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监测的若干新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形监测的若干新技术

秦滔

摘要:主要介绍了光纤监测技术、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及GPS 伪卫星组合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使用这些新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变形监测GPS伪卫星组合定位

光纤监测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Abstract:Mainly introduce the fiber-opt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D-InSAR and integration of GPS and Pseudolite positioning technology in the application of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the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se new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Keywords: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ntegration of GPS and Pseudolite positioning fiber-optic monitoring D-InSAR

1 引言

我国的变形监测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完成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尤其近20年来,许多大型工程开工建设,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飞速发展,变形监测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早期的变形监测,主要采用精密的光学测量仪器进行观测,例如精密水准测量、经纬仪、垂线及视准线等。随着电子仪器的发展,应变计、无应力计、测缝计、钢筋计、测压计、渗压计等广泛应用于变形监测中。另外,用于监测环境量的电子温度计、水位计等也开始使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促使变形监测工作提高效率,走向自动化、智能化之路,尤其是全站仪、GPS等先进仪器出现,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数据处理技术不断优化,变形监测工作走上了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自动化的道路。

近年来,变形监测工作中又出现了若干新的技术方法,这些新技术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以光纤传感器为基础的光纤监测技术、以卫星合成孔径雷达为基础的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及以GPS伪卫星组合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2 光纤监测技术

光纤技术是一种集光学、电子学为一体的新兴技术,其核心技术是光纤传感

器。广义上说,凡是采用了光纤的传感器都可称为光纤传感器,它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即传光型光纤传感器和传感型光纤传感器。传光型光纤传感器已在数字通信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在变形监测自动化系统中也常使用其来传输数据,而传感型光纤传感器,可用于测量温度、渗流等外部环境变化,也能测量位移、应力、应变等变形量。

光纤传感器系统由光源、入射光纤、出射光纤、光调制器、光探测器以及解调器组成,其基本原理是将光源的光经入射光纤送入调制区,光在调制区内与外界被测参数相互作用,使光的光学性质发生变化而成为被调制的信号光,再经出射光纤送入光探测器、解调器而获得被测参数。

国内外工程变形监测领域主要的光纤传感器主要包括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FBG)、Brilliouin光时域反射计(BOTDR)、Fabry-Pérot空腔传感器(FPI)及SOFO点式光纤传感器等。FPI和SOFO分辨率高,但受信号传输和解调技术的限制,布点数量有限,还不能从根本上突破点式测量的局限,比较适用于结构重点部位的监测。分布式的BOTDR可对结构进行大范围监测,但分辨率较低,测得应变是所在位置后面一定距离(空间分解率)的平均应变值。FBG不仅分辨率高,所测的应变位置明确易定,且能使用波分复用技术在一根光纤中串接多个传感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点线式分布测量。

目前,光纤技术已从初期的单纯温度监测,发展到渗流监测、应力应变监测、位移监测等多个方面,例如:渗漏定位监测、裂缝监测、混凝土应力应变监测、动应变及结构振动监测、岩石锚固监测(锚杆及锚索预应力监测)、钢筋混凝土薄体结构物受力监测、混凝土固化监测、钢筋锈蚀监测、温度与渗流的耦合监测等。

与传统技术相比,光纤监测技术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1)光纤传感器以光信号作为载体,以光纤作为媒质,光纤的纤芯材料为二氧化硅,因此,光纤传感器具有耐腐蚀、抗电磁干扰、防雷击等特点;

(2)光纤本身轻细纤柔,光纤传感器的体积小,重量轻,不仅便于布设安装,而且对埋设部位的材料性能和力学参数影响甚小,能实现无损埋设;

(3)光纤传感器灵敏度高,可靠性好,潜在故障大大低于传统技术;使用寿命长,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4)可以准确地测出光纤沿线任一点的监测量,信息量大,监测效应量分布连续,成果直观,有助于实现动态监控。

3 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

20 世纪 70 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 (Differential SAR Interferometry ,D-InSAR ),为地表沉陷变形实时动态监测提供了新的手段。其利用雷达复信号中的相位成分,作为附加的信息源来获取地形三维特征。与常规测量方法相比,差分干涉测量监测地表沉陷,具有区域大、快速、准确等优势,是水准测量和GPS 测量的有益补充。从国内外研究来看,D-InSAR 技术在监测较大幅度垂直变形方面,已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在地震、地下水过度开采等方面造成的地表沉陷变形均有应用。

星载 SAR 系统所获取的影像中,除了包含地面分辨单元的雷达后向散射强度信息以外,还包含了与斜距有关的相位信息,形变信息的获取就是利用其中的相位信息。通过覆盖同一地区的不同时间获取的多幅 SAR 影像来获得干涉图像,相同的相位差值会在干涉图像中形成干涉条纹。如果在两幅影像获取的时间段内,发生了地表的变形移动,干涉图像中的干涉条纹则主要由地形效应和地表变形所造成,则:

(1) 式中,m Φ为主从影像对应相位相减所获得的相位差,d Φ为地表变形移动所形成的相位差,t Φ为地形起伏所形成的相位,a Φ为大气条件所造成的相位延迟,n Φ为噪声所引起的相位变化。

D-InSAR 就是通过去除地形、大气和噪声等干涉相位信号的影响,来提取和分离出地表形变信息。一般来说,对于大气影响所造成的相位延迟,多通过相位累积法和直接校正法去除。而对于噪声所引起的相位变化,可以在干涉处理过程中,采用滤波方式来抑制其对差分相位的影响。因此,为了从干涉图像中获得地表移动变形信息,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移除地形效应产生的相位信息。目前,根据移除地形效应方法的不同,可以将提取地表形变信息的方法分3种。

(1) 两轨法。使用两个雷达图像和一个外部数字高程模型,称为“两轨”方法。指导思想是利用已有的 DEM 数据,模拟地形相位和干涉处理生成地形相位来消除地形影响。在移除地形相位之后,可以得到地表形变所造成的差分相位;

(2) 三轨法。为了获得地形效应产生的干涉图像,需使用第三张雷达影像。使用三个雷达图像形成两个干涉对,一个为地形干涉对,用来获得地形形变之前的地形信息;另一个为地形2形变对,通过处理获得地形变形信息;

(3) 四轨法。使用四个雷达图像形成两个干涉对,称为“四轨”方法。实质n

a t d m Φ+Φ+Φ+Φ=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