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认识11到20 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认识11到20教学课件25

认识11到20教学课件25
) 写一写: (1 6
说一说: 1个(十 十七 )和7个(一 )合起来是( )。 写一写: 1 7
说一说: 1个(十 )和8个(一 )合起来是 十八。
) 写一写: ( 1 8
说一说: 1个(十 )和9个(一 )合起来是十九。 写一写: (1 9 )
1个十
1个十
2个十是二十
20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 学习,你学到 了什么?
抢答
(1) 15是由( 1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
(2) ( 1)个十和( 7 )个一合起来是17。 (3) 16前面一个数是(15 ),后面一个数是(17 )。 (4) 与19相邻的两个数是( 18)和( 20)。
11~20各数的认识
第1课时
先数出十根小棒,捆成一捆。
10个一
1个十
1
捆一捆:
说一说: 1个(十 )和1个(一 )合起来是 十一。 写一写: (1 1 )
1
说一说:1个( 十)和3个(一 )合起来是 十三。
写一合作。
2.边摆边说。
• 课堂活动
• 打电话游戏 • 要求:先老师打,学生接。 • 然后同桌相互打。
等你来挑战
• • • • • • • • 1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14)。 1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 17)。 9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19 )。 15是由( )个十组成。 5 )个一和( 1 12是由(1 )个十和( 2 )个一组成。 6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16)。 1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18)。 13是由(3 )个一和( 1 )个十组成。
怎样摆可以让 别人一眼看出 来有几根?
说一说: 1个(十 )和2个(一 )合起来是 十二。
) 写一写: (1 2

认识数字11-20

认识数字11-20

教案认识数字11-20一、引言1.1背景介绍学生已掌握10以内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

数字11-20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日常生活和深入学习数学有重要意义。

1.2教学意义帮助学生建立数字11-20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和数学思维能力。

1.3教学氛围营造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字11-20的兴趣。

利用教具和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字11-20的大小和顺序。

二、知识点讲解2.1数字11-20的认识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具,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数字11-20的形状和特征。

引导学生发现数字11-20之间的规律和联系,如相邻数字之间的差值。

培养学生对数字11-20的识别和记忆能力。

2.2数字11-20的读写教授学生数字11-20的正确读法和写法,如“十一”、“十二”等。

通过练习和游戏,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11-20的读写技能。

培养学生对数字11-20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3数字11-20的排序利用教具和实物,让学生动手操作,将数字11-20按顺序排列。

引导学生发现数字11-20之间的顺序关系,如“十一”在“十二”前面。

培养学生对数字11-20的排序和比较能力。

三、教学内容3.1数字11-20的认识与读写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数字11-20的形状和特征。

教授学生数字11-20的正确读法和写法,如“十一”、“十二”等。

通过练习和游戏,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11-20的读写技能。

3.2数字11-20的排序与比较利用教具和实物,让学生动手操作,将数字11-20按顺序排列。

引导学生发现数字11-20之间的顺序关系,如“十一”在“十二”前面。

培养学生对数字11-20的排序和比较能力。

3.3数字11-20的应用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数字11-20解决实际问题,如数数、购物等。

引导学生将数字11-20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字11-20的运用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读写数字11-20。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版本:人教版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11-20的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11-20的数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1. 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11-20的数。

3. 运用11-20的数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1. 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11-20的数。

3. 运用11-20的数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10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老师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要学习更大的数,你们猜猜是什么数呢?二、探究(15分钟)1.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11-20的数的规律。

2. 学生尝试读出11-20的数,并讨论如何写这些数。

3.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11-2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实践(15分钟)1. 老师出示生活中的图片,如水果、动物等,引导学生用11-20的数进行描述。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用11-20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3. 老师选取几组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四、巩固(15分钟)1. 老师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11-20的数进行简单计算。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进行个别辅导。

3. 老师选取几道题目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总结(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11-2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3. 老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生活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了11-2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同时,通过运用11-20的数进行描述和计算,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能力。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6.1 数与运算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6.1 数与运算

9 11
14
17
第9行 9 11 12 15 17 18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
第10行 10 12 14 16
出口
选自教材第106页应用提升第1题
入口
第1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填写空格中的数,你
6+0
6+2 6+3 6+4 6+5
6+7
6+9 6+10
7+0 8+0 9+0
7+1 8+1 8+2 9+1
7+3 98+加47等87++于55 781++666。8+7
9+3 9+4
9+6 9+7
7+8
7+10
9+849289加+加+9967598等等+ +11于00于多多少少??
10+1 10+2 10+3
7+8
7+10
8+0 8+1 8+2
8+4 8+5 8+6 8+7
8+9 8+10
9+0 9+1
9+3 9+4
9+6 9+7 9+8 9+9 9+10
10+1 10+2 10+3
10+5 10+6
10+8 10+9
选自教材第106页应用提升第2题
1+0
1+1 10+ +222加01+ +5等33 01于++447。01++55
4.在 里填上“>”“<”或“=”。
11 17-6 < 14
17
17

6+11 17-0

14 6+8 13
10 19-9
11 4+7 10 4+6



9
11 10 6+4
2+8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11-20各数的认识》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各数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进行数的排列和比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10各数的读写方法,对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数的顺序和比较还不是很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读写11-20各数,理解各数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进行数的排列和比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习惯,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各数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数的排列和比较,以及对于数序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实物等。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11-20各数的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11-20各数,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1-10各数,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等教具,引导学生认识11-20各数,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数数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11-20各数的读写,培养学生对数的顺序和比较的理解。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11-20各数的问题,让学生抢答,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得到小奖品。

通过这种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拓展(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11-20各数,如用小木棒、贴纸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中政治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11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11新人教版必修4
方法论:①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②重视 认识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认识,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 原则,发挥科学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1、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
A 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告诉我。们( )
A、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C、实践是认识的一个来源 D、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甲:“不会游泳怎么下水?” 乙:“不下水怎么掌握游泳技能?”
学习目标
1、实践的含义是什么? 2、实践有哪些特点? 3、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思考: (1)是谁在做? (2)做的对象是什么?是在认识世界,还是在改造世界? (3)是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①认识从实践中来,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②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③实践的观点是马哲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既是认识 的起点,又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其公式:实践—认识—实践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 学以致用 ➢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到有”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 求,推动新的探索和研究
材料: 病毒是如何产生的?传染性有多高?致死 率多强?如何有效防止更大范围扩散?连日来,对 新型冠状病毒的发问从未停止,也让这个新传实染践性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 病毒的样貌不断清晰;人类最早发现人体内的具冠,状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病毒的历史源自于1967年,借助电子显微镜,生物 学家阿尔梅达等人可观察到其外膜上有明显的棒状 粒子突起,使其形态看上去像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 冠,因此命名为“冠状病毒”;随着国内外科研人 人的认识能力 员的研究,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6.1 路程、速度、时间 ︳青岛版 (共11张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6.1 路程、速度、时间  ︳青岛版  (共11张PPT)

时”表示这列火车每时行 110 千米。
()
2 、速度÷时间=路程。
()
3 、飞机飞行的速度为 12 千米/分,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80 千米/时,、理解速度的意义和简便表示方法。 2、能发现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
并利用这个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小明 小丽 小华
路程 30米 30米 30米
时间 10秒 10秒11 10秒01
老师44米跑了11秒,小明30米跑了10秒, 我俩谁跑得快?
老师每秒跑4米。 小明每秒跑3米。
神舟十号每秒飞行8千米. 摩托车每小时行40千米.
轮船每分钟航行300米. 物体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 叫做速度。
蜗牛全速爬10小时才能爬完30米, 它每小时爬多少米?
每分钟行225米 可写作:225米/分 读作:225米每分
每小时行160千米 可写作:160千米 / 时
读作:160千米每时
合作探究
从下列信息中选择两条信息,再根据所选 信息提问题并解答:
①高铁的速度是300千米/时。
②蝴蝶飞了2000米。
③从郑州到上海乘高铁3小时能到达。
④蝴蝶的速度是500米/分。
我们选的信息是 和

提的问题是:

列的算式是:
我们发现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是:
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 10分钟可以行多少米?
请你用手势“ ”或“ ”表示。
1 、一列火车行驶的速度为 110 千米/时“ 110 千米/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6.1交流(21)-苏教版(1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6.1交流(21)-苏教版(11张PPT)
些交流方式呢? 其实,电话的发明我们还应该想到另外一个默默无闻的意大利人,1845年,移居到美国的安东尼奥、梅乌奇。
交流是通过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形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的过程。 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 在生活中遇到以下几种情况你用什么方式交流? 交流是通过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形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的过程。 交流是通过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形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的过程。 其实,电话的发明我们还应该想到另外一个默默无闻的意大利人,1845年,移居到美国的安东尼奥、梅乌奇。 进行交流时,虚心、完整地倾听别人的讲述是重要的,耐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样也很重要。 2、课间活动时候与同学有哪些交流方式? 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 另外,梅乌奇的英语水平不高,无法融入上层社会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发明,随后,梅乌奇患上了重病,不得不以区区6美元的低价卖掉 了自己发明的通话设备,1874年,梅乌奇寄了几个“远距离传话筒”给美国电报公司,希望能将这项发明卖给他们,但是他并没有得 到答复,当请求归还原件时,他被告之这些机器不翼而飞了! 5、当你的爸爸妈妈出差到外地,你用什么方式与他们交流? 为什么世人都认为电话的发明者是贝尔而不是梅乌奇呢? 其实,电话的发明我们还应该想到另外一个默默无闻的意大利人,1845年,移居到美国的安东尼奥、梅乌奇。 进行交流时,虚心、完整地倾听别人的讲述是重要的,耐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样也很重要。 梅乌奇制作了“远距离传话筒”,可惜的是梅乌奇生活贫困潦倒,无力保护他的发明,当时申报专利需要交纳250美元的申报费用,而 长时间的研究工作,已经耗尽了他所有的积蓄。

6.1认识11~20(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6.1认识11~20(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6.1 认识11~20(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认识11~20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认识11到20这些数字。

我们将通过教材的第六章来学习这个内容。

在这一章中,学生会了解到这些数字的顺序,以及如何用这些数字进行基本的计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11到20这些数字的顺序,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它们进行计数。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这些数字的实际应用,比如在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11到20这些数字的顺序和运用。

难点则是让学生们理解这些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一幅数字1到20的挂图和一些数字卡片。

学具则是每个学生一本数学书和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来引入今天的课程。

我会让学生们闭上眼睛,然后从11到20中选择一个数字,让学生们猜。

这样既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也能帮助他们复习这些数字。

2. 新课导入:我会通过挂图和数字卡片,向学生们展示11到20这些数字,并引导他们进行计数。

我会让学生们一个个地数,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发音。

3. 例题讲解:我会用一些实际的例题来让学生们理解这些数字的实际应用。

比如,我会出一道题目:“如果我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我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们用他们学到的数字来计算。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用他们学到的数字来解答。

比如,“我有15元,我想买一个5元的玩具和一个3元的糖果,我还有多少钱?”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数字11到20,并标出它们的顺序。

这样学生们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这些数字,并更好地理解它们的顺序。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数字11到20写一篇短文,内容可以包括你今天学到的知识,或者你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数字。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6.11-20各数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6.11-20各数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标题:6.11-20各数认识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版本:人教版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从1数到20。

2. 让学生理解数字11到20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读、写这些数字。

3.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数字11到20的认识和读写。

2. 数数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数字11到20的理解和记忆。

2. 数字的读写准确性。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一起数数,从1数到20。

2. 学生跟读数字,注意发音的准确性。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老师出示数字11到20的卡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数字。

2. 学生跟读数字,注意发音的准确性。

3.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形状,帮助学生记忆数字。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快速说出数字。

2.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说出数字,检查对方的准确性。

3.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数数比赛,提高学生的数数能力。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快速说出数字。

2.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说出数字,检查对方的准确性。

3.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数数比赛,提高学生的数数能力。

五、总结拓展(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数字11到20的认识和读写。

2.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让学生思考数字的其它用途。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和教学课件,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了数字11到20,并通过实践操作和巩固练习,提高了学生的数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形状,帮助学生记忆数字。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字的同时,能够理解和运用数字。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数字11到20的认识和读写。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数字11到20的认识(700字)1. 数字形状的认识:数字11到20的形状具有一定的特点,可以通过观察数字的笔画和结构来帮助学生记忆。

6.1 认识11~20(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6.1  认识11~20(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6.1 认识11~20(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出11~20的数,理解数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1~20的数的认识2. 数量的表达3. 解决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20的数的认识,数量的表达。

2.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意义,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数一数活动,让学生复习10以内的数,引出11~20的数。

2. 新课:(1)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找出11~20的数,并数一数。

(2)引导学生说出11~20的数的组成,如: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1~20的数,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 活动一:数一数,说一说(1)让学生数一数主题图中的物品,说出数量。

(2)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量,如:有12个苹果。

4. 活动二:解决问题(1)出示问题:小明有15个糖果,吃掉了8个,还剩多少个?(2)引导学生用11~20的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11~20的数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 数一数:让学生数一数家里的物品,说出数量。

2. 写一写:让学生用11~20的数写一句话,表达数量。

六、板书设计1. 11~20的数2. 数量的表达3. 解决问题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一数、说一说、解决问题等活动,让学生熟练地数出11~20的数,理解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环节中的学生观察和表达数量的活动。

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11~20的数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核心部分。

一年级上册上册数学课件-6.1 11-20各数的认识 (共22张PPT)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上册数学课件-6.1   11-20各数的认识 (共22张PPT)人教版
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 各数来表示。
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 一组成的,20是由2个十组成的。如:1个十 和5个一组成15。
探索新知二
你能按顺序说出直尺后面的数字吗? 13的前一个数是( ),后 一个数是(( ))比。13大。
归纳总结:
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 11、12、13、14、15、16、17、18、 19、20。
1个十 1个一 11
读作十一
2个十 20
读作二十
课后作业
1.教材P76练习十七第1题、2题。
认一认
10个一
1个十
接着数
1个十
1个一
11
读作十一
接着数
12
读作十二
接着数
1个十
2个一
你能接着数下去吗?
12
读作十二
边摆边数
13
…… 14
再添上1根是多少?
( 1 )个十,( 9 )个一
19
2个十 是 20
我会用
问题: 和 怎样数?怎样摆呢?
18个
15个
归纳总结:
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 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 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新知应用
1.数一数。
从一数到二十。 从七数到十三。
2. 读一读。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2 20 17 19 13 18 16 14 15 11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 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11-20各数的认识
6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情景导入
小明不小心把学具弄乱了,我们快来帮他 整理一下吧!
探索新知一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数的认识整理复习课件-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数的认识整理复习课件-青岛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11—20各数的认识
仔细看书68页、69页,72页、73页, 想一想在这个单元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11—20各数的认识
信息窗一
信息窗二
数数 写数 数的组成 计数单位 数位
十几加几〔不 进位〕
十几减几〔不 退位〕
加减法各局部 的名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
15
1个十和2个一组成〔12〕。 12里面有〔 1 〕个十和 〔 2 〕个一。
10个一就是 1个十。
计数单位“十〞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第二位是〔十〕位。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12+3= 15 17-4=13
加 数பைடு நூலகம்
加 数

被减 差 减数 数
第一关
说一说
“11〞这个数中的两个1意思一样吗? 为什么?
(3)14+3=17 一个加数是 (14 ),另 一个加数是(3 ),和是〔17〕。
(4)15-5=10 被减数是〔15〕,减 数是〔5〕,差是 ( 10 )。
谢谢各位的聆听
1个十
1个一
11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第二关
猜一猜
1 5 (1)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 7 (2)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0 (3) 两个十是

12 14 (4)13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第三关
抢答题:
(1)10个一是1个( 十),20里面有 〔2〕个十。 (2)7个一和1个十组成〔17〕。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数学 课件 6.1 函数(22张PPT)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数学 课件 6.1 函数(22张PPT)

小鱼的条数n(条)
1
2
3 4 ...
所需火柴的根数S(根) 8 14 20 26 ...
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S: S=8+6(n-1).或S=6n+2
针对这一变化过程,仿照前面两个问题分析 的方式,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回答?
归纳总结:
s=200t
S=5a a
5
你举出的实 例有这些特
点吗?
上这述些的变每化个过变程化中过,程有中什都么有共两同个的变特量点,?并且其 中一个变量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也随着变化; 一个变量确定时,另一个变量有唯一的值与之 对应。
已宿知迁水11库月的8日水6:位0变0—化18与:00蓄温水度变量化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温度是时间的函数 时间是自变量
蓄水量是水位的函数 水位是自变量
试一试: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 ,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 应,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
小鱼的条数n(条)
1
问题二:
宿迁11月8日6:00—18:00温度变化
213?...随在当(((着这时123时一间)))间过取711:04的程定0::000变中一00的的的化个,温有温温确,度温变度度定是度量是是的有吗值变?116时化是28o,C;什吗对ooCC;。么?应?温度的取值是否唯一确定
问题三:搭小鱼
……
根据搭小鱼的条数与所需火柴的根数填表
了n元钱,其中常量是 6,变量是 m. 、n
3.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5,它的面积S,其中常量是__5__,变
量是_a__、__S___。
Sa
5
你还能举出 一些类似的 实例吗?
感受生活:
水库水位的及时测量和报告对 防洪抗洪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6.1 11减几(9)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6.1  11减几(9)

11− 只羊?
11-4 = 7(只)
我会解决问题
2. 共有11个 ,我盖住了几个 ?
11−2=9(个)
我会解决问题
3. 每个学生坐1把 ,还差多少把?
11-8 = 3(把)
我会解决问题
4. 水里剩多少只鹅?
11-2 = 9(只)
把3,5,6这3个数填入圆圈中, 使每边上3个数的和都是11。
4

1
2
3
6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梦想,但如果其中一个不断搅扰着你,剩下的就仅仅是行动了。 关心自己的灵魂,从来不早,也不会晚。
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圆满的婚姻,幸福只是来自于无 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 人的一生,可以有所作为的时机只有一次,那就是现在。 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规谏。——培根 其实失败是一团没经处理的陶泥,只要它敢于在灼热的窑中翻滚,出窑后,便是一件可居一指的陶瓷。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想哭的时候就哭出来。 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乐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3 说一说,算一算
11− 5 = 6 11− 6 = 5
想: 6+5=11 11−5=6 11−6=5
1. 把11根小棒分成两堆,每分一次说两个 减法算式。
2. 看谁算得对。 1 4 9 6 5 3 10 8 2 7 11
看图写算式。

2024年认识到20的教案

2024年认识到20的教案

2024年认识到20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数字1到20的读写。

2.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感和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字1到20的读写。

2.难点: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数字卡片3.小组活动材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数字1到10,引导学生复习巩固。

2.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字?谁能告诉我1到10的顺序?(二)探究新知1.学习数字11到20(1)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引导学生发现11到20的规律: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递增。

(3)组织小组讨论:如何记忆11到20的顺序?2.数字的大小比较(1)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比较大小,并用“大于”、“小于”或“等于”表示。

(2)引导学生发现:数字越大,个位数字越大;十位数字相同的情况下,个位数字越大,整个数字越大。

3.实践活动:数字接龙(1)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轮流用数字卡片进行接龙,要求每次接龙时,所用的数字要比前一个数字大1。

(2)设置比赛规则,评选出接龙最快、最准确的小组。

(三)巩固提高1.数字猜谜(1)教师出示谜语,如“一个十,一个一,猜猜我是几?”(2)学生猜谜底,并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如“你是11。

”2.数字排序(1)将数字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引导学生发现:排列数字时,先比较十位数字,再比较个位数字。

(四)课堂小结2.强调重点:1到20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五、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数字1到20的读写和大小比较。

2.课后活动:与家长一起玩数字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数感和数学素养。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字1到20的读写和大小比较。

2.在课堂实践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认识11到20 教学课件.ppt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1认识11到20 教学课件.ppt

•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0/12/182020/12/182020/12/182020/12/18
谢谢观看
摆一摆11
读作:十一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十一
新课讲解
摆一摆12
12
读作:十二 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十二
新课讲解
13 14
读作:十三 1个十和3个一组成
读作:十四 1个十和4个一组成
新课讲解
15 16
读作:十五 1个十和5个一组成
读作:十六 1个十和6个一组成
新课讲解
17 18
读作:十七 1个十和7个一组成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0/12/182020/12/182020/12/182020/12/1812/18/2020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认识11到20
人教版小学数学 一年级上
课前复习
你能写出1到10嘛?
123 45 6 7 8 9 10
新课引入
102以后的2数字是多1 少呢?2请你数一数
图中的水果。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6.1 整理与提高 百数表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6.1 整理与提高 百数表
列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行数
1 1 2 3 4 5 6 7 8 9 10 2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5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6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7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8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9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1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45-10= 35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34+30= 64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70-3= 67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列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行数
1 1 2 3 4 5 6 7 8 9 10 2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5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6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7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8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9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1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位 个位
1
1
新课讲解

摆一摆,拨一拨
十位 1
个位 7
十位 2
个位 0
几个十十位就放几;几个一个位就放几。
新课讲解
根据计数器写数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1
3
1
1
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对应几个珠就写几
练一练

1、写一写,读一读。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 14 )
( 20 )
新课讲解
11
读作:十一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十一
新课讲解
12
读作:十二 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十二
新课讲解
13
读作:十三 1个十和3个一组成
14
读作:十四 1个十和4个一组成
新课讲解
15
读作:十五 1个十和5个一组成
16
读作:十六
1个十和6个一组成
新课讲解
17
读作:十七 1个十和7个一组成
的顺序和你的发现 ? 比13大。 14 13的后一个数是 14。
从1读到20,说一说数 13比14小;
直尺上数从左到右的顺序是从小到大的顺序。
练一练
1、数一数,写一写。
写作:( 12 )
写作:( 13 )
读作:( 十三)
读作:( 十二)
组成:( ) 1个十和2个一
组成:( ) 1个十和3个一
练一练
18
读作:十八
1个十和8个一组成
新课讲解
19
读作:十九
20
读作:二十 2个十组成
1个十和9个一组成
课前复习
你能从小到大写出下面数的顺序吗?
1
2
3
5
6
8
10
12
(4 )
11 12 13 ( ?)
( 7 ) ( 9) ( 11)
15 16 18 20
( ) ?) (?
课前复习
13的前一个数是12,
认识11到20
人教版小学数学 一年级上
课前复习
你能写出1到10嘛?
1 2 3 4 5 6 7 8 9 10
新课引入
2 1 2 102 以后的数字是多少呢?请你数一数 图中的水果。 1 1 这几个是多 少?怎么数?
2
新课讲解
请你用小棒摆一摆10,说一说它的组成?
10个1根
1捆10根
10个一是1个十。
2、 读一读,并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二十
2个十
十三
1个十和 3个一
十五
1个十和 5个一
十八
1个十和 8个一
十一
1个十和 1个一
练一练

3、将下面各数从小到大连一连。 2 8 6
3
11 14
12
10
15
新课讲解
认识计数器
个位:右数第一位,表示几个一。
十位:右数第二位, 表示几个十。
( 10 )
( 16 )
练一练
2、圈一圈,写出数字并读一读。
15读作十五,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
练一练

3、根据数字摆一摆计数器。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1
9
31Leabharlann 4课堂小结 教学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1)11到20各数的读写与组成。
2)数的大小顺序。 3)计数器与数位的认识。
谢 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