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书写格式
家谱女儿女婿格式
家谱女儿女婿格式
家谱女儿女婿格式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姓名:列出女儿和女婿的全名,按照姓氏的拼音顺序排列。
2. 出生日期:注明女儿和女婿的出生年月日。
3. 籍贯:写明女儿和女婿的籍贯,包括省份、城市、县区等。
4. 父母:列出女儿和女婿的父母姓名,按照父亲和母亲的顺序
排列。
5. 子女:如果女儿和女婿已经有子女,可以在此处列出子女的
姓名和出生日期。
6. 教育背景:简要介绍女儿和女婿的教育背景,包括学历、毕
业院校等。
7. 职业:说明女儿和女婿的职业情况,包括职务、所在公司或
单位等。
8. 婚姻状况:注明女儿和女婿的婚姻状况,包括结婚日期和地点。
9. 兴趣爱好:简要介绍女儿和女婿的兴趣爱好,如音乐、运动、读书等。
10. 其他信息:根据需要,可以添加其他相关信息,如荣誉奖项、社会活动参与等。
以上是关于家谱女儿女婿格式的详细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农村编写家谱时,家谱中世系怎么排列?用什么格式编写最好?
在农村编写家谱时,家谱中世系怎么排列?用什么格式编写最好?欧式家谱体例,是现在用得最多的家谱模式。
它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家族家谱模式的简称。
它的特点就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五世一表,一表一提。
上下为父子,左右为兄弟。
1、欧式家谱一般是一页左右十竖行,上下五层横格。
上下为父子,左右为兄弟。
2、上下五层横格,为五世。
从上往下数,一、二、三、四、五,五世。
每上下相邻的两层均为父子关系。
3、同一层横格中左右相排的人均为同辈的兄弟。
以年齿论,右边的排行为长,向左依次递减为老二、老三、……。
4、父亲只有一子,则竖行中父子名讳上下相对;如果父有三子,正对父亲名下的是长子,紧邻长子左边的两格则填写老二老三的名讳。
5、同辈的人数较多,一页填写不完可往下页延续,但表示世系辈份的横格不能舛错,不然的话,世系辈份就乱了。
6、一个竖格,填写夫妇二人名讳,右边写男人名讳,左边写妻子名讳。
需要加注的,名字旁边加注小字。
7、首页五世,这五世不论占了几页,都是同表,都得一提。
提,就是把本表最下一横层中,第五世的所有名字,都提到下一表中最上层的第一层横格中,按原来的顺序从右到左依次排好。
提的作用就是上下两表关系的承上启下,互相銜接,不致舛错、断裂。
8、提到第二表的五世,领续下面的六、七、八、九四世。
由于此表领续的五世是上表未世的重复,所以此表实际上只续了四世。
下边后续的各表都是如此,这叫'五世一提,实续四世'。
9、家族较大,支系众多,可续完一支,再续另外一支,在卷首编好目录页码,便于日后的查阅。
10、以上9项,都是世系排序的元素。
世系是家谱的主要内容,除世系外,还有凡例、序言、影像、家规、题名、耆寿、节烈等诸多项目。
由于各个家族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家谱编写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怎样写家谱范例
怎样写家谱范例
家谱是一种记录一个家族历史和传统的文化形式,它反映了一个家族的祖先和后代的关系,可以帮助后代了解自己的身世和家族文化。
下面是一份家谱范例。
家谱。
(XX家族)。
第一部分。
始祖。
XX,字XX,祖籍XX,出生于XX年,于XX年迁往XX,生有XX,XX,XX等子女。
第二部分。
第二代。
(一)XX,字XX,生于XX年,于XX年娶妻XX,生有XX,XX,XX等子女。
(二)XX,字XX,生于XX年,于XX年娶妻XX,生有XX,XX,XX等子女。
……
第三部分。
第三代。
(一)XX,字XX,生于XX年,于XX年娶妻XX,生有XX,XX,XX等
子女。
……
(XX以上部分可根据家族实际情况逐一列出,包括每一位祖先的姓名、字号、生卒年月、籍贯和家庭情况等信息。
)。
第四部分。
第四代及以后。
(XX以后代数可根据家族实际情况逐一列出,包括每一位后代的姓名、字号、生卒年月、籍贯、或曾经生活过的地区及家庭情况等信息。
)。
……
家训。
(XX家族家训可根据实际情况逐一列出,包括家族的传统价值观、
行为规范、家教信念、人生格言等。
)。
结语。
族谱格式模板
族谱格式模板一、族谱名称。
(例)XXX家族族谱。
二、族谱总述。
(例)XXX家族自清朝嘉庆年间始祖XXX迁居山西省太原市,至今已有六代传承。
族谱记载了家族世系、重要事件、家训等内容,是家族文化的珍贵遗产。
三、族谱编修单位。
(例)编修单位,XXX家族宗亲会。
地址,XXX省XXX市XXX街XXX号。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电子邮箱,***********。
四、族谱编修人员。
主编,XXX。
副主编,XXX。
编委,XXX、XXX、XXX。
五、族谱编修时间。
(例)编修时间,2000年-2005年。
六、族谱出版时间。
(例)出版时间,2006年。
七、族谱版本。
(例)初版。
八、族谱卷次。
(例)上下卷。
九、族谱字数。
(例)XXX万字。
十、族谱装订。
(例)精装。
十一、族谱印数。
(例)1000册。
十二、族谱定价。
(例)XXX元/册。
十三、族谱出版单位。
(例)XXX出版社。
十四、族谱印刷单位。
(例)XXX印刷厂。
十五、族谱纸张。
(例)铜版纸。
十六、族谱尺寸。
(例)16开。
十七、族谱目录。
(例)第一编世系。
第二编重要事件。
第三编家训。
十八、族谱世系。
(例)始祖XXX。
第二代XXX。
第三代XXX。
第四代XXX。
第五代XXX。
第六代XXX。
十九、族谱重要事件。
(例)清朝嘉庆年间XXX迁居山西省太原市。
民国XXX年XXX出生。
XXX年XXX考中举。
二十、族谱家训。
(例)勤俭、诚实、孝顺。
二十一、族谱其他内容。
(例)家训、家规、家谱、家事。
以上即为族谱格式模板,希望对您编写族谱时有所帮助。
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传统习惯有所差异,但一般来说,以下是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1. 家谱标题:在家谱的最上方中央,写上家谱的标题,例如“XXX家谱”。
2. 世系编号:从最上层始祖开始,按照世代递增的方式进行编号,并在每个人的信息旁边标明其世代编号。
例如:“第一世:始祖XXXX”。
3. 姓名信息:在每个人的姓名下方,注明其生卒年份和籍贯。
例如:“XXXX(公元XXXX年-公元XXXX年),籍贯XXXX”。
4. 辈分信息:在每个人的信息旁边标明其辈分,例如:“幼子”、“长子”、“次子”等。
5. 配偶信息:在每个人的信息旁边,注明其配偶的姓名。
6. 儿女信息:对于男性祖先,标明其所有子女的姓名。
对于女性祖先,标明其儿子的姓名。
7. 公告事项:标明家族中重要的公告事项,比如家族变迁、荣誉、名人等。
8. 血缘关系图:在整个家谱的最底部,可以绘制一幅血缘关系
图,将各代人物的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
家谱的编写格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但一般要保持清晰、简洁和易于阅读。
九种常见的家谱格式
九种常见的家谱格式
1. 血簪家谱:
血簪家谱是最常见的家谱格式,通常按照祖孙正序排列,以男性为主,女性则标注婚配的夫家姓氏。
2. 家族谱:
家族谱是按照同一个祖宗的后代进行排列,包括所有后代的姓名、出
生日期、配偶、孩子等信息。
3. 地区谱:
地区谱是按照某一个地区的所有家族进行排列,其中包括这些家族的
发展历史、族谱、文化特点等内容。
4. 世系谱:
世系谱是按照一个家族的世系关系排列,主要是为了记录家族树的延
伸和发展情况。
5. 改元谱:
改元谱是按照某一位祖先的改元年号进行排列,以记录家族世代的延
续和变化。
6. 分支谱:
分支谱是指将同一个家族的后代按照分支进行排列,主要是为了记录家族在不同地区的分支发展情况。
7. 家谱图:
家谱图是将家族树的图像化表现,以方便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家族发展的历程和世系关系。
8. 纪念录:
纪念录是一种较为简略的家谱,包括主要的家族成员信息以及重要事件、文化传承、家族口传历史等内容。
9. 家训:
家训是对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指导后代继承和发扬家族优良传统和文化精神。
常见的族谱格式
一、常见的族谱格式广东兴宁石卓欣辛卯年欧式:又称瓜藤式、垂珠式,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
欧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优点:亲疏易辨。
缺点:无法提供个人详细信息;空白过多,纸张浪费大。
苏式:又称雁行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
苏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
苏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优点:长幼易辨。
缺点:亲疏难别。
欧式苏式▲另外,通常修谱时采用苏式的,还会同时用上欧式。
比如兴宁石氏四修谱即是前面采用苏式,后面还用了欧式。
欧苏混合式:此谱式采用世代分格,五世一表,直系长辈居上方,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具体记述,介绍该人生殁葬、功名职位、重大事件、配氏等。
优点:既容易辨别亲疏,又能同时方便地查看某人的详细资料。
缺点:十分浪费纸张。
流水式:此谱式不分格,不划线,对于某一上祖来说,先记述其本人的具体信息如生殁葬、配氏、功绩事业、子嗣等,接着记述其长子(长子无嗣则次子,类推)的具体信息,再接着是记述长子的长子……直至嫡长世系记载到某一特定的世代(如五代或十代),再换行记载长子的次子信息至前述的特定世代。
如此类推。
优点:节约纸张。
缺点:世代不划一,体系不整齐;而且很多时候,某上祖的名讳要多次出现,给人一种比较啰嗦的感觉。
欧苏混合式流水式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
优点: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
缺点: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比较凌乱的感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
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
一般家谱的撰写格式
家谱的撰写格式可以因不同的需求和传统习惯而有所
不同。
然而,以下是一般家谱撰写中常见的格式:家谱标题:通常在家谱的最上方中央写上家谱的标题,如“XXX家谱”。
世系表:这是家谱的核心部分,通常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家族成员的世代关系。
世系表包括每个家族成员的名字、生卒年份、配偶、子女等信息。
序言:序言是家谱的开场白,通常由家族长或族人撰写。
序言简要介绍家族的历史、传承、家族成员的贡献等内容。
家族成员简介:对于每个家族成员,通常包括其姓名、生卒年份、配偶、子女、职业、成就等内容。
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家族成员的个人情况和家族的整体发展。
照片和插图:家谱中可以包含一些照片和插图,以展示家族成员的形象和家族的建筑物、祖坟等物件。
附录:附录可以包括一些补充材料,如家族的族谱表、世系图、重要文件等。
在撰写家谱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准确性:确保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特别是在记录家族成员的信息时。
如果存在不确定的信息,应予以说明。
完整性:尽可能完整地记录家族成员的信息,包括生卒年份、配偶、子女等。
如果某些信息无法获取,也应予以说明。
统一性:在撰写家谱时,应遵循统一的格式和规范,以便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家谱的内容。
尊重隐私:在撰写家谱时,应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如果某些信息可能会对个人造成伤害或侵犯个人隐私,应予以保密或删除。
传承文化:家谱是传承家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
在撰写家谱时,应注意传承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并将其传递给后代。
简单的纸质家谱格式样本
简单的纸质家谱格式样本
简单的纸质家谱格式样本为四种格式,那么家谱国际为大家具体讲解的纸质家谱格式。
一、古式家谱格式(竖排版式四种)
1、欧阳修式
欧阳修式家谱格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山右向左排列,五世一表。
用起来很方便。
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可有一些生平记述,主要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2、苏洵式
苏洵式家谱格式又称垂珠体式,其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天系。
3、宝塔式
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潜、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4、牒记式
不用横竖起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
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
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以上四种纸质家谱格式各有特色,根据族人要求来选择那种格式作为自己家谱的格式。
家谱的编写36格式
家谱格式虽有详略之别,然而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内容应不外乎以下36项:1、谱名:顾名思义即家谱的名称。
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源流大典等,可谓名目繁多。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事迹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2、题辞不是每部家谱都有的,大多是皇帝、高官或名人为本家族家谱写的题辞,放在显著位置,目的是光耀门楣。
3、恩荣集中记载历代皇帝对本家族或某些成员的褒奖,包括各种勅书、诰命、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有的还包括皇帝或地方官员为本家族题写的各种匾额。
目的是通过重君恩来彰明祖德,同时反映该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4、目录“目”指篇名或书名,“录”是对“目”的说明和编次。
前人把“目”与“录”编在一起,谓之“目录”。
按照一定次序编排,记录图书的书名、作者、出版、内容与收藏等情况,或列出书刊的篇章等目次,以供读者检索之用的工具。
5、谱序。
即序言。
序,亦称“叙”、“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等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6、谱例。
即凡例。
亦称例言、发凡,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
主要是介绍本谱的编写体例,收录范围,结构特点,各种著录规则,本谱中各类目的立类理由,适用范围,各种可入谱和不可入谱人物的标准,以及诸如如何避讳等行文要求。
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家谱书写格式(推荐5篇)
家谱书写格式(推荐5篇)第一篇:家谱书写格式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24项:1.谱名。
一般称为族谱、家谱、家乘、家志、家传、通谱、统谱、谱录、谱牒、世牒、世谱、世家、世典、宗谱、支谱、房谱、祖谱、故谱、合谱、谱传、真谱、私谱、本书、族系、族讲、石谱、系谱等,也有的称为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恩录、族谱图、大同谱、大成谱、联宗谱、先贤录、传芳集、家传薄、先德传、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源流大典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事迹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2.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
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
4.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
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该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遗像、像赞。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考。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
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8.族规族约。
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9.祠堂。
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常见的四种家谱格式.pdf
常见的四种家谱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
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
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
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
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此种图谱最迟在南宋时期出现,其特点是将始祖置于上方正中位置,后世子孙按辈分依次排列,每一父辈必置于字辈的上方正中,这样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
但宝塔式的缺点是,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不整理的感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
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
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
其优点是世系固定,依次分明,因此有不少家谱采用这一图谱。
以上四种家谱形式都各有特色,这是一般族谱中比较常见的,但也有其它的变化,我们在记述家族世系表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运用,总之,家谱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家谱书写格式
家谱书写格式
家谱是记录家族世系、血缘关系以及重要世事的一种书籍。
下面是一般家谱的书写格式:
1. 封面:封面上应该写明家谱的标题,例如“某某家族家谱”,以及编写者的姓名和编写时间。
2. 编排方式:家谱通常按照世系进行编排,从上至下依次为祖先、子孙等。
每一代人应该按照年龄大小或出生顺序进行排列。
3. 姓名:每个人的姓名应该写在一个方框内,方框上方标注该人的字号、号、谥号等个人信息。
4. 关系:在每个方框之间,应该用直线或斜线连接,表示血缘关系。
男性用实线连接,女性用虚线连接。
夫妻之间使用横线相连。
5. 详细信息:每个人的方框内应该尽可能填写详细的信息,例如出生日期、逝世日期、籍贯、职业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家族历史和成员的生平。
6. 备注:在家谱的末尾可以添加一些备注,例如家族的重要事件、名人事迹等。
7. 图像: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家谱中添加家族成员的照片或肖像画,以便更加生动地展示家族成员。
需要注意的是,家谱的书写格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但应保持整体的清晰、有序和易读性。
简单的纸质家谱格式样本
不用横竖起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以上四种纸质家谱格式各有特色,根据族人要求来选择那种格式作为自己家谱的格式。
简的纸质家谱格式样本
简单的纸质家谱格式样本为四种格式,那么家谱国际为大家具体讲解的纸质家谱格式。
一、古式家谱格式(竖排版式四种)
1、欧阳修式
欧阳修式家谱格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山右向左排列,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可有一些生平记述,主要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2、苏洵式
苏洵式家谱格式又称垂珠体式,其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天系。
3、宝塔式
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潜、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家谱格式大类比
家谱格式大类比有关于族谱怎么编修,这是一个严肃而浩瀚的工程,因为是家谱、族谱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而且还包罗了该家族的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和文化的全过程,实际上是一家之史的最可靠蓝本。
中国家族修谱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多种格式,每种格式又格局特色,目前常用的九种格式分别如下:一、古式家谱格式(竖排版式四种)1、欧阳修式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1007--1072年)在编撰《欧阳氏谱图》中创立的:“谱图之法,断之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
此法,记录人的世系及旁支分支以表格图式进行表述。
”每五世一图,第二图五世至九世,第三图九世至十三世,以下类推,至现存者为止:先人小传叙源主名讳,字号,配偶,仕官,特行,葬地,封赠,享年等。
欧阳修式家谱格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山右向左排列,五世一表。
用起来很方便。
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可有一些生平记述,主要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2、苏洵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1009-1066年)在仁宗至和年间编修本族《苏氏族谱》创立的。
苏洵吸收了欧阳修的编撰方法。
一方面强调从纵的方面,注意诸多父子相继关系,主张五世则迁的小宗之法:另一方面,又强调从横的方面,对兄弟分支加以区别,推崇合备支谱为‘编的大宗谱,推崇大宗之法。
总的是以五世为图,五世之外,亲尽服穷,图表不载,以宗法为则,详近而略远,更进而尊近而旺远,较欧阳氏更为严格。
欧阳修和苏洵创立的五世图式小宗谱法:即欧阳修“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到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苏洵在其“凡嫡于而后得为谱,为谱者皆存其高祖,而迁其高祖之父“,为后吐修谱提供了范例。
欧阳修和苏洵是“唐宋八大家”的著名学者,二人文集流传甚广,其编修的族谱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苏洵式家谱格式又称垂珠体式,其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天系。
常见的四种家谱格式
常见的四种家谱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
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
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
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
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此种图谱最迟在南宋时期出现,其特点是将始祖置于上方正中位置,后世子孙按辈分依次排列,每一父辈必置于字辈的上方正中,这样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
但宝塔式的缺点是,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不整理的感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
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
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
其优点是世系固定,依次分明,因此有不少家谱采用这一图谱。
以上四种家谱形式都各有特色,这是一般族谱中比较常见的,但也有其它的变化,我们在记述家族世系表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运用,总之,家谱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最新最全的家谱格式》
《最新最全的家谱格式》一、谱名一样平常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二、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肯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三、谱例又称凡例,重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方式。
一样平常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必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四、谱论很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
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珍贵资料。
五、恩荣录重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笔墨等。
以表现和夸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赞誉,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六、像赞、遗像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紧张人物的图像资料,一样平常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七、姓氏源流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
它重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八、族规家法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订的、用以束缚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紧张组成部分。
其名称各异,种类许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九、世系、世传记载始祖至撰修该谱时本家族各世代成员的姓氏、生卒年月、科第、妻室、后代、葬地等,是家谱中最紧张最本质的内容。
家谱书写格式
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24项:1.谱名。
一般称为族谱、家谱、家乘、家志、家传、通谱、统谱、谱录、谱牒、世牒、世谱、世家、世典、宗谱、支谱、房谱、祖谱、故谱、合谱、谱传、真谱、私谱、本书、族系、族讲、石谱、系谱等,也有的称为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恩录、族谱图、大同谱、大成谱、联宗谱、先贤录、传芳集、家传薄、先德传、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源流大典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事迹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2.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
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
4.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xx。
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该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遗像、像赞。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考。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
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8.族规族约。
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9.祠堂。
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常见家谱四种格式
常见家谱四种格式四种格式家谱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
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
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
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
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此种图谱最迟在南宋时期出现,其特点是将始祖置于上方正中位置,后世子孙按辈分依次排列,每一父辈必置于字辈的上方正中,这样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
但宝塔式的缺点是,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不整理的感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
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
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
其优点是世系固定,依次分明,因此有不少家谱采用这一图谱。
以上四种家谱形式都各有特色,这是一般族谱中比较常见的,但也有其它的变化,我们在记述家族世系表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运用,总之,家谱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关于家谱编辑格式的诸多内容供大家参考:一、谱名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农村轴子的写法
农村轴子的写法
农村家堂轴子先写左边,按照男左女右的原则,神道左侧写男性祖先,神道右侧对应位置写女性。
农村家谱轴子填写方法:
1、首位为最高辈分,但是由于历史变革,许多老人的名讳已经无从考究,以“供奉历代祖宗之位”代之。
2、有些区域一行为一代,按家族排行顺序依次填写;有些区域一行为两代,同一行中右侧比左侧辈分高。
3、单个牌位的书写:有一些区域按照男左女右的方式,有一些区域是按照中间分开,家族男性挨内,妻室靠外先考妣(尊称自己去世的父母)伯考、伯妣,叔考、叔妣(去世的叔叔伯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24项:
1.谱名。
一般称为族谱、家谱、家乘、家志、家传、通谱、统谱、谱录、谱牒、世牒、世谱、世家、世典、宗谱、支谱、房谱、祖谱、故谱、合谱、谱传、真谱、私谱、本书、族系、族讲、石谱、系谱等,也有的称为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恩录、族谱图、大同谱、大成谱、联宗谱、先贤录、传芳集、家传薄、先德传、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源流大典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事迹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2.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
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
4.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xx。
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该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遗像、像赞。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考。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
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8.族规族约。
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9.祠堂。
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10.五服图。
又称服制图。
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丧服是根据生者与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而穿着的一种服饰。
11.世系考。
这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又称为世系图、世系考、世系记等。
这部分内容为所有中国家谱所共有,因而成为家谱区别于正史、地方志的最明显的标志。
世系表除欧阳修、苏洵所发明的欧式图谱和苏式图谱外,还有两种比较常见:
(1)宝塔式图谱。
这一图谱形式何人所创、创于何时目前尚元定论,不过至迟已在南宋时出现,因此很可能也是南宋人的产品。
(2)牒记式图谱:
这一图谱的特点是分别按世代以文字叙述先人的事迹,既不用线条,也不用图表。
12.传记。
家谱中的传记又称行状、行述、行实、事状、志略等,其体裁有传记、行状、寿文、贺序、墓志、祭文以及抄自史传中的资料,主要载录家族成员中“方行可书”的“忠臣孝子”、“节妇义夫”的事迹和传记资料。
13.谱系本记。
也称作世序、世系录、先世考等,主要内容与世系部分大致相同,记载本族成员的简况即本人名讳、父名讳、排行、字号、生卒年月、寿数等。
14.族产。
记录家族、宗族的集体财产,如祀田、坟地、义庄、学田、义墅、山林、房屋等。
15.契据文约。
专门登载与记录和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管理制度以及宗族、家族内部关于承嗣、婚姻、分家等的文书及契约。
16.坟茔。
记载族中公共坟地的情况,包括墓地图、坟向、祖坟及各支派墓地分布等。
17.名迹录。
记载与本族或族中成员有关的山水桥梁、亭台堂舍、庵寺书院等。
18.任宦记。
记载族中成员历代官宦名人事迹,其内容与传记部分大致相同,包括履历、科第、政绩、功勋、著作、学说等。
19.年谱。
是按照年、月、日专门记载一个人生平事迹的一种体裁。
20.艺文。
收录家族、宗族成员的著述,包括奏疏、殿试文、万言策、诗词和各式文章等。
21.字辈谱。
又称派语、派行诗、行第、派引、排行等,专门登载族内成员姓名排行的字语。
22.领谱字号。
中国古代家谱修好后,在派发给族中成员前,对每部谱都编以号码。
23.xx篇(长生普、xx录)。
指家谱修完后,专门留空白纸数页,留待后世子孙续,以示绵延不绝。
24.纂修、捐资人名。
家谱的纂修或续修,是家族、宗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许多人员,且须动员全族成员捐款助修。
以上是家谱的基本格式。
一部家谱也许不可能将上述基本格式全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谱序、凡例、世系图、传记、家规、艺文、字辈谱等肯定会有,家谱也正是凭借上述内容将家族的历史渊源、迁徙情况、历代英贤等保存下来,并流传后世。
其实一部完整的家谱,就是一部家族史或宗族百科全书。
通过这部家谱,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化、居地变迁、婚姻状况,该家放成员在科第、官职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该家族的经济情况和丧葬、礼典、家规、家法等典章制度等。
而家谱也正是将这些内容以书、图、志、表、史的形式记录下来,是与正史与方志并列的三大文史宝库,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