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ppt5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区域农业发展学习教育课件PPT

培育林木、人参、
• • • • • •
(2010 年黑龙江联考 ) 读图,回答 (1) ~ (3) 题。 (1)给该图取一恰当的名称( ) A.东北耕地分布图 B.东北草地分布图 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 D.东北林地分布图
• • • •
(2)图中图例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 A.针叶林 B.防护林 C.春小麦 D.温带草原 (3) 图例Ⅰ表示的地区冬春季节应重点防治的 灾害是( ) • A.寒潮 B.低温冻害 • C.沙尘暴 D.森林火灾 • [答案] (1)D (2)B (3)D
自然条件 ①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②地形平 坦;③土壤肥沃;④雨热同季 改善 热量不足――→改良品种、技术 措施 ①宜林面积广 ②森林资源丰富 改善 采育失调,以伐为主――→营林 措施 ①宜牧面积广;②降水多;③草类茂 盛;④畜牧优质 改善 过度放牧,饲料不足――→退耕还草 措施
地形 平原 地区 山地 丘陵 区 西部 高原 区
• 一、单项选择题 • (2010年广东六校联考)读2006年我国部分省区 粮食产出、人口份额的地域分布图,回答1~ 2题。
• 1.黑龙江、吉林是我国未来粮食增产规划的 核心区,其粮食增产的主要潜力是( ) • A.光热充足,复种指数高 • B.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 C.人少地多,商品率高 • D.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 [解析] 黑龙江、吉林两省人少地多,粮食的 商品率高,是我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 • [答案] C
• 2.东北商品粮基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 作物
细 水稻 粮 作 物 杂 粮 小麦
分布区
东部山区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 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主要分布在生长季较短的北部地区, 尤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
为集中
区域农业发展培训课件(ppt 38页)

面影 态环境恶化。
响
保护 停止对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开发,对重要的生 措施 态功能区实行重点保护,退耕还林、还草、
还湿。
案例研究
中国的生态农业
• 三江平原稻-食用菌-鱼-貂复合生态模式
粪便肥田
猪养殖
粪便肥塘
提供饲料
杂鱼做饲料
种植水稻
肥水灌稻田
建池养鱼
辟
稻草培养基 残渣饲料
为
建
稻
造
田
食用菌栽培
鱼
塘
轻沼泽或 已垦旱田
三、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分布
主要产品
自然条件
耕 松嫩、三江、 玉米、大豆、 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作 辽河平原地区 小麦、水稻 水源充足;但热量不足 业
林 业
大小兴安岭、 木材、鹿茸、 山地丘陵面积广大,湿
长白山地区
人参、苹果、 柞蚕茧
润、半湿润气候,低温 病虫害少,林木生长慢
畜 牧 业
西部高原、平 原西部、山地 草场地区
3.为了控制强沙尘暴次数增多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C.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
生态环境 考查内容:说出区域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认知层次:Ⅰ 难易程度:中
把握考试要求,注重能力培养
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经过
多年开垦,“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据此回答78—79题。
4.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②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
③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区域农业发展上PPT课件

2
3
东北平原上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4
黑龙江省帽儿山人工红松林
5
6
吉林雾凇(树挂)
7
8
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各种地理条件 以及区域内部地理分异特点
确定农业发展方向 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
9
农业区位因素
10
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条件:
(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源
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种类、耕作制度及生长季节
17
P61 思考1: 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
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种植农作物的品种有限; •一年只能一熟,作物生长期短,春种秋收; •春秋两季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18
P61 思考2: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
们形容这里的黑土是“攥一把能流出油”!
23
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
生
工
产
业
资
原
料
料
交通发达
技术优势
对外联系方便 外向型农业
农业
规模大
绿色农业 大农业
开发晚 人口密度低
24
评价东北发展农业的条件:
• 有利条件——
•
地形平坦广阔
•
黑土肥沃
•
人均耕地多
•
雨热同期
• 不利条件——
•
热量不足、低温冻害、
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农闲时间较长,因此,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 力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作,如农田基本建设、家 庭副业、手工业、商业、文化事业等,从而促进农 村的综合发展。
3
东北平原上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4
黑龙江省帽儿山人工红松林
5
6
吉林雾凇(树挂)
7
8
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各种地理条件 以及区域内部地理分异特点
确定农业发展方向 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
9
农业区位因素
10
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条件:
(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源
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种类、耕作制度及生长季节
17
P61 思考1: 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
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种植农作物的品种有限; •一年只能一熟,作物生长期短,春种秋收; •春秋两季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18
P61 思考2: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
们形容这里的黑土是“攥一把能流出油”!
23
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
生
工
产
业
资
原
料
料
交通发达
技术优势
对外联系方便 外向型农业
农业
规模大
绿色农业 大农业
开发晚 人口密度低
24
评价东北发展农业的条件:
• 有利条件——
•
地形平坦广阔
•
黑土肥沃
•
人均耕地多
•
雨热同期
• 不利条件——
•
热量不足、低温冻害、
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农闲时间较长,因此,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 力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作,如农田基本建设、家 庭副业、手工业、商业、文化事业等,从而促进农 村的综合发展。
地理必修Ⅲ人教新课标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第2课时课件(15张)

(1)读教材图4.11“森林质量下降”和图4.12“水土流失严重”,分析现在 东北地区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 由于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 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例如,水土流失和黑土退 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 境污染等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
西 部 草场 草 退化
原 区
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 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 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和舍饲畜牧业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 、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 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林地面积 缩小,森 山 林质量下 区 降;重采 伐、轻抚 育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 ,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 品;半山区实现“立体 开发”;山区发展特色 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 业
特点
成因和表现
意义
商品 全国最大、比较稳定 化 的商品粮基地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规模 化
机械 化
专业 化
人少地多,农场经营 规模上万公顷
人少地多,高度机械化
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 业化生产
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 械化 提高生产效率
商品化的前提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
东北网2013年11月8日讯:首届黑龙江省功能农业发展高峰论坛在 哈尔滨举行,来自国家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 美国农业部等专家学者围绕功能农业发展和硒研究的热点、难点问 题展开研讨。功能农业就是指农产品的营养化、功能化,它通过生物 营养强化等技术手段,在自然种养殖过程中让农作物吸收积累更多的 矿物质等功能成分,使农产品具备保健功能,如富硒农产品就是功能 农业的具体代表。说起功能农业,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绿色农业之类的 概念,目前,很多产品的包装上都标有类似“产品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字样,消费者搞不清这些微量元素比如硒、锌到底含有多少量。功 能农业技术是将它变为“产品定量含有某元素”,也就是将农产品中 有益健康的成分进行定量和提高。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PPT课件

(5)植被
针阔叶混交林为主,南部有温带落叶 阔叶林分布
水分 热量
二、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 东北地区 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可发展 型农业。 (2)机械: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良好 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 设备、化肥等生产 资料,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 牧的格局。 (3)市场:东北的农产品丰富,有亚麻、羊毛、牛奶 等,可发展 导向型的加工业。 (4)技术:农业种植技术有明显优势。 (5)人口:东北人口密度 ,人均耕地面积 , 故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40°N
53°N
(2)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 东北 部,东、 俄罗斯 和蒙古 国 北、西面分别与 朝鲜 、 接壤,濒临 黄 海和 渤 海。 (3)东北地区 包括的行政区 有: 黑 、 吉 、辽 三省及 内蒙古 东部 地区。
(二)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 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
(1)气候
大部分为温带季风气候 ( 雨 热 同 期 ) 西部小范围为温带大陆 性气候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知识回顾:
1.广义农业的分类:
分类: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
2.不同的农业部门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 :
耕地、林地、草地、水面等
3.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市场、交通、政策、科技、 社会经济因素:
机械、劳动力等
①读“中国气候类型”、“中国温度带”和 温带季风 “干湿区”分布图,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 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 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 , 特征为 干湿区为 湿润、半湿润 区为主 。
区域农业发展教学课件

全国最大林区、最主要的采伐基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农业生产布局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③、畜牧业区 分布:主要分布于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 及部分林区草地 作物种类:三河马、三河牛、东北红牛 区位条件:降水较多,草类茂盛;草原广阔, 宜牧面积广;
我国畜牧业生产基地
东北地区
读图:说出东 北地区的位置 和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
黑龙江 吉林 _______、____、
辽宁 _______及内蒙古
东部 自治区________。
其北端属于中国纬
最高 度______的地区。
1、位置及范围
位置:
经纬度位置:地处中纬度,位于温带;东北区所处的纬 度位置较高,其最北端就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东部 为我国最东段。 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或我国东北部),太平 洋西岸,南临渤海和黄海,东临日本海; 政治地理位置:东、北、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和蒙 古接壤;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具有明显的边贸优势。
思考:按干湿地区和温度带分类,东北地 区属于哪类干湿地区和温度带?
干旱区
湿润区
干湿地区:
东部和北部为湿润区
中部为半湿润区 西部为半干旱区
东西方向主要 是降水差异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垂直温度带 亚热带
热带
地 区
温度 ≥10℃的积 带 温
作物
冬小麦、棉花、 暖温带水果
南 暖温带 ﹥3400 ℃ 部
冬季:西北风 (寒冷干燥) 夏季:东南风 (温暖湿润) 成因: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一、地理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1)气候类型:
亚欧大陆东部、太 海陆位置: 平洋西岸 位置 季风气候
纬度位置: 纬度高
区域农业发展培训课程PPT(共 32张)

然 条 件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社 工业
会 经
交通
济 人口
条 历史
条
件
发展方向
商品粮基地建设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地区专业化生产
小麦 玉米 水稻
该复活生产模式形成了良性的生态系 统,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能有效地 保持土壤肥力,多种经营相结合,能
灵活适应市场的需求。
这种农业生产模式有效的保护了西部 草原的生态环境,使中部产粮区的粮 食就地转化,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密切 的协作关系,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
•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
7、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纽扣第一颗就扣错了,可你扣到最后一颗才发现。有些事一开始就是错的,可只有到最后才不得不承认。
•
8、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学,没有一件是太晚的。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阳光,对美,对痛楚。
•
9、别再去抱怨身边人善变,多懂一些道理,明白一些事理,毕竟每个人都是越活越现实。
•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人教版高二必修::区域农业的发展PPT优秀课件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副业、渔业等生产部门
之间的比例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 生产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 农业基地。
A HB F
G E
CM
D N
一、地理条件
自学 研讨
东北地区包括_黑__龙__江___、___吉__林_、___辽__宁_及内蒙古自治___东__部_。
二、农业布局特点
自学 研讨
1、布局原则:因地制宜
• 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
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
大农业生产区域: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名校课堂)人教版高二必修::区 域农业 的发展P PT-优 秀课件 【标准 版本】
(名校课堂)人教版高二必修::区 域农业 的发展P PT-优 秀课件 【标准 版本】
土地资源丰富,居 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高原 内蒙古高原东部: 地势平坦,降水较多, 是优质草原牧场
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有利于农业生产。
自然条件
类型、特点
影响
气候
最难改造
大部分属温带湿润、 ①生产品种 半湿润季风气候,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冬冷夏暖,雨热同季 生产季节(4-10月) ②易受:低温冻害
①玉米分布非常普遍, 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 减少。②小麦和大豆种植 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③水稻多种植在辽河、 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 地。④随着育种和种植 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 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
①大小兴安岭是我国 最大的林区(图4.6)。 ②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 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 材产区,③延边盛产苹 果梨。④辽东低山丘陵 和半岛五陵区是我国 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⑤辽南是重要的 苹果产区。
第四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精品)

一、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
气候条件制约着区域农业的生产品 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地区 南部
中部
北部
温度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 带
≥10℃ 的 积温 3600℃
1000 ~ 36 00℃
1000℃
作 物(喜凉作物)
冬小麦、棉花、暖 温带水 果 ,水稻
春小麦、大豆、玉 米、高 粱、甜 菜、亚麻
春小麦、大豆
学以致用 无霜期对农业生产影响明显, 研究其时空分布有利于因地制 宜地选择作物种类与品种、调 整种植制度。读下图“我国无 霜期平均值等值线空间分布 图”,回答问题。
(3)我国北方农区从1980年后发生显著 突变,无霜期逐渐延长,试分析这种现象 对北方农区的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
分析:(3)无霜期逐渐延长对北方农区的农业生 产可能带来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 分析。我国北方农区的无霜期延长,说明温度比以 往同期升高。有利方面:有利于提前播种,同时减 轻寒潮危害。热量条件的改善,可以扩大喜温作物 的种植范围。不利方面:冬季气温并高,不利于杀 手害虫虫卵,加剧病虫害。温度升高,蒸发加剧, 水分条件变差。
答案:(3)有利:使播种时间提前,延长生长期(2 分),霜冻对农作物收获期的影响大大减少,提高农 作物产量(2分),并可能增加某些喜温作物的种植范 围(2分)。 不利发加剧士壤水分茶件变差(分)。
绝对位置:39゚N~53゚N,115゚E~135゚E 相对位置:位于我国东北部,东面、北面、 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 、蒙古接壤。东 隔日本海、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南濒 渤海并与华北 地区相连接。
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 以及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北端:最北端是漠河,我国纬度最高的 地方,最东部也是我国的最东端 区位优势:位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
【高中地理】区域农业发展ppt5

暖温带
冬小麦
农业生 布局的主要条件 产
水源充足但热量不 足,仅能一年一熟
主要分布区
主要农产 品类型
耕作业 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平原地区、包括 玉米、大豆、
松嫩平原、三江 小麦、水稻 平原、辽河平原 大兴安岭和 长白山
湿润半湿润的山地 林业 丘陵,温度低树木 特产区 成材时间长,病虫 害少 但长达半年以上的 低温,降水又少, 草类枯期长,不利 以展
人 类
北大荒
行 为
北大仓
五.东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高 强 度 开发、利用与治 经济效益、生 态效益相统一 的 理保护相结合 农 林 表现 开 生态环境退化 发 威 改 、 胁 善 土 地 农业可持续发展 不 合 理 利 用
水土流失、黑 土退化严重 土地沙化,碱 化和草场退化 加剧
人 口 剧 增
自然灾害频繁
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现代农业的发展既要讲求经济效益,同时也必须顾及 社会与生态两方面的效益.下图是吉林省改造西部沙 漠荒地的“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景观图和简 化的系统框图,该系统的目的是取得经济、社会、 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再投资 林 草 田 复 合 生 态 系 统 木 材 提高耕地的 数量与质量 青 草 — — 提 高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思考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
水分 是:__________.
东北地 所属温 >=10℃的积温 区内部 度带 差异 北部 中部 南部
适合种植的农作物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春小麦 春小麦 玉米高梁 大豆 大豆 甜菜亚麻 棉花 温带水果
寒温带 1000℃ 中温带
1000℃~3600℃ 36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3
宜林地区广: 尚有大量宜林荒山,荒地和 沼泽地
森林树种丰富: 总数有300多种 主要树种有落叶松(针叶林)红松(针阔 混交林)
自
气候条件
然 条
地形、土壤条件
件
森林资源优势
6.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 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可为农 业提供大量生产资料
交通条件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导致降水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
是:___热__量_____.
思考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
是:___水__分_____.
东北地 所属温 >=10℃的积温 区内部 度带 差异
北部 寒温带 1000℃
适合种植的农作物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林业 特产区
畜牧业
湿润半湿润的山地 丘陵,温度低树木 成材时间长,病虫 害少
大兴安岭和 长白山
兴安落叶松、 樟子松、红 松
有一定面积的草原,
三河牛、
但长达半年以上的 低温,降水又少, 草类枯期长,不利
西部高原、松嫩 三河马、
平原的西部及部 分林区草地
东北红牛
以展
四.农业在全国中的地位 1.商品粮基地
劣势:无法种植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只 能种植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对热量要 求不高的作物。
优势:长冬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且积雪融化时可以缓解春旱现象,改善 土地墒情。
3.地形——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地面结构 地貌类型及地形区分布
优势农业资源
山环水绕 (周围)
西部
山 地
北部
东部
沃野千里
南部
(中部和东 北部)
第四章
区域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的发展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
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 向——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 业
区域发展方向
东北的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 等决定了农业的大方向。
二.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背景 分组进行活动:第一组自然条件组 第二组社会条件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平 原
北部
东部
西部
高原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辽河平原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蒙古高原
森林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丰富
草场
4.土地资源优势
耕地面积广大 占全国耕地1/5,占全区土地的 16%,人均水平是全国2倍
土壤肥沃 有机质含量高,黑土层深厚肥沃,生 产力高
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5.森林资源丰富
全国最大的林区 林地面积占全区土地面积的42%, 人均林地是全国人均的8倍,森林 覆盖率是全国平均的2倍多
1.位置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 _黑__龙__江__、_吉__林_、 ___辽__宁__及内蒙古 自治区___东__部___。
其北端属于中国纬 度__最__高__的地区。
2.气候条件:
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 冬冷夏暖,雨热同期
农作物 一年一 熟
改造降程水度量::气候30是0农m业m生~产1中0最0难0m以m改造的自然条件
C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腐殖质
D提高经济效益 E粪肥
六.东北地区农业主要发展的方向
1.平原区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确 保国家粮食需求
2 .西部区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
3 .山区 ——保护天然林,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中美玉米带
(1)美国的玉米带位于中部大平原 中 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剧发
增、
改
土
善
威 胁
地
不
农业可持续发展
合
理
利
用
水土流失、黑 土退化严重
土地沙化,碱 化和草场退化 加剧
自然灾害频繁
环境污染
五.东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六.东北地区农业主要发展的方向
平原区农业发 展方向
重点:抗衡 国外农产品 进入国内市 场
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重点: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 经济。
人地比例 地广人稀,利于商品农业开发
二.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背景
自
气候条件
社 农业生产资料制造 会、
然 条
经 农产品加工工业 地形、土壤条件 济
件
森林资源优势
条 件
交通发达
地广人稀
三.农业布局特点:
看图,找 出东北地 区降水量 和气温分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布有什么
特点?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降水最多时的海拔是多少? 哈尔滨的降水量和积温分别是多少?
再投资
林
木
——
草 沙 荒田 地复
合 生 态 系
材
提高耕地的 数量与质量
青 草
提 高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统
再投资
林
木
——
沙 荒 地
草 田 复 合 生 态 系
材
C
提高耕地的 数量与质量
A
青 草
B
提 高 人 民
D生
活 水 平
统
E
(将正2)确该的系答案统的的代建号立填,在减图轻中空了白当框地内受,极使地系冷统成气立团控 制(每时字带母来限的填一风次沙) 和 暴风雪 等灾害。 (A增3)加粮请食你产为量提高该B喂地养区牛农羊业经济效益提出意见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地区专业化生产
2.主要的林地基地 3.畜牧业生产基地
五.东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思考: 分析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北大仓——北大荒的变化
人 类
北大荒
北大仓
行 为
五.东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高
强 度 的
开发、利用与治 理保护相结合
经济效益、生 态效益相统一
人
农 林
口开
表现 生态环境退化
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核心:森林资源保护 方法: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目的: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
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现代农业的发展既要讲求经济效益,同时也必须顾及 社会与生态两方面的效益.下图是吉林省改造西部沙 漠荒地的“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景观图和简
化的系统框图,该系统的目的是取得经济、社会、 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思考
1、东北大米因质量………………什么关系?
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 长,因此品质上乘,且因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无需农药,堪称“绿色大米”。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有利条件?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 ;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等等。
思考
3、与我国主要农业………………什么启示?
春小麦 大豆
中部 南部
中温带 1000℃~3600℃ 暖温带 3600℃
春小麦 玉米高梁
冬小麦
大豆 甜菜亚麻 棉花 温带水果
农业生 布局的主要条件 主要分布区 主要农产
产
品类型
耕作业 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平原地区、包括 玉米、大豆、
水源充足但热量不 松嫩平原、三江 小麦、水稻 足,仅能一年一熟 平原、辽河平原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3
宜林地区广: 尚有大量宜林荒山,荒地和 沼泽地
森林树种丰富: 总数有300多种 主要树种有落叶松(针叶林)红松(针阔 混交林)
自
气候条件
然 条
地形、土壤条件
件
森林资源优势
6.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 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可为农 业提供大量生产资料
交通条件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导致降水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
是:___热__量_____.
思考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
是:___水__分_____.
东北地 所属温 >=10℃的积温 区内部 度带 差异
北部 寒温带 1000℃
适合种植的农作物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林业 特产区
畜牧业
湿润半湿润的山地 丘陵,温度低树木 成材时间长,病虫 害少
大兴安岭和 长白山
兴安落叶松、 樟子松、红 松
有一定面积的草原,
三河牛、
但长达半年以上的 低温,降水又少, 草类枯期长,不利
西部高原、松嫩 三河马、
平原的西部及部 分林区草地
东北红牛
以展
四.农业在全国中的地位 1.商品粮基地
劣势:无法种植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只 能种植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对热量要 求不高的作物。
优势:长冬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且积雪融化时可以缓解春旱现象,改善 土地墒情。
3.地形——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地面结构 地貌类型及地形区分布
优势农业资源
山环水绕 (周围)
西部
山 地
北部
东部
沃野千里
南部
(中部和东 北部)
第四章
区域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的发展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
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 向——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 业
区域发展方向
东北的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 等决定了农业的大方向。
二.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背景 分组进行活动:第一组自然条件组 第二组社会条件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平 原
北部
东部
西部
高原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辽河平原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蒙古高原
森林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丰富
草场
4.土地资源优势
耕地面积广大 占全国耕地1/5,占全区土地的 16%,人均水平是全国2倍
土壤肥沃 有机质含量高,黑土层深厚肥沃,生 产力高
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5.森林资源丰富
全国最大的林区 林地面积占全区土地面积的42%, 人均林地是全国人均的8倍,森林 覆盖率是全国平均的2倍多
1.位置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 _黑__龙__江__、_吉__林_、 ___辽__宁__及内蒙古 自治区___东__部___。
其北端属于中国纬 度__最__高__的地区。
2.气候条件:
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 冬冷夏暖,雨热同期
农作物 一年一 熟
改造降程水度量::气候30是0农m业m生~产1中0最0难0m以m改造的自然条件
C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腐殖质
D提高经济效益 E粪肥
六.东北地区农业主要发展的方向
1.平原区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确 保国家粮食需求
2 .西部区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
3 .山区 ——保护天然林,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中美玉米带
(1)美国的玉米带位于中部大平原 中 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剧发
增、
改
土
善
威 胁
地
不
农业可持续发展
合
理
利
用
水土流失、黑 土退化严重
土地沙化,碱 化和草场退化 加剧
自然灾害频繁
环境污染
五.东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六.东北地区农业主要发展的方向
平原区农业发 展方向
重点:抗衡 国外农产品 进入国内市 场
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重点: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 经济。
人地比例 地广人稀,利于商品农业开发
二.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背景
自
气候条件
社 农业生产资料制造 会、
然 条
经 农产品加工工业 地形、土壤条件 济
件
森林资源优势
条 件
交通发达
地广人稀
三.农业布局特点:
看图,找 出东北地 区降水量 和气温分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布有什么
特点?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降水最多时的海拔是多少? 哈尔滨的降水量和积温分别是多少?
再投资
林
木
——
草 沙 荒田 地复
合 生 态 系
材
提高耕地的 数量与质量
青 草
提 高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统
再投资
林
木
——
沙 荒 地
草 田 复 合 生 态 系
材
C
提高耕地的 数量与质量
A
青 草
B
提 高 人 民
D生
活 水 平
统
E
(将正2)确该的系答案统的的代建号立填,在减图轻中空了白当框地内受,极使地系冷统成气立团控 制(每时字带母来限的填一风次沙) 和 暴风雪 等灾害。 (A增3)加粮请食你产为量提高该B喂地养区牛农羊业经济效益提出意见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地区专业化生产
2.主要的林地基地 3.畜牧业生产基地
五.东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思考: 分析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北大仓——北大荒的变化
人 类
北大荒
北大仓
行 为
五.东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高
强 度 的
开发、利用与治 理保护相结合
经济效益、生 态效益相统一
人
农 林
口开
表现 生态环境退化
山区农业发展方向
核心:森林资源保护 方法: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目的: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
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现代农业的发展既要讲求经济效益,同时也必须顾及 社会与生态两方面的效益.下图是吉林省改造西部沙 漠荒地的“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景观图和简
化的系统框图,该系统的目的是取得经济、社会、 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思考
1、东北大米因质量………………什么关系?
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 长,因此品质上乘,且因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无需农药,堪称“绿色大米”。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有利条件?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 ;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等等。
思考
3、与我国主要农业………………什么启示?
春小麦 大豆
中部 南部
中温带 1000℃~3600℃ 暖温带 3600℃
春小麦 玉米高梁
冬小麦
大豆 甜菜亚麻 棉花 温带水果
农业生 布局的主要条件 主要分布区 主要农产
产
品类型
耕作业 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平原地区、包括 玉米、大豆、
水源充足但热量不 松嫩平原、三江 小麦、水稻 足,仅能一年一熟 平原、辽河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