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情况
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风险和监管
![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风险和监管](https://img.taocdn.com/s3/m/07d8c4c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5.png)
唐 迎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摘要:票据市场是各类票据发行、流通和转让的市场。
在我国目前的票据市场统计中,主要有商业汇票的承兑市场、贴现市场、再贴现市场和独具特色的中央银行票据市场,票据市场在货币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票据是连接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重要纽带,因此它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高效活跃的票据市场是企业短期融资和理财、规避资金周转风险的场所,是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央银行运用再贴现政策实施货币政策的基本场所。
本文将分成三个部分,分别从票据市场的发展现状、当前存在的市场风险及如何对票据市场进行监管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票据市场;现状;风险;监管中图分类号:F832.5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1-000304-02一、票据市场的发展现状我国票据市场至今发展已有30多年,从刚刚起步到到改革开放后的大力发展再到现阶段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票据市场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
金融行业发展加上对票据这一市场的探索研究,总的来说票据市场在交易规模、交易品种、交易机制、市场管理等方面已经取得较大的进步,虽然与西方发达金融市场仍有差距,但我国票据市场处于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并且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状态:1.票据利率市场化,交易活跃,交易规模不断增大。
一级市场上商业汇票承兑额逐年递增,二级市场上票据贴现、转贴现速度明显加快。
票据承兑在规模上占据全年GDP比重持续增长,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约占比大,使得小微企的进一步的生产发展得到充足的融资支持。
2.市场交易主体多元化。
在改革开放以前及其初期,我国票据市场主要参与者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少数企业集团,票据交易成员主要是个大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同时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型企业,保险公司、投资银行等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互联网金融公司也开始扩大票据交易,民间票据市场进一步发展并且经营模式处于转型升级中。
3.票据品种不断创新,成为重要融资工具。
票据业务开展简报范文
![票据业务开展简报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33654d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5.png)
票据业务开展简报范文尊敬的领导:根据我单位票据业务的开展情况,现将最近一个月的工作情况作以下简报。
一、业务进展情况:1. 票据交易量:本月共完成票据交易金额8000万元,较上月环比增长10%。
其中,商业汇票交易金额为40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交易金额为2000万元,银行本票交易金额为1000万元,其他票据交易金额为1000万元。
2. 新增客户:本月共新增票据业务合作客户5家,较上月增加2家。
新增客户主要包括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增加了我单位票据业务的客户基础。
3. 业务拓展情况:本月我单位在票据业务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拓展工作,包括开展票据融资、票据托管和票据保理等业务。
这些新业务的开展,为我单位票据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业务困难和问题:1. 业务风险控制:虽然我单位加强了票据业务的风险控制工作,但由于近期银行信贷政策的收紧,部分票据融资业务的风险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需要加强对风险的预警和防控工作。
2. 银行合作关系:目前我单位与多家商业银行有合作关系,但由于与某些银行的合作尚未深入推进,导致一些票据交易业务无法顺利开展。
需要进一步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和合作,拓宽合作渠道,提升业务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1. 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同时,加强与银行的联系,推动合作项目的深化,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2. 风险控制:继续加强对票据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措施,提高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确保业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发展新业务: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研究开展更多的票据业务,如电子票据等,进一步提升票据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4. 建设团队:加强内部团队建设,通过培训和学习,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为票据业务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以上是我单位最近一个月票据业务开展情况的简报,望领导审阅,并提供指导意见,谢谢!此致敬礼XXX单位票据业务部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票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票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8ab74285ef7ba0d4a733bfa.png)
票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商业汇票是重要的资金融通工具,不仅能满足供求双方的资金需求,而且能有效缓解货币供应的结构性矛盾,促进货币市场规范发展。
关键词:票据业务问题及对策0 引言商业汇票是重要的资金融通工具,不仅能满足供求双方的资金需求,而且能有效缓解货币供应的结构性矛盾,促进货币市场规范发展。
2003年以来,基层票据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下,经历了超常发展、业务萎缩到理性复苏的过程。
1 当前票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 票据业务市场创新不足,过分依赖于银行承兑汇票。
由于受企业信用状况的制约,金融机构出于规避业务风险的目的更加愿意办理银行承兑业务,商业承兑业务基本上不予办理,签票、用票环境的信息不对称,致使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缓慢。
人民银行再贴现窗口指导作用减弱,再贴现政策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1.2 票据职能异化严重,扭曲了票据的本质内涵。
一是“以票引存”情况突出。
即在企业存入一定比例保证金,有的甚至是100%保证金的前提下银行为企业开出承兑汇票,金融机构获得了保证金存款,而且保证金存款的比例占整个存款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二是连环套开票据。
企业取得票据后,又将持有的汇票在其他金融机构贴现取得资金,再以存款的形式转入承兑银行再开出票据,这种方式影响了存款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造成了社会信用虚增。
三是“多头”开票。
一些企业为了取得资金,同时在多家银行申请承兑汇票业务,由于银行之间缺少沟通,导致企业多头开票,风险高度集中。
一些关联企业采取相互背书的方式,在各关系企业之间来回“倒票”,套取银行资金。
四是成为降低不良贷款比例的工具。
由于目前金融统计口径将贴现纳入贷款指标统计,加之与贷款相比,贴现业务风险低、审批手续简便,部分银行通过大量办理贴现,以达到扩大贷款基数、降低不良资产占比的目的。
1.3 票据市场的转贴现业务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风险点。
转贴现业务票据买卖双方都是金融机构,风险要大大低于票据直贴,但是仍存在着风险点。
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621fad37f1922791688e840.png)
一
、
引 言
商业票据是在 商业信 用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 。传统 的商业 票据是指企业在进行商 品交易时 ,采用赊销 或预购 的形式 ,所 开出的一种证明债权债 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随着金融业 务的发 展,商业票据发展成 为与实际商 品交 易无 直接关系 的、融资性 的商业票据。 商业票据的运用 为现代 企业的商业活动提 供了便利 的融 资 和 交易手段 。大力发展商业 票据市场意义重 大,有利于缓解 中 小 企业 融资难问题,有利 于改善银行和企业 的资产结构 ,有利 于加强我 国信用制度 的建设 。我国票据市场 的发 展始于2 世 纪 0 8 年代 ,近 几年呈现 出快速 发展的局面 ,到 目前 已初具规模 。 0 然而 与国外 发达的票据市场 比起 来 ,还有不 小的差距 ,存在许 多 问题 亟 待解 决 。 二 、我国商业票据 市场 中存在 的问题 近 些 年 , 虽 然 我 国票 据 市 场 发 展 迅 速 ,但 仍 很 不 成 熟 ,与 我 国资本市场 、货 币市场其它子 市场的发展程度 比起 来还 明显 落后,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 、票据信用基础薄弱。信用是票据市场发展 的基础 ,一 国 票据市场快速发 展的关键是 良好 的社会 环境 。我 国的市场经济 是从计划经济演变 而来的 ,长期 的计划 经济使企业信用观 念淡 薄 ,整个社会缺乏对 不讲信用行为 的严 厉惩罚 ,致使 我国信用 制度不健全和信用状 况不佳 ,不能有效 保障商业票据 持有人的 利 益 。 目前 的信 用 以银 行 信 用 为 主 , 商业 信 用 发 展 还 不 健 全 。 2 、市场规模小,缺乏全国统一的市场。我国商业信用票据化 程度低,市场交易量小,企业未能充分利用商业信用融资,未承兑 的商业票据余额与贴现余额之和占同期贷款余额的比重较低。不同 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和国债发行回购市场都基本形成 了全国统一市 场,作为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 国票据市场仍处于分割状 态。票据发行和流通集中在一些 中心城市,贴现和转贴现业务也多 存在于同一区域的金融机构,全 国统一的市场始终没能形成。 3 、交易品种单一,交易主体少 。 目前 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 交易 品种 主 要 是 以银 行 信 用 为 支撑 的银 行承 兑汇 票 。 由于我 国商 业信用基础薄弱,商业承兑汇票存在很大风 险,所 以商业承兑汇 票所 占比例小 。这种格局不仅不利于商业银行分散和降低风险 , 也不利于企业拓展融资渠道。 目前票据市场 的交易主体主要是大 中型企业和大型商业银行,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参与程度十分有 限。实际上广大 中小企业 由于规模小 ,很难从商业银 行得到贷 款 ,更需要利用商业票据进行直接融资 。一个成熟的票据市场必 须有完整 的一级市场和灵活的二级市场,而在我国一级市场规模 小,二级市场交易不活跃 ,阻碍 了票据市场的发展。 4 、缺乏票据专营机构 。由于票据业务具有专业性强、业务连 续性强、风险集中、营销独特等特点 ,特别需要进行专业化经营 。 专业票据经营机构是票据市场上的做市商, 是商业票据市场重要的 行 为主体 。票 据专 营机 构 的存在 便于 市场 交易和 管 理 ,有利 于活 跃 市场、提高效率、保证价格相对稳定。 目前我 国缺乏票据专营机 构,票据的承兑和贴现业务主要由商业银行经营,分散在商业银行 的各级经营网点。而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存款和贷款,票据业务 只是其诸多业务中的一项,不可能成为专业的票据经营机构。 5 、票据市场法律法规不健全。2 0 年5 3 0 5 月2 日,中国人 民银 行颁布实施 《 短期融资券 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规定 的非金融企 业 在 银 行 间债 券 市 场 发 行 和 交 易 期 限 不 超 过 3 5 的 企 业 短 期 融 6天 资券。短期融资券 的推出有利于解决我 国银行信用风 险和中小企 业融资难 问题,对我 国的企业结构和金融结构都带来 了积极的影 响。但是, 短期融资券在我 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对其管理法规还
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fb3fe5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0.png)
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据调查显示,目前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中存在着企业认知度、使用率偏低,商业信用基础薄弱,征信体系仍待健全等问题,制约了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
一、调查样本选择及商业汇票业务开展情况本次共抽样调查520家企业,按规模分类,大、中、小型企业分别为147、179和194家,分别占28.3%、34.4%和37.3%;按行业分类,农林牧渔、制造、建筑、商贸及其他类企业分别为29、287、43、156和5家,分别占6%、55%、8% 、30%和1%。
共抽样调查银行业金融机构37家,其中国有商业银行3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家、合作类金融机构2家、其他金融机构1家。
2022年1~9月,被调查企业共收受商业汇票12587笔、金额348.1亿元,其中商业承兑汇票分别占0.29%和0.34%;被调查企业共转让商业汇票7774笔、金额249.4亿元,其中商业承兑汇票分别占转让总笔数和总金额的0.01%和0.08%;办理贴现4626笔、金额98.7亿元,其中商业汇票分别占贴现总笔数和总金额的0.84%和0.61%。
被调查企业共融资864.8亿元,其中商业承兑汇票融资0.8亿元,占融资总额的0.09%。
二、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认知度、使用率均较低。
在认知度方面,听说过商业承兑汇票,但不清楚的被调查企业249家,占47.9%;未听说过商业承兑汇票的145家,占27.9%。
调查显示,大型企业管理规范,人员配置到位,对商业承兑汇票的认知度普遍较高,而中、小型企业则明显偏低。
对商业承兑汇票非常清楚的大型企业占89%,中小企业仅占5%。
在使用率方面,有448家被调查企业从未使用过商业承兑汇票,占86.2%。
(二)商业信用基础薄弱。
调查显示,不愿收受商业承兑汇票的企业393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75.6%,其中251家、63.9%的企业因对付款人的商业信用和兑付能力存有疑虑,在资金往来中更多考虑即时收款或收受银行承兑汇票。
谈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谈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b5c1811a8114431b90dd859.png)
谈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银行承兑汇票为商业汇票的一种,它是根据购销双方合法的商品交易,因承兑申请人的申请,由承兑银行在商业汇票上签字盖章承兑,表示到期无条件付款的一种债权凭证。
银行承兑汇票在我国的发展始于1981年的上海,最初只包括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和贴现,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逐步推广,现己发展成为包括承兑、贴现、再贴现、转贴现。
质押、买卖等综合性的票据业务。
本小组于2013年10月4日来到中国银行广西分行市场部了解了以下情况并就以下情况做出自己的建议。
一、发展状况1981年,为防止企业间赊销,预付行为造成相互拖欠而影响资金止常周转,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
1999年9月,人民银行调整票据业务政策,下发了《关于改进和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重视商业汇票的推广使用,改善再贴现管理,建立区域性票据市场,极大地推动了票据市场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
2000年一年全国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6700亿元,累计办理贴现6300亿元,累计办理再贴现1258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44%,138%,40%。
银行承兑汇票以其信用高、风险低、流动性好、赢利能力强的特点赢得了企业和银行的青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1.从整个市场看,存在市场主体少、票据总量小、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市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1)市场主体少。
目前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开展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少;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民营、个体工商企业对该项业务知之甚少。
市场主体是指市场的参与者,目前银行承兑汇票的市场主体仅包括上述银行,企业。
而为数众多的中小型企业,中小城市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仍未成为该市场的主体。
市场主体少,不但难以形成有规模的票据市场,而且还影响银行承兑汇票的广泛流通。
易流通是银行承兑汇票的特点,流通不畅则直接制约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与防范
![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与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ecf78d1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2.png)
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与防范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票据业务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票据业务已成为重要的短期直接融资方式,并对社会融资总量和融资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风险。
在当前股市行情转暖的情况下,巨额的融资性票据在贴现后或回流向股市或期市,这对商业银行又将构成极大的风险,有效控制风险是促进我国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我国票据业务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票据业务已成为重要的短期直接融资方式,并对社会融资总量和融资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风险。
在当前股市行情转暖的情况下,巨额的融资性票据在贴现后或回流向股市或期市,这对商业银行又将构成极大的风险,有效控制风险是促进我国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
票据业务风险防范商业银行一、票据业务发展现状1、票据业务发展迅速与风险增长共存以来,虽经历了再贴现率的大幅上调和再贴现规模的扩大与收回,但票据业务一直发展迅速,业务总量成倍增长。
票据贴现余额、累计签发量和累计交易量分别为1.28万亿元、5.87万亿元和10.11万亿元,分别是的10.7倍、8.4倍和11.1倍。
至今,虽然票据市场受到金融危机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较大,但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截至到底,商业汇票承兑余额为3.2万亿元,同比增长30.9%;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1.9万亿元,同比增长50.4%;票据承兑、贴现累计融资量合计超过20万亿元,全年新增票据融资0.65万亿元,新增票据融资占新增贷款的比重高达13.2%。
短期信贷资产票据化现象已经普遍存在,由此说明我国票据业务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
然而,在票据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风险问题接踵而至。
信用膨胀和泡沫时有显现,各种非理性竞争行为屡禁不止,犯罪分子内外勾结从事票据诈骗活动,给银行造成了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在票据的签发、承兑、贴现、转贴现、托收的全过程中,都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由此而产生形式多样的经营风险,甚至潜伏着系统性的信用危机。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动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动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327fde55ef7ba0d4a733bbb.png)
的商品交 易问题 ,银行难 以鉴别票据是否具
商银票业: 动、 的题对 业行据务 展因 在问及策 发 存
●路 宏梅
摘 要 : 国 商业银 行 的票 据 业 务 近年 来 我
有真实的贸易背景 , 是否存在伪造 、 虚开增值 税发票, 造 、 伪 变造 贸 易合 同和 虚 假 的 银 行 查 询查复书等 问题 近年来, 一些不法分子 利用
场
作 为金 融 市场 的 重要 组 成部 分 , 据 市场 票 近 年 采得 到 了较 快 的 发展 , 于经 济 和金 融 的 对
发展起到 了积极 的作用。人民银 行的数据显 示, 截至 2 ( 年第一季度 , 国企业累计签发 (8 / / 我 商业汇票 1 . 5万亿 元 , 同比 增 长 53 累计 贴 -%;
的操作和管理 、 票据风险的识别和 防范缺乏一 整套切 实可行 的管理制度和风险防 范控 制管 理流 程 。在 开展 票据 业 务 的 过 程 中 , 理 基 础 管 薄弱 , 操作的规 范性有待提高. 票据 的签发 、 审
核 把 关 不严 , 办理 票 据 业 务 时 忽视 对 票 据 记 在
维普资讯
● 金 融研 究
《 经济师》0 8 20 年第 8 期
实 现 必 要 的 票 据 信 息 交流 ,商 业 票 据 的 真 实 性 查 询 困 难 。 票 据 的 真 实性 问题 包括 两 个 方
面 ,即真假 汇票 问题和票据背后是否有真 实
业 银 行 的 票据 业务 规 模迅 速 扩 大 。
载事项合法合规性 、 背书和票据真伪的严格审 查和 核 实。 未 对 企业 的 业 务 经 营 、发 展 前 景 、
财务 收 支状 况 、 用状 况和 担 保 实力进 行 充分 信
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243a68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a.png)
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查显示,当前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推广中存在着业务操作难度大、收益低、流转范围窄、安全风险高等问题,影响了其应有作用的充分发挥,应关注解决。
一、总体情况及特点(一)开通机构占比较低。
2019、2020、2021、2022年末,12市开通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银行业机构分别为208、331、491和550 家,分别占同期银行业机构总数的6.75%、9.85%、14.45%和15.84%,正式开办该业务3年多,但开通机构仅占15%强。
(二)签约客户占比低,且增长缓慢。
2019、2020、2021、2022年末,12市企业网银客户数分别为5.76、7.35、10.53和14.2万户,电子商业汇票签约客户分别为640、828、1141和2271户,分别占企业网银客户的1.11%、1.13%、1.08%和1.6%,期间仅提升0.49个百分点,正式开办该业务3年多,但签约客户仅占1.6%。
(三)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占比长期处于低位。
2019、2020、2021和2022年,12市银行业机构分别开办电子商业汇票0、100、545和724笔,分别占同期票据业务总笔数的0、0.02%、0.08%和0.1%;电子商业汇票金额分别为0、16504、198293和400192万元,分别占同期票据业务总金额的0、0.06%、0.49%和0.93%,笔数和金额占比长期处于低位。
(四)业务品种相对单一,多为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发展缓慢。
2019、2020、2021和2022年,12市分别办理电子银行承兑汇票100、545和721笔,分别占同期电子商业汇票笔数的100%、100%和99.59%;仅在2022年办理3笔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占当年电子商业汇票笔数的0.41%。
二、主要原因(一)部分金融机构未加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
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管理办法》规定,只有拥有大额支付系统行号的金融机构才能加入该系统办理业务,一些无大额支付系统行号的金融机构,如财务公司或部分银行业机构二级支行等目前均无法办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
票据贴现业务发展情况报告
![票据贴现业务发展情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ef57c9fa58da0116d174925.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票据贴现业务发展情况报告篇一:票据贴现发展汇报材料票据贴现业务是今年公司业务发展的重点,票据中心立足发展票据业务“抢市场、争票源、抓规模、重服务、出成效”为主要工作重点,同时开展公司授信客户营销、供应链金融客户准备、公司存款上规模以及公司业务新产品营销推广等工作。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分行确定的发展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一、业务发展与完成情况1、业务收入完成情况:20XX年1-8月,完成收入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完成上半年业务收入计划的%,差计划进度万元。
2、业务发展情况:截止20XX年8月底,共办理贴现票据张,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贴现金额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涨了%,完成1-8月份直贴规模计划的%;转贴票据张,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转贴金额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完成1-8月份转贴规模计划的%;新增客户36户,占开办以来所有贴现客户的32.43%。
二、1-8月份工作具体情况分析1、从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票据中心本着“抢市场、争票源、抓规模、重服务、出成效”的工作思路,积极搜集贴现客户,并且寻找其地址和联系方式,最终确定准贴现客户300多个。
春节前,在贴现利率竞争不明显的情况下,在各支行、票据中心和部分机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截止2月7日,票据直贴规模达到2.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0亿元的23%,实现收入100万月,完成年度计划700万元的14.3%。
除票据贴现业务以外,还从全省39家国有企业筛选有合作意向的客户进行拜访,拜访的客户有亚盛集团、二十一冶,祁连山水泥,东兴铝业等企业,了解其票据使用情况和其他金融业务需求。
2、自二月下旬以来,招商银行、兰州银行调整了发展策略,利率降低至4.5%和4.6%,大量买入票据;其他银行利用多元化产品绑定客户,稳定客户;致使我行大部分票源流失,客户也流失较多。
但我票据中心继续大力营销客户,以速度和服务等优势抢抓客户,争取营销好每一位客户,做好每一笔业务。
商业银行票据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研究
![商业银行票据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f8a92acb0717fd5360cdc87.png)
融 资 业 务 作 为 银 行 传 统 信 贷 投 放 工 具 和 资 金 运 作 方式 , 也 被 银 行作 为资 产 管理 业 务 发 展 的载 体 , 具 备 票 据业 务 转 型 和创 新 发 展 特征 。
市 场 实 践
新 世 纪 以来 ,商 业 银行 经 营不 断 呈现 集 约 化 和
综合化 趋势 , 前 者表现 在银行在 票据 、 私 人 银 行 和 贵金属等业务领域实施专业经营模式 ; 后 者 则 主 要
表现在银行 紧跟证券 、 基金 、 信托和投资银行理财业
务 的兴 起 和快 速 发 展 。 实 施 跨 市 场产 品 创 新 发展 , 发 展银 行 理 财 业务 经 营模 式 , 介 入 资产 管 理 业 务领 域 。 在上述银行业发展背景下 , 银 行 票 据 资产 管 理 业 务
一
业 化票 据 资产 管 理 业 务提 供 了基 础 。 2 0 0 0年 1 1 月,
工 商 银 行 在 上海 率先 成立 票 据 营 业 部 , 成 为 全 国首 家 经 人 民 银 行 批 准设 立 的票 据 专 营 机 构 。此 后 , 商
、
现 阶 段 商业 银 行 票据 资 产 管 理业 务 发展 的
贴现业务 , 加快 回笼票据资 金 , 成 为 票 据转 卖 资 金 的 重 要 补 充来 源 。 自新 世纪 以来 , 随 着 商 业 银 行 创
厕
7
.
2 o1 3 . 1 1
业 银行 票 据 资 产集 约 化经 营趋 势 更趋 明 显 。兴 业银
行、 民生 银 行 、 浦发银行 、 农 业 银 行 和平 安 银 行 先后 成立票据专营机构或资金中心 , 票 据 资 产 管 理 的专 业 化 程 度 明显 提 高 。 其次 , 票 据 资金 化 运 作 有 利 于提 升银 行 票 据 资 产 管 理 业 务运 作 效 能 。在商 业 银 行加 强 票 据业 务集 约化 经 营 的 同时 , 为 了在 传 统 “ 持票生息” 模 式 之 外 探 索 出新 的票 据 业务 经 营 模 式 , 商 业 银 行 开 始 以 资 金 运 作 的方 式 经 营票 据 , 一 是 在 票 据 融 资 规 模 受 限 的 条件 下 积极 开 展 票 据 回购 业 务 ; 二 是 缩 短 转 贴 现 票据持票期 限 , 加快 票据周转交 易 , 以相 对 较 少 的 票 据 融 资 规模 获 得更 多盈 利 ; 三是 更 加 重 视 运 用 再
浅议基层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问题
![浅议基层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affdffef61fb7360b4c6546.png)
垒 墨 鬯笪墼墼鬯塑鬯
立了责任追究制 度 ,对 出现票据 风险造成资金损 失的责任 人 都要 进行处罚 和处理 ,使银行工 作人员在开展票 据业 务 时 ,更 多考虑 的是安 全问题和 自身的责任问题 .影 响了银
行工作人员受理 和开展票据业务的积极性 。
据本身 的真 伪性 、票据各 项要素是否齐 全 ,只要上述 几方 面真实 、台 规 ,即可办理 票据 的贴现 ,这就是说 只要 票据 本身真实可 靠 ,就可 以适 当简化手续 ,加快票据贴现 的办
理速 度 。
企业信用 观念淡薄及票 据诈骗 活动猖獗 。近 年来 ,由 于社会信用 基础不健 全 .逃废 、拖 欠银行 债务 比较普遍 ,
使银行在 办理承兑 汇票 时都非常慎 重 ,为了 防范 风险 ,银
3 、杜 绝票 据造假行 为。一 是增加 票据 本身 的防伪 性 能 ,通过签 发行设 置磁性 密押 、暗记等 .防止票据被 “ 克 隆” ;二是 建立银 行承兑 汇票转让计算 机查询 系统 .对所 有已签发 的银 行承兑汇票 必须输入计算 机查询 系统 .在转 让 、贴现 时通过计 算机查 询系统进行查 询核对 ,经确认后 有效 ;三是 建立票据在金 融机构 内部传 递机制 ,严禁将查 询查复 书交 给客户 白行办 理 ,严格票据 的受理 、审查 、审 批 、查询 、查 复 和资金划 转 内部控制程 序。签发银行 承兑 汇票后 ,签 发行将 票据传 递给接收企业 或个 人 的开立基本 帐户银行 .开户行 收到票 据后不将 票据 交给收票人 ,而是 向其 出具 一份 已收到 票据 的证 实 书 ,载 明票据 的基 本 内 容 ,如收票 人要将 票据转让 ,由转让双方 到开户行当前办 理转让 手 续 ,开户 行 再将 票 据传 递给 受让 方 的基本 开户 行 ,避免票据在客户之间传递 ,减少票 据造假的机会。 4 、建立票据中心 。针 对票据业 务所具 有的专业性 强、
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02899ab65ce050876321368.png)
现代商贸工业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崔卫红(河北银行邢台分行,河北邢台054000)摘要:票据市场作为货币市场的重要子市场,央行的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离不开成熟发达的票据市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市场。
票据市场一头连接实体经济,一头连接货币经济,是大量中小企业融资和商业银行 进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平台。
从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这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票据市场;电子票据;操作性风险;票据交易所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ki. 1672-3198. 2016. 26. 087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我国票据市场取得长足 进步,银行承兑汇票签发量从2002年的1. 61万亿元 增长到2015年的22. 40万亿元,余额从2002年的 7400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0. 40万亿元。
票据贴现 量(含直贴和转贴)从2002年的2. 31万亿元增长到 2015年的102. 10万亿元。
票据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 重要的资金业务和盈利来源,是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 调节和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
1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现状1.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票据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票据融资 成本低、方便快捷,裏据流通速度加快,无论是一级市 场的承兑签发量还是二级市场的贴现、转贴现规模均 呈现爆发式增长。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大 企业融资渠道拓宽,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成为大企业 融资的主要场所,民营和中小企业遂成为票据市场的 主要角色,借助于票据市场低成本、方便快捷的融资特 点,为民营和中小企业进一步生产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1.2交易主体多元化发展我国票据业务发展初期,票据交易主要集中于大 型国有商业银行和极少数大型企业,随着我国确立市 场经济地位、金融业改革和票据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票据交易主体逐步扩大到中小金融机构、中小型企业、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公司等,活跃于票据市 场的民间交易主体也不断发展壮大。
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c8eb9baf18583d048645961.png)
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票据市场是以商业票据为金融工具,主要从事短期融资交易或融资业务的金融市场。
作为货币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票据市场的发达程度对一国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我国要进一步促进经济金融的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票据市场的发展。
一、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其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票据市场从无到有,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并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票据市场已成为企业融资和银行提高资产流动性、规避风险的重要途径,也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一个传导机制。
具体来说,目前我国票据市场已具有以下特点:1、区域性票据市场逐渐形成。
目前区域性票据市场正在逐步形成,部分地区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票据回购业务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上海、沈阳、重庆、天津、长春、大连、青岛、南京、武汉、成都等金融机构集中、金融业务发达、辐射能力强的中心城市正在逐步形成区域性票据市场。
上述中心城市商业汇票业务量已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
2、票据业务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发展。
在华信工行和沈阳交行的示范效应带动下,以及对于中国票据市场前瞻性的认识,各商业银行都陆续成立了票据中心、票据支行等业务模式的经营管理机构,使票据业务在专业化水平和人员素质上都得提高规模化经营也为银行机构带来了较为丰厚的收益,到显著提升,了商业银行开展票据业务的积极性。
票据业务成为完全竞争的业务品种。
3、央行要求把票据业务作为商业由于对票据业务的认识逐渐提高,各商业银行则利用票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银行改善金融服务、据业务,达到拓宽收入来源、调整资产结构、降低资产风险、增强资。
产流动性的目的。
因此,票据业务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4创新冲动进一步增强。
票据发行在当代金融创新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发达国家推出的“的序幕,票据业务创新品种业务,拉开了当代金融“四大发明””便利国内商业银行要以票据业务为载体的创新冲层出不穷。
票据业务的发展历程
![票据业务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e9b8297f31b765ce050814b5.png)
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至今。1998年以来,人民银行不断改进宏观调控方式,为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货币市场成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票据市场发展。改革贴现率、再贴现率确定方式,将再贴现率和再贷款利率定价方式分开,再贴现率成为独立的利率指标。商业银行可以在再贴现率的基础上自主确定贴现率,但不能高于同档次的贷款利率,同时取消了再贴现行业比例限制。为推动票据市场的发展,调控票据市场的交易与其他货币市场的交易,1999年6月中央银行将再贴现率下调至2.16%。中国票据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第二阶段:1994~1997年。1994年下半年,针对当时一些重点行业的企业货款拖欠、资金周转困难和部分农副产品调销不畅的状况,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在“五行业、四品种”(煤炭、电力、冶金、化工、铁道和棉花、生猪、食糖、烟叶)推广使用商业汇票,开办票据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商业票据业务再次发展,在几个有限城市形成小规模票据市场。1996年《票据法》颁行,为票据市场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票据市场是货币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从国际来看,商业票据是货币市场的重要工具。美国票据市场的交易额远高于联邦基金和回购协议市场的交易额,相当于三者之和的80%。近年来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促进了金融机构和企业的短期融资和市场交易行为,推动了货币市场的发展;而且,诸如资产证券化、货币市场基金等的发展离不开票据市场发展。值得指出的是,融资性票据实际上是短期企业债,因此融资性票据的发展与企业长期债券市场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
第二,票据市场工具单一,交易量较小。目前票据市场只有交易性票据,没有融资性票据。在交易性票据中,银行承兑汇票占比又高达95%以上,商业承兑汇票不足5%。受社会整体信用基础薄弱的影响,商业承兑汇票在大部分地区仍难以被市场主体接受。在单一银行承兑汇票的情况下,商业票据业务的发展完全依赖于银行信用,这既不利于商业银行防范票据风险,也不利于票据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上市银行票据业务分化 部分银行“风口”冲规模
![上市银行票据业务分化 部分银行“风口”冲规模](https://img.taocdn.com/s3/m/fb90d8fb102de2bd960588b8.png)
础资产的票据贴现得到飞速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出 问题的恰恰又是商业汇票。为了解决交易环节过多、企 业支付能力不足等引发的风险问题,商业银行也开始探 索新的票据业务模式。7月4日,由徽商银行
发行的“徽德一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 所发行成立。此前,3月底,江苏银行发行了票据收益权 资产证券化产品。“商业汇票之所以能大行其道,主要 还是在于银行的信用背书,导致了很多案件
4.4%、4.13%,上升到5.3%、4.64%,分别上升0.9个、 0.51个百分点。同期,农行票据贴现余额4236亿元, 比 去年底增加667亿元,增幅亦达到18.7%,在贷款中的占 比
,从去年的4%,上升到4.5%,上升0.5个百分点。此外, 增长最快的交行,半年末票据贴现余额达1379亿元,比 去年底增加265亿元,增长约23%,在贷款中的占比从 3.16%,上升到3.
增长5.5%。其中,公司类贷款约5.5万亿元,比去年底增 加1175.58亿元,增长2.2%;个人贷款3.04万亿元,较去年 底增加3190亿元,增长11.7%。在境外及其他贷款比去年 底减
少173.44亿元的情况下,票据业务在该行新增贷款中的规 模占比达到了14%左右。18家上市银行中,招行今年上半 年的票据贴现余额,不仅远远超过建行、农行,在新增 贷款中的占比,也是“遥遥领
发生。”上述华南某中小银行人士认为,要解决这一问 题,关键在于探索持票人、直接发行以票据作为基础资 产的证券化产品,以解除银行信用背书、实现直接交易 的商业模式。
完!谢谢欣赏!
网易一卡通充值中心 ty861htvv
市较早的城商行中,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票据贴现余额, 6月末比去年底分别增加了110亿元、48亿元,增幅分别 约43%、17%。只有南京银行增长较慢,票据贴现余额为 107亿元,比去年底增加9
商业银行的票据交易业务
![商业银行的票据交易业务](https://img.taocdn.com/s3/m/dd97128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5.png)
XX银行票据风险管控案例
案例概述
XX银行重视票据风险管控,通过一系列措施降低业务 风险。
案例详情
该银行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风险管控制度,包括严格的 审核流程、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准备金制度等。
案例分析
XX银行的风险管控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业务风险,保障 了银行的稳健经营。
THANKS
感谢观看
标准化与规范化
票据交易业务逐渐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商业 银行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靠的业务环境。
3
国际化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跨境票据交易业 务逐渐增多,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 发展空间。
票据交易业务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信用风险
票据交易涉及的各方可能存在信用风险,如违约、欺诈等行为, 对商业银行的票据交易业务造成损失。
市场风险
票据交易市场波动可能导致商业银行面临经济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
票据交易业务操作复杂,可能因人为失误或系统故障导致风险。
未来票据交易业务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加强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 识别、评估和控制能力。
创新业务模式
顺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积极探索和创新票据 交易业务模式。
ABCD
转贴现的票据一般是未到 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 承兑汇票。
转贴现的利率通常由市场 供求关系决定,是票据市 场的重要交易品种之一。
回购交易
01
回购交易是指持票人在票据到期 前将票据卖给商业银行,并约定 在一定期限后回购的行为。
02
回购交易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短期 的流动性。
在回购交易中,商业银行会根据 市场利率和票据的信用等级等因 素确定回购利率。
01
浅析招商银行票据融资业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招商银行票据融资业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0762f2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8.png)
浅析招商银行票据融资业务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在票据市场中,商业银行所开展的票据融资业务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其无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商业银行的票据融资业务大多代表着商业汇票业务,也就是将商业汇票的贴现承兑多种环节均包括在内,该业务的开展实现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有效连接。
在最近几年中,票据市场处于稳步发展状态,企业的融资压力充分借助票据这一工具,得到了有效缓解。
票据作为一项支付结算和融资工具,实现了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有效连接,将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予以有效处理,大大推动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一、招行票据融资业务现状分析根据当前所掌握的数据显示,18.27万亿元为2018年末国内票据签发量,其结算量高达56.56万亿元,9.94万亿元为贴现量,依次同比增长24.84%,62.59%和38.83%。
单张票面额度有所下降,约为87.96万元,其贴现率与同期贷款水平相比,处于较低水平。
其中,约2/3的签发票据量属于中小企业。
除此之外,企业的资金压力不仅借助票据业务得到有效缓解,,在增加银行的中间收入、推动金融体系创新以及业务经营等方面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近年来,为适应企业多元化需求,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积极拓展和丰富本行的票据融资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银行近几年致力于发展票据业务,实现市场所占份额的持续扩张。
由于当前国内票据市场竞争越加激烈,逐渐趋于白热化,应如何充分发挥业务优势,提高助力实体经济的质量和能力已成为了招商银行急需破解的难题。
二、招商银行票据融资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据目前招行的票据融资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尽管招行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不得不承认,在票据融资业务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银行行业中,招行的票据融资余额处于排名第8的位置,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实现占据市场份额的提升;在股份制银行中,招行的承兑余额处于排名第7的位置,相较于位列该排名首位的中信银行而言,其承兑余额相差高达一倍,数据显示,招商银行的承兑业务仍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招行2018年的票据利息高达68.7亿元,同比减少了24.9亿元,造成这一现象发生的实际原因为,市场利率与招行票据贴现日均余额,均处于大幅下滑的状态,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招行票据业务仍存在一定不足,有待解决与提升。
创新与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
![创新与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9d46208a6c30c2259019ed4.png)
营销 贡 献 大 小 分 档 次 计 价 奖 励 , 充
分调 动 了票 据 人 员 的 营 销 积 极 性 ,
营造 了全 行办 票据 的格 局 。同时 , 在
相 对 稳 定 的 优质 客 户 群 体 。五 是 务
实灵 活并 重 。按 照 总、 省行 将票 据业 务 由“ 票 生 息 ” “ 票 生 息 和 交 持 向 持 易 获利 并 重 ” 的指 导思 想 , 断调 整 不
— —
皿
况
一
、
近年 来票 据融 资业 务发展 概
截至 2 1 0 1年 6月 末 , 累计
安 阳 分行 在 票 据 融 资 业 务经 营
— —
办理 票据 贴 现 业 务达 到 1 7亿 元 , 票
安 阳分 行 对 票据 业 务 发 展 历 来
王
发 展上 , 识早 , 动快 , 位准 。特 认 行 定 别是在 21 0 0年 中 国工 商 银 行 河 南 省 分 行 支行 行 长 会议 上 提 出 了加 快 票 据 发 展 的指 导 性 意见 ,安 阳 分行
( 抢抓 信 息育 源泉 四) 安 阳分 行 在 遴 选 客 户 、细 分 市 场 、 捉 信 息 的基 础 上 , 捕 积极 培 育 和 发掘 新 的票 源增 长 点 。 一是 从 全 市 产业 结 构 格 局上 着 眼 。 围绕 安 阳市 工 业 强市 目标 ,从 政 府 大型 企 业 集 团发 展 计划 中物 色 8 O户企 业 , 为 作 票据 营销 战 略储 备 。 二 是从 全 辖 票 据市 场格 局上着 力。选择 重点 行业 , 从 钢 铁 、 炭 、 工 、 力 等 行 业 中 煤 化 电 筛 选 出安 阳钢 铁 股 份 有 限公 司 、 河
当前基层行票据业务开展情况的调查
![当前基层行票据业务开展情况的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f55e80d65022aaea998f0ffd.png)
着普遍 的信息不对 称现象,在票据签发及
银行本应 理性 地进 行操作 , 由 但 5 .对票据业务 的管理不规 范. 存在 管 承兑 环节,
值税发票应税货物不一致 、增值税 发票时 理风险。 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贴 于 目前金融竞争的不规 范以及企业对银行 间与购销合同签订时间相矛 盾 、购销合同 现银票的托收管理不规范 ,有 的经 办机构 的市场倒 逼,导致部 分银行 主动放松 承兑
方发 出查询 以及对上 门查 询的票据 ,未执 行双人查询的制度 等现象 :二是对票据 的 合规 l审查不严谨 ,对 有瑕 疵的银行承兑 生 汇票办理票据贴现 , 如为背 书不规范 、 票面
等。
二、 问题 的 成 因 分 析
 ̄2 0 年 1 某 1 .商 业 银 行 非 理 性 盲 目发 展 票 据 业 督不 到位 。 10 3 以来 , 国有商业银行 5 “ 油水 ” . 大 极大地 刺激了商业 银行 办理票 路支行进 行承兑汇票检查2 次之多 ,其承
维普资讯
本栏编辑
尹汉城
调查研究
对当前基 层行票 据 业务开 展情况I i 查 ]H  ̄
● 尹明华 李 臣
年来 ,各 商业银 行票 据业 务 发展迅
3 对承兑 行 审查 不严 . 在 承 兑 风 据业 务的积极性 ,相对 于票 据业务的盈利 存
不惜 虚构交易 。 通过 相关 企业 或采 致等现象 :五是对本行承兑 的未经背书的 有的 1 月中仅发 出1 ,由于不及 时向付款 的竞争, 次
银行承兑汇票办理贴现 :六 是对 未经审查 人提示付款 。 致使部 分票 款不能及时收 回, 用多 头开户 等手段 套取更 多的银 行信 用 。
的主 要 问 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
情况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2015年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情况
本月已进入今年的第四季度,票据贴现价格也终于有了突破,市场的调节离不开央行,另外商业银行也是票据业务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那么本年度银行的票据业务到底如何呢?且听分解。
1.
票据承兑业务
截至2015年6月末,16家上市银行贷款余额万亿元,同比增加万亿元,增长%;票据承兑余额万亿元,同比减少2244亿元,减少%;票据承兑余额占贷款余额比重继续回落至%,为连续四年呈下降态势(见表1)。
其中,国有银行承兑余额万亿元,同比减少4266亿元,减少%;股份制银行承兑余额万亿元,同比增加1284亿元,增长%;城市商业银行承兑余额3165亿元,同比增加738亿元,增长%。
表1:2014与201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承兑余额变动对比(亿元)
2.票据贴现业务
截至2015年6月末,16家上市银行票据贴现余额万亿元,同比增加8225亿元,增长%(见表2)。
其中,国有银行贴现余额万亿元,同比增加6969亿元,增长%;股份制银行贴现余额4010亿元,同比增加1144亿元,增长%;城市商业银行贴现余额281亿元,同比增加112亿元,增长%。
表2:2014与201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贴现余额变动对比(亿元)
同期,从披露贴现平均余额的10家银行来看,10家银行贴现平均余额合计万亿元,同比增加6382亿元,同比增长%。
从贴现平均余额与期末余额比较来看,10家银行中有7家银行在期末通过吸收票据资产来补充信贷规模,10家银行整体期末票据规模约为平均规模的倍。
3.
票据回购业务
2015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买入返售票据余额合计万亿元,同比减少642亿元,减少%(见表3)。
其中,国有银行买入返售票据余额万亿元,同比增加4965亿元,增长%;股份制银行买入返售票据余额万亿元,同比减少5224亿元,减少%;城市商业银行买入返售余额1392亿元,同比减少384亿元,减少%。
表3:2014与201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买入返售票据余额变动对比(亿元)
2015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卖出回购票据余额2433亿元,同比增加1534亿元,增长%(见表4)。
其中,国有银行卖出回购票据余额98亿元,同比减少7亿元,减少%;股份制银行卖出回购票据余额2329亿元,同比增加1635亿元,增长%;城市商业银行卖出回购票据余额7亿元,同比减少95亿元,减少%。
表4:2014与201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卖出回购票据余额变动对比(亿
元)
4.票据收益情况
2015年上半年,根据披露票据贴现平均收益率的10家上市银行数据显示,贴现平均收益率为%,同比下降了177个bp(见表5)。
其中,国有银行贴现平均收益率为%,同比下降169个bp;股份制银行贴现平均收益率为%,同比下降185个bp。
表5:2014与201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贴现平均收益率变动对比(%)
贴现平均收益率与贷款平均收益率相比,贴现平均收益率低于贷款平均收益率125个bp(见表6)。
其中,国有银行贴现平均收益率低于贷款平均收益率86个bp,股份制银行贴现平均收益率低于贷款平均收益率137个bp。
表6:2014与201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贷款平均收益率变动对比
(%)
2015年半年报显示,16家上市银行票据业务利息收入合计为450亿元,同比增加114亿元,增幅%(见表7)。
其中,国有银行票据贴现利息收入262亿元,同比增加98亿元,增长%;股份制银行票据业务利息收入(包括涵盖部分上市银行的票据转卖价差收益)170亿元,同比增加9亿元,增长%;城市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息收入18亿元,同比增加7亿元,增长%。
表7:2014与201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贴现利息收入变动对比(亿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