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解读
道德情操论
第一卷 论行为得体 第二卷 论功过,或奖惩对象 第三卷 论我们判断自己情感和行为的基础,及责任感
1
第四卷 论效用对认可情感的影响
第五卷 论风俗与风尚对道德上认可与否的影响
第六卷 论美德的品格 第七卷 论道德哲学体系
书籍评价
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 才 知 道 “ 利 他 ” 才 是 问 心 无 愧 的 “ 利 己 ” 。 ——[美]197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米尔顿·弗里德曼 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由于人们只看到斯密在其《国富论》中论述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重视经济人的谋利心理和行为,强调“自利”,却相对忽 略了其在《道德情操论》中所重视的社会人的伦理、心理、法律和道德情 操 , 从 而 曲 解 、 误 读 了 亚 当 · 斯 密 学 说 。 ——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阿马蒂亚·森
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
13级人力资源管理 马辉平
作者介绍
亚当·斯密 (1723-1790)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 伦理学家。亚当·斯密一生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 情操论》和《国富论》,前者为伦理学著作,后者为经济 学著作。
道德情操论
1.什么是道德情操? 在亚当斯密生活的那个时代,“道德情操”这一短语,是用来说 明人(被设想为在本能上是自私的动物)的令人难以理解的能力,即能 判断克制私利的能力。 2.写作目的:解释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主要是追逐利润的资本家 ﹞是如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尤 1 其是自私的感情和行为,从而建立一个有必要确立行为准则的社会而有 规律的活动。 3.《道德情操论》阐述的核心问题就是: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怎样 控制他的感情和行为,以及怎样建立一个有确立行为准则的社会。这些 准则有的是成文的规定,有的则属于行为约束的“软制度”,后者在很 大程度上就是亚当·斯密所认同的道德情操。
【经典导读】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经典导读】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Adam Smith),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
1723年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172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并于1704年被选入牛津大学深造。
历任爱丁堡大学讲师、格拉斯哥大学教授以及爱丁堡关税局长等职位。
其一生奉献了两部经典:《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前者为伦理学著作,使其享誉学术界,而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
《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MoralSentiments)是一部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根源的伦理学著作,以此来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评价,从而最终揭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该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书中向我们解释了关于人类情感与行为的诸多道德原理,其主要围绕七个方面展开:一、关于行为的合宜性问题斯密认为看一个行为是否具有合宜性,更应该看行为后面的情感以及动机,而不是表面的行为。
“行为的合宜与否,或者说是端正的得体还是粗鲁下流,全在于行为根源的情感以及引发情感的原因或对象是否合适,或是否比例相称”。
具体来说,首先,人们是通过同情、彼此同情、他人的情感与我们是否相符合、喜欢可亲可敬的美德等合宜感来判断一个行为的合宜性的。
斯密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进一步阐述:1、很多时候,虽然我们无法直接体验到别人的感觉,但是我们“通过设想或想象我们身处那样痛苦或贫困的处境,也会激起同一种情绪”。
我们会想象受难者的难处,把自己置于对方的情境中,来体会对方的情绪,从而产生同情感,但同时斯密也提出,并不是所有的感情都会引起同情,例如一个发怒人的行为,在不了解原因是什么的前提下,人们更倾向于表达反感的情绪。
2、我们更希望别人的心里的情绪与自己相一致。
对于《道德情操论》的看法
对于《道德情操论》的看法斯密对人类丰富多彩的道德情操世界作了简明扼要的理路说明。
首先,他认为同情、同情心是人类天赋的本性之一,换句话说,情感互动构成社会生活天然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接着,他引出一个类似公理的常识,即相互同情的愉快,同情既能增加快乐也能减轻痛苦。
他还提出关于情感适宜性的原理:通过别人的感情同我们自己的感情是否一致来判断它们是否合宜。
因为相互同情的愉快,为了产生一致的情感,如同天性教导旁观者去设想当事人的各种情况一样,天性也教导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去设想旁观者的各种情况。
正是在这两种努力,即旁观者的努力、当事人的努力,确立了两种类型的美德;旁观者的努力中建立起和蔼、公正、宽容等美德类型,当事人的努力中则建立起崇高、庄重、自制等美德类型。
当然,与美德相对负性的冷漠、鄙俗、下流品行等则确立于对上述“适宜性”努力的失败、甚至反动。
现在我就是简单的谈谈他个人对人性道德情操的看法。
斯密他提出了自己对激情的看法。
关于他提出的激情的“适宜性”我个人认为是非常的复合人性。
从内心情感同激起它的原因(或对象)之间的关系来研究——适宜(庄重有理)与不适宜(粗野鄙俗)。
向我们能够从肉体产生激情,从各种倾向和各种习惯产生激情,从自己对别人的态度中产生有好货不友好的激情等等。
这种种激情都是会对人产生不同的驱动作用,就是人的行为产生之后旁观者就是会对此评价,并判断是否在他本人的限度之内。
有时候我们往往对他人的种种行为表示赞同,表示欣赏,表示憎恶等等,这就是斯密所说的激情的“适宜性”。
关于对优点和缺点斯密表达了他自己对此的看法。
他认为对优点和缺点的感觉——确定无疑的赞同或反对的对象——从内心情感同它意欲产生的或往往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优点(受赏)与缺点(受罚)。
关于优点是对行为者情感的直接同情和对从他的行为中受益的那些人所表示的感激的间接同情,关于缺点就是对行为者感情或动机的直接反感和对受难者的愤恨表示间接同情。
对《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关系的理解
对《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关系的理解《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并称两部最具影响力的哲学著作之一,两部著作都是由英国哲学家亚当斯密撰写,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探讨道德和政治经济学问题。
《道德情操论》以合乎道德的行为来探讨人们对于善恶的概念,斯密提出了仁爱的原则,认为个人的行为及行为的结果都是道德上最为重要的,因此,斯密认为要有道德的行动,就必须有一种仁爱原则,即以仁爱为衡量标准,做得对和利他才是道德的行为。
而《国富论》则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国家财富和政府管理。
斯密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国家的繁荣不仅仅是由货物的流通,企业的发展,政府的行动和财政政策等因素来决定的,更重要的是要有效的金融体制的运行和政府的正当管理,以促进国家的发展。
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斯密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探讨道德和政治经济学问题,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从《道德情操论》中可以看出,斯密提出的仁爱原则,即要有道德的行动,就必须以仁爱为衡量标准,做得对和利他才是道德的行为,因此,斯密的仁爱原则可以用来衡量政府的行为。
例如,政府应引导和管理企业,遵循仁爱原则,努力保护普通老百姓,不去抢夺或剥削他们。
此外,从《国富论》中可以看出,斯密认为国家的繁荣不仅仅要靠货物的流通,和企业的发展,还要通过有效的金融体制的运行和政府的正当管理,以促进国家的发展。
在这里,斯密的仁爱原则也可以被应用,政府应当以仁爱原则来管理国家的金融体制,以确保游戏规则的合理性,避免国家财富只惠赖少数富裕者。
同样,斯密认为,要实现仁爱原则,就必须要有效的执行机制,以确保大家都能得到正当的道德待遇,在这里,政府应当努力建立一套公正的社会管理体制,实行公平的司法和税收制度,以便确保人人受益。
因此,可以看出,《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提出了仁爱原则,而在《国富论》中,则以仁爱原则来衡量政府的行为,以避免国家财富只惠赖少数富裕者;两部著作都指出,仁爱原则必须要有有效的执行机制才能实现,且必须要有一套公正的社会管理体制,实行公平的司法和税收制度,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道德情操论》七篇内容
《道德情操论》七篇内容《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所著的一本经典伦理学著作,全书共七篇。
以下是各篇的大致内容:第一篇:同情心本篇主要阐述了同情心作为一种天赋本性的重要性。
斯密认为,同情心是人类天生的一种情感,它使我们能够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感和处境。
同情心是人类社会和道德生活的基石,它促使我们对他人的痛苦和困难伸出援手。
第二篇:优点与缺点本篇主要讨论了对优点和缺点的感知。
斯密认为,优点是指那些能够激发我们赞赏和尊重的品质和行为,而缺点则是指那些引起我们不满和批评的品质和行为。
斯密认为,我们对优点和缺点的感知并非完全主观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标准。
第三篇:评判自我与他人本篇主要阐述了人们如何评判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以及如何评价他人的情感和行为。
斯密认为,自我评价往往比他人评价更为宽容,因为自我评价时我们会忽略自己的缺点,而夸大自己的优点。
同时,斯密认为,我们对他人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受到偏见和成见的影响。
第四篇:效用与赞同本篇主要讨论了效用对赞同情感的作用。
斯密认为,效用是指一个事物对人类生存和幸福的贡献程度。
当我们看到一个有用的事物时,我们会对其产生赞同的情感。
同时,斯密认为,人们对美和丑的看法也受到效用的影响。
第五篇:习惯与风气本篇主要阐述了习惯和风气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斯密认为,习惯和风气对人们的道德判断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道德的认知和理解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习惯和风气的作用。
第六篇:美德的品质本篇主要讨论了美德的品质及其对个人幸福的影响。
斯密认为,美德是指那些能够使个人成为更好的人的品质,如诚实、勇敢、节制等。
这些品质能够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同时,斯密也强调了自我控制的重要性,认为自我控制是实现美德的关键。
第七篇:道德哲学体系本篇主要论述了道德哲学体系的构建。
斯密认为,道德哲学体系应该以人类天性为基础,以同情心为核心,以美德品质为目标。
同时,斯密也批评了一些传统的道德哲学体系,如以功利主义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体系和以康德为代表的义务论体系。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一个当代解读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所述个体行为表现的一个解读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系学系赵亮朱宪辰摘要情感和寻求增进个体幸福的推理,及由此驱动的行为,都是斯密对人类个体共性行为基本特征的观察和假设。
通常趋利的经济人假定所遇到的经验挑战,例如受情感、同情等情绪支配,可以通过多年来人类学、神经科学、演化心理学的工作,予以解决。
因为社会交换及一系列相伴随的认知计算程序、道德判断的决策规则是自然选择过程赋予人类的共同适应性特征。
个体的认知程序机制通过各种特定生态变量,不同的决策规则能够以一种符合自然法则的方式被启动。
自1759年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第一版面世以来,人们不断将该著作与他的《国富论》相对比,逐渐形成“斯密问题”之说,即:从个体的行为表现上看,个体既从事最大化自己利益的行为(即“经济人”的行为特征),同时又表现出情感偏好(即人本主义意义的“情感人”)。
这种似乎矛盾的现象引来后世广泛争论。
然而,当代众多学科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所揭示的证据逐渐汇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以往争论“斯密问题”的无论哪一方,其对个体行为问题的解释都是不充足的。
因此,有必要基于当代跨学科研究成果,尤其是基于各经验学科、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对《道德情操论》以及“斯密问题”予以重新解读,以利于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
这也是对亚当.斯密的最好形式的纪念之一。
1.《道德情操论》中斯密对人类个体行为的基本观察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观察了作为人类普遍现象的情感行为表现,提出了下列他认为几乎无须实例来证明的事实——不证自明的普遍的人类共性:(1)存在着某种个体行动前的活动过程特征,该特征是个体共有的(尽管表现程度上个体有所差异),该过程在人类普遍意义上是“理该如此”的。
(2)这种特征的经验表现过程,用当代语言基本可表述为“信号接收——模拟处理——效用评价——感受反应”。
其中:在信号接收环节,能够成为信号的包括“情景、缘由或他人的感受反应”;在模拟处理阶段,可以表现为能够进行“理性”逻辑推理、运算、预算、预见等的仿真处理器(包括自己模拟行动方案的反馈结果)。
论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
论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苏格兰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他在其著作《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中提出了同情理论,该理论深刻地阐述了人类情感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论述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同情理论是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的核心思想之一。
他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同情心,即对他人的痛苦和快乐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同情。
斯密认为,同情是一种本能的、自然的行为,在人类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和共同体感。
同情心对个体和整个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同情心是人类道德行为的基础。
斯密认为,人们通过同情他人的痛苦和悲伤,体会到他人的感受,从而进一步产生热忱、慷慨和仁爱之情。
同情引导人们努力减轻他人的苦难,并促使个体追求公平和正义。
同时,同情心也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产生重要影响。
斯密认为,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是建立在人们对彼此痛苦的同情上。
他指出,人们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从而在行动中考虑到公共利益,而不仅仅是追求个人利益。
这种合作心态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有助于维持一个正常运转的社会。
此外,斯密的同情理论还有助于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交往。
他通过关注人类情感和行为模式,揭示了人们在决策和行动中的心理机制。
他认为,同情心是人类行为的重要动力之一,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同情感受来决策和行动。
斯密的同情理论为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基础。
然而,斯密的同情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批评。
一些学者认为,同情并不总是导致道德行为,有时甚至与自私行为相矛盾。
他们指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选择只关注自己或狭隘的群体利益,而忽视他人的痛苦。
因此,同情理论在解释人类行为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总之,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对于我们理解人类情感、道德行为以及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同情心作为一种本能和天性,不仅塑造了人类的道德行为,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英国作家亚当_斯密著作《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英国作家亚当·斯密著作《道德情操论》读后感导语:《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
以下是XX整理的道德情操论读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英国作家亚当·斯密著作《道德情操论》读后感不读《国富论》不懂个人的致富之路、国家的富国裕民之道;但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如何使自己的的生命更有意义,人生更有价值,国家更公平正义。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是不可分离的,正如温总所言:正确的经济学同高尚的伦理学是不可分离的。
——佚名本科攻读经济学,导师曾推荐我读《国富论》,那个时候我知晓了自由经济学之神——亚当?斯密,而这本被奉为“经济学圣经”的巨著却让年幼的我嗤之以鼻,其赤裸裸的利己主义利益观固然有其道理,但我总觉得少了一点点道德与情感的气息。
读硕士的时候在人大学行政管理,刚刚涉及到行政伦理学,正好温总来人大的时候曾向我校学生问及是否读过《道德情操论》,好奇心驱使我接触到亚当?斯密的这本巨著。
静心潜读,追随大师的脚步,走进心灵的殿堂,去厘清崇高和卑鄙、简单和复杂、善良与丑恶、真诚和虚伪……。
这时,我才意识到只读大师的《国富论》会曲解大师的本意、误读大师的思想。
《国富论》说的是经济人,而《道德情操论》说的是道德人。
它从道德的高度,阐述了以同情说为基础的道德评价论和德性论,其中包含道德准则与道德评价的共同标准以及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强调。
亚当?斯密指出,同情是人的本性,关心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将他人的幸福视为自己的事情的牵挂,即是同情。
其实,亚当?斯密是说,同情(利他)与利己都是人的天性。
所以他指出,惟有当整个社会的成员都具有同情心、以此作为行为的准则时,社会才会和谐、安定与进步。
通读全书我们可以看出,《道德情操论》的核心思想是:以自利为基础的市场机制一定要用以利他为基础的道德情感来协调,人们之间不但要自利而且要利他,通过人的这两种天性来达到“利益的天然一致”。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人性思想研究
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人性思想研究姓名:徐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教师:黄云明20100601摘 要亚当•斯密不仅是十八世纪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斯密身处西方社会的近代转型时期,敏锐地观察到社会生活中已经发生并将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深刻的变化,清醒地意识到,旧的道德观念与新的经济生活已经发生尖锐冲突,必须超越中世纪传统道德体系,创造新的道德伦理理论,使之成为既是维护市场经济生活、促进国民富强的新的精神因素,又能引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斯密的人性思想产生于18世纪的英国,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的。
斯密认为,促使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因是源于利己心的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必将促进社会整体的繁荣。
斯密描述利他也是人性中不可缺少的原始情感,是人类的原始本能,但是,斯密并没有过多强调利他在社会中的作用。
何以协调这两种本能呢?斯密提出了其理论的核心概念——“同情心”,斯密的同情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当代社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斯密人性思想中利己、利他和同情三者的关系,分析利己与利他的现实中的冲突,并说明了导致利己与利他现实冲突的根源。
斯密又引入了同情机制,作为协调利己和利他之间的纽带。
诚然,谈到斯密,不可避免的就涉及到“斯密问题”。
“斯密问题”从其产生和发展来看,可以说是两个学派——即历史学派和边际效应学派围绕着对亚当•斯密所说的伦理同经济的关系的争论,而其本质则是所处时代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现实存在着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
关键词 亚当•斯密同情 利己 利他AbstractAdam Smith was not only a great economist but also a prominent ideologist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During the reforming time in western society,Smith found that some dramatic and deep changes had been apparent in the social life style. And he also realized that old moral conception which conflicted with the new economic life style must surmount traditional moral system in the Middle Ages, and that creating a new moral ethics theory was not only a psychological factor which maintained the market economy and promoted the national prosperity but also leaded the value conception and the morality in the modem society.I introduced the derivation of Smith’s human nature thoughts which stemmed from the 18th century in the England. It happened in this time with fundamental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oretical sources. Smith thought that the motivation of undertaking economy conduct was the pursuit of self-interesting from egoism and it would promote social prosperity.In addition Smith regarded altruism as necessary and original feeling and human being’s instinct. But he didn’t emphasize the role altruism played in the society any more. How to coordinate these two instincts? Smith put out the central concept—sympathy. And then he assessed the sympathetic thoughts in terms of rationalities and limitations. Smith's human thoughts possessed important practical sense and would mak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morality.I made a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goism, altruism and sympathy, analyzed the conflict between egoism and altruism in practice, and explained the reasons causing this conflict. Then Smith introduced the mechanism of sympathy that made it harmonized egoism and altruism. Indeed when it comes to Smith, it’s inevitable to include “Das Adam Smith-Problem”. From the developmental aspect, it was about the conflict between history school and marginal utility school—revolve round the disput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ethics and economy. And “Das Adam Smith-Problem” essence was a conflict betweenindividual and social profit existing in the market economy in this age. Keywords Adam Smith Sympathy Egoism Altruism引 言引 言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不仅是英国十八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还是一位伦理学家,他涉及了政治、经济、伦理、文学等诸多领域,留下两部代表作,一部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被誉为经典之作,两百多年来为人们反复的研究、探讨;另外一部《道德情操论》,以同情为理论基础,以公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人性思想体系。
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读书笔记
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读书笔记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是一部对人类道德情感和行为进行深入探讨的经典之作。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也有了许多深刻的思考。
书中开篇就指出,人无论多么自私,在其本性中显然会存在某些秉性,使他关心他人的命运,把他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
这种同情共感的能力,是人类道德的基础。
我们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从而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
比如,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时,会心生怜悯;当我们看到他人快乐时,也会感到愉悦。
这种同情共感并非出于私利,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
亚当·斯密还强调了“旁观者”的视角。
他认为,我们在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的时候,往往会想象一个公正的旁观者会如何看待我们的行为。
这个旁观者是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官,它帮助我们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例如,当我们面临一个道德抉择时,我们会在心中设想,如果别人看到我们这样做,会作何评价。
这种内心的自我监督机制,促使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遵循道德准则。
在书中,亚当·斯密还探讨了美德的分类。
他将美德分为审慎、正义和仁慈。
审慎是指个人对自身利益的合理关注和管理,它使我们能够在追求自身幸福的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正义则是一种不可侵犯的准则,它要求我们不伤害他人的权利和利益。
而仁慈则是一种更高尚的美德,它促使我们积极地为他人的幸福做出贡献。
这三种美德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
同时,亚当·斯密也指出了人类情感容易出现的偏差。
比如,我们常常会对自己的遭遇过分敏感,而对他人的痛苦则相对冷漠。
这种自我中心的倾向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和对他人的同情。
此外,我们还容易受到社会地位、财富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对他人产生不公正的评价。
认识到这些情感偏差,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努力克服这些偏见,培养更加公正和善良的道德品质。
读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后感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我一直以为道德和情感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读完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后,我对它们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情感在道德评价和行为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斯密在书中强调了同情心在道德评价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同情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我们能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感受,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道德判断。
这种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道德观,我开始思考如何在理解和同情他人的基础上,做出更符合道德标准的决策。
此外,斯密还讨论了美德和美德的培养。
他认为,美德是一种内在的品质,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来培养。
这让我意识到,美德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来获得。
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行为,思考如何通过积极的行动来培养自己的美德。
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性。
传统的道德理论往往强调理性在道德决策中的作用,而忽视了情感的作用。
但斯密认为,情感和理性在道德判断中是相辅相成的。
这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找到平衡,以便做出更符合道德标准的决策。
总之,《道德情操论》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道德观和情感观,并为我提供了培养美德和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决策的方法。
我会将这本书视为我的成长指南,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对他人的同理心和积极的道德追求。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实践,我能够成为一个更有道德的人。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篇1《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它与《国富论》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道德情感,这是斯密伦理学中的核心概念。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被其深入浅出、严谨而富有逻辑的论述所吸引。
斯密认为,道德情感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而重要的情感,它源于我们对彼此福利的关心和尊重。
这种情感使得人们能够建立起一种普遍的道德准则,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斯密对于道德情感的分类非常细致,他将其分为同情、正义、仁慈、互助等几个方面。
同情是我们对他人遭遇感同身受的能力,它使我们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
正义则是我们对公平和规则的尊重,它保障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仁慈和互助则是我们对他人的爱和关心,它们构成了社会的基础。
《道德情操论》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理论贡献,还在于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斯密的观点让我们重新审视了社会道德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过于关注物质利益,而忽视了道德的约束。
但是,一个缺乏道德的社会必然会陷入混乱和矛盾之中。
我们需要更多的同情、正义、仁慈和互助,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于道德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意识到,我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到物质利益的驱动,更受到我们对于他人福利的关心和尊重。
这种情感使得我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权利,从而建立起一种普遍的道德准则。
总的来说,《道德情操论》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它不仅提供了一种深入理解人类行为的视角,还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坚持道德原则,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篇2《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背景介绍:《道德情操论》是英国伦理学家亚当·斯密的著作,于1759年首次出版。
该书讨论了人类行为的道德评价,以及这种评价如何通过社会相互作用来影响行为。
对比与参照: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同情心和羞耻心。
同情心是我们对他人的生活和情感的共鸣,使我们对他人的不幸感到痛苦,对他人幸福感到快乐。
从《道德情操论》中的道德坐标系看公平缺失问题
从《道德情操论》中的道德坐标系看公平缺失问题公平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也是亚当·斯密道德哲学的重要议题。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探讨了“克己利他”问题,即具有利己本性的个人为何会控制其自私利己的冲动,完成利他的实践。
同时,《道德情操论》中也试图解答“克己利他”行为对于社会道德的构建到底具有怎样的影响,从而为公平问题的评判提供了重要标准。
标签: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公平缺失;克己利他;道德哲学一、问题的提出人,作为连接“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桥梁,负责着整合世界的工作,是维系“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微妙平衡的关键力量。
我们不能说道德哲学完全担当了定义、解释和说明人与人关系的任务,但人与人关系很大程度上需要道德哲学来概括、解读和指引。
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任道德哲学教授时必然认识到了這份责任与担当,所以才会“试图建立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系统地阐明生存在宇宙中的这个无限而又联系着的人类活动体系的整个过程,以及人类社会这架大机器的运行机制;揭示作为自然的人和作为社会的人的本性及其生活的终极目的、过程和形态”[1]8。
《道德情操论》正是亚当·斯密所构想的庞大理论体系的一部分,简明扼要地说,该书负责“阐明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怎样控制他的感情或行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或行为,以及怎样建立一个有确立行为准则必要的社会”[1]3。
更简单地说,该书就是在定义,解释和说明一个内容:克己利他。
二、“克己利他”与道德坐标体系克己不是损己,利他是为了更好地利己。
首先,在亚当·斯密看来,利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关心自己;而且,因为他比任何其他人都更适合关心自己,所以他如果这样做的话是恰当和正确的”[1]101。
其次,因为“对他来说,自己的幸福可能比世界上所有其他人的幸福重要,但对其他任何一个人来说并不比别人的幸福重要”[1]102,所以,尽管所有人都毫无疑问地奉行着利己主义,但是利己要有限度,“他会发觉,其他人绝不会赞成他的这种偏爱,无论这对他来说如何自然,对别人来说总是显得过分和放肆”[1]102,这就是所谓的“克己”,就是要“收敛起这种自爱的傲慢之心,并把它压抑到别人能够赞同的程度”[1]102。
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读书笔记
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读书笔记《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一部不朽巨著,这部作品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道德情感和行为具有深远的意义。
亚当·斯密在书中开篇就指出,人无论多么自私,在其本性中显然存在着某些原则,使他关心他人的命运,把他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
这种关心他人的情感并非出于自私的动机,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同情心。
他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深入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面对他人的喜怒哀乐时所产生的共鸣和反应。
在书中,亚当·斯密对于同情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他认为,同情是我们能够理解他人感受的基础。
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时,我们会在内心产生一种类似于他们所经历的痛苦感受;而当我们看到他人快乐时,我们也会分享他们的喜悦。
这种同情的情感并非完全等同于他人的实际感受,但它使得我们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从而对他人的行为和处境做出恰当的评价。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失去了亲人而悲痛欲绝时,尽管我们自己可能没有经历过同样的事情,但我们能够通过想象和感受,体会到他的痛苦和悲伤。
这种同情让我们能够给予他安慰和支持,表现出关心和关爱。
亚当·斯密还探讨了人类的各种情感,如骄傲、谦卑、愤怒、感激等,并分析了这些情感如何影响我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
他指出,骄傲和谦卑往往是基于我们对自己在他人眼中形象的认知。
当我们得到他人的赞扬时,会感到骄傲;而当受到批评或轻视时,则会感到谦卑。
然而,过度的骄傲可能导致自负和傲慢,而过度的谦卑则可能使人失去自信和自尊。
愤怒是一种常见的情感,但亚当·斯密认为,我们应该在适当的程度和情境下表达愤怒。
如果愤怒是基于正当的理由,并且以合理的方式表达,那么它可以成为维护正义和公平的力量。
相反,如果愤怒是出于自私和冲动,那么它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感激之情则是对于他人给予的帮助和善意的回应。
当我们受到他人的恩惠时,应该心怀感激,并在适当的时候予以回报。
这种感激和回报的循环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道德情操论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接触到英国哲学家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以来,我深深地被其深邃的思想所吸引。
这本书以道德情感为核心,阐述了道德情操的形成、作用以及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道德情操在个人成长、社会和谐以及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心得。
一、道德情操的内涵与价值《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认为道德情操是指人们在道德判断、道德评价以及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
道德情操包括同情、感激、正义、仁爱等情感,这些情感使人们能够关注他人的福祉,追求道德的完善。
在当今社会,道德情操具有极高的价值。
首先,道德情操是个人品德的基石。
一个具备道德情操的人,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其次,道德情操是人际关系的纽带。
在人际交往中,具备道德情操的人能够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从而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最后,道德情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的社会,能够实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国家繁荣。
二、道德情操的形成与培养道德情操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道德情操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以下三个方面:1. 模仿:人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他人的道德行为,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情操。
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提供良好的道德榜样,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2. 自我反思:人们在面对道德困境时,通过自我反思,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从而提高道德情操。
因此,教育者应培养人们的自我反思能力,使他们在道德实践中不断成长。
3. 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培养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
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中,以下方法值得借鉴:1. 强化道德榜样: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树立道德榜样,引导人们学习、模仿。
2. 培养自我反思能力: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他们在道德实践中进行自我反思,提高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论》作者:[英]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作者:[英]亚当·斯密亚当·斯密思想体系的奠基之作,用科学归纳的方式解释人类的道德规范。
说起亚当·斯密,你一定听说过他的《国富论》,斯密因为写了《国富论》而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但其实,这两本书比起来,《道德情操论》反而是斯密更珍爱的作品。
为什么这么说呢?亚当·斯密自从36岁的时候出版了这本书,在他的有生之年,就不断修订,最后经过大规模修订的第六版直到他67岁去世那年才出版,这时距离第一版已经过去31年了。
可见,在斯密的心中《道德情操论》的重要地位。
而且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读懂《道德情操论》,我们也就不可能完全读懂《国富论》,至于为什么这么说,我先卖个关子,答案会在音频的最后为你揭晓。
《道德情操论》不仅在斯密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在西方思想史上也举足轻重。
斯密和比他大十几岁的大卫·休谟是情感主义伦理学的两大代表。
所谓的情感主义伦理学,就是主张人类的情感,而不是理性,才是道德的基础。
相比于休谟,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对于人类情感的观察更加细致入微,经常有一些让人拍案叫绝的洞察;斯密也比休谟更好地解释了人类如何从最基本的情感发展出道德规范的过程。
斯密在两百多年前的观点,直到今天依然影响着伦理学家对于道德本质的思考。
下面,我会分三部分来为你解读《道德情操论》这本书:第一,斯密为什么认为人类道德来源于同情这种情感?关于同情,他提出了什么精彩的论述?第二,斯密如何从同情中推导出良心、道德规范和德性这些概念,也就是说如何从情感上升到伦理道德?第三,斯密的道德理论与他的经济学之间有什么关联?为什么我会说不读懂《道德情操论》,就不可能完全读懂《国富论》呢?第一部分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了解一下斯密如何论述同情这种情感,为什么认为同情才是人类道德的起点。
斯密的伦理学被称为“情感主义”,因为在他看来,一切道德原则说到底都是人类情感的产物。
这种情感主义在中国儒家思想中非常典型,比如孟子就说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读书笔记
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这可真是一本让我思绪万千的书啊!亚当斯密在书中探讨了人类的道德情感,那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感受到,却又难以言说的微妙情感。
他说,我们会对他人的遭遇产生同情,这种同情并非出于自私的目的,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
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小事。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阳光正好,我决定去家附近的公园散步。
公园里人不少,有带着孩子玩耍的父母,有悠闲散步的老人,还有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在草地上嬉笑打闹。
我沿着湖边的小路慢慢走着,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就在这时,我看到了一个卖糖葫芦的小摊。
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但眼神却透着一股慈祥。
我忍不住走上前去,买了一串糖葫芦。
在付钱的时候,我注意到老爷爷的手有些颤抖,他找零钱的动作也显得有些迟缓。
我拿着糖葫芦,继续往前走。
没走多远,就听到后面传来一阵吵闹声。
回头一看,只见几个年轻人正围着那个卖糖葫芦的老爷爷,言辞激烈地说着什么。
我好奇地凑过去,原来是这几个年轻人买了糖葫芦,吃完后非说糖葫芦不新鲜,味道不好,要求老爷爷退款。
老爷爷一脸无奈,不停地解释说自己的糖葫芦都是当天做的,绝对新鲜。
可那几个年轻人根本不听,声音越来越大,态度也越来越恶劣。
周围的人开始围过来,大家都在小声议论着,但没有人敢上前劝阻。
我心里顿时升起一股怒火,这几个年轻人怎么能这样欺负一个老人家呢!我大步走过去,对那几个年轻人说:“你们别太过分了,老爷爷这么大年纪出来卖糖葫芦也不容易,你们怎么能这样不讲道理!”那几个年轻人看了我一眼,其中一个说:“关你什么事,他卖的东西不好吃,我们就有权要求退款。
”我看着他们,义正言辞地说:“你们说不好吃,那也不能这样对待老人家。
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们这样,那谁还愿意做小生意?谁还能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善良和诚信?”这时,周围的人也开始纷纷指责那几个年轻人的行为。
或许是意识到自己理亏,或许是受不了众人的指责,那几个年轻人嘟囔了几句,转身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它的表现形式是:和蔼可亲和令人尊敬,仁慈和正义;正义比仁慈更重
要。
美德的内涵(续)
• 在没有旁观者情况下,通过自己心中那个“公正的法官”,即设想中的旁观
者的感受来确定自己的言行举止。
• 在这种情况下确立的个人美德,首先是“有良心”,其次是“有责任感”。 • 有良心,表现在“人道、公正、慷慨大方和热心公益,包括见义勇为和为国
• 工场手工业时期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演变;思想观
念和道德理念的变化。当时较有影响的理论观念:谨慎 美德论,仁慈美德论,极端利己主义论,合宜美德论等。
评“谨慎美德论”
•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谨慎是一切美德的根源和基本要
求。所谓谨慎,指的是小心、勤奋和慎重。
• 斯密强调美德是实际的智慧和实际的品质,是获得安全和利益的最可靠
• 孟德维尔把每种感情,不管其程度如何以及作用对象是什么,
统统说成是受到虚荣心的驱使,因而都是邪恶的,这是其大 作《蜜蜂的寓言》的大谬所在。
评前人的“合宜美德论”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以及斯多
葛学派创始人芝诺等人观点属于合宜性学说。
•认为美德存在于行为的合宜性之中,或者说存
在于感情的恰如其分之中,人们根据这种感情 对相关对象采取行动。
• 斯密对斯多葛学派所鼓吹的宿命论不表赞同,更不愿意肯定该学派所说
的心甘情愿去死的说教(上天要你死,你就觉得自己该死,并为此感到 幸福)。他认为这是对美德的亵渎。
亚当·斯密的合宜美德论
• 合宜美德论是亚当·斯密的道德观的核心。 • 高尚道德情操或美德,既不应是绝对利他,更不应是极端利
己,而是利己和利他的结合。这种结合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 的表现就是“合宜性”。
捐躯。还表现在谦虚谨慎和对自己感情的自我控制。
• 有责任感,即对一般行为准则的尊重,它应当体现在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包括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朋友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和国家之间等 等。
几点启示
•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既不是单纯利己主义,也不是单纯利他
主义,而是合理利己诉求和高尚利他精神的结合。
• 合宜性即有关各方感情和行为的和谐一致;它表现为当事者
的感情或感受与实际存在的或想象中的旁观者的感情或感受 的一致。
这种“合宜美德论”为什么正确?
• 因为它是由人的本性(利己和利他)决定的。 • 还因为这种道德观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只能存在于社会之中,
必须适应他由以生长的那种环境。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处在一种需 要互相帮助的状况之中,同时也面临相互之间的伤害。
• 与其他各种道德论相比,“合宜美德论”最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其
核心是倡导当事人与旁观者的感受的一致,当事人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言行一致。
• 合宜美德主要体现为:正义与仁慈,良心和责任感等。 •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
评前人的“合宜美德论”(续)
• 斯密认为,这样理解美德本质是对的,但该论对美德内涵的理解不全面。
他们推崇那些高尚的、庄重的和令人尊敬的美德,自我控制和自我克制 的美德(坚忍不拔,宽宏大量,不为钱财所左右、轻视痛苦、贫穷、流 放和死亡等这种肉体上的不幸),却很少强调和蔼可亲、温和、仁爱。 斯多葛学派甚至认为这些是缺点。
• 他们认为仁慈或仁爱是行为的唯一规则,美
德存在于仁慈之中。自爱从来不会成为美德 的节操,它一旦妨碍众人的利益,就成为一 种罪恶。
“仁慈美德论”的局限性
• 斯密认为,不应把仁慈看作行为的唯一准则,事实上,对我们自己个人
幸福和利益的关心,在许多场合也表现为一种非常值得称赞的行为原则。
• 他还认为,仁慈论以最大热情来培育和鼓励较温和的美德时,似乎完全
繁荣昌盛的力量,因为人们都在努力满足彼此之间的欲望和虚荣。私人的恶 德,是公众的利益。
•
斯密斥之为“放荡不羁的体系”
• 孟德维尔把虚荣心说成是所有公认美德的根源。斯密则指出,
应当认识到,虚荣是一种轻浮的欲望,仅凭想得到荣誉和尊 敬的欲望,就想实际地得到荣誉和别人的尊敬,也不管自己 是否真的具有这种资格和条件。虚荣是人类最浅薄和最低级 的激情。
忽视了更为庄重的和更值得尊敬的品质,甚至不把它们称为美德。它把 那些只以个人利益为目的的行为看成是更坏的东西,认为它会削弱仁慈 的美德。它还断言,当谨慎只是用来增进个人利益时,决不能看成是一 种美德。这就太过分了。
孟德维尔的极端个人主义学说
• 一,孟德维尔将人性自私论发挥到极致。他认为,人既是一种精明的动物,
亦是一种格外自私而顽固的动物;他认为,不存在关于财富及权力的道德美 德,一切行动都起源于利己心,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消灭人类的这种利己本性。
• 二,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自私本性或虚荣心。他认为,每个人都力图得到他
人的承认,正是这种社会需要产生了道德的伪装和道德生活的准则。
• 三,个人劣行即是公共利益。他认为,通常各种所谓恶德其实是使整个社会
• 在出于热爱、感激、友谊和尊敬而相互提供了这种必要帮助的地方,社
会兴旺发达并令人愉快。所有不同的社会成员通过爱和感情这种令人愉 快的纽带联结在一起,好像被带到一个互相行善的公共中心。
美德的内涵
• 具有最完美德行的人应该是既能控制自己自私的原始感情,又富于同情
心的人。
• 在有当事人和旁观者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别人的感情和自己的感情是否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解读
亚当·斯密(1723-1790)
《道德情操论》
1759年初版 1761年二版 1767年三版 1774年四版 1781年五版 1790年六版
《道德情操论》创作初衷
• 回答时代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应该树立怎样
的道德观和美德观,人们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为人 处世,应该遵行怎样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和最机灵的手段,这些智慧和品质决不仅仅在于谨慎小心之类,更不仅 仅在于将欲望和厌恶的对象都归结为肉体的痛苦和快乐。
• 斯密认为,谨慎美德观以最大的热情鼓励慎重、警觉、冷静和明智的克
制的习性,却低估了温和的值得尊敬的美德。
评“仁慈美德论”
• 仁慈美德论是晚期柏拉图主义信条,也为古
代基督教会的神父和近代神学家所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