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精深中医护理方案设计
乳腺癌精深中医护理方案设计
乳腺搐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侯娶点(一)肝郁化滞证:乳房结块,两胁胀痛,或经前乳房作胀,经来不畅,郁闷寡言,烦易怒,口苦咽干,苔薄白,或舌边瘀点,脉弦或弦滑。
(二)化血两亏证(术后多见):忠者多数年纪偏大,中气不足,术后伤正气,且癌症属瘀毒蕴,耗伤津液,故见面色8光白,心跳气短,夜眠欠佳,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三)冲任失谓证(年轻多见):乳房肿块、表面不光滑、盗汗、口干、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脉细或细数无力。
(四)代滞血曉证:乳中有块,烦闷易怒,寐差,口干喜饮,便干尿黄,舌紫暗,苔黄厚,脉沉涩或弦数。
(五)脾虚豉厦证:忠者素有脾胃虚弱、术后面色苍白,体倦乏力,免疫力下降,忠者上肢肿胀、胸闷、纳呆、便滴。
舌质淡,苔白腻,脉滑细。
二.常见症状/证侯施护一)息侧牍体肿胀1、注您观察术肢水肿程度、皮肤情况。
指导忠者卧床时将此侧手活抬高以预防或减轻肿胀。
2、术后避免术侧上肢静脉穿刺、测呈血压等,及时处理皮瓣下积液,并适当运动术肢。
3、术后,电肢功能障碍(1)注您观察术肢活动情况。
(2)做好宜教,强调术肢及时充分的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耍性,取彳寻,电者酉己合O(3)做好功能锻炼方法的宜教。
术后强调上肢的早期功能锻炼:术后3-5天后活动肩部,拆线后加大肩部活动围,指导,电者做,电肢爬墙,梳理头发,拉绳,展肘等运动,以恢复肢体功能。
爬墙练习:面立墙边,将忠肢扶在墙上,尽可能向上爬,然后轻轻有力依靠体重前压,由轻至重,慢慢前行。
毎天早晩各练1次,直至,电肢与健肢上爬行高度一致。
每次爬墙以后,前后活动上肢,并以偲侧手对忠侧肢体按摩。
平卧时应抬高忠肢,做握拳活动,以利于血液和淋巴回流。
二)恵侧应体疼痛1.病情观察:观糜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遵医嘱予止痛剂后观糜用药反应。
2.—般护理:保持环境安静,光线柔和,色调淡雅,避免噪音及不必要的人员走动。
给予舒适体位,避免体位突然改变。
胸痛严重者,宜,电侧卧位,避免剧烈.咳嗽,必要时用手按住胸部疼痛处,以滅轻胸痛O3.心理护理:指导采用放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音乐等。
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
20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厅局中医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保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中医护理行为,我司组织重点专科护理协作组在梳理、验证和优化各地有效中医护理方案、技术的基础上,制定了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等20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工作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司医疗管理处。
联系人: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廖穆熙邴媛媛电话:—59957689 59957687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护理方案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中医护理方案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护理方案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方案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青盲(视神经萎缩)中医护理方案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护理方案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护理方案丹毒中医护理方案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护理方案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医护理方案呕吐(急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方案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胃癌中医护理方案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方案附录1护理方案附录2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气滞痰凝证:乳房肿块胀痛,两胁作胀,心烦易怒。
或口苦,头晕目眩。
舌苔薄白或薄黄。
(二)冲任失调证:乳房肿块胀痛,两胁作胀,头晕目眩。
或月经失调,腰腿酸软,五心烦热,目涩,口干。
舌质红,苔少有裂纹。
(三)毒热蕴结证:乳房肿块迅速增大,疼痛或红肿甚至溃烂翻花,分泌物臭秽等,或发热,心烦,口干,便秘。
舌质暗红,舌苔黄白或黄厚腻。
(四)气血两虚证:疲倦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口干少津,二便失调。
舌淡,苔薄白。
(五)气阴两虚证:乏力、口干苦、喜饮,纳差,乏力,腰腿酸软,五心烦热。
乳癌中医护理方案
健康指导—饮食指导
气滞痰凝证
宜食疏肝理气,化痰 散结的食品,如陈皮、 丝瓜、李子、海带、 紫菜等。食疗方:海 带汤。
健康指导—饮食指导
冲任失调证
宜食调理冲任,补益肝肾 的食品,如红枣、甲鱼、 桑葚、黑木耳等。食疗 方:红杞鲫鱼汤。
健康指导—饮食指导
毒热蕴结证
宜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的食品,如莲藕、苦瓜、 葡萄、柠檬、大白菜、茄 子、香菇等。食疗方:菱 角汤或菱角薏米粥。
乳癌中医护理方案
李勇荣
中医护理方案结构
1
常见证候要点
2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3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4
健康指导
5
护理难点
6
护理效果评价
常见证候要点
气滞痰凝证
乳房肿块 胀痛,两 胁作胀, 心烦易怒。 或口苦, 头晕目眩。 舌苔薄白 或薄黄。
冲任失调证
乳房肿块胀痛, 两胁作胀,头 晕目眩。或月 经失调,腰腿 酸软,五心烦 热,目涩,口 干。舌质红, 苔少有裂纹。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药物治疗
内服中药 以清热解毒为主的中药餐后半小时服用, 以减少其对胃粘膜的刺激。 气滞痰凝证:汤药宜三餐后凉服;气血 两虚证:汤药宜三餐后温热服。 其他详见附录1。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药物治疗
注射给药 华蟾素注射液:建议使用中心静脉导管 给药。 艾迪注射液:①使用前后应以0.9%NS冲 洗;②关注患者的肝肾功能检查(含斑 蝥有毒)。 其他详见附录1。
护理难点健康指导
双侧乳癌患者的静脉通路建立与维护较 难 解决思路: 短期置管:可选择颈内静脉、锁骨下静 脉及股静脉置管。 长期置管:探索下腔静脉的PICC置管。 管道维护:建立长、短期中心静脉置管 维护的操作流程及规范。
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
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安静的病房里,一股淡淡的艾香弥漫在空气中。
我坐在桌前,思绪如潮水般涌动,关于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的构思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
一、护理目标1.缓解患者生理症状,如疼痛、疲劳、失眠等。
2.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3.调整患者饮食结构,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促进身体恢复。
二、中医护理措施1.中药护理(1)内服中药: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补气养血作用的中药,如黄芪、当归、白芍等。
(2)外敷中药:将具有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研磨成粉末,制成药膏,敷在患处,每日更换一次。
2.针灸护理(1)选取穴位:根据病情,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针灸,如足三里、曲池、内关等。
(2)操作方法:用无菌针具进行针灸,注意力度和深度,避免感染。
3.推拿护理(1)按摩手法:运用推、揉、按、摩等手法,按摩患者的患侧肢体,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2)注意事项:按摩力度要适中,避免损伤皮肤和肌肉。
4.饮食护理(1)饮食原则: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
(2)饮食禁忌:辛辣、油腻、煎炸、烧烤等刺激性食物,以及富含激素的食物,如蜂王浆、燕窝等。
5.心理护理(1)倾听: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想法,了解其心理需求。
(3)鼓励: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6.康复锻炼(1)锻炼方式: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
(2)锻炼时间:每天坚持锻炼,每次30-60分钟。
三、护理效果评价1.观察患者生理症状的改善情况,如疼痛程度、疲劳程度、睡眠质量等。
2.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如焦虑、抑郁情绪的减轻程度。
3.检测患者体质指标,如体重、血红蛋白、白细胞等。
4.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如日常生活能力、社交活动等。
5.观察患者康复锻炼的参与度,如锻炼时间、锻炼方式等。
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需要我们护士具备扎实的中医知识和技能,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
• (四)恶心、呕吐(化疗期间) 1.观察呕吐物的量、色、性质,及时记录并 报告医生。 2.呕吐后,遵医嘱以温开水或中药漱口液漱 口。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膈等 穴位。 4.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关元、足三里、神 阙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合谷、内关 1.保证环境安全,避免烫伤、灼伤、磕碰等。 2.注意四肢保暖,穿棉袜,带棉质手套,防 受凉。 3.遵医嘱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治疗,每次 30分钟,每日1次。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手三里、太 冲、阳陵泉、曲池、内关等穴。 5.遵医嘱中药泡洗。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一)肢体肿胀 1.评估患侧肢体水肿程度,如出现肿胀加重及时报告 医生。 2.平卧时抬高患肢,使其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患肢 不宜进行静脉输液及测血压。 3.指导患者做患肢握拳活动,每次5~10分钟,每日 2~次。 4.遵医嘱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治疗,每次30分钟, 每日1次。 5.遵医嘱中药外敷。 6.遵医嘱中药湿敷。
• (四)气血两虚证:疲倦乏力,精神不振, 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口干少津,二便失 调。舌淡,苔薄白。 • (五)气阴两虚证:乏力、口干苦、喜饮, 纳差,乏力,腰腿酸软,五心烦热。舌质 干红,少苔或薄苔。 • (六)瘀毒互结证:肿瘤增长迅速,神疲 乏力,纳差消瘦,面色晦暗。或伴有疼痛, 多为刺痛或胀痛,痛有定处。或伴有乳房 肿物坚韧,若溃破则腐肉色败不鲜。舌淡 或淡暗,苔白。
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
主讲人:马玉苗
常见证候要点
• (一)气滞痰凝证:乳房肿块胀痛,两胁作胀, 心烦易怒。或口苦,头晕目眩。舌苔薄白或薄 黄。 • (二)冲任失调证:乳房肿块胀痛,两胁作胀, 头晕目眩。或月经失调,腰腿酸软,五心烦热, 目涩,口干。舌质红,苔少有裂纹。 • (三)毒热蕴结证:乳房肿块迅速增大,疼痛 或红肿甚至溃烂翻花,分泌物臭秽等,或发热, 心烦,口干,便秘。舌质暗红,舌苔黄白或黄 厚腻。
乳腺癌中医方案护理课件
中医对乳腺癌的辨证分型
气滞血瘀型
肝肾阴虚型
乳房胀痛、刺痛,肿块坚硬,固定不 移,舌质紫暗,脉沉弦。
乳房肿块较小,质地较硬,伴有头晕、 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舌质红少苔, 脉细数。
痰瘀互结型
乳房肿块较大,质地较软,可伴有胸 闷、咳嗽等症状,舌质淡胖,苔白腻, 脉滑。
THANKS
感谢观看
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常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 出现淋巴结肿大。
PART 02
中医对乳腺癌的认识
中医对乳腺癌的病因分析
情志失调
长期精神抑郁、愤怒等情 绪波动,导致气机不畅, 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引发 乳腺癌。
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油腻食物,损 伤脾胃,痰湿内生,阻塞 经络,导致气血瘀滞,形 成肿块。
冲任失调
中医对乳腺癌的治疗原则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
滋补肝肾
针对热毒内蕴型乳腺癌, 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 原则。
针对气滞血瘀型乳腺癌, 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 原则。
针对痰瘀互结型乳腺癌, 以软坚散结为主要治疗 原则。
针对肝肾阴虚型乳腺癌, 以滋补肝肾为主要治疗 原则。
PART 03
乳腺癌的中医治疗方案
中药治疗
中药内服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用疏肝理气、 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中药进行内服, 以调节机体内部环境,改善症状。
中药外敷
将中药制成膏剂、散剂等,外敷于肿 瘤局部或相关穴位,以缓解疼痛、缩 小肿块。
针灸治疗
针刺治疗
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达到缓解疼痛、调节免疫功能的作 用。
艾灸治 疗
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
精选ppt课件
10
(二)特色技术
❖ 1.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 2.中药湿敷(详见附录2)
❖ 3.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 4.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 5.艾灸(详见附录2)
❖ 6.中药泡洗:毒热蕴结证温度为30℃;气滞 痰凝证、冲任失调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 虚证及瘀毒互结症温度为37~40℃。
精选ppt课件
2
❖ (四)气血两虚证:疲倦乏力,精神不振, 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口干少津,二便失 调。舌淡,苔薄白。
❖ (五)气阴两虚证:乏力、口干苦、喜饮, 纳差,乏力,腰腿酸软,五心烦热。舌质 干红,少苔或薄苔。
❖ (六)瘀毒互结证:肿瘤增长迅速,神疲 乏力,纳差消瘦,面色晦暗。或伴有疼痛, 多为刺痛或胀痛,痛有定处。或伴有乳房 肿物坚韧,若溃破则腐肉色败不鲜。舌淡 或淡暗,苔白。
8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一)药物治疗 ❖ (二)特色技术
精选ppt课件
9
(一)药物治疗
❖ 1.内服中药 ❖ (1)以清热解毒为主的中药餐后半小时服用,以减少其对
胃粘膜的刺激。 ❖ (2)气滞痰凝证:汤药宜三餐后凉服;气血两虚证:汤药
宜三餐后温热服。 ❖ (3)其他详见附录1。 ❖ 2.注射给药 ❖ (1)华蟾素注射液:建议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给药。 ❖ (2)艾迪注射液:①使用前后应以0.9%NS冲洗;②关注患
及股静脉置管。 ❖ 2.长期置管:探索下腔静脉的PICC置管。 ❖ 3.管道维护:建立长、短期中心静脉置管维
精选ppt课件
7
❖ (五)四肢麻木(化疗期间)
1.保证环境安全,避免烫伤、灼伤、磕碰等。
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
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气滞痰凝证:乳房肿块胀痛,两胁作胀,心烦易怒。
或口苦,头晕目眩。
舌苔薄白或薄黄。
(二)冲任失调证:乳房肿块胀痛,两胁作胀,头晕目眩。
或月经失调,腰腿酸软,五心烦热,目涩,口干。
舌质红,苔少有裂纹。
(三)毒热蕴结证:乳房肿块迅速增大,疼痛或红肿甚至溃烂翻花,分泌物臭秽等,或发热,心烦,口干,便秘。
舌质暗红,舌苔黄白或黄厚腻。
(四)气血两虚证:疲倦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口干少津,二便失调。
舌淡,苔薄白。
(五)气阴两虚证:乏力、口干苦、喜饮,纳差,乏力,腰腿酸软,五心烦热。
舌质干红,少苔或薄苔。
(六)瘀毒互结证:肿瘤增长迅速,神疲乏力,纳差消瘦,面色晦暗。
或伴有疼痛,多为刺痛或胀痛,痛有定处。
或伴有乳房肿物坚韧,若溃破则腐肉色败不鲜。
舌淡或淡暗,苔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肢体肿胀1.评估患侧肢体水肿程度,如出现肿胀加重及时报告医生。
2.平卧时抬高患肢,使其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患肢不宜进行静脉输液及测血压。
3.指导患者做患肢握拳活动,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
4.遵医嘱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治疗,每次30分钟,每日1次。
5.遵医嘱中药外敷。
6.遵医嘱中药湿敷。
7.遵医嘱中药塌渍。
(二)疼痛1.采用《疼痛评估量表》进行评估。
2.指导患者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读书、看报、与人交流等。
3.教会患者使用放松术,如全身肌肉放松、缓慢的深呼吸、听舒缓音乐等。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乳腺、腋下、肝、交感、内分泌等穴。
5.遵医嘱中药外敷。
(三)心烦易怒1.多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及时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帮助其排忧解难。
2.帮助患者取得爱人、家属的理解和关爱。
3.推荐患者听轻音乐,舒缓情绪。
焦虑患者:听安静、柔和、婉约的乐曲,如高山流水、古筝等;抑郁患者:听冥想式的乐曲,如沉思、古琴等。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俞、肝俞、神门、脑、皮质下等穴。
(四)恶心、呕吐(化疗期间)1.观察呕吐物的量、色、性质,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郁气滞证:乳房结块,两胁胀痛,或经前乳房作胀,经来不畅,郁闷寡言,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苔薄白,或舌边瘀点,脉弦或弦滑。
(二)气血两亏证(术后多见):患者多数年纪偏大,中气不足,术后伤正气,且癌症属瘀毒蕴,耗伤津液,故见面色晄白,心跳气短,夜眠欠佳,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三)冲任失调证(年轻多见):乳房肿块、表面不光滑、盗汗、口干、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脉细或细数无力。
(四)气滞血瘀证: 乳中有块,烦闷易怒,寐差,口干喜饮,便干尿黄,舌紫暗,苔黄厚,脉沉涩或弦数。
(五)脾虚痰湿证:患者素有脾胃虚弱、术后面色苍白,体倦乏力,免疫力下降,患者上肢肿胀、胸闷、纳呆、便溏。
舌质淡,苔白腻,脉滑细。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患侧肢体肿胀
1、注意观察术肢水肿程度、皮肤情况。
指导患者卧床时将此侧手臂抬高以预防或减轻肿胀。
2、术后避免术侧上肢静脉穿刺、测量血压等,及时处理皮瓣下积液,并适当运动术肢。
3、术后患肢功能障碍
(1)注意观察术肢活动情况。
(2)做好宣教,强调术肢及时充分的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取
得患者配合。
(3)做好功能锻炼方法的宣教。
术后强调上肢的早期功能锻炼:术后3-5天后活动肩部,拆线后加大肩部活动围,指导患者做患肢爬墙,梳理头发,拉绳,展肘等运动,以恢复肢体功能。
爬墙练习:面立墙边,将患肢扶在墙上,尽可能向上爬,然后轻轻有力依靠体重前压,由轻至重,慢慢前行。
每天早晚各练1次,直至患肢与健肢上爬行高度一致。
每次爬墙以后,前后活动上肢,并以健侧手对患侧肢体按摩。
平卧时应抬高患肢,做握拳活动,以利于血液和淋巴回流。
二)患侧肢体疼痛
1.病情观察: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遵医嘱予止痛剂后观察用药反应。
2.一般护理:保持环境安静,光线柔和,色调淡雅,避免噪音及不必要的人员走动。
给予舒适体位,避免体位突然改变。
胸痛严重者,宜患侧卧位,避免剧烈咳嗽,必要时用手按住胸部疼痛处,以减轻胸痛。
3.心理护理:指导采用放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音乐等。
4.中医操作:耳穴压豆,主穴:乳腺、腋下、肝,配穴:交感、分泌。
按揉2-3次/d,每次1-2min。
三)胸痛
1.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遵医嘱予止痛剂后观察用药反应。
2.保持环境安静,光线柔和,色调淡雅,避免噪音及不必要的人员走动。
3.给予舒适体位,避免体位突然改变。
胸痛严重者,宜患侧卧位。
4.避免剧烈咳嗽,必要时用手按住胸部疼痛处,以减轻胸痛。
5.指导采用放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音乐等。
6.遵医嘱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皮质下、交感、肺等穴位。
四)胸闷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给予吸氧。
2.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避免灰尘、刺激性气味。
3.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减少说话等活动,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
4.与患者有效沟通,帮助其保持情绪稳定,消除紧、焦虑等。
5.教会患者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
6.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患者下床适量活动,以增加肺活量。
7.遵医嘱协助胸腔穿刺抽水或胸腔药物灌注,治疗后观察症状、生命体征变化,指导患者进高热量、高营养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8.遵医嘱耳穴埋豆,可选择肺、气管、神门、皮质下、脾、肾等穴位。
五)头晕
1.一般护理:眩晕发作时嘱患者卧床休息,闭目养神,改变体位时动作宜慢。
必要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性质、伴随症状、诱发因素等。
3.安全护理: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限制探视,护理人员操作应相对集中,动作轻巧,防止坠床或跌倒。
4.中医治疗: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风池、太阳穴、百汇等穴位。
六)纳呆
1.病室空气流通、新鲜。
2.做好心理疏导,化解不良情绪。
3.遵医嘱耳穴埋豆,可选择脾、胃、交感等穴位。
4.进食增加肠动力的食物,如苹果、番茄、白萝卜、菠萝等,忌肥甘厚味、甜腻之品,少食多餐。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中成药
1)贞芪扶正颗粒:扶正固本,益气补虚。
2)复方斑蝥胶囊:破血消瘀,攻毒散结。
2.注射给药
1)参芪扶正注射液:扶正固本,益气补虚。
2)生脉注射液:益气养阴生津。
3)康艾注射液:益气扶正,增强免疫。
4)康莱特注射液:益气养阴、消肿散结。
(二)特色技术
1.耳穴压豆
2.艾条灸
3.中药熏洗
4.中药四黄散外敷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应四时气候变化,生活起居有节,劳逸结合,保持身体环境的稳定,有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避免其他疾病的发生。
2.乳腺切除术后进行功能锻炼,如爬墙,拉绳展肘运动,直至患
肢与健肢上爬高度一致。
患肢功能恢复后,应以气功强身为主。
二)辨证食疗:
1)肝郁气滞证:宜食疏肝理气,软坚散结之品,如皮、玫瑰花泡水等,食疗方:鱼丝瓜汤,枸杞山楂蜜饮(枸杞20g、鲜山楂5-10g切片,煮30分钟取汁加蜂蜜15g,饮用。
2)气血两亏证:进食益气养阴的食品,大枣、龙眼肉、沙参、玉竹、麦冬等。
食疗方:黄芪粥(黄芪10-15g,大米100g,黄芪:补气健脾),沙参山药粥。
)
3)冲任失调证:进食补益肝肾食品,如黑豆粥、白芍粥。
食疗方:核桃山药煲骨头汤、青皮麦芽饮(青皮、麦芽各10克。
)
4)气滞血瘀证:进食行气活血,化瘀解毒的食品,如山楂、白萝卜、绿豆。
食疗方:山楂苡仁粥(鲜山楂30g,绿豆50g,苡仁30g,白米100g,冰糖适量,煮粥食用。
)
5)脾虚痰湿证:可进食健脾化痰之品。
如薏米、皮,山药、赤小豆、茯苓。
食疗方:薏米(10克)山药粥,皮(15克)老鸭汤。
(三)情志调理
1.责任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予以心理疏导。
2.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亲朋好友给予情感支持。
3.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治疗体会,提高认知,增强治疗信心。
(四)健康教育
1.如为妊娠和哺乳的乳腺癌病人,应立即终止妊娠和断乳。
根治术后5年必须避免妊娠,因妊娠会使乳腺癌复发或在对侧乳房发生癌肿。
2.定期查血象,肝功,及B超,发现有异常淋巴结肿大情况应及时就诊。
五、护理难点
(一)问题:患侧肢体肿胀患者静脉通路的问题
解决思路:
1.留置深静脉管或健侧PICC管。
禁止患侧肢体穿刺、测血压等治疗,减少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损害。
2.制定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规及操作流程。
六、护理效果评价
附:乳癌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乳癌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患者:性别:年龄:床号ID:
文化程度:入院日期:
证候诊断:肝郁气滞证()气血双亏证()冲任失调证()、气滞血瘀证()脾虚痰湿证()其他:一、护理效果评价
10
10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10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技术职称
护士长签字: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