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备课全册

合集下载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集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集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备课一、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教五年级一、二两个班,共有学生108人。

从去年的学习成绩看,大部分学生平时在数学学习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有个别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加上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导致与班级整体脱节。

针对本班的数学教学现状,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内容中,空间与图形包括:圆、圆柱、圆锥。

数与代数包括:百分数、比例、比例尺。

统计与概率包括:我们长大了—统计。

还包括小学五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习。

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会用工具画圆。

使学生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百分数:从生活中引出,便于学生理解,从意义和写法到百分数和分、小数互化等。

3、使学生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统计:让学生认识众数、中位数,会求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会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分析数据,并能作出合理的推断。

6、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一、完美的图形—圆 8课时二、山东假日游----百分数 14课时三、冰淇淋盒有多大---圆柱和圆锥 10课时综合应用----水与冰 1课时四、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10课时五、快乐足球-----比例尺 8课时综合应用---让校园绿起来 1课时六、我们长大了---统计 7课时数学与生活 2课时回顾与整理----总复习 14课时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一.教学内容:园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最新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全册)

最新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全册)
学下册教案(全册)
注:
表示加 10 分,
表示扣 10 分,
请用正、负数和 0 表示各班的得分情况。
表示得 0 分。
答案:
2.五年级三班的 9 名同学期中数学考试成绩如下。 (单位:分)
98 78 86 91 95 79 64 75 90
(1)以 85 分为标准(超出部分记作正,不足部分记作负) ,用正、负数表示这 9
名同学的分数。
(2)求出 9 名同学的平均分数,并用正、负数表示出这 9 名同学的分数与平均分
数的差。
答案:( 1) +13 - 7 +1
+6
+10 - 6 - 21 - 10 +5
(2)平均分数:(98+78+86+91+95+79+64+75+90)÷ 9=84
+14 - 6 +2 +7 +11 - 5学下册教案(全册)
课件,橡皮泥、彩纸。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播放视频:分数产生的意义】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分数的意义》 ,体会分数的奇妙之处吧。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一段视频,不仅了解了分数的产生,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 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 (一)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情境图:分橡皮泥】 师:同学们, 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 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 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 把 1 块红色橡皮泥平均分给 4 人,每人分得这块橡皮泥的几分 之几?把 4 块黑色橡皮泥平均分给 4 人,每人分得这些橡皮泥的几分之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橡皮泥分一分,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最后全 班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 把 1 块红色橡皮泥看成一个整体, 平均分成学下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青岛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青岛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青岛版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长方体纸盒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的盒子并沿着棱剪开,把长方体展开成6个面并观察这6个面有什么特点?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长方体的表面积由6个面来组成,每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二、讲授新课教师出示例题,一个知道长、宽、高的长方体纸盒,如何才能求出它的表面积?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纸盒为参照,探究如何才能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同组之间相互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每个小组的讨论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回答:(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加起来。

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纸盒展开,看一看长、宽、高有什么关系?组成长方体表面积的6个面,等于(长×宽+长×高+高×宽)×2=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师让学生自己求出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列式:(7×5+7×3+5×3)×2教师让学生思考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教师提问学生。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青岛版篇2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章乘法1.1 乘数和积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掌握乘数、积的概念。

2.能够正确读写数学符号×、=。

教学重点和难点1.乘法的概念及其符号。

2.基本乘法法则。

教学内容1.乘数、积的概念2.基本乘法法则,如:3×5=15、7×4=28等。

教学方法1.讲授、演示和指导相结合。

2.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一步步引导,并及时纠正。

教学步骤1.通过数学符号×、=,介绍乘数和积的概念。

2.引导学生通过练习自己掌握基本乘法法则,并总结归纳规律。

1.2 乘法交换律教学目标1.掌握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及运用。

2.能够应用乘法交换律求解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乘法交换律概念及运用。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及运用:a×b=b×a。

2.根据实际问题,应用乘法交换律。

教学方法1.讲授、演示和指导相结合。

2.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的运用。

教学步骤1.通过例题,向学生介绍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及其运用方法。

2.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使用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自主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交换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3 乘法分配律与乘方教学目标1.掌握乘法分配律和乘方的概念与应用方法。

2.能够正确应用乘法分配律和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乘法分配律和乘方的概念及应用。

2.合理使用乘法分配律和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乘法分配律的概念:a×(b+c)=a×b+a×c。

2.乘方的概念及应用:a n=a×a×...×a(n个a),其中n为正整数。

3.根据实际问题,应用乘法分配律和乘方。

教学方法1.讲授、演示和指导相结合。

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掌握乘法分配律和乘方的应用。

教学步骤1.通过例题,向学生介绍乘法分配律和乘方的概念及应用方法。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案标题: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学下册所涉及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并能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熟练掌握数学下册所涉及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1. 教材: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2. 教具:教学投影仪、黑板、彩色粉笔、学生教材、作业本等。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相关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知识讲解与示范(15分钟)根据教材内容,对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并通过示范演示给学生一个解题思路和方法。

Step 3: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探究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相互交流、讨论。

Step 4:个人巩固练习(15分钟)让学生个人完成一些巩固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Step 5:总结与反思(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并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Step 7:课堂延伸(10分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进行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或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教学反思:教案撰写完毕后,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个人巩固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荣成市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学科数学年级五课题圆的认识课时一课时设计人邹妍教学目标设计 1、在开放式画圆的情境中渗透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验证、合作交流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各部分名称,体验圆的本质特征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圆形物体的美。

教学方法设计以探究“车轮为什么都是圆的”为主线,引导学生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由学生自主地经历解决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以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自主地发现、质疑、探究、释疑,自主地猜想、验证。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一)、画圆,初步感知圆的特征(二)、操作,研究半径、直径的特点及它们的关系(三)寻访,体会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认为这一定与圆的特点有关,所以我认为可以研究圆的特点。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学生利用图钉、绳子和铅笔等自主画圆。

2、学生互相展示,交流感受。

(二)、操作,研究半径、直径的特点及它们的关系1、学生装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

探究:圆的半径、直径有什么特点?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三)寻访,体会圆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景一:公路上行驶的所有汽车的车轮为什么都采用圆形的?车轴为什么都装在车轮的中心?情景二:当有人在表演时,观看的人群自然的围成一个圆,这是为什么?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用圆规画出半径为3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2、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①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②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③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

()④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小。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第三单元冰淇淋盒有多大――圆柱和圆锥圆柱、圆锥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完整、准确地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想象、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大量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3、运用AI提供的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初步渗透在一定的条下,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难点:完整、准确地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第一时(一)复习1。

复习已学过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的名称及特征后,再让学生“摸一摸”桌面,再次感觉这些面是“平”的。

2。

出示圆柱体、圆锥体形状的物体。

问:这些物体的形状也能称它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吗?(不能)那它叫什么?板书:圆柱、圆锥的认识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认识圆柱和圆锥,看它们有哪些特征。

(二)学习新知1。

创设情景,获得表象。

(1)AI提供几幅冰淇淋,配以轻音乐。

这些物体从形状上分为几类??(不是)那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说说看(有的学生用手势比划着说:它们都是圆圆的,高高的;有的说,它们像圆柱子一样……)教师说明:它们都是圆柱体。

有的学生用手势比划着说:它们上面都是尖尖的;……)教师说明:这些都是圆锥体。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圆柱和圆锥的形状。

2。

进一步探究圆柱的表面特征。

让学生准备好圆柱和圆锥体(1)摸一摸: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上面和下面,它们的面有哪些特征?(2)议一议:你们是怎样知道的?可用什么办法证明?(量直径或把底面在纸上画圆比较)出示AI验证。

(3)再摸:还有一个什么面?(是个弯曲的面)(4)实验验证:学生动手将圆柱侧放在桌面上,侧面上能放稳一本数学书吗?试试看(突出是个曲面)。

告诉学生:这个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引导概括:(AI显示)圆锥体的表面特征: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教师说明:今天我们学习的都是像这样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像圆柱子一样的立体图形,我们叫它圆柱体(简称圆柱)。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78页)整册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78页)整册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单元教学内容:教科书2-8页。

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景,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正、复数的意义。

课时计划:3单元教材分析:1.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对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

2.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正、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3.本单元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以“中国的热极—吐鲁番”为现实背景,提供了其温度、海拔高度等方面的信息,为学习正、负数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学生从温度的表示方法入手,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并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又能够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

用海拔高度示意图认识正、负数,既直观形象,又具有典型性。

由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熟悉的数量,延伸到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其它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行归纳概括出正、负数的意义,这样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4.《我学会了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完本单元内容后安排的,以达到进一步巩固知识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目的。

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熟练运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顾、交流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的收获,看到进步和不足,以促进自我完善与发展。

信息窗1:认识正、负数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活动内容:教科书2—3页。

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下)全册备课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下)全册备课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下)全册备课一、教材分析2、教学重点:圆及圆的有关知识、比和比的基本性质、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认识扇形统计图。

3、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

解决实际问题三、改进教学的措施1.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性、科学性和时代性。

2.坚持“情境串”带动“问题串”,整合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

3.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优化知识结构。

4.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联系实际加强概念教学,融知识的理解于体验之中。

2.动手实践要把握好“度”,提高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3.重视方程教学,初步建立代数观念。

4.加强探索方法的指导,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5.用好教材,做教材“再开发”的智者。

6.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要全面、合理、科学。

五、学生情况分析本班有学生36人,学生学习基础教差的有8人,特别是乔永磊、赵孟超、吴韶腾、杨昆,其对基本技能的掌握特别差,学习习惯非常差,上课不能认真听讲,课后作业不能及时完成这些同学的学习习惯需要继续培养,其余大部分同学能够在班级里起到带动作用。

六、本学期打算学习的材料为了适应工作,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新学期要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二十一条军规》及有关心课程改革的论文,提高自身素质。

七、教学业务学习及有关的教研活动安排本学期要积极参加市、镇组织的教研活动,以及本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吸取校内外教师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及教学成绩。

1、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2、加强集体备课,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3、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4、积极探索,引导学生自由合作学习。

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

师:你能根据它们的关系,推出圆的面积公式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的面积=c÷2×r=πr×r=πr2师: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πr2师:黑板上的这个圆半径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三、拓宽应用。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教学内容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能力培养:能力培养目标、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策略及方法:小组合作单元建议课时数::3课时教学内容校园科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比较熟练地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感受分数的意义、探求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会用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本单元教学难点是理解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能力培养:能力培养目标、、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策略及方法:小组合作单元建议课时数::8课时教学内容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具体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学会找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10以内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结合现实情境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加减混合运算;能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在探索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约分等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例、有根据的思考。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一、完美的图形——圆单元教学内容:教科书的第2—22页,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特征;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拼摆等活动,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3、在探索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思想,建立“现实问题—数学问题—联想已有经验—寻求方法—总结归纳—解释应用”的“模型化”思想。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通过了解圆周率的史料,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爱国的情感。

单元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的熟练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的第2、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一套。

学生准备硬币等圆形物体若干;圆规一把、直尺一把、三角尺一副;小剪刀一把;红色、蓝色彩笔各一支。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新课开始,老师用多媒体演示三种不同轮子(分别用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做轮子)的汽车画面。

问:你喜欢哪种汽车,为什么?为什么车轮子一定要设计成圆形呢,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出示课题:圆的认识)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圆形物体?二、探索新知1、画圆:你们会画圆吗?自己尝试着画一个圆。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青岛版(精选5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青岛版(精选5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青岛版(精选5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青岛版【篇1】一教学内容最小公倍数(一)教材第88 、89 页的内容及第91 页练习十七的第1 、2 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操作用长方形纸片(长3Cm ,宽2Cm )与方格纸。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前面,我们通过研究两个数的因数,掌握了公因数和公因数的知识。

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二)教学实施1 .在数轴上标出4 、6 的倍数所在的点。

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画有两条直线的纸。

在第一条直线上找出4 的倍数所在的点,画上黑点。

在第二条直线上找出6 的倍数所在的点,圈上小圆圈。

2 .引入公倍数。

( l )学生汇报,多媒体课件出现两条数轴,并根据学生报的数,仿效出现黑点和小圆圈。

( 2 )观察:从4 和6 的倍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3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演示两条数轴合并在一起,闪现12 和21 。

( 4 )我们发现:有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 的倍数,如果让你给这些数起个名,把它们叫做4 和6 的什么数呢?(板书:公倍数)说说看,什么叫两个数的公倍数?3 .用集合图表示。

如果让你把4 的倍数、6 的倍数、4 和6 的公倍数填在下面的图中,你会填吗?试试看。

同桌两人可以讨论一下。

4 .引人最小公倍数。

学生汇报后问:( 1 )为什么三个部分里都要添上省略号?( 2 ) 4 和6 的公倍数还有哪些?有没有公倍数?( 3 )有没有最小公倍数?4 和6 的最小公倍数是几?(板书:最小公倍数)4 的倍数 6 的倍数4和6的功倍数5.引出例1。

前面学习公因数和公因数时,我们研究了用正方形地砖铺地的实际问题。

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一个用长方形墙砖铺成正方形的实际问题出示例1 。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完美的图形——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圆,知道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圆的简单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折、量、比、算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圆规按要求画圆。

【教学准备】课件,圆规。

学具准备:长方形纸、圆规、直尺、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今年的里约奥运会你们看了吗?奥林匹克的标志是什么你们注意了吗?(学生齐说“奥运五环”)那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是由五个圆环组成的。

那么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圆形的呢?哪位同学来说一下?生1:井盖,硬币,妈妈的戒指,蛋糕。

生2:车轮,风扇。

师:圆形的物体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圆。

(板书)(二)启发诱导,领会新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发挥画一个圆。

学生独立画圆。

师:大家都画完圆了吗?哪位同学能和同学分享一下你是怎么画的圆吗?生1:用圆形的瓶盖画的圆。

生2:自己随手画的圆。

师:比较一下,以前学过的平面直线图形,与你刚才画的圆有什么不同呢?(学生积极回答)师: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师:怎样才能画出一个规范的圆呢?给大家介绍一种画圆的仪器——圆规。

请大家拿出圆规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圆规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有铅笔的一脚,一部分是有针尖的一脚,最后一部分是手柄。

师:现在请大家尝试用圆规画一个圆,然后和同桌交流你是怎么画的。

学生独立用圆规画圆。

师:哪位同学愿意起来展示一下你画的圆和你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生:用圆规画圆时,先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之间的距离,再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把有铅笔的一脚旋转一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单元备课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2、过程与方法: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正、负数,能够用正、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并会读写正、负数,初步感知正、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正、负数的意义,对正、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抽象地理解和感知正、负数的大小。

教材分析《认识正、负数》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教材只安排了一个信息窗,它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正、负数的相关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数的又一次拓展,也是过去小学数学教材里没有的内容。

由于正、负数的意义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材在编排上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借助温度计和海拔示意图认识正、负数,用正、负数表示生活熟悉的量,延伸到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其他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课时分配3课时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的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经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处理问题的能力。

5.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建立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材分析这一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

包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

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已经蕴涵着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但是都没有明确点出来。

现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再来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整数相除,只要除数不为0,不论被除数小于、等于、大于除数,也不论能否除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

这样可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讲解假分数以及把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做好了准备。

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阶段,他们主要是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角度来认识分数的。

由于当时所认识的分数都是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还没出现分子等于或大于分母的分数,所以问题不大。

现在,引入了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就促使学生突破原有的部分与整体的观念。

通过学习真分数、假分数以及带分数,可以使学生比较全面地理解分数概念,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于分数的数感。

课时分配10课时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3.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4.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5.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单元。

6.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教学重难点单元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单元教学难点: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教学内容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约分,公倍数和最大公倍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课时分配信息窗1:公因数、最大公因数2课时信息窗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约分2课时信息窗3:同分母分数的连加和连减2课时信息窗4: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课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课时我学会了吗1课时综合应用1课时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的能力。

4、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方向、距离用语言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教学难点:能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学段“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认识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第一学段“方向与位置”学习内容的延续,也为第三学段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等内容奠定基础。

此部分知识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看简单的平面图;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课时划分:信息窗1:用数对确定位置2课时信息窗2: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信息窗2课时3:利用方向与距离描述路线我学会了吗2课时单元教学反思1、注意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2、找准学生的起点,注重学生的认知基础。

3、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与身边的生活相联系,在应用中巩固、拓展知识。

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生活中处处可以找到,学生只有在应用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得心应手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为此除重视课堂的教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外结合实际进行应用。

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通分。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及连加、连减、加减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体会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律对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并会运用其进行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意识与能力。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4、渗透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本单元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通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通分是教学难点。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倍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通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课时划分: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2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噪音污染1课时我学会了吗1课时总课时数6课时单元教学反思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2、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在探究和归纳的基础上,对问题拓展宽度、加深难度,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使其知识掌握更加全面彻底,运用起来更加熟练,解决问题更加灵活。

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事例,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题意。

3.在统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4.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通过参与“爱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复式统计图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教材分析本单元的统计知识是在学习了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之后安排的。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根据复式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统计图的不同画法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教学实施措施1.找准知识的起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

2.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完成统计图----分析判断”的全过程,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

3.在统计教学中,注意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时分配共5课时1.复式条形统计图2课时2.复式折线统计图2课时3.我学会了吗1课时五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的实物,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3、提高观察、想象、推理等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难点:体积及体积单位概念的建立。

教材分析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本单元将在此基础上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

它是进一步认识其它立体图形、计算其它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常用的体积单位及换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的计算及应用,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实物和模型,帮助学生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建立清晰的空间表象。

2、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4、充分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促进学生迁移。

课时分配本单元课时数:12课时信息窗1………………1课时信息窗2………………2课时信息窗3………………3课时信息窗4………………3课时回顾整理………………2课时综合应用………………1课时五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备课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初步学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使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对等可能性思想的理解。

难点:加强对学生概率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对随机思想和等可能思想的理解。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等稍复杂可能性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向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