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答案 (1)

合集下载

3.31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答案 (1)

3.31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答案 (1)

2021 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题中 A 项,“作者认为”错误,原文中是“有学者指出”,不是作者认为;B 项,“并促使反馈模式及其内在的孝道理念转型”错误,原文是“西方的接力模式固然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家庭伦理……但社会转型并没有促使反馈模式及其内在的孝道理念随之发生转型”;C 项,“已使得”错误,将未然变已然,原文是“代际平等制度的确立使得当代民众更趋向于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亲情”。

故选 D。

2.【答案】C【解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题中C 项,“论证了在维持代际关系上,法律制度比伦理制度更优越”错误,文末论证的是“代际平等制度也体现着现代法律的基本理念”。

“现代法律可以从外在行为的角度作用于代际关系并不可靠的问题,但无法从内在情感的角度起作用”。

法律制度比伦理制度更具规范性、约束力,伦理制度比法律制度更便利,毕竟伦理话语本身甚至本来就是血缘亲情关系的语言表达。

因此只能说各有优势,不能说“法律制度比伦理制度更优越”。

故选C。

3.【答案】D【解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题中 D 项,“彻底放弃”不对。

父母选用权利话语,一方面固然是要在代际法律制度的层面上让子女履行赡养义务,但另一方面也要让代际法律制度与代际伦理制度展开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对话,即权利话语的选用具有修复伦理话语交流的旨趣。

而且涉孝纠纷,光凭法律制度不一定能有效解决,若要召唤人的本能以及本性继而唤醒人的内心自觉,伦理话语要比权利话语更为得当。

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古代经典中,《周易》产生的历史渊源至为悠久,可追溯至传说中的伏羲时期。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周易》由原始的八卦符号演变为六十四卦,直到西周初期卦辞、爻辞才编定完成。

《周易》经文的形式和内容确定之后,其象征意蕴与卜筮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同时也逐渐渗透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道德文化观念,但尚未形成一定的体系。

真正促使《周易》从占筮之书转为义理之学,从趋向巫术占卜功用转向探讨伦理教化功能的,则是《易传》(《十翼》)的出现,这也标志着《周易》经典最终完成。

从汉代开始《周易》被尊崇为群经之首,是有其内在深刻的理论与现实依据的。

汉代天人之学的繁盛提高了《周易》经典的历史地位,对于后世统治者政治与文化策略的操作极具示范意义。

特别是从唐代开始,《易》为“六经”之首的地位从未受到任何挑战。

随着儒家经典范围不断拓展和扩大,从“七经”“九经”“十二经”,再到“十三经”的最终形成,《周易》便自然从“六经”之首转而升擢为群经之首。

《周易》及易学的思想体系兼具儒道互补包容的格局,对后来儒道两家将其作为自身的经典并屡屡援《易》立说有着直接的影响,自不待言。

《周易》在汉代位列儒家经典之首,取得了文化和政治上的权威地位,魏伯阳以《易》说丹,王弼以老解《易》,又进一步强化了《周易》在后世道家、道教中的经典性质。

对于《周易》在中国思想史上极具兼容并包之思想特色,《四库全书总目》指出:“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总目》的立场,旨在批评历史上《易》立论的现象有损于《周易》作为儒家经典的本来面目。

但是,“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周易》在儒道两家发展的历史脉络中也获得了相应于典范意义的影响力,已经深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总目》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用易》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地位根深蒂固的重要事实。

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练习一及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练习一及答案解析

材料一:在帕米尔高原,可以直观地看到:海拔超过7500米的慕士塔格峰高入云端,在山脚下仰望,隐隐透着青蓝色的冰川如数千米长的超级触手,向眼前扑来,让人望而生畏。

庞大冰川的冰舌缓缓伸入前山砾石带,滴滴融水汇成潺潺溪流,漫过草地,形成如镜面般倒映碧空的卡拉库里湖,继而从另一端流出,一路向下。

冰川,成为维系新疆诸多生命的最重要条件。

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及喀喇昆仑山庞大的冰川群,在太阳的作用下,不断析出晶莹的水珠,最后在亚洲腹地滋养出了生命的汪洋。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指出,冰川调节了不同气候下流域内的河川径流量,使得干旱年份不缺水,多雨年份也不会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具有重要的旱涝灾害缓冲功能。

山区降雨时,气温降低,冰川融化速度减缓,构成以雨水为主的径流。

远离海洋的新疆,其降雨量很难与东部沿海相比,洪水因而相对孱弱;气温炎热时,万里无云,冰川及积雪融化速度加剧,规模宏大持久,水量充沛,成为新疆河流汛期洪水的主要来源;当山顶赤日当空,山腰云漫雨注时,两股水流汇合,滔滔洪峰狂涌而下,倘若再冲破高山上淤积的堰塞湖堤,决堤湖水汇入河道,破坏力最大的顶级洪峰就此形成。

无论哪种洪水,产生惊世力量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是落差。

新疆的诸条大河,从冰川积雪发源地到出山口,最长不过两三百千米,在这极短距离内,河流最高落差竟可达数千米之巨,“飞流直下三千尺”在这里并不是夸张,反而是一种极其保守的形容。

就在千流万水暴烈的“行军”中,大搬运开始了。

百万年间,巨大的昼夜温差令岩石反复发生热胀冷缩,逐渐破碎,水分得以深入岩石裂隙,并在冻结后体积膨胀,使岩石进一步破碎。

如此循环往复,高山岩石分解成砾石和沙粒,被水流裹挟而下,成为山下万物源源不断的“给养”。

冲洪积扇平原最先形成,丰富的营养物后沉积于此,草、木、走兽、飞鸟在漫长的年月汇聚其中,当然也少不了人类。

星星点点的绿洲,成为文明的栖居之所。

由冰川形成的河流一部分蒸发重回天际,大部分渗漏深归地下,但在更高的天空,大气环流带动着地球的能量循环,往往使得极远处的水汽,在我们肉眼可见的冰峰顶部凝聚成雪,飘然落下。

高三年级三月调考语文试题.doc

高三年级三月调考语文试题.doc

高三年级三月调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缉.拿辑.录修葺.开门揖.盗B、逡.巡梭.镖唆.使怙恶不悛.C、砧.板玷.污粘.连沾.沾自喜D、诋.毁官邸.抵.牾砥.柱中流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恪守焕散针砭时弊英雄辈出B、授权威胁两肋插刀两全齐美C、裨益诟骂一筹莫展无济于事D、筹码通谍目不暇接沧海桑田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同学们不必从概念上去,而应重在感受和体会。

②张院长今年58岁了,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刚过上几天的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③为了建设和谐社区,我们必须先拿出计划,落实实施措施。

A、推敲清净从而B、推敲清静从而C、推求清静进而D、推求清净进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车商称,现在的消费者已经精明到“先上网了解车价,在挨家询价,最后往死里杀价”的程度了,因此汽车降价是众望所归....。

B、《龙船调》是一首妇孺皆知....广为传唱的歌,也闯入了世界舞台。

央视春晚评价《家住长江边》将这首歌发挥到了极致,既有其原始味道,又有时代感。

C、在多哈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员何冲和王峰的男子双人三米板跳水比赛动作优美整齐,比赛现场人言啧啧....。

D、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和优雅的音乐、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社保资金、扶贫专项资金、乡镇负债等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成为今年我省审计工作重点。

B、本次女排大奖赛澳门站的比赛,巴西队凭借场上的整体配合和多点进攻,以3:0战胜了志在卫冕桂冠的中国队。

C、从2007年春季学期起,我省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这标志着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启动。

D、因为拍戏时对自己严格要求,所以与其他演员合作起来,周润发很会给人减轻压力,大家相处特别融洽。

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答案及解析)语文试题

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答案及解析)语文试题

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作为一个框架的“中国”内部展开,是对这个框架内部的个人或群体的书写,而此框架本身并未成为作家们自觉描写的对象。

“中国”可以表现为人,可以表现为山川大地,可以表现为辽阔的疆土,也可以表现为悠久的历史。

但综合来看,对于“中国”的书写表现出发散性的特点,“中国”基本并未作为一个融贯的理念,更很少作为一个文明体得到呈现。

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被命名为“新时代”,这一命名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

而作为创造新文明之主体的“中国”,将越来越鲜明地成为一个意蕴深远的理论概念,成为我们向远方眺望的基本视野。

由这种视野出发的新时代文学,也将具有越来越鲜明的纵深感,并最终在客观上将自身发展成为表现新时代之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史诗。

“新时代”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这并不是说当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就化解了所有的矛盾和问题,以一种文明的完成时态而存在。

新时代对新文明的创造是一个正在展开的过程,这个未有穷期的动态过程包含一种内在的张力,即它一方面在本质上表现为批判、推动现有文明进程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另一方面又在具体的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

立足于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来展开文学世界,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当下文学的基本特点。

置身于社会矛盾的漩涡中,将自己的笔投向现实问题的更深处,揭示复杂的人性和丰富的痛苦,这应该是作家的底线,也是作家良知的根本体现。

直面矛盾,直面现实,从文学内部思考同时代的重大问题,也正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传统。

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内容的转化会带来文学题材和美学形态的变化,比如乡土文学和都市文学的消长、生态文学和科幻文学的涌现等等。

但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写出国人的灵魂”,这些由鲁迅所高扬的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仍将是新时代作家不可忘记的创作指南。

语文高考三模试卷及答案

语文高考三模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蹉跎岁月惴惴不安药到病除B. 比翼双飞碧空如洗眉开眼笑C. 谈笑风生轻歌曼舞指点江山D. 胸无点墨一落千丈一鼓作气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B. 老师耐心地教导,使得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C. 他的书法作品在这次展览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D.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新的抗癌药物。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在”、“世界”、“科技”、“领域”、“已”、“居”、“领先”、“地位”。

B. “我国”、“在”、“世界”、“科技”、“领域”、“已”、“居”、“领先”、“地位”。

C. 我国在科技领域已居领先地位。

D. 我国在科技领域,已居领先地位。

4.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他擅长与人沟通,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

C. 他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的缺点。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5.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才华横溢,被誉为“诗坛新星”。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涉及了多个领域。

C. 他的讲话言辞激烈,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D. 他的作品独具匠心,深受读者喜爱。

二、填空题6.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以()为背景,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7.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它以()为背景,讲述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8.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它以()为背景,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的艰辛历程。

9.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它以()为背景,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10. 《骆驼祥子》是我国现代作家()的代表作,讲述了主人公祥子的悲惨命运。

三、阅读题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中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试题PDF(共8页)

高中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试题PDF(共8页)

语文(yǔwén)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9分〕1.C.〔此题考察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才能。

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根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者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者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

解答时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方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

C项以偏概全。

从全文可知公一共卫生短板有诸多方面,如第四段中还有“国家储藏体系〞〕2.C.〔此题考察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才能。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构造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中没有阐述现有应对突发重大公一共卫惹事件才能程度的“优势〞〕3.B.〔此题考察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才能。

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展比拟,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展判断。

A项偷换概念。

由原文“探究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实现公一共卫生效劳和医疗效劳有效衔接〞可知是“公一共卫生效劳〞而不是“公一共卫生队伍〞。

C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涉及“社会志愿者效劳体系〞。

D项混淆时态,已然未然错位,是将变得更加坚强,由原文“在经历了这场磨难之后,我们必将变得更加坚强,继续……奋勇前进!〞可知〕〔二〕实用(shíyòng)类文本阅读〔12分〕4.D〔“可结合视频与图像交互的医疗诊断与指导类应用进展远程机器人手术〞错误,原文是“基于视频与图像交互的医疗诊断与指导类应用,如采用医疗效劳机器人进展远程查房等〞〕5.C〔材料三中的智能化医疗终端人群分类不是对应着医疗级和安康级智能化医疗化终端进展的,智能血糖仪和小米手环的适用人群不能简单的分为老年人群和运动安康人群。

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

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

高三第三次统考语文参考答案一、(12分)1.B(3分。

B.“斥”读chì,“拆”读chāi,“诉”读sù,“坼”读chè。

A.“痞”和“否”都读pǐ;“抔”读póu C.“黜”和“绌”都读chù;“拙”读zhuō,“咄”读duō。

D.“裨”和“婢”都读bì;“脾”读pí,“捭”读bǎi。

)2.A3.B(锱铢必较:指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形容非常刻薄怪吝.含贬义。

这里是贬词褒用。

不瘟不火:是指表演既不沉闷又不过火,不能指商品销售。

敲山震虎:指制造攻击的声势,使隐蔽的对方惊恐容怕。

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对待事情认真,毫不马虎。

)4.D(A项,第二分句有重复累赘的毛病,去掉“使我们”;或者把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我们”省略。

B项,动宾搭配不当,应把澄清改为讲明。

C项“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摘企业”是一面的:而“也是能否使西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是两面的,前后不一致.应去掉“能否”。

二、(33分)5.C(3分。

怜:喜爱)6.D(3分。

之:①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②结构助词,置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而:③连词,表承接或递进关系;④连词,表转折关系。

)7.B(3分。

其:指代石头。

)8.C(3分。

原文是“不匝旬”,即不到十天。

而非“一个月后”)9.(1)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3分,二处1分](2)①那些高高耸起、相互重叠者又倾斜着向下的岩石,宛如牛马在溪边探身饮水。

[3分。

第一分句,大意对1分,其中“者”1分;第二分句,大意对1分。

]②现在被遗弃在这里,农夫渔父从旁边经过,都觉得它丑陋。

[3分。

第一分句,大意对1分;第二分句,大意对1分,“陋”1分。

]10.⑴少年歌楼上是欢乐,中年客舟中是失意,晚年僧庐里是无奈。

(意思对即可)(2)参考角度:形象、线索、对比、含蓄、以实寓虚、情景交融、语言风格等11.(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2)徘徊于斗牛之间凌万顷之茫然(3)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6分。

01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答案

01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答案

南通市2011届第三次调研测试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D(bì/pì、jué/jiáo、jùn /juàn。

A项,líng/léng、páo、liàng/láng;B 项,xié/jiā、zhà/chà、chuāng C项, jué/jiǎo、wàn/màn、xì;)2.D(A项,不合逻辑,“近年来”和“将”在时态上存在矛盾;B项,“问题……得到转机”搭配不当;C项,成分残缺,“表达”缺少主语,可在“响起”后加“的”)3.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投入的经费逐年增加。

(表意不完整酌情扣分)4.示例:艺术要通过作品与世界交流,(2分)但这种作品并不是艺术家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呈现,(2分)而是融入了他的主观因素。

(1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5.D(成材,成器)(公讳序,“公”对男子的尊称,“讳”,避讳,晚辈不直言长辈名,6.C(①表现其为人洒脱;⑥表现的不是苏序,而是苏洵)7.A(“到了壮年还不能熟知诗书”的不是苏轼的祖父苏序,是苏轼的父亲苏洵)8.(1)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人(或:人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祖父)都径自与他们谈笑且敞开心扉,相谈甚欢。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径与欢笑造极,省主语,1分;输发府藏(fǔ zàng,肺腑),1分。

)(2)郡中的官吏一向残暴苛刻,因为这个(百姓)受到严重侵扰,祖父(就)写诗来讥刺官吏。

(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素,1分;缘是大扰,省略句,1分。

)(3)祖父没有传记,不只是(因为)他一生自我放逸(或:洒脱不羁)、远离功名,也是他的子孙没有把他的声名、事迹告诉他人的过失。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非独……亦……”,1分;僻远自放,1分;过,1分。

高三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doc

高三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doc

2016 届高三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20151226组卷人:康传明审核人:崔映龙一、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人至晚年,往往会于回忆之中,沈从文说过“回忆是有毒的”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靠回忆活着的人,确已缺少了创造的活力。

没有回忆的人生又是有的。

回忆往往是人生驿站上的回眸。

你,可将经验性的东西展示给后人,使其少走弯路。

A .沉迷缺憾追根究底B.沉溺缺憾追根溯源C.沉溺缺失追根究底D.沉迷缺失追根溯源2.下列句子中,没有浯病的一句是(3分)()A.足球是当今世界参与人数和传播范围最广的体育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深受世界各国民众喜爱。

B.中国戏曲在海外如何跨越不同文化间的鸿沟,让海外观众从文化猎奇走向欣赏与认同,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C.作为网络熟人社会的“朋友圈”,己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但因传播环境的封闭,它的自我纠错力限弱,产生各种谣言充斥网络。

D.费新我左手书法与通常习见的右手书法在用笔、结体等方面都明显不同,使欣赏者产生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审美感受。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因为刘禹锡的乌衣巷只是他心中的一个意象,而这个意象又寄寓着刘禹锡对历史和人生的认识。

①巷口的粉墙上是否真有一抹斜阳夕照②那飞进百姓家的紫燕是否真是曾在王谢家雕梁上做窝的那一只③他从乌衣巷的沧桑变迁中看到一种历史的必然④刘禹锡的目光穿透了空间的千山万水和时间的厚厚烟尘⑤这一切并不重要⑥无需去考证当时的朱雀桥是否真的长满了开白花的小草A .④③⑥①②⑤B.④⑥②①⑤③C.⑥①②⑤③④D.⑥②①③④⑤4.下列句中古诗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常常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经历,结果,有的峰回路转,收获硕果;有的则山穷水尽,无功而返。

B.在莎翁悲剧《雅典的泰门》中,泰门富有时宾朋盈门,破产后“朋友”云散。

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答案 (1)

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答案 (1)

银川一中高三年级三模语文参考答案1.B(A项“中国诗歌史上”错,文章第一段说“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没有的”;C项题画诗不是“根据一幅画写一首诗”,而是题在画上的诗;D项题画诗咏写的对象非常丰富,除了列举的种类外,还有其它种类,注意第一段中的“等等”。

)2.C(“生活中的实景”错,应该是画面实景。

)3.D(不能说是“真实写照”,只能说是象征统治阶级的党争)4. (3分)D(钞:劫掠之意。

)5. (3分)C(①为苏定方的事情。

⑤表明裴行俭的战绩。

⑥表明裴行俭的谨慎。

)6.(3分)B(“一举擒获....”的说法错误,应是将先擒获的阿史那都支和诸部酋长押送到碎叶城,等擒获李遮匐后,又一并押到京师。

)7.(10分)(1)他(故意)高声说:“天太热,不可以前进,应该在此驻军到秋天。

”阿史那都支侦察知道了这一情况,于是不加戒备。

(得分点:“扬言”,“觇”,“设备”各1分)(2)行俭率领孤军,深入万里之外,未交锋就取得了胜利,叛乱之徒被擒获平定,可以说文武双全,应该授予两个职位。

(“提”,“禽夷”译为被动式,各1分,语意通顺1分)(3)正从车中取粮食,车内壮士突然跃出,后面的伏兵也紧接着到来,,(抢粮的突厥兵)几乎全部被杀或被捉。

(“方”,“突出”及补出省略内容”各1分)8.彼以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对两处得1分)9.运用了拟人、对比的手法。

(修辞手法各1分)拟人手法:作者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也即诗题中的秋风,当它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诗人“君“,也即诗人。

(2分)对比手法:秋风去年与诗人分别,而今听到秋蝉鸣叫又回到诗人身边,今昔对比形象而准确地点明秋风去而复还的特点。

(1分)10. 颈联描写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出骏马一展骥足,奔驰疆场和鸷雕展翅蓝天,搏击长空的形象。

(2分)它不仅反映了它们内心的“思”和“盼”,还从侧面显示出秋风给它们带来了虎虎生气。

高三年级三月调考语文试题.doc

高三年级三月调考语文试题.doc

高三年级三月调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缉.拿辑.录修葺.开门揖.盗B、逡.巡梭.镖唆.使怙恶不悛.C、砧.板玷.污粘.连沾.沾自喜D、诋.毁官邸.抵.牾砥.柱中流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恪守焕散针砭时弊英雄辈出B、授权威胁两肋插刀两全齐美C、裨益诟骂一筹莫展无济于事D、筹码通谍目不暇接沧海桑田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同学们不必从概念上去,而应重在感受和体会。

②张院长今年58岁了,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刚过上几天的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③为了建设和谐社区,我们必须先拿出计划,落实实施措施。

A、推敲清净从而B、推敲清静从而C、推求清静进而D、推求清净进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车商称,现在的消费者已经精明到“先上网了解车价,在挨家询价,最后往死里杀价”的程度了,因此汽车降价是众望所归....。

B、《龙船调》是一首妇孺皆知....广为传唱的歌,也闯入了世界舞台。

央视春晚评价《家住长江边》将这首歌发挥到了极致,既有其原始味道,又有时代感。

C、在多哈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员何冲和王峰的男子双人三米板跳水比赛动作优美整齐,比赛现场人言啧啧....。

D、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和优雅的音乐、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社保资金、扶贫专项资金、乡镇负债等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成为今年我省审计工作重点。

B、本次女排大奖赛澳门站的比赛,巴西队凭借场上的整体配合和多点进攻,以3:0战胜了志在卫冕桂冠的中国队。

C、从2007年春季学期起,我省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这标志着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启动。

D、因为拍戏时对自己严格要求,所以与其他演员合作起来,周润发很会给人减轻压力,大家相处特别融洽。

2011届高三语文三模试题(答案)

2011届高三语文三模试题(答案)

苏北四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D (A项读音分别为hònɡ/hònɡbì/bǎi jú/jué B项读音分别为bì/pìɡǔ/ɡǔ qī/xī C项读音分别为lòu/lù dànɡ/ dànɡ zhuī/chuí D项读音分别为zhuō/duōyì/zhìyàn/yīnɡ)2.(3分)C(A项“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或变化”,应改为“翻天覆地”。

B项“模棱两可”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

应改为“莫衷一是”。

C项“美不胜收”意为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使用是恰当的。

D项“无可厚非”意为不能过分责备。

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应改为“无可非议”)3.(4分)谐音(很)调侃精神写照(答对一点得1分,两点得2分,三点得4分。

只答“无从把握”“陷入绝望”“超然和豁达”得1分)4.(5分)示例:春联,红包,多么温暖的色彩;汤圆,腊肉,多么温暖的味道;团聚,拜年,多么温暖的画面……这些温暖的记忆,带着浓浓的年味,以诗文的姿态,在这飘着墨香的书页上,翩跹而舞。

(围绕主题创设情境3分,修辞手法1分,语言简明连贯1分,没能体现“温暖记忆”不超过2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5.(3分)B(经世济民)6.(3分)C(①不能表现钱先生的“志节”;③非“直接表现”;⑥记述不了解钱澄之的“潜德隐行”,并非真正说他的志节。

注意:④“冀接武于东林”,意为“希望继承东林党的事业”,体现钱澄之为正义而斗争的志节)7.(3分)B(“担心钱澄之因此名声显扬”表述不当)8.(1)(3分)钱先生一定把船系在江边,叫我们兄弟去见面谈话,直到晚上才离开。

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关于物种分布区的研究由来已久。

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最早注意到不同地区物种分布的差异,他将动植物分布描述为“以地球为棋盘的大棋局”。

自达尔文以来,生物地理学家已经意识到物种的分布区存在差异,但仍不清楚物种分布区的大小差异。

在20世纪末,科学家发现种子植物的分布区大小相差可达5至6个数量级。

种子植物,顾名思义就是能产生种子的植物,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类群,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产者。

种子植物的不同类群在陆地的分布存在巨大差异,如菊科植物欧洲千里光在南北半球都有分布,其分布区可达上千万平方公里,而云南高黎贡山一些特有的风仙花属物种只限于不足1平方公里的分布区。

现代生物学家通过DNA序列构建了种子植物的生命之树,结合现有的化石证据估算出不同种子植物的形成时间,如最早的松科植物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约为距今1.55亿年前,而最早的忍冬科植物形成时间约为距今1亿年前,二者相差5500万年。

种子植物在地球上形成以后,通过产生种子的形式向外扩张,不断占领新的生存环境以扩大其“领地”。

理论上,随着扩散过程的持续发生,种子植物的分布区逐渐变大,但若扩散过程中发生极端事件,如晚新生代大冰期事件导致地球大幅度降温,会引起种子植物的分布区缩小甚至导致植物灭绝。

若排除扩散能力、定居能力等因素对种子植物分布区的影响,在地球上出现时间相近的种子植物应该有相似的分布区大小。

大种子储备的营养物质能为幼苗生长发育提供更多的资源,是强有力的竞争者,它们在热带雨林等环境中具有生存优势;而小种子是“机会主义者”,它们会尝试进入更多新的生活环境,拓展其分布区,成为传播扩散“健将”。

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试题

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七(、、、、、、)2021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我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与文学艺术,特别是在审美思想上有很多之处。

历代画家不仅为我们留下了的经典作品,还向我们展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品格。

A.休戚相关相通擢发难数B.息息相关相通数不胜数C.休戚相关一样数不胜数D.息息相关一样擢发难数【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才能,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符合语境,休戚相关:形容关系亲密,利害一致。

息息相关:形容彼此关系非常亲密。

语段中是“绘画艺术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和“利害〞无关,用“息息相关〞。

一样:一样。

相通:事物之间彼此连接沟通,语段中是“绘画艺术与文学艺术〞的关系,用“一样〞过于绝对。

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

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

语段中的对象是“经典作品〞,用“数不胜数〞。

应选B。

A.本中心竭诚为您提供生涯开展规划方面的效劳,欢迎来电咨询!B.您工作这么繁忙,还能拨冗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深表谢意!C.拙作完成得匆忙,加上程度有限,请您抽空拜读,多提珍贵意见!D.替令郎找古琴名师指点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请您耐心等待!【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才能,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

题中C项,“拜读〞用于自己读别人文章,此处是请别人读自己的文章,不合语境。

应选C,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什么叫做想象呢?。

,。

,,。

这种回想或者凑合以往意象的心理活动叫做“想象〞。

①这种从外物摄来的影子就是意象②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③眼睛看不见寒鸦时仍然可以想到寒鸦的样子④也可以凑合已有意象推知大概⑤甚至于从来没有见过寒鸦⑥比方看到寒鸦心中就印下一个寒鸦的影子A.②③⑤④⑥①B.②⑥①③⑤④C.⑥③⑤④②①D.⑥⑤④①③②【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主要考察语言表达简明、连接、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市2011届第三次调研测试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D(bì/pì、jué/jiáo、jùn /juàn。

A项,líng/léng、páo、liàng/láng;B 项,xié/jiā、zhà/chà、chuāng C项, jué/jiǎo、wàn/màn、xì;)2.D(A项,不合逻辑,“近年来”和“将”在时态上存在矛盾;B项,“问题……得到转机”搭配不当;C项,成分残缺,“表达”缺少主语,可在“响起”后加“的”)3.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投入的经费逐年增加。

(表意不完整酌情扣分)4.示例:艺术要通过作品与世界交流,(2分)但这种作品并不是艺术家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呈现,(2分)而是融入了他的主观因素。

(1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5.D(成材,成器)(公讳序,“公”对男子的尊称,“讳”,避讳,晚辈不直言长辈名,6.C(①表现其为人洒脱;⑥表现的不是苏序,而是苏洵)7.A(“到了壮年还不能熟知诗书”的不是苏轼的祖父苏序,是苏轼的父亲苏洵)8.(1)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人(或:人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祖父)都径自与他们谈笑且敞开心扉,相谈甚欢。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径与欢笑造极,省主语,1分;输发府藏(fǔ zàng,肺腑),1分。

)(2)郡中的官吏一向残暴苛刻,因为这个(百姓)受到严重侵扰,祖父(就)写诗来讥刺官吏。

(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素,1分;缘是大扰,省略句,1分。

)(3)祖父没有传记,不只是(因为)他一生自我放逸(或:洒脱不羁)、远离功名,也是他的子孙没有把他的声名、事迹告诉他人的过失。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非独……亦……”,1分;僻远自放,1分;过,1分。

如将“公之无传”译为“祖父的声名、事迹没有流传”,亦可。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⑴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江南江北,大雪漫天,营造阴冷氛围;②借用典故(展开联想),“风萧萧兮易水寒”借用荆轲刺秦王典故,渲染悲凉之情。

③即景述怀(触景生情),彤云密布,关山重重,强化肝肠寸断情感。

( 评分建议:每点1分。

)⑵反衬。

(1分)以“天可老”“海能翻”反衬“此恨”难消。

(2分)(评分建议:如答“衬托”亦可。

只能答一种,因为题目中问的是那种表现手法,两种就显得多了,有些同学同时如答四种明显投机不得分。

如答“对比”,不得分,因为对比侧重客观事物之间的比较,重在比的结果,而衬托列举的事物有明显的主次之分。

)⑶①对中原尽失、二帝被掳的伤痛之情。

(1分)②对“靖康之耻”难以忘怀、难以洗雪的痛切之情;(2分)③对故国故君的思念之情。

(1分)(词文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沦丧的国土,掳去的君王的关切伤痛之情,很多同学把立脚点选在诗人个人的感慨,什么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思乡思亲等等,文本中都没有依据,因此不得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⑴知人者智⑵不患人之不己知(倒装句,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⑶而御六气之辩彼且恶乎待哉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⑸归雁入胡天⑹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⑺庄生晓梦迷蝴蝶评分建议:每句1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11.①拟人,②比喻,③变换视角(由近到远),④表现稻草人的“尽职尽责”,鸟儿的无奈无助。

(评分建议:每点1分)12. 强调侄子富有爱心,表现侄子有着不同于传统的观念、认识,与上文父亲的“忧郁”、侄子“掷土块”时的言行等相照应,为下文侄子烧毁稻草人作铺垫。

( 评分建议:虽然题目中只是问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也要先理解内容,从内容,结构两个角度回答。

理解内容2分;答到“照应”并作相应的阐述,得1分;答到“铺垫”并作相应的阐述,得1分,结构作用从“承上启下”角度答也可以)13.①年轻一代对土地的情感日渐淡薄、依赖感削弱,父亲感到隐忧;(2分)②传统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在新生代身上难以传承,父亲感到落寞;(2分)③“稻草人”即将从大地上消遁而永不再有,父亲感到无奈。

(2分)14. ①父亲倚重稻草人:反映了上辈人对土地、粮食感情深厚,而这种情感却得不到后辈的理解。

②侄子焚毁稻草人:体现新生代具有众生平等的观念和率真善良、敢想敢做的品格。

③我的“惶惑”:显示一贯依赖土地生存的农村人在社会转型时期,一时找不到生活方向的复杂心理。

④稻草人存废问题:表现三代人在思想认识、生存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父亲、我、侄儿明显是三代人,父亲珍爱粮食,制作稻草人;不让鸟儿吃粮食,侄儿喜欢鸟儿,讨厌稻草人。

不能简单地作孰是孰非的判定。

反映出的是三代人在思想认识、生存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很多同学不去剖析文本内容,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回忆中寻找答案,生搬硬套地说一些诸如乡土情结、和谐社会、人与自然等等。

评分建议:每点2分。

答对三点,得6分。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15. ①以大历史观考察中国历史;(2分)②从而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2分)(这一点需要根据第三段内容提炼概括,注意“从前者看,黄仁宇先生的努力是颇成功的”)③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激发大众了解本国历史的兴趣。

(2分)16. ①勤奋终始的学术毅力,②谨慎严密的治学态度,③心怀故国的赤子之心,④日臻深厚的学术造诣,⑤古今印证的治学方法,⑥坚守良知的人格风范。

(第一段中就从不同角度列举了黄仁宇足垂范后人的种种原因,后文中也有相关提示信息,答题时就要思考尽可能全面。

评分建议:每点1分)17. ①“治大历史”对学者的要求很高,黄仁宇的力不从心是可以理解的;(2分)②黄仁宇“治大历史”的失败丝毫不影响他在史学界的地位;(2分)③黄仁宇的学术成就、人格魅力等令人敬佩,值得人们纪念。

(2分)(一分为二,辩证分析,理解其实就是结合文本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为结论找依据)18. 作文(70分)有这样一则广告语:“人生就像一段路程,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

”有的人直奔目的地,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有的人流连沿途的风景,忘记了目的地;有的人赶路途中,偶尔驻足,美丽的风景让他忘却疲劳更好地奔向目的地。

请以“沿途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分析】:提示材料中“人生就像一段路程”、“目的地”等信息提示我们这里的“沿途”的“途”是人生旅途,可以是宏观的广义的人生的全程,也可以是漫漫人生路中具体的某一段。

列举的三种人的人生特点其实就是三种不同的人生方式:第一种人“直奔目的地,忽略了沿途的风景”,应该是事业型或功利性很强的人的人生概括,“忽略”带有明显为之遗憾的味道;第二种人“流连沿途的风景,忘记了目的地”,可以理解成只要过程,不管结果的享乐型人生,“忘记”带有明显的批评意味;第三种人既有事业心,也重视生活的质量,应该是作者倡导的“理想人生。

写议论文可以立足第三种人,兼顾前两种人,做辩证分析。

写记叙文可以不受材料影响,但是主题一定要扣紧“人生”,通过叙述往事或者回忆经历谈点体会、感悟。

如果只写一次旅游过程的路边的花花草草等具体景物,带给自己的的视觉享受,理解就太肤浅了。

【佳作欣赏】沿途的风景夜已深,虹霓万丈,都市未眠。

你是否还埋头于工作间里为加班费苦苦挣扎?是否还困溺于书山题海茫然寻不到出路?是否还在抱怨上涨的物价、辛劳的生活?是否已然觉得人生枯燥无味、没有尽头了呢?(排比加反问,第二人称使用,既亲切又唤起人的情感共鸣)那么,不妨放下手头的工作和学习,以及那些使生活乌烟瘴气的抱怨,看看人生沿途的风景。

(点题)你或许会迷惑:人生的沿途何来风景?下班途中川流不息的人群,放学路上挤挤压压的学子,街区里整日以冷漠相对的左邻右舍……这拥挤的一切让你彷佛成了失去了海洋的鱼,只在现代文明干涸的车辙里挣扎着等待一湾浅浅的水塘。

还记得你的小时候吗?会拍着肉肉的小手惊呼只因望见天空一道彩虹,会聆听第一朵杜鹃花开的声音,会在雨中观察荷叶上滚动的水珠……沿途的风景就是你身边细小的事物,上班时同事的一个淡淡如水面涟漪的微笑,校园角落里安静地开着的小花,家里婴儿一个不谙世事的啼哭,楼下叫卖西瓜的带着浓重方言味儿的吆喝,以及其它你未成发现的美丽。

一切就是这样的简单而闲适应,只要你愿意挪开恋恋不舍的盯着各种各样屏幕的眼睛,窗外美丽的风景会出乎你的意料。

有谁说过,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逃离,我想,是的。

行走于人世间,我们不得不为了生计而奔波,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我们的书架蒙了尘,心灵生了灰,本应该属于自然的心在匆匆的行走中渐渐地忘记了沿途的风景,以为人生不过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

还未到尽头,便累了、疲了、乏了,其实,人生本短暂,何必如此?秉持着“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不弃不舍的信念,我们向前向前……这样固然没有错,但是,生当有所息,有时候停下了看看沿途的风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舒缓一下疲倦的心情,静听大自然的告诫,翌日,整装待发,或许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行得更远,意义也会因此而丰富多彩。

沿途的风景是美的,关键还在于一颗闲适的心,于春天踏青,夏日赏荷,秋时听风,冬日品雪,让人生的四季绚烂多姿,欣赏却不可沉迷而有所溺,像但丁所说:“看一眼,就继续向前走吧!”沿途的风景匆忙行驶中,别忘了驻足欣赏沿途的风景。

欣赏沿途的风景,以一颗更加淡定的心前行。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等著作相继发表后,各种宴请、采访应急不暇。

当时托尔斯泰正准备写一篇揭露沙皇专制统治的长篇巨著《复活》,于是他拒绝了一切的喧嚣,为自己找了条冷板凳,一坐就是十年。

十年过去了,《复活》出版了,托尔斯泰凭借如此一部皇皇巨著长期占领着人类的精神领空。

适时地给自己一条冷板凳,为自己的灵魂深处守住一方宁静,勿使自己在名利、喧嚣中消隐,这是我从托尔斯泰这道美丽的风景中领悟到的,同时也将自己一颗更加淡定的心面对人生旅途中的纷纷扰扰。

欣赏沿途的风景,以一颗更加坚定的心前行。

在世界泳坛,男子自由泳项目历来被称为白人的天下。

因为身高臂长,爆发力强的白人具有先天优势。

“泳坛刘翔”——张琳的成功恰恰在于他有坚定的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

因为不服输,才有可能屡败屡战,直至成功。

坚定的毅力,不服输的精神,这是我从张琳的成功这道风景中体会到的。

我也将以一颗更加坚定的心迎接前行中的坎坎坷坷。

欣赏沿途的风景,以一颗更加进取的心前行。

烛之武壮不如人,长期处于不得志的状态,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潜,他时刻关注社会形势,洞悉强国之间的利益纠纷,正因为如此,当机遇来临时,他才能游刃有余,从容应对。

试想,烛之武若在不得志的时候一味地怨天尤人,放弃对国家前途的关注,他能在对话秦穆公时干得那么漂亮吗?人生需要机遇,但更需要一颗进取的心,一旦失去进取的心,也就永远失去了机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