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工程常见的几种河道治理方法

合集下载

治理黄河的原理

治理黄河的原理

治理黄河的原理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第五长的河流。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黄河常年面临着洪水、泥沙淤积、水位下降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进行了多年的努力,研究出了一些治理黄河的原理。

黄河治理的原理之一是水库调节。

水库是利用水的蓄积和释放来调节河流水位和流量的工程。

黄河流域建设了一系列的水库,如三门峡、郑州、临汾等水库,通过调节水库的蓄水和排水,可以有效地控制黄河的水位和洪水的发生。

水库调节的原理是在河流上游蓄积水量,以平衡河流上下游的水量差异,减少洪水的发生,并在枯水期释放水量,增加下游的水量,保证生态环境和农业灌溉的需求。

黄河治理的原理之二是堤防加固。

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地带,土壤松软,容易发生决堤。

为了防止黄河决堤,人们在河道两岸修筑了堤防。

堤防加固的原理是通过加固堤坝的结构,增强其抗冲刷和抗决堤能力,保持黄河河道的稳定。

同时,还可以根据河道的水位变化,及时调整堤防的高度,确保黄河在正常水位范围内。

黄河治理的原理之三是河道疏浚。

由于黄河水流湍急,泥沙含量高,容易造成河道淤积。

河道疏浚的原理是通过清理河道中的泥沙和杂物,保持河道的通畅。

疏浚工程可以采用机械疏浚和人工疏浚相结合的方式,清理河道中的淤泥和垃圾,保持河道的正常水流。

同时,还可以利用疏浚工程来改变河道的形状和地貌,减少水流的湍流,降低水流的冲击力,保护河岸和河床的稳定。

黄河治理的原理之四是生态修复。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长期以来,农业活动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生态修复的原理是通过种植植被、恢复湿地等方式,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生态修复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持水源的稳定和水质的优良。

同时,还可以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湿地等生态系统。

治理黄河的原理包括水库调节、堤防加固、河道疏浚和生态修复。

这些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相互结合,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保护和利用黄河资源,维护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黄河调水调沙的原理

黄河调水调沙的原理

黄河调水调沙的原理
黄河调水调沙,是指利用一系列人工工程手段来调节黄河流域的水流和沙土运移,以实现河床稳定、水土保持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目的。

黄河作为中国第二长河,一直以来都有着严重的泥沙淤积和洪水灾害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包括修建堤坝、开展冲淤航道等措施。

黄河调水调沙的原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程手段来进行:
•修建堤坝:通过修建堤坝,可以有效地阻拦黄河水流,形成水库,调节水位。

•开展冲淤航道:冲淤航道是指在河道中开挖和疏浚,使得水流通畅,沙土运移能力增强。

•调整水量: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整水量来达到控制河流泥沙淤积和洪水灾害的目的。

•加强生态保护:在调水调沙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生态恢复。

黄河调水调沙的原理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水利工程、地质学、土木工程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可以实现对黄河流域的水土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利用。

治理黄河的方案

治理黄河的方案
治理黄河的方案
第1篇
治理黄河的方案
一、背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便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然而,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流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泥沙淤积、水资源污染、生态退化等。为保护和治理黄河,确保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制定以下治理方案。
二、目标
1.恢复和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
2.减少泥沙淤积,保障黄河下游河道行洪安全。
3.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流域内城乡供水安全。
4.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治理措施
(一)水资源保护
1.加强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确保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2.强化流域内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提高污水处理率。
3.推广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治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
六、监测与评估
1.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全面的监测体系,对治理效果进行动态监控。
2.评估机制:定期对治理成效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治理策略。
3.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治理工作的透明度。
七、结语
本方案立足长远,综合考虑黄河流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特点,旨在通过系统治理,实现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要求,细化实施计划,确保治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共同为黄河的治理与保护贡献力量。
2.水质监测: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定期评估水质状况,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3.污水处理: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能力,确保污水处理率达到规定标准。
(二)生态系统修复
1.生态恢复工程:开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恢复工程,增加植被覆盖。

治理黄河的原理

治理黄河的原理

治理黄河的原理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黄土河流。

由于黄河流域地势复杂,年降水量不均匀,加之人类活动的干扰,黄河在历史上多次泛滥,给沿岸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害。

为了解决黄河的治理问题,人们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程措施,形成了一套治理黄河的原理。

治理黄河的原理之一是水土保持。

黄河流域的土壤主要由黄土组成,黄土质地松散,容易被水冲刷。

为了减少土壤流失,必须采取措施加强水土保持。

例如,可以在黄河流域建设梯田,通过梯田的阶梯状排列,减缓水流速度,降低水流的冲刷力,防止土壤流失。

同时,还可以大规模种植防护林,通过树木的根系固定土壤,减少土壤的侵蚀。

治理黄河的原理之二是水库调节。

由于黄河的流量变化较大,旱季时水流稀少,丰水期时水流湍急,容易造成洪水。

为了调节黄河的水流,可以在黄河上游建设水库。

水库可以在丰水期时储存水量,减少洪峰流量,同时在旱季时释放水量,增加黄河的流量,保证下游的用水和灌溉需求。

此外,水库还可以用于发电,提供清洁能源。

第三,治理黄河的原理之三是河道整治。

黄河的河道经过长期的泛滥和人类活动的破坏,河道淤积严重,水流不畅,容易形成决口。

为了保持黄河的通航能力和防洪能力,需要定期进行河道整治。

河道整治可以通过清淤、疏浚等工程措施,恢复河道的断面形状,增加河道的承载能力,减少泛滥的可能性。

同时,还可以修建堤防,加强河岸的固定,防止决口的发生。

治理黄河的原理之四是综合治理。

治理黄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水土保持、水库调节和河道整治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治理措施,才能达到治理黄河的目的。

此外,还需要加强监测和预测,及时掌握黄河的水情和泥沙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可能的灾害。

治理黄河的原理是通过水土保持、水库调节、河道整治和综合治理等措施,保持黄河的安全和稳定。

这些原理的实施需要科学的规划和工程技术的支持,同时也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通过持续的努力,我们相信黄河的治理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为沿岸地区带来更多的福祉。

河道整治的基本措施

河道整治的基本措施

第二节河道整治的基本措施天然河流中,不同类型的河段,具有不同的河道形态和演变特性,因此,河道整治措施及其工程布局也有所不同。

下面就平原河道常见的四种河型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一、蜿蜒型河段整治蜿蜒型河段形态蜿蜒曲折。

由于弯道环流作用和横向输沙不平衡的影响,弯道凹岸不断冲刷崩退,凸岸则相应发生淤长,河湾在平面上不断发生位移,蜿蜒曲折的程度不断加剧,待发展至一定程度便会发生撇弯、切滩或自然裁弯。

就防洪而言,弯道水流所遇到的阻力比同样长度的顺直河段要大,这势必抬高弯道上游河段的水位,对渲泄洪水不利。

此外,曲率半径过小的弯道,汛期水流很不平顺,往往形成大溜顶冲凹岸的惊险局面,危及堤岸安全,从而增加防汛抢险的困难。

从航运来讲,河流过于弯曲,航程增大,运输成本增大。

此外,蜿蜒型河段对于港埠码头、引水工程等都存在一些不利影响。

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影响,有必要对其进行整治。

蜿蜒型河段的整治措施,根据河段形势可分为两大类:一为稳定现状,防止其向不利的方向发展;一为改变现状,使其朝有利的方向发展。

稳定现状措施:当河湾发展至适度弯曲的河段时,对弯道凹岸及时加以保护,以防止弯道继续恶化。

只要弯道的凹岸稳定了,过渡段也可随之稳定。

改变现状措施:即因势利导,通过人工裁弯工程将迂回曲折的河道改变为有适度弯曲的连续河湾,将河势稳定下来。

有关人工裁弯工程设计的内容,将在后面专门介绍。

二、游荡型河段整治游荡型河段在我国以黄河下游孟津至高村河段最为典型。

该河段由于河道宽浅,两岸缺乏控制工程,河床组成物质松散,洪水暴涨陡落,泥沙淤积严重,洲滩密布,汊道众多,主流摆动频繁,且摆幅较大,摆动范围平均3〜4km,最大达 7km。

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河势急剧变化,所造成的主要问题是:(1)河势突变,常出现“横河”、“斜河”,大溜直接顶冲堤岸,危及黄河大堤安全。

(2)滩区滚河,主流直冲平工堤段,若抢守不及,就会造成大堤决口。

(3)河势变化,造成滩地剧烈坍塌,此冲彼淤。

黄河各段治理的措施

黄河各段治理的措施

黄河各段治理的措施1. 引言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人类活动和自然力量的影响,黄河流域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河道淤积等问题。

为了保护和利用黄河资源,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本文将从黄河上、中、下游三个主要段的治理措施进行介绍。

2. 黄河上游段治理措施黄河上游段的治理主要涉及青海、甘肃和宁夏等省份。

针对该段的治理需求和特点,制定了以下措施:•生态修复:加强草地保护和植被恢复,通过植树造林、草种改良等方式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修建梯田、沟坎以及防风带,采用保持土壤水分的措施,减少土壤侵蚀。

•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调配,改善上游地区的水资源供给状况,保证河水的持续供应。

•防洪措施:在上游建设大型水库和堤防,提高防洪能力,降低洪水灾害的风险。

3. 黄河中游段治理措施黄河中游段涉及河南、陕西和山西等地区。

根据该段的治理需求,制定了以下措施:•河道整治:清理淤泥,加深河床,拓宽河道,提高黄河的输沙能力,减少河道淤积问题。

•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和管理,推行河道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洪灾防治:在河道两岸修建高强度堤防,增加抗洪能力,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

•水生态修复:改善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 黄河下游段治理措施黄河下游段主要涉及山东和河北等地区。

为了解决该段的治理难题,采取了以下措施:•河道整治:加强河道清理和疏浚工作,提高河流的通航能力,保证水质和水流的畅通。

•生态修复:开展湿地保护和湿地恢复工作,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能力。

•水资源管理:控制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水资源供应和需求的平衡,合理分配水量。

•防潮措施:加强防潮堤和防潮闸的修建工作,提高对潮汐和海洋入侵的防御能力。

5. 结论通过对黄河各段治理的措施的介绍,可以看出,政府和相关部门正积极采取行动,保护和利用黄河资源。

水利工程—河道清淤的技术方式分析

水利工程—河道清淤的技术方式分析

水利工程—河道清淤的技术方式分析我国中小河道淤积现象比较普遍,河道原有的调蓄洪水和防灾减灾的能力有所减弱。

近几年国家加强了中小河道和农村河道的治理力度,其中清淤工程作为主要措施被广泛实施。

一、常规清淤方式1、干式清淤干式施工法将河道进行分段并修筑围堰,之后利用水泵将围堰范围内的河泊积水排干,将水排干之后再进行清淤施工,清淤常根据施工现场场地条件采用长臂式挖掘机开挖或人工开挖的方式沿河道两岸进行清淤。

干式清淤法的优点是清淤彻底,易于控制清淤深度,污泥浓度高,运输成本低,因而工程成本相对较低。

缺点是,由于需要围堰排水,对两岸护坡安全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施工也会对两岸已建工程设施造成严重的损坏,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同时,施工也需要对河道进行局部断流,因此,不适合雨季施工,也不适合不宜断流的河道施工。

由此可见,干式清淤法较为适合两岸具有一定空间且便于断流施工的小型河道清淤。

2、半干式清淤与干式清淤法类似,半干式清淤法也需要将河道进行分段并修筑围堰,区别在半干式清淤法不需要将河道积水完全排干,而是排至足够搅拌深度即可。

施工方式采用高压水枪对河底淤泥进行冲刷破坏,再采用泥浆泵将泥浆抽吸排至淤泥集中处理区。

对于河底无法冲刷破坏的渣土可采用人工清理或长臂式挖掘机开挖的方式,吊运至运渣车外运处理。

半干式清淤的优点在于清淤彻底,操作简便,便于穿过桥梁和其他河道障碍物,使用管道输送泥浆也可避免运输途中的二次污染,减少对河道两侧居民的干扰。

缺点是高压水枪、泥浆泵、加压泵等设备耗电量大,人工费用高。

同时,施工也需要对河道进行局部断流,因此,不适合雨季施工,也不适合不宜断流的河道施工。

由此可见,半干式清淤法较为适合便于断流施工的小型河道清淤,对于两岸的操作空间也有一定要求。

3、湿式机械清淤湿式机械清淤法无需进行围堰排水,在带水环境下采用挖泥机械进行清淤施工。

根据工作装置、底盘和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将典型的小型湿式机械分为下图中几类。

治理黄河的三个措施

治理黄河的三个措施

治理黄河的三个措施
近年来,黄河治理问题一直是全国关注的存在,要实现黄河治理的目标,必须采取有效的
措施。

下面是一些有助于黄河治理的有效措施。

首先,改善补给水质。

为了改善黄河水质,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如建立黄河流域内水
环境监测系统,实施黄河下游改造工程,建设生态湿地等。

其次,改善河道治理。

为了保障黄河舒适地游憩,我们可以建设黄河流域内的湿地,以及
改善河流自然状态,让黄河可以自然流动,以减少污染。

最后,强化防洪和应急预案。

黄河受到洪水的影响比较大,为了建立黄河流域内的防洪体系,我们应该改善和改进河道堤坝和消能湖,并加强及时的警报系统,以确保安全。

以上就是针对黄河治理的三个措施。

黄河治理工作是复杂的,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来努力。

我们有责任捍卫黄河,将它变成一条洁净的大河,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的经济需求,而且也
能使它生态健康,留给子孙后代一片美丽的景观。

治理黄河砂石的例子

治理黄河砂石的例子

治理黄河砂石的例子
一个治理黄河砂石的例子是通过实施河道整治工程来控制黄河的冲淤问题。

由于黄河水量大,水流湍急,导致黄河河床不断淤积,形成沙嘴,增加了洪水泛滥的风险。

因此,为了治理黄河砂石,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河道疏浚:通过机械设备对黄河进行疏浚,将淤积在河道中的砂石清除出去,以恢复河道的通畅,减少河道淤积。

2. 护堤工程:修建更高的堤坝来防止黄河水位上涨,减少水流对河道的冲击,减少河床损毁和砂石扩散。

3. 烧浆砂河治理:通过人工加热砂石,使其固化,减少流失。

这种方法在黄河下游的砂嘴区域得到了应用,有效地减少了砂石的泛滥。

4. 植被覆盖:在黄河河道附近的沙地上进行植被覆盖,利用植物的根系来固定土壤,减弱河道冲击,减少土壤侵蚀和砂石流失。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治理黄河的砂石问题,减少砂石扩散的影响,保护周边地区的農田和居民。

河道治理常用方法概述

河道治理常用方法概述

河道治理常用方法概述河道治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对河道进行维护和改良,改善河道的水质、水量、生态环境等,以达到保护河流、防治水害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河道治理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对其中常用的几种方法进行概述。

一、岸坡整治:岸坡整治是通过通过加固河岸或复垦河岸的手段,改善河道的稳定性和防洪能力。

主要方法包括加固护坡、修筑防浪墙、复垦河岸等。

加固护坡通常使用的方式有明帘、暗帘加固等。

复垦河岸是指通过加固土坡、铺设石块等手段,将流失的土壤重新复垦,恢复岸坡的稳定性。

二、堤防加固:堤防加固是为了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防止堤坝决口。

常用方法有加固堤顶、加固堤面和加固堤坡等。

加固堤顶主要采用加固层、加固铺面、堤凳加固等方法。

加固堤面是指通过挖土、加固和复绿等方式,使得堤面的坡度和稳定性得到提高。

加固堤坡主要通过挖土加固、护坡工程等手段提高堤坡的稳定性。

三、水体清淤:河道水体清淤是指通过对河道沉积物进行清理,改善河道通行能力、水质和生态环境。

常用的清淤方法有机械清淤、水下掘浚、人工清理等。

机械清淤主要通过挖掘机、吸泥船等设备对河道进行机械清理。

水下掘浚是指借助潜水员和水下机械设备进行沉积物的清理工作。

人工清理通常采用铲子、耙子等简单工具进行。

四、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指通过恢复和改善河道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植被和景观等要素,提高河道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常用的生态修复方法有湿地修复、水生植物引种、鱼类放流等。

湿地修复是指通过修复湿地环境,恢复湿地植被和水体功能,提高湿地的水质净化和生物栖息条件。

水生植物引种是指将适应河道环境的水生植物引入河道,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维持水质稳定。

鱼类放流是指将适应河道环境的鱼类放入河道,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和增强生物物种多样性。

五、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为了防止水源和农田土壤的流失,保护水资源和农田环境,提高河道的保水量和抗洪能力。

常用的水土保持措施有水土保持林带、梯田、水净化带等。

黄河上中下游的措施

黄河上中下游的措施

黄河上中下游的措施
黄河上游措施:
1.生态恢复:开展生态护岸、防沙治沙、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恢复黄河流域生态功能。

2.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水库、引水渠道等水利工程,进行水资源综合利用,保障黄河上游地区的灌溉、发电等用水需求。

3.防灾减灾:建设黄河上游防洪工程,加强监测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

黄河中游措施:
1. 河道整治:加强黄河中游的河道整治,深化清淤治浚,对河道进行疏浚、加固等工作,提高黄河中游的治理能力。

2. 改善水质:加强污染治理,控制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染源,减轻黄河的水环境压力,提高水质。

3. 水资源调度:建设滚动调度机制,合理调配水资源,将黄河中游的水资源分配给不同用水需求,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水需求。

黄河下游措施:
1. 河道加固:通过加固河道、加强堤坝工程,提高黄河下游的抗洪防洪能力。

2. 取用制度:建立黄河下游合理取用制度,严格控制取水用量,防止过度开发水资源,减少对黄河下游水流量的影响。

3.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多功能大坝、水利枢纽等大型工程,加强黄河下游的水
资源利用能力,提高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黄河水土保持措施

黄河水土保持措施

黄河水土保持措施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黄河流域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开发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为了保护黄河流域的水土资源,各级政府和农民采取了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

一、林木覆盖保护为了提高黄河流域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各级政府和农民积极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大面积地种植树木和草地,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

同时,采取措施加强对已有林地的保护和管理,避免乱砍滥伐和野火烧毁。

这些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土壤质量,减少了水土流失。

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为了减缓黄河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黄河流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其中包括修建水库、堤坝和河道整治等措施。

这些工程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保护土壤和农田,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三、推广科学种植技术黄河流域的农民通过科学种植技术来减少水土流失。

例如,推广流域内现代水稻种植技术,如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等,可以减少水量的损耗和排泄,增加水资源利用率。

同时还通过科学施肥、轮作休耕和合理间作等措施,提高农田的肥沃度,减少土壤侵蚀。

四、加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建设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管理,保护黄河流域的水土资源,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包括水土保持法、草原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明确了水土保持的责任和义务,对违反法规者进行处罚。

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水土保持的意识和管理水平。

五、加强宣传和教育为了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的认识和重视,各级政府和农民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和宣传片等形式,向农民和市民普及水土保持的知识和技术,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水土资源的能力。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好黄河的水土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通过加强林木覆盖保护、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加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建设和加强宣传和教育等措施的切实实施,我们可以共同保护好黄河,建设美好家园。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黄河的美丽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黄河的治理措施

黄河的治理措施

黄河的治理措施引言黄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然而,由于多年来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黄河出现了水土流失、水位下降以及洪水灾害等严重问题。

为了保护和治理黄河,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从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阐述黄河的治理措施,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黄河治理的重要性和采取的措施。

河道治理为了改善黄河的水位、洪水灾害和水质问题,中国政府通过河道治理来保护黄河的生态系统和水资源。

河道治理的主要措施包括:1.清淤和疏浚:由于河道堆积了大量的泥沙,使得河道的容积减小,导致水位下降和洪水灾害的发生。

因此,清淤和疏浚工作成为河道治理的重要一环。

2.建设堤坝:为了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中国政府在黄河上修建了一系列的堤坝。

这些堤坝可以控制洪水的流量,保护附近居民和农田的安全。

3.河道修复:由于多年地下水开采等因素,黄河流域出现了地面下陷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河道修复的措施,包括加固河床和进行河道再造等。

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保护黄河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关键。

中国政府通过多项措施来实施水土保持工作,包括:1.植树造林: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问题,中国政府在黄河流域推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计划。

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固定土壤,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2.精细耕作:中国政府提倡农民采取科学耕作方式,如定植深耕、保种、轮作等,减少农田的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3.建设防护林带:在黄河流域的脆弱地区,中国政府建设了一系列的防护林带,用于减弱风速,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发生。

水资源管理黄河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水资源供应源,因此,合理管理和利用黄河水资源对于保证供水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1.水资源调度:中国政府制定了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调度方案,合理分配水资源,解决不同地区的供水问题。

这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黄河治理措施

黄河治理措施

黄河治理措施简介黄河是我国重要的河流之一,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然而,由于山川起伏、水势险恶等地理原因,黄河在历史上频繁发生洪水,给沿岸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灾害。

为了减轻洪水灾害,保护河流生态环境,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黄河治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黄河治理的主要措施及其效果。

黄河治理措施河道整治1.大堤加固:黄河上游地势险峻,河道弯曲,洪水泛滥时容易冲毁堤坝造成严重灾害。

为了防止洪水冲毁堤坝,治理工程采取了加固大堤的措施,包括在堤坝上加装石块、混凝土等防护措施。

2.河床清淤:由于河水携带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上导致河道狭窄,流速变慢,易导致水势积聚,引发洪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黄河治理工程进行了河床清淤,将河床上的淤泥清理干净,恢复了河道的通畅程度。

3.护岸加固:黄河河床多沙、易崩塌,为了保护岸边的建筑和防止冲毁,治理工程采取了加固护岸的措施,包括加装石块、建设防护墙等。

水库调节1.上游水库建设:黄河上游地区地势险峻,水位波动大,容易形成洪水。

为了调节上游水位,黄河治理工程建设了一系列水库。

这些水库可以在洪水来临时储存水量,减轻下游洪水的冲击。

2.下游水库建设:黄河下游地区地势平缓,易受洪水冲击。

为了减轻下游的洪水压力,治理工程还建设了下游的水库。

这些水库可以储存来自上游的洪水,在合适的时候释放出来,减轻洪水的冲击力。

生态保护1.河岸绿化:黄河上游地区土地贫瘠,生态环境较差。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治理工程进行了大规模的河岸绿化工作,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草地,提高了河岸的植被覆盖率,减少了水土流失。

2.生态保护区建设:为了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设立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区。

这些保护区限制了人类的经济活动,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了大量的植物和动物物种。

河道监测为了及时了解黄河水情,掌握河道变化情况,黄河治理工程进行了全程监控。

工程在河道上安装了大量的监测设备,包括水位计、水质监测仪等,可以实时监测黄河水情,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潜在的灾害。

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技巧及对策探讨

 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技巧及对策探讨

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技巧及对策探讨黄河是中国母亲河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水利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历史遗产。

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面临许多挑战,而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的开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但是,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面临着设备配套、工艺技术、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也促使我们对施工技巧及对策进一步探讨。

一、设备配套的挑战及对策黄河河道整治涉及的工程比较大,设计要求很高,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必须选择全套、先进、可靠的施工设备,这就对设备配套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目前河道整治施工的设备中使用最多的就是破碎机、输送机、挖掘设备等,但是,这些设备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一些设备老化、损坏,需要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采取新技术、新材料来提升设备质量和效率。

二、工艺技术的挑战及对策黄河河道整治工程设计要求高,要求全面、科学、系统,而这种要求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工艺技术的要求。

工艺技术的提高需要更新的方法,实施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采取科技创新加强设备、工具的创新、改造和升级,使得工艺技术不断进步。

三、组织管理的挑战及对策管理是整个黄河河道整治工作的核心,组织管理和河道整治技术同等重要。

河道整治施工的组织管理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跟进,在施工前要统筹规划,确定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要求,落实施工人员和材料的储备和供应,制定施工计划和质量标准,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对于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发挥水利资源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用更加先进的设备,更加科学的工艺技术,更加严格的组织管理,来推进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的开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合治理黄河的措施

综合治理黄河的措施

综合治理黄河的措施1. 引言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也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区。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原因,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持续受损。

为了综合治理黄河,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安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是迫切需要的。

2. 措施一:生态保护与恢复2.1 建立生态红线建立黄河流域生态红线,明确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和保护标准。

根据流域内的生态功能和生态需求,划定相应的生态控制线,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和措施。

2.2 植被恢复和保护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植被恢复和保护工作。

通过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措施,提高流域内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地的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的发生。

2.3 水资源管理加强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调度和分配机制,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用水需求的平衡。

3. 措施二:水土保持和防治水土流失3.1 建设防洪工程在黄河流域重要的洪水冲击区,加强防洪工程的建设,提高流域内洪水的防御能力。

建设、完善堤防和闸门,加强对洪水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洪水灾害。

3.2 水土流失治理加强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采取措施减少土地的水土流失率。

推广合理的耕作方式、植被覆盖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3.3 黄河上游治理加强对黄河上游的治理工作,控制黄河上游的土地沙化、草地退化等问题,减少上游水土流失对下游的影响。

建设水土保持工程,保护上游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4. 措施三:环境污染防治4.1 水污染治理加强对黄河流域内的水污染治理工作。

加大对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净化河水。

4.2 大气污染治理加强对黄河流域内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

加强对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的治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

4.3 垃圾处理加强对垃圾的处理和管理。

建立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的体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河道治理工程措施

河道治理工程措施

河道治理工程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河道污染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需要进行河道治理工程措施来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主要措施包括:
1. 河道整治:对河道进行疏浚、清淤、加固等工程,以保证河道的正常通行和稳定性,同时也有助于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2. 河道生态修复:通过植被恢复、湿地建设、岸线绿化等措施,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还可以提供自然景观和游憩空间。

3. 河道水质治理:通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设置沉淀池、生态激活等方式,减少河道污染,改善水质。

4. 河道生态流域治理:从流域层面进行治理,通过防治水土流失、恢复湿地等方式,提高流域的水文功能,保护河道生态环境。

5. 河道环境监测:对河道环境进行长期监测和评估,了解河道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河道治理措施,保障河道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河道治理工程措施对于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1 -。

治理黄河的工程措施

治理黄河的工程措施

治理黄河的工程措施为了治理黄河,可以采取以下工程措施:1. 建设防洪工程:修建堤坝、挖掘渠道,增加河道的容水量,降低洪水对河道周边地区的影响。

2. 疏浚河道:定期对黄河进行疏浚作业,清理淤泥和河床,维持河道的通畅状态,保证河水平稳地流入海洋。

3. 河道修整:加固河岸,修建护岸,防止黄河岸边发生塌陷和滑坡,保护沿岸农田和居民安全。

4. 河道分流:在黄河沿线适当位置修建分流渠道,将部分水流引到旁边的渠道中,减轻黄河的水流压力,防止洪水灾害发生。

5. 河道固堤:修建河床固结闸、分流闸等,控制黄河水流的分配和流速,保持河道的稳定性。

6. 水库建设:在黄河流域修建水库,调节水量,减缓洪峰流量的冲击,避免洪水灾害发生,并且可以进行多功能利用,如发电、供水等。

7. 生态修复:采取生态治理措施,大力发展河道两岸的植被,防止河岸侵蚀和水土流失,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8. 国际合作:与黄河上游国家进行合作,共同治理黄河,实施联合水资源管理,共同应对黄河的挑战和问题。

这些工程措施可以综合运用,全面治理黄河,减少洪水灾害和水土流失,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为沿岸地区的农业、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9. 水土保持工程:在黄河流域广泛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包括植被恢复、梯田建设、土地整治等,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淤积,提高水质。

10. 水资源调配:在黄河上下游地区实施水资源调配工程,合理分配水资源,平衡上下游地区的需水和供水,避免水源过度开发和浪费。

11. 河道监测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的河道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黄河的水位、流量和水质,及时预警洪水和水质问题,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12. 河流管理:建立健全黄河流域的河道管理机构,加强对河道的巡查和监管,及时处理河道问题,确保河道的畅通和安全。

13. 土地整治:对沿岸农田进行整治,加强耕地保护,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减少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现象,保护农田生产能力。

14. 水土保持法规制定: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水土保持法规和政策,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推动各地区落实水土保持工作,落实责任和义务。

朱显谟治理黄河方法

朱显谟治理黄河方法

朱显谟治理黄河方法朱显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治水专家,他在明代时期负责治理黄河的工作。

在他的治理下,黄河的水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当时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下面将从朱显谟治理黄河的方法和成效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朱显谟治理黄河的方法1.加强堤防建设:朱显谟认为,黄河的水患主要是由于河道淤积和堤防不固导致的。

因此,他首先加强了黄河两岸的堤防建设。

他采用了石块、黄土、草木等材料进行堆砌,使得堤防更加坚固,能够有效地防止洪水决堤。

2.开辟新河道:为了减轻黄河的水流压力,朱显谟还采取了开辟新河道的措施。

他选择了黄河两岸的低洼地带,开挖了一条新的河道,使得部分水流能够顺利地流入新河道,减少了原河道的水流压力,降低了洪水的发生频率。

3.疏浚河道:为了解决黄河淤积的问题,朱显谟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工程。

他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黄河的河床进行清淤,使得黄河的水流更加畅通,减少了淤积带来的水患。

4.修筑闸坝:为了调节黄河的水流,朱显谟还修筑了一系列的闸坝。

这些闸坝能够根据需要,控制黄河的水量,防止水患的发生。

同时,闸坝还可以用来灌溉农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朱显谟治理黄河的成效1.减少了洪水灾害:朱显谟的治理措施有效地减少了黄河的洪水灾害。

他加强了堤防建设,开辟了新河道,疏浚了河道,使得黄河的水流更加顺畅,减少了洪水的发生频率。

这为当时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2.提高了农田灌溉能力:朱显谟修筑的闸坝不仅能够调节黄河的水量,防止水患的发生,还可以用来灌溉农田。

这样一来,农田的灌溉能力得到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3.改善了交通条件:朱显谟的治理工作还改善了黄河沿岸地区的交通条件。

他修筑的堤防和开辟的新河道使得黄河两岸的交通更加便利,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朱显谟治理黄河的方法和成效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的治理措施不仅有效地控制了黄河的洪水灾害,还改善了农田灌溉能力和交通条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河清淤疏浚方案

黄河清淤疏浚方案

黄河清淤疏浚方案1. 背景介绍作为中国的第二长河流,黄河是中国干旱地区丰水期的主要水源之一。

然而,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和水文变化,黄河的水流不稳定,河床上泥沙积聚严重,导致河流容量减小,易引发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为了保障黄河的正常水文运行和减少洪灾风险,有必要进行黄河清淤疏浚工程。

2. 目标本方案旨在通过清淤疏浚,保障黄河的水流畅通,提高河道的容量,减少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保护周边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 方案内容3.1 清淤工程清淤工程是本方案的核心部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3.1.1 河道勘测首先,对黄河的整个河道进行详细勘测,了解各段河道的淤积情况、水流流速等基本信息,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3.1.2 清淤技术选择依据勘测结果和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清淤技术。

常见的清淤技术包括机械清淤、爆破清淤、人工清淤等。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清淤技术相结合。

3.1.3 清淤施工根据清淤技术的选择,进行清淤施工。

机械清淤可以派遣挖掘机等重型设备进行泥沙的清除;爆破清淤可以利用爆破技术破碎淤积的泥沙;人工清淤则需要派遣工人手工进行。

清淤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并配合相关机构对清淤工程进行监测。

3.2 疏浚工程除了清淤,还需要进行疏浚工程,以提高河道的容量和水流速度。

疏浚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3.2.1 河道疏浚设计进行河道疏浚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确定疏浚的范围和深度。

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河道的地形、水流速度等因素,确保疏浚后的河道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2.2 疏浚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疏浚施工。

常用的疏浚工具包括挖掘机、水动力机械等。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3.3 河道维护为了保持河道的畅通和水流速度的稳定,需要进行定期的河道维护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3.1 定期清淤定期进行清淤工作,清除淤积的泥沙,保持河道的正常流量。

3.3.2 河道生态修复在清淤和疏浚工程之后,进行河道的生态修复工作,恢复植被、沿岸湿地等生态环境,提高河道的生态功能和水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工程常见的几种河道治理方法
发表时间:2018-04-11T16:33:54.42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上作者:卢建军
[导读] 河道整治工程是为稳定河槽、缩小主槽游荡范围、改善河流边界条件及水流流态采取的工程措施.
(东平湖管理局东平黄河河务局,山东东平 271513)
[摘要] 河道整治工程是为稳定河槽、缩小主槽游荡范围、改善河流边界条件及水流流态采取的工程措施.河道整治分长河段的整治及局部河段的整治.在一般情况下,长河段的河道整治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洪和航运,而局部河段的河道整治是为了防止河岸坍塌、稳定工农业引水口以及桥渡上下游的工程措施.主要工程类别有:控导工程、护岸工程、护滩工程等.控导工程的作用是约束主流摆动范围、护滩保堤,引导主流沿设计治导线下泄,有利于引水和保护滩地.护岸工程的作用是防止主流直接顶冲高岸或堤防,防止高岸坍塌,保护高岸、堤防免遭溃决、防止主流改道;护滩工程主要是防止塌滩而在滩岸线上做的工程。

[关键词]河道整治;措施;防洪工程;水利建设;
河道整治工程是为稳定河槽、缩小主槽游荡范围、改善河流边界条件及水流流态采取的工程措施.河道整治分长河段的整治及局部河段的整治.在一般情况下,长河段的河道整治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洪和航运,而局部河段的河道整治是为了防止河岸坍塌、稳定工农业引水口以及桥渡上下游的工程措施.主要工程类别有:控导工程、护岸工程、护滩工程等.控导工程的作用是约束主流摆动范围、护滩保堤,引导主流沿设计治导线下泄,有利于引水和保护滩地.护岸工程的作用是防止主流直接顶冲高岸或堤防,防止高岸坍塌,保护高岸、堤防免遭溃决、防止主流改道;护滩工程主要是防止塌滩而在滩岸线上做的工程。

河道整治作为一种纯公益性的水利工程,本身并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但因治理而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河道整治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

湿地有巨大的渗透能力和蓄水能力,可以减少并滞后降水,削减并滞后洪峰,减少洪水径流,具有水库的功能。

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具有强大的净化污水能力,湿地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

湿地水流速度缓慢,有利于沉积物沉降;在湿地中生长、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微生物相同地域的净化能力是森林的1.5倍。

因此河道整治工程可以有效的降低水中的污染物质,减少对周边农田灌溉和饮用水的污染.
河道整治具有控制土壤侵蚀的价值。

河道整治的侵蚀控制功能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农田用地不受洪灾;二是减少了因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肥力丧失。

河道整治可大大改善长期以来由于河流破坏带来的诸多问题,对于保障两岸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冲滩塌岸现象将大大减少,有利于稳定滩涂、改善滩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滩区的土地利用价值,使滩区及高岸的居民安居乐业,可以基本保障河两岸的人民安全定居,有利于改善两岸各种大、中、小型提灌站的引水条件,保障两岸灌区和人民生活用水需求.
常见的河道整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一、防洪工程。

加强河、库治理,完善防洪减灾体系,以堤防为基础,控制性枢纽工程为骨干,防汛调度指挥系统为中枢,确保城镇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

继续加强建设以关田、铅厂二个圩镇防洪堤,并以此为辐射加强沿河两岸农田的防洪护岸,另一个是以建立县城防洪堤体系,拉动小江下游沿河两岸的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河段河道整治。

以发电和供水为主的水利枢纽要按照流域防洪规划的要求,安排留足防洪库容;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抓紧进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水文测报、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非工程措施建设,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二、水利建设。

抓好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技术改造,同时加快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充分利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强灌区水利设施建设,搞好配套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按照水利水资源有序开发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规划和建设水力发电项目,使水电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三、开口堤的修建。

开口堤是在堤防的上游按一定标准设防,头部以下堤防高度逐渐降低,尾部不建堤,这样洪水就从尾部慢慢淹入区内滞纳洪水,可防止洪水从堤防头部进入保护区毁坏农田;洪水退后,保护区内洪水及时从尾部开口处排出,开口堤宜布置在干流区与河源区衔接段,还可与蓄滞洪区的布设相结合。

这一技术的推广着眼于减少干流区洪水损失,进一步提高干流区的防洪能力。

四、堤防上设置溢洪堰。

堤防上设置溢洪堰是指在封闭式堤防上选择一段,将其设计成允许洪水漫溢的堰坝,堰顶高程与规划防洪水位齐平,当遇超标准洪水时,洪水可从溢洪堰溢入堤防保护区。

这样既可起到超标准洪水的滞洪,降低外口水位,保护重要城镇等设施安全,又可平衡两侧水位,起到保护堤防安全,减少水毁工程的作用。

五、防洪排涝。

根据滨海平原河网河流汛期水位变化、外海潮汐条件,以及河网内城市、乡村、农田保护标准的不同,可以对其进行合理布局以及必要的调整,作出最优的排涝方案;并根据新的防洪排涝形势重新规划,建立完备的排灌系统。

另外,滨海平原河网河流与独流入海河流治理最大不同之处是:除了要考虑排涝的效果之外,还必须考虑航道、河网水面率、调蓄供水作用和水产养殖等多功能的需求。

为此,在河道规划方面,有必要实施新河开挖、拓宽、疏浚;对侵占河道的设施如违章建筑、鱼栅、桥涵等进行清障,实现一定河网水面率,保证通航及涝水通畅。

六、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统一规划,先制定出流域的综合规划和各河流的独立规划,按照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分批实施的治理方案逐步实施。

小型河流综合治理应以河流流域治理为目标,以生态学治理为主线,科学地进行综合治理。

七、疏汲河床,清除底泥。

城市河流不但河水严重污染,而且河流底泥也受严重污染。

底泥中含有重金属、有机质分解物和动植物腐烂物,因此即便其他水污染源能以控制,但底泥仍可使河水二次污染。

作者简介:卢建军(1968—),男,山东梁山人,河道修防工技师,长期从事水利工程施工与维修养护,具有丰富的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