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原文加赏析
辛弃疾《鹧鸪天 代人赋》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鹧鸪天代人赋》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①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②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③【注释】①“平冈”二句:王安石《题舫子》诗:“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
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
”这里隐括其句。
②“青旗”句:白居易《杭州春望》诗:“青旗沽酒趁梨花。
”③荠(ji计)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茎叶嫩时可以吃。
【译文】田间小路上的桑树冒出了嫩芽,东邻家的蚕种已经生出一些啦!小黄牛在平坦的小山坡上哞哞叫,边吃嫩草边把欢撒。
斜阳映照着春寒未退的树林,枝桠上翻飞着几只寻巢的晚鸦。
远山连接着近处的群山,原野上的道路纵横交叉。
春风吹动着青布的幌子,那儿是村里的卖酒人家。
城中的桃李害怕风吹雨打,溪边的荠菜花却春意勃发!【集评】明·卓人月、徐士俊:“春在梨花,春在荠花,仁见谓仁,智见谓智。
”(《古今词统》卷七)清·陈廷焯:“‘斜日’七字,一幅图画,以诗为词,词愈出色。
”(《云韶集》卷五)又:“‘城中’二语,有多少感慨!信笔写去,格调自苍劲,意味自深厚,有不可强而致者,放翁、改之、竹山学之,已成效颦,何论余子!”(《词则》) 现代·刘永济:“词中鲜明画出一幅农村生活图象,而末尾二句,可见作者之人生观。
盖以‘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对比,觉‘桃李’方‘愁风雨’摧残之时,而‘荠菜’则得春而荣茂,是桃李不如荠菜,亦即城市生活不如田野生活也。
此词与东坡《望江南》后半阕‘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用意相同,皆以城市繁华难久,不如田野之常得安适。
再推言之,则热心功利之辈,常因失意而愁苦,不如无营、无欲者之常乐。
此种思想与道家乐恬退、安淡泊之理相合。
盖稼轩出仕之时,历尽尘世忧患,退居以来,始知田野之可乐,故见溪头荠菜而悟及此理也。
”(《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赏析】题为“代人赋”,实则完全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阅读答案及翻译解析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阅读答案及翻译解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每题3分,共9分)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
始筮仕①,决以蓍②,怀英遇坎③,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
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④,即劝京决策南向。
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
及弃疾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弃疾说下之,使隶京。
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
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⑤,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献俘行在⑥,斩安国于市。
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
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
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
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
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注释]①筮(sh):占卜。
②蓍(shī):一种草。
古人用来占卜。
③坎、离:均为卦名。
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
④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
古诗鹧鸪天·代人赋翻译赏析
古诗鹧鸪天·代人赋翻译赏析《鹧鸪天·代人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辛弃疾。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前言】《鹧鸪天·代人赋》是南宋时期词作家辛弃疾创作的组词类作品。
共两首词,分为《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和《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本诗表面是在写美人相思的苦闷,实际上寄托的是词人辛弃疾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
它在风格上也比较特别,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优美婉约的词。
【注释】晚日:夕阳。
新绿: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
教:使,令。
眼底:眼中,眼睛跟前。
白头:犹白发。
形容年老。
深知;明知。
阑干:栏杆。
阑。
同“栏”。
【翻译】晚日寒鸦,一片伤心景色。
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情境。
如果不是眼下亲自遭遇离愁别恨的折磨,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一夜白头的事。
离肠寸断,泪流难止。
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明明知道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频频凝望。
【鉴赏】这首《鹧鸪天》,题下注明“代人赋”,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者自己。
细细揣摩词意,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赋的,那位妇女的意中人刚离开她走了,她正处于无限思念、无限悲伤的境地。
“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
“晚日”的余辉染红天际,也染红长亭古道和目之所极的一切,这是空间。
夕阳愈来愈淡,夜幕即将降落,这是时间。
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这空间、这时间中愈走愈远了。
“寒鸦”当“晚日”之时,自然应该寻找栖息之处,大约在绕树啼叫吧!可是那位行人,他此刻孤孤零零地走向何处,又向谁家投宿呢?正因为这样,那本来没有感情的“晚日”和“寒鸦”,在那位女主人公的眼中,就变成“一片愁”了。
这首词,是写别愁离恨的。
“愁”与“恨”,乃是全篇的基调。
按照一般的构思,接下去仍然要写愁写恨,但作者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跳出窠臼,不再写哀景,而是用清新愉悦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乐景:“柳塘新绿却温柔。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宋词赏析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宋词赏析【作品介绍】《鹧鸪天;代人赋》是南宋辛弃疾创作的组词类作品。
共两首词,分为《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和《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该诗表面是在写美人相思的苦闷,实际上寄托的是词人辛弃疾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
它在风格上也比较特别,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优美婉约的词。
【原文】其一鹧鸪天①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②。
平冈③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④。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⑤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⑥花。
【注释】①鹧鸪天:小令词调,双片55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
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
②些(sā):句末语助词。
③平冈:平坦的小山坡。
④暮鸦:见王安石《题舫子》诗:“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
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
”这里隐括其句。
⑤青旗:卖酒的招牌。
⑥荠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茎叶嫩时可以吃。
【白话译文】村头小路边桑树柔软的枝条,刚刚绽放嫩芽。
东面邻居家养的蚕种已经有一些蜕变成了蚕儿。
一脉平缓山岗上,细草间小黄牛犊儿在鸣叫,落日斜照枯寒的树林,树枝间休息着一只只乌鸦。
山有的远些有的近些,路有的横向有的斜向,青布酒旗那边有家小酒铺,可以打一些酒来。
城里的桃花李花把风雨当做折磨,一派愁苦,最明媚的春色,正在溪头一片荠菜花中盛开。
【创作背景】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冬,41岁的辛弃疾遭遇弹劾,隐居上饶。
这二首词是他在带湖闲居时的作品。
第一首《鹧鸪天》(《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作者在罢官乡居期间对乡村生活欣赏流连对上层社会鄙弃故作此词。
【赏析】全词从不同视角描绘乡村春意盎然的景象,看上去好象是随意下笔,但细细体会,情味盎然,意蕴深厚。
上阕头二句在描写桑树抽芽、蚕卵开始孵化时,用了一个“破”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
辛弃疾宋词《鹧鸪天·代人赋》原文译文赏析
辛弃疾宋词《鹧鸪天·代人赋》原文译文赏析《鹧鸪天·代人赋》宋代: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
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
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译文】落日里寒鸦归巢,一片伤心景色。
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情景。
如果不是眼下亲自感受这离愁别恨的苦楚,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离肠寸断,泪流难收。
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
明明知道你我已被山峦所阻隔,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注释】鹧鸪天:小令词调,双片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
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
晚日:夕阳。
新绿: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
教:使,令。
眼底:眼中,眼睛跟前。
白头:犹白发。
形容年老。
情知:深知;明知。
阑干:栏杆。
阑。
同“栏”。
【赏析】“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
“晚日”的余辉染红天际,也染红长亭古道和目之所极的一切,这是空间。
夕阳愈来愈淡,夜幕即将降落,这是时间。
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这空间、这时间中愈走愈远了“柳塘”之后缀以“新绿”,便立刻为我们唤来了春天:塘周柳丝摇金,塘中春波涨绿,已够赏心悦目了;那料到在此基础上,又加上“温柔”一词。
相对于严冬而言,初春的水显得“温”,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
但说它“温柔”,这就不仅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感觉,而且表现了她的感情。
这感情异常微妙,耐人寻味。
凭借我们的经验:那一塘春水,既倒映着天光云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浮游着对对鸳鸯或其他水禽。
抒情主人公看到这一切,就自然感到“温柔”,从而也联想到她与意中人欢聚之时是何等的“温柔”了。
“柳塘新绿”,春光明丽,倘能与意中人象鸳鸯那样双双戏水,永不分离,便青春永驻,不会白头。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心绪何等低回宛转,笔致何等摇曳生姿!“无离恨”是假设,不“白头”是假设变成事实之后希望出现的结果。
鹧鸪天_代人赋
• (3)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 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要叙述。 要叙述。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分析 其特征,然后对所有意象的特征进行归纳概括。 其特征,然后对所有意象的特征进行归纳概括。 如本题中萌发新芽的桑树,孵出幼蚕的蚕卵, 如本题中萌发新芽的桑树,孵出幼蚕的蚕卵,细 嫩的青草,黄色的牛犊,夕阳,晚归的乌鸦等, 嫩的青草,黄色的牛犊,夕阳,晚归的乌鸦等, 这些意象都具有春意盎然的共同特征。 这些意象都具有春意盎然的共同特征。 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 坡上,关了一冬的黄色的牛犊见到青草,欢快无比; 坡上,关了一冬的黄色的牛犊见到青草,欢快无比;夕阳 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此词为辛弃疾罢官乡居期间所作 (2)、此词为辛弃疾罢官乡居期间所作, )、此词为辛弃疾罢官乡居期间所作, 你认为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你认为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案: 答案:诗中的景物点染出生机 勃勃的早春农村风光, 勃勃的早春农村风光,组成的 是一幅富有生命力的画面。 是一幅富有生命力的画面。由 这幅画面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乡 村生活的欣赏和流连。 村生活的欣赏和流连。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将 (5)、词的最后两句作者将“城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将“ 中桃李” 溪头荠菜花”对比, 中桃李”与“溪头荠菜花”对比, 请想象芥菜花的形象, 请想象芥菜花的形象,领悟这两句 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人格精神? 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人格精神?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赏析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赏析展开全文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赏析老榆树《鹧鸪天》代人赋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①代人赋: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当时很多朋友为作者罢官后的生活担忧,因而词人便风趣地以代友人填词的方式回答对方,以免朝廷口舌。
②陌上:陌上就是“田间”。
古代规定,田间小路,南北方向叫做“阡”,东西走向的田间小路叫做“陌”。
③东邻:东边的邻居。
④寒林:指早春的树林。
⑤青旗:青布旗,酒店的招牌。
⑥荠菜:一种野菜的名称。
【译文】田间桑树长出了嫩芽、邻村农家的蚕卵开始孵化了。
山坡上,小黄牛正在吃着嫩草,早春的傍晚,树林中点缀着几只乌鸦。
蜿蜒于山间的路上,有一家山村酒店。
城里的桃李害怕风雨,但那散见在田野溪边的荠莱花,却一朵接一朵地迎着风雨开放,生命力是那样的顽强。
【赏析】辛弃疾的一生是奋发激昂,抗战爱国的一生,也是英雄末路,郁闷失意的一生。
他的悲剧是整个时代的悲剧,腐朽没落的南宋王朝无情地碾碎了他的英雄梦想,幸亏还有一支笔,能让他抒怀。
他将壮志难酬的悲愤、英雄失路的惆怅融入词中,那一首首“大声鞺鞳,小声铿锵,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佳作,是稼轩词的主旋律。
没有稼轩词,整个两宋词坛都会黯然失色。
辛弃疾唱出了南宋词坛的最强音,他用刀剑作词,用生命辉煌,形成了雄浑豪放的“稼轩体”。
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一些风格与他相近的词人,人们称他们为“辛派词人”。
词的上片用白描手法,细腻地描绘了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农村景象:“田头的桑树冒出了嫩芽,邻居家的幼蚕已经孵化出来了。
平坦的小山坡上长满了嫩嫩的绿草,一头小黄牛正在那儿吃着嫩草,并欢快地鸣叫。
夕阳西下,点点余辉洒满了略带春寒的树林。
几只乌鸦在林空盘旋飞翔,寻找栖息的树丫……。
”多么生动细腻,多么富于生活气息的乡村暮春之景!这里,词人敏锐地捕捉到柔桑、蚕种、细草、黄犊这些充满生机活力,欣欣向荣的事物,将农村生机盎然、恬适美好的乡土韵味刻画得入木三分。
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赏析
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赏析晚日寒鸦一片愁。
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
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注释:鹧鸪天:小令词调,双片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
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
晚日:夕阳。
唐刘长卿《行营酬吕侍御》诗:“晚日归千骑,秋风合五兵。
”。
新绿: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
唐白居易《长安早春旅怀》诗:“风吹新绿草牙拆,雨洒轻黄柳条湿。
”。
教:使,令。
眼底:眼中,眼睛跟前。
五代齐己《寄双泉大师兄》诗:“清泉流眼底,白道倚岩棱。
”。
白头:犹白发。
形容年老。
《战国策-韩策三》:“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秦韩之交。
”。
深知;明知。
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复下山能借问,更向卢家字莫愁。
”。
阑干:栏杆。
阑。
同“栏”。
翻译:落日里寒鸦归巢勾起我一片思愁。
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
如果不是眼下亲自遭遇离愁别恨的折磨,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离肠寸断,泪流难收。
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
明明知道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赏析:“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
“晚日”的余辉染红天际,也染红长亭古道和目之所极的一切,这是空间。
夕阳愈来愈淡,夜幕即将降落,这是时间。
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这空间、这时间中愈走愈远了。
“柳塘”之后缀以“新绿”,便立刻为我们唤来了春天:塘周柳丝摇金,塘中春波涨绿,已够赏心悦目了;那料到在此基础上,又加上“温柔”一词。
相对于严冬而言,初春的水显得“温”,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
但说它“温柔”,这就不仅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感觉,而且表现了她的感情。
这感情异常微妙,耐人寻味。
凭借我们的经验:那一塘春水,既倒映着天光云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浮游着对对鸳鸯或其他水禽。
不信人间有白头全诗的意思
不信人间有白头全诗的意思
一、原文
辛弃疾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晚日寒鸦一片愁。
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
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二、译文
落日里寒鸦归巢,一片伤心景色。
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情景。
如果不是眼下亲自感受这离愁别恨的苦楚,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离肠寸断,泪流难收。
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
明明知道你我已被山峦所阻隔,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鹧鸪天·代人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鹧鸪天·代人赋》原文、翻译及赏析这首《鹧鸪天》,题下注明“代人赋”,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者自己。
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而赋的,那位妇女的意中人刚离开她走了,她正处于无限思念、无限悲伤的境地。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鹧鸪天·代人赋》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鹧鸪天·代人赋宋代: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
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
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译文落日里寒鸦归巢,一片伤心景色。
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情景。
如果不是眼下亲自感受这离愁别恨的苦楚,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离肠寸断,泪流难收。
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
明明知道你我已被山峦所阻隔,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注释鹧鸪天:小令词调,双片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
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
晚日:夕阳。
新绿: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
教:使,令。
眼底:眼中,眼睛跟前。
白头:犹白发。
形容年老。
情知:深知;明知。
阑干:栏杆。
阑。
同“栏”。
赏析一“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
“晚日”的余辉染红天际,也染红长亭古道和目之所极的一切,这是空间。
夕阳愈来愈淡,夜幕即将降落,这是时间。
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这空间、这时间中愈走愈远了“柳塘”之后缀以“新绿”,便立刻为我们唤来了春天:塘周柳丝摇金,塘中春波涨绿,已够赏心悦目了;那料到在此基础上,又加上“温柔”一词。
相对于严冬而言,初春的水显得“温”,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
但说它“温柔”,这就不仅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感觉,而且表现了她的感情。
这感情异常微妙,耐人寻味。
凭借我们的经验:那一塘春水,既倒映着天光云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浮游着对对鸳鸯或其他水禽。
抒情主人公看到这一切,就自然感到“温柔”,从而也联想到她与意中人欢聚之时是何等的“温柔”了。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翻译及赏析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翻译及赏析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翻译及赏析《鹧鸪天·代人赋》在风格上也比较特别,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优美婉约的词。
以下是小编J分享的《鹧鸪天·代人赋》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鹧鸪天①其一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②。
平冈③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④。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⑤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⑥花。
【注释】①鹧鸪天:小令词调,双片55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
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
②些(sā):句末语助词。
③平冈:平坦的小山坡。
④暮鸦:见王安石《题舫子》诗:“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
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
”这里隐括其句。
⑤青旗:卖酒的招牌。
⑥荠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茎叶嫩时可以吃。
【作品介绍】《鹧鸪天·代人赋》是南宋辛弃疾创作的组词类作品。
共两首词,分为《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和《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该诗表面是在写美人相思的苦闷,实际上寄托的是词人辛弃疾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
它在风格上也比较特别,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优美婉约的词。
【白话译文】村头小路边桑树柔软的枝条,刚刚绽放嫩芽。
东面邻居家养的蚕种已经有一些蜕变成了蚕儿。
一脉平缓山岗上,细草间小黄牛犊儿在鸣叫,落日斜照枯寒的树林,树枝间休息着一只只乌鸦。
山有的远些有的近些,路有的横向有的斜向,青布酒旗那边有家小酒铺,可以打一些酒来。
城里的`桃花李花把风雨当做折磨,一派愁苦,最明媚的春色,正在溪头一片荠菜花中盛开。
【创作背景】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冬,41岁的辛弃疾遭遇弹劾,隐居上饶。
这二首词是他在带湖闲居时的作品。
第一首《鹧鸪天》(《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作者在罢官乡居期间对乡村生活欣赏流连对上层社会鄙弃故作此词。
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赏析
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赏析导语:《鹧鸪天·代人赋》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
这是一首歌咏江南农村美好景色的词,上阕写近景,下阕写远景,借景抒情,流露出作者厌弃城市繁华,热爱乡野生活的情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鹧鸪天代人赋》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
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
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译文落日里寒鸦归巢勾起我一片思愁。
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
如果不是眼下亲自遭遇离愁别恨的折磨,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离肠寸断,泪流难收。
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
明明知道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注释⑴鹧鸪天:小令词调,双片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
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
⑵晚日:夕阳。
唐刘长卿《行营酬吕侍御》诗:“晚日归千骑,秋风合五兵。
”⑶新绿: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
唐白居易《长安早春旅怀》诗:“风吹新绿草牙拆,雨洒轻黄柳条湿。
”⑷教:使,令。
眼底:眼中,眼睛跟前。
五代齐己《寄双泉大师兄》诗:“清泉流眼底,白道倚岩棱。
”⑸白头:犹白发。
形容年老。
《战国策·韩策三》:“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秦韩之交。
”⑹深知;明知。
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复下山能借问,更向卢家字莫愁。
”⑺阑干:栏杆。
阑。
同“栏”。
赏析这首写农村风光的词,看上去好象是随意下笔,但细细体会,便感觉情味盎然,意蕴深厚。
上阕头二句在描写桑树抽芽、蚕卵开始孵化时,用了一个“破”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
“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似乎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
《鹧鸪天代人赋》译文及赏析
《鹧鸪天代人赋》译文及赏析《鹧鸪天代人赋》译文及赏析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宋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译文:落日里寒鸦归巢勾起我一片思愁。
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
如果不是眼下亲自遭遇离愁别恨的折磨,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离肠寸断,泪流难收。
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
明明知道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注释:鹧鸪天:小令词调,双片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
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
晚日:夕阳。
唐刘长卿《行营酬吕侍御》诗:“晚日归千骑,秋风合五兵。
”新绿: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
唐白居易《长安早春旅怀》诗:“风吹新绿草牙拆,雨洒轻黄柳条湿。
”教:使,令。
眼底:眼中,眼睛跟前。
五代齐己《寄双泉大师兄》诗:“清泉流眼底,白道倚岩棱。
”白头:犹白发。
形容年老。
《战国策·韩策三》:“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秦韩之交。
”深知;明知。
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复下山能借问,更向卢家字莫愁。
”阑干:栏杆。
阑。
同“栏”。
赏析:稼轩词六百余首,用调一百以上。
在这些词调中,利用频率最高的是《鹧鸪天》,凡六十三首,占总数百分之十强,述怀、抒愤、言愁、叹老、酬答、赠别、祝寿、即事、咏物、写景、议论无所不有。
恐怕正是由于运用此调多而得心应手的缘故吧,所以“代人赋”便自然地也选择了此调。
词题“代人赋”,今天已无法弄清代谁而作。
从字里行间可知主人公是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
上片先从写景下笔:“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柳塘新绿”,点明季节为早春;“晚日寒鸦”,点明时间是傍晚。
这景,是衬情之景。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审美赏析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审美赏析展开全文辛弃疾(1140--1207年)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南宋时期“豪放派”词人。
其词作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写于淳熙十五年(公元1182年)前后,当时作者罢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
这首词题为“代人赋”,实际上是借为农家代赋,表达词人对农村风物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全词如下: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词人首先写道:“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些”即“少”、“一些”“少许”的意思。
比如,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中写道:“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没些闲”就是“没有一些空闲”。
这里,词人以细腻之笔,描绘了一幅富有农村生活气息的图景——桑树冒出嫩芽,蚕种已孵化出幼蚕。
特别是词人用了一个“破”字,写桑叶逐渐萌发、膨胀,不仅有动态感,而且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速度和力量。
同时又与桑芽的“嫩”联系在一起,不但表现了早春的特点,也隐约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景物细致观察,从而暗示了词人对春天到来的欣喜。
其中,蚕种“生些”,就是说从蚕种开始蠕动起来的小蚕蚁,也是初生的、少量的,很不起眼,但却被词人诗人关注。
这两句都是从细小的角度来写,写出了初春时节大自然的变化及其特点。
接着写道:“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意思是说,小黄犊在平岗草坡上鸣叫,点点暮鸦飞归山林。
这里,上句写牛犊的鸣叫,是写声音的角度来写,不但表现出农村放牛的特点,而且让人想象出黄犊吃草神态。
下句中的“点”字,用得很妙,不但表现出暮鸦“小”,而表现出在空旷的夜色背景中出现了点点(“小”)暮鸦,突出了夕阳西下乌鸦归家这样一个精致的细节,不但引发词人喜爱乡村的情怀,也给词作增添了情趣之美。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赏析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赏析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赏析导语: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赏析。
欢迎阅读!鹧鸪天·代人赋宋代: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
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
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译文:落日里寒鸦归巢勾起我一片思愁。
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
如果不是眼下亲自遭遇离愁别恨的折磨,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离肠寸断,泪流难收。
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
明明知道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注释:⑴鹧鸪天:小令词调,双片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
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
⑵晚日:夕阳。
唐刘长卿《行营酬吕侍御》诗:“晚日归千骑,秋风合五兵。
”⑶新绿: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
唐白居易《长安早春旅怀》诗:“风吹新绿草牙拆,雨洒轻黄柳条湿。
”⑷教:使,令。
眼底:眼中,眼睛跟前。
五代齐己《寄双泉大师兄》诗:“清泉流眼底,白道倚岩棱。
”⑸白头:犹白发。
形容年老。
《战国策·韩策三》:“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秦韩之交。
”⑹深知;明知。
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复下山能借问,更向卢家字莫愁。
”⑺阑干:栏杆。
阑。
同“栏”。
赏析:“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
“晚日”的余辉染红天际,也染红长亭古道与目之所极的一切,这是空间。
夕阳愈来愈淡,夜幕即将降落,这是时间。
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这空间、这时间中愈走愈远了“柳塘”之后缀以“新绿”,便立刻为我们唤来了春天:塘周柳丝摇金,塘中春波涨绿,已够赏心悦目了;那料到在此基础上,又加上“温柔”一词。
辛弃疾的鹧鸪天鉴赏
辛弃疾的鹧鸪天鉴赏辛弃疾的鹧鸪天鉴赏《鹧鸪天·代人赋》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
这是一首歌咏江南农村美好景色的词,上阕写近景,下阕写远景,借景抒情,流露出作者厌弃城市繁华,热爱乡野生活的情趣。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辛弃疾的鹧鸪天鉴赏,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辛弃疾的鹧鸪天原文及翻译【1】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作者: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译文陌上柔桑破嫩芽-野地里柔软的桑条上冒出了嫩芽。
陌:田野小路。
东邻蚕种已生些-东头邻居的蚕种已经孵化出一些小蚕了。
平冈细草鸣黄犊-平坦的山坡上,黄毛小牛在那里吃草,不时发出叫声。
斜日寒林点暮鸦-夕阳照在带有寒意的树林上,投宿的乌鸦又点缀着寒林的景色。
青旗沽酒有人家-这里也有挂旗卖酒的小酒店。
青旗:卖酒的招牌。
愁风雨-害怕风雨吹打。
春在溪头荠菜花-白色的荠菜花开满溪头,大好的春光就在这里辛弃疾的鹧鸪天鉴赏【2】辛弃疾的词本以沉雄豪放见长,这里选的这首却很清丽,足见伟大的作家是不拘一格的。
《鹧鸪天》写的是早春乡村景象。
上半片“嫩芽”、“蚕种”、“细草”、“寒林”都是渲染早春,“斜日”句点明是早春的傍晚。
可以暗示早春的形象很多,作者选择了桑、蚕、黄犊等,是要写农事正在开始的情形。
这四句如果拆开,就是一首七言绝句,只是平铺直叙地在写景。
词的下半片最难写,因为它一方面接着上半片发展,一方面又要转入一层新的意思,另起波澜,还要吻合上半片来作个结束。
所以下半片对于全首的成功与失败有很大的关系。
从表面看,这首词的下半片好象仍然接着上半片在写景。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免堆砌,不免平板了。
这里下半片的写景是不同于上半片的,是有波澜的。
首先它是推远一层看,由平冈看到远山,看到横斜的路所通到的酒店,还由乡村推远到城里。
“青旗沽酒有人家”一句看来很平常,其实是重要的。
鹧鸪天代人赋翻译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宋代〕
晚日寒鸦一片愁。
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
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译文
落日里寒鸦归巢,一片伤心景色。
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情景。
如果不是眼下亲自感受这离愁别恨的苦楚,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人伤心白头。
离肠寸断,泪流难收。
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
明明知道你我已被山峦所阻隔,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罢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原文加赏析
鸪天①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②。
平冈③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④。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⑤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⑥花。
【注释】
①鹧鸪天:小令词调,双片55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
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
②些(sā):句末语助词。
③平冈:平坦的小山坡。
④暮鸦:见王安石《题舫子》诗:“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
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
”这里隐括其句。
⑤青旗:卖酒的招牌。
⑥荠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茎叶嫩时可以吃。
【赏析】
全词从不同视角描绘乡村春意盎然的景象,看上去好象是随意下笔,但细细体会,情味盎然,意蕴深厚。
上
阕头二句在描写桑树抽芽、蚕卵开始孵化时,用了一个“破”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
“破”字不仅有动态,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
第三句“平
岗细草鸣黄犊”“平岗细草”和“黄犊”是相互关联的,黄犊在牛栏里关了一冬,当放牧在平坡上时被乍见春草,欢快
无比。
“鸣”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
第四句中的“斜日”、“寒林”、“暮鸦”按说会构成
一片衰飒景象,但由于用了一个动词“点”字,却使情调发生了变化。
“点”状乌鸦或飞或栖,有如一团墨点,这是确切的写实,早春的寒林没有树叶,所以黑色的乌鸦,在林中历历可见。
作者却是在欣赏一幅天然的图画。
从表面看,这首词的下半片好象仍然接着上半片在写景。
这里下半片的写景是不同于上半片的,是有波澜的。
首先它是推远一层看,由平冈看到远山,看到横斜的路所通到的酒店,还由乡村推远到城里。
“青旗沽酒有人家”
一句看来很平常,全词都在写自然风景,只有这句才写到人的活动,这样就打破了一味写景的单调。
这是写景诗
的一个诀窍。
尽管是在写景,却不能一味渲染景致,必须加入一些人的情调,有人的活动,诗才显得有生气。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两句是全词的画龙点睛,它又象是在写景,又象是在发议论。
这两句决
定了全词的情调。
如果单从头三句及“青旗沽酒”句看,这首词的情调是很愉快的。
但词人是一位忠义之士,处在
南宋偏安杭州,北方金兵掳去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还在节节进逼的情势之下,他想图恢复,而南宋朝中大半
是些昏愦无能,苟且偷安者,叫他一筹莫展,心里十分痛恨。
就是这种心情成了他的许多词的基本情调。
这首词
实际上是愁苦之音。
“斜日寒林点暮鸦”句已透露了一点消息,到了“桃李愁风雨”句便把大好锦绣河山竟然如此残缺不全的感慨完全表现出来了。
从前诗人词人每逢有难言之隐,总是假托自然界事物,把它象征地说出来。
辛词凡
是说到风雨打落春花的地方,大都是暗射南宋被金兵进逼的局面。
这里的“城中桃李愁风雨”也是慨叹南宋受金兵
的欺侮。
词中用了反衬手法,反衬就是欲擒先纵。
从愉快的景象说起,转到悲苦的心境,这样互相衬托,悲苦的就更
显得悲苦。
前人谈辛词往往用“沉痛”两字,他的沉痛就在这种地方。
但是沉痛不等于失望,“春在溪头荠菜花”句可以见出词人对南宋偏安局面还寄托很大的希望。
这希望是由词人在村中看到的劳动人民从事农桑的景象所引起的。
上句说明“诗可以怨”(诉苦),下句说明“诗可以兴”(鼓舞兴起)。
词人发现和捕捉农村中最平常也最典型的风光景物和生活情境,运用清新明快的笔调、素净淡雅的色彩,描
绘出一幅幅意象鲜活、层次清晰、生机盎然的图画,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进而触发出心弦的共鸣。
•辛弃疾作品_辛弃疾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