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精作用教案

合集下载

《受精作用》 学历案

《受精作用》 学历案

《受精作用》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2、掌握受精作用的意义。

3、了解受精作用在生物繁殖和遗传中的重要性。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受精作用的过程,包括精子和卵子的准备、精子与卵子的识别与结合、受精卵的形成。

(2)受精作用的意义,如维持物种的遗传稳定性、促进遗传多样性等。

2、难点(1)精子和卵子识别的分子机制。

(2)受精过程中遗传物质的融合和重组。

三、知识链接1、减数分裂:回顾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结果,理解配子的形成机制,为理解受精作用中配子的结合奠定基础。

2、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为理解受精作用中基因的传递和组合提供了理论支持。

四、学习过程1、情境导入展示动物繁殖的图片或视频,如鸟类的交配、鱼类的产卵等,引导学生思考新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引出受精作用的主题。

2、受精作用的概念(1)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文字描述,解释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强调受精作用是有性生殖的重要环节。

3、精子和卵子的准备(1)精子的准备讲解精子在附睾中的成熟过程,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

强调精子获能的概念,即精子在雌性生殖道中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

(2)卵子的准备介绍卵子的发生过程,包括原始生殖细胞的增殖、卵原细胞的形成、初级卵母细胞的发育等。

解释卵子的成熟包括核成熟和胞质成熟,以及排卵时卵子所处的状态。

4、精子与卵子的识别与结合(1)识别机制讲解精子和卵子表面存在的特异性受体,它们在识别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举例说明某些糖蛋白在识别中的重要性。

(2)结合过程描述精子通过顶体反应释放酶类,溶解卵子周围的放射冠和透明带。

解释精子的头部与卵子表面接触,发生融合。

5、受精卵的形成(1)讲解精子的细胞核进入卵子后,与卵子的细胞核融合,形成合子的过程。

(2)强调染色体的组合和遗传物质的融合。

6、受精作用的意义(1)维持物种的遗传稳定性解释通过受精作用,子代继承了双亲的遗传物质,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受精作用高中生物教案设计

受精作用高中生物教案设计

受精作用高中生物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掌握受精作用在动物中的实现方式;
3. 了解不同种类生物的受精作用过程的异同。

教学重点:
1. 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动物中受精作用的实现方式。

教学难点:
不同种类生物的受精作用过程的异同点。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 等教学辅助工具;
2. 实验视频或实验器材(可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受精作用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受精作用的定义;
2. 提出问题:受精作用在生物繁殖过程中有何作用?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讲解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分析受精作用在动物中的实现方式;
3. 比较不同种类生物的受精作用过程的异同点。

三、案例分析(15分钟)
1. 分发案例分析题目,让学生自行解答;
2. 讨论并总结不同种类生物的受精作用过程的异同。

四、实验演示(15分钟,可选)
1. 展示受精作用实验视频或进行实验演示;
2.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五、小结与展望(5分钟)
1. 总结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鼓励学生探究更多受精作用相关知识。

六、作业布置
1. 布置相关阅读作业,拓展对受精作用的理解;
2. 提醒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后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受精作用》教案

《受精作用》教案

《受精作用》教案教案:《受精作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受精的定义和意义;b.掌握受精的过程和条件;c.熟悉受精的类型和途径。

2.能力目标:a.分析受精作用对生物繁殖的重要性;b.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繁殖过程中的现象;c.探索受精变异现象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3.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对生物繁殖基本过程的兴趣和好奇心;b.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培养学生爱护生命和尊重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a.受精的定义和意义;b.受精的过程和条件。

2.难点:a.受精的类型和途径;b.受精变异现象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a.通过展示不同物种的繁殖现象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生物繁殖的兴趣;b.提问:生物繁殖的基本过程是什么?为什么受精是生物繁殖的关键步骤?2.讲授(30分钟):a.介绍受精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受精在生物繁殖中的作用;b.讲解受精的过程和条件,包括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受精器官的特点和功能;c.介绍受精的类型和途径,比如内受精和外受精,自体受精和异体受精等;d.分析受精变异现象对物种进化的影响,如性别比例失衡、杂交优势等。

3.实验(40分钟):a.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观察受精过程中生殖细胞的行为和变化;b.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受精的影响,比如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等;c.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讨论受精作用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4.总结(10分钟):a.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概括受精的定义、过程和条件;b.引导学生讨论受精作用在生物繁殖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分析受精变异现象对物种进化的影响;c.提问:受精作用对人类有什么影响?5.作业(10分钟):a.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动物,描述其受精方式,并分析受精方式对该物种生存和进化的影响;b.提醒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片进行展示。

四、教学资源:1.图片:展示不同物种的繁殖现象;2.实验器材和材料:显微镜、玻璃盖片、载玻片、显微镜玻片、染色剂等;3.电子设备:投影仪、电脑。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2.掌握受精作用的重要性和生殖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理解染色体的排序和交换过程对后代遗传结果的影响;4.能够描述和解释人类受精作用的过程。

教学准备:1.教材:《生物学教材》;2.教具:投影仪、PPT。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5分钟)1.引入话题:请学生回忆上一课上关于生殖细胞的讨论内容,生殖细胞与受精作用有什么关系?2.提出问题:受精作用是什么?它在生物繁殖中有什么作用?3.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步骤二: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20分钟)1.介绍受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即生物繁殖中雌性生殖细胞和雄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它是种群繁殖和个体繁殖的基础。

2.使用PPT展示受精作用的过程:包括生殖细胞的生成和发育、受精卵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并解释其中的关键步骤和环节。

步骤三:染色体的排序和交换(25分钟)1.介绍染色体的排序和交换过程对后代遗传结果的影响。

2.使用PPT展示染色体的排序和交换过程,解释染色体的携带信息和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以及如何通过染色体交换产生新的组合。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个体之间会有差异?后代如何继承父母的特征?步骤四:人类受精作用的过程(20分钟)1.介绍人类受精作用的过程和步骤,包括精子的产生和输送、卵子的产生和运输、受精的过程和受精卵的发育。

2.使用PPT展示人类受精作用的流程图,并解释其中的关键步骤和环节。

3.引导学生讨论:人类受精作用是否与其他生物有相似之处?为什么?步骤五:小结归纳(15分钟)1.进行知识小结和巩固: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受精作用的定义是什么?它在生物繁殖中有什么作用?染色体的排序和交换过程对后代的遗传结果有什么影响?2.总结教学内容,强调受精作用的重要性和人类受精作用的过程。

步骤六:教学反思(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就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展望,并布置相关预习任务。

《受精作用》教案

《受精作用》教案

《受精作用》教案教案:受精作用教学目标:1.了解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2.了解受精作用在人类生殖中的重要性;3.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受精作用的发生和影响因素;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1.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2.受精作用在人类生殖中的重要性;3.受精作用的发生和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结合学生互动;2.观察实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以问答形式激发学生对受精作用的兴趣,并了解学生对受精作用的初步认知。

1.教师: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受精作用?它是什么意思?2.学生回答。

3.教师:非常好!受精作用是指什么?它在人类生殖中的重要性是什么?二、讲解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20分钟)1.教师简要讲解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并通过图片或动画展示给学生。

2.学生有任何问题可随时提问,并及时解答。

三、展示观察实验(3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探究受精作用的发生和影响因素。

2.实验步骤:a)将植物的花粉撒在另一株同种植物的雌蕊上;b)观察花粉是否能成功结合雌蕊,并在一段时间后,观察是否能发育成种子。

3.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下来。

四、小结(15分钟)1.教师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学生互动讨论。

2.教师强调受精作用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殖中的重要性。

3.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下节课内容的预告。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2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总结自己在课上学到的关于受精作用的知识,并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受精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通过观察实验进一步认识了受精作用的发生和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采用了讲解结合实验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然而,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学生的思考和互动,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此外,在进行课堂评价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受精作用》教案

《受精作用》教案

二受精作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2.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三、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四、学生学法练习法、实验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的体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人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从人的精子、卵细胞到人的体细胞之间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过程?人的体细胞是怎样形成的?父亲的所有精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并无差别,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也是如此。

可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同样的精(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模型建构]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教师按教材P23-24要求指导学生完成模型建构。

同时注意以下几点:(1)学生拿出红、黄橡皮泥(或染色的木棍、植物枝条等替代品)及白纸,依照“模型建构”的“活动准备”进行准备。

(2)教师辅导学生构建一个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

(3)引导学生边讨论边利用模型完成配子形成过程,经过思考和实践理解只有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的情况下,才能产生配子。

明确这是一种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新的细胞分裂方式。

(4)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再次仔细观察题图中配子染色体组成的特点,然后请学生利用模型说明如何能形成如图所示的配子细胞。

学生共同讨论回答教材中的相关讨论题。

计算可能出现的配子类型数目,归纳配子多样性的原因。

展示教材P24受精过程的图,结合下图讲解受精作用的过程,强调受精作用是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结合,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保证了遗传的稳定和物种的稳定;在减数分裂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增加了配子的多样性,加上受精时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使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的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受精作用高中生物讲解教案

受精作用高中生物讲解教案

受精作用高中生物讲解教案
一、概念
1.1 定义:受精作用是指雄性生殖细胞(精子)与雌性生殖细胞(卵子)在一定条件下结合并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

二、过程
2.1 精子的产生:雄性生物通过生殖器官(睾丸)产生精子,精子具有头部、中段和尾部三个部分,头部含有遗传物质DNA,中段包含能量储备,尾部具有运动功能。

2.2 卵子的产生:雌性生物通过卵巢产生卵子,卵子是一个很大的细胞,含有丰富的细胞质和细胞器。

2.3 受精过程:受精一般分为内受精和外受精两种方式。

内受精是在体内完成,外受精则发生在体外。

不同的动物种类受精过程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仍是精子与卵子结合、融合形成受精卵。

三、意义
3.1 保证遗传信息的传递:受精作用是雌雄生殖细胞结合的过程,可以保证遗传物质的传递,确保后代具有亲代的遗传特征。

3.2 促进种群繁衍:受精作用是生物繁殖的必要环节,可以促进种群的繁衍和生长,保持种群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讲解,相信同学们对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的形成和发展。

人教必修2教案:2-1 第2课时 受精作用

人教必修2教案:2-1 第2课时 受精作用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受精作用1.实验原理根据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的变化,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流程二、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1.原因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有差异,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

三、受精作用1.概念: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3.结果(1)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为体细胞中的数目。

(2)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1)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2)对于维持每种生物(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判正误(对的画“√”,错的画“×”)(1)配子的多样性只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关。

(×)(2)正常情况下,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在染色体组成上两两相同。

(√)(3)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

(×)(4)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5)受精作用过程既涉及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6)受精时,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就是自由组合,造成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

(×)2.微思考下图为受精作用扫描电镜照片,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结合细胞膜的成分,讨论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过程与生物膜的哪种特性有关?提示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结构特点流动性(2)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遗传物质来自母亲的要多于来自父亲的,其原因是什么?提示受精时,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因此,受精卵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而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母亲一半来自父亲,所以一个人的遗传物质来自母亲的要多于来自父亲的。

[对应学生用书P43]任务驱动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根据教材中模拟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实验,探讨下列问题:(1)含有2对、3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分别可能产生多少种精子?产生每一种精子的比例是多少?提示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可能产生4种精子,每一种精子的比例是1/4;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可能产生8种精子,产生每一种精子的比例是1/8。

高中生物教案受精作用

高中生物教案受精作用

高中生物教案受精作用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2. 掌握卵子与精子的结构和功能;3. 理解精子在受精作用中的运动方式和能力;4. 了解受精作用在生命繁衍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受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2. 精子的结构和运动方式;3. 受精作用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教材:生物教材;2. 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1. 受精作用的概念介绍(10分钟)- 引导学生了解受精作用的定义和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2. 卵子和精子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 综合使用文本资料和多媒体资源,让学生了解卵子和精子的结构特点; - 讲解卵子的结构和功能;- 讲解精子的结构和运动方式。

3. 受精作用的过程(20分钟)- 梳理受精作用的步骤,引导学生理解受精作用的整个过程;- 通过多媒体资源展示受精作用的模拟过程。

4. 受精作用的意义和重要性(10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受精作用在生命繁衍中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课堂练习:1. 选择题:受精作用的过程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卵子和精子互相融合后形成受精卵;B. 体细胞受精是一种异花受精方式;C. 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量不受影响。

2. 解答题:请描述受精作用的过程及其在生命繁衍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作业:1. 阅读相关文献,对受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2. 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题目。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重要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卵子和精子的结构和功能有所认识。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受精作用高中化学教案

受精作用高中化学教案

受精作用高中化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掌握受精作用对生物繁殖的重要性;
3. 掌握受精作用在人类繁殖过程中的具体步骤;
4. 能够分析受精作用的原理和机制。

二、教学内容:
1. 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受精卵的形成;
3. 受精作用在人类繁殖中的具体步骤;
4. 受精作用的原理和机制。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引入受精作用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依次介绍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受精卵的形成、受精作用在人类繁殖中的具体步骤等内容,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3. 实验:进行受精卵的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受精作用的理解。

4. 讨论:组织学生就受精作用的原理和机制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

5. 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受精作用对生物繁殖的重要性。

四、作业:
1. 回答课堂上提出的问题;
2. 思考受精作用在生物繁殖中的重要性;
3.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受精作用的应用。

五、板书设计:
受精作用
- 定义和过程
- 受精卵的形成
- 人类繁殖中的具体步骤
- 原理和机制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受精作用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生物繁殖过程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形式的实践和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受精作用》 学历案

《受精作用》 学历案

《受精作用》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阐明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受精作用的过程。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意义。

2、难点(1)受精作用过程中配子的识别与融合机制。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如何共同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并产生遗传和变异。

三、知识链接1、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特点。

2、有性生殖的概念。

四、学习过程(一)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繁殖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新生命是如何诞生的,从而引出受精作用的主题。

(二)受精作用的概念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精子的细胞核与卵子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三)受精作用的过程1、精子的准备精子在经过附睾的成熟过程后,获得了运动能力和受精能力。

在射精时,精子进入雌性生殖道,在生殖道中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获能,使其能够穿透卵子的外层结构。

2、卵子的准备卵子在卵巢中发育成熟,排出后进入输卵管。

在排卵前,卵子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等待受精。

3、受精阶段(1)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精子依靠自身的运动能力和顶体反应,穿越卵子周围的放射冠和透明带。

顶体反应释放的酶有助于精子溶解卵子外层的结构。

(2)精子进入卵细胞膜一旦有一个精子穿过透明带,卵子会立即发生透明带反应,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穿过透明带的精子与卵细胞膜接触,引发卵细胞膜反应,进一步阻止多精入卵。

(3)原核形成和融合精子进入卵子后,精子的细胞核膨胀形成雄原核,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排出第二极体,形成雌原核。

雄原核和雌原核相向移动,彼此接触,核膜消失,染色体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细胞核。

(四)受精作用的意义1、维持了物种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受精作用使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水平,从而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

受精作用-沪科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案

受精作用-沪科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案

受精作用-沪科教版必修2 遗传与进化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受精作用的基本过程及作用;
2.掌握受精作用的相关概念;
3.了解受精作用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受精作用基本过程及作用;
2.受精作用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
1.受精作用的进化学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研讨法、思维导图法。

教学内容
1. 受精作用的基本过程及作用
1.1 受精的基本过程
受精是雄性生殖细胞与雌性生殖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1.2 受精的作用
受精的作用有:
1.保证染色体数量不变,使生物的遗传稳定;
2.为遗传变异提供基础,是物种进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2. 受精作用相关概念
2.1 减数分裂
“减数”是指分裂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减半,即由原来的二倍变成一倍。

2.2 排卵
指成熟的雌性卵母细胞从卵巢释放到输卵管中,从而进入受孕环节。

2.3 精子
男性生殖细胞,具有能自行活动的功能,能引导精子进入卵子核内。

3. 受精作用的进化学意义
受精作用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有以下作用:
1.保证染色体数量不变
受精过程中染色体数量不变,从而保证每个物种都有固定的染色体数目,能够产生稳定的遗传基础。

2.为遗传变异提供基础
受精卵中的基因组来自两种生物的不同基因组,这就可能导致某些基因组的变异,从而推动了物种的进化。

教学思考
1.受精作用在保持物种稳定性方面有何重要作用?
2.受精作用为什么是物种进化的一个根本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受精作用及其在生命的进化历程中的作用。

受精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受精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受精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教学内容:受精作用
教学目标:
1. 了解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掌握受精作用在动植物体内的发生过程。

3. 能够分析受精作用对遗传的影响。

教学重点: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教学难点:受精作用在动植物体内的发生过程
教学准备:
1. 课件、教科书等教学资料。

2. 实验器材和样本。

3. 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生物现象或问题,引发学生对受精作用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

二、讲解受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15分钟)
1. 讲解受精作用的定义和作用。

2. 分析受精作用的发生过程,包括卵子和精子的结构、相遇和融合的过程等。

三、展示实验操作(10分钟)
教师展示受精作用的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四、小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探讨受精作用在动植物体内的发生过程,并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五、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受精作用的定义和发生过程有全面的理解,并强调受精
作用在遗传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对受精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受精作用的定义和发生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对遗传
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多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二《受精作用》教案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二《受精作用》教案

受精作用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1.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表现为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容易发生交叉互换。

二、受精作用1.定义: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1)子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2)对于维持每种生物(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聚焦1.配子中染色体的组合为什么是多种多样的?2.什么是受精作用?3.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遗传有什么重要意义?[共研探究]某生物体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

请分析作答:1.若该动物为雄性(1)该生物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以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

(2)在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此生物体可产生精原细胞的种类、次级精母细胞的种类、精子的种类分别是1、2n、2n。

2.若该动物为雌性(1)一个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以产生1种类型的卵细胞。

(2)一个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若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以产生1种类型的卵细胞。

3.从配子的形成分析,生物遗传的多样性的原因有(1)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互换部分遗传物质。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总结升华]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1)若是一个个体,则可产生2n种配子,n代表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或等位基因的对数。

(2)若是一个性原细胞,则一个卵原细胞仅产生1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4个(2种)精细胞。

例如YyRr基因型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如下:2.配子来源的判断方法(1)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完全相同,则它们可能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2.掌握受精作用在不同生物中的差异。

3.了解受精作用在生物繁殖中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问一些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你们知道什么是受精作用吗?受精作用在哪些生物中发生?为什么受精作用对生物繁殖很重要?Step 2: 知识讲解(20分钟)A.教师通过教材或多媒体展示,介绍受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动画来帮助学生理解。

B.教师解释不同生物受精作用的差异,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的受精过程。

Step 3: 受精实验(30分钟)A.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受精实验,可以使用豆类或其他植物种子。

B.学生在实验中模拟受精作用的过程,如授粉、花粉管生长等。

C.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并分析数据。

Step 4: 受精作用的重要性(15分钟)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或实例介绍受精作用在生物繁殖中的重要性,如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比较,受精对遗传的影响等。

Step 5: 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概括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重要性。

Step 6: 拓展活动(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动植物园或实地考察,观察和比较不同生物的受精过程。

Step 7: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思考题或小练习,检查学生对受精作用的理解程度。

Step 8: 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强调受精作用在不同生物中的差异和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参与生物科研活动。

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或多媒体展示工具。

2.豆类或其他植物种子。

3.实验器材和用具。

4.拓展活动所需的安排和准备。

教学评价方式: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的准确性。

3.思考题和小练习的答题情况。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生物的繁殖方式和遗传规律,以及受精作用在不同物种中的进化意义。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项目,拓宽学生的科学认识和实践能力。

受精作用 教案 说课稿 教学设计

受精作用 教案 说课稿  教学设计
课题
受精作用
教师
课型
新授
第1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解释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2、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1、使用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运用模型构建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模型构建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思考:1、染色体什么时候复制?
2、初级精母细胞中有几个中心体?有几条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
点拔:1、染色体完成复制是在减数分裂间期。
2、初级精母细胞中有2个中心体,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
学生看书并动手制做:
用两色橡皮泥和一张大白纸
学生思考回答
(二)引入新课
成熟生殖细胞形成后,又是如何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呢?这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学生倾听
(三)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合作探究: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一、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
目的: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过程
2、通过活动使学生从抽象过渡到直观,使学生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3、同一对亲本产生的后代的遗传物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是什么?
小结反思
通过一些生活现象让学生有所感受后,学生再接受概念就比较容易。
2、认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受精作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
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二受精作用一、教学目标的确定1.体会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2.减数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其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受精作用的过程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三、教学设计思路首先通过“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事例,引导出本节课的知识。

接下来和学生共同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在模拟的过程中体会配子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最后通过展示图片以及问题串的形式讲解受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四、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前面我们学习了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那同一对父母亲所生的子女,为什么会出现“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呢?这个不同是哪里不同导致的呢?父亲体内所有的精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有差别吗?那母亲体内所有的卵原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呢?学生活动:思考后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那这说明相同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所产生的配子不相同,不同的配子是怎么形成的呢?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通过构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来探究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

2.新课讲授一、配子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一)活动一教师活动:PPT展示和学生一起模拟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

学生活动:看图说出下一阶段图中染色体组成及数目,并指出形成配子的种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形成的配子种类和一个生物体中配子的种类。

教师活动:PPT展示和学生一起模拟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

学生活动:看图说出下一阶段图中染色体组成及数目。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形成的配子种类和一个生物体中配子的种类。

教师活动:PPT展示和学生一起模拟三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

学生活动:看图说出下一阶段图中染色体组成及数目。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形成的配子种类和一个生物体中配子的种类。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勤加指导,观察学生有无理解上的错误。

《受精作用孕育新的生命》 教学设计

《受精作用孕育新的生命》 教学设计

《受精作用孕育新的生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受精作用的过程和实质。

(2)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受精作用的动画和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对受精作用过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诞生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受精作用的过程。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意义。

2、教学难点(1)受精作用中配子的识别和融合机制。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如何保证了亲子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和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受精作用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意义,使学生对新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2、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受精作用的动画、示意图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受精作用的过程。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受精作用相关的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4、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生命诞生的视频,引出受精作用的主题。

提问学生:“新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知识讲解(1)配子的形成回顾减数分裂的过程,强调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精子和卵子)只含有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2)受精作用的概念讲解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3)受精作用的过程利用多媒体展示受精作用的动画和示意图,逐步讲解受精作用的过程:①精子的获能:精子在雌性生殖道中经过一系列生理变化,获得受精能力。

②顶体反应:精子接触卵子时,顶体释放酶,溶解卵子周围的放射冠和透明带。

③透明带反应:当一个精子进入卵子后,卵子立即发生透明带反应,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④精卵融合:精子的细胞核与卵子的细胞核融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作用》教案1

《受精作用》教案1

《受精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2、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3、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精子的形成过程。

(2)受精作用的过程。

2、教学难点(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教学过程总体思路是: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从教材或生活中提炼出问题;然后让全体学生亲自动手来探究,并且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体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新课程理念。

由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准确认知带来困难,因此成为教学的难点。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应考虑在学生已有知识(如有丝分裂)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将微观变为宏观的教学活动。

为此将本节“模拟建构”的部分活动前移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设想。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开展学习。

受精作用本课时教学重点是解决配子多样性的问题,但无论从思维的逻辑上还是从事实来说,都必须先解决为什么会出现受精作用。

因此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1、从生活实际提炼出问题引发思考。

可以用人的染色体组型图,也可以从本节题图引出问题,如“人的体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人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从人的精子、卵细胞到人的体细胞之间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过程?人的体细胞是怎样形成的?”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理解受精作用的过程。

2、先引导学生关注配子多样性的现象,再让学生研究配子多样性的来源。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父亲的所有精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并无差别,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也是如此。

可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同样的精(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这段文字,结合精子或卵细胞形成过程思考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多样的原因。

(2)回忆教材中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照片及示意图,思考这与配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有什么关系?(3)继续模型建构活动,在探究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基础上进行归纳。

2.1受精作用(教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2.1受精作用(教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高一生物必修二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时:1 主备人: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受精作用【教学目标】1、能够完整阐述卵细胞的形成过程2、理解受精作用的过程及意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形成之间的相同与不同及受精作用的意义2、教学难点: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形成之间的相同与不同【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精子的形成过程,那么卵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呢?与精子的形成过程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理解并掌握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其与精子的形成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2、掌握受精作用的过程及意义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认真阅读课本P21-P27(不看24-26页的两个探究讨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把知识点、重难点和疑难点作出标记。

(3min)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循环一(4min):自学课本P21-22,画出重点字词、标出疑惑,思考下列问题:1、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哪里形成的?2、在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结束后,形成的细胞成为什么细胞?3、卵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呢?4、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形成过程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5、什么是减数分裂?循环二(2min):自学课本P27,画出重点字词、标出疑惑,思考下列问题:1、受精作用是如何完成的?2、受精作用的意义是什么?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一)学生展示(二)点拨受精作用是指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与此同时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不久后,精子的细胞核就会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从而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使得新一代得到了双亲的遗传物质,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的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六、课堂小结、构建知识树七、整理知识、背诵记忆背诵受精作用的过程、概念及意义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课本P28,1、2、3题九、板书设计十、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释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


研讨目ຫໍສະໝຸດ 与导入1.阐明受精作用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2.阐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3.利用模型建构来解释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若某生物卵原细胞内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1A2、B1B2表示):
在复习的基础上揭示矛盾。一方面促使学生知识迁移来解决新问题;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新目标的兴趣。
细胞类型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染色体数目(条)
DNA数目
DNA数目(个)
16
8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DNA数目变化图
选择时机诱导学生启动思维是教学的关键。教师用具体明确的探索性问题,启动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结与升华
右下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请叙述判断该生物是动物的理由:。 (2)一般可认为该图细胞处在时
期,如果甲代表Y染色体,该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
细胞名称是。
(3)图中有个染色体组,该细胞在下一分
裂时期中含有的染色单体数是。
(4)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条。
金昌市一中生物导学案
依靠相互间的信赖和帮助,能够完成伟大的事业,并能有伟大的发现。——荷马
课题:2.1.2受精作用第周第课时授课人:审批人:
学习目标
受精作用的概念、特点和意义;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解释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学习重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学习难点
要求学生学习概念时善于利用要点,来帮助理解和记忆,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恢复,保持了生物体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保持了物种的稳定性。
互动展示,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渴望认知的状态,为学生复习减数分裂,学习受精作用的过程作好心理准备。
自学与诊断




互动与展示
某种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1、填表并画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变化图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表
时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目(条)
DNA数目(个)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变化图
精讲与点拨
、填表并画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变化图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表
1.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有哪些类型,形成原因是什么?来自于一个卵原细胞的四个细胞(三个极体一个卵细胞),其染色体有哪些类型,它们有什么特点?一个精原细胞,产生几个精子?几种类型?(考虑交叉互换和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个几种)一个卵原细胞形成几个卵细胞?几种类型?
2许多精原细胞形成的精子类型有几种(不考虑交叉互换)?许多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的类型有几种(不考虑交叉互换)?
(5)如果图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B,结构4上相应点的
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或。
学生通过回忆重现细胞分裂图像,从而将将琐碎的知识点整理成完整的记忆链。更好地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生物体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学生以组为单位提出不同的看法,再进行讨论交流,总结出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特点,即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及四分体的交叉互换对精子类型的影响。
达标检测题
1.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该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的相同之处是()
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
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两个
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