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变形缝技术及防水处理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变形缝技术及防水处理探讨摘要: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重点介绍了建筑工程中结构变形缝的施工工艺,并讲述了施工操作及质量控制要点,为社会与经济效益做好铺垫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变形缝模板质量控制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an engineering example, the paper focuses on building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formation crack, 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tells the operation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oints,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do you.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distortion seam template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大型建筑、高低错层建筑以及异型建筑大量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各类变形缝。这些变形缝的施工质量控制已成为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清远市某小区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对其伸缩变形缝结构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了改进与创新,总结出了较简便易行的变形缝结构施工技术。

1 三种变形缝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1.1伸缩缝:变形缝未作防护

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竖缝,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

1.2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1.3防震缝:它的设置目的是将大型建筑物分隔为较小的部分,形成相对独立的防震单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筑物整体震动不协调,而产生破坏。

2 变形缝施工难点

2.1模板易变形和膨胀、跑模;

2.2缝内模板易挤压死,无法拆除模板;

2.3变形缝内涨出的混凝土不易剔凿。

2.2主要施工工艺

2.21 施工工艺流程

2.22 施工方法及操作要点

2.221梁模板施工

先铺设梁底模板,位置基本固定后再铺设变形缝侧模板。该模板无需加设方木加强,两侧模板立设后放入撑条校正与模板垂直,在撑条上侧面斜钉入一枚小圆钉与模板连接固定。根据梁截面不同选用不同的间距来设置撑条,通常情况下梁截面不大于300~600mm 时,撑条间距可以设定为100~200mm;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撑条间距不宜大于200mm(因为模板的刚度不好)。

需要注意的是,配置梁底模时方木楞应宽出模板10mm,以便梁侧模落在该方木楞上;在撑条上端斜钉应交错固定,避免发生移位、扭斜,并且小钉钉入后应外露约5mm,便于拆模时起掉;若梁截面较高,梁侧模不稳或易变形时,可在梁内加设钢筋支撑,水平间距约为l~1.5m,并且可设置pvc套管钢筋拉结螺栓加固梁侧模板;最后梁侧模顶用封盖模板将变形缝顶封闭,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将变形缝堵塞。

2.222柱模板施工

沿柱边线先立设除变形缝处的其他三侧面模板,后立设变形缝处模板。变形缝处模板无需加设方木加强,只需进行柱箍加固施工。待柱模板校正到位后安装变形缝撑条校正与模板面垂直,并在撑条端部斜钉入一枚小圆钉与模板连接固定,小钉钉入后应外露约5mm,便于拆模时起掉。柱模板变形缝处模板支设至梁底模底平高度,其上部由梁侧模支设并按照梁变形缝校正固定方式进行施工。柱变形缝处撑条间距可以设定为100~150mm,撑条的位置应让开拉结螺

栓。变形缝处模板的螺栓孔可由加长钻头由柱另一侧穿过柱身进行开孔。在模板加固施工时,在变形缝处设置短横杆(因空间较小其同一位置处可上下交错)来增加柱箍的连接固定点,使柱箍能较好的工作。

2.223撑条施工方法

变形缝处两侧结构不同时,撑条施工方法稍有不同。

①梁侧模支模时,模板支设好后,放置梁撑条。在撑条与梁侧模处用小钉斜钉来固定撑条,在撑条与混凝土梁相接触处使用(10~20)mm×50mm的楔形小木楔子顺撑条方向楔在撑条上下两端,楔紧固定梁模板。在撑条中部位置加设一至二根上述楔形小木楔,以加强撑条中部的支撑力。拆模时,可先将小钉起掉,再及时将木楔子拆掉,最后拿掉撑条。

②柱、墙侧模支模时,采用同样方法施工,此时木楔子应楔在撑条前后两端及中部。

梁、柱、墙的模板均不用另行加工。撑条仍可利用两侧结构同时施工时配制的撑条,只是利用(10~20)mm×50mm的楔形小木楔来填塞一面模板的厚度,因而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来施工变形缝结构,其工艺原理与操作要点基本类同。

2.224钢筋施工

常规绑扎固定钢筋、加设垫块。

2.225混凝土施工

柱、墙混凝土施工时,同一处的两柱、墙混凝土应相互交替浇

筑,每一侧每次浇筑高度均不超过50cm;梁混凝土施工时,亦采取交替浇筑,先浇筑变形缝一侧的梁,浇筑高度不超过20cm,然后换至另一侧浇筑,其浇筑高度亦不应超过20cm。通过交替浇筑混凝土使模板两侧受力均匀,避免变形缝处的模板发生变形、移位等。若柱较高或截面较大时,可采取混凝土浇筑至一定高度后停歇约1~2h,然后再继续施工。

3 施工质量控制

3.1应认真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交底、施工。

3.2撑条宽度应严格按照相关尺寸进行计算、控制。在裁制撑条时应使尺寸略大于要求尺寸,然后在电刨机上刨平侧面并校准宽度尺寸,减少尺寸误差。

3.3变形缝处侧模应被梁底模或柱侧模板楞面抵紧。

3.4模板接缝处应设置撑条,挡盖住缝隙,防止混凝土浆外流。

3.5撑条放置应横平竖直,间距不能超过要求。

3.6盖板应严密,防止混凝土流淌、碰坏撑条。

3.7梁柱接头处梁撑条应伸至柱模板上端处约10~20mm,以防止接头处模板整体性差而发生变形等。

3.8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交替进行,使模板受力均匀。但应防止间隔时间过长发生混凝土初凝,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顺序进行。

3.9模板制作完成后应统一摆放,特别是防止撑条折断、破损,并应及时回收存放。

4 细部防水工程变形缝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