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系统及换热站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
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换热器是一种用于将热量从一个媒介传递到另一个媒介的设备。
在化工、石油、电力、食品等众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换热器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传热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因此对换热器的设计进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设计一种高效、节能且符合工艺要求的换热器。
三、内容和方法1.热力计算:首先需要进行热力计算,根据工艺流程确定换热器的热负荷、传热介质和流量,以及换热传递的温度差。
2.换热器选型:根据热力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例如壳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管束式换热器等。
3.换热器结构设计:根据选定的换热器类型,进行具体的结构设计。
主要包括换热面积的确定、管束布局的优化、流体通道的设计等。
4.材料选择:根据工艺要求和介质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制作换热器。
需要考虑材料的热传导性能、耐腐蚀性以及成本等因素。
5.流体分配:设计合理的流体分配系统,确保流体能够均匀地通过换热器,充分利用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6.附件设计:包括防腐层的设计、支撑结构的设计、清洗排污装置的设计等。
7.换热器容量计算:根据换热器的设计参数,进行容量计算,确保换热器在工作条件下能够满足热负荷要求。
8.性能预测:利用计算机辅助仿真软件对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压力损失等性能进行预测和优化。
四、预期成果1.具备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对换热器原理、传热机制和流体力学的学习,掌握换热器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具备热力计算和选型的能力:能够根据工艺要求进行热力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选取合适的换热器类型。
3.具备换热器结构设计的能力:能够根据工艺要求和换热器类型,进行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4.具备换热器容量计算和性能预测的能力:能够根据设计参数进行换热器容量计算,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仿真软件进行性能预测和优化。
五、项目计划1.研究文献资料,了解换热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预计完成时间:1个月。
2.学习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相关知识,掌握热力计算和流体分配的方法。
开题报告住宅小区热网、换热站、采暖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住宅小区热网、换热站、号楼采暖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要求开题报告既是标准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又是完成高质量毕业设计的有效保证。
为了使这项工作标准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本要求。
一、选题依据1.设计题目及设计领域;2.应用现状和进展前景。
二、设计内容1.设计的要紧内容;2.拟完成的要紧功效。
三、设计工作安排1.拟采纳的要紧设计方式或设计方案;2.设计工作进度打算。
四、文献查阅及文献综述;。
学生应依照所在学院及指导教师的要求阅读必然量的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度析、研究、综合,形成文献综述。
必要时进行调研或实习完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作为开题报告的一部份附在后面,要求思路清楚,文理通顺,较全面地反映出本设计项目的工作基础和内容。
五、其他要求1.开题报告应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始后的前周围内完成;2.开题报告必需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通过;3.开题报告不合格或没有做开题报告的学生,须重做或补做合格后,方能继续设计工作,不然不许诺参加答辩;4.开题报告通事后,原那么上不许诺改换设计题目或指导教师;5.开题报告的内容,要求打印并装订成册。
集中供热分户热计量集中采暖按热量计量是城市住宅供暖进展的趋势, 是建筑节能的一项大体方法。
依照发达国家的体会,采取供热计量收费方法,可以节能20 %~30 %。
各地的供暖企业都在踊跃推行分户操纵,找出一条适合供暖企业的进展之路。
一、两种供暖方式分析比较目前供暖企业能够实施分户操纵的两种供暖方式:第一种是分户不计量供暖系统;第二种是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
具体分析比较如下:一、分户不计量方式其缺点如下:(1) 分户不计量仍然无法解决供热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这种方式中供热的许多主动权只把握在企业手中,多供少供都由供暖企业单方决定,企业自然会选择以尽可能减少供热本钱来取得较多的利润的方式向用户供热,如此供热质量可不能从全然上取得改善。
供暖工程开题报告怎么写
供暖工程开题报告怎么写供暖工程开题报告怎么写一、引言供暖工程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供暖工程的研究和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供暖工程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和结构,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研究背景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介绍供暖工程的背景和意义。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供暖工程的重要性:供暖工程是保障人们冬季生活舒适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供暖方式、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方面说明目前供暖工程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和成果,以及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三、研究目标和意义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明确本次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1. 研究目标:明确本次研究的主要目标,例如改善供暖工程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
2. 研究意义:说明本次研究对于解决当前供暖工程问题和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具体描述本次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1. 研究内容:明确本次研究的具体内容和重点,例如供暖方式改进、能源利用优化、环境影响评估等。
2. 研究方法:介绍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例如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模拟模型等。
五、预期成果和创新点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说明本次研究的预期成果和创新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1. 预期成果:明确本次研究预期取得的具体成果,例如提出改进的供暖方式、设计高效的供暖系统等。
2. 创新点:说明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例如采用新的能源利用技术、提出新的环境评估指标等。
六、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详细描述本次研究的计划和进度安排。
可以按时间顺序列出各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并说明完成每个任务所需的工作量和资源投入。
七、预期问题和解决方案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采暖开题报告
采暖开题报告采暖开题报告引言:采暖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采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采暖的重要性、现有的采暖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采暖的重要性采暖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将室内温度提高到舒适的水平。
在寒冷的冬季,采暖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还有助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科学研究表明,低温环境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疾病。
而合适的采暖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有助于保持健康。
二、现有的采暖技术1. 中央供暖系统:这是目前最常见的采暖方式之一。
通过锅炉或热水器将热水或蒸汽输送到建筑物的各个房间,供暖设备通常位于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屋顶。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建筑物和集中供暖的区域,但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设备投资。
2. 空气源热泵:这是一种新兴的采暖技术,通过从室外的空气中吸收热量,然后将热量传递到室内。
与传统的采暖方式相比,空气源热泵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碳排放。
然而,它的工作效果受到气温的影响,极端寒冷的地区可能需要额外的辅助采暖设备。
3. 地源热泵:这种采暖方式利用地下土壤或地下水中的热量,通过地源热泵将热量传递到建筑物内部。
地源热泵具有较高的能效和较低的运行成本,但需要较大的土地面积和较高的安装成本。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采暖: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采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室内温度的自动调节和能源的智能管理,提高采暖的效率和舒适度。
2. 清洁能源采暖: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碳排放的限制,清洁能源采暖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将被广泛应用于采暖系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节能采暖技术:节能是未来采暖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改进建筑隔热材料、优化供暖设备和采用节能控制策略等手段,可以降低采暖能耗,减少能源浪费。
供热系统及换热站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集中采暖按热量计量是城市住宅供暖开展的趋势,是建筑节能的一项根本措施。依据兴旺国家的经验,采取供热计量收费措施,可以节能20%到30%。各地的供暖企业都在积极推行分户操纵,找出一条适宜我国供暖的开展之路。
开题汇报
X
202X年3月3日
开题汇报
一、选题依据
1.设计目的及意义
冬季采暖是我国北方居民的生活需求。采暖是人们为了保证适宜的生活条件而制造的。因此采暖方法与设备便成为了一直以来人们所关怀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开展,人们对室内环境水平程度也越来越看重。现在的供暖方法日新月异,当然,每种供暖方法也存在肯定的弊端。保证冬季供热工作平安稳定运行,保证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通过进一步的熟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相关标准,做好有关专业知识的衔接,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根底,让自己可以在这个领域有进一步的开展。
通过本设计可以清楚的了解供热系统及换热.站的设计不走和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进一步熟练应用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标准;同时,本设计也应理论联系实际,在符合相关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设计出节能环保的供热系统,使设计方案到达最正确。
2.设计拟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1〕依据建筑物的实际工程概况,选择采暖系统,供水方法,计算热负荷;
6.城市热力网设计标准〔CJJ34-90〕
7.有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X: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克制图标准,GBJ114-88;
9.《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X: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采暖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采暖系统设计开题报告1. 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
而采暖系统作为提供舒适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实施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针对采暖系统设计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和探讨不同的设计方案,旨在提升采暖系统的效率、节能性和可靠性。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设计一个高效、可靠、节能的采暖系统,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具体的项目目标包括:•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暖系统的效率,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确保系统设计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对采暖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升用户体验。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达到项目目标:3.1 采集数据采集与采暖系统设计相关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的结构参数、环境参数、供暖需求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为后续的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3.2 系统建模基于采集到的数据,建立采暖系统的数学模型。
通过模型,可以更好地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3.3 设计优化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分析,找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优化设计包括但不限于改进供暖设备的效率、优化配管系统的结构等。
3.4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一个智能化的控制系统,用于对采暖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控和控制。
通过在系统中引入先进的传感技术和自适应控制算法,实现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4. 预期成果通过本项目的研究,预期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提出一种高效、可靠、节能的采暖系统设计方案,以满足居民对舒适居住环境的需求。
•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实际测试和模拟分析,对系统进行性能评估。
•设计一个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实现对采暖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和优化控制,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行效率。
5. 进度安排本项目的研究计划如下:•第一阶段:数据采集和整理(2周)•第二阶段:系统建模和仿真(4周)•第三阶段:设计优化和控制系统设计(4周)•第四阶段:成果验证和报告撰写(2周)6. 预算和资源需求本项目的预算和资源需求如下:•人力资源:项目组成员3人,共计12周的工作时间。
供热系统及换热站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供热系统及换热站工程设计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供热系统及换热站工程设计一、项目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供热系统的需求逐渐增加。
同时,环保意识的提高也促使人们对供热系统进行改进,提高系统的能效和环境友好性。
供热系统及换热站工程设计旨在优化供热系统结构和参数,提高系统的热效率和可靠性,减少热能的浪费和环境污染,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二、相关技术和研究现状目前,供热系统设计的重点是提高供热管道的综合热传导能力,减少供热线路的热损失和压力损失,提高系统的热效率。
常见的技术手段包括:采用新型的绝热材料和保温材料,优化管道的绝热层厚度和材料选择,设计合理的管道布局和结构,提高管道的传热效率,设置合理的控制阀门和附件,实现对供热系统的精确控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供热系统设计:该部分主要包括系统热负荷的计算、供热管道的布置和结构设计、换热站的选址和布局等。
2.换热站设计:该部分主要包括换热器的选择和设计、泵站的选型和参数确定、阀门和附件的设计等。
3.系统管道的绝热和保温设计:该部分主要包括绝热材料的选择和厚度确定、保温材料的选择和施工、管道支架的设计等。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和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系统性能的模拟和优化,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将采用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收集供热系统运行的实际数据,对设计参数进行验证和调整。
四、研究进度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1.数据收集和资料查询:收集和整理相关的研究文献和设计规范,收集供热系统运行数据和实际情况。
2.系统设计:进行供热系统的结构和参数设计,确定换热站的位置和布局。
3.仿真模拟和优化: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系统性能的模拟和优化,确定系统的最佳设计方案。
4.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对供热系统进行实地调查,收集运行数据并进行水质分析和能耗统计。
5.结果分析和总结:对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得出结论并进行总结。
供暖工程的开题报告
供暖工程的开题报告1. 引言本文旨在对供暖工程进行开题研究,重点关注供暖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
供暖工程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供暖工程的背景和意义;2.供暖系统的设计要点;3.供暖工程的建设流程;4.供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2. 供暖工程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舒适生活的追求,供暖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供暖工程的实施能够提供温暖的室内环境,确保人们的健康和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同时,供暖工程还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3. 供暖系统的设计要点供暖系统的设计是供暖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3.1 室内温度需求根据当地气候和人们对室内温度的需求,确定合适的供暖温度范围。
这将直接影响供暖设备的选择和供热管网的设计。
3.2 供热设备选择根据供暖需求和预算限制,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例如锅炉、热泵等。
供热设备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其热效率、安全性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3.3 供热管网设计供热管网是供暖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将热能传递到各个供暖区域。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管道的材料、直径、布局等因素,确保热能传递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3.4 室内散热器选择室内散热器是将供热设备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室内空气的关键装置。
在选择散热器时,需要考虑其散热效率、外观美观以及与室内装饰的协调性。
4. 供暖工程的建设流程供暖工程的建设包括工程规划、设备采购、施工和验收等环节。
下面是供暖工程建设的一般流程:4.1 工程规划根据供暖需求和地理条件,进行供暖工程的规划。
确定供热设备的布置和供热管网的走向,并进行初步的预算。
4.2 设备采购根据规划方案,进行供热设备的采购。
在采购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质量、性能和供应商的信誉等因素。
4.3 施工进行供暖工程的施工和安装。
供暖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供暖管理系统开题报告1. 引言供暖管理系统是一个用于管理和监控供暖设施的系统,旨在提高供暖效率、节约能源、优化供暖运营。
本文将介绍该系统的背景、目的、需求和技术实现方案。
2. 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供暖设施在城市和居民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供暖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能源浪费、运营不稳定等。
因此,开发一个高效、智能的供暖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3. 目的本项目的主要目的是设计和开发一个供暖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和智能控制,来提高供暖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并优化供暖运营。
该系统将提供以下功能:•实时监测供暖设施的运行状态和能源消耗情况;•分析数据并提供给用户供暖节能建议;•实现智能控制,根据环境和需求自动调节供暖设施;•提供用户管理界面,方便用户查看和操作供暖系统。
4. 需求分析为了满足上述目的,我们对供暖管理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4.1 实时监测系统需要能够实时监测供暖设施的运行状态和能源消耗情况,包括温度、湿度、耗电量等参数。
监测数据应当准确可靠,并能够进行存储和展示。
4.2 数据分析和建议系统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供给用户供暖节能建议。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系统可以判断供暖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以及存在哪些问题和改进空间。
4.3 智能控制系统需要具备智能控制的功能,根据环境和需求自动调节供暖设施。
例如,在夜间或无人时段自动降低供暖强度,并在需要时自动增加供暖强度。
4.4 用户管理界面系统需要提供一个用户管理界面,方便用户对供暖系统进行查看和操作。
用户可以查看实时监测数据、调整供暖参数、设置定时开关机等。
5. 技术实现方案基于以上需求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技术实现方案:5.1 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我们将使用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电能传感器,进行实时数据采集。
这些传感器将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给系统。
5.2 数据存储和分析我们将使用数据库系统存储监测数据,并使用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
换热站供热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换热站供热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源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而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环保问题的出现,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能源,降低能源的消耗和污染,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换热站是热网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将集中供热的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处,为用户提供温暖的热力。
然而,换热站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能源的浪费、管道漏损等。
因此,对于换热站供热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二、选题目的本论文旨在通过建立换热站供热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优化系统结构和控制策略,提升系统效率和性能,从而实现能源的节约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三、选题内容和方法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换热站的基本原理和供热系统的结构分析;2、建立换热站供热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热传递模型、控制模型等;3、通过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优化系统结构和控制策略;4、在仿真实验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实际运行进行优化和改进。
本论文的主要方法包括理论研究、计算机仿真模拟和实际测试等方法。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可以直观地了解供热系统的性能和效率等指标,为后续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
四、论文的预期成果本论文主要目的是对换热站供热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优化系统结构和控制策略,提升系统效率和性能。
预期成果包括:1、建立换热站供热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热传递模型、控制模型等;2、通过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掌握系统的性能和效率等指标;3、针对仿真结果,优化系统结构和控制策略,提升系统效率和性能;4、实际测试验证仿真结果的可行性和准确性;5、撰写完整的论文,具有比较好的学术水平和实际应用价值。
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DOC)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 抽余液塔底换热器设计学院化工装备学院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翟英明 (高级工程师)开题时间: 2015年 3月 16日一、选题目的1、通过毕业设计,练习综合运用课程和实践的基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独立思考。
2、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从而得到化工换热器设计的主要程序和方法。
3、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
5、通过此次设计任务,学会换热器的结构及强度设计计算及制造、检修和维护方法。
二、选题意义在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热交换器,简称换热器。
在换热器中至少要有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高,放热;另一种流体温度低,吸热。
换热器是实现传热过程的基本设备。
而此设备是比较典型的传热设备。
二十世纪20年代出现板式换热器,并应用于食品工业。
30年代初,瑞典首次制成螺旋板换热器。
接着英国用钎焊法制造出一种由铜及其合金材料制成的板翅式换热器,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散热。
30年代末,瑞典又制造出第一台板壳式换热器,用于纸浆工厂。
在此期间,为了解决强腐蚀性介质的换热问题,人们对新型材料制成的换热器开始注意。
60年代左右,由于空间技术和尖端科学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各种高效能紧凑型的换热器,再加上冲压、钎焊和密封等技术的发展,换热器制造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了紧凑型板面式换热器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
此外,自60年代开始,为了适应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换热和节能的需要,典型的管壳式换热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70年代中期,为了强化传热,在研究和发展热管的基础上又创制出热管式换热器。
化工、石油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各种换热器,它们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工业设备价值及作用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能源紧张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
供热系统及换热站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12.《供热工程》,冉春雨,崔明辉,王春清,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六、参考资料
1.《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资料大全》主编:张治江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暖通空调设计》主编:张治江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3.付祥钊等.流体输配管网(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二版。
5.中华人民建设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4. 对细节问题的处理不够细致,以致计算数据出现理论上的偏差。
解决措施:
1.在设计开始前,认真温习所学内容,复习专业知识,避免由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精确引起的失误;
2.在设计开始初期,根据指导老师提供的的文献结合自己的设计底图,查阅相关资料,在设计中设计到的地方先看规范再做设计;
3.在设计中多向老师请教,对于自己不确定的地方可以在和指导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得到解答;
换热站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相关水力平衡的调节;
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和各种图纸的绘制及输出。
3、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可能出现的问题:
1.可能因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精准,导致设计中出现一些问题;
2.对规范的理解不正确和掌握不够熟悉,很有可能出现设计有违反规范的地方;
3.因为没有实际的施工经验,可能会出现理论知识脱离实际施工的状况,以至于出现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4.对待设计工作认真负责,能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设计成果
1.开题报告,来全面的了解自己所需要设计的内容,;
2.外文翻译,对专书),设计和计算过程的详细描述;
换热站开题报告
换热站开题报告1. 引言本文档为换热站开题报告,旨在对换热站的建设及其重要性进行全面介绍和分析。
换热站作为热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热能传递和分配的任务,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从换热站的基本概念、建设背景、技术原理及优势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2. 换热站的基本概念换热站,又称热交换站,是指位于城市热网中的一个节点,负责将主供热源提供的热能传递给用户。
换热站内部包含的换热设备如热交换器、泵、阀门等,通过热媒介实现热量的传递。
同时,换热站还包括监控与控制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和调控热能的传输和分配。
3. 建设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城市的热能需求也不断增加。
然而,传统的燃煤锅炉供热方式存在着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建设高效、清洁的供热系统成为迫切需求。
换热站作为一种先进的供热方式,在城市热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4. 技术原理换热站的运行原理主要基于热传导和传热学的基本原理。
当主供热源提供的热量进入换热站时,通过热媒介(如水、蒸汽等)在设备中进行换热,然后再将温度升高或降低后的热媒介传递给用户。
这样就实现了热能的有效传递和分配。
5. 换热站的优势换热站相比传统的供热方式具备以下优势:5.1 高效能可控换热站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和优化设计,将热能的传输损失降至最低。
同时,引入先进的监控与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换热过程的精确控制和调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2 灵活多样的热源换热站可以接入多种热源,如锅炉、地热能、太阳能等,实现不同热源的灵活切换和组合利用。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可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5.3 智能化运行管理换热站通过智能化的运行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供热系统的远程监测、故障诊断和优化调度。
这对于提高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6. 结论换热站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供热方式,具备高效能可控、灵活多样的热源和智能化运行管理等优势。
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
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换热器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换热器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用于传递热量的过程。
它在化工、能源、制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换热器设计的相关问题,包括换热器的原理、设计方法和优化方向。
二、换热器原理换热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两种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来实现能量转移。
常见的换热方式有对流换热、辐射换热和传导换热。
对流换热是指通过流体的对流传热来实现能量转移;辐射换热是指通过热辐射来传递热量;传导换热是指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传递热量。
三、换热器设计方法换热器设计的目标是在满足换热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设备的体积和能耗。
设计换热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热传导问题:换热器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热传导的特性,以确保热量能够有效地传递。
2. 流体流动问题: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动状态对换热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设计时需要考虑流体的流速、流量和流动方式等因素。
3. 热阻和压降问题:换热器中存在热阻和压降,设计时需要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最佳的换热效果和能量利用率。
4. 温度分布问题:换热器中的温度分布对换热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设计时需要考虑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壁面温度和温度梯度等因素。
四、换热器设计优化方向为了提高换热器的性能,设计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优化措施:1. 材料选择优化:选择具有良好热传导性能和耐腐蚀性的材料,以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和使用寿命。
2. 流体流动优化:通过优化流体的流速、流量和流动方式等参数,以提高流体在换热器中的传热效果。
3. 结构优化:通过改变换热器的结构,如增加换热面积、改变管道布局等,以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4. 温度控制优化:通过控制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壁面温度和温度梯度等参数,以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果和能量利用率。
五、结论换热器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程问题。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优化流体流动、改进结构和控制温度等方面的优化措施,可以提高换热器的性能和效率。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更加精确的换热器模型建立、更加智能化的控制方法和更加环保的材料应用等。
换热器的开题报告
换热器的开题报告换热器的开题报告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和分析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换热器的研究,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推动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换热器的定义开始,深入探讨其工作原理和分类,然后介绍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1. 引言换热器是一种重要的热传递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它通过将热量从一个物质传递到另一个物质,实现能量的转移和利用。
换热器的性能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2. 工作原理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热传导和传热过程。
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通过流体的流动实现热量的交换。
换热器通常由两个流体流经的管道组成,分别为热源流体和被加热流体。
热源流体通过管道,将热量传递给被加热流体,使其升温。
3. 换热器的分类根据换热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如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等。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管壳式换热器适用于高温高压的工况,而板式换热器则适用于对换热效率要求较高的场合。
4. 应用领域换热器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换热器被用于冷却和加热各种介质,如石油、化工品和食品。
在能源利用方面,换热器被应用于核能、太阳能和地热能等领域,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换热器还被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用于废气处理和污水处理等过程。
5. 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能源需求的增加,换热器在未来将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为了提高换热器的性能和效率,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创新。
一方面,可以通过改进换热器的结构设计,提高换热效率和传热面积。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提高换热器的耐腐蚀性和抗压性能。
此外,还可以结合智能控制技术,实现换热器的自动化运行和优化控制。
6. 结论换热器是一种重要的热传递设备,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供热设计开题报告
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设计题目: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辅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年4月13日题目类型(打√选择)设计(√)论文()一、文献综述随着国民经济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供暖和集中供热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供热工程是以热水或蒸汽热媒为用热系统提供热能的供暖系统和集中供热系统。
供暖系统是以人工技术把热源的热量通过热媒输送管道送到热用户的散热设备,为建筑物供给所需要的热量,以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创造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供热工程主要研究内容有:供热系统的设计热负荷、集中供热系统及其水力计算、供热系统水力工况分析计算和调节控制、热水供暖系统运行调节实行量化管理的节能技术、供热系统各种热源形式及主要设备、供热管网的敷设与应力计算等。
按照采暖的规模与供热建筑物的种类把众多的采暖方式分为四大类:城市集中热力网供热、居住小区集中供热、分户供热、商业或公共建筑供热。
按照供暖对象划分又可分为独立式分户供暖、地板辐射供暖、电热膜供暖、家庭中央空调采暖等。
供暖方式的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如能源与环境保护、投资、运行管理、热舒适度等。
不适当的采暖方式不仅会导致建设资金的浪费,还会引起能源、环境和社会安定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采暖方式的选择需要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和运行管理、环境效益等方面的分析。
热水采暖有热水热容量大,热损失少,可作长距离输送,适用大规模的集中供热和区域采暖系统。
室内温度平稳,不燥热,无噪声。
热水温度低,设备处于充水状态,腐蚀、损坏较少,维修费用低的特点,所以,本次设计采用热水采暖。
二、设计(论文)主要内容1.设计热负荷的计算:室内采暖设计时,应按热负荷计算方法计算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 冷风侵入耗热量。
热力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1)热电厂热力系统优化设计的简捷方法
①等效热降法
等效热降法是火电厂进行热力系统定量分析的有力工具。它虽然起步较晚,但80年代开始就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与传统的常规计算相比,具有计算简捷、准确等特点,尤其是在对热力系统进行局部定量分析时,更突出了它的这一优越性。等效热降法的使用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首先,等效热降的计算是以新蒸汽流量保持不变为前提条件的; 同时,它还假定新蒸汽参数、再热参数、终参数以及各抽汽参数均为已知,且保持不变,即汽轮机膨胀过程线的变化暂时不考虑。此外,为了局部定量分析的方便,设定加入循环的热量Q( 燃料供热量),也保持不变。
开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告
论文题目:N600MW机组
热力系统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
学院名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班级名称:热动
学 号: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副教授
学 历:本 科
2012年
一.选题依据
1.设计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电力供应能力显著增强。 但是,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同样面临资源和环境两个瓶颈,电力工业结构 不合理的矛盾仍十分突出,特别是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比重过高,从而造成我国电力行业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纵观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已经普遍采用大容量和超临界的机组,这不仅能有效提高发电机组的经济型,也能为建设低消耗、低污染的节约型社会做出贡献。从国家“十五”建设后期至今,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电力负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电力供应不足的现象更加显现。近年来,水电来水偏枯,火电装机不足,局部电网被“卡脖子”,有点送不出,加剧了电力供需矛盾。随着我国电力工业技术实力的增强,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的装机容量大幅增长, 以300MW 和 600MW 机组为主的发电机组陆续上马。发展亚临界和超临界机组是火力发电领域中提高发电效率、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影响、降低发电成本的必然趋势。针对目前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以及水电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涉及因素多、风险高,而其他发电方法技术不完善,前期投入较大等一系列问题,火力发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供暖工程的开题报告
供暖工程的开题报告引言本文档旨在对供暖工程进行开题报告,对供暖工程的项目背景、需求、目标和计划进行详细阐述。
通过该开题报告,可以为后续的供暖工程项目提供指导和决策依据。
项目背景供暖工程是指利用各种供暖设备和技术手段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的工程。
在寒冷的冬季,供暖工程对于居民和办公场所的舒适度和生产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有的供暖设备和技术存在诸多问题,如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供暖效果不佳等,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开展供暖工程的研究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需求1.提高供暖系统的能效:通过改进供暖设备和技术手段,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供暖系统的能效。
2.减少环境污染:开发和采用清洁能源,减少供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提高供暖质量:改善室内温度分布均匀度,减少冷热不均现象,提高供暖质量。
4.提高供暖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引入智能控制技术,实现供暖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和优化调节。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研究和开发一种高效、清洁、稳定、智能的供暖工程解决方案,以提高供暖系统的能效和供暖质量,降低环境污染。
具体目标包括: 1. 研究和开发高效能源利用技术:通过改进供暖设备和燃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2. 探索和应用可再生能源:研究和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供暖的技术方案,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3. 提高供暖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对供暖设备的优化设计和维护保养,提高供暖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和维修时间。
4. 引入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并应用智能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算法,实现供暖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节,提高供暖效果。
项目计划本项目预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 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将详细调研市场需求和现有技术,明确项目目标和要求,进行供暖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功能模块划分。
2. 技术研发和验证阶段:在这个阶段,将重点进行供暖设备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包括能源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供暖设备的优化设计等,并进行实验室和现场验证。
供暖工程的开题报告
供暖工程的开题报告供暖工程的开题报告一、引言供暖工程是指为了保证人们在寒冷季节的舒适生活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程。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供暖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供暖工程的意义、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二、供暖工程的意义供暖工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供温暖的室内环境,更重要的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在寒冷的冬季,低温环境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等疾病。
而通过供暖工程,可以提供舒适的温度,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此外,供暖工程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供暖工程的现状目前,供暖工程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传统的供暖方式包括集中供暖和分户供暖。
集中供暖是指通过热电厂、锅炉房等集中供热设施,将热能通过管网输送到各个用户。
分户供暖则是指每个用户都有独立的供暖设备,如燃气锅炉、地暖等。
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然而,目前供暖工程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供暖设备的能效仍有待提高。
传统的供暖设备存在能耗较高、热效率低等问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
其次,供暖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也是一个挑战。
设备的维护不及时和管理不规范会导致供暖效果下降,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此外,供暖工程还面临着能源资源的限制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需要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四、供暖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解决供暖工程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以节能减排为核心,推动供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应该加强对供暖设备的研发和创新,提高能效和热效率。
例如,可以采用新型的供暖设备,如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器等,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其次,应加强对供暖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此外,还应加强对供暖工程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另外,应该加强对供暖工程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供暖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供暖管理系统开题报告供暖管理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供暖管理系统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供暖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舒适度,还对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设计一个智能化、高效能的供暖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二、问题陈述目前,传统的供暖管理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供暖系统的温度调节不够精确,导致供热过剩或不足。
其次,供暖系统的能源利用率较低,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此外,供暖系统的运行监测和故障处理手段相对滞后,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目标和意义本课题的目标是设计一个智能化的供暖管理系统,通过优化温度调节、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实现系统的智能监测与故障处理,以提高供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用户的生活质量。
该系统的实施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提高供暖系统的温度调节精度,实现个体化的温度控制,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高舒适度。
2. 优化供暖系统的能源利用,减少能源浪费,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3. 引入智能监测与故障处理技术,及时发现和解决供暖系统中的问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调研分析:通过对现有供暖管理系统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 理论研究:研究供暖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机制,探讨现有技术的优缺点,为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3. 技术开发:基于调研和理论研究的结果,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包括温度调节算法的优化、能源利用的改进以及智能监测与故障处理技术的引入。
4.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测试,验证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对系统进行性能评估。
五、预期成果本课题的预期成果包括:1. 供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实现温度调节的精确控制,提高供暖效果。
2. 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减少能源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智能监测与故障处理技术的引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实验验证结果,证明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
9.《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0.《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91B9-热力站工程》华北标办,1993
六、参考资料
1.《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资料大全》主编:张治江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暖通空调设计》主编:张治江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3.付祥钊等.流体输配管网(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二版。
5.中华人民建设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换热站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相关水力平衡的调节;
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和各种图纸的绘制及输出。
三、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可能出现的问题:
1.可能因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精准,导致设计中出现一些问题;
2.对规范的理解不正确和掌握不够熟悉,很有可能出现设计有违反规范的地方;
3.因为没有实际的施工经验,可能会出现理论知识脱离实际施工的状况,以至于出现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3.设计拟应用的现场资料综述
据《供热通风与通条工程设计资料大全》气象资料,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冬季室外平均风速3.1m/s,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6.0m/s,冬季最多风向NNW,冬季最多风向的频率13%,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2.66kpa,冬季日照百分率62%,设计计算用采暖期日数121日,设计计算用采暖期初日11/16,设计计算用采暖期03/17,极端最低温度-22.9℃。
5.设计相关技术的国内现状
我国城市供热热源的形式有热电厂、集中锅炉房、分散锅炉房、工业余热、核能、太阳能、热泵、家庭用电暖气和小燃煤等。集中供热广泛应用的热源主要是热电厂和集中锅炉房。供热所用能源包括煤炭、燃油、天然气、太阳能等,集中供热所用能源仍然以煤炭为主。随着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目标的实现,国家在能源整车上提出了节约与开放并重的方针,在城市环境饱和和节约能源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个地方城市供热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主,集中锅炉房为辅,其他方式为补充的供热局面。
前期准备工作
搜集资料。开题报告。外文翻译
1周
采暖
负荷计算、方案确定、水力计算、设备选择
、计算书整理
2周
绘图
2周
外网
熟悉图纸、负荷计算
方案确定、水力计算
设备选择、计算书整理
2周
绘图
3周
换热站
建筑平面设计、方案确定、系统布置、水力计算、设备选择、计算书整理
2周
绘图
2周
整理说明书、出图、准备述
欧洲国家的集中供热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如丹麦、芬兰、瑞典、德国等。他们广泛的采用的控制模型是一次网和二次网。在国内供热是保障北方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科学合理规划供热建设和发展,对于提高供热保障能力、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改善大气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选择散热器种类或者采用地暖,并计算散热器片数或者地暖热负荷;
(3)计算管径和水利平衡并进行采暖管路布置;
(4)选择换热器型号及数量;
(5)选择水泵、水箱等设备并确定水泵、水箱等设备的布置位置;
室内供暖系统要考虑如何能够让整栋楼达到水力平衡,使每户温度在设计温度。室外管网要考虑怎样进行室外管网的最优设计,使其既经济合理,又不影响小区的整体规划美观,在出现故障时还能够方便检修;换热站的设计中设备、各种附件等的选型与布置,要保证其提供的热量能够满足各用户的需求,并且方便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等。
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天津迎光丽苑供热系统及换热站工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院名称:城建学院
专业名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班级名称:
学 号: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教授
学 历:本科
2017年3月3日
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
1.设计目的及意义
冬季采暖是我国北方居民的生活需求。采暖是人们为了保证适宜的生活条件而创造的。因此采暖方式与设备便成为了一直以来人们所关心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水平程度也越来越看重。现在的供暖方式日新月异,当然,每种供暖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保障冬季供热工作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通过进一步的熟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相关规范,做好有关专业知识的衔接,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让自己可以在这个领域有进一步的发展。
通过本设计可以清晰的了解供热系统及换热.站的设计不走和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进一步熟练应用专业知识,熟悉相关规范;同时,本设计也应理论联系实际,在符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设计出节能环保的供热系统,使设计方案达到最佳。
2.设计拟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1)根据建筑物的实际工程概况,选择采暖系统,供水方式,计算热负荷;
二、设计方案及技术路线
熟悉设计原始资料,收集相关参数;
室内供暖系统的负荷计算;
确定采暖系统形式及管路布置方法,以及散热器型号与布置方法;
采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确定供热方案后,选择合适的热源形式;
确定管网热力系统形式以及管网的布局;
外网的水力计算和水利平衡调节;
换热站设备的选型及布置;
换热站系统设计;
换热站的水利计算,确定换热站内管段的管径;
在我国,本着科学合理规划供热建设和发展的原则,调整供热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发觉现有设施能力,推进供热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出尽我国供热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集中采暖按热量计量是城市住宅供暖发展的趋势,是建筑节能的一项基本措施。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供热计量收费措施,可以节能20%到30%。各地的供暖企业都在积极推行分户控制,找出一条适合我国供暖的发展之路。
11.《供热工程》,贺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2.《供热工程》,冉春雨,崔明辉,王春清,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 对细节问题的处理不够细致,以致计算数据出现理论上的偏差。
解决措施:
1.在设计开始前,认真温习所学内容,复习专业知识,避免由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精确引起的失误;
2.在设计开始初期,根据指导老师提供的的文献结合自己的设计底图,查阅相关资料,在设计中设计到的地方先看规范再做设计;
3.在设计中多向老师请教,对于自己不确定的地方可以在和指导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得到解答;
4.对待设计工作认真负责,能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设计成果
1.开题报告,来全面的了解自己所需要设计的内容,;
2.外文翻译,对专业方面的英语学习和实践;
3.设计说明书(计算书),设计和计算过程的详细描述;
4.设计图纸,全套的供热施工图纸,能根据图纸进行施工。
五、进度计划
任务名称
内 容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