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繁荣昌盛的力量,因为人们都在努力满足彼此之间的欲望和虚荣。私人的恶 德,是公众的利益。

斯密斥之为“放荡不羁的体系”
• 孟德维尔把虚荣心说成是所有公认美德的根源。斯密则指出,
应当认识到,虚荣是一种轻浮的欲望,仅凭想得到荣誉和尊 敬的欲望,就想实际地得到荣誉和别人的尊敬,也不管自己 是否真的具有这种资格和条件。虚荣是人类最浅薄和最低级 的激情。
• 合宜性即有关各方感情和行为的和谐一致;它表现为当事者
的感情或感受与实际存在的或想象中的旁观者的感情或感受 的一致。
这种“合宜美德论”为什么正确?
• 因为它是由人的本性(利己和利他)决定的。 • 还因为这种道德观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只能存在于社会之中,
必须适应他由以生长的那种环境。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处在一种需 要互相帮助的状况之中,同时也面临相互之间的伤害。
• 他们认为仁慈或仁爱是行为的唯一规则,美
德存在于仁慈之中。自爱从来不会成为美德 的节操,它一旦妨碍众人的利益,就成为一 种罪恶。
“仁慈美德论”的局限性
• 斯密认为,不应把仁慈看作行为的唯一准则,事实上,对我们自己个人
幸福和利益的关心,在许多场合也表现为一种非常值得称赞的行为原则。
• 他还认为,仁慈论以最大热情来培育和鼓励较温和的美德时,似乎完全
• 斯密对斯多葛学派所鼓吹的宿命论不表赞同,更不愿意肯定该学派所说
的心甘情愿去死的说教(上天要你死,你就觉得自己该死,并为此感到 幸福)。他认为这是对美德的亵渎。
亚当·斯密的合宜美德论
• 合宜美德论是亚当·斯密的道德观的核心。 • 高尚道德情操或美德,既不应是绝对利他,更不应是极端利
己,而是利己和利他的结合。这种结合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 的表现就是“合宜性”。
捐躯。还表现在谦虚谨慎和对自己感情的自我控制。
• 有责任感,即对一般行为准则的尊重,它应当体现在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包括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朋友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和国家之间等 等。
几点启示
•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既不是单纯利己主义,也不是单纯利他
主义,而是合理利己诉求和高尚利他精神的结合。
• 孟德维尔把每种感情,不管其程度如何以及作用对象是什么,
统统说成是受到虚荣心的驱使,因而都是邪恶的,这是其大 作《蜜蜂的寓言》的大谬所在。
评前人的“合宜美德论”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以及斯多
葛学派创始人芝诺等人观点属于合宜性学说。
•认为美德存在于行为的合宜性之中,或者说存
在于感情的恰如其分之中,人们根据这种感情 对相关对象采取行动。
• 在出于热爱、感激、友谊和尊敬而相互提供了这种必要帮助的地方,社
会兴旺发达并令人愉快。所有不同的社会成员通过爱和感情这种令人愉 快的纽带联结在一起,好像被带到一个互相行善的公共中心。
美德的内涵
• 具有最完美德行的人应该是既能控制自己自私的原始感情,又富于同情
心的人。
• 在有当事人和旁观者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别人的感情和自己的感情是否
亦是一种格外自私而顽固的动物;他认为,不存在关于财富及权力的道德美 德,一切行动都起源于利己心,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消灭人类的这种利己本性。
• 二,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自私本性或虚荣心。他认为,每个人都力图得到他
人的承认,正是这种社会需要产生了道德的伪装和道德生活的准则。
• 三,个人劣行即是公共利益。他认为,通常各种所谓恶德其实是使整个社会
• 工场手工业时期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演变;思想观
念和道德理念的变化。当时较有影响的理论观念:谨慎 美德论,仁慈美德论,极端利己主义论,合宜美德论等。
评“谨慎美德论”
•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谨慎是一切美德的根源和基本要
求。所谓谨慎,指的是小心、勤奋和慎重。
• 斯密强调美德是实际的智慧和实际的品质,是获得安全和利益的最可靠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解读
亚当·斯密(1723-1790)
《道德情操论》
1759年初版 1761年二版 1767年三版 1774年四版 1781年五版 1790年六版
《道德情操论》创作初衷
• 回答时代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应该树立怎样
的道德观和美德观,人们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为人 处世,应该遵行怎样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评前人的“合宜美德论”(续)
• 斯密认为,这样理解美德本质是对的,但该论对美德内涵的理解不全面。
他们推崇那些高尚的、庄重的和令人尊敬的美德,自我控制和自我克制 的美德(坚忍不拔,宽宏大量,不为钱财所左右、轻视痛苦、贫穷、流 放和死亡等这种肉体上的不幸),却很少强调和蔼可亲、温和、仁爱。 斯多葛学派甚至认为这些是缺点。
忽视了更为庄重的和更值得尊敬的品质,甚至不把它们称为美德。它把 那些只以个人利益为目的的行为看成是更坏的东西,认为它会削弱仁慈 的美德。它还断言,当谨慎只是用来增进个人利益时,决不能看成是一 种美德。这就太过分了。
孟德维尔的极端个人主义学说
• 一,孟德维尔将人性自私论发挥到极致。他认为,人既是一种精明的动物,
和最机灵的手段,这些智慧和品质决不仅仅在于谨慎小心之类,更不仅 仅在于将欲望和厌恶的对象都归结为肉体的痛苦和快乐。
• 斯密认为,谨慎美德观以最大的热情鼓励慎重、警觉、冷静和明智的克
制的习性,却低估了温和的值得尊敬的美德。
Biblioteka Baidu
评“仁慈美德论”
• 仁慈美德论是晚期柏拉图主义信条,也为古
代基督教会的神父和近代神学家所推崇。
一致来判断是否合乎美德,美德就存在于当事人的感情和旁观者的感情 和谐一致。
• 它的表现形式是:和蔼可亲和令人尊敬,仁慈和正义;正义比仁慈更重
要。
美德的内涵(续)
• 在没有旁观者情况下,通过自己心中那个“公正的法官”,即设想中的旁观
者的感受来确定自己的言行举止。
• 在这种情况下确立的个人美德,首先是“有良心”,其次是“有责任感”。 • 有良心,表现在“人道、公正、慷慨大方和热心公益,包括见义勇为和为国
• 与其他各种道德论相比,“合宜美德论”最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其
核心是倡导当事人与旁观者的感受的一致,当事人自身的言行一致。
• 合宜美德主要体现为:正义与仁慈,良心和责任感等。 •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