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真实剂量

合集下载

伤寒论剂量换算(伤寒论的剂量现代换算) 伤寒论中半斤是多少克

伤寒论剂量换算(伤寒论的剂量现代换算) 伤寒论中半斤是多少克

一、伤寒论剂量换算(伤寒论的剂量现代换算)《伤寒论》原方的剂量是: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您所说的已经是教材上换算过的单位了。

一般教材都会把《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1.经方剂量文献研究 查阅古代本草方书,尤其是官修的药典和有广泛影响的方书专著,如《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集注》、《千金方》、《新修本草》、《大观本草.汉代的1两=15.625g.但我又听说伤寒论里的一两是3.5g,绝对不是15.625.我也晕1 两=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 2 克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草.伤寒论中的药物剂量,专家称一两为15克左右。

如果每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伤寒论中一两为15克,以麻黄汤为例,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二两,甘草一两,也就是麻黄45克了,一个感冒的病人麻黄用不到45克吧, 所谓的45克是指三幅药的剂.大学教材和《简明中医辞典》都认为《伤寒论》的一两为13.92克,那么一两为24铢,一铢等于0.6克。

但也有学者认为《伤寒论》的一两为15.625克,那么一铢为0.65克。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伤寒论中一量等于现在【16克】古时候,一两相当于16克。

但是在实际当中,我们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剂量单位、方法。

不知道大家是否。

中国中药剂量的表示方法:对于每一味中药过去一般用两(一斤等于16两)、钱(一两等于10钱)、分(一钱等于10分)表示。

现在全国规定统一用克表示,即,过去的. 请高手帮我换算下这个方剂,谢谢!(换算成克) 柏子仁5合,蛇床子半升,.这是我近期反复考证的结果,大家讨论一下,剂量问题事关大体,能不能有个一致意见 一、汉代 1 石 = 四钧 = 29760 克 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两 = 248 克=液.按伤寒论厚朴4两换算成现在的是125克。

(完整版)伤寒论方现代剂量

(完整版)伤寒论方现代剂量

(完整版)伤寒论方现代剂量伤寒论112方一、太阳篇1、桂枝汤方桂枝15g 芍药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大枣10g2、麻黄汤方麻黄15g 桂枝10g 炙甘草5g 杏仁10g 3、小青龙汤方麻黄15g 芍药15g 细辛15g 干姜15g炙甘草15g 桂枝15g 五味子10g 半夏15g 4、大青龙汤方麻黄3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 杏仁5g生姜15g 大枣8g 石膏30g5、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8g 芍药5g 生姜5g 炙甘草5g麻黄5g 大枣3g 杏仁3g6、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8g 芍药8g 麻黄5g 生姜5g杏仁3g 炙甘草5g 大枣3g7、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芍药麻黄炙甘草各4g 大枣3g生姜5g 石膏6g8、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20g 桂枝15g 芍药15g 生姜15g炙甘草10g 大枣10g9、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15g 芍药15g 炙甘草15g 生姜15g大枣10g 炮附子15g10、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 11、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炮附子15g12、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芍药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茯苓15g白术15g 大枣10g1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芍药15g大枣10g 炙厚朴10g 杏仁10g14、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桂枝15g 芍药20g 炙甘草10g 人参15g大枣10g 生姜20g15、小建中汤方桂枝15g 芍药3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 胶饴30g16、葛根汤方葛根20g 麻黄15g 桂枝10g 生姜15g炙甘草10g 芍药10g 大枣10g17、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20g 麻黄15g 炙甘草10g 芍药10g桂枝10g 生姜10g 半夏半升大枣10g 18、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葛根40g 炙甘草10g 黄芩15g 黄连15g 1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20g 杏仁10g 炙甘草10g 石膏40g 20、茯苓甘草汤方茯苓10g 桂枝10g 炙甘草5g 生姜15g 2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茯苓40g 桂枝20g 炙甘草10g 大枣15g22、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茯苓20g 桂枝15g 白术10g 炙甘草10g 23、桂枝甘草汤方桂枝20g 炙甘草10g24、芍药甘草汤方芍药炙甘草各20g25、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炙甘草各15g 炮附子15g26、桂枝加桂汤方桂枝25g 芍药15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27、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15g 芍药3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生姜15g28、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15g 大黄10g 芍药30g 生姜15g炙甘草10g 大枣10g29、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桂枝5g 炙甘草10g 牡蛎10g 龙骨10g 30、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牡蛎25g 蜀漆15g 龙骨20g31、桂枝人参汤方桂枝20g 炙甘草20g 白术15g 人参15g干姜15g32、炙甘草汤方炙甘草20g 生姜15g 人参10g 生地黄80g桂枝10g 阿胶10g 麦门冬40g 麻仁15g大枣10g3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10g 连轺10g 杏仁5g 赤小豆30g大枣10g 生梓白皮30g 生姜10g 炙甘草10g 34、五苓散方猪苓12g 泽泻15g 白术12g 茯苓12g桂枝5g35、猪苓汤方猪苓5g 茯苓5g 泽泻5g 阿胶5g滑石5g36、小陷胸汤方黄连5g 半夏15g 栝蒌实20g37、大陷胸丸方大黄40g 葶苈子40g 芒硝40g 杏仁15g38、大陷胸汤方大黄30g 芒硝40g 甘遂1.5g39、桂枝附子汤方桂枝20g 附子30g 生姜15g 大枣10g炙甘草10g40、去桂加白术汤方(白术附子汤)附子30g 白术2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41、甘草附子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20g 白术10g 桂枝20g 42、抵当汤方虻虫10g 桃仁10g 水蛭20g 大黄15g 43、抵当丸方虻虫8g 桃仁12g 水蛭12g 大黄15g44、桃核承气汤桃仁15g 大黄2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芒硝10g45、三物白散方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46、文蛤汤:文蛤25g 麻黄15g 甘草15g 生姜15g石膏25g 杏仁10g 大枣10g二、少阳篇1、小柴胡汤方柴胡40g 黄芩15g 人参15g 半夏15g炙甘草15g 生姜15g 大枣10g2、大柴胡汤方柴胡40g 黄芩15g 芍药15g 半夏15g生姜25g 枳实25g 大枣10g3、四逆散方炙甘草10g 枳实10g 柴胡10g 芍药10g4、柴胡桂枝汤方桂枝黄芩7.5g 芍药7.5g 人参7.5g炙甘草5g 半夏7.5g 大枣5g 生姜7.5g柴胡20g5、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柴胡40g 桂枝15g 干姜10g 栝蒌根20g黄芩15g 牡蛎10g 炙甘草10g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20g 龙骨7.5g 黄芩7.5g 生姜7.5g铅丹7.5g 人参7.5g 桂枝7.5g 茯苓7.5g半夏7.5g 大黄10g 牡蛎7.5g 大枣5g 7、柴胡加芒硝汤方柴胡7.5g 黄芩5g 人参5g 炙甘草5g生姜5g 半夏4.5g 大枣3g 芒硝10g8、黄芩汤方黄芩15g 芍药1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9、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黄芩15g 芍药15g 炙甘草15g 大枣10g半夏半升生姜5g10、黄连阿胶汤方黄连20g 黄苓10g 芍药10g 鸡子黄20g阿胶15g三、阳明篇1、白虎汤方知母30g 石膏80g 炙甘草10g 粳米30g 2、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30g 石膏80g 炙甘草15g 粳米30g人参15g3、竹叶石膏汤方竹叶15g 石膏80g 半夏15g 麦门冬30g 人参10g 炙甘草10g 粳米30g4、小承气汤方大黄20g 厚朴10g 枳实10g5、调胃承气汤方大黄20g 炙甘草10g 芒硝20g6、大承气汤方大黄20g 厚朴10g 枳实10g 芒硝12g 7、麻子仁丸麻子仁60g 芍药40g 枳实40g 大黄80g 厚朴15g 杏仁30g8、茵陈蒿汤茵陈蒿30g 栀子5g 大黄10g9、栀子檗皮汤肥栀子5g 炙甘草5g 黄檗10g10、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5g11、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12、栀子豉汤方栀子5g 香豉7g13、栀子甘草豉汤方栀子5g 炙甘草10g 香豉7g14、栀子生姜豉汤方栀子5g 生姜25g 香豉7g15、栀子厚朴汤方栀子5g 厚朴20g 枳实8g16、栀子干姜汤方栀子5g 干姜10g17、枳实栀子豉汤方枳实6g 栀子5g 香豉30g18、蜜煎方食蜜七合四、太阴篇1、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20g 干姜10g2、理中丸(理中汤)方人参15g 干姜15g 炙甘草15g 白术15g3、吴茱萸汤方吴茱萸30g 人参15g 生姜30g 大枣10g4、旋覆代赭汤方旋覆花15g 人参10g 生姜25g 代赭5g炙甘草15g 半夏15g 大枣10g5、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厚朴15g 生姜40g 半夏15g 甘草10g 人参5g 6、桃花汤方赤石脂80g 干姜5g 粳米60g7、十枣汤方芫花熬甘遂大戟大枣十枚8、牡蛎泽泻散方牡蛎泽泻蜀漆葶苈子商陆根海藻栝蒌根各等分五、少阴篇1、麻黄细辛附子汤方麻黄10g 细辛10g 炮附子15g2、麻黄附子甘草汤方麻黄10g 炙甘草10g 炮附子15g3、干姜附子汤方干姜5g 炮附子15g炙甘草10g 干姜7.5g 附子15g5、四逆加人参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15g 干姜7.5g 人参5g 6、茯苓四逆汤方茯苓20g 人参5g 炮附子15g 炙甘草10g干姜7.5g7、当归四逆汤方当归15g 桂枝15g 芍药15g 细辛15g炙甘草10g 通草10g 大枣20g8、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当归15g 芍药15g 炙甘草10g 通草10g桂枝15g 细辛15g 生姜40g 吴茱萸30g大枣20g9、白通汤方葱白20g 干姜5g 附子15g10、通脉四逆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15g 干姜15g11、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炙甘草10g 干姜15g 猪胆汁20g 附子15g 12、附子汤方附子20g 茯苓15g 人参10g 白术20g芍药15g13、真武汤方茯苓15g 芍药15g 生姜15g 白术10g炮附子15g14、猪肤汤方猪肤80g 白蜜80g15、甘草汤方甘草10g16、桔梗汤方桔梗5g 甘草10g半夏10g 鸡子20g18、半夏散及汤方半夏桂枝炙甘草19、赤石脂禹余粮汤方赤石脂80g 太一禹余粮80g六、厥阴篇1、乌梅丸方乌梅100g 细辛30g 干姜50g 黄连80g炮附子30g 当归20g黄櫱30g 桂枝30g人参30g 蜀椒20g2、黄连汤方黄连10g 炙甘草15g 干姜15g 桂枝15g人参10g 半夏15g 大枣10g3、半夏泻心汤方半夏15g 黄芩15g 干姜15g 人参15g炙甘草15g 黄连5g 大枣10g 4、生姜泻心汤方生姜20g 炙甘草15g 人参15g 干姜5g黄芩15g 半夏15g 黄连5g 大枣10g5、甘草泻心汤方炙甘草20g 黄芩15g 半夏15g 大枣10g黄连5g 干姜15g6、附子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5g 炮附子15g7、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干姜15g 黄芩15g 黄连15g 人参15g8、瓜蒂散方瓜蒂一分赤小豆一分9、麻黄升麻汤方麻黄12.5g 升麻5g 当归5g 知母4g黄芩4g 萎蕤4g 芍药1.5g 天门冬1.5g桂枝1.5g 茯苓1.5g 炙甘草1.5g 石膏1.5g 白术1.5g 干姜1.5g。

《伤寒论》中剂量:1斤=16两...

《伤寒论》中剂量:1斤=16两...

《伤寒论》中剂量:1斤=16两...
《伤寒论》中剂量:
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
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钱匕= 1.5 克
一钱匕 = 1.5-1.8 克
一铢 = 0.65 克
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 克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梧桐子大 = 黄豆大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苈子一升 = 60 克
吴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虫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
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
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栀子10 枚平均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
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
竹叶一握约12 克
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

《伤寒论》114方剂

《伤寒论》114方剂

《伤寒论》114方剂《伤寒论》114方剂按:本篇《伤寒论》114方剂,来源于网络上的“《伤寒论》112方证”。

本人对这个“《伤寒论》112方证”中的所有方子药的剂量都已一一同两个版本的《伤寒论》做了核对,发现了一个惊人的错误:这个“112”方证中的所有剂量,同伤寒论相差甚远,大约只相当于伤寒论中原方剂量的十分之一。

《伤寒论》中总共是114首方子,“《伤寒论》112方证”缺少的柴胡汤方和抵挡汤方,本人将其补充了进来,本《伤寒论》114方剂,才是伤寒论原有的剂量,这里呈现给有缘人参考,若有错误之处,还请指正。

编者:君浩《伤寒论》114方1.汤证:桂枝汤(12)处方:桂枝93g去皮,芍药93g 炙甘草62g 生姜93g 大枣12枚破开2.汤证:桂枝加葛根汤(14)处方:葛根125g 桂枝62g去皮,芍药62g 生姜93g 炙甘草62g 大枣12枚3.汤证:桂枝加附子汤(20)处方:桂枝93g去皮,芍药93g 炙甘草93g 生姜93g 大枣12枚炮附子31g4.汤证:桂枝去芍药汤(21)处方:桂枝93g去皮,炙甘草62g 生姜93g 大枣12枚5.汤证: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22)处方:桂枝93g去皮,炙甘草62g 生姜93g 大枣12枚炮附子31g6.汤证: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当改为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28)处方:芍药93g 炙甘草62g 白术93g 茯苓93g 生姜93g 大枣12枚破开7.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18)处方:桂枝93g 芍药93g 炙甘草62g 生姜93g 大枣12枚破开杏仁50枚厚朴62g8.汤证: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62)处方:桂枝93g 芍药125g 炙甘草62g 人参93g 大枣12枚破开生姜125g9.汤证:小建中汤(102)处方:桂枝93g 炙甘草62g 大枣12枚破开芍药187g 生姜93g 切片胶饴1升10.汤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112)处方:桂枝93g去皮炙甘草62g 生姜93g 煅牡蛎156g 煅龙骨125g 大枣12枚剖开蜀漆93g用水洗去腥味。

伤寒论中的一两等于现在的15克

伤寒论中的一两等于现在的15克

伤寒论中的一两等于现在的15克“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医林改错》)。

急危重症来势凶猛,仲景立方求重,所谓“乱世用重典”“重剂起沉疴”,量大方能效宏,力挽狂澜,挽救危亡。

即使是以用药轻灵称的温病大家王孟英亦云;“急病重症,非大剂无以拯其危。

”李可继承前人经验,在用药剂量上颇有卓见。

1.药量问题是个关键李可是在反复临床实践中认识到这个道理的。

“20世纪60 年代之前,我曾用小剂量四逆加人参汤治心衰重症6例,死去5例,存活1例......用小剂四逆汤救治又屡屡失败,制附片已从三钱、五钱,逐渐加至一两半”。

其间曾治友人之母,患林心病20年,住院病危、回家准备后事,全身冰冷,仅胸口微温,昏迷喘急、心跳未停,六脉似有似无,测不到血压,二便失禁,唯趺阳、太溪、太冲三部根脉尚缓缓搏动。

遂开药3剂用作最后后挽救、每剂用附片45g。

此时,一个垂危病人卧床,一家人乱作一团、儿媳要缝制寿衣,忙乱之中将3剂药误作1剂煎煮,更加水少火大,煮得汤汁不过半斤,此时已是深夜子时,儿媳便隔十多分钟喂一匙,40分钟后喂完,奇迹出现,病人睁眼,知饥索食藕粉饼干,次日已能扶床走动。

抢救成功后,又活了19年,78岁寿终。

“此事让我大为震撼,震撼发生顿悟。

我万分感激友人之妻,如不是她的失误,我将永远理解不了‘医圣不传之秘在于剂量’这一条真理。

在40分钟的时间内,服下105g附子,充分发挥了四逆汤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偶然之中,寓有必然,这便是我创制破格救心汤的第一个回合”(李可演讲稿“学用经方两大关”)。

“这一次的误打误撞,对我震动极大”“一首方剂,除了辨证准确无误,理法恰合病机之外,基础有效剂量便是一个突破口。

达不到这个量,既不能治大病,也不能救人命”(李可演讲稿“思路与方法”)。

2,基础有效剂量是一大关键由此,李可提出一个重要命题:“《伤寒论》的理法方药的大环节之中,基础有效剂量是一大关键”“《伤寒论》的方子为啥后人用起来没效,就是因为剂量不够。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

[转帖]《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覆衡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升=液体200毫升合=20毫升龠=10毫升方寸匕=2.74克鑫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一分=3.9~4.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20~30克中者一枚15克强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二)“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

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

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

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

并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

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着。

东汉末年,寒疫大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

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

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

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

原方为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8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 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干姜6~9克,炙甘草6。

《伤寒论》113方

《伤寒论》113方

《伤寒论》113方《伤寒论》113方(附“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桂枝汤方:12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桂枝加桂汤方:117条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

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3桂枝加芍药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4桂枝加大黄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43条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6桂枝加附子汤方:20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7挂枝去芍药汤方:21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8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22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刚搜来的,供参考字号:大中小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难道是我错了?忙去翻JT的文章:《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

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

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

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伤寒论》的一两究竟是多少克?

《伤寒论》的一两究竟是多少克?

《伤寒论》的一两究竟是多少克?《伤寒论》的一两究竟是多少克?原创2017-03-08王心远讲述王老師講座節選导读:最近好多朋友不断在质问伤寒论的一两究竟是多少克?动不动就搬出各种近代专家,认为一两就是15克左右,死乞白赖的认为伤寒论的剂量就是汉制。

清代的莫枚士在《研经言》第一卷《古方权量有定论》中讲:”从来考古方权量者,人各言殊,大半误以汉制当之耳!岂知经方传于仲景,而不自仲景始。

“大家好好体味一下这句话“岂知经方传于仲景,而不自仲景始。

”这个问题,之前王心远老师已经系统的解答过了,可能很多人没有看到,所以小编不厌其烦的再发一遍。

希望大家看完之后,不要再说伤寒论的一两是15克。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子称为经方,这几本书之外的方子都不能称之为经方,当然《内经》的方子比较少。

历史虚无主义我强调一点,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的剂量不是汉制,凡是说经方剂量是汉制的人都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他认为在张仲景之前就没有中医,以为张仲景才是中医的开始,这是非常错误的,中医到现在已经好几千年了,张仲景到现在才1800多年,难道在张仲景之前就没有中医吗?如果你说张仲景经方的度量衡用的是汉制,你就等于是在骂中医。

虽然你是学中医的,但是这样你也等于把中医给否定了。

中医只有1800年历史吗?那么1800年以前的中医呢?张仲景不是中医的开创者,他是继承者,经方绝大部分都不是他创造的。

大家别以为经方的那几味药才是经方,其实剂量也是经方,这个剂量可不是张仲景定的,那么是不是伊尹写《汤液经》的时候就这么写的呢?有可能。

如果张仲景是从《汤液经》上面抄下来的方子,那么张仲景肯定是连剂量都一起抄下来的。

伊尹是商朝人,那么经方是不是商制呢?其实经方也不是商制,《黄帝内经》的剂量跟张仲景的剂量是一致的,也是斤、两、分,升、合,是这样的。

其实伊尹《汤液经》也是整理了比他更古老的方子,也是原样抄下来了,包括剂量。

所以中医经方的度量衡从上古往下传,传承了很多年,历经伊尹,一直传到张仲景都没有变,所以方子的剂量没有变,直接是原样抄下来就行了。

伤寒论方剂汇总

伤寒论方剂汇总

伤寒论方剂汇总计量考:1斤=250克两=15.625克升=200毫升合=20毫升撮=2克1铢=0.7克梧桐子大=黄豆大1分=4克蜀椒1升=50克葶苈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附子大者1枚=20-30克中者=15克乌头小者=3克大者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1.四逆汤: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五,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用。

2.通脉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炙甘草二两。

3.通脉四逆猪胆汤:通脉四逆汤加猪胆一合。

4.四逆人参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5.茯苓四逆汤:四逆人参汤加茯苓六两。

6.吴萸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二两,吴萸一两。

7.干姜附子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

8.白通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

9.百通加人尿猪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人尿(即童便)五合,猪胆汁一合。

10.甘草干姜汤:炮干姜二两,炙甘草四两。

(附子,先煮二小时左右,到不麻口为止)如果附片未煮透服,被麻醉不安者,即以好肉桂三到五钱泡水服之,轻者立解,重者渐愈,切忌用冷水洗胃每多促亡!附方:潜阳封髓丹:附子二两,西砂三钱,龟板四钱,黄柏二钱,甘草二钱。

大回阳饮:附片二两,干姜一两,肉桂四钱,炙甘草三钱。

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

麻杏石甘汤:麻黄四两,杏仁五十枚,石膏半斤,炙甘草二两。

大青龙汤: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甘草二两,杏仁四十枚,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石膏二两(如鸡子大)。

小青龙汤: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五味半升,半夏三两,生姜二两,细辛三两。

麻黄附子细辛: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细辛二两。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甘草二两。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白虎汤: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两。

白叶关于伤寒论剂量用药经验

白叶关于伤寒论剂量用药经验

白叶关于伤寒论剂量用药经验
伤寒论原文原方: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日三服,将息如桂枝汤法。

白叶用药体会:
据考证,汉代一两== 15.625g,可以参考郝万山教授的考据。

一般取15g就行了。

那上面的原方就变成了
桂枝45g(去皮)甘草30g(炙)生姜45g(切)大枣十二枚(劈)
然后这里面有个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日三服。

意思是1400ml (一升==200ml)煮药,煮到剩下600ml左右时就可以,然后每次服200ml。

其实这个和现在用的三碗水煮一碗类似。

可见是整帖药煮完,分三次服用。

那我们现代每次煮一贴,那就取上面的量的三分之一即可。

即现代的一贴剂量:
桂枝去芍药汤方现代一贴剂量:
桂枝15g(去皮)甘草10g(炙)生姜15g(切)大枣四枚(劈)
三碗水煮一碗喝,即可。

伤寒论方剂汇总

伤寒论方剂汇总

伤寒论方剂汇总计量考:1斤=250克两=15.625克升=200毫升合=20毫升撮=2克1铢=0.7克梧桐子大=黄豆大 1分=4克蜀椒1升=50克葶苈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附子大者1枚=20-30克中者=15克乌头小者=3克大者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1.四逆汤: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五,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用。

2.通脉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炙甘草二两。

3.通脉四逆猪胆汤:通脉四逆汤加猪胆一合。

4.四逆人参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5.茯苓四逆汤:四逆人参汤加茯苓六两。

6.吴萸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二两,吴萸一两。

7.干姜附子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

8.白通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

9.百通加人尿猪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人尿(即童便)五合,猪胆汁一合。

10.甘草干姜汤:炮干姜二两,炙甘草四两。

(附子,先煮二小时左右,到不麻口为止)如果附片未煮透服,被麻醉不安者,即以好肉桂三到五钱泡水服之,轻者立解,重者渐愈,切忌用冷水洗胃每多促亡!附方:潜阳封髓丹:附子二两,西砂三钱,龟板四钱,黄柏二钱,甘草二钱。

大回阳饮:附片二两,干姜一两,肉桂四钱,炙甘草三钱。

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

麻杏石甘汤:麻黄四两,杏仁五十枚,石膏半斤,炙甘草二两。

大青龙汤: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甘草二两,杏仁四十枚,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石膏二两(如鸡子大)。

小青龙汤: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五味半升,半夏三两,生姜二两,细辛三两。

麻黄附子细辛: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细辛二两。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甘草二两。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白虎汤: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两。

经方中的药物剂量

经方中的药物剂量

经方中的药物剂量伤寒论、金匮要略283方方剂用量整理:实测结果·标定值杏仁70个=21-25-28克·30g桃仁100个=30克·30g乌梅100枚=90-450克·90g栀子14枚=12.6-14-21克·15g半夏14枚=9.8-12.5g·10g枳壳(枳实)1枚=14-18-20克·15g附子1枚=20-25克,大者1枚=30克·15g瓜蒌1枚=23-46克,小、中、大者=30-60-130克·45g 石膏如鸡子大1枚=40-60-70克·60g生草乌1枚=5克·5g乌头1枚=3-5-10.5克·5g水蛭10个=14-26-26.5克·25g虻虫10个=1.2-3.3克·3g竹叶1把=12-24克·15g大枣12枚=42克·45g五味子半升(100毫升)=25-31-37克·30g吴茱萸半升(100毫升)= 25-35-40克·30g蜀椒半升(100毫升)=25克·30g薤白半升(100毫升)=33克·30g冬瓜子半升(100毫升)=25克·30g生半夏半升(100毫升)=45-50-55.7克·45g麦冬半升(100毫升)=30-60-71克·60g麻仁半升(100毫升)=50-62克·60g酸枣仁半升(100毫升)=50克·60g豆豉半升(100毫升)=50-58.5克·60g芒硝半升(100毫升)=60-85克·60g葶苈子半升(100毫升)=30-65克·60g梗米1升(200毫升)= 172-176克·180g赤小豆1升(200毫升)=158-178.5克·180g蜂蜜1升(200毫升)=252克·250g杏仁1升(200毫升)=107克·100g虻虫1升(200毫升)=16克·16g根据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于东汉光和二年(179)铸造,由当时中央政府为统一全国衡器而颁布的“光和大司农铜权”,折合东汉时期的1斤为今之250g,1两为15.625g,1铢约0.65g。

伤寒论中的剂量

伤寒论中的剂量

伤寒论中的剂量摘要:1.伤寒论方剂剂量的换算问题2.现代中医使用的剂量标准3.伤寒论剂量的考证争议4.药物剂量的个体化调整5.伤寒论剂量的依据正文: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珍贵的方剂,但是这些方剂的剂量问题一直是医学界探讨的焦点。

在古代,剂量的换算标准与现代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将古代的剂量换算成现代的剂量一直是一个难题。

目前,现代中医使用的剂量标准是古代一两换算为现代3-5 克。

这个标准是经过专家考证后得出的,但是具体的换算标准仍然存在争议。

因为古代的度量衡制度与现代不同,古代的一两并不等于现代的50 克,而是相当于现代的3-5 克。

因此,在现代中医实践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药物的性质,进行个体化的剂量调整。

伤寒论中的剂量问题一直是医学界的争议焦点。

虽然现代中医使用的剂量标准是古代一两换算为现代3-5 克,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剂量调整。

因为药物的剂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病症以及气候等进行灵活调整。

在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依据主要是前人的总结和经验。

古代的医疗管理机构已经对药物剂量进行了规定,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药物剂量体系。

因此,在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依据主要是前人的总结和经验,而具体的剂量调整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总之,伤寒论中的剂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医生在实践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剂量调整。

虽然现代中医使用的剂量标准是古代一两换算为现代3-5 克,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剂量调整。

伤寒论中的剂量

伤寒论中的剂量

伤寒论中的剂量摘要:一、问题背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二、不同观点:临床常用量估计、考古发现与实际临床用药的矛盾三、解决方案:折中古今观点,以东汉一斤220g,一两13.75g为剂量标准四、结论:药物剂量问题的解决对于临床实践和中医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文:在中医药领域,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经典著作的药物剂量问题一直存在诸多争议。

长久以来,学者们试图通过各种方法还原古人的用药剂量,以便更好地应用于现代临床。

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并尝试提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

在古代,一斤相当于250克,一两相当于15.625克或13.75克,一升则相当于200毫升。

然而,这些剂量在现代临床中却鲜有人遵循。

事实上,现代中医师在临床实践中,通常将古代一两折合为3-5克,这与古籍中的记载存在较大差异。

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根据临床常用量来估计,如1979年出版的《伤寒论选读》就将古代一两折合为3克,一升折合为60-80毫升或18-30克。

另一种观点则基于考古发现,认为东汉时期的药物剂量应该以一斤220克,一两13.75克为标准。

然而,这种剂量标准在实际临床中却难以推广,因为它远远超出了现代药典的规定范围。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们可以尝试折中古今观点,以东汉一斤220克,一两13.75克为剂量标准。

这种剂量既符合古代用药传统,又在一定程度上贴近现代临床实际。

此外,我们还应该考虑到药物剂量的调整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和药物性质来确定,而非一味地遵循古人的剂量标准。

总之,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古籍、参考现代临床实践和考古发现,我们可以尝试找到一种既符合古代用药传统,又适用于现代临床的剂量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点:广西中医学研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时间:2004年9月20日下午参加人员:刘力红老师及热爱中医学的其他老师及其同学刘老师:今天下午人比较多,多通知两三个人,这么多人,很好的事情,说明很多人想学好中医,第一节课时已谈到李可老中医,现在他就坐在我们面前,就请李老聊一聊学习《伤寒论》的体会。

李老:我学中医是自学,特殊机缘走上这条路,根砥浅,不像大家受到系统教育。

23岁自学中医,6年以后记了些方,只会对号入座,有时效果不好也闹不清什么回事。

请教老中医,他们告诉我,中医的出路在《伤寒论》,于是开始自学《伤寒论》,从学方开始,麻黄汤系列,麻黄附子汤,麻桂各半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好些东西似懂非懂,但治病情况有所改变,以前拿方套人,现在各种各样的病放在六经中去考虑,妇科、儿科都是这样,进步一点。

后三年治过心衰病没救活,四逆汤治现代讲的心衰,可以说是医圣留给后人的法宝,可以抢救危重病人,关键在剂量,里面关于“附子定量9克,先煎两小时”,以前没有,后世加上去的,所以考虑是剂量出了问题。

注解看了不少,没有谈剂量,只有许叔微《伤寒九十论》中记有一个病案:有病人久治不愈,伤寒论上原方原量,一剂药三次服,两次时已豁然而愈,感慨很多。

晋时离汉,好几百年,战乱散佚,王叔和整理出《伤寒论》《金匮要略》,现在看来剂量怎么用,没有定见。

明代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得原序中指出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他当时有权威,提得建议都接受了。

距今407年,还是原样,这个量治不了病。

除非你功底很深,辩证准,但是没有一剂止,二剂愈的效果。

经方治病非常神奇,历史上《伤寒论》治病概貌。

古代临床家著作中剂量是不传之秘。

在甘肃救活的第一个心衰病人,昏迷,四肢厥冷,脉是摸不到了,血压也没了,用了30克附子,用开水来熬,前10分钟有点药效就开始灌,加到150克,7小时后病人睁眼,150克基础上另取一剂,后又活了十多年。

81年考古发现汉代的种种度量器,上海的柯雪帆教授进行了实际称量,汉代的一两=15.625克,汉代的一升=200ml,好些具体称量方法。

让大家知道用大剂量是有根据的,因为这些已经告诉我们《沙麻木》的实际剂量。

这是个契机,只有柯雪帆,他已经70多岁了。

以这个剂量加减复脉汤治脉结代心动悸有很好的疗效,但全国无动于衷。

除了邓老和军医大学一位教授对此进行思考肯定以外,绝大多数对我的提问,就像是考学生一样。

从李时珍老人算到现在,编中医教材40多年,中医界没有把机遇抓住。

让大家提高信心,学了就要用。

学长提问:李老您都是自己熬药吗?李老:开始一直都是自己动手,从来没有附子先煎,稍微迟一点不行。

能喝多少算多少,周围的朋友说你是个二百五,去就病人,也没有红包,万一死了,他要敲诈你,我当时只想怎么把病人救活,不会去想别的。

弟子生活优越后,没有冒险精神,很难成功。

只有一个广珠中医药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杨老师的同学,在武汉门诊用附子,药房都有意见了,一公斤不够用,病人快要死时,医生只想赶快去救,万一死了,病人是通情达理的,农村的百姓非常淳朴。

学长提问:其他《伤寒论》药量是否也按剂量用。

例如麻荒汤麻黄用45克?李老:麻黄就不用那么多了麻黄要另煎(我向李老请教时李老跟我谈麻黄用量是,说麻黄用量也是按剂量用,只是麻黄另煎。

待遍身漐漐微似汗出,即不再服用),南方人也不一定腠理疏松。

也有出不了汗,因为气候热,喝冷饮,吹电扇,空调的。

(我向李老请教时李老跟我说,不出汗的,也有因为小便增多而病愈的)刘老师:一般都是严格按照经典上用,这几天用当归四逆汤机会多,当归30克,细辛45克。

在中国中医药报高层论坛上,我谈到了剂量,危急情况下,剂量成了救命稻草。

如按常规,如泥牛入海。

李老为我们做了榜样,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李老是亲自喂病人,呆上几个小时,估计没有问题才敢撤退。

这些经验是从临床得来。

(李可)这里说明一点,我用方子,凡是用古方就必须用古代剂量。

原则上折算方法,就是汉代一两,等于现在15.625克。

如果少于此量,就不能治大病!关于古方,特别是伤寒论的剂量问题,过去大家都讲,好多古人认为仲景方不传之秘在于剂量。

我在一生当中,有一次偶然的机会误打误撞,发现了这个秘密。

我在60年代初期从甘肃回到山西,曾经治过7例心衰。

心衰毫无疑问是少阴病主方四逆汤,但是用四逆汤这些人都没有救过来。

以后我就想伤寒论四逆汤原方是,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一枚,生附子毒性超过制附子5倍以上,一枚大约大者30g,小者15-20g,一两照3倍来计算,四逆汤用制附子,起码3-5两左右,就是古代剂量!但是从明朝李时珍开始,对古方作过一番研究,认为古今度量衡变化不太清楚,究竟应该怎么办,他最后来了个折中,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也就是古方伤寒论只用到原方量的四分之一,这样就等于把伤寒论阉割了。

(40’)我怎么样能发现呢,有一次,一个老太太,病得很厉害,她儿子和我是朋友。

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他就抬回家准备后事,然后就找我去看,我一看四肢冰冷,脉搏非常微弱,血压测不到。

当时开了方子,用了一两半的附子,开了三剂药!我说回去以后给他煮上吃,看情况,如果四肢冰冷全身冰冷,吃了药后温度回来,就可能就回来。

结果第二天他又来找,说我妈情况很好,已经能够坐起来,已经吃了很多东西,同时自己张罗着要下地帮媳妇做点家务活。

我说不对,我昨天给你开了三剂药。

他当时,老太太病重的时候,手忙脚乱,又要准备后事准备老衣服,又要熬药,所以三副药熬在一块(一笑)。

一副一两半,三副就是100多克,这就误打误撞,病人好得很快,据他儿媳告诉我,因为她急急忙忙,药熬得过火了,剩下不多一点,加了水量不够,过一会喂一匙,喂了四十多分钟,老太太眼睛睁开,药吃完了,老太太第二天就下炕了,所以药量问题是个关键问题。

用药这么大剂量会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这个大家过虑了,这个剂量,我是从60年代初期开始做的,一直到81年7月,我们国家考古,发掘出东汉的度量衡器——权。

当时发现有量液体的,量固体的,量粉末药的方法,很全面。

最后经过一些学者,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帆教授,作了系统的总结。

我当时就是误打误撞,发现这个奥秘后,我就逐渐的查找历史上为什么发生断层。

为什么张仲景伤寒论的方子治不了病。

查来查去,从李时珍开始就是现在的小方子,几钱几分,虽然可以治好些个病,但是治不了大病。

在重危急症领域起不了多少作用。

1升=200毫升一合=20毫升东汉一斤=250克左右一两=15.6251斗=2000ml1斛=20000ml1200黍米=12铢6铢=1分4分=1两16两=1斤30斤=1钧4钧=1石10合=1升10升=1斗10斗=1斛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3.72克。

10黍=1累,10累=1铢,6铢=1分,4分=1两,16两=1斤杏仁100粒=40克桃仁100粒=30克乌梅100粒=90克栀子10枚=10克枳壳1枚=18克枳实1枚=1.5克附子中等大者1枚=25克大者1枚=30克槟榔1枚=7克大腹皮1枚=5克贯众1枚=60克生草乌1枚=5克,僵蚕10条=5克水蛭7条=10克虻虫6枚=2克,郁李仁20粒=1克,半升(100毫升)=70克生半夏半升(100毫升)=50克五味子半升(100毫升)=31克麻仁半升(100毫升)=50克生枣仁半升(100毫升)=50克豆豉半升(100毫升)=52克,冬瓜子半升(100毫升)=25克芒硝半升(100毫升)=60克,吴茱萸1升(200毫升)=70克麦冬1升(200毫升)=60克石膏如鸡子大1枚=60克汉代的权样图尺寸:由大至小--1.直径34MM厚5.5MM重18.2g2.直径28.5MM厚5.5MM重14.1g3.直径26.3MM厚4.8MM重9.2g4.直径24.5MM厚4.5MM重7.7g5.直径23.5MM厚4.8MM重8.3g6.直径23.5MM厚4.8MM重8.7g7.直径16MM厚3.5MM重3g5.[直径30MM厚8MM重20.5g直径49MM厚3.5MM重26.9g量器:量制概述石,作为一种量器名称,即斛或百升为釜之釜,秦时已开始,汉时更通行。

十斗为石,石和斛常混着叫。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由商鞅所定的秦量即普遍推广。

现存的分别藏于各地博物馆的实物如:始皇诏铜方升,容积有199.5,210至215.65毫升的,后两者量值分别大于标准器(二百毫升)5%(被允许)至6.7%。

大一级的量器有容积1980、2050、2000的诏铜椭量或陶量,这些都是一斗之量。

以石(斛)为单位的秦量迄未发现。

近年来内蒙赤峰出土一种容积甚大秦量器——始皇诏陶量,可容小米32000毫升;另外在吉林发现同类型的三件陶量的碎片,刻有十六斗黍半斗的字样,由所刻文字可知一斛的容积接近于二万毫升。

在研究秦量实物时,可以看到秦统一后量器容积表示几升或几分之一斗之数的情况很多。

如各地博物馆所藏的两诏铜椭量,容积(水)有485、490、500毫升的,属四分之一斗即二升半之量,折合每升分别为194、196、198、200毫升。

金石学家著录的始皇椭量有容积480和487毫升的,也是二升半量。

还有容积584毫升的,则是三升量而稍弱,再大一些的两诏铜椭容小米650毫升,属三分之一斗量,每升容195毫升。

半斗的量器传世的也有几个:如山东邹县出土的始皇诏陶量三器容积(小米)为970、1000毫升,还有一个容990毫升。

所有这些--半斗量,三分之一斗量,二升量、二升半量、升量,构成了一个秦量的系列。

这和当时的口粮分配制度有关。

《秦律》规定。

从事筑城等重体力劳动者,“男子旦半,夕参(叁),女子参”。

旦食半,即食五升,参食即三升少半升,一天两餐共八升少半升(少半即三分之一)。

女子两餐三食,日食六升大半升。

站岗和从事其他劳动的也是日食六升大半升(大半为三分之二。

“阨囚”和使者之仆,则只给以“日少半斗”的低标准。

不同容积的量器正直接应用于不同数量的廪食供给。

不认为这些不同单位的量器是分属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量制。

汉代量器大小都沿袭秦时制度,汉升大小有文献可证,《晋书•律历志》云:“郑元以为鬴方尺,积千寸,比九章粟米法少二升八十一分升之二十二”。

即汉一升大于周鬴一升(187.6毫升),其数当在194毫升以上。

汉代量器现存的实物不少,升容积为198以至200毫升。

前者之例如黾池官铜升,后者之例如上林共府铜升和楚私官铜量。

杨氏铜椭量则为一斗量,容1960毫升。

王莽制作的铜嘉量一斛容20097.5毫升;新莽漯仓铜斛容19100毫升;始建国铜方斗1940毫升。

东汉一斗容量有1970毫升(元初大司农铜斗)至2000毫升的(山东出土铜斗);一斛容量有19600毫升(建武大司农铜斛),20300毫升(夷道官铜斛)、20400毫升(光和大司农斛),以至20440和20500毫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