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结构 PPT

合集下载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共28张PPT)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共28张PPT)
内核(固)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海妈妈有许多可爱的小水滴宝宝。
有一天,他们想去旅行,妈妈答应了。小水滴 请太阳公公帮助他们。他们变成了水汽,向空中飞 去。小水滴飞到云妈妈的怀里,云妈妈带着小水滴 到处旅行。 一阵风吹来,小水滴变成了雨,离开了 云妈妈。变成雨的小水滴,落到了生物圈里。他们 沿途见到了许多美丽的风景和有趣的生物。 他们边看边玩,就来到了北冰洋,那里 实在太冷了,差点变成了冰。所以 他们只好再请太阳公公把他们送 回家。最终,他们又回到了大海 妈妈温暖的怀抱。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62021/9/6Monday, September 06,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62021/9/62021/9/69/6/2021 12:37:16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62021/9/62021/9/6Sep-216-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62021/9/62021/9/6Monday, September 06, 2021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①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D1)填出地球内部圈层C、E、G、H的名称: C 地壳 ;E 地幔 ;G 外核 ;H 内核 。
(2)填出地球内部两个不连续界面的名称: D 莫霍界面 ;F 古登堡界面 。
3、读下图,回答问题:
(3)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横 波,判断的 依据是 波速较慢 。

地球的结构PPT课件

地球的结构PPT课件

.
31
小结
内 地壳 地 部 地幔
莫霍界面 岩 石
球 的
圈 层 地核
古登堡界面圈 生


层 外 大气圈

结部
构 圈 水圈

.
32
基础提升
1、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C ( )
A外地核
B内地核
C软流层
D上地幔下部
2、下列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
A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叫岩石圈
软流层
外核:呈液体或熔融 状态,它们相对地壳 流动,可能是地球磁 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内核:呈固态
.
20
地球内部圈层概况
圈层名称
两个界 深度
特征

(km)
地壳 大陆地壳 岩 石 圈
大洋地壳 莫霍界面
地幔
上地幔 软流层
平均17 17
下地幔
地核 外核
古登堡界面 2900
内核
6370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化学元素:氧、 硅、铝)
.
27
海洋水


大气水
冰川水

地表水
河流水


陆地水
湖泊水
生物水
地下水
.
28
人类实际能够利用的淡水
资源仅占地球淡水储量的 0.3%,约为地球总储水量 的十万分之七。
.
29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
30
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生物与其生存环 境共同组成的特殊圈层。生命活动 渗透到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 成为地球上最具活力的圈层。

小学地球的结构ppt课件

小学地球的结构ppt课件
响。
内核的温度
内核的温度非常高,达到了5700 摄氏度左右,接近太阳表面的温
度。
内核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 ,越接近地球的中心温度越高。
内核的高温高压状态使得内核物 质处于熔融状态,形成了地球内
部的热能来源。
THANKS
感谢观看
内核的物质密度高达10克/立方厘米 ,是地球表面物质的3到4倍。
内核中的物质处于极高压力和温度的 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共存的状态。
内核的运动
内核的运动表现为地球的自转和 地磁场的产生。
内核的运动是由地球内部的热能 驱动的,这种热能来自于地球形 成时的余热和放 波传播等地球物理现象有重要影
地球的构造
总结词
介绍地球的构造方式,包括地壳板块、地震、火山等。
详细描述
地球的地壳由数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不断运动中相互碰撞或分离。地震是由于板块运动或地下岩 层破裂而产生的自然现象,火山则是地壳板块运动和岩浆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些构造活动形成了 地球的地形地貌,也影响了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
02
地壳
地壳的组成
主要成分
地壳主要由岩石构成,包括陆地上的岩石和海底的岩石。这些岩石主要由矿物组 成,矿物是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
岩石类型
地壳中的岩石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固 化形成的岩石;沉积岩是由风化剥蚀、侵蚀和沉积等作用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 由火成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地幔的运动
流动
地幔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由于温度 和压力的变化,物质从地球深处缓慢 向上或向下移动。
板块运动
地幔的运动是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力 ,由于地幔的流动,板块会相互碰撞 、分离或滑动。

地球的圈层结构(30张PPT)

地球的圈层结构(30张PPT)
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地球圈层。读图,完成10~12题。
① ③
蒸 腾



10.B 11.B 12.C解析:10.植物蒸腾水汽到大气中,故丁是生物圈,甲是大气圈;水资源会下渗到地下,故可知丙是岩石圈,乙是水圈,B 项正确。11.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A项错误。大自然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 下径流等环节,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形成水循环。 据此可以得出,水圈联系了四大圈层,B 项正确。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 圈和岩石圈的上层,C 项错误。岩石圈是地球内部的圈层,D 项错误。12.大气圈、 水圈和生物圈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C 项正确。水圈的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 且不断运动的,A 项错误。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B 项错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包含岩石圈,D 项错误。
成5~7题。5.此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最有可能来自( )A .① B.② C.③ D.④6.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快的地方是( )A.① 与②交界处 B.②层内部C.② 与③交界处 D.③与④交界处7喷发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 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时波速急剧上升D.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4.图中的X 处 为 ( )A. 莫霍面 B. 古登堡面C. 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 内地核与外地核交界
解析:(1)地幔上部存在着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材料中所说的地热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熔岩释放的能量,而熔岩物质主要分布在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2)据上题分析可知,熔岩位于上地幔,上地幔与 地壳的界面是莫霍面。该界面处横波和纵波波速都明显加快。该界面的地下深度陆地上 比海洋上大。答 案 : ( 1 )B (2)C

地球的圈层的结构(共29张PPT)

地球的圈层的结构(共29张PPT)

思考题
莫霍界面
地壳
1 请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
地幔是固体,外核是液体
地幔
外核 古登堡界面
内核
2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说明了
什么问题?
物质组成或状态发生了变化
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校徽+学校名称 School Name
地壳 地幔
外地核(液)
内地核(固)
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校徽+学校名称 School Name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知识导航
校徽+学校名称 School Name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校徽+学校名称 School Name
一、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校徽+学校名称 School Name
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校徽+学校名称 School Name
地核
地核以古登堡界面与地 幔为界,厚度为3400多千 米。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 化,可以将地核分为外核 和内核两层。地核的温度 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深度 /km
校徽+学校名称 School Name
地球的内部 圈层结构图
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校徽+学校名称 School Name
地壳
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之外, 是地球 表面一层薄薄的、 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 它厚薄不一,大陆部分比 较厚,大洋部分比较薄, 平均厚度为17千米。
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校徽+学校名称 School Name

高一地理必修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9张PPT)

高一地理必修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9张PPT)

软流层在此!
注:可以将蛋壳和蛋白间的
膜连同蛋壳一起看作岩石圈
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想 一想还能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 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改进钻探技术 火山喷发的物质 温泉、热泉 遥感技术
其他
P28[活学巧用]1
随堂练习
1.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 . 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 . 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我们如何得知地球内部的情况呢?
联想:啄木鸟如何知道哪种树生病了?
通过敲击树木发出的声音来判断, 实心树木与空心树木发出的声音不同。
我们怎么办???
1、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地圈震层来了的,依陆 据
(1)概念:
地上的人先感
(2)分类:
觉到什么震动, 后感觉到什么
震动?海洋上
纵波VS横波
的人呢?
primary
sec快ondary固、液、气 上下震动划分依弱据

固态
左右晃动 强
速度都随物 质性质的变
化而变化
纵波横波 波速都明
速度(千米/秒) 0 3 6 9 12 15
显增加
1000
深 度 2000
横波

米 3000
莫霍界面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
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下的物质状
态可能是什么?
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 在莫霍界面下P、S波都能通过, 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在古登堡界 面以下,S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 是液态。
思考?

必修一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_图文

必修一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_图文

地核
里三圈,外三圈,中间夹着岩石圈。
大气圈 外部 圈层 水 圈
生物圈
随堂练习
1.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 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 . 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 C .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
都明显减少 D . 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
横波先到达地面
2. 岩浆可能发源于( B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圈层①、②、③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大气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① ②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利用可控震源人工激发地震波是进行石油 勘探的一种主要方式。我国塔里木、胜利 油田等均是用此方法找到的。下图所示四 幅地震波模拟示意图中表示地底储有石油 的是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
2900
地壳 地幔
莫霍界面
地核
古登堡界面
2.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速度{千米/秒) 33
2900
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1)地壳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养闺女贴给那家美
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状态
界面 霍 莫 地幔
厚 度
大陆地壳:33千米 大洋地壳:6千米
平均地壳:17千米
地壳厚度差异:
1、大陆厚,大洋薄——海陆差异
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过450km;
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km
的物质到地球表层。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
1.划分依据——地震波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
1.划分依据——地震波:纵波和横波
上下颠簸
左右颠簸
地震时,在海洋中航行的人有什么感觉?

地球的结构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地球的结构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探索
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材料: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 工具:卡尺
是按照实际数据去制作地球结构模型吗?
地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幔 地核
平均厚度约为17公里 平均厚度约为2865公里 平均厚度约为3400公里
根据地壳、地幔、地核的厚度,将数据进行等比例缩小。因此, 地球结构模型的三个圈层的大小分别为:
平均17km
2.根据三个圈层的厚度比,用红、黄、蓝三种颜 色的橡皮泥代表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结构, 从里到外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3.切开模型,观察它的剖面。
研讨
1.组成地壳的岩石大致分为几个类型?它们分别是什么?
2.地球内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你的理由是什么?
3.地壳的运动又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呢?
拓展
3400km
地壳:蓝色,薄薄一层 地幔:黄球厚度6.3cm 地核:红球直径3.4cm
根据三个圈层比例,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 分别代表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结构,从里到外逐层 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实 验 步 骤:
1.根据地壳、地幔、地核的厚度,按照比例计算地球 结构模型的三个圈层的大小。
红球直径(地核):3.4cm 黄球直径(地核+地幔):6.3cm 蓝色地壳:薄薄的一层
探索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核,是地球内部构造的中心圈层, 是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
阅读资料,思考以下问题并完成表格: ①组成地壳的岩石分为哪几类? ②我们研究过的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分别属于哪一类岩石?
地壳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是什么力量使地壳运动?
岩层为什么会发生弯曲变形?
地球内部的不断运动,会发生什么呢?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32张PPT)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32张PPT)

D 、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2、在莫霍界面以下(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
3、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
A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B.温度的垂直变化
C.内部压力的变化 D.物质密度的变化


古登堡界面:地下

约2900千米处,纵
波的速度突然下降,
横波完全消失。
不连续面附近波速变化特点及说明的问题
速度(千
米/秒3)3
2900
地震波的传播 速度
P21思考1: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所通过物质状态(组成和密度) 可能发生了变化。
2、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 什么?
阅读课文P21第一、二、三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地震波? 2、地震波分为几类?它们各自的传播特点? 3、利用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准确说
出什么叫做不连续面? 4、地球内部有几个不连续面?在它们附近地震波的传播
速度有什么明显变化? 5、在不连续面附近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地幔物质是固态(P波和S波都能传 播);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液体或 气体,因为在古登堡界面附近横波完 全消失,说明横波不能继续传播,而 纵波虽然波速忽然下降,但仍可以继 续向下传播。
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
地下深度
地下(大陆部分 )33千米处
古登堡界面 地下2900千米处
波速变化特点 该界面下,P、S波速都明显增加。 在该界面附近,P波速忽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圈层和外部圈层组合在一幅图中,也 可以分为两幅图画。

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
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读
“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
问题。
• (1)填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 ①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
• 人类真的能够穿越地心旅行吗?地心 到底是一番怎样的景象?现在,虽然 还没有人真的能到地心走一遭,但是 人类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却知道了 地球内部的一些秘密,今天,让我们 走进“地球的结构”来探知一二。
• 课标要求:
• 1.了解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圈层结构。
• 2.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和划分依据。
• 学习时间:1课时

(10·江苏地理)2010年1月,海
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
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
生。下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
图。读图回答(1)~(2)题。
• (1)两次大地震 ()
•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 (2)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
• [答案] (1)地壳 岩石圈 地幔 (2) 液态或熔融状态 (3)由于纵波传播的 速度较快,先到达地面,引起地面上 下震动;横波传播的速度较慢,在纵 波之后到达地面,引起地面前后左右 晃动。所以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 感到上下颠簸,然后才是前后左右摇 晃。 (4)除了地震波外,还可以从火 山喷发出来的物质,钻探得到的岩芯、 岩屑、岩层中的流体,以及进行地球 物理钻探和在钻孔中安放仪器进行长 期观测等方式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 (2)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 )
• A.地幔和地壳
B.岩石圈和地
•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分析得出 ③为横波,④为纵波,①为上地幔上 部的软流层,②为下地慢。第(2)题, 软流层的上下两侧分别是岩石圈与地 幔。
• [答案] (1)D (2)D
• 地球的外部圈层:
• 想一想:与其他圈层相比,生物圈有 何不同?
• 学习导入:
• 法国著名科幻作家凡尔纳写过《海底两万里》 等许多科幻小说,其中许多都在21世纪的今 天变成了现实。然而他的一部叫《地心游记》 的科幻小说,看来是很难变成现实了。书中 主要讲述了德国科学家黎登布洛克教授在一 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得到了一张羊皮纸,发 现前人萨克努塞姆曾到地心旅行。受前人这 封密码信的启发,他偕同侄子阿克塞和向导 汉恩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 他们从冰岛的斯奈弗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
全部
•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 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 [解析] 此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外部圈层 的知识,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 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 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 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 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 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生物圈和岩石圈的关系也较密切,而 岩石圈属于地球的内外部过渡圈层。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 5.组成地壳化学元素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 示:
• 6.地幔的物质组成和状态有何特点?
• 【答案】 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 和地核之间的圈层,下界面在距离地 表2900千米深处。地幔上层物质具有 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 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的含 量逐渐增加。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 层以上)合在一起叫做岩石圈,平均厚 度为100~110千米。软流层一般认为 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 (2)图中④代表的圈层物质的形态是 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 变化情况,说明在地震时人们为什么 首先感到的是上下颠簸,接着是前后 左右的摇晃。
• (4)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获取地
• [解析] 第(1)题主要是从地球内部三个 圈层的划分及岩石圈与地壳的关系上 区分。回答第(2)题时要注意物质形态 与物质成分的区别。第(3)题应根据纵 波、横波传播速度的快慢来分析。第(4) 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围绕题意尽可 能多答。
• [答案] B
• [帮你总结] 地球上水呈现固态、液态 和气态三种形式,散布于陆地、海洋 和大气之中,形成各种水体,并且共 同组成了水圈,因此水圈是不规则的。 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将各个水体组 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连续的运动的圈 层。因此,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 的圈层。
• (教材P27) • 提示:按课本要求完成,可以将内部
• 2.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 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 地核三个主要圈层。
• 3.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如下表所示:
• 4.地壳结构的厚度有什么特点?
• 【答案】 地壳厚度分布不均。地壳 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 度约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 高原)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 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地壳厚 度变化的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 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 地壳越薄。
• 7.地核的物质组成和状态如下表所示:

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
图,完成(1)~(2)题。
• (1)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的传播 只能通过液体
• B.④和③传到②,波速突然下降
• C.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
• D.①②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 能通过
同点是
•( ) •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 B.终年光照充足
• [解析] (1)海地大地震震中位于大西洋 沿岸,智利大地震震中位于太平洋沿 岸;海地大地震震中位于美洲板块内 部,智利大地震震中位于两大板块交 界处;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 的一种表现形式。(2)甲区为地中海气 候区,雨热不同期,乙区为温带海洋 性气候区,终年温和湿润。两区受安 第斯山脉阻挡,地域狭小,耕地规模 小。
• 1.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是如何分类 的?
• 【答案】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 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 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 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 波)之分。
• 想一想: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 到地面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晃动?
• 【答案】 地震发生时,地球内能以 地震波的形式从震源强烈释放出来, 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的震动。地 震波分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传 播的速度较快,最先到达地面,引起 地面上下跳动;横波传播的速度较慢, 随纵波之后到达地面,引起地面左右 晃动。所以,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 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然后左右晃动。
• [答案] (1)C (2)A
• 【答案】 生物圈与其他圈层相比, 其不同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其他圈层是由无机物组成的,而生物 则是生物圈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其次,其他圈层都具有相对独立的空 间结构,而生物圈则渗透于其他圈层 之中,形成一个特殊的结构。

下列有关地球外•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 •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
• [易错警示] 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地壳在 大陆、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的差异,还 要注意不能错误地认为地幔的厚度就 是2900千米,因为2900千米中包含了 地壳的厚度。同时要注意软流层仅仅 是上地幔上部较薄的一层,而不能认 为岩石圈以下的地幔部分全部属于软 流层。岩石圈仅仅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而不能错误 地认为地壳和上地幔合在一起叫岩石 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