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复习课教学设计.doc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
教学内容:
1. 细胞呼吸的概念
2. 细胞内的呼吸器官
3.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糖解作用、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4. 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
教学目标:
1. 理解细胞呼吸的意义和过程
2. 掌握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和各阶段的功能
3. 知道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表或实验案例引导学生讨论细胞呼吸的作用
2. 教学:讲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基本过程,介绍细胞内的呼吸器官
3. 实验:通过简单的模拟实验或视频展示,让学生观察细胞呼吸的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关细胞呼吸的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5. 总结:回顾细胞呼吸的重点,强调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教学资源:
1. 课堂板书、PPT等教学工具
2. 实验材料和视频资料
3. 练习题和答案解析
评价方式:
1. 课堂参与: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提问等
2. 练习题考核:学生对于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延伸拓展:
1. 细胞呼吸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
2. 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3. 呼吸链中氧气的作用
教案结束。
细胞呼吸教学案复习课
细胞呼吸习题课(1)教学案[互动探究]现在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的呼吸方式以哪种为主?为什么?[提示]有氧呼吸。
内因:细胞呼吸的目的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放能效率高得多,所以有氧呼吸得到较大发展,成为主要方式。
外因:原因类答案的答题模式与注意事项条件—推理1—推理2-------结论;注意答案的完整性: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内因与外因。
典例导悟---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及对比实验1.在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时,常用到一些特殊的颜色反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C.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D.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2.在一个普通的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坐标中,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补充问题:②曲线的正确画法--------请在原图中完成3.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探究,说法不正确的是()A.酵母菌常被用作研究细胞呼吸的实验材料,其主要原因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B.在有氧呼吸的装置中,可将空气直接通入酵母菌的培养液C.在无氧呼吸的装置中,需将酵母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该实验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比实验的特点:两个或以上的实验组;分析不同条件对实验对象的影响。
例举:下列采用了对比实验法的是[互动探究] 1.参与有氧呼吸的酶分布场所有哪些?2.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的相同点有哪些?3.呼吸作用分阶段进行有什么意义?典例导悟1.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B.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D.发酵和无氧呼吸并不是同一概念2.让一只白鼠吸入有放射性的18O2,该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A.二氧化碳B.水C.丙酮酸D.乳酸补充问题1:一株植物吸收有放射性的18O2,体内最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
“细胞呼吸”复习课教学设计
“细胞呼吸”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借助图文结合,复习细胞呼吸的过程,形成物质与能量观及结构与功能观。
2.科学思维:通过给定的表格框架,自主列表归纳与概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在实验方案的展示和交流中,通过质疑、论证,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运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的经典实验方法,设计实验证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在线粒体基质,并对实验方案进行展示、交流。
4.社会责任:通过运用所学的细胞呼吸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教学难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三、教学过程概念回忆教师: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它们是分阶段进行的,每个阶段的场所不同。
提问:(1)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哪儿?(2)线粒体有几层膜?(3)线粒体内的膜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结构有什么意义?回忆旧知回答老师的问题复习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结构,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小组活动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两个含线粒体的细胞局部图,讲解葡萄糖参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过程:葡萄糖进入细胞后,第一阶段先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化为丙酮酸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并在细胞局部图上用文字和箭头画出反应过程。
接着展开小组竞赛,进行图文转换。
并提出如下的要求:(1)先画有氧呼吸,再画无氧呼吸。
(2)每个学生只能画一步反应,用箭头和文字(或分子式)表示。
学生:学生分组比赛画出丙酮酸往后在细胞中可能发生的各阶段反应。
对呈现的结果进行检查,有不完整的可以完善。
通过图文转换,直观地呈现了细胞呼吸各个阶段的物质、能量变化及其发生的主要场所。
细胞呼吸 教学设计
细胞呼吸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细胞呼吸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2. 能力目标:能够描述和解释细胞呼吸的过程,理解细胞呼吸与能量释放之间的关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和珍惜之情。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小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上,老师准备好两个气球,将一个气球填满空气,另一个气球只填一半空气。
然后请两个同学分别将两个气球放在自己的嘴里,同时用力吹气,观察两个气球的反应,并请他们表达感受。
通过这个实验,引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呼吸?”2. 感性认知(10分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细胞呼吸的过程。
使用多媒体展示细胞呼吸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细胞呼吸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呼吸与能量释放的关系。
3. 理性认知(3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细胞呼吸的实验,并观察测量结果。
每个小组分别准备一个玻璃瓶和一支蜡烛,将蜡烛点燃并放入瓶中,然后用瓶塞密封好,观察一段时间后,观察蜡烛熄灭的原因。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组织细胞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
4. 深化理解(20分钟):通过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化对细胞呼吸的理解。
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如“细胞为什么需要呼吸?”“细胞呼吸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如果没有细胞呼吸会怎么样?”等等,让学生分组或整体进行讨论和解答,从而巩固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理解。
5. 拓展应用(15分钟):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拓展应用细胞呼吸的知识。
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选择一个与细胞呼吸相关的实际例子,例如:长时间进行激烈运动后,人会感到疲劳是为什么?或者使用胎动带来说孕妇也可以做一个扩展探讨。
学生可以自己进行调查和研究,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和分享。
6. 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回顾和总结,让学生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重要性进行简洁清晰的概括。
老师梳理学生的观点和思路,总结细胞呼吸的定义和作用,提醒学生需要反复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备课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备课教案
年级:高中
课时:1课时
主题:细胞呼吸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
3. 掌握细胞呼吸的方程式。
4. 能够分析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2. 细胞呼吸的方程式。
教学难点:
1.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葡萄糖、试剂、试管等
3. 细胞呼吸示意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细胞呼吸的示意图,向学生介绍细胞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引导学生理解呼吸过程中ATP的合成。
2. 展示细胞呼吸的方程式,帮助学生掌握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过程。
三、实验(20分钟)
进行细胞呼吸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细胞呼吸产生的结果,加深他们对细胞呼吸过程的理解。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让学生讨论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总结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加深对细胞能量转化过程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细胞呼吸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同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详细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详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呼吸过程及其重要性。
2. 描述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糖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3. 掌握细胞呼吸对供能的作用。
4. 探讨细胞呼吸与糖、脂肪、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1.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2. 糖解过程。
3. Krebs循环。
4. 氧化磷酸化。
三、教学过程:
1. 授课环节
(1)介绍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呼吸对细胞生存的必要性。
(2)简要介绍糖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的过程及其在细胞呼吸中的作用。
(3)设计实验或观察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呼吸的实际影响。
2. 实验或观察环节
(1)让学生观察酵母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呼吸的速率变化。
(2)让学生观察植物叶片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对比。
(3)引导学生设计并进行一些简单的细胞呼吸相关实验,如测量ATP生成量的变化等。
3. 总结反思环节
(1)引导学生总结细胞呼吸的整个过程,并探讨细胞呼吸与糖、脂肪、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2)鼓励学生思考细胞呼吸在供能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
四、课堂延伸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不同难度的拓展内容,如深入探讨细胞呼吸与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关系,或介绍细胞呼吸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等。
五、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或实验报告,巩固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来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细胞呼吸》一节复习课教学设计赵县职教中心高焕巧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位于生物必修一第三章。
因本节内容中的有氧呼吸和线粒体相联系,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与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DNA复制等知识相联系,呼吸作用与生活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知识相联系,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还牵涉到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三个概念的学习。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子概念,是细胞呼吸这一概念的深化。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对呼吸的气体交换现象、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本节内容是从更深的理论层次来探讨生命的本质内容,具有较深的抽象性,而且牵涉到许多化学知识,因此对学生而言,本节的学习有一定难度。
但是,有关细胞呼吸这一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较广,如酿酒时先通气后密闭,苹果储存久了有酒香,剧烈运动会感到肌肉酸痛等。
因此,如果围绕这事例构建细胞呼吸及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应该是比较高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②辨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和过程。
③掌握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2、能力目标: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学生读书及与教师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巧。
③通过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对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比、归纳的能力。
④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自觉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②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生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四、教学过程1.学案导学:这是一堂课的起始环节即原来的课前预习,大约15分钟。
细胞呼吸复习课的教学的设计.doc
精品文档“细胞呼吸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舟山中学顾敏舟一、设计思想本节课内容的设计围绕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的方式,采用问题引导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的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纽带,通过问题引领,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再现、思考、质疑、探究,自主地获取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在教学的安排中重点突出从宏观到微观、简单到复杂、基础到拓展、针对学生的易错点设置陷阱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印象等教学措施。
二、教学分析细胞呼吸实质是将糖类等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
从物质变化角度看,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要初步分解,即由葡萄糖生成丙酮酸,之后因外界条件氧气是否参与,内在条件哪种酶系参与,因而在不同的场所沿不同的途径逐步分解。
从能量变化角度看,因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是有机物逐步分解的,所以有机物中的能量也随之逐步释放。
并在逐步释放中将部分能量转移到 ATP中,另一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或维持动物的体温。
细胞呼吸的意义: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ATP 的供能,因此,ATP 要不断分解,那么,ATP 的合成在生物体中重要途径是细胞呼吸了。
三大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而转化的枢纽即是细胞呼吸(例如枢纽物质:丙酮酸),可见细胞呼吸在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中是非常重要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细胞呼吸的概念( c 理解)( 2)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 理解)( 3)细胞呼吸的意义( c 理解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学、观察、总结归纳的能力(2)培养学生比较、创造思维的能力(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细胞呼吸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2)通过学习细胞呼吸的意义,提高对生命科学的认识,树立生命科学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难点:(1)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2)细胞呼吸的意义五、教学策略选择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的传授式的教学过程,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探究式的学习过程。
《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细胞呼吸》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分析1.1 知识目标(1)能够描述有氧呼吸的过程。
能够概括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归纳出有氧呼吸的概念。
(2)能够描述无氧呼吸的过程。
能够概括出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归纳出无氧呼吸的概念。
(3)能够区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4)领会细胞呼吸的意义。
1.2 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归纳、比较、分析能力。
(2)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学生联系生产实践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主阅读,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新知识的技巧。
1.3 情感目标(1)感受生命的奇妙,生命是一个复杂、精细、高效的自动运转过程。
(2)在教学中,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
(3)通过细胞呼吸过程的学习,了解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细胞呼吸和外界环境相联系,很多生物具有相同的细胞呼吸过程,从而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个性与共性辩证统一的唯物主义观。
2 重点难点分析2.1 重点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一切生物体正是因为有了细胞呼吸,才能为其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大自然才焕发出蓬勃生气。
因此,如何使学生掌握细胞呼吸的具体过程成为了本节课的重点。
2.2 难点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本节课的难点。
物质变化,应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骤变”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过程中,既有初步分解(从葡萄糖到丙酮酸),也有逐步分解(从丙酮酸到二氧化碳)。
而且还涉及相关有机化学的知识储备,这部分知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应当适时适当的补充相关的生化知识。
能量变化,正因为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因此与之伴随的能量变化也是被逐步释放出来的,这样生物可以保证较高的能量利用率。
3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新陈代谢与A TP》、《新陈代谢与酶》和《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等相关知识,已经初步具备细胞呼吸的基础知识,但对于细胞呼吸的具体过程还不了解,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对前后知识相互进行联系,以增进理解。
细胞呼吸教案设计
细胞呼吸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和意义。
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能够分析不同生物体细胞呼吸的方式及产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探究细胞呼吸的过程。
学会运用细胞呼吸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农业种植、运动锻炼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理解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细胞呼吸的概念与意义介绍细胞呼吸的定义、作用和生物学意义。
解释细胞呼吸与能量供应的关系。
2.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详细阐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过程。
给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不同生物体细胞呼吸的方式及产物分析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生物体细胞呼吸的方式和产物。
探讨细胞呼吸的调控机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和意义。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不同生物体细胞呼吸的方式及产物。
2.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过程及调控机制。
运用细胞呼吸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实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运用案例分析、问题驱动等教学手段。
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数据分析软件等教学工具。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介绍细胞呼吸的概念与意义。
第二课时:讲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三课时:分析不同生物体细胞呼吸的方式及产物。
第四课时:实验观察细胞呼吸过程。
第五课时:运用细胞呼吸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巩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可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细胞呼吸概念、类型和意义的学习情况。
细胞呼吸 教案
细胞呼吸教案教案标题:细胞呼吸教案目标:1. 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主要反应。
3. 理解细胞呼吸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4. 能够解释细胞呼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张人体呼吸系统的图像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呼吸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知道人体为什么需要呼吸吗?”知识讲解:3. 讲解细胞呼吸的定义和概念,强调其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4. 介绍细胞呼吸的三个主要阶段:糖解、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5. 解释每个阶段的具体过程和主要反应,并通过图示或实验结果进行说明。
实验演示:6.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
例如,可以使用酵母发酵葡萄糖的实验来展示糖解阶段。
讨论与思考:7.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细胞呼吸是一种有氧过程?为什么细胞呼吸能够产生能量?8.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答案。
应用与延伸:9. 给学生分发细胞呼吸的相关练习题,以巩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10.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细胞呼吸在不同生物体内的差异和适应性。
总结与评价:11. 对学生进行一次小结,强调细胞呼吸的重要性和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12. 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必要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资源:- 人体呼吸系统的图像或视频- 细胞呼吸的图示或动画- 酵母发酵葡萄糖的实验材料- 细胞呼吸的练习题教学评估:- 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学生在练习题上的得分情况教学延伸:- 邀请专业人士或科学家来学校进行关于细胞呼吸的讲座或工作坊。
- 组织学生进行细胞呼吸相关的实验项目,如比较不同食物的呼吸速率。
- 引导学生进行细胞呼吸的研究报告,深入探讨其应用和未来发展。
《细胞呼吸教案》word版
《细胞呼吸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和场所。
3. 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二、教学重点1.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2. 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和场所。
三、教学难点1. 细胞呼吸过程中各步骤的物质变化和能量释放。
2. 细胞呼吸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PPT或教案。
4. 实验器材(如需进行实验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细胞呼吸的概念、意义、类型、过程和场所。
结合PPT或教案,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
3. 互动:课堂上设置提问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案例分析:介绍细胞呼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实际意义。
5. 实验演示(如需进行实验教学):进行细胞呼吸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细胞呼吸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细胞呼吸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细胞呼吸概念、类型和过程的理解程度。
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细胞呼吸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生物学专家或相关领域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细胞呼吸的研究和发展动态。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科研机构,亲身体验细胞呼吸相关实验。
3. 开展细胞呼吸主题的课外阅读活动,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或科研论文。
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一轮复习:细胞呼吸复习教案
课题:细胞呼吸班级姓名学号【考试说明】1.细胞呼吸及其原理的应用 B 2.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热点提示】1.阐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3.阐明细胞呼吸的原理、本质和意义,举例说明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4.尝试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基础导学】1、细胞呼吸的方式(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产生大量的CO2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产生少量和酒精。
(2)细胞呼吸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2、有氧呼吸(1)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2)有氧呼吸的全过程第一阶段:C6H1206→2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场所:)第二阶段:丙酮酸+H2O→CO2+[H]+少量能量(场所:)第三阶段:[H]+O2→H2O+大量能量(场所:)(3)有氧呼吸的概念细胞在的参与下,通过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同时释放的过程。
(4)在细胞内,1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释放2870kJ能量,其中有1161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以的形式散失掉了。
3、无氧呼吸(1)无氧呼吸的全过程第一阶段:C6H1206→2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场所:)第二阶段:丙酮酸→酒精+CO2 或丙酮酸→乳酸(场所:)(2)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或。
(3)大部分植物(如苹果果实、水稻)、酵母菌等无氧呼吸的产物是;动物(如骨骼肌细胞)、部分的植物(如马铃薯块茎)、乳酸菌等无氧呼吸的产物是。
(4)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
(5)无氧呼吸的概念细胞在条件下,通过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比较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场所是否需氧产物释放能量相同点【案例导析】 例1. [2011·海南卷]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B .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无氧呼吸C .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D .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 例2.右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A .②处发生三羧酸循环 B .①处产生ATP C .②处产生二碳化合物 D .③处发生[H]与O 2的结合反应 例3.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一轮复习教案
细胞呼吸一轮复习教案一、考纲分析:考点①:有氧呼吸过程考点②:无氧呼吸过程考点③:细胞呼吸的意义考点④: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与生产生活实践的关系考点⑤: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比较考点⑥:不同状况下植物气体代谢特点及代谢相对强度的表示方法考点⑦: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二、细节、重难点分析、经典题解考点①:有氧呼吸过程考点②:无氧呼吸过程区别与联系考点③:细胞呼吸的意义考点④: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与生产生活实践的关系考点⑤: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比较考点⑥:不同状况下植物气体代谢特点及代谢相对强度的表示方法考点⑦: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考点①:有氧呼吸过程考点②:无氧呼吸过程 ⒈概念: ⒉过程:两个阶段1mol 葡萄糖分解成2mol 乳酸,释放能量196.65KJ 或分解成2mol 酒精+2mol 二氧化碳释放能225KJ ,分别储存于ATP 中的能量都是61.08KJ 〔约2molATP 〕 。
几种特殊细菌的呼吸作用:①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
在适宜的通气、温度和pH 等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那么进行酒精发酵。
②醋酸杆菌在氧气充足和具有酒精底物的条件下,能大量繁殖并将酒精氧化分解成醋酸。
③谷氨酸棒状杆菌是一种需氧细菌。
在有氧条件下,谷氨酸棒状杆菌能将葡萄糖和含氮物质〔如尿素、硫酸铵、氨水〕合成为谷氨酸,经过人们的进一步加工成为谷氨酸钠──即味精。
④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在较深的伤口里缺少氧气的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产生大量C 6H 12O 6酶+4[H]+能量(少)⑴葡萄糖的初步分解⑵丙酮酸彻底分解 酶6CO 2+20[H]+能量(少)⑶[H]的氧化 酶 12H 2O + 能量(大量) 24[H]+6O 2+6H 2O 2CH 3COCOOH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丙酮酸 C 6H 12O 6 + 6H 2O + 6O 2 6CO 2 + 12H 2O +能量酶 2CH 3COCOOH P97:变式1⒈概念: ⒉过程:三个阶段⒊总反应式:(2ATP)(2ATP)(34ATP)(1161/2870)毒素使人感染破伤风,可致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呼吸--复习课教学设计
昌吉州一中金永灿
一、教材分析
本部分教材内容由三大知识块构成,即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的意义,按照教学层次要求,均要求“理解”。
在教材构成上,除以文字描述为主外,还有一图一表,图表都简明扼要阐明了教材的重点内容,在本内容中有三个重要的名词概念,细胞呼吸代替了原教材中的生物呼吸,强调了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在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中增加了反应物水的变化,有氧呼吸(高等动物和植物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和无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两种类型,二者均由细胞呼吸这一概念分化而来,故此细胞呼吸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教学中应受到重视。
二、目标叙写
1、知识目标:记住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类型,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图解(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识记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和概念,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
2、能力目标:在本内容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图解与表格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用图表结合的方法来描述生物体中的生命现象,强化图文转化和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学会用比较法来区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尝试概念的推导式,探索式教学,学会理解和分析概念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求同存异,进一步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这些生物化学反应,是生命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也是生命物质的特殊性所在,同时更是发生在生物体细胞内的有规律的化学变化,正确运用发展的、运动的观点来认识生命的存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2)细胞呼吸的意义
难点:(1)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如果教学需要可以分成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细胞呼吸的原理回顾,“呼吸作用” (可以带学生一起复习填空课件里面的知识点)
1. 细胞呼吸:分类: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
2.有氧呼吸教学过程说明:在教师的指导下识图,让学生思考图中各个阶段的反应产物,再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氧呼吸过程的文字说明,思考三个阶段中物质的变化和能量释放以及发生这些变化的部位,教师再板书三个阶段的反应式如下:
1. C6H12O6→4[H]+2CH3COCOOH(丙酮酸)+能量(少量)﹤2ATP热能细胞质基质。
2. 2CH3COCOOH(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少量)﹤2ATP热能线粒体
3. 24[H]+6O2→+能量(大量)﹤34ATP热能线粒体
此处一定要让学生理解有氧呼吸的中间过程和中间产物,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的情况,将有氧呼吸的主要过程(三羧酸循环)较详细地介绍给学生,便于
学生理解。
让学生将上述三个反应式左边加左边,右边加右加,消去两边相同的部分,得到一个总的反应式为: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大量)
难点说明:有氧呼吸的产物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来自哪个反应物?用含同位素氧跟踪用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得出氧元素途径: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然后让学生将这个反应式与课本对照,在教师的引导和提示下,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变化及反应的条件,并与细胞呼吸的概念对照,顺其自然就得出有氧呼吸的概念。
3.无氧呼吸
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乳酸发酵,酵母菌发酵)为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写出如下两个反应式:
根据上述反应式,由于形成不彻底产物(乳酸或酒精)中,都含有更多的能量,因此释放了少量的能量。
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反应式,对比细胞呼吸和有氧呼吸的概念,推导出无氧呼吸的概念。
学习了细胞呼吸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比较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教师提示:反应条件、进行的场所、物质的变化、能量的变化,也可以从概念所包含特征去区别)。
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概念,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
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比较(由学生归纳总结)
4.细胞呼吸的意义
让学生阅读,要求学生用浓缩法进行归纳,以方便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概括能力,说出自己提练的精华,教师点评并板书意义:提供能量;提供原料。
并对全部内容作总结性讲评。
六、强化练习
精选历年高考题中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题型,强化练习,巩固本节内容。
七、教学反思
1.细胞呼吸本节内容在高考中所占比例比较大,考生必须知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能利用细胞呼吸的原理去解决一些与实际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
2.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要抓住讲练结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在枯燥的生物学习氛围中还有一丝快乐,明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各个阶段的场所和物质变化。
3.告诉学生细胞呼吸这块内容在解题中的应用,能达到熟练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