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924ca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3.png)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驶、驶、招、闹”等13个生字,会写“同、族、严、静”等13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民族小学的美丽和同学们的团结友爱。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绘的民族特色,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民族小学的美丽和同学们的团结友爱。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民族特色,培养民族团结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民族小学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语的意思。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3.精讲课文(1)分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段:介绍民族小学的环境和同学们的特点。
第二段:描述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
第三段:描绘同学们课间的活动。
第四段: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绘的民族特色,如:穿戴、语言、习俗等。
4.学习生字(1)学生自学生字,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进行讲解,如“同、族、严、静”等。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5.课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
(2)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民族小学的特点。
(2)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尊重、关心、帮助不同民族的同学。
7.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观察身边的民族团结现象,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和团结协作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e6851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6.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原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堂里,挂着一幅幅美丽的画,它们是我们自己画的。
其中不少是描绘我们民族歌舞、建筑风格、民间手工艺品等的,显然是用民族文化来装点祖国母亲的课堂。
我们的课桌上,还藏着一件神奇的宝物──伟大的笔。
我们愉快地拿着笔,学习写字,一笔一画,表达着我们的思想感情。
有时候,还会在操场上坐在长条石凳上,凝神练习写字。
我们的小学,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还学习东西方的武术、跆拳道等体育活动,使我们的体魄更加健壮。
在我们小学的墙上,挂着一块块颜色鲜艳、形状各异的牌匾,上面写着诸如:“天天向上、勤奋刻苦、真诚待人”等激励我们向上进取的口号。
在这片美丽的大地上,有了我们这样的小学生,祖国的未来一定更加美丽辉煌。
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翻译和表演等形式,增强学生对课文中的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内容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重难点1.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翻译句子教学方法朗读、翻译和表演相结合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民族文化相关的图片和物件,引导学生谈论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进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第二步:朗读课文让学生大声读课文,注意正确的语音语调,让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第三步:翻译课文老师逐句读出课文,让学生逐句翻译。
老师可以对翻译不准确的地方进行纠正,并向学生解释一些生字生词的意思。
第四步:表演课文将课文分成若干小段,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通过表演,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步:小结老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本课主要是通过朗读、翻译和表演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方面的理解和记忆。
还可以提醒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不断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让我们民族的瑰宝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了自己所在学校的特色,同时也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教案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4d2ce2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6.png)
【导语】《我们的民族⼩学》课⽂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所民族⼩学,反映了孩⼦们幸福的学习⽣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这是⼀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学⽣⾝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的铜钟,还有凤尾⽵,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息和民族特⾊。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上册语⽂《我们的民族⼩学》原⽂、教案及知识点),希望帮助到您。
⼩学三年级上册语⽂《我们的民族⼩学》原⽂ 早晨,从⼭坡上,从坪坝⾥,从⼀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路上,⾛来了许多⼩学⽣,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家穿戴不同、语⾔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欢唱的⼩鸟打招呼,向敬爱的⽼师问好,向⾼⾼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青树上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学⽣,在同⼀间教室⾥学习。
⼤家⼀起读课⽂,那声⾳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只猴⼦。
这些⼭林⾥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
下课了,⼤家在⼤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鸟,连松⿏、⼭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学,⼀所边疆的民族⼩学。
古⽼的铜钟,挂在⼤青树粗壮的枝⼲上。
凤尾⽵的影⼦,在洁⽩的粉墙上摇晃……⼩学三年级上册语⽂《我们的民族⼩学》教案 教学⽬标: 1、认识“坝、傣”等5个⽣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读出对这所民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喜欢的部分课⽂,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通过对课⽂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活,体会贯穿全⽂的⾃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动物凑热闹的句⼦的表达效果。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b0ca1c3f76c66137ee06196c.png)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第四自然段:凤尾竹摇晃(huàng)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三年级语文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52d8a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d.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材版本: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民族小学的名称和创建时间;2.了解民族小学的环境和特点;3.培养学生对于学校的热爱和归属感。
教学重点:1. 学生了解并记忆民族小学的名称和创建时间;2. 学生理解民族小学的环境和特点。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学生练习册;3. 相关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师生共同探讨一下学校的名称和创建时间,师生可一起回忆学校的历史和重要事件。
Step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民族小学的名称和创建时间,并解释其意义和背景。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分享自己对学校的认识和感受。
Step 3:活动(20分钟)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并列出民族小学的特点和环境,然后每个小组报告出来并进行整理归纳。
2. 辩论赛:将学生分成两个阵营,一方为正方,一方为反方,围绕民族小学的特点和环境展开辩论。
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适当的角色扮演。
Step 4: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检验学生对于民族小学的理解和记忆。
Step 5:拓展(5分钟)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小学的建筑风格和校园文化。
Step 6: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收获。
引导学生思考学校对于他们来说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为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出一份力。
Step 7: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学校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族小学,提高了学生对学校的关注度和热爱度。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辩论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辩论能力。
在拓展环节,通过图片或实物的呈现,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学校的建筑风格和校园文化。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cf389a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c.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我们的民族小学的美丽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读、交流、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听音频等,增强自己的感官体验和情感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小学生活的美好,增强对学校的热爱和归属感。
学生能够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感受到小学生活的美好,增强对学校的热爱和归属感。
三、教法学法:教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学法: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音频,引导学生观察和听觉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新学校的感受,引出课文主题。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及时纠正发音和解释生字词。
3. 精讲细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我们的民族小学的美丽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感受到小学生活的美好,增强对学校的热爱和归属感。
4.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听音频等,增强自己的感官体验和情感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5. 小结与作业: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完成相关的作业练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否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还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感受到小学生活的美好,增强对学校的热爱和归属感。
我们的民族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5篇)
![我们的民族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e9eec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b.png)
我们的民族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5篇)我们的民族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5篇)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的感情点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的民族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我们的民族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篇1【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1认读5个生字,掌握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过程与方法:1在朗读中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2在背诵抄写中积累优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学校的优美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珍惜学习机会的感情。
【重点难点关键】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5个生字,掌握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教学挂图。
2了解这里是哪里:有哪一些人?在干什么?3师:对,这是一所民族小学,汇集了哪些民族的孩子,请大家打开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
二自由读课文1用笔画出生字词。
2了解每一段讲了什么?三汇报自学内容1学习认读的生字。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3学习会写的生字。
(1)出示生字,分小组评比读。
(2)汇报读的结果。
(3)重点教以下的几个字。
戴:注意“戴”的写法,中间藏着“田”“共”。
雀:孔雀麻雀(4)学反义词粗——(细)尾——(头)4了解每一段的内容第一段:小学生来自各个民族,他们来到学校里,成了好朋友。
第二段:钟声敲响了。
第三段:不同民族的小学生上课学习,下课玩耍。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先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2朗读全文。
五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段后交流读后的感受。
2汇报。
3师提示:读了这一段话大家好象看到什么情景。
4请大家用欢快的语调读出民族小学的美丽,学生的可爱。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六认识民族服饰1出示P5的图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f026df3968011ca20091ab.png)
【原文】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鮮豔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
同學們向在校園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鐘聲敲響了。
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
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
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幾只猴子。
這些山林裏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同學們讀課文。
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
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
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
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
【教案】教學目標1、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
會寫“坪、壩”等12個字。
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4、瞭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讚美之情,並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具有雲貴地區少數民族特色的音樂磁帶或CD碟片。
3、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舉行“民族風情”展示會,鍛煉學生搜集資訊、交流資訊的能力。
2、自學生字詞,試讀課文。
3、指導書寫生字新詞。
教學流程一、舉行“民族風情”展示會1、師談話導入。
輕聲播放音樂《愛我中華》,師: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6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af530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1.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6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19个词语。
2、边默读边思考,体会文中一些语句蕴含的情感,并抄写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的幸福生活,感受各民族间的和谐美好。
教学重点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了解民族小学学生的幸福生活,感受各民族间的和谐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1、出示词语“民族”,认识吗?读一读。
师: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2、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民族小学”。
3、出示课题,齐读。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民族小学在哪儿?这个学校里有哪些民族的小学生?民族小学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5、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6、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生字词读准确没有。
7、再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把刚才小朋友没读准确的地方多读几遍。
8、分成四个大组分段读课文。
9、幻灯片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同学们把课文读正确了,你们看:这就是课文里的生词,你还认识他吗?自由读,齐读。
去掉拼音再读词语,同桌读,请小老师教读,乱序齐读。
10、幻灯片出示生字,词语咱们读得很好,离开词语,这些生字你认识吗?11、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字?小结评价:12、你是怎么记住它的?13、同学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字,这12个字也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这些字在田字格里怎样摆放才会美观、漂亮,自己仔细观察1分钟再说一说。
14、在这12个生字中,你认为哪几个字最难写最复杂,提出来。
(师指导范写“戴、舞”)15、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钢笔,在作业纸上把“戴、舞”各写一个。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536ceb5acfa1c7aa00ccb4.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锻炼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2、自学生字词,试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1、师谈话导入。
轻声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补充资料。
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优秀3篇)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e8acc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75.png)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优秀3篇)《我们的民族小学》篇一不论是阅读教学最初的切入,还是渐进的教学环节的展开,教师都须紧密联系课文的特点,尽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文本的内容与情感,做到富有针对性、灵活和机动的引导,以便学生的阅读学习既能有所侧重,又能把握文章特色,以此有效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案例一】师:读了课题,引起你注意的是哪个词?生:民族。
师:看到“民族”,你都想到了什么?生1:不同的少数民族,平时的衣着打扮各有特色,但都很漂亮。
我不知道,学生上学时要不要像我们一样穿校服呢?生2:不同的少数民族说话也不一样,那他们怎么交流呢?在学校里要不要都说普通话?生3:他们是分民族编班上课,还是混在一起上课?师:你们说的都很好。
“民族”一词让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他们不同的衣着、语言等等,那么这些情况都是怎样的呢?我们翻开课本,读读课文是怎样写的。
(学生自由读书)师:课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你们读完课文了,找到这句话了吗?(学生纷纷发言:“最后一段的‘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师:我们这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到底如何呢?与普通的小学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你们能不能找出每段的一句话来回答?生:第一段:“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第三段:“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案例二】师:课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到这句话。
(学生纷纷发言:“最后一段的‘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师:大家找得都不错。
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边疆的”“民族的”小学的特点呢?请认真阅读,划出相关语句。
(学生读书,圈点勾画,汇报)生1:我从“山坡、坪坝、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等语句感受到了边疆的特点,少数民族学生住得很偏远,但上学途中的景色很美丽,心情也很愉快。
生2:我从“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读懂了这所学校确实是一所不同民族的小孩同在一起学习的学校,他们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他们很快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fb89bd5a8102d277a22f2e.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原文】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锻炼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2、自学生字词,试读课文。
3、指导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1、师谈话导入。
轻声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ac1634d4c1c708a1284a4476.png)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第四自然段:凤尾竹摇晃(huàng)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fe5b497d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a.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学会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来描绘场景和人物。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篇描写我国民族小学生活的文章,通过描绘小学的校园环境、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展现了我国各民族小学生快乐的学习生活。
2.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查字典、组词、造句等方式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和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民族文化和习俗的理解。
学会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来描绘场景和人物。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和人物。
提供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展示民族小学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民族小学的印象。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5.2 朗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进行范读,引导学生模仿正确的朗读方式。
5.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查字典、组词、造句等方式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教师进行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5.4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展示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来描绘课文中的人物和场景。
5.5 小结与作业: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小学: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小学: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b57f9faa00b52acfc7cad6.png)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语文相关 / 综合性学习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们的民族小学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生字.(2)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铜钟、招呼、凤尾竹、孔雀舞、粗壮、蝴蝶”等词语。
(3)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集、整理各民族的资料、了解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和生活习惯。
(2)通过资源共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方式,感受各个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情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四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五教具准备(1)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
(2)乐曲《爱我中华》和《月光下的凤尾竹》(3)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六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1.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a.播放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优秀3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f4065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d.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2、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你们是属于哪个民族,哪一朵花呢?3、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三、趣味识字1、出示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全体读、)2、游戏巩固生字。
贴字游戏: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
四、整体朗读感知思考:民族小学的美体现在哪里?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五、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朗读第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3、四人小组交流: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朗读课文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4、引导体会:“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023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
![2023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059c95c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d.png)
2023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2023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1一、说教材《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
作者用生动、形象、简洁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艺术地再现了西南边疆一所美丽而充满欢乐的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由于学生对“民族”的了解不多,加上课文语言充满韵味,学生很难品出味道。
为了能让学生尽快与作者产生共鸣,我自主设计了关于民族不同服装的网页,让学生自主欣赏形象逼真的图片,感受美妙的音乐和文字信息,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本课文的理解,以及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拟定以下几点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坪坝”等词语的意思,发现、积累理解词语的方法。
2、静心涵咏、自主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小学的情感体念。
3、创设情景,在具体的情境中咀嚼品味,引领学生走近民族小学,走近不同民族的小学生。
在自读自悟,质疑问难中感受民族小学的团结、优美、和谐之情。
以上目标着力反映知识与能力,强调过程与方法,同时也注意了的价值取向,我想能较好地反映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孩子走入课文描写的情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四、说教法、学法语言教学始终要遵循“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的原则,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说教法我采用情境创设法: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活体。
真实鲜活的情境能丰富儿童的表象,激活儿童的思维情感、联想、想象。
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优美的语言,借助色彩鲜明的图画和悠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入境的“场”,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理解课文,体悟情感。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30fbd44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5.png)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1一、教材分析:本课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学习中要求通过作者优美的语句,感受到: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是一所团结的学校,是一所充满欢乐、详和气氛的学校。
进一步体会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本单元从知识点上,要求学生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到18个词语。
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能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内容,抄定一些优美的句子。
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受到语言文字训练。
二、学习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三、学习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团结友爱及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自豪赞美之情;2、难点:体会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所表达的“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上课民族小学生认真学习、下课欢快自由”的效果。
四、教学准备:省略五、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正确阅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新学期又开始了,学校绿树成荫,看同学们穿着鲜艳的服装,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学校,学校又成了欢乐的海洋。
看,从山坡地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穿戴不同,语言不同,却来到了一所小学,这所小学是什么小学?(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去看看吧。
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让同学们边听边看课文,想想这是一所什么样的民族小学?并把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材分析】《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文字色彩绚丽而又朴素自然,读着这篇课文,一会儿仿佛是在欣赏一幅多彩的画,一会儿又像是听着一曲动听的歌。
课文字里行间洋溢出的和谐之美,让人心生许多感动,真是一篇值得用心品读的好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
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
课文中就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
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
本文对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
课文层次清楚。
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
【课标表述】*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学习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5个生字,根据形声字特点读准“蝴、蝶、铜”的字音,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会写13个字,重点写正确“戴、舞”,注意笔画、笔顺,避免写错。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豪与赞美之情。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5.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重点难点】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评价方案】1.通过四人小组互相检查词语认读的方式,完成评价单第一题,落实学习目标一的达成。
2.通过同桌互评的方式,完成评价单第二题,落实学习目标二的达成。
3.通过指名读、齐读等方式,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完成评价单第三题,落实学习目标三的达成。
4.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标画语句等方式,完成评价单第四题,落实学习目标四、五的达成。
【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组导语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既能在学校里读书游戏,还能走出校门,走进自然,去参观,去游玩,我们就是在这样快乐的生活里,一天天长大。
(齐读导语)下面,我们就走进第一篇课文,去感受不一样的学校。
二、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师谈话导入。
轻声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补充资料。
3.揭示课题。
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4. 板书课题,齐读。
5.教师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顺势切入,初读课文。
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趣味识字。
(落实目标1)(1)读完之后,课件逐组出示词语:第一组:蝴蝶、坪坝、打扮、铜钟。
这些词,你发现了什么?(每组词的两个字偏旁相同)蝴蝶都是虫字旁,“铜钟”都是金字旁。
第二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汉族。
引导学生发现这组都是名族的名称,顺势引导学生说出我国有56个民族。
第三组:穿戴欢唱招呼飘扬敬礼好奇热闹古老粗壮洁白摇晃孔雀舞凤尾竹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同位轮读。
3.再读词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通句子,思考:民族小学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总结概括:民族小学里很很多少数民族的学生,民族小学里很热闹,民族小学里还有小动物…..预设:你觉得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用一句话来说?用一个词说出来?生成: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同学们团结友爱的小学。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非常美丽、有趣的小学。
生成:团结的、友爱的、热闹的、有趣的、边疆的。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1.学习第一段: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上学路上和来学校时所看到的句子。
(2)学生汇报,总结并逐句出示句子:(出示第一句):……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齐读句子,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小学生很多,小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
)继续追问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再抓住“有……有……有……还有……”让学生再次体会小学生的多。
然后出示:下课了,操场上可热闹了。
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_还有______。
深刻体会民族学校的学生多,而且都来自不同的民族。
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预设:A.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起来,有跳绳的,有打篮球的,有打乒乓球的,还有抖空竹的。
B.春节的时候,我们家做了很多好吃的,有饺子,有糍粑,有炒花生,还有我们麻城的特产肉糕。
(出示第二句):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大家都非常友好等。
)继续追问从哪里可以看出?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抓住“大家”指的是谁?(各民族的小学生。
)比较句子,说说不同,理解“穿戴”。
(出示第三句):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齐读句子,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结合课文上下文理解“绚丽多彩”的含义,并引导学生用“绚丽多彩”说一句话。
造句,绚丽多彩──预设答案:A.公园里有水波粼粼的湖面,绚丽多彩的花儿,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啊。
B.西安的兵马俑气魄宏大,绚丽多彩。
C.除夕的烟花在空中绽放,把整个夜空都装点得绚丽多彩。
D.绚丽多彩的花朵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犹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E.(蝴蝶在绚丽多彩的花海上翩翩起舞,荷花则亭亭玉立在水中央。
(出示第四句):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齐读句子,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你能用这样的句式,练习说句话吗?(3)再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各民族直接的友爱,读出校园中穿戴不同,美丽的场景,读出同学们快乐的心情。
利用勾圈画点的方法结合充分地读,让学生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并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字(落实目标2)1.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着重分析指导“戴、舞”。
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2)学生写字。
2.书写其它生字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
这一课我们要进行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落实目标4)(一).学习第2、3自然段:1.上课的情景。
我们去看看民族小学上课的情景又是怎么样的呢?(1)用横线迅速画出能概括民族小学上课的情景的句子。
(2)学生汇报,出示句子。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声音真好听?学生交流汇报,逐句出示:第一句: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齐读句子:圈出描写窗外环境的词语(安静)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
)从哪里可以体会到“声音真好听”呢?(……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同学们能不能读出窗外的安静呢?齐读句子,指名读。
第二句: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的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齐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再次齐读描写上课情景的句子,读出同学好听的声音,读出周围环境的安静。
通过多次的读,感悟民族小学里学生上课的认真,读书声的好听……预设:假如你是那只猴子,会怎样看同学们在上课学习?假如你是蝴蝶呢?生产点:学生发挥想象说话。
2. 下课后的情景。
学习: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体会下课热闹的场景,有感情朗读这一句。
读后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模仿这一句,进行小练笔,为本单元语文园地的习作做准备。
可让学生写一个游戏,是什么游戏,和谁一起玩的,玩的过程中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玩后想了什么。
预设:下课了,同学们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唱歌、跳舞、做操,连小鸟也叽叽喳喳地来凑热闹。
预设:写一写,小鸟、小猴子、松鼠,他们是怎么想的?生成:突出好奇,突出他们的神态,突出写写他们的自言自语。
3.齐读第3自然段。
(二)最后一自然段,总结全文。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预设:后面一句描绘古老的铜钟等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成:给人安静祥和,很有文化气息的感觉。
预设:这篇课文的题目原来是:民族小学,编入课文时候,在前面加了“我们的”,这样一加,你有什么新的感受?生成:“我们”,可以指民族小学的孩子们,也可以包括欢唱的小鸟、山林里的动物朋友和大青树、凤尾竹,往大了说,还包括所有读者,甚至可以指全国人民。
加上“我们”体现作者和同学们对学校的热爱和自豪感!(三)总结课文1.学完课文,你认为我们的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试着说一说。
(美丽的、团结的、热闹的、欢乐的)2.课文在谢我们的民族小学时,按照一定的顺序写的,先写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下课的情景,最后赞美我们的民族小学,点明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