过价值创新,数字经济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质量和体验。
例如,许多数字化的平台上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设计的,这些平台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
这些平台也可以更好地利用数据和分析工具来推广产品,并针对市场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
总之,数字经济时代的网络效应和价值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数字化的平台和服务已经成为了商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好处。
随着数字经济进一步加速,我们可以预见到数字经济的规模和影响力会不断扩大,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也会随之加深。
对网络效应认识的浅析
对网络效应认识的浅析摘要在网络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网络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从手机到电脑再到手机,网络已经越来越便利,可以通过网络购物、理财、远距离交流。
网络效应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网络效应的内涵着手,讨论了网络效应的分类,分为直接网络效应、间接网络效应和双边网络效应。
最后对网络效应进行了综合的阐述,要积极引导正网络效应,抵制负网络效应,在网络这个“大熔炉”中发展自己。
关键词:网络效应;消费者;网络一网络效应的内涵在这个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21世纪,网络已经对大多数人并不陌生。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网络的效应越来越重要。
经过中外学者的研究,把网络效应定义为,使用者在网络框架中对信息的满足和需求程度,这种程度对于网络使用者额外获得的利益变化的影响。
人们为了更好的使用信息产品,通常要进行信息之间的交流,这就应运而生了信息产业以及电子商务等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产业。
网络规模的大小与这些行业的生存息息相关。
如果只有一小部分使用网络,他们不仅在交流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还会使固定成本大大增加以至达到天价。
随着更多用户加入网络,这种行为会增加规模经济,降低运营成本,产生的网络效应会成幂次方倍数增加,所有使用者都会从增大的网络规模中实现更大的价值。
最早的网络效应研究Leibenstein( 1950)的是关于消费者之间的影响程度,对于这种相互的影响用“彩车效应”来解释,对于一件商品,人们普遍的想法是“赶时髦”,是出于相互攀比的心态来购买,可能对于自己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
这种想法在当时并没有得到证实,也没有人与他产生共鸣,直到20世纪70年代,产生了电话行业的垄断,网络效应才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
以传真机行业为例,传真机出现伊始时,传真机的制造者们都在提高传真的速度上下功夫,他们与机场连接起来的飞行服务站合作,这些站点使用传真设备在彼此之间传递每小时的气象报告。
这不仅提高了传真的速度,还方便了飞行和飞行调度,使得传真机制造者和飞行服务站组成了一个小网络。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成因研究:结构方程模型的证据分析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成因研究:结构方程模型的证据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暴力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网络暴力不仅对个人造成伤害,还可能对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的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自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的成因,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社会各界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文章首先对网络暴力和群体极化效应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
接着,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分析自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的主要成因,包括信息传播机制、群体心理、社会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定量方法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的影响程度。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揭示了自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的成因及其作用机制,为预防和干预网络暴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章也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期推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
二、文献综述在自媒体时代的网络环境下,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深入探究网络暴力群体极化效应的成因。
为此,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综述。
关于网络暴力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产生原因涉及多个方面。
一方面,网络匿名性和距离感使得部分网民在表达观点时缺乏自我约束,容易产生过激言论和行为。
另一方面,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使得网络暴力行为往往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制止,从而加剧了网络暴力的发生。
群体极化效应的研究表明,在群体讨论中,个体倾向于表达与群体主流观点一致的看法,从而导致群体观点趋于极端化。
这种现象在网络环境下尤为明显,因为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且缺乏有效的信息筛选和过滤机制,使得极端观点更容易被传播和扩散。
关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该模型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可以系统地分析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因果关系。
网络时代如何应对信息茧房效应
网络时代如何应对信息茧房效应在当今的网络时代,我们享受着信息获取的便捷,但与此同时,“信息茧房”效应也逐渐凸显,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所谓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在网络中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久而久之,如同被茧房包裹,视野变得狭窄,思维也受到局限。
那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信息茧房效应呢?首先,我们要意识到自己可能身处信息茧房之中。
很多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被算法推荐的内容所吸引,沉浸在与自己观点相似、兴趣相符的信息海洋里。
比如,喜欢体育的人,打开手机看到的总是各类体育赛事和明星动态;热衷于美食的人,满屏都是美食推荐和烹饪教程。
这种个性化推荐看似贴心,但却在无形中让我们陷入了一个狭窄的信息圈子。
要打破这种局面,我们就得有自我反思和警醒的意识,时常问问自己:是不是只在接收某一类信息?是不是对其他领域的知识知之甚少?其次,主动拓展信息获取渠道至关重要。
不能仅仅依赖于那些常见的社交媒体平台和搜索引擎。
我们可以尝试去关注一些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专业网站、论坛或者博客。
例如,如果平时只关注娱乐新闻,不妨去浏览一些科技、财经、文化类的网站,了解一下行业动态和前沿知识。
还可以订阅一些优质的纸质杂志或电子刊物,这些经过精心编辑的内容往往能够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信息。
此外,积极与不同观点的人交流也是打破信息茧房的有效方法。
在网络交流中,我们很容易陷入同温层,只和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人互动,这样会强化我们原有的认知。
因此,要有意识地去接触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倾听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可以参加线下的讨论活动、读书俱乐部,或者在网络上加入一些观点多元的社群。
在交流过程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急于反驳和争论,而是试着去理解对方的立场和依据。
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能够拓宽视野,发现问题的多面性,从而避免被单一的观点所束缚。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也是应对信息茧房的一剂良方。
当我们对更多的事物产生兴趣时,自然就会主动去探索和了解相关的信息。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及原因分析摘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便利和知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和潜在危机。
这既有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力等客观原因,也有学生自身修养不高、自控力差等主观原因。
探究其原因,对症下药,解决网络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应用网络。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影响;原因生活在21世纪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其手机和电脑的拥有率是很高的,当下实地走访任何一所高校校园,你都可以发现,学生人人都拥有一部手机,且都是智能手机,除此之外,很多学生都还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可以上网。
可以说计算机与互联网络的应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影响是极大的,一方面大学生享受着由此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它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和潜在危机,其网络生活状况令人堪忧。
一、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一)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1.便于大学生学习、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互联网络因自身所拥有的快捷,大容量等的特点,使得网络成为一个超大型的知识数据库。
互联网络上,网站门类众多,内容丰富,涉及门类科目齐全。
既有万方、同方、中国知网等这样的学术性网站;还有百度、谷歌等综合型网站以及各种官方新闻网站、教育性网站等等。
很多学术知识网站是中国网络门户里的学术权威,囊括了知识界研究的丰硕成果,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知识信息,供其阅览借鉴;同时,互联网络上收纳储存的知识信息,还包括国外乃至世界各地的知识文化。
当代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互联网络查阅自己所需的相关知识、信息,轻松便利的了解和学习各国的文化知识。
现在为了便于大学生的学习,各大高校都建有属于自己的校园网站,虽然不如其他大型的网站齐全,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
如我校的校园网,内设有全校不同学院的专业知识信息、校内优秀教师的精品课件、还有一些关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以及民风民俗的知识信息等,可供学生了解学校各专业特色,提供学生下载和自主学习,扩大视野。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策略研究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策略研究随着新媒体和社交网络的普及,网络舆情危机已经成为企业或政府不可忽视的风险之一。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危机愈发复杂多变,传统危机公关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危机治理需求。
因此,研究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策略对于企业或政府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或缓解危机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大数据时代下,网络舆情危机具有以下特点:1.信息量大且速度快:大量信息既是危机应对的有利条件,也是危机升级的重要原因,同时,信息的传播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引发广泛影响。
2.舆情观念日益成熟:在信息时代,人们对舆情的认知和处理能力不断提高,流言、黑话、低俗言论等负面舆情越来越难钻。
3.效应越来越恶劣:网络舆情危机不断引发人们的关注,造成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恶劣。
1.危机预测和风险评估企业或政府应加强舆情监测,进行危机预测和风险评估。
在舆情紧急事件发生之前,通过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和研判,及时预测危机风险,制定危机预案。
2.快速反应和决策企业或政府应对危机快速反应,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在危机发生时,要立即展开危机公关工作,及时发布正面信息,避免危机扩大化,以降低潜在影响。
3.积极引导舆论企业或政府不仅要防守,还要积极引导舆论,主动向公众传递正面信息。
这需要提前树立企业或政府的良好形象及口碑,平时谨慎言行,积极回应公众关切,提高公众满意度和信任度。
4.加强危机处理能力企业或政府还应加强危机应对专业能力的建设,大规模调整出现危机的部门,专门建立危机应对部门,并配备专业的危机应对人员,以提高危机处理能力。
5.多方合作应对危机企业或政府可以结合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应对网络舆情危机。
这需要建立起广泛稳定的社会关系,积极发展社会资源,同时提高社会舆情素质,形成良性的舆论生态环境。
总之,网络舆情危机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仅仅是企业或政府的责任,更需要公众、媒体等各方的参与,共同推进网络舆情危机的有效处理。
同时,针对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特点,治理策略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环境。
外部性_网络外部性与网络效应
外部性、网络外部性与网络效应朱 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收稿日期] 2001-09-11[作者简介] 朱 彤(1970—),男,贵州玉屏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一、引 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其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网络”也逐渐成为日常用语。
不过,经济学对网络以及与网络化相关现象的研究要比这早得多,经济学文献中的“网络”概念,也决不仅仅指互联网,其含义要广泛得多:有时是指各种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以及因特网等“有形网络”(physical network );有时是指“无形网络”(virtual network ),如电子邮件使用者网络。
无论是有形网络,还是无形网络,都表现出一种共同特征:当消费者通过购买特定产品或服务加入某一网络,如通过购买电话服务加入电信网络时,他所获得的效用依赖于同一网络中使用同样产品或服务的人数。
这种在特定消费行为方面的“互存性”(independency ),被称为“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ies ),也有的文献称之为“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 )。
大多数经济学家不加区别地使用这两个概念,但事实上,两者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这种状况反映出网络外部性概念的一些重要方面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和澄清。
由于很多IT 产品与高新技术产业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这种“网络外部性”,进一步研究网络外部性的这些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这涉及到如何认识“网络经济”时代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比如,网络外部性是否真的是造成市场失败意义上的外部性?它在什么情况下会导致市场失败?等等。
二、网络与网络外部性(一)网络概念及其经济含义网络概念的含义很广,在最一般意义上,网络是指通过一系列链路(links )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起来的一组节点(Richard Schmalensee ,1995;Nicholas Ecnomides ,1996)。
网络暴力现象及其对策文献综述
[3]温洪泉.网络舆论暴力产生模式探究[J].现代视听.2011(03)
[4]楚喆.网络舆论暴力的成因与对策[J].运城学院学报.2011(04)
[5]陈莹.关于网络舆论暴力与新闻取舍的探讨[J].新闻传播.2011(08)
万磊在《“网络舆论暴力”与网络自律》中表示, 治理网络上的暴力, 首先要从网民的自身, 特别是对青少年网民的教育和引导, 因为他们缺少分辨是非的能力。加强自媒体舆论管理法制化建设也是必然选择。自媒体由技术创新孕育而来, 引发的很多新问题是以往通行的法律所不能解决的, 为防止不当的“网络审判”、舆论审判以及网络水军等违规自媒体人的叵测引导, 煽动有错误倾向性的舆论扰乱正常的司法活动, 有必要制定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政策, 使对网络谣言的界定, 对编造、传播谣言行为的界定及相应法律责任的判断有法可依, 在制定这些规章的同时落实监管, 对违法违规行为作出查处, 也让每个自媒体人意识到自己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肩负着义务, 坚守法律底线, 不扰乱正常的司法活动, 共同推进司法机关和自媒体的良性互动。
在聂亮的《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因素与对策》和楚喆的《网络舆论暴力的成因与对策》中表示, 网络上偏激、辱骂的语言, 而后发展为人肉搜索, 利用网民的力量将当事人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以及个人的隐私全部公之于众。但是这种以暴制暴的手段只能满足网民的情绪发泄, 对事件的本身根本起不到改变的作用。一些网民为发泄不满, 把网络上的暴力带到现实中, 打恐吓电话或者短信, 对当事人的私有财产进行破坏, 网络上这种肆无忌惮的方式, 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将不堪设想, 将会影响到社会树立良好的风气, 从而制约社会的健康发展。网络暴力的愈演愈烈, 对事件的当事人造成的伤害不可想象, 而且对社会的道德标准造成严重的影响, 从而导致社会中不稳定因素的出现, 因此, 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遏制网络暴力的发生。在那段被称为“天朝上国”的漫长历史岁月里, 我们绝不会预料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 短短几分钟内一段言论就可以被转载数十次、数百次甚至数万次, 这无疑是科技进步带来的福利, 然而反观其象, 这种“点击、复制、粘贴、发送”式的快速肆意传播带来的弊端也是无法估量的。就我们自身权益而言, 公众在通过网络表达意愿的时候, 自己的隐私权也遭到了莫名侵犯。大多数网站都使用了具有跟踪功能的软件, 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利用这一软件制作了用户的个人档案, 可以基本上掌握用户的个性资料和网上购物习惯, 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实现其商业目的, 我们打开网页常看到的“浏览历史”和”为你推荐“条目其实就是隐私权被无形侵犯的表现。
网络时代的信息过载现象
网络时代的信息过载现象————————————————————————————————-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无论是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还是各类应用程序,信息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涌现。
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信息过载。
本文将探讨信息过载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信息过载的原因信息过载,顾名思义,是指获取到的信息量超过了个体的处理能力。
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技术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生成与传播变得极其便捷。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大量的新闻、文章和社交媒体动态使得个体难以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2.社交媒体的普及:平台如微博、微信、Facebook等的广泛使用,让人们在社交互动中不断接收到信息。
这些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即时的,容易让人陷入信息的洪流之中。
3.内容生产的门槛降低:媒体和内容创作者的数量激增,使得信息的生产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
这种多样化的声音虽然丰富了信息的来源,却也导致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加剧了判断的难度。
信息过载的影响信息过载会对个体和社会产生许多影响:1.决策能力降低:面对海量的信息,个体往往难以有效筛选出重要信息,导致决策变得困难。
人们可能会选择忽略某些信息,但这也可能导致潜在的机会被错失。
2.心理压力增大:信息过载不仅让人感到疲惫,还可能导致心理上的焦虑与压力。
不少人因为无法消化大量信息,而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产生焦虑症状。
3.知识获取的困难: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个体在获取有用知识时,常常会迷失方向。
一些重要信息可能被淹没在海量数据中,使得个人的学习效率降低。
应对信息过载的策略为了更好地应对信息过载现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信息筛选与过滤:使用信息聚合工具或算法推荐系统,帮助我们筛选出更符合个人需求的信息。
例如,可以设置筛选关键字或关注特定的新闻源,以减少不必要的信息干扰。
2.建立信息消费规律:设定每天获取信息的时间和数量,避免无目的的浏览。
网络舆论演讲稿范文
今天,我站在这里,以一个普通网民的身份,与大家共同探讨网络舆论这一热门话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舆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既能传播正能量,也能引发社会风波。
因此,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网络舆论的双刃剑效应。
一方面,网络舆论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可以迅速将一个事件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
这种传播速度,使得我们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民情民意。
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的匿名性也容易滋生谣言、恶意攻击等现象,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网络舆论:一、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为网民,我们要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理性思考。
面对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我们要学会分辨真伪,不盲目跟风,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高网民素质。
相关部门和学校应加大对网络素养教育的力度,让网民了解网络规则,学会文明上网。
通过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活动,提高网民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使网络环境更加清朗。
三、加强网络监管,打击网络谣言。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依法惩处制造、传播谣言的行为。
同时,网络平台也要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内容审核,及时发现和处置违规信息。
四、倡导网络文明,营造和谐氛围。
我们要积极传播网络文明,倡导网民文明用语,尊重他人,不发表侮辱、诽谤、诬告等不良言论。
只有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才能让网络舆论发挥积极作用。
五、加强舆论引导,传播主流价值观。
媒体和自媒体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在报道新闻事件时,要注重客观、公正、全面,避免偏颇和误导。
总之,网络舆论引导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构建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网络舆情的传播效应舆情对社会的影响力
网络舆情的传播效应舆情对社会的影响力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各类信息,包括新闻、评论、观点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在当今社会具有极大的传播效应和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的传播效应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力。
一、网络舆情的传播效应1.速度快:网络舆情传播的速度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只需点击发布按钮,信息瞬间传播到全球范围内。
这使得重要事件迅速引起关注和讨论,揭示了社会问题的敏感和抵制。
2.传播广泛:互联网的无国界性使得网络舆情的影响超越地理范围。
信息在不同平台上不断传递和转发,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需求。
网络舆情能够涉及各个社会群体,创造出巨大的影响力。
3.信息多样性:网络舆情的传播渠道多样,包括社交媒体、新闻门户网站、论坛等。
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获取各种观点和意见。
这使得网络舆情不仅能够传播信息,还能够促进多元化的思想碰撞和交流。
二、舆情对社会的影响力1.舆论引导:网络舆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可以引导公众的舆论。
一篇热门的网络文章、一则引人注目的视频都可能成为热点话题,引发公众对某种观点的关注和辩论。
有时候,舆情甚至能够影响政策制定和社会进步。
2.社会事件处理:网络舆情对于社会事件的处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表达对社会问题的不满,推动有关方面采取行动。
网络舆情有助于监督社会事件的发展,加强对不公正行为的抵制。
3.企业声誉管理:网络舆情对企业的声誉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则负面舆情可能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形象和利益。
因此,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网络舆情的传播,及时回应和处理负面事件,维护自身的品牌形象。
4.社会风气改变:网络舆情对社会风气的改变起着推动作用。
有些网络事件能够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和讨论,激发社会进步的动力。
通过网络舆情,人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社会现象,推动社会思潮的变革。
结语网络舆情具有传播快、广泛、多样的特点,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它不仅引导公众舆论,促进社会事件的处理,而且对企业声誉和社会风气具有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效应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效应研究一、引言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此外,互联网的普及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资讯,使得人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在互联网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信息过度重复,信息的真实性被质疑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影响了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讨论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效应研究。
二、网络效应的概念网络效应是指在某种网络环境下,当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发生变化时,对整个网络产生的影响。
网络效应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它与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
网络效应的存在,使得互联网上一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变得更加难以估量。
同时,网络效应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导致信息重复和信息过载。
三、网络效应的种类网络效应可以分为二类:1.正向网络效应正向网络效应是指当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发生变化时,对整个网络产生正向影响。
例如,社交网络中的用户数量增加,会使得整个社交网络变得更加活跃和有吸引力。
这种变化会使得更多的用户加入到这个社交网络中,从而带来更大的共享和交流。
2.负向网络效应负向网络效应是指当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发生变化时,对整个网络产生负向影响。
例如,当某个网站遭到黑客攻击时,可能会导致整个网站失效,影响到网站上的所有用户。
这种情况会导致用户的流失和公司的经济损失。
四、网络效应的影响因素网络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规模网络规模是网络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网络规模越大,对于整个网络效应的影响就越大。
例如,当某个社交网络的用户数量达到一定级别时,这个社交网络将会成为一个庞大的社区,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
2.用户需求用户需求是网络效应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用户需求可以决定网络效应的持久性和影响的规模。
例如,某个社交网络可能因为用户数量较少而不流行,但如果这个社交网络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那么这个社交网络将有可能引起用户的广泛关注。
对网络效应认识的浅析
对网络效应认识的浅析摘要在网络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网络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从手机到电脑再到手机,网络已经越来越便利,可以通过网络购物、理财、远距离交流。
网络效应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网络效应的涵着手,讨论了网络效应的分类,分为直接网络效应、间接网络效应和双边网络效应。
最后对网络效应进行了综合的阐述,要积极引导正网络效应,抵制负网络效应,在网络这个“大熔炉”中发展自己。
关键词:网络效应;消费者;网络一网络效应的涵在这个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21世纪,网络已经对大多数人并不陌生。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网络的效应越来越重要。
经过中外学者的研究,把网络效应定义为,使用者在网络框架中对信息的满足和需求程度,这种程度对于网络使用者额外获得的利益变化的影响。
人们为了更好的使用信息产品,通常要进行信息之间的交流,这就应运而生了信息产业以及电子商务等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产业。
网络规模的大小与这些行业的生存息息相关。
如果只有一小部分使用网络,他们不仅在交流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还会使固定成本大大增加以至达到天价。
随着更多用户加入网络,这种行为会增加规模经济,降低运营成本,产生的网络效应会成幂次方倍数增加,所有使用者都会从增大的网络规模中实现更大的价值。
最早的网络效应研究Leibenstein( 1950)的是关于消费者之间的影响程度,对于这种相互的影响用“彩车效应”来解释,对于一件商品,人们普遍的想法是“赶时髦”,是出于相互攀比的心态来购买,可能对于自己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
这种想法在当时并没有得到证实,也没有人与他产生共鸣,直到20世纪70年代,产生了行业的垄断,网络效应才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
以传真机行业为例,传真机出现伊始时,传真机的制造者们都在提高传真的速度上下功夫,他们与机场连接起来的飞行服务站合作,这些站点使用传真设备在彼此之间传递每小时的气象报告。
这不仅提高了传真的速度,还方便了飞行和飞行调度,使得传真机制造者和飞行服务站组成了一个小网络。
浅析网络时代的“信息茧房”现象与“破茧”方法
第10卷第10期 2019年05月Vol.10 No.10 May 201967浅析网络时代的“信息茧房”现象与“破茧”方法林 琳(海南大学,海南海口 570228)摘 要:网络时代,先进的互联网与移动终端技术在方便人们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茧房”效应。
大数据以及算法推荐的大面积应用,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更自由地依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接触的信息。
现代人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先进技术背景下,在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遭受着“信息茧房”的困扰。
本文将从当下大热的一些互联网产品说起,试图分析“信息茧房”对现代人的影响并探讨可行的“破茧”办法。
关键词:网络时代;算法推荐;“信息茧房”;“破茧”办法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9)10-0067-02“信息茧房”理论由哈佛教授凯斯·桑斯坦于2006年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
通过对互联网环境中人们信息选择方式的考察,他认为人们在互联网中对信息的选择是不全面的,人们通常偏向于选择接触自己感兴趣或者更了解的领域的信息,而忽略了其他诸多领域,从而将自己的生活禁锢在一个蚕茧般的“茧房”中。
如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正让“信息茧房”变得前所未有的巨大与坚固,我们有必要意识到用户在利用新媒体获取自己的信息时,往往沉浸在各自的“信息舒适区”难以自拔,故步自封。
一、当下大热的网络产品的“信息茧房”现象近年来,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但在互联网看似信息爆炸,各种信息碰撞交流的表面下,多款互联网产品却成了“信息茧房”的温床。
我们将以几个常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互联网产品为例,试析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茧房”现象。
(一)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APP与微信相比,我们以相对弱关系属性的平台微博为例,能更好地说明如今各种社交软件中存在的“信息茧房”现象。
微博的弱关系属性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息茧房”产生的可能性,但是微博看似自由的信息交流表象下,其实也隐藏着形成“信息茧房”的危机。
互联网对信息传播的影响辩论辩题
互联网对信息传播的影响辩论辩题正方,互联网对信息传播的影响是积极的。
首先,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的来源和传播渠道。
在过去,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包括新闻网站、社交媒体、博客等。
这样一来,信息传播的范围大大扩展,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情况。
其次,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可以迅速传播重要信息。
比如,当发生重大事件时,通过互联网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到相关信息,这对于及时采取行动、救助受灾群众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经说过,“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传播的速度变得前所未有的快速。
”。
最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促进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轻松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进行交流讨论。
这种信息共享和交流有助于促进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有利于人们的思维发展。
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言,“知识就像火把,越多人分享,光芒越耀眼。
”。
反方,互联网对信息传播的影响是消极的。
首先,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存在着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
在互联网上,由于信息传播的自由性,很多虚假信息和谣言可以迅速传播开来,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比如,一些不实的健康信息可能导致人们错误地采取健康行为,造成身体健康受损。
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谣言是越滚越大的雪球。
”。
其次,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缺乏审查和监管,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在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不良信息,比如色情、暴力等,这些信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同时,一些极端思想和言论也可能在互联网上得到传播,对社会稳定产生威胁。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言,“过度自由的言论容易导致社会的混乱。
”。
最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加剧了信息泛滥和碎片化。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面临着大量的信息,但很多信息都是碎片化的,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这导致人们很难获取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容易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
正如美国作家阿尔多斯·赫胥黎所言,“信息泛滥是知识的贫乏。
浅析互联网时代下信息茧房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互联网时代下信息茧房的影响及对策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本文主要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特征,着重概括了信息茧房效应下出现的认知狭隘、网络暴力、群体极化等问题,以图从多角度展示解决互联网信息茧房负面影响的紧迫性,最后寄希望于用户、运营商以及社会三个角度解决问题,为创造风清气正、健康的网络生态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信息茧房视野狭隘认知退化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社会带来极大的变化,基于互联网搜索信息、提供信息和整合优化信息的能力衍生出很多产品和服务。
我们可以看到两微一端、今日头条、梨视频等热门应用顺应时代潮流,紧抓用户心理异军突起,在2017年的两会报道中,各种互联网新技术不断涌现,大数据、人工智能、VR等技术运用更加娴熟,互联网大正在极大地改变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手段。
1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特征基于受众多样化信息需求以及受众分化的格局,内容生产者更多的考虑受众的年龄、职业、兴趣等方面的信息需求,开始制作出针对不同信息偏好的受众不同的信息内容。
比如今日头条这一客户端中,把内容分为推荐、娱乐、体育、视频、社会、热点、国际、财经、数码等多个板块,而这些板块分别有对应不同信息获取偏好的人群,所以在信息内容的传播过程中能够兼顾不同的人群和他们差异化的关注区域,以不同味道的佳肴很好的把握住读者和用户的味蕾,并且通过长期的交流互动不断打造用户与内容的粘性,以期与用户之间建立起长久的、可持续的关系,获取长久效益。
从传播效果的角度来看,相较于传统的文字信息、图片信息而言,现如今提供的信息内容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就拿最新上线的梨视频来说,它针对年轻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视频信息,以讲故事的方式传递好中国的声音这样的核心理念,2016年底刚刚问世就吸引了公众关注的目光。
同时,短视频播放的时长相对较短,内容涉及领域多样,受众可以利用公交车的时间或者走路散步等一些碎片化的时间接受短视频传达的主旨,受到很强刺激和触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题目:论网络时代的网络效应问题研究学号YB************* 姓名杨倩学院远程教育学院指导教师专业工商管理论文成绩完成时间:2014 年 4 月23 日目录摘要 (1)一、网络效应 (2)(一)网络时代的进入 (2)(二)网络效应的概念 (2)(三)网络效应与网络外部性 (3)二、网络效应的分类 (3)(一)直接网络效应 (3)(二)间接网络效应 (3)三、网络效应的本质 (4)四、网络效应的经济特性 (4)五、网络正效应和网络负效应 (4)六、网络效应分析 (6)结论 (8)参考文献 (9)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通常最为常见的电脑、手机在广大人群中已经拥有了很高的普及率,尤其以手机的最。
随着安卓系统的产生,引发的手机还贷,智能机已经成为手机的主流。
强大上网终端是网民用户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人类进入网络时代,由网络产生的效应也在时刻影响着现在人的生活。
网络效应分为网络正效应和网络负效应。
在此次论文中则是论述网络时代的网络效应问题,通过介绍网络效应的概念、分类、以及网络效应经济特性作为网络效应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效应;网络正效应;网络负效应;网络效应经济特性论网络时代的网络效应问题研究一、网络效应(一)网络时代的进入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以1993年美国宣布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后,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纷纷制定和建设本国的NII,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再次迅猛发展,使计算机网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目前,全世界形成了以美国计算机互联网(即Internet)为核心的网络覆盖。
人类的发展开始正式跨入网络时代。
中国网民现状:截至2013年12月,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统计状况显示,中国网民的规模达到6.18亿,全年新增网民53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
除此之外,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手机网民的规模达到5亿,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中国网购用户高达3.02亿网民,使用率达到48.9%。
这些数据无疑一部宣示着中国网络的快速发展,中国进入网络时代。
(二)网络效应的概念所谓网络,是由节点和连线构成,表示诸对象及其相互联系。
在计算机领域,网络是信息传输、接受、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让实现这些信息的共享。
所谓效应是指在有限坏境下,一些因素和一些结果而构成的一种因果现象。
而网络效应,顾名思义,是在网络中的信息的共享的环境下而产生的一种因果。
信息产品存在着互相联系的内在需求,这些信息产品的诞生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信息的收集和信息的相互交流。
这种对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与网络的既定规模密切相关。
如果网络中只拥有少数用户,他们不仅要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而且只能与数量有限的少数人交流信息和使用经验。
如果网络中的用户数量较大,这种不利于规模经济的情况将得到明显的改善,减少了由各人承担的运营成本,个人承担的运营成本随着网络中拥有的用户数量增加而不断减少,与此同时,对于信息收集的范围野不断扩大,信息收集量与信息分享都将呈几何倍的增长,信息产品的价值也在不断升高。
此时,网络的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
这种情况,即某种产品对一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该产品的其他用户的数量,在经济学中称为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或称网络效应。
(三)网络效应与网络外部性网络效应是指某种产品对一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该产品的其他用户的数量的现象称网络效应。
网络外部性是指连接到一个网络的价值,取决于已经连接到该网络的其他人的数量。
两者直接的界限极为模糊,但经济学中的网络外部性并不能够直接的概括或等同于为网络效应,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网络外部性是网络效应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网络效应的分类网络效应可分为直接网络效应和间介网络效应。
(一)直接网络效应直接网络效应是指同一市场内消费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即使用同一产品的消费者可以直接增加其他消费者数量的效用。
直接网络效应的典型例子:计算机的使用。
计算机用户使用的计算机能够通过所有计算机用户收集信息和在虚拟平台上分享信息。
而能够完成分享的人员只限于计算机用户。
而其他人想要获得这一类信息,则必须通过使用计算机才能够获得信息收集和信息分享的权利。
这样,通过一个用户的使用而直接增加的其他使用者的数量即为直接网络效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际圈,联系方式也有所不同,以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联系方式之一的微信而言,在个人使用微信交流的时候,在不断促进个人朋友圈内的其他朋友安装微信软件,并且成为微信的消费者之一。
这样促使使用微信的消费者的数量增加的现象即为直接网络效应。
(二)间接网络效应间接网络效应主要产生于基础产品和辅助产品之间技术上的互补性,这种互补要求导致了产品需求上的相互依赖性。
在一个产品的产生直接网络效应同时,也会产生其相应的间接网络效应。
依然以计算机的使用为例,以计算机而产生的副产品而言,其各类软件的应用功能,而各类软件的层出不穷,同样使计算机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即用户使用一种产品的价值取决于该产品互补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一种产品的互补性产品越多,那么该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就越大。
三、网络效应的本质网络效应的本质就是价值,消费者在网络上通过不同的方式或途径获得相应的价值。
而消费者的价值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的产品本身的价值,即在没有其他关系在而产品本身具有的价值。
另一个方面则是网络价值,即是消费者通过与其他消费者的沟通交流所获得价值。
网络效应的价值体现在就是在其网络价值上。
如果其不存在网络价值,那么网络效应就毫无意义。
在网购模式疯狂运行的今天,网络的快捷方便的购物方式,一键运送到家的服务,使我们在购物方面变得更加轻松。
而网购的产品其本身的价值的存在可以认为是产品本身的价值。
在网购过程中,对于物品的图片,以及各买家的评价等方面的信息,则是网络价值。
网络价值的形成在于众多的网络用户,网络用户的增加,同样带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分享,而这样的循环则是网络价值逐步升高。
从而使消费者获得满意的需求。
四、网络效应的经济特性网络的供需要求与传统的供需关系存在很大的差异,传统的供需关系曲线在网络效应的经济曲线不同。
传统的共给方式,在供给方经济范围内,覆盖的地域越广,供应人群越多,平均成本将会越大。
而网络效应的经济曲线则恰恰相反,平均成本随着供应范围的增大,供应人群的增加而降低。
而在需求方面,网络效应的经济特性曲线则是需求方的平均利润随着范围的扩大,应用人群的增加而升高哦。
在这两方面综合的情况而言,即范围越广,应用人群越多,供给方的平均成本越低,而需求方的平均利润越大。
这正是网络经济的与传统经济关系的最大区别之处。
也是众多商家希望能够完成的经济模式,也是将产品做大做强的方法之一。
五、网络正效应和网络负效应网络效应是指在网络这个大坏境下,其中包含的节点数越多,那么其存在的价值就会越高。
在电脑、手机疯狂蔓延的今天,只有电脑、手机的数量不断增长,才能够体现出网络价值。
就好比只有一个人拥有电脑,那么其通过电脑手机的信息源自何处?又与何人分享信息呢?由此,网络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
但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其存在的网络价值也就越来越高。
着便是网络效应。
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电脑中可以没有游戏,可以缺少办公软件,但惟独不能缺少QQ。
QQ的存在几乎代表了应用人群的网络关系,哪怕很多人都对QQ有所意见,但是却不会将QQ从电脑中删除。
这也是QQ的成功因素之一,广大的用户群体,QQ代表的已经不是一个聊天软件,其成为了人际关关系的一种联系方式,也代表了一个用户的网上的社会关系,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网络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常规的生活模式,快捷便利的联系亲朋好友,简单方便的信息收集与信息分享。
从中获得大量的福利。
各类软件的层出不穷也使得网上生活更加丰富。
例如:多种多样的游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各类弼办公软件是的工作可以更有条理,野更为简单。
丰富的信息量提供各种出行、旅游、住宿、美食等相关信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网上购物,让你不必出门,无需领着大包小包在商场内游荡,轻轻松松查看各类商品,便宜而多样的商品任你挑选。
这样的正反馈机制使得更多的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的加入。
在我们不断关注网络效应的时刻,也在不断地衍生着不可忽视网络负效应。
网络中信息传播迅速,信息数量庞大,但在如此繁杂的信息中,则存在很多有害而无益的信息。
例如,各类诈骗信息,现在网络诈骗事件频发,其根源便是网络负效应。
还有病毒也是网络负效应的产物,我们在Windows这个巨大的个人计算机平台,其中充斥着众多的网络节点,多多的网络节点同样承担着重大的风险,而损失也将是巨大的,病毒的扩展速度难以想象,而造成的影响也尤为巨大,损失也十分重大。
除了病毒这影响范围广大的网络负效应产物,其余的不良信息也是层出不穷,所以网络负效应在伴随着网络效应的运用也在不断地影响着网络用户的网络坏境。
网络用户在通过网络获得各种便利的同时,也承担着遭受重大损失的风险,除却病毒,有害信息不谈,就是各类流氓软件的行径也令用户防不胜防。
网络用户的快速增长,也使网络运营的维护成本越来越高。
就以目前最为流行的网络竞技游戏英雄联盟而言,在每一个服务器都有着爆满的时刻,不但进入时需要等待,在游戏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延迟。
这便是用户增多,使得服务运行艰难,而在维护时所需要的维护成本越高。
也如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圈,在生活圈中我们有父母亲人,同学,朋友,同事,甚至QQ好友等社会关系,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去维持这些社会关系,通过打电话,聚会,QQ等方式来联系这些人,以维持着不同生活圈的社会关系。
这些生活圈的人数越多,我们所需要付出的时间也会越多。
我们自己就相当于一个网络平台,其中的节点数越多,社会关系就月丰富,带来的潜在的机会也将越多,但是在维护关系上也越耗费时间,这就如同网络运营一样,需要的维护成本越高是一个道理。
当我们认为时间价值远高于社会关系价值时,我们所需要的就不是社会关系的无限制膨胀,而是更好地维持现有的生活圈。
这就如同服务器已满,不在接受新客户一样。
网络的维护则是在一个服务器数量达到一定额度,便会增加服务器,而成本就会升高。
六、网络效应分析网络效应的存在价值在于使用网络的人员数量,参与的人数越多,那么网络效应所表现出的网络价值就会越高。
如果没有人使用网络产品,那么网络效应就没有价值存在,也就不会有人去使用网络产品。
没有需求的产品便没有了价值。
反之,如果有足够的使用者,网络产品就会有价值,也就会有更多的人群需求,网络产品的价值也就会越大,这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这个雪球也会就会在滚动的过程中不断变大,这就是网络价值的升值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