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民居建筑特色
江南民居
江南民居的类型和特色城规082 何祺108053056“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人居环境和粉墙黛瓦、灵秀内敛的江南民宅有着厚重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过去一直是人们理想中的人间天堂。
江南通常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的南部、浙江的北部。
这里河湖密布、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茶之府。
江南民居主要根据风俗、地理位置等条件主要分为苏、浙、沪、徽。
江苏民居主要以苏州为代表,苏州有“东方威尼斯“之称,那里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房屋依水而建,门、台阶、过道道均设在水旁,民居自然被融于水、路、桥之中,多楼房,砖瓦结构为主。
青砖蓝瓦、玲珑剔透的建筑风格,形成了江南地区纤巧、细腻、温情的水乡民居文化。
由于气候湿热,为便于通风隔热潮防雨,院落中多设天井,墙壁和屋顶较薄,有的有较宽的门廊或宽敞的厅阁。
去实地实习过程中也深深感觉到苏州民居的特色,大户人家的奢华院子,小户人家的台阶砖瓦,都是江南民居的典型代表,是属于水乡民居,其实浙江也可以算是水乡民居,和苏州的特色大同小异。
位于长江口的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经济发达,住宅质量较好,多为砖瓦结构楼房,式样新颖美观大方,建筑风格充分显示出人文因素的影响,颇有“海派”文化的影子。
江南民居最好辨别和有特色的当属徽派建筑,也是个人感觉最好的特色建筑形式。
村落选址在徽派建筑是十分重要的,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皆备的条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村落多建在山之阳,依山傍水或引水入村,和山光水色融成一片。
住宅多面临街巷。
整个村落给人幽静、典雅、古朴的感觉。
民居布局和结构紧凑、自由、屋宇相连,平面沿轴向对称布置。
民成多为楼房,且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单元,组成全户活动中心。
一般民居为三开间,较大住宅亦有五开间。
随时间推移和人口的增长,单元还可增添,符合徽州人几代同堂的习俗。
建筑形象突出的特征是:白墙、青瓦、马头山墙、砖雕门楼、门罩、木构架、木门窗。
江南民俗文化探秘
江南民俗文化探秘江南地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域,一直以来都是文化繁荣的地方。
在这里,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秘江南民俗文化的奥秘。
一、走进民居江南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风景线。
江南民居的外围常常是高墙深院,被篱笆、院门、门楼等结构所围。
院门是江南民居很重要的一部分,有着独特的特点。
江南民居一般都是小桥流水、曲径通幽、花园错落有致,非常漂亮。
二、闻香识茶江南人向来喜欢喝茶。
夏日,江南地区的艳阳天里,闲逛街头巷尾,不难找到口感醇厚、芳香四溢的茶馆。
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江南茶叶,还可以体验到江南人的生活方式和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茶艺表演、品茗、买茶、品茶配菜等环节,为江南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三、赏花品月江南四季如春,景色怡人。
春天,桃花、梅花的盛开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夏天,荷花与睡莲错落有致,不失清新与雅致;秋天,金秋时节,菊花绽放、牵牛花盛开,美不胜收;冬天,梅花孤零零地在冰雪中含苞待放,为大自然增添一份韧性和美丽。
四、欣赏表演江南人生活情趣丰富多样,包括有音乐、舞蹈、民间戏曲、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如苏州最有名的园林——拙政园内,不仅有着美不胜收的景点和建筑,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艺术表演和文化活动。
从民间说唱到盛大的音乐演出,无不深深地捕获人们的心灵。
五、品尝美食江南风味也是独特的。
无论是苏州的小笼包、杭州的龙井虾仁、南京的盐水鸭、无锡的锡兰酥油茶、浙江的乌龙面包,都是值得品尝的。
在江南的小街小巷里,总有一些小店饱含了家乡的风土人情,这些小店里的美食,让人回味无穷。
有时候,只需要到江南一处小餐馆坐坐,品尝当地的小吃美食,就能领略到江南人的热情和友善。
江南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是不少人心目中的美好记忆。
当人们沉浸在丹青妙手、飘逸曲舞、喝着香甜的茶,品尝着美味佳肴之中时,那才是真正的江南。
江南民居建筑特色
江南民居建筑特色作者:李聪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21期摘要:“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人居环境和粉墙黛瓦、灵秀内敛的江南民宅有着厚重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过去一直是人们理想中的人间天堂。
关键词:江南民居;建筑特点江南民居建筑大多沿着一条不宽的河流基于原有的地势修建,择水而居,缘河而筑,两旁窄小蜿蜒的街道,河上数目众多的桥梁,街河平行、路桥相接,建筑物分布在河流和街道两侧,形成了江南城镇的基本骨架。
江南民居往往与园林合二而一,凡宅必有园,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生活模式和居住模式。
江南民居建筑特点是黑瓦、白墙、砖石木构,干栏式建筑。
骑楼是江南传统民居常见的一种模式,它临河沿街,在河沿的廊柱间设有栏干可依的长条凳,形成一条给住户及路人遮风避雨、歇脚荫凉、人际沟通的水榭式街廊。
过街楼在江南乡镇常见,借空间不碍交通,连通街两边楼房成一体。
江南水乡民居在单体上以木构一、二层厅堂式的住宅为多,为适应江南的气候特点,住宅布局多穿堂、天井、院落。
构造为瓦顶、空斗墙、观音兜山脊或马头墙,形成高低错落、粉墙黛瓦、庭院深邃的建筑群体风貌。
水乡多河的环境出现了水巷,小桥,驳岸,踏渡,码头、石板路、水墙门、过街楼等等富有水乡特色的建筑小品,组成了一整套的水乡居住环境。
江南民居多为二层楼,二层底楼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其实是防潮,也是在沿河有限空间扩张居住面积的一个手段。
江南水乡居民背水临街,一般楼下临街处为前,面水处为后,前面楼下为店铺,楼上为住房。
居民左右邻接以风火墙相隔断,留出适当距离作通道河渠交通用。
临水居民宅院式房屋居多,宅院的高墙大门后有天井、楼房,宅院一般有两组、三组不等,内有厅堂、厢房、穿堂、天井、后院等。
建筑装饰丰富,材料以木、砖、石为主。
有花窗、隔扇、雕梁及砖雕等。
门楼以砖雕为主,隔扇以木构为主,花窗有木构,也有砖瓦、砖雕结构等等。
江南民居建筑临河街面的门面不太宽,通常一户一个开间,大约隔十几户人家就会开出一条长长的弄堂。
无锡特色民居详细介绍
无锡特色民居详细介绍无锡特色民居是中国江南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建筑,被誉为“小桥流水人家”。
无锡特色民居以其古朴典雅的外观、精巧细致的内部结构和独特的园林景观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锡特色民居的历史渊源、建筑特点以及文化内涵。
一、历史渊源无锡特色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的无锡已经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城市。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无锡成为了运河交通的枢纽,吸引了大量商人和手工业者前来定居。
这些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适应生活和经商需要,开始在无锡兴建特色民居。
这些民居在建筑风格和布局上融合了南北方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无锡建筑风格。
二、建筑特点1.外观特点:无锡特色民居外观古朴典雅,常常采用黑瓦白墙的颜色搭配,给人一种朴素典雅的感觉。
屋顶多采用硬山顶和硬山架结构,使得整体建筑更加稳固耐用。
2.内部结构:无锡特色民居内部结构精巧细致,常常包含庭院、厅堂、花厅、楼阁等空间。
庭院是整个民居的核心,常常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出一片宜人的景色。
厅堂是家人聚会和招待客人的地方,常常布置精美,以展示主人的财富和地位。
花厅则是家人休息娱乐的场所,常常有精美的花窗和雕刻,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
楼阁则是家人居住的地方,常常分为上下两层,楼阁内部装修精美,常常有精美的木雕和屏风。
3.园林景观:无锡特色民居不仅注重建筑本身,还注重园林景观的布置。
民居周围常常有精心设计的园林,其中包括假山、池塘、花坛等。
园林景观的布置使得整个民居更加宜人,给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三、文化内涵无锡特色民居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无锡特色民居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家庭的温馨和团结。
在民居中,家人常常围坐在一起,共进晚餐,互相交流,加深了亲情和友情。
此外,无锡特色民居还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在民居的装修和摆设中,常常可以看到传统的字画、瓷器和家具,这些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
在现代社会,无锡特色民居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无锡特色民居成为他们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建筑空间论文: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
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设计艺术的伦理学目标是使人的生活环境更加优美、宜人,生活行为更加健康、文明。
清雅恬淡的江南人在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具有独特江南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在选址、用材、建筑组织与布局、色彩与空间美学上,都满足了设计伦理思想诉求。
江南传统民居在地域上是指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传统民居。
这些地区多山多水,多河湖多河道,地势平缓。
江南人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创造了具有独特江南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
江南传统民居在结构上是砖瓦结构和砖木结构形式,这主要是因为江南地区气候炎热多雨,太阳辐射强,砖木结构的建筑比较符合环境需要;同时,这个地区河流湖泊众多,形成密集的河网河道,房屋沿着河道呈带状,以水为轴线展开,独有如“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风韵;此外,这个地域的文化底蕴丰厚,文人雅士讲究造园,园林艺术独树一帜。
总之,从江南传统民居建筑以及内外空间环境的构建,反映了中国传统人本思想和人居环境的生态观念。
一、建筑选址——“风水说”为依据的建筑生态环境观中国的风水学的内涵是探究建筑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目标是寻一处生态、水土和气候都适合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背山面水”是最简单直接的风水理论之一。
古代的风水学说包括“形势”和“方位”两种。
丁芮朴在《风水祛惑》中说:“风水之术,大抵不出形势、方位两家。
言形势者,今谓之峦体;言方位者,今谓之理气。
”这里的“峦体”的“体”,简单的理解,即是山,“理气”的“气”,即是水。
古代风水师的工作,是通过观察自然环境状况,分析自然环境构成的要素,如山脉、河流、树木、风向、气流和星象等,推断出适合人居住的村落或房屋的位置与朝向。
依据风水学说,在村庄、房屋的选址上,山和水是关键要素。
有山必有木,无木之山或者木不够茂盛的山都是不太适合人居住的。
木材是造房屋必须的材料,木材也是生火煮食物的来源;山还是最好的屏障,不仅遮挡风沙,还能够抵御外敌。
水,有水就有气,水不仅为农耕生活提供灌溉和饮用,还可以调节气候环境。
江南风古建筑赏析案例
江南风古建筑赏析案例“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这是典型的江南景观。
洒落在江南的古建民居随处可见,已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象征。
然而,如今的它们在商业化的侵蚀下,也慢慢的失去了“生活”的味道。
江南地域的古建民居多为面水民居,建于濒河街巷的一侧,排列成线,宅前一面平行为巷,巷的一面紧贴河岸。
也有深宅大院,前巷通后巷,几落几进,围以高墙,此种民居中多有备弄连廊。
亦有园林宅第,如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原均为私家宅第的游憩之所,园中房舍厅堂也原本是主人园居生活的载体。
江南古建民居的富丽与厚重、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往往积淀在那些丰富多彩的木雕、砖雕、石雕与灰塑上,与徽派建筑中繁琐复杂的雕刻不同,江南的建筑中的雕刻更加精致与秀美,平添了文化的气息。
木雕是古民居中最普遍的雕刻,大多在梁、枋、抱梁云、山雾云、梁垫、云头、棹木、琵琶撑、垫拱板、夹堂板、飞罩、落地罩、各式门窗、裙板等处。
江南的古民居木梁架上的图案多雕以花卉飞禽,长短窗则除花草树木、四时鲜果、飞禽走兽外,还有人文典故等。
砖雕在古民居中往往施于门楼、垛头、照壁、地穴、月洞等处,其中又尤以砖雕门楼上的最为精彩纷呈。
砖雕用料多是苏州陆慕所产细料方砖,其颗细腻、质地密实,扣之有金属声,人称“金砖”,因一度专供京城皇家专用,又名“京砖”。
石雕在古民居中最为朴素,一般在柱础、砷石、石栏、井圈、牌坊等处。
用料大都是苏州市郊所产的石灰石(青石)、花岗石(金山石),其中石灰石硬度不如花岗石,所以也更容易雕刻,现存的石雕也多以石灰石为主。
受生产工艺的限制,元明两代多用石灰石,清代多用花岗石。
灰塑(又称泥灰堆塑或堆雕)在古民居中常施于屋脊、竖带、山墙山尖(常见为歇山之山尖,通常称之为“山花”)、宝顶、戗根、吞头、垛头、混水门楼、漏窗等处。
灰塑是一种堆叠的雕刻方法,首先做好骨架并用铁钉连接固定,然后堆纸筋灰塑成所需图案,在古民居每个部位发挥一定的装饰作用。
江南民居建筑特色
江南民居建筑特色江南民居往往与园林合二而一,凡宅必有园,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生活模式和居住模式。
江南民居建筑特点是黑瓦、白墙、砖石木构,干栏式建筑。
江南水乡民居多傍河道而筑,故有旱街和水街。
水街上的桥是连通两岸旱街的纽带,各式桥型亦是水街特有的景观。
骑楼是江南传统民居常见的一种模式。
它临河沿街,在河沿的廊柱间设有栏干可依的长条凳,形成一条给住户及路人遮风避雨、歇脚荫凉、人际沟通的水榭式街廊。
过街楼在江南乡镇常见,借空间不碍交通,连通街两边楼房成一体。
江南水乡居民背水临街,一般楼下临街处为前,面水处为后,前面楼下为店铺,楼上为住房。
居民左右邻接以风火墙相隔断,留出适当距离作通道河渠交通用。
临水居民宅院式房屋居多,宅院的高墙大门后有天井、楼房,宅院一般有两组、三组不等,内有厅堂、厢房、穿堂、天井、后院等。
建筑装饰丰富,材料以木、砖、石为主。
有花窗、隔扇、雕梁及砖雕等。
门楼以砖雕为主,隔扇以木构为主,花窗有木构,也有砖瓦、砖雕结构等等。
总体概括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农田的特点。
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迎面正房为大厅,后面院内常建二层楼房。
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天井,仅作采光和排水用。
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住宅布局俗称“四水归堂”。
建筑结构四水归堂式住宅的个体建筑以传统的“间”为基本单元,房屋开间多为奇数,一般三间或五间。
每间面阔3~4米,进深五檩到九檩,每檩1~1.5米.各单体建筑之间以廊相连,和院墙一起,围成封闭式院落。
不过为了利于通风,多在院墙上开漏窗,房屋也前后开窗。
这类适应地形地势,充分利用空间,布置灵活,体型美观、合理使用材料的住宅,表现出清新活泼的面貌。
江南民居的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不用梁,而以柱直接承檩,外围砌较薄的空斗墙或编竹抹灰墙,墙面多粉刷白色。
屋顶结构也比北方住宅为薄。
江南风格建筑
江南风格建筑江南地区素以其独特的水乡风情而闻名于世。
这里的古老建筑,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江南风格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融合了古朴典雅的形式和灵动的创意,成为了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一、建筑特点江南风格建筑通常是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结构简单而牢固。
比如典型的“四合院”,它由四个独立的建筑体组成,以一个中庭为核心,中庭周围布置着多个房间,形成了一种“中小外大”的布局形式。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家人的居住需求,还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使得整个院落的色调更加和谐。
江南风格建筑的外观通常非常精美,有着独特的装饰艺术。
例如,在建筑物的门窗上,常常可以看到精致的雕刻和彩绘。
这些细致的手工艺,既增加了建筑物的美观度,又展现了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
同时,这些装饰艺术还常常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喜爱,如花鸟、山水等元素常常出现在墙壁上,使得整个建筑充满了生气和活力。
二、文化内涵江南风格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它反映了江南地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作为水乡,江南地区的人们崇尚自然和宁静,他们将家庭视为最重要的事物,因此,在建筑中注重了家人的居住需求和人文关怀。
整个建筑充满了温馨和亲密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家庭的温暖。
其次,江南风格建筑也蕴含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比如,建筑物的结构和装饰艺术常常寄托着人们的希望和美好愿望。
比如在房檐上挂着红色的灯笼,寓意着幸福和繁荣。
而房屋的命名也往往有深意,如“恬园”、“梦馨园”等等,都寓意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这些文化符号如同一本巨大的历史书籍,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保护和传承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传统建筑正在消失。
江南风格建筑也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压力。
在这个问题上,政府和民众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江南风格建筑的保护和规划。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建筑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南水乡建筑介绍—嘉兴为例
江南水乡建筑的特色: 1、民居:依水势而建,错落有致,白墙、
黑瓦,优雅别致;
2、园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将自然和人文完美结合,可谓“一园,尽揽 天下之美”;
3、数不清的各式小桥,把水和人家连
为一体。
江南民居的结构
多为穿斗式木构架,不用梁,而以柱直 接承檩,外围砌较薄的空斗墙或编竹抹灰 墙,屋顶结构也比北方住宅为薄。墙底部 常砌片石,室内地面也铺石板,以起到防 潮的作用。 厅堂内部随着使用目的的不同,用传统 的罩、木鬲扇、屏门等自由分隔。梁架仅 加少量精致的雕刻,涂栗、褐、灰等色, 不施彩绘。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 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映。
我的家乡 是水乡。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 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 市之一。
市境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负太湖, 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 市城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 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 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尤以在 人间天堂苏杭之间著称。
乌镇历史渊源流长,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 处于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 是附近乡镇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乌镇地处河流冲积和湖沼淤积平原,地势平 坦,无山丘,河流纵横交织,气候温和湿润, 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物产丰富,素有“鱼米 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1991年,乌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 乌镇景区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是全国20 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
乌镇
西塘地势平坦,河流密布,自然环境十分 幽静。古称“九龙捧珠”、“八面来
风”。
西塘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是古代吴越文化的 发祥地之一。古镇在春夏秋冬、晴阴雨雪的长久 年代里,始终呈现着一幅“人家在水中,水上架 小桥,桥上行人走,小舟行桥下,桥头立商铺, 水中有倒影”的不断变幻的水乡风情画。 西塘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 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最具水乡魅力影视基地。
江南水乡建筑特点剖析
江南水乡建筑特点剖析
江南水乡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水为灵魂:江南水乡建筑因其处于水网设施范围内而以水为其建筑设计的主要灵魂。
首先是其独特的房屋排布,通常是依照河流、湖泊、潭水等水域的环抱而建的。
其次,建筑的主体空间通常也是通过水与之相连,例如水门、水长廊、水池等。
2. 园林般的布局:江南水乡建筑通常拥有园林化的布局,常常是由多个围墙、廊廖、小桥、溪流等组成的。
其建筑结构特点是空间连续、四通八达,与江南园林风格又有不同。
3. 细节繁多:与普通民居相比,江南水乡建筑在细节方面的精致程度更高。
例如屋檐、窗户、扇骨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造型,这些细节设计不仅美观而且高度实用。
4. 屋顶尖挑型:江南水乡建筑的特点之一是其屋顶的尖挑式设计。
尖顶不仅使得房屋的外观更加醒目,还有助于通风、排水等功能。
5. 木构建筑体系:大多数江南水乡建筑都采用了木构造的建筑体系,这种体系不仅更加环保,而且更还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6. 地面开间宽敞: 与北方传统建筑大多采用硬山而不通风相比,江南水乡建筑多半为借着水面上风力让风吹进房间,通常是不用阳台,较高的建筑及开间陈列的结构,让房内获得更广大的视野及天然的通风。
总的来说,江南水乡建筑是一种注重形式美和实用功能的建筑风格,同时其对水环境的运用更是其独特之处。
江南民居[丁俊清编著的书籍]
江南民居[丁俊清编著的书籍]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江南民居》以合院式为基本形制,大屋顶、木构架、榫卯结构、拾梁与穿斗结合。
江南民居主要有天井式、庭院式、宅园式三种类型。
平面布局为厅堂式,有轴线,建筑外貌和谐朴素,内部木装修细腻纷繁。
它和礼制建筑祠堂、宗庙、书院等一道以粉墙黛瓦、玄廊朱柱、天井、院落、大屋顶、小青瓦、瓦当、深擔、吉拙的屋脊、生动的脊饰、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构成庭院深邃,参差顾盼的村落风貌。
江南民居不仅仅是住人的容器,而且还有品节制度、礼仪精神。
江南民居它集住、贮、生产、教育、民艺、祭祖祭天六义为一体,具有中华文化哲理、天人合一内省气质、自律精神等特色和恋土品格、环农业特征。
作者还论述了江南传统大屋中人、宅、天地之间的辩证关系。
认为处理好住宅和人、自然、社会、国家关系,是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作者目录序编纂“江南建筑文化丛书”的缘起前言一、国家从屋盖下滋生——江南民居屋面1.像扁担一样微微起翘的屋脊2.山的延续,坡的再生——大屋顶3.鹅兜差参,芙蓉出水——众檐之美4.方的田地,方的房子——型制5.简单实用,有美毕臻——瓦、瓦当6.国家从屋盖下滋生二、浓妆淡抹,美在相宜——江南民居的墙1.墙是织出来的2.外墙、立面3.高墙窄巷小弄堂4.隔扇、木建筑的墙、木板墙5.马头墙6.观音兜7.院墙、篱墙8.城墙、长城及其他三、通情达理的入口——江南民居的门1.宅以门户为冠带2.门的原始意义是防护3.普通百姓家的门4.大宅之门5.门坊、门巷6.门厅7.古代民居大门是文化构件8.其他门及传统文化中门的其他意义9.门联——江南民居的文化空间四、家家都藏一方小宇宙——江南民居庭院和天井1.庭院之制是中国特有的住宅形制2.天井式住宅3.庭院式大屋4.宅园式大屋5.各式各样的天井6.祭天配祖——天井作用新说五、如跛斯翼,其恭翼翼——江南民居品节制度1.古代住宅有礼仪属性2.礼仪是什么3.住宅规模上的等级制度4.平面布局中的礼仪精神六、恋土品格和环农业特征——江南民居空间构成和模式1.生活方式决定居住模式2.中国居屋的恋士品格3.农业范式与环农业特征4.门一院一屋三段式的空间模式5.院落——农业范式辐射的结果七、寓教育于居室,蕴文学在宅园——江南民居社会责任感1.中国居室文化是最具社会责任感的居室文化2.成教化、助人伦——江南民居是本教科书3.汀南同林宅第——居住与文学结合的产物八、跟山走、跟水走——江南民居的环境意识和宇宙精神1.江南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2江南村落选址、建筑布局的环境意识和生态美3.建筑型制的环境意识和生态美4.创作手法上的环境意识和社会精神5.生存风水学6.江南水乡民居的亲水性7.小街、水巷、河埠头九、点石为玉、夯土成金——江南民居砖石作、木作1.就地取材——建筑的生命力所在2.点石为玉——砖雕3.夯土成金——版筑泥墙4.水石同踪——石作5.会讲故事的木头——木雕6.中国薪传艺术三部曲——大小木作、家具7.何以将身寄乔木——中国古人的心物观念和生态精神十、一坞梨花映村白,浓杏拂墙红欲黑——江南民居外装饰1.粉墙黛瓦——徽派民居无色之美2.玄栏朱柱——水乡大宅的肃穆、宁静之美十一、水墨江南泼出粉墙黛瓦——江南民居辉煌发达的社会背景参考文献索引参观考察线路图后记序言这是晚唐词人韦庄的《菩萨蛮》,词中用优美动人的笔调,描绘出江南美景,充满着人情味。
无锡特色民居详细介绍
无锡特色民居详细介绍无锡特色民居是江南地区的一种传统建筑形式,其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无锡特色民居主要分为四种类型:水乡民居、园林民居、庙宇民居和商业民居。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种类型的无锡特色民居。
一、水乡民居水乡民居是无锡特色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是由于无锡地处太湖之滨,水系发达,因此形成的一种建筑形式。
水乡民居通常是建在水边或者河岸上,具有独特的水上生活方式。
这种民居的建筑风格以木结构为主,屋顶多采用瓦片或者草席覆盖,墙壁则采用砖石或者木材搭建。
水乡民居的特点是建筑结构简单,布局合理,通风透气,采光充足,非常适合江南地区的气候和环境。
二、园林民居园林民居是无锡特色民居中最具有文化内涵的一种,它是由于无锡地区的园林文化和建筑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
园林民居通常是建在花园或者庭院中,具有独特的园林景观。
这种民居的建筑风格以砖木结构为主,屋顶多采用琉璃瓦覆盖,墙壁则采用砖石或者木材搭建。
园林民居的特点是建筑结构复杂,布局精致,装饰华丽,非常适合江南地区的文化和环境。
三、庙宇民居庙宇民居是无锡特色民居中最具有宗教色彩的一种,它是由于无锡地区的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
庙宇民居通常是建在寺庙或者道观附近,具有独特的宗教氛围。
这种民居的建筑风格以砖木结构为主,屋顶多采用琉璃瓦覆盖,墙壁则采用砖石或者木材搭建。
庙宇民居的特点是建筑结构庄重,布局严谨,装饰简洁,非常适合江南地区的宗教文化和环境。
四、商业民居商业民居是无锡特色民居中最具有商业色彩的一种,它是由于无锡地区的商业文化和建筑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
商业民居通常是建在市中心或者商业街上,具有独特的商业氛围。
这种民居的建筑风格以砖木结构为主,屋顶多采用琉璃瓦覆盖,墙壁则采用砖石或者木材搭建。
商业民居的特点是建筑结构简单,布局合理,装饰精美,非常适合江南地区的商业文化和环境。
总之,无锡特色民居是江南地区的一种传统建筑形式,它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地方特色。
浙美版美术五上第12课《江南民居》课件1
介绍课程主题:“江南民居”。简述江南地区的民居建筑风格。
民居建筑的特点
建筑结构
江南民居采用四合院、楼房、四合楼等建筑结构。
建筑材料
青砖、灰瓦、木材等是江南民居常用的建筑材料。
建筑装饰
江南民居以雕刻、壁画、窗花等作为建筑装饰的常见形式。Leabharlann 江南民居的特色建筑布局
江南民居的布局包括院落、花 园、水池等。
建筑装饰
屋檐、门窗、梁柱等是江南民 居建筑装饰的重要元素。
文化特色
江南民居建筑体现了江南地区 独特的文化特色。
江南民居的艺术价值
1 建筑艺术的价值
江南民居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2 对当代建筑的启示
江南民居对于当代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结语
总结江南民居建筑的特色和艺术价值。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欣赏江南民居建筑 的过程中,了解和感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魅力。
江南民居建筑特色
江南民居建筑特色江南民居往往与园林合二而一,凡宅必有园,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生活模式和居住模式。
江南民居建筑特点是黑瓦、白墙、砖石木构,干栏式建筑。
江南水乡民居多傍河道而筑,故有旱街和水街。
水街上的桥是连通两岸旱街的纽带,各式桥型亦是水街特有的景观。
骑楼是江南传统民居常见的一种模式。
它临河沿街,在河沿的廊柱间设有栏干可依的长条凳,形成一条给住户及路人遮风避雨、歇脚荫凉、人际沟通的水榭式街廊。
过街楼在江南乡镇常见,借空间不碍交通,连通街两边楼房成一体。
江南水乡居民背水临街,一般楼下临街处为前,面水处为后,前面楼下为店铺,楼上为住房。
居民左右邻接以风火墙相隔断,留出适当距离作通道河渠交通用。
临水居民宅院式房屋居多,宅院的高墙大门后有天井、楼房,宅院一般有两组、三组不等,内有厅堂、厢房、穿堂、天井、后院等。
建筑装饰丰富,材料以木、砖、石为主。
有花窗、隔扇、雕梁及砖雕等。
门楼以砖雕为主,隔扇以木构为主,花窗有木构,也有砖瓦、砖雕结构等等。
总体概括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农田的特点。
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迎面正房为大厅,后面院内常建二层楼房。
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天井,仅作采光和排水用。
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住宅布局俗称“四水归堂”。
建筑结构四水归堂式住宅的个体建筑以传统的“间”为基本单元,房屋开间多为奇数,一般三间或五间。
每间面阔3~4米,进深五檩到九檩,每檩1~1.5米.各单体建筑之间以廊相连,和院墙一起,围成封闭式院落。
不过为了利于通风,多在院墙上开漏窗,房屋也前后开窗。
这类适应地形地势,充分利用空间,布置灵活,体型美观、合理使用材料的住宅,表现出清新活泼的面貌。
江南民居的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不用梁,而以柱直接承檩,外围砌较薄的空斗墙或编竹抹灰墙,墙面多粉刷白色。
屋顶结构也比北方住宅为薄。
明清时期的江南民居建筑与文化表达
明清时期的江南民居建筑与文化表达在中国建筑史上,明清时期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受到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建筑的形式和功能开始发生改变。
特别是江南地区,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孕育了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它往往体现着当地文化的表达和精神追求。
一、从木构建筑到砖木结构明朝时期的江南地区,大多数民居建筑都是木结构。
房屋内部采用大量的木材,包括梁、柱、墙板和屋架等。
木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和绝缘性,但也存在治安和火灾等隐患。
因此,为了提高安全性能和耐久性,江南地区开始采用砖木结构。
明清时期的砖木结构房屋,一般采用梁柱式和拱式。
梁柱式的建筑,一般采用两层结构。
下层为砖墙或石木墙,上层为木结构。
柱子头上常用花草图案雕刻,或者用龙凤等祥瑞的动物形象表达主人的地位和身份。
拱式建筑则采用多层梁柱,上部为拱形,下部为石墙或砖墙。
这种结构不仅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美学效果和宗教象征意义。
二、突出庭院文化江南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一就是突出庭院文化。
庭院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建筑元素,它不仅提供了通风、采光和自然景观,同时也能够传达主人的文化追求和审美趣味。
江南地区的庭院一般采用围墙圈出来,墙体多为青砖砌成。
庭院内常有花草、假山、鱼池、水塘等景观,同时也可以建造亭台、楼阁、偏殿等建筑物,用以宴客、诗词歌赋和娱乐等活动。
庭院的规模和设计也往往取决于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例如,富裕的商人或官僚,其庭院往往更加宽敞,景观更加华丽,建筑物的数量和造型也更加精美。
三、建筑的象征意义江南民居建筑除了具有美学和实际功能外,更多的是反映主人的家庭历史、社会地位和文化追求等方面的象征意义。
例如,屋顶的形状和尺寸往往与主人的身份有关。
一般来说,富豪和商人的房子往往有更高的屋顶和更加陡峭的屋角。
这是因为在民俗信仰中,屋顶和屋角是与神灵联系的重要部位,高大的屋顶和陡峭的屋角可以传达主人的地位和神秘力量。
此外,民居建筑的门窗、栏杆、雕刻等细节中也包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江南水乡建筑特点
江南水乡建筑特点江南水乡是中国独特的地域特色之一,其建筑风格也独具特色。
江南水乡地处江苏、浙江等地,因其水网密布,河道纵横交错,一片水乡景象,被誉为“人间仙境”。
在这片美丽的地方,建筑与水乡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江南水乡建筑特点。
首先,江南水乡建筑注重与水亲近。
在这里,建筑物与水景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水乡画卷。
水乡的房屋多为底层为石砖,上层为木质结构的小木屋,以适应水乡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
这样的建筑不仅能够抵御洪水,还能与水景相互辉映,增添了水乡的浪漫氛围。
其次,江南水乡建筑注重庭院的布局。
庭院是江南水乡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私密空间与自然环境的结合点。
江南水乡的庭院布局通常以一个天井为中心,周围有厅堂、房间、走廊等空间围合而成。
庭院内常种植花草树木,绿意盎然,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此外,江南水乡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建筑物通常仿照自然形态,建造在原有自然地貌的基础上,避免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
在建筑的布局上,以山水为背景,巧妙地利用自然地貌,形成了独特的空间效果。
建筑物的外墙常用灰瓦、墙面常用白墙,并根据地域特色,采用多种不同形式的雕花图案装饰,增加了建筑物的艺术性。
另外,江南水乡建筑注重屋顶的设计。
建筑的屋顶往往采用弯曲的形状,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相呼应。
屋顶常用灰瓦覆盖,使建筑物更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
屋檐上常常有精美的木雕、石雕,增添了建筑的艺术价值。
除了以上几点,江南水乡建筑还注重与当地文化相结合。
在建筑的装饰、构造、材料等方面,都与当地的习俗、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江南水乡的建筑常常融入了许多传统的装饰元素,如雕花、镂空、窗棂等,使建筑物更加具有特色。
江南水乡建筑是中国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其特点一直以来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以及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展现了中国优秀的建筑智慧和审美理念。
这些建筑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平淡、畅快的生活方式,带给人们一种思考与感悟的空间。
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
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第一篇: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广东围龙屋、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被称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广东围龙屋粤东一带客家人常见的传统民居,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客家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客家人聚族而居,以围屋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围屋有殿堂式、围龙式两种,布局严谨,讲究坐向、主次、对称,外观均衡、堂皇,格调典雅、庄重,表现了儒家正统文化的审美旨趣和高度的建筑水平。
北京四合院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房架子檩、柱、梁(柁)、槛、椽以及门窗、隔昆扇等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
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
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陕北窑洞最早应该始于周代,半地穴式。
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
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
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
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
大体分四种:土窑石窑砖窑接口窑。
土窑是靠山挖的黄土窑洞。
石窑砖窑是在平地上用石块和砖块砌成的窑洞。
接口窑是在土窑洞口,再从底到顶用一层石块或砖箍窑面的窑洞。
这种窑洞看起来整洁,结实。
陕北窑洞大多依山而筑,占地少,建造成本低廉。
现在一般农户花2000元左右就能建一孔很象样的石窑。
窑洞隔音,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素有“神仙洞”的美誉,是居家的首选。
广西的“杆栏式”广西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地方潮湿。
民间多用竹木建居,一般都是一楼一底、四榀三间的木结构楼房。
屋面覆盖小青瓦,四周安装木板壁,或者垒砌土坯墙。
浙美版美术五上第12课《江南民居》课件3
墙体上常有雕刻精美的砖雕或石雕作为装饰,题材包括花鸟鱼虫、山水 人物等,寓意着吉祥、富贵和幸福。
03
马头墙
马头墙是江南民居特有的墙体形式,其高度高于屋面,造型独特,具有
防火、防风和装饰的作用。
门窗结构
门的形式
江南民居的门多为木制,采用传统工艺雕刻花纹,造型别致。门上常配有铜制门环,增添 了几分古朴典雅的气息。
文化价值
江南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历程,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
社会价值
江南民居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同时,通过发展民居旅游和文化创意产 业,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 的影响,江南民居逐渐形成了独特的 建筑风格和居住文化。
江南文化的特点
江南文化融合了吴越文化、儒家文化 和海洋文化,形成了开放、包容、精 致的文化特色。
江南民居的艺术特点
建筑布局
江南民居注重建筑布局的对称与 和谐,多采用院落式结构,以中 轴线为中心,两侧建筑相互呼应
传承方式
通过修缮和维护传统民居,保留其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让 后人能够了解和继承江南民居的文化遗产。
创新发展
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对江南民居进行功能更新和改造 ,使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例如,将传统民居改造成民宿 、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实现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 值。
江南民居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灰色屋顶
民居的屋顶通常采用灰色 ,这种颜色不仅耐脏,而 且与白色墙面形成对比, 增强了建筑的层次感。
对比色的运用
对比色
电影_功夫熊猫_中的中国古典建筑分析
纵观整部影片,从整个建筑环境场景推测,故事发生地是江南一带。
其中的建筑主要包含中国古典江南民居,中国古典园林, 宫殿建筑, 江南古桥。
它们在影片中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渲染效果,但是对于中国古典建筑的理解和运用也存在一些偏差,现在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影片中的古典建筑。
一、江南民居在《功夫熊猫》场景中的生活场景设立熊猫的家,典型的江南民居,江南水乡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
把人物的生活场景设立在这样一个水墨一般的江南,具有很高的文化气息。
江南民居建筑特点是瓦、白墙。
梁架仅加少量精致的雕刻,涂栗、褐、灰等色,不施彩绘。
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瓦相映,色调雅素明净,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形成景色如画的水乡风貌。
在民居色彩方面影片中有了一个不足是,当熊猫起床在窗口时,我们可以看到影片中的窗子是朱红色的,这是值得推敲的,因为江南民居的窗门多涂以褐色漆,在古代色彩的使用上有着森严的等级规定的,只有王侯宫殿和庙宇可以采用朱红的色彩。
比如,明清宫殿上的装饰专用色是黄、赤,而黑、灰、白则为民居的专用色。
还有影片中民居屋檐下悬挂的灯笼,灯笼颜色混乱,甚至有白色的和蓝色的。
显然是一种不深刻理解中国文化,一味追求场景色彩效果的结果。
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功夫熊猫》场景中构图的运用中国古典园林包括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面积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的皇家气派。
而江南园林突出“玲珑、活泼、通透、淡雅”,将秀丽、雅致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江南民居往往与园林合二而一,凡宅必有园,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生活模式和居住模式。
”显然熊猫的家不是什么富甲一方的财主,只是个普通老百姓,但是“凡宅必有园”在其中也有所体现。
其中影片刚开始,熊猫家招待客人吃面的场景中,熊猫家做生意的地方即为园,可以看到一些中国园林中典型私家园林的典型符号——月亮门、竹子和漏窗。
月亮门在古典园林中主要是起到借景的作用。
夕佳山民居简介
夕佳山民居简介
夕佳山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山区。
这里的民居建筑风格独特,被誉为江南民居的代表之一。
夕佳山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州市的重要文化遗产。
夕佳山民居建筑风格独特,以“四合院”为主要形式,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
民居的外墙采用灰色砖石砌成,屋顶则是青瓦或黑瓦,整体色调和谐统一。
民居内部则是精心布置的庭院和房间,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用途。
庭院中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夕佳山民居的建筑风格不仅体现了江南地区的传统文化,也融合了西方建筑的元素。
在建筑中,可以看到许多西方建筑的影子,如拱形门廊、花窗玻璃等。
这些元素的融合,使夕佳山民居更加独特,也更加具有时代感。
夕佳山民居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文化遗产。
这里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苏州市的重要文化景点之一。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江南地区的传统文化,了解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同时,夕佳山民居也是一座美丽的风景区,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让人流连忘返。
夕佳山民居是一座独特的建筑,也是一座重要的文化遗产。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苏州市的重要文化景点之
一。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江南地区的传统文化,了解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同时,夕佳山民居也是一座美丽的风景区,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让人流连忘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民居建筑特色————————————————————————————————作者:————————————————————————————————日期:江南民居建筑特色江南民居往往与园林合二而一,凡宅必有园,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生活模式和居住模式。
江南民居建筑特点是黑瓦、白墙、砖石木构,干栏式建筑。
江南水乡民居多傍河道而筑,故有旱街和水街。
水街上的桥是连通两岸旱街的纽带,各式桥型亦是水街特有的景观。
骑楼是江南传统民居常见的一种模式。
它临河沿街,在河沿的廊柱间设有栏干可依的长条凳,形成一条给住户及路人遮风避雨、歇脚荫凉、人际沟通的水榭式街廊。
过街楼在江南乡镇常见,借空间不碍交通,连通街两边楼房成一体。
江南水乡居民背水临街,一般楼下临街处为前,面水处为后,前面楼下为店铺,楼上为住房。
居民左右邻接以风火墙相隔断,留出适当距离作通道河渠交通用。
临水居民宅院式房屋居多,宅院的高墙大门后有天井、楼房,宅院一般有两组、三组不等,内有厅堂、厢房、穿堂、天井、后院等。
建筑装饰丰富,材料以木、砖、石为主。
有花窗、隔扇、雕梁及砖雕等。
门楼以砖雕为主,隔扇以木构为主,花窗有木构,也有砖瓦、砖雕结构等等。
总体概括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农田的特点。
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迎面正房为大厅,后面院内常建二层楼房。
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天井,仅作采光和排水用。
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住宅布局俗称“四水归堂”。
建筑结构四水归堂式住宅的个体建筑以传统的“间”为基本单元,房屋开间多为奇数,一般三间或五间。
每间面阔3~4米,进深五檩到九檩,每檩1~1.5米.各单体建筑之间以廊相连,和院墙一起,围成封闭式院落。
不过为了利于通风,多在院墙上开漏窗,房屋也前后开窗。
这类适应地形地势,充分利用空间,布置灵活,体型美观、合理使用材料的住宅,表现出清新活泼的面貌。
江南民居的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不用梁,而以柱直接承檩,外围砌较薄的空斗墙或编竹抹灰墙,墙面多粉刷白色。
屋顶结构也比北方住宅为薄。
墙底部常砌片石,室内地面也铺石板,以起到防潮的作用。
厅堂内部随着使用目的的不同,用传统的罩、槅扇、屏门等自由分隔。
梁架仅加少量精致的雕刻,涂栗、褐、灰等色,不施彩绘。
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映,色调雅素明净,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形成景色如画的水乡风貌。
形成原因1、南方气候的炎热潮湿特点对建筑的影响。
如: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便于通风换气;为便于防潮,建二层楼房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
2、南方地形复杂,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房屋组合比较灵活,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
3、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多是形似马头的墙,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南方一些城市,这种高出屋顶的山墙,确实能起到放火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
4、南方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民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利于反射阳光,南方建筑粉墙黛瓦,房子的颜色素雅一些,特别是夏季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
5、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小河从门前屋后轻轻流过,取水非常方便,直接用来饮用、洗涤。
水又是中国南方民居特有的景致,水围绕着民居,民居因水有了灵气。
水路又是运输的主动脉,人们走南闯北,漂洋过海开创新天地,建立新家园。
江南民居编辑江南民居是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浙水乡注重前街后河,但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农田的特点。
中文名江南民居外文名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the south of地位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属性民居目录1. 1民居简介2. 2追溯历史3. 3形成原因4. 4典型民居民居简介编辑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迎面正房为大厅,后面院内常建二层楼房。
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江南民居—谭翃晶国画作品(4张)天井,仅作采光和排水用。
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住宅布局俗称“四水归堂”。
建筑特色一、檐廊临水建筑在底层延伸出一排屋顶,下面设置栏杆,两者共同构成檐廊。
这里不仅可以开设店铺,也是人们聊天的场所。
二、二层楼江南民居多二层楼,二楼底楼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其实是防潮,也是在沿河有限空间扩张居住面积的一个手段。
三、粉墙黛瓦美观,防水。
四、公共码头方便不临河的人家到公共码头洗漱出行,有利于发生火灾时就近取水。
五、马头墙江南民居建筑面积大,不利于防火。
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时隔断火源,因形似马头而得名。
六、吊脚楼向河面延伸空间过大时,就在底部设立支柱,形成吊脚楼的形式。
屋顶上也铺瓦,形成了水乡民居双层重檐的结构。
四水归堂式住宅的个体建筑以传统的“间”为基本单元,房屋开间多为奇数,一般三间或五间。
每间面阔3~4米,进深五檩到九檩,每檩1~1.5米各单体建筑之间以廊相连,和院墙一起,围成封闭式院落。
不过为了利于通风,多在院墙上开漏窗,房屋也前后开窗。
这类适应地形地势,充分利用空间,布置灵活,体型美观、合理使用材料的住宅,表现出清新活泼的面貌。
江南民居的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不用梁,而以柱直接承檩,外围砌较薄的空斗墙或编竹抹灰墙,墙面多粉刷白色。
屋顶结构也比北方住宅为薄。
墙底部常砌片石,室内地面也铺石板,以起到防潮的作用。
厅堂内部随着使用目的的不同,用传统的罩、槅扇、屏门等自由分隔。
梁架仅加少量精致的雕刻,涂栗、褐、灰等色,不施彩绘。
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映,色调雅素明净,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形成景色如画的水乡风貌。
追溯历史编辑江南水乡民居的江南水乡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
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传承着一切居住、生活方式。
商代,这里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民居聚落。
从汉代起,这里开始居住官吏,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战乱局面使大批人向南迁徙,这一趋势使南方的经济和汉文化迅速发展,经济重心从此南移。
唐代,这里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官宅,在宋代绘画《千里江山图》、《平江图》中,对江南民居的建筑布局已有具体生动的描绘。
随着南宋建都杭州,江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了空前的发展。
到了明清,江南已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达官显贵、地主富商、文人雅士纷纷选择此地建宅,山庄别墅,亭台楼阁,处处皆是,各具特色。
由于人口众多,土地珍贵,江南的建筑极节省空间,而在层高上下功夫,其建筑艺术也因此显得精巧有余,气派不足。
但经过能工巧匠的双手,安置在潺潺流水中的一座座房宅,仍是令人倾倒。
形成原因编辑1、南方气候的炎热潮湿特点对建筑的影响。
如: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便于通风换气;为便于防潮,建二层楼房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
2、南方地形复杂,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房屋组合比较灵活,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
3、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多是形似马头的墙,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南方一些城市,这种高出屋顶的山墙,确实能起到防火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
4、南方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民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利于反射阳光,南方建筑粉墙黛瓦,房子的颜色素雅一些,特别是夏季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
5、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小河从门前屋后轻轻流过,取水非常方便,直接用来饮用、洗涤。
水又是中国南方民居特有的景致,水围绕着民居,民居因水有了灵气。
水路又是运输的主动脉,人们走南闯北,漂洋过海开创新天地,建立新家园。
典型民居编辑周庄民居周庄镇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
周庄最为著名的景点有富安桥、双桥、沈厅。
富安桥是江南仅存的立体形桥楼合璧建筑;双桥则由两桥相连为一体,造型独特;沈厅为清式院宅,整体结构严整,局部风格各异;此外还有澄虚道观、全福讲寺等宗教场所。
全镇桥街相连,依河筑屋,典型民居绿影婆娑,返璞归真的游人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辑好夷游。
古镇区内河道呈井字型,民居依河筑屋,依水成街,河道上横跨14座建于元、明、清代的古桥梁。
西塘古镇建筑特色•浏览:579•|•更新:2013-12-20 21:17马头墙清代中期,徽商东进,把建筑文化也带到太湖流域,带有封火墙的建筑很快在民间流行。
不同的是,当地老百姓将原来徽派建筑中平直的墙体改造成马头型,人称马头墙。
古时候民间防火意识相当强,尤其是寒冬腊月,空气干燥,容易失火。
安了马头墙可以削减风力,就算邻家失火,也可以避免殃及自家的房屋和财产。
西塘的马头墙,有一层两层三层,甚至更多,这完全随房屋开间深浅的需要而增减马头墙层数,与主人的地位,财富并无关系。
方法/步骤1.美人靠俗话说“美人靠靠美人,美人不靠靠不美。
”据说最早的美人靠是吴王为了讨好美女西施而建的,西塘方言中“鹅项靠”与“吴王靠”是谐音,有人称之为“吴王靠”,后来此样式在江南一带的临河建筑中广为运用,美人靠也是“每人靠”,每个人都能靠。
2.河埠河埠不但是人们停泊船只、交易商品的场所,也是人们日常取水、洗涤物品的所在。
主妇们在这里浣衣洗米,在这里张长李短。
即便家家都有自来水,依然有镇民们尤其是年长者,喜欢并习惯使用河水。
以前买东西极为便利,只要听到河道中货船上的叫卖声,走下河埠,上船讨价还价,成交后提着东西回屋去。
还有更省力的,有些主妇在小楼上用绳系着个篮筐,把钱放在里面吊下去,成交后再把菜果和油盐酱醋吊上来。
这种足不出户的采购方式,只有水乡临河的人家才有。
3.船鼻子河埠与船只的关系密不可分,稍加留意您就可以发现河埠旁的岸壁上,砌有系船缆绳的孔眼石,用于固定船只。
这就像绳子穿在牛鼻子上一样,所以孔眼石就被称作“船鼻子”。
最初船鼻子只讲究实用,久而久之也开始讲究美观,往往被雕琢成如意、花瓶、暗八仙等纹样,极富传统文化情趣。
4.系缆石系缆石状似石莲花,埋入土中,形似莲花桩,这是供过路舟船停泊系缆,一个缆石上可同时拴几根缆绳,这也是古代镇上为数不多的几种公用设施之一。
5.花墙它是用普通的瓦片组搭而成的,一般位于天井或院子的围墙墙体的上部,用来通风,既美观又实用。
6. 6高阶沿明清时期的大户人家,特别临河的人家讲究财不外露,有“小小蟹洞里能摸出个大螃蟹来”比喻建筑特点。
但如果稍加留意,人们往往在大门口就能观察到主人身分或身价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