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情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年级共有22个班,6个实验班,16个普通班。

总体来看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他们无论从思维方式还是从日常的阅读、写作习惯都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固定的模式,还处于一种比较散乱的,幼稚的状态,尚没有形成主动积累,勤于动笔的习惯,加之课业负担较重,能够投放到语文学科的时间自然是少之又少,对于作文,通常情况是:题目出来了,忙忙的东找西找的去拼凑材料,而不会静下心来,审题、立意、构思……从自己头脑里往出拿东西,想让他们写出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简直是天方夜谭。

实验班的情形又有所不同,他们大多能写得一手好字,文章看起来也蛮像那么一回事,但若细细推敲起来,漏洞还是很多的,充其量也只是将手中的那只笔驾驭的稍稍纯熟一点而已,而且一个突出的弱点:受当今韩寒、郭敬明等校园派作家以及玄幻类小说的影响,大多晕晕乎乎,头脑不很清楚,对于传统的文章更是不屑一顾,也很难静下心来写一点对自己的成长更为有益的东西。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5.进一步提高记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6.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对比目前学生的写作现状,与课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思考与探索

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今后精神生活的品质,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本人在语文教学中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点点成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此,笔者只想从思维与写作的层面做一点探索,以就教于方家。

1.认清思维规律,拓展思维空间。

现代所谓灵感、下意识、潜意识,第六感等应该都属于思维的范畴。

对于思维的研究,古已有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这里所说的“神思”,应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

清代黄叔琳注解时指出:“此言思心之用,不限于身观,或感物而造端,或凭心而构象,无有幽深远近,皆思理之所行也。寻心智之象,约有二端:一则缘此知

彼,有校量之能;一则即异求同,有综合之用。由此二方,以驭万理,学术之源,悉从此出,文章之富,亦职兹之由矣。” 意思是:专心致志的思考,思绪连接古今,心为所动,情为所感,自是动人心弦,于是,感觉上自己仿佛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不同风光。

中国人对思维方式的研究颇象写意画,重其神韵,只做粗线条的勾勒,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的做法颇象油画,要把一点点细微的光影的变化都表现出来,因此才有了思维通道这样的说法。

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跛足而方向正确的人,能超过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如果把思路比作道路,思维方向的重要性便由此可知。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发散性思维的概念,英国认知科学家德·波诺倡导横向思维。思维视角的不同,决定了思维的前进方向。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时运用的两种不同方向思维。

发散性思维,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而是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散开去,不受已经确定的方式、方法、规则或范围等约束,并从这种扩散或者辐射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不同的结果。

发散思维包括联想、想象、侧向思维等非逻辑思维形式。

收敛性思维是在解题过程中,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的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程序中去,以便最终得到一个合乎逻辑规范的结论。收敛性思维包括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科学抽象等逻辑思维和理论思维形式。

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具有互补的性质。不仅在思维方向上互补,而且在思维操作的性质上也互补。美国创造学学者M.J.科顿,形象地阐述了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必须在时间上分开,即分阶段的道理。如果将它们混在一起,将会大大降低思维的效率。

发散性思维向四面八方发散,收敛性思维向一个方向聚集,在解决问题的早期,发散性思维起到更主要的作用;在解决问题的后期,收敛性思维则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有人善于使用发散性思维,有人则善于使用收敛性思维。发散与收敛的失衡,在成人和孩子身上都有所体现。成年人善于运用逻辑分析,其结果是失去了很多发挥想象力并由此从中选择的机会,孩子想象力丰富,却不善于熟练地运用逻辑。

对于思维的训练,应该说从娘胎里就开始了,一个生命要生存下去,当然就需要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去适应新的环境,只不过这种训练是在人们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且缺乏一定的体系。

在作文教学中,传统的想像、联想的训练,前几年比较流行的快速作文法当中的思维训练部分,都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广大师生也在参与的过程中从中受益。这样的训练是必要的,有效的,也是我们应该长期坚持的。

滨海学校位于美丽的象山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滋养着这里的人民,以塔山遗址为代表的古文化和以开渔节为代表的海洋文化成为这一地域人民的骄傲。

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渗透文化理念,开拓学生的视野成为我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为此我设计了一节以《拾回童年的记忆》为主题的发散性思维训练课。

课堂在一曲优美的《大海啊,故乡》的主旋律中展开,以一篇《海的女儿》唤醒学生植根于心灵深处的,关于童年的记忆。

这样的作品是怎样诞生的?引导学生关注思维现象,明确本课的任务,再以极简约的语言对思维方式加以概括,就进入训练阶段。

在此步骤分别以鱼、石、海等看似简单,实则文化意蕴极其深厚的物体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的训练,如鱼,可以想到现实的鱼和不同时代文化创造中的鱼,海洋鱼、美人鱼、人面网纹盆当中的鱼……鱼是谁的祖先?鱼又象征了什么?鱼在西藏的命运变迁,鱼在《边城》的出现等等等等。

至于石就更加可圈可点了,女娲炼石补天之石如何悬在天上,如何落在凡间,如何在贾府出现,如何系着你的前缘,如何又远离了人间……学生享受到的是一桌文化大宴。

再以海的博大转入乡土情节,一路行来,恰如行云流水,思路畅通无阻。再以几个小问题进行巩固训练,一堂课就满满的了。

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并不落俗套的效果。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由一点出发,借助已有信息,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散发,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可调控。

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也可以通过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点发散;思维可以在对比中展开,也可以在类比中进行……总之,发散的方式不拘一格。

在训练的前期,大可以让学生天马行空,任意妄为,视接千载,思通万里,兴之所至,笔之所至,结果学生由一个小小的点竟能愆生出一个大部头的科幻故事,且自己陶醉其中,真正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我想,吴尔芙《墙上的斑点》之类的意识流文章大概就是这样产生的吧!

在学生尝到甜头之后,他们往往会自己对已有的作品进行反思,这时,适时的补充一些方法,如将几个看起来没什么联系的词组成一个故事,将一组有联系的事物以拟人化的方式引入你创造的世界等,如此训练下来,既可以将学生散乱的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