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和诊断—10.1按诊方法和意义
中医辨证学按诊
中医辨证学按诊按诊是医生用手对病人的躯体及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以了解异常变化,进行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按诊的适用范围很广,如皮肤、肌肉、胸腹内脏等,尤以腹部更为重要。
一、按诊的重要意义与方法(一)按诊的临床意义按诊是切诊的一部分,是运用手的感觉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是四诊中不可缺忽略的一环。
它在望、闻、问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上三诊所不能肯定的问题,如温度、干湿度、移动度、压痛以及硬度等,并可补充发现它诊未能察觉的变化,以深入探明疾病所在部位和性质等情况,充实诊断与辨证所必需的资料。
一般通过喜按拒按,判断病邪之虚实;皮肤的凉热润燥来判断疾病之寒热与津液的荣枯;按胸腹之软坚与痞块之有形无形,判断病邪之在气在血;扪虚里以判断正气的强弱与患者的预后;故按诊在疾病的诊断与辨证中起重要作用。
清代医家俞根初曾说:“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何如,则莫如按胸腹。
”言之有理。
按诊方法简便易行,无创伤,无痛苦,在临床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应当很好的学习和运用。
(二)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手的感觉以指尖和掌指关节部掌面的皮肤最为敏感,因此按诊时多用这两个部位进行。
1.按诊的方法大致可分为触、摸、按压三类。
触法是医生用一手的手掌平放于被检查的部位上,轻轻接触患者局部,如额间及四肢皮肤等,以了解凉热润燥及病变局部的情况。
摸法是医生利用手指或指掌关节与腕关节的弹力,轻轻抚摸局部,柔和地进行滑动,以发现局部有无疼痛、搏动、隆起、凹陷、肿物及脏器的肿大等。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皮肤、淋巴结、关节、肌肉及胸腹的检查。
触、摸法:一般适用于机体较浅表部位的检查。
按压法:通常在浅部触诊后进行。
根据需要,医生以一手或两手重叠,由浅入深,逐渐加压,借以检查腹部深处脏器及病变局部的情况,以了解有无压痛,肿块的形态、质地,肿胀程度、性质等。
按压法依据病情的不同,可采取深部滑动按压(胃肠病变、腹部肿块的检查)、冲击按压(腹水时肝脾检查)、深插按压(阑尾压痛点、胆囊压痛点)、及双手按压(肝、脾、肾及腹腔肿物的检查)等方法。
【中医诊断学】-按诊
第六章按诊【教学目的】掌握按诊的方法,按脘腹的内容和意义;熟悉按诊的意义,按胸胁、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内容和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1.按诊的体位、方法、注意事项。
按诊触、摸、按、叩等法的操作方法,按诊的意义。
2.按胸胁、按脘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方法、内容与临床意义。
【教学要求】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熟悉按诊的含义和意义;按诊的体位、手法、顺序。
了解按诊的注意事项。
二、按诊的内容1.熟悉诊虚里的部位、方法和临床意义;按胸部、按乳房、按胁部的一般临床意义。
2.掌握腹部按诊的一般方法;脘腹部位的划分;按脘腹异常变化的意义;腹满、腹水、腹部肿块的按诊特点和临床意义。
3.熟悉肌肤寒热、滑涩、疼痛、肿胀、疮疡的常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尺肤的部位和诊尺肤的临床意义。
4.熟悉按手足寒热变化的临床意义。
5.了解按腧穴诊病的理论依据;诊断各脏腑病变常用的腧穴名称。
【教学方法和参考学时】理论讲授。
2学时。
概说【按诊的定义】按诊是医生用手直接触摸按压叩病人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它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等情况的一种诊病方法。
是切诊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诊的意义】按诊是切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望、闻、问诊所得资料的补充和完善,为全面分析病情、判断疾病提供重要的指征和依据。
按诊可以进一步确定望诊之所见,补充望诊之不足,而且还可为问诊提示重点,特别是对脘腹部疾病的诊断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通过按诊可以进一步的探明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程度。
【按诊的历史沿革】按诊的运用,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按诊的论述更多,尤其是胸腹部的按诊,已成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清代以后,按诊在一些医书中还列有专门篇章论述,拓宽了应用范围。
近代对中医腹诊及腧穴诊断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方法上与西医的触诊和叩诊相沟通,提高了按诊的临床诊断价值。
第一节按诊的方法与意义一、按诊的体位应根据按诊的目的和准备检查的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体位。
按诊
异常虚里搏动
搏动移位: 心脏增大——心痹等 心脏移位──臌胀、癥积 气胸、悬饮、胸腔肿瘤等 漏斗胸、脊柱弯曲等。
虚里按之其动微弱者为不及
──宗气内虚、饮停心包、支饮; 动而应衣太过或搏动急速而一止 ──宗气外泄 或胸高而喘,虚里搏动散漫而数 ──心肺气绝危候
(四)胁部按诊
肝胆位居右胁,肝胆经脉分布两胁,
(2)间接叩击法:
拳掌叩击法
指指叩击法
拳掌叩击法:
左手掌平贴在体表,右手握成空
拳叩击左手背 病变部位、性质和感觉(如疼痛 程度)
指指叩击法:
胸背腹及肋间等部位的诊察。
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节前端。
三、按诊注意事项:
①保护病人法
③配合。
4.叩: 叩击法 : 叩击 病人 局部 叩击 音、波动感或震动感 ———— 为确定 病变的性质和程度搜集资料。 直接叩击法\间接叩击法。
(1)直接叩击法:
医生用中指或并拢的二、三、
四、五指的掌面轻轻地直接叩 击或拍打按诊部位(多为腹 部),通过听音响和叩击手指 的感觉来判断病变部位的情况。
二、按脘腹
通过触按、叩击胃脘部及腹部,
乳核:
乳房触及硬结肿块,形圆,大小不一, 质较乳癖硬,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推 之活动而不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 者。
————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痰瘀凝结
乳痨:
乳房偏上方有一个或多个结节,边缘
不清,皮肉相连,病变发展缓慢,日 久破溃,脓液稀薄,夹有豆渣样物, 疮口不易收敛。 —— 肺肾阴虚,痨虫乘袭,或先患肺痨、 瘰疬而后继发乳痨。
胸部压痛,有局限性青紫肿胀
──外伤(胸、肋骨骨折等)。
(二)乳房按诊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按诊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按诊方法:体位:按诊时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
一般按胸腹时,病人须采取仰卧位,全身放松,两腿伸直,两手放在身旁。
医生站在病人右侧,右手或双手对病人进行切按。
在切按腹内肿块或腹肌紧张度时,可再令病人屈起双膝,使腹肌松弛,便于切按。
手法:按诊的手法大致可分触、摸、推、按四类。
触是以手指或手掌轻轻接触患者局部,如额部及四肢皮肤等,以了解凉热、润、燥等情况。
摸是以手抚摸局部,如肿胀部位等,以探明局部的感觉情况及肿物的形态、大小等。
推是以手稍用力在患者局部作前后或左右移动,以探测肿物的移动度及局部同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情况。
按是以手按压局部,如胸腹或肿物部位,以了解深部有无压痛,肿块的形态、质地,肿胀的程度、性质等等。
在临床上,各种手法是综合运用的,常常是先触摸,后推按,由轻到重,由浅入深,逐层了解病变的情况。
按诊时,医者要体贴患者,手法要轻巧,要避免突然暴力,冷天要事先把手暖和后再行检查。
一般先触摸,后按压,指力由轻到重,由浅入深。
同时要嘱咐病人主动配合,随时反映自己的感觉,还要边检查边观察病人的表情变化了解其痛苦所在。
按诊时要认真仔细,不放过一个与疾病有关的部位。
意义:按诊是切诊的一部分,是四诊中不可忽略的一环。
它在望、闻、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深入探明疾病的部位和性质等情况。
对于胸腹部的疼痛、肿胀、痰饮、症块等病变,通过触按,更可以充实诊断与辨证所必须的资料。
按诊的内容按肌肤:按肌肤是为了探明全身肌表的寒热、润燥以及肿胀等情况。
凡阳气盛的身多热,阳气衰的身多寒。
按肌肤不仅能从冷暖以知寒热,更可从热的甚微而分表里虚实。
凡身热初按甚热,久按热反转轻的,是热在表;若久按其热反甚,热自内向外蒸发者,为热在里。
肌肤濡软而喜按者,为虚证;患处硬痛拒按者,为实证。
轻按即痛者,病在表浅;重按方痛者,病在深部。
皮肤干燥者,尚未出汗或津液不足;干瘪者,津液不足;湿润者,身已汗出或津液未伤。
皮肤甲错者,伤阴或内有干血。
《中医诊断学》按诊
一手轻轻叩拍腹壁
按之如囊裹水
痞满 自觉心下或胃脘部痞塞不适
另一手侧无波动感,气臌 以手叩击如击鼓之 膨膨然 按之较硬疼痛 实证 按之濡软无痛 虚证
中医诊断学
疼痛 上腹部压痛
肝、胆、胃、胰、横结肠病变
中医诊断学
沿革—
《内经》
就早有记载。
《伤寒杂病论》 论述更多,尤其是胸腹部的按诊,已成为诊断和
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清代以后
在一些医书中还列有专门篇章论述,拓宽了应用
范围。近代对中医腹诊及腧穴诊断作了较为深入
的研究,不仅在方法上有些与西医的触诊和叩诊
相沟通,而且在疾病的诊断意义和原理上也进行
了探讨。
摸法 医生用指掌稍用力寻抚 胸腹、腧穴、 探明局部的感觉情况,如有无疼
局部。
肿胀部位
痛和肿物,肿胀部位的范围及肿
胀程度等,以辨别病位及病性的
虚实。 按法 医生是以重手按压或推 胸腹部、某一 了解深部有无压痛、肿块,肿块
寻局部。
肿胀、肿瘤部 的形态、大小,质地的软硬、光
位
滑度、活动程度等,以辨脏腑虚
实和邪气的痼结情况 叩法 医生用手叩击病人身体 胸部、背部、 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恶候
惊恐、大怒、剧烈运动后,虚里动高 不属病态
肥胖之人,虚里搏动不明显
中医诊断学
乳房按诊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归纳表
临床表现
临床意义
乳房局部压痛,伴有红肿、灼热
乳痈
妇女乳房有大小不一的肿块,边界不清,质地 乳癖
不硬,活动度好,伴有疼痛
乳房有形如鸡卵的硬结肿块,边界清楚,表面 乳核
光滑,推之活动而不痛
悬饮 疟母
中医诊断学
二、按脘腹
中医诊法之按诊
按手足
总结词
通过按压患者的手和足部,了解血液 循环及寒热情况。
详细描述
医生轻轻按压患者的手和足部,感受 其血液循环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瘀血 或寒凝;同时通过手足的温度,了解 患者体内寒热状况。
按胸腹
总结词
通过触摸患者胸腹部,了解脏腑位置、形态及疼痛情况。
详细描述
医生用指腹轻轻按压患者胸腹部,感知脏腑位置,判断是否有异样;感受脏腑 的形态,判断是否有肿胀或硬结;同时注意寻找疼痛点,了解病变性质和程度 。
中医诊法之按诊
目录
• 按诊的定义与重要性 • 按诊的方法与技巧 • 按诊在临床中的应用 • 按诊与其他诊法的结合应用 • 按诊的注意事项与提高方法
01
CATALOGUE
按诊的定义与重要性
按诊的定义
压
用手掌或指端持续按压穴位或病变部位, 寻找敏感点或疼痛点。
按诊
中医通过触摸的方法对病人的肌肤、手足 、胸腹及其他部位进行触、摸、按、压, 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相互印证
闻诊和按诊相互印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病人的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
按诊与问诊的结合
问按结合
通过问诊了解病人的病史、症状、生活习惯 等信息,再结合按诊检查病人的脉象、肌肤 、胸腹等,以全面了解病情。
相互补充
按诊可以验证问诊的可靠性,而问诊可以提 供按诊所需的信息,两者相互补充,提高诊 断的准确性。
将按诊技术应用于更多领域,如康复 医学、老年医学等,为更多患者提供 优质的医疗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现代应用
在现代中医临床中,按诊 仍然是重要的诊断方法之 一,尤其在针灸、推拿等 治疗中应用更为广泛。
02
中医诊断知识|考点(6)按诊
中医诊断知识|考点(6)按诊六、按诊按诊是医生总手直接触摸或按压病人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等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
(一)按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1,按诊的方法主要有触、摸、按、叩四法。
(1)触法医生将自然并拢的第二、三、四、五手指掌面或全手掌轻轻接触或轻柔地进行滑动触摸病人局部皮肤,以了解肌肤的凉热、润燥等情况,用于分辨病属外感还是内伤,是否汗出,以及阳气津血盈亏。
(2)摸法医生用指掌稍用力寻抚局部,如胸腹、腧穴、肿胀部位等,探明局部的感觉情况,如有无块疼痛和肿物,肿胀部位的范围及肿胀程度等,以辨别病位及病性的虚实。
(3)按法医生以重手按压或推寻局部,如胸腹部或某一肿胀或肿瘤部位,了解深部有无压痛或肿块,肿块的大小,质地,形态和软硬,光滑度,活动程度等,以辨脏腑虚实和邪气固结情况。
(4)叩法医生用手叩击病人身体某部,使之震动产生叩击音、波动感或震动感,以此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
〖1〗直接叩击法医生用中指指尖或并拢的二、三、四、五指的掌面轻轻地直接叩击或拍打按诊部位通过听音响和叩击手指的感觉来判断病变部位的情况。
〖2〗间接叩击法有拳掌叩击法和指指叩击法。
拳掌叩击法临床常用于诊察腹部和腰部疾病;指指叩击法常用于对胸背及胁间的诊察。
2,按诊注意事项(1)体位与手法的选择按诊的体位及触、摸、按、叩四种手法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
临床时,须根据不同疾病要求的诊察目的和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和方法。
(2)医生举止医生举止要稳重大方,态度要严肃认真,手法要轻巧柔和,避免突然暴力或冷手按诊。
(3)争取病人配合注意争取病人主动配合,使病人能准确地反映病位的感觉。
(4)边检查边观察询问要边检查边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及表情变化,注意对侧部位以及健康部位与疾病部位的比较,以了解病痛所在的准确部位及程度。
(二)按肌肤手足1,按肌肤(1)诊寒热按肌肤的寒热可了解人体阴阳的盛衰,表里虚实和邪气的性质。
按诊
返回
中在 取足 太 穴内 溪 。踝 与 跟 腱 之 间 的 凹 陷
返回
在 脐 天 中 枢 旁 开 二 寸 取 穴 。
返回
(位 督于 大 脉第 肠 )四 俞 旁腰 开椎 一棘 寸突 五下 分, 。腰 阳 关
返回
位 于 关 腹 元 中 线 上 , 脐 下 三 寸 。
返回
穴在 。乳 日 头 月 下 方 , 当 第 七 肋 间 隙 取
鼓胀——腹部高度胀大,如鼓之状。 水鼓——按之如囊裹水。
气鼓——叩之如鼓膨膨然。
癥积——腹部肿块推之不移,痛有定处。
瘕聚——腹部肿块推之可移,痛无定处
……
三、按肌肤
(一)方法 (二)内容
1.诊寒热 2.诊润燥滑涩 3.诊疼痛 4.诊肿胀
5.诊疮疡
6.诊尺肤
四、按手足
阳虚证—四肢犹温为阳气尚存; 四肢厥冷为病情深重。 寒证—手足俱冷。 热证—手足俱热。 热证反见手足逆冷,为热深厥亦深。
右上腹肌紧 张,或压痛、 反跳痛。可 见于胆病。
返回
腹部肿块,推 之不移,痛有 定处者,为癥 积;推之可移, 痛无定处,聚 散不定者,为 瘕聚。
返回
诊肌肤寒热,肤 冷体温低者,为 阳气衰少;肤灼 热体温高,多为 实热。肤不热, 红肿不明显,多 为阴证;灼热红 肿疼痛,为阳证。 .....
返回
诊肌肤润燥滑 涩,主要是了 解汗出与否及 气血津液的盈 亏。
返回
摸法:医生用 指掌稍用力寻 抚局部,以探 明局部 的感觉 状况,如疼痛、 肿物等,从而 辨别病位及病 性的虚实。
返回
右少腹若疼痛拒 按,或见“反跳 痛”,或按之有 包块应手,者, 常见于肠痈。
返回
腹部高度胀 大,如鼓之 状,称为鼓 胀。
中医诊断学——按诊PPT
润燥滑涩:
肌肤干燥——无汗;干瘪——津液不足。 肌肤湿润——有汗。滑润——气血未伤。 肌肤枯涩——气血不足 肌肤甲错——血虚或血瘀
疼痛:濡软喜按——虚证;硬痛拒按——实证 轻按即痛——病浅;重按方痛——病深
肿胀:按之凹陷,不能即起——水肿; 举手即起——气肿
疮疡: 肿硬无热——寒证; 灼热压痛——热证 平塌漫肿——虚证; 根盘紧束——实证 边硬顶软——已成脓
四、按手足: 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及表里内外顺逆
五、按腧穴:判断内脏特定疾病
一、按胸胁
胸部:前胸高起,叩之膨然音清——肺胀;气胸 按之胸痛,叩之音实 ——饮停胸膈;痰热壅肺 胸部青紫肿胀而拒按——胸部外伤
虚里:部位、生理特点、临床意义 按之动微不显——宗气内虚 动而应衣——宗气外泄 绝而不应或弹手洪大而搏——心气衰绝
第六章 按诊
第一节 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按诊是切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诊中不容忽视 的一环。
第二节 按诊的内容
一、按胸胁:按胸部:了解心肺及虚里情况。 按胁部:了解肝胆疾病
二、按脘腹:按脘部:侧重诊察胃腑病证 按腹部:侧重诊察肝、脾、大 肠、小肠、膀胱、 胞宫及附件病变
三、按肌肤: 寒热:了解阴阳盛衰、表里虚实及邪气轻重 润燥滑涩:了解汗出与否及气血津液盈亏 疼痛:了解疾病的虚实 肿胀:辨别气肿及水肿 疮疡:判断证之阴阳寒热
四、按手足
手足俱冷——阳虚寒盛 手足俱热——阳盛热炽 热深厥深——真热假寒 手足背热甚——外感发热 手足心热甚——内伤发热
五、按腧穴
按压身体上某些特定穴位,通过穴位的 变化和反应来判断内脏某些疾病的方法。
肺俞穴、中府穴结节、压痛——肺病 上巨虚穴压痛——肠痈 肝俞、期门压痛——肝病
谢谢观赏!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教材笔记:按诊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教材笔记:按诊第一节按诊的手法按诊的手法主要有触、摸、按、叩四法。
1.触法:是以手指或手掌轻轻接触病人局部皮肤,以了解肌肤的凉热、润燥等情况。
2.摸法:是以手指稍用力寻抚局部,探明有无疼痛以及肿物的形态、大小,以辨病位及虚实。
3.按法:是以重手按压或推寻局部,如胸腹、肿物部位,了解深部有无压痛或肿块,肿块的形态、大小、活动程度、性质等,辨脏腑虚实和邪气的痼结情况。
4.叩法:是医生用手叩击病人身体某部来诊查疾病的方法。
第二节按诊的内容1.按虚里:虚里位于4、5胁间,心尖波动处,为诸脉之所宗。
按虚里可测宗气之强弱、疾病之虚实、预后之吉凶。
尤以危急病寸口脉难凭时,诊虚里更有诊断价值。
正常情况下,虚里搏动不显,仅按之应手,其搏动范围直径约2~2.5厘米,动而不紧,缓而不怠,动气聚而不散,节律清晰,是心气充盛,宗气积于胸中,为平人之象。
虚里搏动微弱者为不及,是宗气内虚之征。
若动而应衣为太过,是宗气外泄之象。
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或绝而不应者,是心气衰绝之候。
2.按胁部:按胁部主要是了解肝胆疾病。
胁痛喜按,胁下按之空虚无力为肝虚。
胁下肿块,刺痛拒按多为血瘀。
右胁下肿块,按之表面凹凸不平,应注意排除肝癌;疟疾后左胁下可触及痞块,按之硬者为疟母。
3.按脘部:按脘部主要是诊察胃腑病证。
脘部痞满,按之较硬而疼痛者属实证,多因实邪聚结胃脘所致;按之濡软而无痛者属虚证,多因胃腑虚弱所致。
4.按腹部:(1)辨鼓胀:腹部高度胀大,如鼓之状者,称为膨胀。
鼓胀在鉴别为水鼓或气鼓时,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按诊。
具体方法是:两手分置于腹部两侧相对位置,一手轻轻叩拍腹壁,另一手则有波动感,按之如囊裹水者,为水鼓;一手轻轻叩拍腹壁,另一手无波动感,以手叩击如鼓之膨膨然者,为气鼓。
肥胖之人,腹大如鼓,按之柔软,无脐突,无病症表现者,不属病态。
(2)辨积聚:积聚是指腹内的包块。
包块推之不移,痛有定处,称为积,也称症积,属血分病;若肿块可移,聚散不定者,为聚,也称瘕聚,病属气分。
《中医学基础》第13章 .按诊
2、按脘腹
(1)心下、胃脘──候胃、中焦 辨心下痞满、疼痛 按之自软,喜按──无形之气虚 按之自软,不喜按──无形之气滞 按之硬满,不舒,但不痛──有形之邪阻 (痰、饮、水 湿) 按之硬满而痛 ──有形之邪与寒热相搏(痰热、水热互 结食滞、瘀血)
(2)腹部 辨腹痛 喜按为虚,拒按属实 腹凉喜温属寒,腹热喜凉属热 辨腹满 按之充实饱满不舒──实满 按之虚软反适──虚满
辨臌胀 气臌──叩之如鼓,拍之无波动感 水臌──叩之声浊,拍之有液波感 辨积聚包块 按之有定形位置,固定不移──积,病属血分 按之无定形,聚散不定──聚,病属气分
3、按肌肤
(1)诊寒热 肌肤热──阳热偏亢 灼热汗多如蒸──邪热亢盛 温热汗出如油──亡阴 初按热甚,久按反轻──热郁在表 初按热不剧,久按反甚──热伏于里 肌肤凉──阳气偏衰 身凉无汗──阴盛阳衰 身冷而大汗──亡阳 汗出热退身凉──热透邪退病从表解
(2)基本手法
①触──用手掌轻轻接触病人局部皮肤以了解体表的冷热、干湿 等情况。 ②摸──用手掌轻柔抚摸病人浅部组织,以了解皮下组织的形态 、质地等情况 ③按──用手掌重力按压病人深部组织以了解腔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器的形、质 等情况 ④叩(包括拍、振等)──用掌面叩击、拍打、振动胸、腹腔部 ,以了解腔内容物的质地与性质
(2)诊干湿滑涩 辨干湿 皮肤干——身热者为表邪郁闭(风寒、风燥);不热 者为津液不足 皮肤湿润——伴身热为里热重蒸(燥热、湿热);不 热者风湿留恋 辨滑涩 肌肤滑润──气血充实或痰湿有余 肌肤枯涩──气血久虚或血瘀阴枯
(3)诊其他──肿、痛、疮
肿胀 气肿──按之虽陷,举手即起 水肿──按之凹陷,举之不能即起 疼痛 身痛按之益甚──营卫阻滞,邪阻经络 身痛按之反减──气血久虚,肌络失养 疮疡 局部灼热,压之痛剧,根盘紧束─阳痈 局部不热,压之痛微,根盘平坦─阴疽
中医和诊断—10.1按诊方法和意义
10.1 按诊的方法和意义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将学习中医四诊最后一个诊法:中医按诊。
【含义】按诊,是医生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病人的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的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病位、病性、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按诊是切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诊法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按诊不仅可以进一步的确定望诊之所见,补充望诊之不足,而且还可为问诊提示要点,特别是对脘腹部疾病的诊断,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按诊的方法和意义首先我们来学习按诊的方法和意义。
中医按诊的方法,有相当部分是借鉴西医的触诊和叩诊的方法。
因此,在本课程中,我们仅做简单介绍。
有必要的话,请同学们学习西医诊断学时,再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一)体位首先是按诊的体位要求。
根据按诊的目的和准备检查的部位的不同,应该采取不同的体位。
【基本体位】基本体位,通常采取坐位、或仰卧位、或侧卧位。
【操作要求】病人取坐位时,医生应面对病人而坐,或站立进行。
医生用左手稍微扶住病人身体,右手触摸按压某一局部。
这种体位,多用于皮肤手足、腧穴的按诊。
按胸腹时,病人须仰卧,全身放松,两腿自然伸直,两手臂放在身旁。
医生站在病人右侧,用右手或双手对病人胸腹某些部位进行按诊。
在切按腹内肿块或腹肌紧张时,可让病人屈起双膝,使腹肌松弛或做深呼吸,以便切按。
(二)手法按诊的手法,主要有触、摸、按、叩4种方法。
1触、摸、按触法,是指医生用手指或手掌轻触病人局部皮肤的一种检查方法。
以了解其凉热、润燥等情况,用于辨别外感还是内伤,汗出与否,以及阳气、阴津的盈亏。
摸法,是指医生用手指稍用力的寻抚局部的一种检查方法。
以了解局部的感觉以及肿块的大小、形态等,用于辨别病性,及疾病的虚实。
按法,是指用手重力按压,或推寻局部的一种检查方法。
以了解深层部位有无压痛,或肿块,肿块的形态、质地、大小、活动度等,用以辨别脏腑的虚实和邪气的痼结情况。
【区别】触、摸、按3种方法的区别,一般来讲触法,是不用力,稍微轻轻的诊皮肤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 按诊的方法和意义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将学习中医四诊最后一个诊法:中医按诊。
【含义】
按诊,是医生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病人的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的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病位、病性、病情的一种
诊断方法。
按诊是切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诊法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按诊不仅可以进一步的确定望诊之所见,补充望诊之不足,而且还可为问
诊提示要点,特别是对脘腹部疾病的诊断,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按诊的方法和意义
首先我们来学习按诊的方法和意义。
中医按诊的方法,有相当部分是借鉴西医的触诊和叩诊的方法。
因此,在
本课程中,我们仅做简单介绍。
有必要的话,请同学们学习西医诊断学时,再
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一)体位
首先是按诊的体位要求。
根据按诊的目的和准备检查的部位的不同,应该采取不同的体位。
【基本体位】
基本体位,通常采取坐位、或仰卧位、或侧卧位。
【操作要求】
病人取坐位时,医生应面对病人而坐,或站立进行。
医生用左手稍微扶住
病人身体,右手触摸按压某一局部。
这种体位,多用于皮肤手足、腧穴的按诊。
按胸腹时,病人须仰卧,全身放松,两腿自然伸直,两手臂放在身旁。
医
生站在病人右侧,用右手或双手对病人胸腹某些部位进行按诊。
在切按腹内肿块或腹肌紧张时,可让病人屈起双膝,使腹肌松弛或做深呼吸,以便切按。
(二)手法
按诊的手法,主要有触、摸、按、叩4种方法。
1触、摸、按
触法,是指医生用手指或手掌轻触病人局部皮肤的一种检查方法。
以了解
其凉热、润燥等情况,用于辨别外感还是内伤,汗出与否,以及阳气、阴津的
盈亏。
摸法,是指医生用手指稍用力的寻抚局部的一种检查方法。
以了解局部的
感觉以及肿块的大小、形态等,用于辨别病性,及疾病的虚实。
按法,是指用手重力按压,或推寻局部的一种检查方法。
以了解深层部位
有无压痛,或肿块,肿块的形态、质地、大小、活动度等,用以辨别脏腑的虚
实和邪气的痼结情况。
【区别】
触、摸、按3种方法的区别,一般来讲
触法,是不用力,稍微轻轻的诊皮肤的方法。
摸法,是稍微用力,达到肌层。
按法,是用重力按压,以诊断筋骨、或腹腔深部组织。
【顺序】
按诊的顺序:
先触摸,后按压,
由轻到重,由浅入深,
从健康部位开始,逐渐移向病变区域,先远后近,先上后下的进行诊察。
这里面所讲的先下后下,是指对病人诊查的整体部位而言。
就病变的某一
个局部的按诊来说,有时候是从下向上的逐步寻摸,比如肝,脾按诊。
寻压的
方法,要根据病证的需要来确定。
2叩法
叩法,即叩击法,是医生用手叩击病体的某部,通过振动产生的叩击音、
波动感或者是震动感,以判断病性和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
叩击法,有直接叩击法和间接叩击法两种。
【直接叩击法】
直接叩击法,是医生用中指的指尖,或并拢的掌面,轻轻地直接叩击,或
者是拍打按诊的部位。
通过听音响或叩击手指的感觉,来判断病变部位的情况。
【间接叩击法】
间接叩击法,有拳掌叩击法,和指指叩击法两种。
拳掌叩击法,是医生用左手手掌平贴在病人的诊察部位,右手握成空拳,
叩击左手背。
临床上常用于诊察腹部,或腰部的疾病。
指指叩击法,是医生用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病体需要检查的部位,其他的手指稍稍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手指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节前
端。
这种叩击方法,通常病人采取坐位,或仰卧位,常用于对胸腹部,及肋间部的诊察。
(三)按诊的注意事项
医生在进行按诊时,应该有以下的注意事项:
首先,按诊的体位,及触、摸、按、叩4种手法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
临床诊查时,必须根据不同的疾病要求和诊查目的和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和方法。
第二,医生举止要稳重大方,态度要严肃认真,手法要轻巧柔和,避免突然暴力,或冷手按诊。
第三,注意争取病人的主动配合,使病人能准确地反映病位的感觉。
第四,要边检查,边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和表情的变化,以了解病痛所在的准确部位及程度。
第五,要边询问是否有压痛及疼痛程度,边通过谈话了解病情,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减少病人因精神紧张而出现的假象反应,保证按诊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是医生按诊是的注意事项,因此也提示广大学习者,将来在被医生进行按诊时,要主动配合医生,避免精神紧张。
以上是中医按诊的方法和意义。
本节课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