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载的本体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张载的本体论

09级中师2班张千QQ:694044161

张载是北宋道学思潮高涨时期中最勇于“造道”的哲学家之一张载哲学首重《周易》,其代表作《正蒙》就是在《易传》基础上写成的,其中表述了他以“气”为本的宇宙本体论思想。在人性论方面,他从“气”本体论出发,提出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范畴,较好地处理了先秦以来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争论。在认识论方面,他提出了“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的区分。同样从“气”本体论出发,他还提出了“民胞物与”的人生实践方向即人生论,把天地人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了儒家主张的个人所应有的使命和人生的理想,使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一、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含义:凡是可以描述出来的东西都是所谓存在的,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是有形态的,凡是有形态的东西都是由气构成的。

气就是一种物质的形式,也就是事物的基本组成是物。强调存在的根本是物质,所以与唯物主义联系在了一起,但是这个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北宋张载说:“凡可状者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正蒙·乾称》)论述了元气为万物本原,这一认识与古代宇宙演化学说相一致,这是它能够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古代的宇宙演化学说,不管是主张宇宙万物生于绝对的“无”的,还是认为天地一切源于无形的“有”的,都同意浑沌不分的气是化生万物的直接来源,这就有助于人们树立气为万物本原的思想。

二、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含义:整个世界不管是无形的太虚,还是有形的万物,都统一于元气,都是元气的不同存在形式。

是唯物主义观点,北宋·张载认为“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正蒙·太和》)。气是一种肉眼难以相及的至精至微的物质。气和物是统一的,故曰:“善言气者,必彰于物”(《素问·气交变大论》)。气是世界的本原,是构成宇宙的元初物质,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从张载有关论述中可以看出:太虚涵含气,但太虚本身不是气;太虚与气分属两个层次,太虚是最高层次的概念,而气则是次一层次的概念,气能化生万物;从太虚的内涵与特点来分析,太虚是万物的本原但不能直接化生万物、太虚无形又离不开气、太虚是实有并是永恒的存在。

三、聚亦吾体,散亦吾体。

含义:气只有聚散,没有生灭,元气是永恒的。

自横渠以“气”(太虚)为万物之本,谓“太虚即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吾人“乃浑然中处”,故“聚亦吾体,散亦吾体”。(《正蒙》)。这就是说,元气是世界的本体,它的聚合都是暂时现象,世间事物,只有显明和潜在的区别,而没有持存与消逝的分野。这里张载认为本原是气,“气”实际上成为张载概括一切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在一定意义上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谓的物质存在。

四、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

含义:有形与无形是分判宇宙间万物的标尺。宇宙间只有两种存在,即有形者和无形

者。形由气聚而成,并非恒常的东西,因此只能称之为“客”;而一旦由气聚而成的形因气的消散而消失,也并不意味着绝对的空无。

“大易不言有无,言有无,诸子之陋也。”气聚而成形,则“离明”可以施光于其上。

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含义:整个世界不管是无形的太虚,还是有形的万物,都统一于元气,其聚集和散开,都是变化发展的客观形式。

在中国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史上,张载超越了前人的思想局限,从气本论的高度和人性论的层面,阐发了独具特色的天人合一思想,合理地论证了天人之所以能够合一的问题,赋予天人合一思想深厚的人文意蕴。他认为气的普遍本质构成人与天地万物的本性,即“天地之性”;而“气质之性”,则是因禀气不同,体现在每个人身上的特殊气质。“天地之性”普遍而永恒,而“气质之性”则随气的聚散变化而变化不定,前者是后者的本源,后者由前者派生出来。

六、形聚为物,形溃反原。

含义:由于“气”的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现象。气的聚拢形成存在,散开时各种现象最终会化成气回归本源。

肯定“气”是弃充塞宇宙的实体,由于“气”的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现象。“形聚为物,形溃反原”,物质的气不生不灭。批判佛、道两家关于“空”、“无”的观点。指出气“一物二体”,存在着对立矛盾,为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内在原因,“天地变化,二端而已”。猜测到事物对立面统一的某些原理。他认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仍倾向于矛盾的调和。提出事物有两种变化形式;变(显著变化)与化(渐变)。在认识论上提出“有物则有感”,“因物为心”,承认认识来自外界事物,但把认识分为“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主张“德性之知,不萌于见闻”。从人和物同受“天地之气”以生出发,强调“无一物非我”,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七、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含义:知道太虚是气的根,故太虚即气是体用相继的关系,是一种实质的存在,也就没有绝对的虚无。

太虚即气,是指元气乃是万物本源;天人合一,乃是指圣人的最高境界,与天道相合,内外相通,达到“完人”之境。

八、气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

含义:气的聚拢和消散都来自于太虚,正如冰的凝固和释放都来源于水。

在张载看来,太虚与万物不过是同一实体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只有“隐”“显”之别,而无“有”“无”之分。何谓“隐”?何谓“显”?张载说:“显,其聚也;隐,其散也。”这里的“其”是指气。气聚而为万物是显,散而为太虚是隐。无论是显还是隐,其实质都是气。故“隐显”是“通一无二”的。有时,张载也用“有无”概念来表达与“显隐”相似的意义,提出“有无一,内外合”。

总的来说,张载的宇宙本体论首先是针对当时佛道二教的理论而展开的批判。因为道家和道教讲“无”,认为“虚能生气”即“无”中可生“有”,又主张“物而不化”的“长生”;佛教讲“空”,认为“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以客观世界为“见病”即幻觉。所以,张载批判道家和道教则指出:无中生有的“虚能生气”说错了,因为它把“虚”与“气”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