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意境和意象

合集下载

古诗中形象,意境和意象的区别

古诗中形象,意境和意象的区别

古诗中形象,意境和意象的区别一形象和意象形象是诗歌的基础,没有形象诗歌就没有办法表情达意。

感受、理解、分析形象,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

其中人物形象又有两种,一是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形象,《江雪》中渔翁的形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周瑜的形象。

自然形象指各种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人工景象,日月风云、湖光山色、田园桑麻、楼台城郭等等。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也就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形象。

意象分为传统意象和非传统意象。

传统意象就是寄托着特定情感的形象,较常见的传统意象有松、竹、梅、兰、菊、杨柳、鸿雁、子规、蝉、羌笛、芦管、霜月、浮云、东篱等。

传统意象积累了深厚的象征意蕴,在鉴赏中如果挖掘出这些象征意蕴就不难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例如,“羌笛”往往寄寓着别意和乡情;“杨柳”往往表示挽留的情意,送别的不舍,思乡的缠绵。

非传统意象是一些形象只在特定的语言环境,特定的诗歌中表达一定的情感。

例如曹植的《七步诗》中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

豆萁和豆子这两个形象只在这首诗中有这样的比喻意,所以它们属于非传统意象;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用葡萄美酒、夜光杯、马上弹琵琶这三个美好形象衬托战事的悲壮,这三个形象只在这首诗中有这样的寓意,所以它们也属于非传统意象。

形象,无论是个体形象还是整体形象都是有特点的,而形象的特点又是通过诗歌中的意象或意象群分析出来的。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中黄河水、白发青丝、钟鼓馔玉、五花马、千金裘、万古愁等意象共同表现了诗人淡于富贵、傲视圣贤、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形象特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十余亩方宅、八九间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鸡鸣等意象描绘出了山村风景这一整体形象的清新、恬静、纯朴。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和意境鉴赏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和意境鉴赏
诗词-意象与意境
所谓意象,通常是指意与象,主观与客观两方面,也就是说,是诗人的立意与所描写的物象的结合。即指诗歌中浸润了诗人情感的物象。
诗歌中的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又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4
5
6
李商隐:于今腐草无萤火, 终古垂柳有暮鸦。 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02
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
01
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王安石《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明月
见月怀人(望云思友),是古诗词常用的手法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杜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李煜《望江南》: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 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01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骆宾王《在狱咏蝉》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虞世南《蝉》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详解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详解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一、诗歌的意境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

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

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

它既是作家苦心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评论作品的重要准绳。

我国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先生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

诗人创造意境常常用“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即“寓情于景”)。

二、诗歌的意象意象,在这里是个特殊的概念。

有人也称为“传统意象”、“固定意象”、“典故意象”等,名称不一,所指基本相同。

意象,是指诗词中有些艺术形象在被成功地使用过一次以后,后来的诗人反复运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特定意义上。

比如“东篱”这一艺术形象,最初出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诗中的“东篱”,纯系实写,别无他意,但后来诗人反复使用,并渐渐赋予其特定意义,以至于一提到“东篱”,便产生超尘脱俗之感。

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词中的“东篱”已不再是实指,但却有了特定的意义。

诗词中的意象,不胜枚举,这里暂列几个常见的例子。

“杨柳”,是一个关乎离别的意象。

“菊花”是一个关乎“隐逸者”的意象。

“明月”,是一个关乎“思乡”、“思人”的意象,古人有“对月思人”之说。

“白云”,是一个关乎“思友”的意象,古人有“望云思友”之说。

“清秋”,是一个关乎“感伤”、“悲秋”的意象。

“大雁”,也是一个关乎“思乡”、“思人”的意象,古人有鸿雁传书之说。

“杜鹃”,因其叫声凄厉,又其声如言“不如归去”,最终成为一个关乎“思归”的意象。

意象,对于诗人抒发感情,有着独特的作用。

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意境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 ①意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意境); ②什么图景; ③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概括诗歌的 思想感情(或寄托了什么志向)。
例:(09全国卷II)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 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陕 西华阴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 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 多人。 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 意?
练一练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 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 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 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 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1、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事件,关注环境。 ②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答案设计可以分以下几步: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概括形象 特点; (2)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 说解; (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 点态度)
举例 阅读陈子昂《登幽州台 歌》,试分析诗中所塑造 的人物形象。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 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 怆然而涕下。
【参考答案】
(第一步总写)本诗通过直抒胸臆的手 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 独落寞、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第二步根据诗句具体分析)“念”写 出感慨,“独怆然而涕下”写出凄凉和 忧伤,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 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 哀。
练一练 《李清照· 点绛唇》中刻画了怎样的艺 术形象?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 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鉴赏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鉴赏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 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 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 玉洁之质。 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 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二、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
•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 字?为什么? •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 好在哪里? •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 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 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 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辽宁 卷)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 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写“物”诗歌鉴赏的思维切入点 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 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 格节操、思想感情。 分析思路: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 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 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发何端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倚仗,依靠 答案:“依”字有 ___________之意,写出 柳条依靠东风飞舞地狂放之态 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 拟人的修辞 解释)运用 ____________手法,(修辞)不仅 讽刺了倚势猖狂得志的小人 写柳,更形象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如何区别“意象”与“意境”

如何区别“意象”与“意境”

如何区别“意象”与“意境”
“意象”与“意境”在诗词中系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意象”包含“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

“意”指的是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物象一进入作品中,就会蒙上作者的主观感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此意。

故“意象”就是诗人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

“意境”则是作者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单位,无数个意象及其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意境。

比方如,“雪”是一种客观物象,但它一进入诗词就可以表示纯洁无瑕、高洁傲岸、凶狠冷酷等不同的情调,这时诗人的意趣、情感就包含到这“雪”中了,“雪”就成了意象。

再如“柳”(谐“留”)象征送别,“菊”、“兰”象征高洁、隐逸,“松”、“柏”象征高洁、正直,“落叶”象征悲秋、失意等。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用“枯藤”、“老树”、“昏雅”、“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十种物象融情于景,构成一幅形象可感的有明显深秋特色的游子悲秋思乡的图画,这图画就是意境。

简言之,“意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色彩的客观物象,“意境”是作品所蕴含的艺术境界,前者重在“象”,后者重在“境”。

“意象”与“意境”辨析-最新文档

“意象”与“意境”辨析-最新文档

“意象”与“意境”辨析“意象”与“意境”作为中国古典文论中两个比较重要的审美范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二者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有必要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以更有利于中学语文特别是诗歌鉴赏部分的学习。

1.“意象”与“意境”中的“意”“意”“象”两字最早出自《周易?系辞传》:“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首次将两字连在一起:“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意境”则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当时就已经有了“意象”说与“境界”说。

近代王国维在其《元剧之文章》中又给“意境”下了一个定义:“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由此可见,“意象”与“意境”都可以说是“情”与“景”的统一,前者是“意”与“象”的统一,后者是“意”与“境”的统一,二者中的“意”均可谓之“情”,但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

认清“意象”与“意境”中“意”的不同所指,是区分二者的关键。

“象”有尽而“意”无穷。

“意象”是抽象和具象的统一,其中“象”是一个鲜明生动的、具体可见的外表形态与形象;“意”则是抽象的、形而上“不可言之理”(叶燮《原诗》),不能为视知觉所直接感知,但却能被读者理解与想象。

“意象”中的“意”是一种抽象之理,附着在具体的、简化的“象”之上,在读者的情感世界里开拓出一大片广阔的空间,这就是所谓的“象”外之“意”。

“意”与“象”是象征义与象征体的关系,二者之间必须要有相似性,但是“象”下之“意”并不是“象”本身所具有的,而是作者有意为之的,因此要较“象”更复杂多解,需要读者“观其象而玩其辞”,反复涵咏、仔细品味,以获得阅读的快感。

与“意象”之抽象之“意”相对,“意境”中的“意”则一般是形而下的、具体的喜怒哀乐与人生感悟,也即真情实感。

这种真情实感很自然地与同样具体的景物相契合,甚至由特定的景物而引发,这即是所谓情因景生或触景生情。

说说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说说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说说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中国传统诗歌强调意象和意境,但是,什么是意象和意境,中学课本中往往语焉不详。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也认为: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意象则就是“意境”,这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的确,在不少情况下,这两者是可以吻合的。

但是,从文学审美的角度细细推敲,我们发现,这两者之间还是有着多方面的不同。

一、内涵不同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

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

但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所以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故称为“意象”。

我们可以把这种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通称为“意象”。

意境则不同,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

而且我们说意境时只是针对少数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的,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产生意境。

二、范围不同意象往往可以用数量的多少来统计,属于个体观念;而意境则是一个整体观念。

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有着多种意象:山、林、江、舸、鹰、鱼,达6种之多。

但是作为意境,却只有一项,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造出了一幅绚丽夺目、生机勃勃的秋景图。

那浓重的色彩,那争竞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那轻翔的自由,在读者的心中已经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带给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已经远远超出了那6种意象所表现的范畴。

三、获得不同意象是可以直接从作品中获得的,诗人写了几个物或者景,完全可以直接“数”出来;而意境则需要“悟”才能获得。

因为“境生象外”,所以,“悟”的结果与读者个人的胸襟抱负、个性气质、知识修养、人生经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可能“悟”出不同的意境来。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课件40张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课件40张

燕子---- 今非昔比、物在人亡 嫦娥---- 孤独、悔恨 杨花----离散、漂泊 杨柳----离别 日----暗喻明君 佩剑----表达要建功立业的壮烈情怀 流水----暗示年华或时光易逝。 长亭----离别 南浦、西楼—送别之地 登楼、危栏----常有思乡怀远之意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注:诗中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 写照,也是对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 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 样,高洁如故。
“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 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岭南一年的仕途生 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答题示例】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泉水、
山居秋暝 王 维
❖青松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翠竹、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青莲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问: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 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案】: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 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 美的景象(秋色晚景图)。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 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高考诗歌意象与意境

高考诗歌意象与意境
• 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 作简要分析。
• 这首诗通过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 鸟等意象,生动地勾画出了一幅幽深、寂 静的月夜景色。
• 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
• 表达了诗人孤独愁苦的心情。
•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意境:多个相关的意象组合成特定的意境 。文学 艺术作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1、雄浑壮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开阔苍凉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高远辽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幽清明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沉郁孤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和谐静谧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 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 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 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一
营造了清新明丽、富有生机的意境。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 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 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两部分。比如只答“表达了 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具体答出为什么 而“感伤”。
规范格式:
• 该诗抓住(采用)……(意象列举) 等意象,给我们描绘了……的画面 (时间、地点、画面景象、画面特 点),营造了……的氛围,从而很好 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意境通用的答题思路】

2024年度意象意境篇PPT课件

2024年度意象意境篇PPT课件
27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02
跨媒介融合与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媒体形态的多样化,意象与意境的表达将更加注重跨 媒介的融合与创新,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将为艺术创作 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国际化视野下的意象与意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将为意象与意境的创造带 来更多可能性,艺术家将更加关注跨文化语境下的意象与意境表达。
《二泉映月》
阿炳的二胡独奏,通过悲伤的旋律和独特的演奏技巧,表现作者对 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梁祝》
小提琴协奏曲,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为题材,通过优美的 旋律和深情的演奏,表现爱情的纯真与执着。
25
总结与展望
06
2024/3/24
26
意象和意境在文化艺术领域重要性
意象是艺术创作的核心
21
音乐中意象与意境
05
传达
2024/3/24
22
音乐元素与情感表达关系
音调与情感
高音激昂、低音沉稳, 不同音调能传达不同情 感。
2024/3/24
节奏与情感
快节奏活泼、慢节奏舒 缓,节奏变化影响情感 表达。
和声与情感
和声丰富则情感饱满, 和声简洁则情感纯净。
23
不同风格音乐中意象和意境体现
古典音乐
英雄
多表达追慕、自愧自叹或渴望建 功立业。如“生当作人杰,死亦
为鬼雄。”
2024/3/24
美人
多象征理想或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 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 首月明中。”
游子
多传达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如“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
诗歌中意境营造技

(完整版)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完整版)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学习要点】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2初步鉴赏诗歌意境3了解考查模式,弄清景物形象命题指向4掌握答题步骤,归纳答题的思维流程及答题模式,取得答题的最佳效益。

【知识铺垫】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一) 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例: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卢纶《送李端》(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古典诗歌意境有: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三)意象与意境的区别: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

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意象+意象=意境。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范例剖析】赏析意象与意境:【例1】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意象:小楼深巷氛围: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意象:春雨杏花氛围: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意境: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例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意象与意境

意象与意境
意象的作用 1、渲染烘托氛围。如《琵琶行》中“枫叶荻花 秋瑟瑟”,渲染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 的氛围。
2、营造意境。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营造了深远开阔、雄浑壮美的意境。
3、奠定情感基调。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感情基调。
4、借景抒情。
清江曲 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 白苹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两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 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
乙亥岁除渔梁村 黄公度 (首)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颔)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颈)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尾)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19、这首诗的颔联与尾联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思想情感的?
颔联以景衬情,(手法)用爆竹声响,热 闹的节日气氛(解诗)反衬诗人独守残灯、长 夜难眠的孤单寂寞和浓浓的乡愁。(情感)尾 联是虚写,想象家中的儿女们在围着火炉在想 念着自己,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感人 至深。
乙亥岁除渔梁村 黄公度
(首)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颔)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颈)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尾)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18、这首诗颈联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运用了拟人手法,“云容山意商量雪”是实写, (手法)乌云堆积山头,晚来天欲雪。昏暗阴沉令 人窒息的景象(画面、怎样的画面——解诗)衬托 了诗人漂泊羁旅的艰辛和对前路难测的忧虑。(情 感)“柳眼桃腮领略春”是虚写,桃红柳绿,春回 大地,一派旖旎明媚富有生机的景象象征诗人对未 来的希望,表达了诗人长期贬谪之后被重新起用的 喜悦心情。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气,处处采菱归。

(整理)意境和意象

(整理)意境和意象

天我们只说两个词儿---意象和意境。

我们喜欢古典诗词的朋友都会经常说起或者听人说起这两个词,一个叫“意象”,一个叫“意境”。

它们究竟是指着什么?它们对古典诗词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因为,对于欣赏和创作古典诗词来说,这两个字看起来平平常常,也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是我们真的懂它吗?真的会运用它吗?不懂得它就根本无法入得门径,不理解它,就会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

这两个字,关系到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根本所在。

先说一下“意象”的概念,如果细究,这个“意象”二字还真的不好解释,我查了一下汉典,竟然有七八种解释,笼统点说,意象---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从诗学的角度讲,就是诗人内心的情志和外在景物的融合在一起所构成的艺术具象。

再白点的话说,意象是指实在的景物,但不是冷冰冰的呆板景物陈列,而是被诗人用来进行艺术构思的一个元素。

因此,意象其实是含有诗人心理要素的景物。

我们写的诗,我们看到的诗,其实都是由一个个意象组成的。

“意象”这个词,是古典诗学及古典美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因此我们必须要把它的意义搞懂,吃透。

从绘画的角度来理解一下,我们画了座山,我们又画了条河,我们再画了河上一条小船,同时,我们还可能会再画上岸柳,画上蓝天和白云。

这每一样景物都可以称之为“意象”,把这不同的意象经过艺术处理组合起来,我们就看到了一幅完整的画面---山脚下流淌着河流,河上行驶着一条船,河岸上柳枝轻摆,透过柳梢,我们又看到了那一朵朵的白云。

这样完整的画面,就是由不同的“意象”组合而成的,而这画面则形成了一个境象(境),这个境象又使我们产生了一种美好的遐想或感触(意),这境和意融而合一,我们叫它什么?我们就叫它“意境”。

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对意象进行艺术处理后才能构成意境。

例如,山、水、树、船、云等景物都有其自然的规律,你把船给画到树上去了,合适不?乱来的,强凑的不叫艺术,当然也就没什么“意境”可言了。

意象和意境

意象和意境

意象和意境一、意象,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被赋予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也可以是物,其中,以“物”为意象的占大多数。

意象的特征:自身个性特点鲜明(有“型”)被赋予相对“稳定”的意义(有“意”)与“语境”有较大的关联性(有“缘”)代表的内涵并不一定是唯一的(有“变”)古典诗词意象歌:梅菊松竹有人格,冰雪鸣蝉寓高洁。

鸿鹄志远秋水盼,高山流水知音绝。

五柳东篱三径隐,长亭南浦是送别。

月亮团圆乡思苦,折柳芳草离情多。

芭蕉梧桐愁寂寞,春水绵绵愁漠漠。

杜鹃猿啼伤凄清,羌笛凄切琴瑟和。

蟋蟀声中听惆怅,鸡鸣祥和云漂泊。

鸿雁双鲤是书信,青梅竹马儿时乐。

连理比翼夫妻爱,豆蔻年少泰斗杰。

秦晋婚姻月老媒,红豆红叶传情多。

请缨问战胜折桂,问鼎逐鹿引战祸。

黍离之悲源盛衰,乌鸦哀鸿言败落。

三尺法律杜康酒,春来燕子黄鹂歌。

我国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系列:自然山水系列、动物植物系列、人事器物系列。

二、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意境的结构特征是虚实相生。

意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称为“实境”;一部分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

意境与意象的区分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

意象构成并创造了意境。

常见意境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可供两两组合的词:宏阔一一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幽远细腻一一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静美繁复一一繁丽、热烈、高亢、繁华、喧闹清冷一一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荒芜、淳朴、清丽(清新明丽)、恬淡、凄清冷落、冷森幽僻常见意境术语举例: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意象和意境

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意象和意境

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意象和意境
人间四月天的意象是春天的到来,整个世界充满了新生和希望。

树木吐出新绿,花朵盛开,大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里描述了一个温暖、明亮、美丽的季节。

人间四月天的意境是充满了欢乐和快乐。

阳光明媚,微风吹拂,人们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步入户外,和亲朋好友一起度过欢乐的时光。

在这个时刻,人们感受到无尽的希望和机会,享受着生命的美好。

人间四月天的意象和意境可以引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

那种恢弘、宏伟的气息强烈地传递了美好和振奋人心的情感。

它提醒人们,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相信自己,努力奋斗,一定能够实现梦想和目标。

同时,它也表达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唤醒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总之,人间四月天的意象和意境带给人们美好、积极、向上的情感,让人们对生命充满希望和梦想,同时也呼唤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

体现意象和意境的诗句

体现意象和意境的诗句

体现意象和意境的诗句1. “明月照大地,那清辉仿佛能照亮心底。

”例子:你看那夜晚的明月,就那样静静地挂在天上,照亮了整个大地,这情景难道不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心中的路吗?2. “繁星点点耀夜空,如同璀璨宝石镶天幕。

”例子:哇,抬头看那繁星点点的夜空,真的就像把无数璀璨的宝石镶嵌在了天幕上一样,这画面太美了吧!3. “落日余晖映晚霞,恰似梦幻画卷展天边。

”例子:嘿,那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晚霞,不正像一幅梦幻般的画卷在天边展开吗?4. “微风拂柳绿,仿若温柔手轻抚发丝。

”例子:你感受一下那微风拂过柳树的绿色枝条,是不是好像温柔的手在轻轻抚摸我们的发丝呀?5. “雪花飘飘落人间,宛如精灵舞动天地间。

”例子:哎呀,那雪花飘飘扬扬地落在人间,不就像是一群小精灵在天地间欢快地舞动吗?6. “青山隐隐云缭绕,好似仙境藏其中。

”例子:快瞧那隐隐约约的青山被云雾缭绕着,难道不像是神秘的仙境藏在里面吗?7. “花海灿烂如锦缎,仿佛绚丽地毯铺大地。

”例子:哇塞,那片花海灿烂得如同漂亮的锦缎,简直就像一块绚丽的地毯铺在了大地上呀!8. “溪流潺潺流不息,恰似灵动乐章耳畔响。

”例子:听,那溪流潺潺流淌个不停,不正像一首灵动的乐章在我们耳畔奏响吗?9. “白云悠悠飘天际,犹如自在帆船游沧海。

”例子:你看那白云悠悠地飘在天际,是不是很像自在的帆船在辽阔的沧海中遨游呢?10. “枫叶如火染秋林,仿若激情火焰燃心间。

”例子:哇,那枫叶红得像火一样染红了秋林,就好像激情的火焰在我们心间燃烧起来了呢!我的观点结论:这些诗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美妙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情感的触动,真的很令人陶醉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境和意象天我们只说两个词儿---意象和意境。

我们喜欢古典诗词的朋友都会经常说起或者听人说起这两个词,一个叫“意象”,一个叫“意境”。

它们究竟是指着什么?它们对古典诗词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因为,对于欣赏和创作古典诗词来说,这两个字看起来平平常常,也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是我们真的懂它吗?真的会运用它吗?不懂得它就根本无法入得门径,不理解它,就会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

这两个字,关系到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根本所在。

先说一下“意象”的概念,如果细究,这个“意象”二字还真的不好解释,我查了一下汉典,竟然有七八种解释,笼统点说,意象---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从诗学的角度讲,就是诗人内心的情志和外在景物的融合在一起所构成的艺术具象。

再白点的话说,意象是指实在的景物,但不是冷冰冰的呆板景物陈列,而是被诗人用来进行艺术构思的一个元素。

因此,意象其实是含有诗人心理要素的景物。

我们写的诗,我们看到的诗,其实都是由一个个意象组成的。

“意象”这个词,是古典诗学及古典美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因此我们必须要把它的意义搞懂,吃透。

从绘画的角度来理解一下,我们画了座山,我们又画了条河,我们再画了河上一条小船,同时,我们还可能会再画上岸柳,画上蓝天和白云。

这每一样景物都可以称之为“意象”,把这不同的意象经过艺术处理组合起来,我们就看到了一幅完整的画面---山脚下流淌着河流,河上行驶着一条船,河岸上柳枝轻摆,透过柳梢,我们又看到了那一朵朵的白云。

这样完整的画面,就是由不同的“意象”组合而成的,而这画面则形成了一个境象(境),这个境象又使我们产生了一种美好的遐想或感触(意),这境和意融而合一,我们叫它什么?我们就叫它“意境”。

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对意象进行艺术处理后才能构成意境。

例如,山、水、树、船、云等景物都有其自然的规律,你把船给画到树上去了,合适不?乱来的,强凑的不叫艺术,当然也就没什么“意境”可言了。

所以,我们又可以给出了“意境”这个词的概念解释。

从诗歌创作的角度上看,意境包含“意”和“境”两个方面。

意---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境---是客观的自然和社会活动。

意境,就是这二者的浑然相契。

意象是比较实在的具象,而意境则是一种虚的感念上的抽象了。

这么说总觉得有点费劲,呵呵,我们现在通过几个作品来说明一下吧。

我们来看这首大家都熟悉的《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看看这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发现了吧,这几句完全是用名词构成的。

一句三个名词,三句九个名词,一个动词都没有用,完全是一个名词的组合,也就是一种纯景色的排布。

这“枯藤”啊,“老树”啊,“瘦马”啊等等就是一个个“意象”了。

“意象”的合理而艺术的组合,自然就构成了一种“意境”。

“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鸦”的“昏”字又点出了时间背景是傍晚。

“小桥流水人家”,这分明是一幅闲适清居图,给人感到幽雅闲致,深秋僻野的景致。

“古道西风瘦马”,则写出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使村野图之僻静又增加一份荒凉之感。

意境到这已经开始出来了。

再举个例子是〈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我们看这里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们在以前的炼字讲座时引用过它。

现在还来看这句,“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几个意象的排列组合,了了数笔就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大,气象雄。

这联写景,其实是写了两个画面,一是“大漠孤烟直”,一是“长河落日圆”,用的两个形容词“直”和“圆”之精到老辣,看是平俗,实在是无可替代,这自不必说。

我们现在注意到的是他这场景的安排,沙漠浩瀚广大所以一缕孤烟则分外醒目,这孤烟之孤直,更衬托了大漠之浩瀚无垠。

“长河落日”,也构成了无可替代的风景线。

这样的句子都是很典型地使用意象的范例。

意象如何有效的组合,就取决于你自己的构思了。

但是有一点不能不提醒,那就是要合理。

在合理的前提下,再追求奇妙和神韵。

我们前面用做画来说明了一下意象以及意境的概念,但是,我们学习写作及欣赏古典诗词,不是绘画,我们是需要用文字来表达的。

那么,我们就需要把这意象所构成的境象用精确的文字来固化下来,而作品欣赏,则是把这文字再通过想象还原回去。

再领略这是什么样的意象,通过这种意象的艺术构成,来领略其中的意境。

我们写诗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表现出一种意境,这是我们写诗的目的所在。

有没有意境,以及意境的深与浅,是判断我们的作品质量的重要标准。

所以,我们下面来对意境的构成要素以及如何运用,做一简单的介绍,以利于我们在创作时有所借鉴。

诗词作品的意境是如何生成的呢?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触景生情。

这种意境产生的方式很常见。

先见到景物,因景物而触及心思,进而思绪萦怀。

借着外物的描写,再把自己内心的情志表达出来,以达到意与境的融合。

我们这里还用以前用过的一个例子,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面几句写的什么,写一个少妇本来悠闲自在的情景,又是化装啊,又是上翠楼,这很平常啊。

但是,当她登楼而望“忽见陌头杨柳色”,忽然就触景生情了,想起了去年送丈夫去赶考时的情景。

大好春光里只有自己一人孤单的欣赏,真后悔当初逼着丈夫去考什么秀才举人的功名啊---悔教夫婿觅封侯。

本来无事,因景而触引起的情思,进而就构成了这种意境上的情致。

这样的写法,触景生情,也叫“意境随生”。

我们写作时,一般也常采取这样的写法,先写景色如何如何,然后由景色引升到自己的情绪反应,或者感叹,或者欣喜,或者展开想象,或者追忆什么这一类的思想活动。

这种意境生成的方式,很好理解,也常被我们采用。

2,借景生情。

也叫做移情入境。

就是诗人自己本已有一定的主观上的情感,当他触遇到外物之时,就把这情感贯注到这外物之中。

让景物具有了感情的色彩,也相当与修辞上的那中拟人化。

比如杜牧写的一首七绝《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看这后两句,作者把情感贯注到了蜡烛之上了。

那么,蜡烛就成了情感的代言人。

蜡烛流淌的红泪,替主人哭呢?还有李商隐的那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春蚕”和“蜡炬”无意也是在替主人吐丝,替主人流泪也。

借景物而生情,让景物替自己去说去做去喜怒哀乐,也是一种含蓄的写作手法3,即景见意。

这样的写法,是只写景色不写情。

把自己的情感藏而不露,写出来让别人猜去吧,呵。

把要表达的意境藏匿起来,用景色说话,用景色启发读者,让读者自己去觉悟这种意境。

最典型的例子是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里字面上写什么心绪活动了吗?字面上纯是写景色啊,四句皆景。

作者把这景色描写的有如镜头远近的推拉和切换,远(万里)(窗)、大小、各样的景物,有声的,飞的,静的,静而欲动的,都一一给呈现在了自己的草堂周围。

这样多姿多彩和谐生动的画面描写,会给人什么印象?好美啊,大自然真好,祖国的山河真好,活着真好。

这种情感的抒发不用任何情感上的字眼,只是铺陈景色,用景物说话。

再看一个以前也举过的例子: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四句里写的也都是景哦,这里作者没有写自己。

但是作者通过这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孤傲不羁的性格和清高傲世的一种态度。

用一种野旷,用一种孤冷之境,其实涵藏的是自己的情致。

这就是用景代意,用景言意。

4,意境互生。

也就是意中含景,景中有意,和谐互生,相契相谐。

也就是所说的那种天人合一。

这是一种写作的高境界,不是因谁生谁,也不是刻意的隐晦什么而表现什么,其实就是一种意和景的天然混合。

这种意境,境界比较自然通达。

我们来看一下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我们注意一下这里的几个意象,“羌笛何须怨杨柳”,玉门关外有杨柳吗?没有,那是春风都度不到的地方,那这句什么意思呢?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怨杨柳”,其实是指着羌笛所吹的曲调是《折杨柳》,这应该是一支忧伤的曲子。

“羌笛”是乐器,“杨柳”是曲子,“春风”又是“杨柳”引申出来的意象。

“羌笛何须怨杨柳”不写人而有人,写景物也同时写了情。

“春风不度玉门关”也是写景即喻情。

再看这诗里意象的排列,黄河-白云-孤城-山-羌笛-杨柳-春风-玉门关。

其实,意境的生成,方式方法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需要一种“精心”。

先注意意象选取的合理性。

这种合理,要合的是诗理。

诗里的境是造出来的设计出来的,是生活原型的提炼,提炼选取后才称之为意象。

不一定要一定去写实,也不适合写的过于细致。

意象的选用是为了形成意境。

这种合理性要求其实很严,包括不要重复意象,写了云,你就尽量不要再去写什么烟和雾了。

写了夕阳就不要再来个落日了。

意象的构造,也关系到我们前面说过的炼字,比如我们前面举例的《天净沙?秋思》,枯、老、昏、古、西、瘦等这类修饰的词儿,会渲染或定性我们所选取的意象,也会形成一种意脉而使诗之脉络具有内在的筋骨。

熟练掌握诗词写作的基础知识,掌握住选取锻造意象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把握对意境的提炼。

意境有了,深了高了,那么所写的诗作也自然精彩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