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案全册
冀人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
![冀人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6feda4dd88d0d233d46ab1.png)
运动着的世界【教学思路】本课是全册书的起始课,为学生揭开“运动着的世界”的序幕,激发学生探索物体运动的兴趣。
本课围绕自然界中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设计两个活动来引导学生对运动着的世界的认识。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提出3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
2.能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3.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到1~3条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能制成资料卡片。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
2.对查阅有关运动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片产生兴趣。
(三)科学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的各种形式。
2.能说出制作资料卡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的兴趣和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制作资料卡片。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的主动学习与讨论交流的互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课观赏图片。
(风在吹、水在流、人在行、鱼在游……)教师:同学们这些图片漂亮吗?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着的世界。
人们走、跑;动物游、飞、跳和爬;风吹、水流和机器的疾驶和飞转等等,都是运动,只是运动的形式不同。
我们生活的地球也在不停息地运动着,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
那么,大家还能不能举出有关物体运动的例子?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既然世界上有这么多物体运动的例子,那么,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活动1:它们是怎样运动的?1.欣赏图片。
教师:同学们看看这幅图片,说说这幅图中有哪些物体是运动的。
学生自由回答。
2.实际举例。
(1)教师:同学们都很积极啊!都想说一说,下面老师就给同学们一个自由发挥的时间,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运动?分小组在组内互相说说。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举例说明各种物体的运动形式。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完美教案22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完美教案22](https://img.taocdn.com/s3/m/a485e875f121dd36a22d826e.png)
《声音的产生》说课设计一、说教材《声音的产生》是科教版四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内容。
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听听声音》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它分为4个部分:1、创设情景、制造声音2、收集事实、提出假设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4、欣赏乐曲、思考延伸。
每个环节层层推进,由扶到放。
既满足了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要求,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索求知的过程。
二、学生分析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学声乐或乐器的学生,他们对声音的了解更加专业。
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
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可以由老师收集声音的录音材料,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知识的兴趣。
三、说教法“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属于探索性实验,从教学进程来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这种实验并不适合大步子教学,四年级的学生从接触科学到现在,他们经历的观察活动比较多,验证性实验比较多,而对探索性实验在三年级下册部分单元学生才有所涉及,但教学期望与实际效果有一定距离,为此,本课宜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2020年秋新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单元测试卷6套含答案
![2020年秋新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单元测试卷6套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73dd98dd36a32d72758180.png)
新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位置和运动 (2)第2课运动的方式 (4)第3课运动的快慢 (8)第4课运动和力 (10)第5课运动物体的能量 (12)第6课声音的产生 (16)第7课声音的传播 (18)第8课声音的高低强弱 (22)第9课怎样听到声音 (27)第10课噪声污染 (30)第11课电在我家 (33)第12课让灯泡亮起来 (36)第13课导体和绝缘体 (39)第14课安全用电 (41)第15 课认识岩石 (43)第16 矿物 (46)第17课金属的来历 (48)第18课保护矿产资源 (51)第19课太阳与影子 (53)第20课地球的形状 (57)第21课海陆分布 (59)第22课美丽的月球 (62)第23课科学擂台(一) (64)第24课科学擂台(二) (67)2020年秋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6套含答案 (72)第1课位置和运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举例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需要依靠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来确定。
2.能说出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需要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和距离。
科学探究1.能从生活中各种运动与静止的现象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2.能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获取有关物体位置与运动状态的科学事实。
3.能运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记录整理信息。
4.能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活动结论。
5.能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
科学态度1.能对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能与他人合作完成探究任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确定运动物体的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孩子荡秋千、人们乘坐热气球观光的图片或影音,公共汽车行驶、飞机在空中加油、地球同步卫星、航天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等影音。
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及“应用与拓展”。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孩子荡秋千、人们乘坐热气球观光的图片或影音。
(完整版)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完整版)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21a4b7fba0d4a7303763a78.png)
第一单元动物的运动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动物基本运动方式为研究内容,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运动方式。
了解动物运动时肌肉、骨骼的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生物和仿生的兴趣。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能够将观察结果以图和文字的形式在卡片上记录下来,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设计制作的能力。
本单元包括“动物运动会”、“生命在于运动”、“小吊车”三课。
一运动着的世界本册围绕“运动与变化”这一组统一概念统整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内容,设计了“动物的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交通运输”5个单元。
本课是全册书的起始课,为学生揭开“运动着的世界”序幕,激发学生探索物体运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 能够提出3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
2 能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
并能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3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1-3条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能制成资料卡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
2 对查阅有关运动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片产生兴趣。
科学知识目标:1 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的各种形式。
2 能说出制作资料卡片的基本方法。
材料准备:有关运动的各种卡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它们怎样运动?1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出示风在动、人在行、水在流、鱼在游、鸟在飞的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里。
2 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有关运动的例子,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这个深层的哲学问题。
3 讨论“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学生讨论,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
4 引导学生把自己关于运动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
选择自己最想研究并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研究的问题。
★搜集有关运动资料。
1 讲解:科学家已经做过了许多关于运动问题的研究,查阅资料,了解他人的研究,是解决我们关于运动许多疑问的最好方法之一。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c44fc0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2.png)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学期小学四年级的科学教材为《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全书共有七个单元,分别是“我的家”、“我们的学校”、“生活中的物体”、“人体的保健”、“常见动植物”、“太阳、月亮和星星”和“森林和森林资源”。
这本教材侧重于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学会科学,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注重启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易于理解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家庭、学校、生活中的物品和身体器官的基本结构和作用;(2)知道照顾身体健康的方法,了解基本的有关动植物的基本知识;(3)理解天空中的星星、太阳和月亮的基本知识;(4)了解森林的特点和森林资源的基本功能。
2、技能目标(1)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总结经验,形成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2)能够简单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结构和功能;(3)能够通过实践经验认识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知道保护自己的体健康的措施;(4)能够简单地了解动植物的特点、生活习性和重要价值;(6)能够简单地介绍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以及一些森林资源的特点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基本概念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2、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家和学校的基本情况和生活中的物品3、让学生认识身体器官的基本结构和作用5、让学生认识天空中的星星、太阳和月亮及其现象1、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探究问题和总结经验,思维转化过程2、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特点和价值,提高创造力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本学期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讲解、实验、观察、比较、探究、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思考等方法,学习科学知识。
同时,要尊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思考和探究经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在教学上,可以采用展示、模型、图片、视频、幻灯片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科学知识,深入的理解科学概念,提高科学探究和创造能力。
河北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冀教版)
![河北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3c413766137ee06eef9187e.png)
河北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冀教版)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动物基本运动方式为研究内容,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运动方式。
了解动物运动时肌肉、骨骼的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生物和仿生的兴趣。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能够将观察结果以图和文字的形式在卡片上记录下来,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设计制作的能力。
本单元包括“动物运动会”、“生命在于运动”、“小吊车”三课。
1、运动着的世界本册围绕“运动与变化”这一组统一概念统整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内容,设计了“动物的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交通运输”5个单元。
本课是全册书的起始课,为学生揭开“运动着的世界”序幕,激发学生探索物体运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1 能够提出3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
2 能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
并能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3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1-3条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能制成资料卡片。
材料准备:有关运动的各种卡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它们怎样运动?1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出示风在动、人在行、水在流、鱼在游、鸟在飞的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里。
2 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有关运动的例子,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这个深层的哲学问题。
3 讨论“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学生讨论,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
4 引导学生把自己关于运动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
选择自己最想研究并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研究的问题。
★搜集有关运动资料。
1 讲解:科学家已经做过了许多关于运动问题的研究,查阅资料,了解他人的研究,是解决我们关于运动许多疑问的最好方法之一。
2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搜集、查找资料。
报纸、书籍、网络,利用标题、目录、搜索快速查询。
3 把自己查阅的资料记录并制成卡片。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5篇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80ec0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d.png)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5篇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1教学目标:情感目标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做科学”中培养科学情感和态度。
2、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能力目标1、学会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想象、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查找、分析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2、通过制作地球仪初步了解地球的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制作地球仪,观察体验地球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观察和发现地球仪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视频:地球各种自然现象谈话:关于地球,你想了解哪些事情?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地球二、提出探究问题1、讲述: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关地球的问题,那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地球是什么样的?2、学生猜测地球的模样。
3、讲述:古代人对地球是怎样认识的呢?(CAI: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4、讨论: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如何发挥作用的?5、教师小结: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地球的作用三、制作地球仪,发现地球的基本特点。
1、谈话:要更清楚直观的了解地球的知识,你觉得有哪些方法?2、观察地球仪,说出自己的发现。
(经线、纬线、赤道、地轴)3、学生制作地球仪4、比较自制地球模型与地球仪。
5、自评,说出要做什么改进。
四、拓展: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1、谈话:你还有哪些途径获得地球的知识?2、把收集到地球资料整理制作成卡片。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2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搜集到的各种交通工具进行分类。
2、能独立分析搜集的资料。
3、能用卡片的形式摘录有关交通发展关键时期的信息。
4、能用简练的词汇对几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标准的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愿意告诉其他小组的同学自己获得交通工具发展的信息。
2、能大胆想象,独立完成对未来交通工具的设计。
3、愿意把自己的设计展示出来,并愿意根据同学的建议进行改进。
科学知识目标:1、能够说出10种以上的交通工具及其主要用途。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篇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5e2a4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2.png)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篇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搜集事例,说明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能够通过弹棋子游戏发现力的三个要素。
科学知识: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知道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教学准备: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棋子等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力在哪里?请用动作表示出来。
力在手上、腿上……力在身体里。
2、演示:双手同时压粉笔盒,粉笔盒(物体)怎样了?要求:用简单的图形来描述现象。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观察1、拓展描述:离开我们的身体,往别处想,哪里还有力?2、给力起名称。
人的力称为人力、机器的力称为机械力、风的力称为风力……过渡:力在哪里?——到处都有力。
(让学生立足现实感受,以利于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
)三、发现、认识1、小实验:会“跳舞”的回形针。
用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演示实验。
区别:与我们前面说的力有什么区别?——借助外力。
2、关于力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到底什么是力?)3、引导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描述。
一种物体对另一种物体产生了作用,就叫力。
(让学生在观察现象中分析与发现科学规律,并引导他们描述自己的感受以形成对力的概念认识。
)4、如果让你将这些力分类,你可以怎么分?请说出你分类的理由。
四、探究1、活动:移动一个大箱子可以用什么力?(推、拉……)过渡:想一想,是否我们自然界中的力都可以有推和拉这两种力呢?2、游戏:弹棋子要求:弹棋子的方法。
(教师演示)记分方法。
(板书说明)分组,每人弹三次。
思考:当你弹棋子的时候,你还发现什么关于力的知识?学生进行游戏。
发现:力有什么特点?(打棋子的不同点,棋子弹的方向不同。
力可以在物体间传递。
力有大有小。
力有方向……)五、反馈1、关于力你知道了什么知识?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关于力的问题?(让学生形成概括性的思维,通过对新问题的提出以发现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以便于拓展性的学习。
最新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位置与运动》教案四篇
![最新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位置与运动》教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2ed79b0066f5335b8121af.png)
如有喜欢请关注本人店铺
最新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位置与运动》教案
四篇
确定位置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前后、左右、远近、东西、南北等)。
2、会使用平面图,能在图上找到自己要去的位置。
3、能根据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路线图,并按图设法找到相应的地点。
4、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清晰地描述自己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把自己描述物体的方法告诉其他同学;并且愿意倾听别人是怎样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够与本组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做好各项活动。
3、对搜集各种各样的地图感兴趣,并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有参照物、方向和距离。
2、能够说出通用地图的主要标识的功用。
(东南西北,比例尺,一般标记等。
)
8。
河北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冀教版)
![河北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678ff2a58da0116c174975.png)
xxxx-xxxx学年度上学期小学四年级科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备课教案科目:科学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单元动物的运动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动物基本运动方式为研究内容,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运动方式。
了解动物运动时肌肉、骨骼的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生物和仿生的兴趣。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能够将观察结果以图和文字的形式在卡片上记录下来,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设计制作的能力。
本单元包括“动物运动会”、“生命在于运动”、“小吊车”三课。
一运动着的世界本册围绕“运动与变化”这一组统一概念统整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内容,设计了“动物的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交通运输”5个单元。
本课是全册书的起始课,为学生揭开“运动着的世界”序幕,激发学生探索物体运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 能够提出3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
2 能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
并能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3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1-3条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能制成资料卡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
2 对查阅有关运动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片产生兴趣。
科学知识目标:1 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的各种形式。
2 能说出制作资料卡片的基本方法。
材料准备:有关运动的各种卡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它们怎样运动?1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出示风在动、人在行、水在流、鱼在游、鸟在飞的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里。
2 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有关运动的例子,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这个深层的哲学问题。
3 讨论“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学生讨论,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
4 引导学生把自己关于运动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
小学四年级冀教版科学上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冀教版科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d304476bec0975f565e261.png)
小学四年级冀教版科学上册教案小学四年级冀教版科学上册教案运动着的世界教学目标:1、能够提出三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
2、能够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3、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到一只三角有关物体运动的信息,并且能制成资料卡片。
4、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提出有关运动的问题,学习查阅资料制作卡片。
教具准备:反映各种物体在运动的图片和录像资料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运动录像谈话:风在吹、水在流动、人在走路、鱼在游泳,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给学习《运动着的世界》。
(板书课题)评:通过录像引起学生探究运动而你的兴趣。
2、学习新课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物体具有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在生活中你们知道哪些物体在运动他们是怎样运动的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你们还能举出那些有关物体运动的例子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关于物体的运动,你们还想知道什么?把它们记录下来,并且在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上作出标记。
学生思考,并且记录自己的问题。
学生汇报,帮助学生意识到关于运动有许多问题,也许我们今天还不能够很好解决,但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许多问题的答案将会被发现。
评: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物体的运动形式。
指导学生学习搜集有关运动资料的方法。
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运动的知识吗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搜集有关运动的资料。
你搜集资料吗你有什么好方法学生讨论搜集资料的方法,汇报讨论结果。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收集材料资料,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查阅资料的经验,把自己在报纸上说晚上和网络上查阅资料的经验与同学交流。
比如,如何通过标题查阅资料,如何进行快速阅读,教师要特别对学生如何在网上查阅资料、选择信息进行指导,并要提醒学生及时将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
你知道怎样记录搜集来的资料吗你有什么方法评:知道学生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技巧。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0cefa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0.png)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方法;2. 掌握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分类和归纳方法;3. 学习认识和保护环境的意义和方法;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方法;2. 物质的分类与归纳;3. 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4. 观察力的培养和实验探究。
三、教学步骤1. 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方法(1)引入:通过引入一些科学实验或现象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讲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如定义、方法、作用等。
让学生了解科学是为了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如观察实验、简单的实地考察等。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2. 物质的分类与归纳(1)引入: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启发学生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思考。
(2)讲解:讲解常见物质的分类和归纳方法,如根据物质的颜色、形状、用途等进行分类。
(3)实践活动: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分类方法,将一些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类思维能力。
3. 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1)引入: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问题,启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行思考。
(2)讲解:讲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环保实践活动,如校园垃圾分类、植树活动等。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环保行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 观察力的培养和实验探究(1)引入: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和发现问题。
(2)讲解:讲解观察力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如注重细节、多角度观察等。
(3)实践活动:设计一些实验或观察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实践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成果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020年秋新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单元测试卷6套含答案
![2020年秋新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单元测试卷6套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73dd98dd36a32d72758180.png)
新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位置和运动 (2)第2课运动的方式 (4)第3课运动的快慢 (8)第4课运动和力 (10)第5课运动物体的能量 (12)第6课声音的产生 (16)第7课声音的传播 (18)第8课声音的高低强弱 (22)第9课怎样听到声音 (27)第10课噪声污染 (30)第11课电在我家 (33)第12课让灯泡亮起来 (36)第13课导体和绝缘体 (39)第14课安全用电 (41)第15 课认识岩石 (43)第16 矿物 (46)第17课金属的来历 (48)第18课保护矿产资源 (51)第19课太阳与影子 (53)第20课地球的形状 (57)第21课海陆分布 (59)第22课美丽的月球 (62)第23课科学擂台(一) (64)第24课科学擂台(二) (67)2020年秋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6套含答案 (72)第1课位置和运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举例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需要依靠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来确定。
2.能说出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需要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和距离。
科学探究1.能从生活中各种运动与静止的现象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2.能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获取有关物体位置与运动状态的科学事实。
3.能运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记录整理信息。
4.能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活动结论。
5.能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
科学态度1.能对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能与他人合作完成探究任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确定运动物体的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孩子荡秋千、人们乘坐热气球观光的图片或影音,公共汽车行驶、飞机在空中加油、地球同步卫星、航天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等影音。
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及“应用与拓展”。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孩子荡秋千、人们乘坐热气球观光的图片或影音。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b66a0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2.png)
教案:冀教版四年级科学《水循环》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在大自然中的循环过程。
2.认识大气中的水汽与下降的水滴。
3.掌握水的自然循环过程。
4.了解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水的循环过程。
2.难点:理解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教具:图片、实验物品。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观看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中的水从哪里来呢?去哪儿去了呢?(约5分钟)2.呈现新课通过图片教学,向学生介绍水循环的过程:水蒸发成水汽,上升到大气中,形成云;云中的水滴凝结成雨滴,下落到地面、湖泊、河流等地;水在地面上形成溪流、河流,最后汇聚成大海;地面的水再次蒸发成水汽,循环往复。
(约10分钟)3.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展示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面上会有水滴呢?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实验过程如下:(1)准备一杯温水和一个冰块。
(2)将温水倒入杯中,观察杯子外壁是否会有水滴凝结。
(3)将冰块放在杯子上方,观察杯子外壁是否会有水滴凝结。
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杯子外壁上的水滴是从气体凝结而来的。
教师可以解释这是因为温水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水滴,形成了水循环的一部分。
(约15分钟)4.巩固知识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填写流程图,描绘水循环的过程。
并与同桌分享自己的流程图。
(约15分钟)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水循环,会对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呢?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并根据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讨论。
(约10分钟)6.总结归纳通过课堂讨论,帮助学生总结与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
(约5分钟)7.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课堂笔记,复习与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水循环的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实验探究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然而,本节课的知识点较多,接下来需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文献、图片和视频,加深学生对水循环的认识。
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K12学习】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XX)
![【K12学习】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XX)](https://img.taocdn.com/s3/m/d6b4bf5df5335a8102d220d3.png)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XX)4、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清晰地描述自己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愿意把自己描述物体的方法告诉其他同学;并且愿意倾听别人是怎样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够与本组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做好各项活动。
3、对搜集各种各样的地图感兴趣,并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
科学知识目标:1、能够说出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有参照物、方向和距离。
2、能够说出通用地图的主要标识的功用。
其他目标:1、能简单描述从甲地去乙地的地图的大体制作过程,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家或经常去的某一地方的位置。
2、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方位问题。
3、能够找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帮助人们准确确定物体位置的实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各种小物件。
红色小方块。
地形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记忆游戏。
1、每组分发一些小物件。
在10秒钟内尽可能地记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
转过身去,另一同学迅速改变桌上物体原来的位置。
再转回来,说出桌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二、在图上找位置——欢迎你到我家来。
每组分发一张晋州市地图。
1、请每位同学找到自己学校和自己家的具体位置。
2、通过观察地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三、分析我校校园的地图。
第二课时一、在校园内开展找红色小方块的比赛。
每组分发一张标有红色小方块位置的校园地图,同学们根据地图的指示在规定时间内分散到校园各个角落寻找红色小方块,老师做计时的工作,看哪个组最快最准。
准备工作:1、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
2、不要打扰其他班上课。
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在小方块旁边标明距离。
学生根据比例尺进行推算。
二、小结,公布比赛结果,对所有同学予以鼓励。
三、布置课外活动:1、收集各种地图。
2、给同学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教学反思: 六做沙盘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学校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动物的运动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动物基本运动方式为研究容,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运动方式。
了解动物运动时肌肉、骨骼的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生物和仿生的兴趣。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能够将观察结果以图和文字的形式在卡片上记录下来,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设计制作的能力。
本单元包括“动物运动会”、“生命在于运动”、“小吊车”三课。
一运动着的世界本册围绕“运动与变化”这一组统一概念统整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容,设计了“动物的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交通运输”5个单元。
本课是全册书的起始课,为学生揭开“运动着的世界”序幕,激发学生探索物体运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 能够提出3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
2 能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
并能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3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1-3条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能制成资料卡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
2 对查阅有关运动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片产生兴趣。
科学知识目标:1 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的各种形式。
2 能说出制作资料卡片的基本方法。
材料准备:有关运动的各种卡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它们怎样运动?1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出示风在动、人在行、水在流、鱼在游、鸟在飞的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里。
2 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有关运动的例子,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这个深层的哲学问题。
3 讨论“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学生讨论,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
4 引导学生把自己关于运动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
选择自己最想研究并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研究的问题。
★搜集有关运动资料。
1 讲解:科学家已经做过了许多关于运动问题的研究,查阅资料,了解他人的研究,是解决我们关于运动许多疑问的最好方法之一。
2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搜集、查找资料。
报纸、书籍、网络,利用标题、目录、搜索快速查询。
3 把自己查阅的资料记录并制成卡片。
需要记录容:作者、书名、页码、、出版日期、摘要、摘录日期。
4 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资料卡片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把自己制作的资料卡片与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反思:二动物运动会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运动的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4、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对观察、模仿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感兴趣。
2、能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科学知识目标:1、能够说出周围常见的动物的名称。
2、能找出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
其他目标:1、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
2、能发现动物的身体某些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并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准备:各种表演辅助工具(棍子、悬挂铁丝、小物件等,两个特大号的袋子。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
(表扬同学们的第一次研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我们就会越来越像科学家。
”)二、研究动物的运动方式。
1、小组活动。
每组积极准备,选择教师提供的辅助工具,模拟一种或多种动物运动的方式。
2、表演,全班一起评价。
边讨论小结各种动物运动方式。
3、竞赛。
教师准备两个特大号的布袋或较厚的塑料袋,全组同学一起模仿袋鼠妈妈带着两个袋鼠宝宝一起跳跃。
看哪组速度快。
三、小组集体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
完成后讨论小结。
四、小组活动:按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看哪组的分类标准最多分得最恰当。
鼓励发散思维。
教学反思:三生命在于运动教学过程: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发现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
2、能够通过比较发现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3、能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能接受运动对人类健康有好处的观点。
2、能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3、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工作。
科学知识目标:能够举例说出动物运动对其生存的意义。
其他目标:意识到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可以帮助自己更准确地知道运动前后身体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计时工具。
学生小组活动用表格。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二、了解两个名词:心率、呼吸频率。
三、小组活动:测量每位同学的心率和呼吸频率。
注意:分工合作,看哪组做得既快又好。
测量在安静状态下的情况,不要故意做深呼吸等。
及时做好记录。
四、讨论小结。
根据同学们测量的结果发现:......五、全班集体活动,根据老师拍手的节奏原地跳或跑步。
两分钟后赶紧测量此时的心跳,并进行记载。
自己重复活动,测量运动后呼吸的频率,并进行记载。
(此环节可学生分组自由进行也可以全班和老师一起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时因老师拍手节奏的变化和气氛的热烈,学生可能会兴趣更浓。
)六、小结。
1、讨论: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自由发言,鼓励积极发表意见看法和提出新问题。
2、引导学生了解坚持体育运动能使身体更强壮,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3、提出个人锻炼计划。
推荐资料:为什么要从小参加体育运动1、体育锻炼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1 )骨骼的生长发育:骨骼生长需要不断地吸收蛋白质和无机盐(特别是钙和磷),人体必须有足够的维生素才能使钙和磷很好地吸收。
户外活动时,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麦角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
另外,体育锻炼中,跑跳等动作对骨骼的骨化中心能起一种机械刺激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2)肌肉的生长发育:经常锻炼,肌纤维变粗,肌肉血液供应好,毛细血管增多,促使肌肉强壮。
(3)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在体育锻炼中,肌肉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肌肉有节奏的收缩和放松,也对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作用。
由于神经系统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联系加强了,因而改善和提高了彼此之间的协调能力。
(4)心脏的生长发育:经常锻炼的儿童,心肌健壮,跳动次数比一般儿童要少,这是心脏健康的表现。
“您的心脏就是您的健康。
”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日”提出的口号。
2、体育锻炼能使儿童更聪明。
一个人是否聪明,主要取决于大脑的功能。
儿童大脑需氧量占整个人体需氧量的50%,体育锻炼消耗大量的能量,为了满足运动的需要,新代加速。
血液循环增强。
从而保证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
大脑工作时的能量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体育锻炼还可使体胰岛素工作正常,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更好地发挥“聪明”功能。
3、体育锻炼能增强儿童的抵抗力。
医生常说,体育锻炼作为防治疾病的手段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
比如,一个人坐着不动,一分钟只能摄取1/4公升的氧气,而跑5 公里,一分钟能吸取2公升的氧气,等于坐着不动时的8倍,仅从获氧量来看,锻炼与不锻炼对健康的影响就大不相同。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经受各种气温的刺激,尤其是在冬季,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
教学反思:四小吊车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 能根据图和文字的提示,制作小吊车模型。
2 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骨骼、肌肉与其运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能对制作模型、设计仿生产品表现出较大的兴趣。
2 能发挥创造力,大胆设计仿生产品。
科学知识目标:1 能举例说出人体的运动是肌肉的收缩和舒的结果。
2 能描述某种运动方式有利于锻炼人体的哪部分肌肉。
其他目标:1 能对一种仿生产品的设计过程进行描述,体会到仿生产品是科学技术结合的产品。
2 能联想到现代各种交通工具的运动方式与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相似,例如,飞机的飞行与鸟的飞行方式相似。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启疑,引入新课。
1、CAI场景:货轮靠岸了,同学们想想看, 有哪些办法可以把货物搬上岸?(滑梯、直升机、吊车……)2、激趣: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好了一辆小吊车(出示小吊车)。
别小看它呀,它一样可以灵活的提起和放下重物。
不信的话,看看老师的表演!(教师演示)3、激发提问:对于这个有趣的小吊车,你有什么疑问吗?4、引出课题: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小吊车工作奥秘在哪里呢?这是我们今天的课题。
(板课题:小吊车的奥秘)二、制作小吊车模型,探究发现其构造和工作原理。
1、CAI:探究问题1:小吊车工作奥妙在哪里?2、学生分组制作小吊车模型。
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作品,表演小吊车提起和放下重物。
师生共同评价。
4、分组有目的的”玩”小吊车.注意观察:小吊车工作的几个关键构造是什么?注意体验:两根牵引绳如何协调作用牵动吊臂?6、说出我的发现:小吊车工作的奥妙。
三、通过感受肢体运动,联系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想动物肢体的运动原理。
1、讨论:你觉得我们身体有哪些部位可以象小吊车这样提起和放下重物?2 设疑:我们的手臂也可以象小吊车这样灵活的提起和放下物体,你觉得它们相似吗?引出探究问题2:手臂与小吊车的运动原理相类似吗?3、摸一摸(手臂) 看一看(CAI提供手臂剖面图)手臂的构造怎么样。
4 学生类比手臂与小吊车模型,描述手臂与小吊车相类似的构造。
5、用手臂模仿小吊车提起和放下重物,观察体验手臂的变化。
感觉手臂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肉、关节的作用。
6、类比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想手臂的运动原理,并简单描绘猜测图。
学生投影展示猜想图并表述推测依据。
四、动画模拟手臂的运动过程,领会和归纳: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时,牵拉前臂骨完成曲臂运动。
反之则是伸臂运动。
2、学生修正手臂运动原理的推测,展说。
五、体验肢体的其他运动,进一步认识肢体运动是多个运动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1、引导迁移:身体的其他部位运动原理是不是一样呢?2、学生再体验踢腿等运动,说说原理。
3、帮助学生提升认识:肢体运动需要多个运动器官的协调作用,任何一块肌肉、一块骨,孤军作战都不足以完成运动。
六初步了解仿生学和仿生方法,尝试仿生创意设计。
1、启发:事实上,吊车正是人们在研究了手臂的运动原理后发明出来的一种机械。
2、谈话:你还知道有哪些仿生产品?3、讲述仿生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STS)4、学生通过视频了解仿生方法(视频:仿生典例)6、头脑风暴:学生分组探讨一个仿生创意。
7、激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回家设计或制作仿生作品。
七、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课外自主进行仿生实践活动把小组的仿生创意进行仿生制作、制图或科幻绘画。
教学反思:第二单元位置与运动本单元引导学生在初步了解运动的形式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动的状态。
运动的本质是位置的移动,本单元从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开始,练习描述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学习怎样确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最后学习判断运动着的物体的速度是快还是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