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污染小论文

合集下载

环境镉污染论文

环境镉污染论文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学论文10级工业设计1038180110黄振章镉金属对人体的危害及如何防护关键字:慢性危害暴露途径吸收途径易感人群职业病镉在人体的吸收主要是经由呼吸道及消化道,进入人体后主要是和一种低分子量的金属结合蛋白质?/FONT>metallothionien结合而停留在人体,而且能够蓄积于肝脏及肾脏。

其主要的排泄途径是经由尿液排出,一般非暴露族群每天约从尿排而镉约0.5-2.0 μg/L或0.01%的体内蓄积量,当肾小管因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镉导致功能失调时,镉在尿液中的排泄量会增加,至于肠胃道的排泄量很难作人体研究,因为很难区分粪便中的镉是食入未吸收的镉还是由肠胃道排泄出来的镉,在一般的动物实验中显示,肠胃道的排泄量比经由尿液排出的量还高,曾有研究指出,大鼠经过长期暴露后,其粪便每日镉的推泄量可以达到体内蓄积量的0.03%,似乎高于尿液的排泄量,但并无适当的人体试验可供参考。

至于镉在人体的生物半衰期据估计在10-30年之间。

底下针对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进行讨论。

镉的吸收和代谢镉的烟雾和灰尘可经呼吸道吸入。

肺内镉的吸收量约占总进入量的25~40%。

每日吸20支香烟,可吸入镉2~4ug。

镉经消化道的吸收率,与镉化合物的种类、摄入量及是否共同摄入其它金属有关。

例如钙、铁摄入量低时,镉吸收可明显增加,而摄入锌时,镉的吸收可被抑制。

吸收入血液的镉,主要与红细胞结合。

肝脏和肾脏是体内贮存镉的两大器官,两者所含的镉约占体内镉总量的60%。

据估计,40~60岁的正常人,体内含镉总量约30mg,其中10mg存于肾,4mg存于肝,其余分布于肺、胰、甲状腺、睾丸、毛发等处。

器官组织中镉的含量,可因地区、环境污染情况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并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镉作业工人的肺气肿、贫血及骨骼改变也有报导,但这些改变与镉接触的确切关系尚不能肯定。

国外也有报导接触氧化镉的工人前列腺癌发病率较高急性健康危害可分为吸入及食入,主要发生在镉污染的作业场所,一般民众较少发生。

重金属污染 论文

重金属污染 论文

目录内容摘要 (2)重金属的基本概况 (3)重金属 (3)重金属区别于微量元素 (4)重金属污染现状 (4)重金属污染 (5)主要特点 (5)污染分类 (5)铅污染 (5)镉污染 (6)汞污染 (6)砷污染 (6)铬污染 (7)铜污染 (7)镍污染 (7)锌污染 (8)污染来源 (8)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危害 (8)重金属污染 (8)人体伤害 (9)具体案例 (10)重金属污染原因分析 (12)重金属污染防治方式初探 (12)控制与消除土壤污染源 (13)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13)国家十二五规划之环保,强调重金属污染 (14)内容摘要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

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

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在水污染中,还有一部分是在大气和固体废物中。

自然界存在着很多重金属,比如锌、镉、铜、铅等,这些重金属同样存在于人体内,是人体的必需元素。

但是,凡事都有一个量的问题,任何东西一旦超过正常的量,它必然给环境或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而我们常说的重金属污染指的就是因人类活动导致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增加,超出正常范围,并导致环境质量恶化。

重金属一般以天然浓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但由于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及商业制造活动日益增多,造成不少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等进入大气、水、土壤中,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以各种化学状态或化学形态存在的重金属,在进入环境或生态系统后就会存留、积累和迁移,造成危害。

如随废水排出的重金属,即使浓度小,也可在藻类和底泥中积累,被鱼和贝的体表吸附,产生食物链浓缩,从而造成公害。

汽车尾气排放的铅经大气扩散等过程进入环境中,造成目前地表铅的浓度已有显著提高,致使近代人体内铅的吸收量比原始人增加了约100倍,损害了人体健康。

针对重金属污染现状,结合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件,查阅大量资料,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重金属;重金属污染;重金属的基本概况重金属对什么是重金属目前尚无严格的定义,化学上跟据金属的密度把金属分成重金属和轻金属,常把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称为重金属。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范文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范文

《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农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其污染不仅影响土壤质量,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因此,了解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并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对于保障农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1. 污染范围广泛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范围广泛,主要分布在矿业开采区、冶炼厂周边、化工企业集中区等地区。

这些地区的土壤镉含量往往超过国家标准,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2. 污染程度严重受镉污染的农田往往导致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甚至出现绝收现象。

同时,镉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健康问题。

此外,镉污染还会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3. 污染源多样农田土壤镉污染的来源多样,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如过度施用磷肥和污水灌溉)等。

这些污染源相互交织,使得镉污染问题更加复杂。

三、防治对策针对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应采取以下防治对策:1. 源头控制(1)加强工业排放管理:严格实施排放标准,加大对重金属排放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工业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2)合理规划矿业开采和冶炼活动: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合理规划开采区域和规模,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

同时,加强冶炼过程中的尾矿处理和回收利用。

(3)减少农业活动中的镉污染: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减少磷肥使用量;加强农田灌溉管理,避免污水灌溉;合理利用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减少土壤污染。

2. 土壤修复与治理(1)物理修复:采用客土法、换土法等物理方法去除土壤中的镉。

这些方法可有效降低土壤中镉的含量,改善土壤质量。

(2)化学修复:通过施用改良剂、拮抗剂等化学物质来降低土壤中镉的活性或减少其吸收。

例如,施用石灰、磷酸盐等物质可以与镉结合形成难溶性的化合物,从而降低其生物可利用性。

(3)生物修复: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及其代谢产物来降低土壤中镉的含量或减少其危害性。

重金属污染论文参考

重金属污染论文参考

重金属对土地影响1重金属指比重大于4或5的金属,约有45种,如铜、铅、锌、铁、钴、镍、锰、镉、汞、钨、钼、金、银等。

尽管锰、铜、锌等重金属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并非生命活动所必须,而且所有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都对人体有毒。

如汞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全身症状为头痛、头昏、乏力、发热。

口腔及消化道症状表现为齿龈红肿酸痛、糜烂出血、牙齿松动、龈槽溢脓,口腔有臭味,并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

皮肤接触可出现红色斑丘疹,以四肢及头面部分布较多。

少数患者可有肾损害,个别严重者可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绀紫等急性间质性肺炎的表现。

重金属中毒会使体内的蛋白质凝固,这个你可以从高三的化学书看到,如果轻微中毒,就大量喝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会和重金属反应,这样不会损伤到你自身的身体机能,喝了以后马上就医2对什么是重金属,目前尚没有严格的统一定义,在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主要是指汞(水银)、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元素。

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相反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成千百倍地富集,最后进入人体。

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酶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累积,造成慢性中毒。

重金属元素由于某些原因未经处理就被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或者进入了土壤中,使得这些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受到污染,它们不能被生物降解。

鱼类或贝类如果积累重金属而为人类所食,或者重金属被稻谷、小麦等农作物所吸收被人类食用,重金属就会进入人体使人产生重金属中毒,轻则发生怪病(水俣病、骨痛病等),重者就会死亡。

所以我们不要过量地进食海产,每次进食前一定要把海产彻底煮熟,以免吃入细菌。

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1)除被悬浮物带走的外,会因吸附沉淀作用而富集于排污口附近的底泥中,成为长期的次生污染源;(2)水中各种无机配位体(氯离子、硫酸离子、氢氧离子等)和有机配位体(腐蚀质等)会与其生成络合物或螯合物,导致重金属有更大的水溶解度而使已进入底泥的重金属又可能重新释放出来;(3)重金属的价态不同,其活性与毒性不同。

土壤重金属污染案例及分析(6篇)

土壤重金属污染案例及分析(6篇)

土壤重金属污染案例及分析(6篇)篇一:土壤重金属污染案例及分析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现状、危害及治理措施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镉污染尤为突出。

镉是一种毒性极强的重金属元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现状、危害及治理措施。

我们将探讨镉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污水等。

我们将分析镉污染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的危害,以及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源头控制、土壤修复、农业管理等,以期为我国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现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镉污染尤为引人关注。

镉是一种具有显著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它在土壤中的积累不仅会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

在全球范围内,镉污染问题普遍存在。

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土壤镉污染尤为严重。

这些地区的工业活动,如采矿、冶炼、电镀等,会产生大量的含镉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而直接排放,就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在我国,土壤镉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地区长期存在重金属排放超标的问题,导致土壤镉含量严重超标。

这些地区的土壤不仅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而且农产品质量也受到影响,甚至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为了有效应对土壤镉污染问题,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例如,加强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监管和处理,推广环保技术和清洁能源,开展土壤污染修复和生态恢复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改善土壤镉污染现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土壤镉污染问题仍然严峻,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理力度。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化对土壤镉污染问题的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理技术和方法,为实现土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4年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镉污染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镉污染研究进展》范文

《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镉污染研究进展》篇一摘要:本文着重讨论了近年来国内外污水灌溉农田所引起的土壤镉污染问题,综述了土壤镉污染的来源、现状、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并对当前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和展望。

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灌溉已成为农田灌溉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由于部分污水未经有效处理或处理不当,其中所含的重金属如镉等会进入农田土壤,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农作物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镉污染的研究进展。

二、土壤镉污染的来源及现状镉是一种具有较强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镉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等。

其中,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如电镀、电池、冶炼等行业的废水常含有较高的镉浓度。

生活污水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镉,主要来源于洗涤剂、化妆品等的使用。

此外,农业活动如过度施肥、农药使用等也可能导致农田土壤镉污染。

目前,国内外众多地区的农田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镉污染问题。

尤其是在一些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土壤镉污染问题尤为严重。

三、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1. 影响因素:土壤镉污染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污水水质、灌溉方式、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

其中,污水中的镉浓度、灌溉频率和灌溉量是影响土壤镉含量的主要因素。

此外,土壤的pH 值、有机质含量、氧化还原条件等也会影响镉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生物有效性。

2. 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镉污染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一方面,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田的调查和监测,了解了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和分布特征。

另一方面,针对影响土壤镉污染的各种因素,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防治措施及展望针对土壤镉污染问题,目前主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一是加强污水处理和监管,确保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后再进行灌溉;二是改进灌溉方式,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减少镉进入土壤的机会;三是采用农艺措施,如施用石灰、磷肥等,降低土壤中镉的生物有效性;四是进行土壤修复,如采用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等方法降低土壤中镉的含量。

重金属镉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环境科学专业优秀论文)

重金属镉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环境科学专业优秀论文)

摘要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都有着重要意义。

随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土壤的污染日益严重,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棘手问题。

镉作为土壤重金属研究的对象之一,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对土壤生物活性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重金属镉污染对不同的土壤生化过程具有不同效应,低浓度镉的添加对土壤呼吸强度有一定刺激作用,高浓度则产生抑制作用。

镉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中,对土壤的脲酶活性有很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过氧化氢酶、磷酸酶等活性影响较小。

通过计数法测定镉污染土壤微生物,其数量明显减少。

通过对土壤呼吸强度、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群落量的测定得出,由于土壤脲酶对不同浓度镉表现出强烈的敏感性,用脲酶作为土壤Cd污染的评价指标和制定Cd的临界含量是可行的,可为污水灌溉地区提供土壤中镉浓度的最高限值,保证污灌区的农作物食用安全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安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镉污染;土壤呼吸;酶活性;微生物群落AbStraCt Soil1s oneof important rcsourcewhichwecouldll’t liVe wimout,a11dit alsohaS importaIlt meaIling tothe qual时ofecology enViromentaIldInaIl’s health.Wimthe deVelopment of i11dustry and up-date of a鲥culture,tllep011ution insoilbecomesworse daily- The pollutedbyheaVy metalinsoilisa problem wllichall 910balpeople havetof犯 e.Asone of heaVy metaliIl soil,cad芏11ium is alsomisanicle’sobject.Underthetestch甜nbercorldition,Westudiedwhat h印pencd tothesoil biologicalactivity觚d thesoil enzymeactivity ifwe addme heaVy metal cadIIli啪pollution ofdi伍棚tconcen仃:ltionto ex仃aneoussource.Theresult illdicated that tlle heavy metalcadrnjum pollution haS difrerent effects ondifrerentsoil bioche血cal processes,me lowerconcentrationofcadlniumwas help如l toincreasemostof thebiochemical processes,but me hi曲erconcentrations of c砌啪伊eatly inllibited 觚crobialactiVities.The cadIlli啪pollution haSsomeinnuencesonthesoil enzymeactiVity,andit 11as Ve巧remark a_ble i枷bitory actiontonlesoilurease activeness,but011ly haslittle iIlfluenceonOxidized hydrogeneIlzyrne and pho印hatase.We calculatedthe quantit)r ofcadIlli啪pollution soil 111icrobebynotation,a11d t 王1e quantity reduced obviously Testsofthesoilbreath intensity,thesoil enzymeaCtivity alldmesoilIIlicrobedete咖i删0nhaveshowntllatitis feasible thatureaseactiVeIlesscanbeusedast量1e eValuating indicatorofsoilCdpollution andthe碰ticalcontemof Cd,嬲the即z),I】∞ufease iIl soilisVeryseIlsitivetoCd晰thdiff咖t concentrations.n加日yproVide the hi曲estliIIli向g valueofⅡlecadIllium’sconcelltrationtothe sewageirrigationareas,讹ch 目lar觚teescrops therearesafet0eataIldsoilstherearesustainable.The study haSthevital si嘶ficaIlce tot11elocaleconoIIlical deVelopment andmeenViro衄ental saf.e吼Keywords:CadIIli啪pollution;Soilbream;EnzymeaCtiV埘;MicrobialcommllI】itty II 知识水坝@pologoogle为您整理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重金属镉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环境科学专业优秀论文)

重金属镉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环境科学专业优秀论文)

摘要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都有着重要意义。

随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土壤的污染日益严重,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棘手问题。

镉作为土壤重金属研究的对象之一,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对土壤生物活性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重金属镉污染对不同的土壤生化过程具有不同效应,低浓度镉的添加对土壤呼吸强度有一定刺激作用,高浓度则产生抑制作用。

镉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中,对土壤的脲酶活性有很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过氧化氢酶、磷酸酶等活性影响较小。

通过计数法测定镉污染土壤微生物,其数量明显减少。

通过对土壤呼吸强度、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群落量的测定得出,由于土壤脲酶对不同浓度镉表现出强烈的敏感性,用脲酶作为土壤Cd污染的评价指标和制定Cd的临界含量是可行的,可为污水灌溉地区提供土壤中镉浓度的最高限值,保证污灌区的农作物食用安全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安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镉污染;土壤呼吸;酶活性;微生物群落AbStraCt Soil1s oneof important rcsourcewhichwecouldll’t liVe wimout,a11dit alsohaS importaIlt meaIling tothe qual时ofecology enViromentaIldInaIl’s health.Wimthe deVelopment of i11dustry and up-date of a鲥culture,tllep011ution insoilbecomesworse daily- The pollutedbyheaVy metalinsoilisa problem wllichall 910balpeople havetof犯e.Asone of heaVy metaliIl soil,cad芏11ium is alsomisanicle’sobject.Underthetestch甜nbercorldition,Westudiedwhat h印pencd tothesoil biologicalactivity觚d thesoil enzymeactivity ifwe addme heaVy metal cadIIli啪pollution ofdi伍棚tconcen仃:ltionto ex仃aneoussource.Theresult illdicated that tlle heavy metalcadrnjum pollution haS difrerent effects ondifrerentsoil bioche血cal processes,me lowerconcentrationofcadlniumwas help如l toincreasemostof thebiochemical processes,but me hi曲erconcentrations of c砌啪伊eatly inllibited 觚crobialactiVities.The cadIlli啪pollution haSsomeinnuencesonthesoil enzymeactiVity,andit 11as Ve巧remark a_ble i枷bitory actiontonlesoilurease activeness,but011ly haslittle iIlfluenceonOxidized hydrogeneIlzyrne and pho印hatase.We calculatedthe quantit)r ofcadIlli啪pollution soil 111icrobebynotation,a11d t 王1e quantity reduced obviously Testsofthesoilbreath intensity,thesoil enzymeaCtivity alldmesoilIIlicrobedete咖i删0nhaveshowntllatitis feasible thatureaseactiVeIlesscanbeusedast 量1e eValuating indicatorofsoilCdpollution andthe碰ticalcontemof Cd,嬲the即z),I】∞ufease iIl soilisVeryseIlsitivetoCd晰thdiff咖t concentrations.n加日yproVide the hi曲estliIIli向g valueof ⅡlecadIllium’sconcelltrationtothe sewageirrigationareas,讹ch 目lar觚teescrops therearesafet0eataIldsoilstherearesustainable.The study haSthevital si嘶ficaIlce tot11elocaleconoIIlical deVelopment andmeenViro衄ental saf.e吼Keywords:CadIIli啪pollution;Soilbream;EnzymeaCtiV埘;MicrobialcommllI】itty II 知识水坝@pologoogle为您整理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分析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分析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方法。

我们将对镉污染的来源、分布及其在土壤中的行为进行详细解析,以揭示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

接着,我们将对现有的土壤镉污染治理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评估其优缺点及适用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土壤镉污染治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技术创新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土壤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人类健康的保护。

二、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土壤重金属镉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镉在土壤中的积累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进入食物链后会对农作物造成污染,进而影响人类的健康。

长期摄入镉污染的食物可能导致肾脏损伤、骨质疏松等疾病,严重时甚至可能致癌。

镉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危害是对水资源的污染。

镉可以通过土壤渗滤进入地下水,污染饮用水源,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潜在的健康风险。

镉污染还可能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活性,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不仅会对农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土壤重金属镉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和控制。

三、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来源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主要源于人类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工业生产、农业活动、城市生活以及交通运输等。

工业生产过程中,特别是那些涉及有色金属冶炼、电镀、电池制造、化工和涂料生产等行业的工厂,常常会产生含镉的废水、废气和废渣。

如果这些废弃物处理不当,镉便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农业活动也是镉污染土壤的重要途径。

农药、化肥和有机肥的不合理使用,尤其是磷肥的大量使用,可能导致土壤镉含量上升。

磷肥生产时,原料中的镉元素可能会残留在肥料中,长期大量使用这样的磷肥,就会导致土壤中镉的积累。

镉污染

镉污染

浅析镉在土壤中的污摘要:本文综述了土壤中镉污染的来源与危害,以及其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和迁移转化规律,并着重介绍了镉的污染治理方法。

关键词:镉;土壤;迁移;形态;治理前言:镉是具有强毒性的重金属元素之一,而土壤又是食物链镉的重要来源,当人为因素使土壤镉显著增加时,食物链中的镉就会增加并将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虽然在土壤中镉的本底值比其它重金属低得多,但它是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影响最广的一种微量元素。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镉污染及其环境行为十分关注。

1.镉污染来源(1)自然的镉主要来源于岩石和矿物中的本底值。

镉与铅锌矿、煤矿、磷矿有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能在铅锌矿、含煤岩系、含磷地层周围形成镉元素高值区。

(2)人为来源的镉丰要来源于工业“三废”和含镉肥料大量施用。

工业废气是造成空气镉污染的主要来源,在偏远地区的空气中镉的含量一般低于1.Opg/mL,但在工业区周围的大气中镉的含量较高。

较高含量的镉通过降雨或沉降进入土壤,在土壤中积累。

工业废水灌溉:镉在电镀、颜料、镍镉电池工业、电视显像管制造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采矿、冶炼和电镀工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含镉废水排入河流中,用于灌溉必污染土壤。

大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堆积、农田施用污染的污泥、长期施用一些含镉的农用化肥也必然会造成镉在土壤中的大量沉积,造成土壤中镉的总帚增加。

2.镉污染的危害由于镉不能被土壤中微生物降解,半衰期超过20年,其污染为不可逆的积累过程;镉又是生物迁移性很强的重金属,极易被植物吸收并累积,超过一定限度不仅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品质,而且可食部分极易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积累并危害人体健康。

镉是植物生长的非必需元素,当镉进入植物体内并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植物就会表现出毒害症状,通常会出现生长迟缓、植株矮小、退绿、产量下降、质量下降等。

对人类而言,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污染土壤中的镉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镉被人体吸收后主要分布在肝与肾中,与低分子蛋白质结合成金属蛋白。

镉污染处理和分析

镉污染处理和分析

镉污染处理和分析镉污染处理和分析随着现代⼯农业⽣产的发展,“三废”的排放、污⽔灌溉及农药、除草剂和化肥的使⽤越来越多,⼟壤-植物-环境系统中的Cd污染问题⽇趋严峻。

镉类化合物具有较⼤的脂溶性、⽣物富集性和毒性,并能在动物、植物和⽔⽣⽣物体内蓄积。

据报道,90%镉的应⽤于电镀、颜料、合⾦及电池⾏业。

但是,由于⾏业设备和技术问题、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责任者意识⽋缺,污染事故时有发⽣。

例如震惊世界的⼆⼗世纪⼋⼤公害事件之⼀的⽇本富⼭县神通川流域“痛痛病事件”,和我国05年发⽣在北江的镉污染事件。

1960年以前⾻痛病患者就开始出现,直到1961年才有⼈查明,⽇本神通川两岸⾻痛病患者与三井⾦属矿业公司神冈炼锌⼚的废⽔有关。

该公司把炼锌过程中未经处理净化的含镉废⽔连年累⽉地排放到神通川中,两岸居民引⽔灌溉农⽥,使⼟地含镉量⾼达(7-8)ug/g,居民⾷⽤的稻⽶含铜量达(l-2)ug/g。

饮⽤含镉的⽔,久⽽久之体内积累⼤量的镉毒⽽⽣⾻痛病。

进⼊体内的镉⾸先破坏了⾻骼内的钙质,进⽽肾脏发病,内分泌失调,⾻骼软化,⾝体萎缩,⾻骼出项严重畸形,经过10多年后进⼊晚期⽽死亡。

1963年⾄1979年3⽉共有患者130⼈,其中死亡81⼈。

⽇本痛痛病事件,给了全世界敲响了警钟。

⼀些关于镉污染事件的处理⽅案也在这件事以后形成,并得到发展和完善。

2005年我国北江镉污染事件采取了及时的应急预案,成功地将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2005年12⽉北江韶关河段河⽔镉含量超标,达到0.05 mg/L,即为标准限制的10倍。

利⽤北江上游锦江、南⽔、孟洲坝、蒙⾥、⽩⽯窑、长湖、飞来峡等主要⽔库实施应急调度,调⽤清⽔6亿m3稀释污⽔,实现了飞来峡⽔库出库⽔质基本达标的总⽬标,成功地避免了事故的扩⼤影响。

污染了⼀⽅⽔,需要⽤九⽅清⽔去稀释,代价是巨⼤的[1]。

北江镉污染事件的应急措施分为四个阶段。

第⼀阶段利⽤北江上游⽔库截污调度阶段。

采取这⼀措施的⽬的是拦截污染⽔团,在孟洲坝⽔库滞留较长时间,以减缓超标污⽔团到达英德城区河段的时间。

镉对环境的危害与防治

镉对环境的危害与防治

镉对环境的危害及防治(一)镉的危害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副作用,污染就是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而重金属污染,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污染更为严重。

镉(Cd)是一种镉是一种灰白色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重金属,在自然界中多以硫化镉、碳酸镉的形式存在于锌矿中,但含量很低,一般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镉大多以不溶于水,密度8.64g/cm3,熔点331.03℃,沸点。

其化合物中,碳酸镉、氢氧化镉、硫化镉等均不溶于水,但硫酸镉、氯化镉和硝酸镉等都溶于水。

镉在加热后易挥发,在空气中迅速氧化变为氧化镉。

但自然环境受到镉污染后,可通过在生物体内的富集作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进而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那么,镉污染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发现镉的是德国哥廷根大学化学和医药学教授斯特罗迈尔。

1817年,他从不纯的氧化锌中分离出褐色粉,使它与木炭共热,制得镉。

现代工业的发展,导致镉产量的逐年增加。

工业生产上的镉释放到环境中的主要途径是: 铅锌矿的开采、选矿和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合金钢的生产和加工过程;电镀镉的生产废水,染料、农药、油漆、玻璃、陶瓷、照像材料等生产和加工过程。

植物吸收富集于土壤中的镉,可使农作物中镉含量增高。

水生动物吸收富集于水中的镉,可使动物体中镉含量升高。

镉污染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两种:气型污染以及水型污染,前者主要来自工业废气,镉随着废气飘散到工厂周围并沉降,导致该地区土壤中镉含量严重超标,即为镉污染;后者主要是铅锌矿的选矿以及相关工业(镀镉,碱性电池等)的废水排入附近地面水系或者地下水中,同样造成镉污染。

存在于土壤中以及各水系中的重金属镉元素的大部分,最终会汇集流入海洋中,造成对海洋的污染。

镉对自然环境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例如:重金属镉可以改变渔业资源生物对其捕食者的回避行为,影响渔业资源生物的健康状况,降低其产卵率、受精卵的孵化率以及早期生命阶段的存活率,导致渔业资源生物种群增长率的降低,进而引起渔业字眼的衰退。

《2024年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镉污染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镉污染研究进展》范文

《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镉污染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污水被排放到环境中,其中包含的镉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近年来,利用污水灌溉农田作为一种节水、增肥的农业措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这一措施也带来了土壤镉污染的风险。

本文旨在探讨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镉污染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污水灌溉农田背景及现状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利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已成为许多地区的必然选择。

然而,污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如镉,因其具有隐蔽性、累积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一旦进入农田土壤系统,将造成长期的生态和健康风险。

因此,对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镉污染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三、镉污染的来源与危害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含镉农药的使用以及污水灌溉等。

进入农田土壤的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可引起肾脏、骨骼等多器官系统的损害。

此外,镉还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四、国内外研究进展(一)研究方法与成果国内外的学者们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镉污染进行了深入研究。

包括对农田土壤中镉的含量、形态、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以及对镉污染农田的修复技术研究等。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镉在农田土壤中的行为,以及如何有效控制和修复镉污染。

(二)现有问题的分析虽然对镉污染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如对镉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机制仍不够明确,对镉污染农田的修复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五、当前研究重点与方向(一)重点研究方向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入探究镉在农田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机制;二是研究如何有效控制和降低污水灌溉中镉的含量;三是研发更为有效的镉污染农田修复技术。

(二)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综合性和交叉性。

如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镉污染的空间分布进行更为精确的预测和评估;同时,结合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新兴技术,研发更为高效的镉污染农田修复技术。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范文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范文

《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镉污染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其进入土壤后难以被生物降解,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的现状,探讨其成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以期为改善农田环境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二、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一)污染程度与分布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问题广泛存在,主要集中在一些矿产资源开采区、冶炼厂周边及工业密集区。

这些地区的农田土壤镉含量超标严重,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

(二)污染成因农田土壤镉污染的主要成因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及大气沉降等。

其中,工业排放是镉污染的主要来源,冶炼厂、电池厂等企业的废水、废渣排放未经有效处理直接进入农田,导致土壤镉含量升高。

此外,大量施用磷肥和污水灌溉等农业活动也会增加土壤镉含量。

三、防治对策(一)政策法规方面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土壤环境保护立法,明确镉等重金属污染的防治责任和处罚措施,为农田土壤镉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

2. 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镉等重金属的排放。

(二)技术手段方面1. 土壤修复技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对受污染的农田土壤进行修复,降低土壤中镉的含量。

2. 农业生态调控:通过合理施肥、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等措施,降低农作物对镉的吸收,减少农产品中的镉含量。

(三)加强监管与宣传教育1.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工业排放和农业活动的监管力度,确保相关企业和个人遵守法律法规,减少镉等重金属的排放。

2. 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科普活动等形式,提高公众对农田土壤镉污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公众参与土壤环境保护。

四、结论农田土壤镉污染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从政策法规、技术手段和监管宣传等多方面的防治对策。

《2024年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镉污染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镉污染研究进展》范文

《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镉污染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灌溉作为一种有效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在农田灌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污水中的重金属如镉等有毒物质对农田土壤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农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污水灌溉农田土壤镉污染的研究进展,分析污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污水灌溉与土壤镉污染现状污水灌溉作为一种节水农业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然而,由于工业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镉等有害物质,长期灌溉导致土壤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镉污染不仅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三、土壤镉污染的研究进展1. 污染程度与分布: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的土壤镉污染程度存在差异,工业发达地区的土壤镉含量普遍较高。

同时,镉在土壤中的分布也受到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2. 影响因素:土壤镉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污水水质、灌溉方式、土壤性质等。

其中,污水中的镉浓度越高,土壤镉污染越严重;而灌溉方式不当,如过量灌溉、不科学的管理等也会加速土壤镉污染。

3. 治理措施:针对土壤镉污染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治理措施,包括改善污水水质、合理灌溉、施用改良剂等。

此外,植物修复技术也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理手段。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1. 实验室分析:通过实验室分析,测定土壤中镉的含量,了解土壤镉污染的程度和分布。

2. 现场调查:通过现场调查,了解污水灌溉的情况、农田管理方式等,为研究提供一手资料。

3.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可以大面积、快速地监测土壤镉污染的情况,为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4. 模型模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土壤镉的迁移转化过程,预测土壤镉污染的趋势。

五、防治措施与建议1. 加强污水处理:对工业污水进行严格处理,降低污水中的镉等重金属含量,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2. 科学灌溉:合理制定灌溉计划,避免过量灌溉和不科学的管理方式,减轻土壤镉污染。

土壤中镉污染现状与防治方法论文

土壤中镉污染现状与防治方法论文

土壤中镉污染现状与防治方法论文关键词:土壤镉污染;现状;防治方法一、引言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具有严重的环境和生物毒性。

过多的镉元素对土壤环境和生物体都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近年来,镉污染成为全球环境和生态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了解土壤中镉污染的现状,并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土壤中镉污染现状(二)污染程度经过多项调查和研究,目前我国土壤中镉污染普遍存在,且程度较为严重。

农田土壤镉含量普遍超过农业土壤质量标准限值,部分镉超标地区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

工业和城市土壤镉污染也普遍存在,一些工业区域和城市地区土壤镉含量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此外,一些农产品和养殖产品也因土壤镉污染而超标,造成了食品安全隐患。

三、防治土壤镉污染的方法(一)物理修复物理修复是通过物理手段去除土壤中的镉污染物,包括土壤修复、土壤改良和土壤保持。

土壤修复主要包括土地平整、高低差修正、排水、渗滤等措施。

土壤改良通过添加有机物质或改变土壤结构等手段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持水能力,从而减少镉的迁移和积累。

土壤保持通过合理的耕作措施和植被覆盖等手段,保持土壤的肥沃度和持水能力,减少镉的释放和迁移。

(二)化学修复化学修复是通过添加或转化化学物质来修复土壤中的镉污染。

常用的化学修复方法包括土壤酸化、纳诺材料添加和土壤钝化等。

土壤酸化可以将镉离子转化为难溶的镉盐,从而减少镉的活性和迁移能力。

纳诺材料添加可以利用纳米材料的吸附性能吸附土壤中的镉元素。

土壤钝化可以通过添加磷酸、铁酸等化学物质将镉离子与土壤颗粒结合,从而减少镉的迁移和积累。

(三)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通过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来修复土壤中的镉污染。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对镉的吸收和积累能力来减少土壤中的镉含量。

常用的植物修复方法包括植物栽培和修复种植等。

微生物修复是通过使用具有降解或吸附镉能力的微生物来修复土壤中的镉污染。

土壤中镉污染现状与防治方法论文

土壤中镉污染现状与防治方法论文

土壤中镉污染现状与防治方法摘要:本文文章阐明了镉污染的来源与现状,同时对镉污染治理的方法,做了系统的综述。

并提醒人们要提高土壤质量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土壤,镉污染,防治方法1.引言目前,我国受镉、砷、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 2.0×10 hm ,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中工业“三废”污染耕地1.0×10 hm ;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 3.3×10 hm 。

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超过1.0×10 t,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 1.2×10 t,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合计至少为200 亿元。

在所有重金属污染,以镉污染最为严重。

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采矿、冶金以及镉处理等工业的发展,我国农业土壤受镉污染也日趋严重。

镉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危害极其严重,土壤中过量的镉会抑制植物的正常生长,在可食部分的残留还会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因此对镉污染土壤的治理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

2.土壤中镉污染来源与分布镉是一种稀有分散元素,未经污染的土壤中镉主要来源于成土的母质,一般在世界范围内土壤中镉的含量为0.01~2.00mg/kg,中值含量为0.35mg/kg ,在土壤中的镉的来源主要归于自然。

此外,人类工农业生产活动,也造成镉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2.1 大气中镉的沉降大气中的镉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及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大量镉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等,经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

公路、铁路两侧土壤中的镉污染来自于汽油的燃烧、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粉尘等。

它们成条带状分布,以公路、铁路为轴向两侧的污染强度逐渐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公路、铁路两侧土壤中的镉污染具有很强的叠加性。

在法国索洛涅地区A71 号高速公路沿途严重污染重金属镉等,其沉降粒子浓度超过当地土壤背景值2-8 倍,而公路旁重金属浓度比沉降粒子中高7-26 倍。

经过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的镉的污染,主要以工矿烟囟、废物堆和公路为中心,向四周及两侧扩散;由城市―郊区―农区,随着城市距离的加大而降低,特别是城市的郊区污染较为严重。

含镉废水处理的论文

含镉废水处理的论文

含镉废水处理的论文引言这份论文主要研究含镉废水的处理方法和技术。

镉是一种有害重金属,可以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合理有效地处理含镉废水是非常重要的。

镉的危害镉是一种高度有毒的物质,长期暴露在含镉环境中会导致严重疾病,如肾功能衰竭、癌症等。

此外,镉还会影响土壤和水体的质量,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含镉废水处理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镉废水处理方法:1. 化学沉淀法:通过加入化学试剂将镉离子与其他物质反应沉淀,从而去除镉污染物。

2. 吸附法:利用特定材料(如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作用来吸附镉离子,从而去除镉污染物。

3. 生物吸附法:利用某些生物体(如微生物、植物)对镉离子具有高度吸附能力的特性,通过生物吸附去除镉污染物。

4. 膜分离法:利用膜的选择性透水性,将含镉废水与水中的镉离子分离,从而去除镉污染物。

技术进展近年来,针对含镉废水的处理,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推进着镉废水处理领域的发展。

例如:1. 纳米技术:利用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可以高效地去除镉污染物,并且能够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2. 电化学技术:通过利用电流的作用,使镉离子在电极上发生还原或氧化反应,从而实现镉离子的去除。

3. 生物技术:利用基因工程和生物降解技术,开发出具有高效去除镉离子能力的生物材料。

结论含镉废水的治理是一个关键的环境和健康问题,需要寻找出合适的处理方法和技术。

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生物吸附法和膜分离法是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

随着技术进步,纳米技术、电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也为镉废水处理提供了更多选择。

未来的研究应将重点放在提高镉废水处理的效率和资源化利用上,以减轻镉的环境负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镉污染从臭名昭著的八大公害事件之一的日本神通川的“痛痛病”事件再到前段时间的闹得沸沸腾腾的广州“镉米”事件,重金属镉污染再次深深的刺痛着人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镉(Cd)是生物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的化学活性强,移动性大,毒性持久,容易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危及人类健康,对人体具有三致(致病、致癌、致突变)作用,能诱发肾衰变、关节炎、癌症等病。

镉易通过农作物途径进入人体造成毒害.世界卫生组织(2003)和美国环保局(1994)规定人体Cd的最大允许摄人量(ADI值)均为1μg/kg*d 。

镉是一种积累性的剧毒元素,人体某些器官中的镉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对镉的环境行为、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镉同时对动植物也有很大的危害性,当镉进人植物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毒害症状,表现出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小、失绿、产量下降等症状。

对植物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如使水稻在生理生化过程中的光合强度降低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失绿,返青分蘖推迟根系短少。

据研究,当土壤中可溶态镉为O.43 mg/Kg时,水稻减产lO%;为8.10 mg/Kg时,水稻减产达25%;其二影响品质,表现在作物中的镉含量与土壤可溶态镉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如稻米镉和十壤可溶态镉的相关系数达O.997,这不仅使稻米的有害成分增加成为“镉米”,而且还影响稻米的氨基酸及淀粉中的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比例改变,使其品质变差。

猪、鸡、鸭、牛和大鼠镉中毒后,出现心肌变性和蜡状坏死16J,肝细胞浊肿,有些会出现局灶性坏死,骨骼肌变性和轻度蜡状坏死,食道的鳞状上皮细胞出现角质增生,脾脏动脉肇增厚,骨骼变形,肾小管脂肪变化和颗粒变化,甚至坏死,输尿管黏膜肿胀,上皮细胞曾空泡变性,脑有软化灶,毛细血管间质增宽,肌胃纤维肿胀,粗细不均,间质增厚,变性。

镉可使动物骨矿物质代谢障碍,影响成骨细胞的形成而导致骨质疏松。

镉可以降低动物角膜内皮完整性。

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界的镉,可通过动植物的生物富集作用,最终被作为食物链顶端的人吸收。

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更加严重的危害。

环境中镉主要来自自然形成和人为因素引人.前者主要来自大自然中的岩石和矿物,后者主要指通过工农业生产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将镉排放到环境中。

Cd在地壳中的含量较少,平均为0.15mg·kg^-1一般来说,在世界范围内,正常土壤含Cd为0.01一0.2mg·kg^-1,,中值为0.35mg·kg^-1。

因土壤类型和地区有所差异。

我国地域宽阔,土壤类型众多,土壤中镉的背景值也呈现一定的分布规律。

区域分异的规律性: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从土壤类型来看,有研究表明:石灰土的cd的背景值最高,达到0.332mg·kg^-1;绿洲土、水稻土和高山漠土的Cd的背景值次之;其次为灰褐土和黑沪土等,其背景值均大于0.100mg·kg^-1;Cd背景值较低的土类主要是栗钙土、灰色森林土、砖红壤、赤红壤和红壤,均在0.060mg·kg^-1,以下;其他各土类的Cd的背景值接近于全国土壤Cd的平均背景值,为0.070一0.080mg·kg^-1。

因此,我们又可以推测。

在湖南,土壤类型多为红壤,镉的背景值是很低的。

而前段时间广州的“镉米”事件中查出绝大部分的有毒“镉米”均来自湖南。

那“镉米”是如何形成呢?若是在自然状态下,如此地低景值怎会生产出“镉米”,这肯定是离不开人类的生产活动所造成的严重污染的。

而且红壤是酸性的,也就是说酸性淋溶作用强,可被冲洗到土壤深层。

可想污染时有多严重。

那这些土壤中的镉又是从何而来呢?镉常被用于电镀、油漆着色剂、合金抗腐蚀和抗磨擦剂、塑料稳定剂、光敏元件的制备以及电池生产等行业。

这些行业的发展必然导致大量的镉进入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

此外,在镀锌的金属、硫化的轮胎、磷肥和污泥中也夹杂着一定数量的镉.采矿业、冶金等工业废水的不合理排放、工业污泥的农田施用、污水灌溉及磷肥施用等都会造成土壤镉累积.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由于化肥、农药和污泥的大量施用,工业废水的排放和重金属的大气沉降的日益增加,农田重金属的含量明显增加,土壤镉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

有了污染,就必须要处理。

我们走上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不归路。

目前,针对土壤镉污染主要以下几种治理方法:工程治理法,化学治理法,生物治理法和农业治理法。

工程治理。

工程治理方法工程治理是指用物理或物理化学的原理来治理土壤镉污染。

土壤中镉元素的形态是可逆的。

随着酸性污水的侵袭,被固定的镉又被活化为交换态。

因此对镉污染土壤最彻底的改良方法是铲除其表土。

此外还可以在污染的土壤上加上未污染的新土或将污染的土壤移走换上新土等。

以上措施对污染地而言具有效果彻底、稳定等优点,但实施复杂、治理费用太高,难以承担其巨额费用和易引起土壤肥力降低等缺点。

此种这种排土客土法,亦是治标不治本。

将表面土铲掉,只是说减少对当地的污染,但铲掉的表土堆积也是一个问题,若不采取措施必将造成堆积地区的严重污染。

化学治理法。

化学治理就是向污染土壤投入改良剂、抑制剂,增加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代换量和粘粒的含量,改变pH、Eh和电导等理化性质,使土壤镉发生氧化、还原、沉淀、吸附、抑制和拮抗等作用,以降低镉的生物有效性。

化学治理措施优点是治理效果和费用都适中,缺点是容易再度活化。

因此也是治标不能治本。

可欣慰的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研究出的一种净化土壤污染的原位修复的方法,电化土壤恢复法,也可称为电动修复。

此法在欧美一些国家发展很快,已经进入商业化阶段。

其原理是在水分饱和的污染土壤中插入一些电极,然后通一低强度的直流电,金属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在电极附近富集,从而达到清除重金属的目的。

此种方法在欧美已进入商业化阶段。

我想我们也是可以借鉴这种方法的。

富集之后,再集中处理,相比化学治理,成本较大,但效果更好,避免再次污染,而且可以处理多种重金属污染。

生物治理方法。

生物治理是指利用生物的某些习性来适应、抑制和改良镉污染。

主要有:①动物治理:利用土壤中的某些低等动物蚯蚓、鼠类等吸收土壤中的镉。

②微生物治理:利用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对镉产生吸收、沉淀、氧化和还原等作用,降低土壤中镉形成难溶磷酸盐。

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茵)比真核生物(真菌)对镉更敏感,格兰氏阳性菌可吸收镉。

③植物治理:利用某些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重金属的特性来清除土壤中的镉;超积累植物目前已发现400多种,可吸收积累大量的镉,超积累植物积累镉的含量一般在0.1%以上。

现在研究较多,应用较多的是植物修复治理。

一般植物修复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植物萃取作用:是指利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从土壤中吸取一种或几种重金属,并将其转移、储存到地上部,随后收割地上部并集中处理。

连续种植这种植物,可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植物挥发作用:是利用植物的吸收、积累和挥发而减少土壤中一些挥发性污染物(如Hg 和Se),即植物将污染物吸收到体内后将其转化为气态释放到大气中。

根际过滤作用:植物通过改变根际环境(pH、Eh)使重金属的形态发生化学改变,通过在植物的根部积累和沉淀,减少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移动性。

目前植物修复主要是指植物萃取作用,即利用某些特定植物对重金属超富集能力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

而且可以采用植物促进修复法,有研究表明草酸、乳酸、柠檬酸、醋酸、EDTA 均可明显促进植株地上部对镉的吸收,可作为镉污染土壤修复的增效剂。

这些物质的使用可大大增加土壤中镉的生物有效性,促进植物对镉的吸收。

此外还有超积累植物:是指能够超量吸收和积累重金属的植物利用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富集比普通植物高出几十倍到几百倍的能力,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但是目前发现的有富集植物,大都植株矮小,生长周期长,生物量小,难以满足超积累植物的要求。

因此,有人提出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一是改良目前有富集作用的植物,使之满足超级累植物的要求。

二是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高抗镉的新品种作物,减少作物对土壤中镉的吸收,使其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植物修复处理费用很低,与常规填埋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尤其适合于在发展中国家应用。

植物修复技术属于原位修复技术,具有保护表土、减少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功效,对环境影响小,可广泛应用于矿山复垦、重金属污染土壤改良,是目前最清洁的污染处理技术。

与其它处理方法相比,植物修复技术产生废物量较少,并且可以回收重金属农业治理方法。

农业治理是因地制宜的改变一些耕作管理制度减轻镉的危害,在污染土壤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

主要途径有:①通过控制土壤水分来调节其氧化还原电位(Eh),达到降低镉污染的目的;②在不影响土壤供肥的情况下,选择最能降低土壤镉污染的化肥;③增施有机肥固定土壤中镉的化合物以降低土壤镉的污染;④选择抗污染的植物和不在镉污染的土壤种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施用有机肥时效果是难以预料的,有机肥在复杂的作用下,可能生成某些腐殖酸,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甚至会促进植物对镉的吸收,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以上种种方法,都存在缺陷。

最根本还是应该从源头上治理,没有污染来源,也就不存在污染治理这个问题。

土壤镉污染控制措施应从源头抓起,以防为主,一方面阻禁一切镉污染的渠道,另一方面发展清洁工艺,减少污染或不污染土壤。

一旦土壤遭到污染,应积极应对,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

由于土壤镉污染产生的广泛性及土壤系统的复杂性、多样性,在研究土壤污染的控制措施时,应突出治理措施的针对性,对不同的污染类型、不同的土壤条件应有相应控制对策。

根据镉污染物性质(浓度、种类、形态)、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治理时)及上述各种污染修复技术使用范围,确定相对应的治理措施,平衡污染控制的经济与技术因素。

土地作为植物的立根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以说土地也是所有动植物包括人类的立根之本。

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的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为所有的动物和人类提供了绝大部分的食物。

几乎我们食用的所有的食物,归根结底都是离不开土壤。

也恰恰是因为如此,我们给土壤所造成的的污染,所排放的有害物质,最终也必将为我们人类自己所承担。

作为化工专业的学生大部分的同学,应该会从事相关的工作。

而化工行业又是作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来源,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对环境污染做出的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

有责任在工作中,防止污染的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