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利润的核算方法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

任务一 了解利润分配
1.收益是企业实现财务目标的基础 收益是一项综合性指标, 它能较为全面地
反映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 企业的经营管 理水平、市场拓展能力、成本费用的支出、 各种财务风险等都会在企业收益上得以实 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 的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利润与 风险的最佳组合。企业只有保证充足的收 益, 才能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 保障企业 债权人、股东的权益。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了解利润分配
3.收益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 企业经营以扩大规模、扩大生产、不断增
加企业价值为目标。企业规模越大, 经济 效益往往越明显, 财务状况也越安全。企 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可以依靠新的外源融资, 例如追加贷款、发行新的企业债券等, 也 可以依靠内源融资, 例如吸收股东的进一 步投资等。但是企业自身的留存收益相对 其他融资方式而言成本最低, 也最便捷和 可靠。在经营状况良好的前提下, 如果企 业每年能够获取相对高额的利润上一, 页积下累一较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学习情境十二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 算
政府补助收入,具体包括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 相关的政府补助。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 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 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而应当确认为递延 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 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 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 的损益(营业外收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学习情境十二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 算
本年利润是净利润吗?

本年利润是净利润吗?本年利润是净利润吗?本年利润不等于净利润,本年利润的数额与净利润相同,但是概念不同,净利润是企业交税后的净额,利润的分配就是在这基础上展开的,而本年利润是个对比帐户,用来反映企业一年中收入和费用并计算企业净利润的。
本年利润是指企业某个会计年度净利润(或净亏损),它是由企业利润组成内容计算确定的,是企业从公历年1月份至12月份逐步累计而形成的一个动态指标。
本年利润是一个汇总类账户。
其贷方登记企业当期所实现的各项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等;借方登记企业当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与支出,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净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
未分配利润在以后年度可继续进行分配,在未进行分配之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从数量上来看,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和分出的利润后的余额。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二是未指明特定用途的利润。
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本年利润与未分配利润的之间是什么关系?1、“本年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在会计核算中,将发生的各项费用和收益全部计入各有关收益、费用账户。
期末,将各收益类账户的贷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记各收益账户,贷记“本年利润”账户;同时将各成本、费用和支出类账户的借方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借记“本年利润”账户,贷记各成本、费用和支出类账户。
转账后,“本年利润”账户如为贷方余额,反映本年度自年初开始累计发生的净利润。
反之,如为借方余额,反映本年度自年初开始累计发生的净亏损。
年度终了,将“本年利润”账户的全部累计发生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若为贷方余额(净利润),则借记“本年利润”账户,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若为借方余额(净亏损),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贷记“本年利润”账户。
利润的核算PPT课件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数 =500+43=543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543 ×25%=135.75
应付税款法
(1)期末计算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费用 1357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357500
(2)实际上缴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357500 贷:银行存款 1357500
永久性差异
由于税法和现行会计准则条件不同,造成了会计 利润和应税利润的差异,按差异性质分为:永久性差 异、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 润与纳税所得额之间由于计算口径不同而产生的 差额,这种差额在本期发生,并不在以后各期转 回。
永久性差异
造成永久性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利润计量是企业进行财务预测的重要手段。
利润计量是企业经营效率的衡量标准。可以反映企业 经营管理者的工作业绩和经营效率,可以作为衡量其 业务能力的标准。
利润的构成
企业的利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实现的各种收 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并加上各种利得和减去损失后的 余额。
企业的利润包括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所得税等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 净利润=利271250 贷:所得税费用 1271250
纳税影响会计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 额之间的暂时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 分配到以后各期。
分析:
➢企业的非公益性捐赠支出、税收滞纳金会计上按规定列入
“营业外支出”处理,税法上要照章纳税不准扣减计税利润
➢对国库券的投资所取得的利息收益,属于国家免税对象,
利润及利润分配

言:《企业会计准则》第五十四条规定:“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新企业会计制度第106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新旧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对于利润及利润分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第一节利润一、利润的构成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利润相关计算公式如下:(一)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中: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例1】企业销售商品交纳的下列各项税费,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有( )。
-A.消费税 B.增值税 C.教育费附加 D.城市维护建设税【答案】ACD【例2】某企业20×7年2月主营业务收入为1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80万元,管理费用为5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为2万元,投资收益为1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当月的营业利润为( )万元。
A. 13 B.15 C.18 D.23【答案】D【解析】营业利润=100-80-5-2+10=23(万元)。
(二)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其中: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3.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

二、账户
• 设置“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账户
• “本年利润”:贷方汇集全部收入和利得,借方 汇集全部费用或损失。年终要将本账户反映的净 利润或净亏损转入“利润分配”账户的“未分配 利润”明细账户,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
• “利润分配”:借方登记利润分配的去向和从 “本年利润”转入的亏损数额,贷方登记从“本 年利润”转入的全年实现的净利润以及亏损的弥 补情况。
第六节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的形成与分配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
2.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4.利润的分配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 余公 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企业一般应按月计算利润,按月计算利润有困难的企业,可以按季或者按年计算利润。
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计算每一会计期间的所得税费用,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计算交纳所得税。
对于实现的利润分配情况,企业应当分别核算,利润及利润分配各项目应当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或提取的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分配的优先股股利、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分配的股股利、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以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期末末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等,均应当在利润分配表中分别列项予以反映。
以下对所得税的核算、本年利润的核算与结转以及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分别进行阐述。
一、所得税的核算(一)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随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和税前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财务会计和所得税会计逐步分离,企业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核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也1/ 13逐步扩大。
这些差异按其产生原因及其性质又可以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两类:1.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
永久性差异有以下几种类型:(1)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不确认为收益。
(2)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
(3)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则不允许扣减。
(4)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则允许扣减。
2.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
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
利润的核算利润形成的核算

利润的核算利润形成的核算
(2) 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施工企业利润形成的核算,除涉及"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
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 出"等科目外,还涉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本年利润 "科目。 营业外收支的核算。为了总括地核算和监督营业外收支的发生和 结转情况,施工企业应设置: 1) "营业外收入"科目。它属于损益类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取得 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其贷方登记企业取得的各 项营业外收入;借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营业外收入 总额;期末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本科目应按营业外收入项 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 "营业外支出"科目。它属于损益类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发生 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其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 项营业外支出;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营业外支出 总额;期末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本科目应按营业外支出项 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利润的核算利润形成的核算
(3) 利润形成的核算 为了总括地核算和监督净利润(或亏损)的形成情
况,施工企业应设置"本年利润"科目。它属于所 有者权益类科目。其贷方登记期末转入的"主营 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 业外收入"、"补贴收入"等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 借方登记期末转入的"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 务税金计附加"、"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 税"等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本科目年末贷方余 额反映企业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年末借方余额反 映企业本年发生的亏损总额。年度终了,应将本 科目的余额全部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 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本年利润的核算【会计实务优秀文档】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可以打赏购买全文!
本年利润的核算【会计实务优秀文档】
内容释义
企业应设置本年利润科目,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期末企业应将各损益类科目的金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如为贷方余额,表示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借方余额,表示当年发生净亏损。
年度终了,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结出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并将其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末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则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业务要点
会计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有表结法和账结法两种。
1.表结法
在表结法下,各损益类科目于每月末只需结计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未累计余额,不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只有在年末时,才将全年累计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但是,每月月末要将损益类科目的本月发生额合计数填入利润表的本月数栏,同时将本月末累计余额填入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栏,通过利润表计算反映各期的利润(或亏损)。
在表结法下,年中损益类科目无须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从而减少了转账环节和工作量,同时又不影响利润表的编制及有关损益指标的利用。
2.账结法。
本年利润属于什么会计要素_本月实现的利润属于什么会计科目

本年利润属于什么会计要素_本月实现的利润属于什么会计科目本年利润,在会计要素分类中属于利润要素,通过对损益类科目的汇总和结转,最终核算的是利润,在年末结转至利润分配后,本年利润科目无余额。
在会计科目分类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类,在资产负债表中,本年利润是归集到所有者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的。
科目代码与所有者权益类代码第一位相同。
2本年利润属于什么科目本年利润是权益类科目。
是一个汇总类账户。
1、其贷方登记企业当期所实现的各项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等;2、借方登记企业当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与支出,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净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
借贷方发生额相抵后,假设为贷方余额则表示企业本期经营经营活动实现的净利润,假设为借方余额则表示企业本期发生的亏损。
3本月实现的利润属于什么会计科目本年利润是指企业某个会计年度净利润(或净亏损),它是由企业利润组成内容计算确定的,是企业从公历年1月份至12月份逐步累计而形成的一个动态指标。
本年利润是一个汇总类账户。
其贷方登记企业当期所实现的各项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等;借方登记企业当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与支出,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净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
借贷方发生额相抵后,假设为贷方余额则表示企业本期经营经营活动实现的净利润,假设为借方余额则表示企业本期发生的亏损。
4会计分录中的净利润是属于哪个科目的一、"本年利润'科目期未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
(假设为借方余额则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设置了成本类科目4103号"本年利润'。
本年利润怎么算出来的

本年利润怎么算出来的
本年利润的计算是指在某个财务年度内,企业或个体经
营者通过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与发生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
利润是衡量企业或个体经济获益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或个体经营的盈亏状况。
利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利润 = 收入 - 成本 - 费用
其中,收入指的是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在财务年度内通过
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所带来的收入。
成本指的是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直接成本,如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
费用则是与经营活动相关的间接成本,如租金、工资、广告费等。
在计算利润时,需要确保收入、成本和费用都是在同一
个财务年度内发生的,并且按照财务会计准则进行合理的确认和计量。
此外,还要注意将收入、成本和费用进行准确的分类和归集,以便于对企业或个体经营的盈亏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利润,企业或个体经营者通常还需要
编制财务报表,如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等,以便于对收入、成本和费用进行总结和汇总。
这些财务报表对于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经营状况、制定经营策略,以及评估企业或个体经营的盈利能力和健康状况。
总之,本年利润是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在财务年度内通过
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与发生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
通过
准确计算和分析利润,可以为企业或个体经营者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指导,以便于优化经营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年利润二级科目

本年利润二级科目概述本年利润二级科目是会计科目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记录和分析企业在本年度内实现的利润情况。
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指标之一,反映了企业经营的盈亏状况和经济效益。
本年利润二级科目的设置和使用,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年利润二级科目的分类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本年利润二级科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营业收入类:包括销售收入、服务收入、租金收入等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收入项目。
2.营业成本类: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成本项目。
3.营业税金及附加类: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税费项目。
4.销售费用类:包括广告费用、业务招待费用、销售人员工资等与销售活动相关的费用项目。
5.管理费用类:包括行政办公费用、薪酬福利费用、研发费用等与企业管理活动相关的费用项目。
6.财务费用类:包括利息费用、汇兑损益、投资收益等与企业资金运作和投资活动相关的费用项目。
7.资产减值损失类:包括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存货跌价损失等与企业资产价值下降相关的损失项目。
8.其他收益类:包括非经常性收益、政府补助等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其他收益项目。
本年利润二级科目的重要性本年利润二级科目的设置和使用,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1.提供经营决策依据:通过对本年利润二级科目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比如,通过对不同产品销售收入和成本的分析,可以评估产品的盈利能力,从而决定是否继续生产和销售该产品。
2.监控经营绩效:本年利润二级科目可以帮助企业监控经营绩效,及时发现经营问题和风险。
比如,通过对管理费用的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成本控制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3.展示财务状况:本年利润二级科目的使用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提供给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参考。
比如,通过对财务费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评估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
用友结转本年利润设置步骤

用友结转本年利润设置步骤一、审查账目准确性在结转本年利润之前,首先需要对公司的财务账目进行审查,确保账目的准确性。
这包括检查各项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的记录,以及确认各项账目是否已经及时入账和核实。
二、决定结转比例用友需要根据公司的财务政策和经营情况,决定本年利润结转的比例。
结转比例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公司的发展需求、税务政策和股东利益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公司会将一部分利润用于再投资,而将另一部分利润用于分配给股东。
三、编制结转凭证根据结转比例,用友需要编制相应的结转凭证。
结转凭证包括借方和贷方两个部分,借方记录本年利润的结转金额,贷方记录相应的资金来源或资产增加。
编制凭证时需要遵循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确保凭证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四、执行结转操作完成凭证的编制后,用友需要执行实际的结转操作。
这包括将结转凭证录入财务系统,更新相应的账户余额和科目余额。
同时,用友还需要及时进行备份和存档,以备查阅和审计之用。
五、生成结转报表结转操作完成后,用友需要生成相应的结转报表。
结转报表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这些报表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对于管理层和股东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六、公示和披露用友需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结转本年利润的结果进行公示和披露。
这包括在公司的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以及向相关部门和股东发送通知。
公示和披露的目的是保障信息透明度,维护公司的信誉和声誉。
通过以上步骤,用友能够有效地完成本年利润的结转设置。
这不仅有助于公司财务管理的规范和科学,还能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用友还需不断优化和改进结转流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业务需求。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集10-13章(打印)

第十章负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费用,计入财务费用的是()。
A.固定资产办理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利息B.支付的购买短期债券的手续费C.支付的银行承兑手续费D.筹建期间的长期借款利息2.企业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如无款支付,则应将其转入()账户。
A.短期借款B.应收账款C.应付票据D.应付账款3.企业确定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经批准予以注销,转入()。
A.产品销售收入B.其他业务收入C.营业外收入D.资本公积4.划分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依据是()。
A.偿付期限的长短B.偿还能力的大小C.数量金额的多少D.综合以上条件区分5.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付的租赁费,应作为长期负债记入()账户。
A.其他应付款B.应付账款C.长期应付款D.其他应交款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属于一般纳税企业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核算应设置的专栏()。
A.进项税额B.销项税额C.已交税金D.未交增值税2.长期借款利息费用可能计入( )账户。
A.在建工程B.财务费用C.长期待摊费用D.管理费用3.根据借款费用准则,下列借款费用中,不予以资本化的有()。
A.为投资而发生的长期借款费用B.清算期间发生的长期借款费用C.项目购建期间发生的长期借款费用D.项目筹建期间发生的注册登记费4.专门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有()。
A.预提B.摊销C.费用化D.资本化6.下列属于非流动负债的是()A.预计负债B.应付职工薪酬C.应付债券D.预收账款三、业务题习题一(一)目的:练习应交增值税的核算。
(二)资料: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企业,其产品的增值税率为17%,其他未及事项均按税法有关规定处理。
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购买生产用材料一批,买价500 000元,增值税85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2.8月1日购进生产用材料一批,买价300 000元,增值税51 000元,款项用商业汇票结算。
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面值为351 000元,期限为6个月,票面利率为6%;3.向其他单位捐赠产品一批,成本80 000元,计税售价100 000元;4.销售产品一批,售价1 000 000元,收取增值税170 000元,货款及增值税均未收到;5.在建工程领用产品一批,成本250 000元,计税售价300 000元;6.上缴增值税71 000元,其中11 000元为上月份应交的增值税,60 000元为本月应交的增值税;(三)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财务管理利润管理}利润形成及分配核算

方案比较分析(根据案例提供的资料)
方案一:办公司
营业收入 480 000
减:营业成本 260 000
营业税金 24 000
其他费用 144 000
利润
52 000
方案二:做公务员 薪酬收入 30 000 租金收入 20 000 减:折旧费 4 000
3.计算全年净利润
本年利润
12月月初余额74 705 本月发生额 108 718.50 本月发生额 113 218.50
1 125 发生额合计110 203.50
发生额合计 113 218.50 年末余额: 78 080
(全年净利润)
例2:张士达原在某事业单位任职,月薪2 500元。2008年年初他 辞去公职,自筹资金50 000元、从银行借入50 000元(年利率 为3%)投资开办了一个公司,从事餐饮服务业务。该公司开 业一年来,有关收支项目如下:
{财务管理利润管理}利润形成及分配核算
一、利润的构成
利润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 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 单步式 收入-费用=利润
★● 多步式(按功能列示) 1.营业利润 2.利润总额 3.净利润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期间费用)+投资净收益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3.支出类账户: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本年利润”账户:核算企业一定时期实 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所有者权益类账 户,财务成果计本算年类利账润户)。
期末转入的各项支出 期末转入的各项收入
余额:净亏损
余额:净利润
利润形成及分配会计实务

第一节利润形成的核算一、利润的概念及组成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因此,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企业利润的构成与计算分为三个层次: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一)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这种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的日常业务,具有经常性、稳定性的特点,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其计算公式如下: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1)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2)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3)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所交纳的相关税费总额,包括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4)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是企业的期间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
(5)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总额,包括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
(6)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7)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二)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指税前利润,也就是企业在所得税前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的总成果。
企业的利润总额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营业利润)、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其计算公式如下: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其中,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主营业务成本转入本年利润

主营业务成本转入本年利润1、问:会计初学者求教,主营业务成本的借方表示的是提供主营业务发生的费用,...答:贷方就是把借方累计发生的金额结转哈即:借:本年利润-主营业务成本贷:主营业务成本-结转(当月借方累计发生额)这样一来就反映到本年利润里面的借方去了,之后所有的损益项目都要结转到本年利润里面去的,收入性质的转入到本年利润的贷方...2、主营业务成本的结转问: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我知道是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结转的意思不...答:我这样来说说,看能不能理解: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把什么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是把“库存商品”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中,所以贷方是:库存商品。
因为有销售,就要结转成本,所以把这个结转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而这个“成本”是“库存商品”;结转...3、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数问:本月收入8000,车间领用材料4000,固定资产计提折旧4000,车间工人工资5...答:1、借:生产成本: 4000 贷:原材料 4000 2、借:制造费用: 9000 贷:累计折旧 4000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5000 3、借:生产成本 9000 贷:制造费用 9000 4、借:库存商品 13000 贷:生产成本13000 5、都销售了的话借:主营业务成本13000 ...4、主营业务成本为什么结转成利润答:本年利润科目是用来计算在一个期间内的盈利或是亏损,主营业务成本是用来核算一个企业的成本,只有与收入一起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如果是收入多在贷方就是盈利,是成本费用多在借方就是亏损。
利润profit 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5、为什么有主营业务收入就要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这里...答:有主营业务收入就要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这是一定的,因为卖出去的价与成本价是不一致的,所以做账时要分两笔分录,分别计录销售价与成本价。
分录是: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6、哪些账户是要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的?答:因为主营业务成本是相对于主营业务收入来说的,也就是说有收入就有成本;它是用来核算企业销售商品日常活动而发生的成本,期末要转入本年利润。
各种利润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各种利润的含义和计算方法2008-11-12一、毛利是商品实现的不含税收入剔除其不含税成本的差额,因为增值税是价税分开的,所以特别强调的是不含税,,现有进销存系统中叫税后毛利。
1.毛利计算的基本公式是: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2.不含税售价=含税售价÷(1+税率)3.不含税进价=含税进价÷(1+税率)4.从一般纳税人购入非农产品,收购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17%进项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5.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其从税务局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4%进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6.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时按 17%交纳销项税额。
7.总的来说,增值税是一种价外税,它本身并不影响毛利率,影响毛利率的是不含税的进价和售价。
要正确计算毛利率,只要根据其商品的属性,按公式换算成不含税进价和售价就可以了。
二、净利:是指毛利减掉所有的费用及税额所剩下的利润。
三、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它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利润。
其内容为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扣除期间费用之后的余额。
其中主营业务利润等于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应负担的流转税,通常也称为毛利。
其他业务利润是其他业务收入减去其他业务支出后的差额。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四、本年利润的会计分录四步做:一、先结转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借:其他业务收入借: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二、结转成本、费用和税金: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其他业务支出贷:营业费用贷:管理费用贷:财务费用贷:营业外支出贷:所得税三、结转投资收益:净收益的:借:投资收益贷:本年利润净损失的:借:本年利润贷:投资收益四、年度结转利润分配:将本年的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如果是亏损: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本年利润五、未分配利润(1)按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帐户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提取盈余公积金15%其中法定公积金10%法定公益金5%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积金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贷:盈余公积——法定公积金贷: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3)根据股东会决议可以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股东会定比率)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贷:盈余公积——任意公积金(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股东会定票准借:利润分配——分配股东利润贷:应付利润(5)将利润分配的所有明细科目全部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益金\任意公积金\向股东分配利润等明细科目六、税前利润=利润总额七、利润分配,是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顺序,在国家、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的分配。
表结法和帐结法的区别

表结法和帐结法的区别1、账结法:就是每个会计期间(即月结时)通过编制转帐凭证将损益类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损益类科目月末不留余额,资产负债表上本年利润科目填列的是科目实际余额。
2、表结法:就是在1—11月份间,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在账务处理上暂不结转至“本年利润”,而是在损益表中按收入、支出结出净利润,然后将净利润在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行中列示。
到12月份年终结算时,再将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结转后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为0。
3、它们之间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1)计算利润的过程相同。
两种方法都是根据计算期末算出的当期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通过损益类会计科目将其余额转入到“本年利润”会计科目内,具以结出损益的方法。
其计算利润的过程是一致的。
(2)使用的会计科目相同。
无论采用表结利润法还采用帐结法,都使用损益类中的所有会计科目和“本年利润"科目。
企业实现的利润(亏损),一律通过“本年利润”科目进行核算。
即期末将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3)结帐时间的内涵不同。
两种方法对损益类科目的结算时间虽然都规定在“期末”,但其内涵不同,表结利润法对“期末”的涵义是指“年末”,而结帐利润法对“期末”的涵义是指“月末”。
(4)对利润进行核算的会计处理程序不同。
表结利润法,每月结帐时,损益类各科目的余额不需要结转到“本年利润"帐户内,只有到年度终了时,再采用此方法将损益类各帐户的全年累计余额转入到“本年利润"帐户。
“本年利润”科目平时不用,年终时才使用。
帐结利润法,是新会计制度未颁布前企业常用的,也是唯一的计算结转利润的方法。
新会计制度颁布后,企业可在两种方法中任选一种。
采用此方法,每月终结帐时,将损益类各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帐户中,通过“本年利润”科目结出本月份利润(亏损).每月都要重复使用损益类科目和“本年利润”科目进行当期盈亏的计算和结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业务收入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2)期末,将“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年度终了,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作相反会计分录,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应无余额。
本年利润的会计分录如下:
(1)期末,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本年利润科目
核算方法
企业应设置“本年利润”会计科目对本年利润进行核算与账务处理。“本年利润”科目核算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期末结转利润时,应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分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将“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分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科目。将“投资收益”科目的净收益,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如为净损失,作相反会计分录。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
(3)将“投资收益”科目的净收益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4)将“投资收益”科目的净损失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本年利润
贷: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