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教学大纲+教案-2007

合集下载

《资源环境分析系列实验一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环境分析系列实验一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环境分析系列实验一土壤学》教学大纲本实验重点、难点:掌握用比重计测定土壤质地的方法。

实验三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本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掌握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方法。

本实验重点、难点:测定有机质含量时的加样量、加样方法、消煮时间和滴定终点等。

实验四土壤容重的测定和总孔隙度的计算本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容重的测定和总孔隙度的计算方法,了解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与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紧实度之间的关系。

本实验重点、难点:土壤容重测定过程中的取样、称样、水分含量的测定等环节。

实验五土壤酸碱度及缓冲性能的测定本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土壤酸碱度是土壤重要的化学性质,它直接影响土壤养分的存在状态、转化和有效性,对作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掌握酸碱指示剂、电位法测定pH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验证明不同质地、不同酸碱度的土壤对酸和碱的缓冲能力。

本实验重点、难点:pH计的施用,认识不同土壤类型对土壤酸碱度缓冲能力的影响。

实验六土壤水吸力的测定本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测定土壤水吸力的目的、意义以及水分张力计的使用方法在节水灌溉中的作用。

本实验重点、难点:张力计的构造、安装和测定。

实验七:土壤形态特征的鉴定本实验教学要求:通过室内土壤标本观察,要求了解野外土壤剖面观察的一般项目,理解剖面指标的意义,掌握土壤颜色、结构、质地、新生体、侵入体、动物穴、湿度、孔隙度、坚实度等土壤形态要素的含义和定量指标,并学会运用坚实度计、比色卡等鉴定土壤性态,学会土壤石灰性、pH值、高铁、亚铁等土壤性质测定,为观察土壤剖面做准备。

本实验重点、难点:重点和难点均是上述土壤各剖面形态指标含义的理解及几种土壤性质的测定方法。

实验八: 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本实验教学要求:学会正确布置、规范挖掘土壤剖面,实地鉴别土壤发生层、进行剖面记载以及采集纸盒、布袋、整段标本。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5002 课程名称:土壤学课程英文名称:Soil Science先修课程:地质学、基础化学、微生物学、气象学适用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总学时:64 讲课学时64 总学分:4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土壤学是一门关于土壤的物质组成和性质、土壤肥力和土壤管理、土壤资源分布、类型、性质以及评价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学科。

本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如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培肥改土、各种作物的田间土壤管理、因土种植、土壤与环境的作用和关系等。

二、课程基本要求1、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如土壤的物质组成和性质、土壤肥力的发生变化以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土壤肥力调控的原理与措施等,了解土壤退化与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方面理论和知识。

2、掌握土壤的发生规律及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成土过程、土壤肥力的特点;掌握我国主要土壤的分布规律,重点掌握我国南方以及北方主要土壤类型的形成、分布、特性及其利用改良的途径;掌握我国目前土壤分类的原则、方法和现状,了解国际现行土壤分类(主要是美、东西欧)的情况。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本章重点:土壤肥力和土壤组成;难点:土壤圈与其他圈层的交互关系1.1 土壤在人类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0.5学时了解)1.2 土壤及土壤科学的发展(1学时掌握)1.3 土壤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和方法(0.5学时了解)第二章土壤矿物质(4学时)2.1 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0.5学时了解)2.2 粘粒矿物(3学时掌握)2.3 我国土壤粘粒矿物分布规律(0.5学时了解)第三章土壤生物和土壤有机质(6学时)3.1 土壤生物(1学时了解)3.2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其组成(1学时了解)3.3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转化(2学时掌握)3.4 腐殖质的形成和性质(1学时;理解)3.5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和管理(1学时掌握)3.5.3 土壤有机质的管理第四章土壤水、空气、热量(6课时)4.1 土壤水的性质(2学时掌握)4.2 土壤水能态(2学时理解)4.3 土壤空气(1学时掌握)4.4 土壤热量(0.5学时掌握)4.5 土壤温度(0.5学时掌握)第五章土壤形成和发育(4学时)5.1 土壤形成因素及其在土壤发生中的作用(2学时理解)5.2 土壤形成过程(1.5学时理解)5.3 土壤发育(0.5学时掌握)第六章土壤结构与力学性质(6学时)6.1土壤颗粒(1学时掌握)6.2 土壤质地(2学时掌握)6.3 土壤结构(1学时掌握)6.4 土壤力学性质(1学时掌握)6.5 土壤耕作(1学时掌握)第七章土壤水分移动与循环(4学时)7.1 土壤液态水运动(2学时掌握)7.2 土壤气态水运动(0.5学时了解)7.3 土面水分蒸发(1学时掌握)7.4 土壤水循环及调控(0.5学时掌握)第八章土壤胶体表面化学(6学时)8.1 土壤胶体的表面类型(0.5学时掌握)8.2 土壤胶体的表面性质(0.5学时理解)8.3 阳离子吸附与交换(4学时掌握)8.4 阴离子吸附于交换(1学时掌握)第九章土壤溶液化学(4学时)本章重点:土壤的酸碱性;难点:土壤的缓冲性9.1 土壤溶液(0.5学时了解)9.2土壤酸碱性(2学时掌握)9.3. 土壤氧化还原反应(1学时掌握)9.4. 沉淀溶解和络合解离反应(0.5学时了解)第十章土壤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6学时)10.1 土壤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0.5学时了解)10.2 土壤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1.5学时掌握)10.3 土壤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学时掌握)10.4 土壤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1学时掌握)10.5 土壤钾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1学时掌握)第十一章土壤污染与修复(2学时)11.1土壤污染的概念(0.5学时掌握)11.2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0.5学时了解)11.3土壤组成和性质对污染物毒性的影响(0.5学时掌握)11.4污染土壤的修复(0.5学时了解)第十二章土壤退化与生态恢复(2学时)12.1 土壤退化概念(0.5学时了解)12.2 我国退化状况(0.5学时了解)12.3 土壤退化的主要类型和防治(1学时了解)第十三章土壤分类和调查技术(4学时)13.1 土壤分类的基础和要求(1学时掌握)13.2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1学时掌握)13.3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1学时掌握)13.4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1学时掌握)第十四章土壤资源类型及合理利用(6学时)14.1 我国土壤的形成环境条件(1学时了解)14.2 土壤空间分异与分布规律(1学时掌握)14.3主要土壤类型及其性质简介(4学时掌握)14.3.1 铁铝土刚14.3.2 水稻土14.3.3 潮土14.3.4 石灰土14.3.5 紫色土14.3.6、盐碱土土壤学课堂讨论(2学时)。

土壤学教学大纲

土壤学教学大纲

土壤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土壤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农业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土壤的认识和理解,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支持。

本教学大纲旨在规划和指导土壤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土壤的定义、性质和分类;2. 掌握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3. 理解土壤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和影响;4. 学习土壤环境保护和土壤改良的方法;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土壤的概念和土壤形成过程;2. 土壤的物理性质:颗粒大小、结构、密度等;3. 土壤的化学性质:酸碱度、养分含量等;4. 土壤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蠕虫等;5. 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养分吸收、根系结构等;6. 土壤环境保护与土壤污染治理;7. 土壤改良技术:施肥、耕作措施等;8. 实验教学:土壤采样、分析和测试方法。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教材阅读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土壤学的基础知识;2. 实践教学:组织实验课、野外考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讨论与互动:开展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形式,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4.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土壤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考核方式1. 期中考核:开展笔试、实验报告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土壤学知识的掌握情况;2. 期末考核:进行综合能力测试,考查学生对整个学期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实践表现:评价学生在实验实践中的参与度和表现;4.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土壤学概论》等权威教材;2. 实验器材:提供土壤采样器、pH试剂等实验工具;3. 资源平台: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方便学生在线学习和交流。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土壤学概念及概论第二周:土壤的形成和分类第三周:土壤的物理性质第四周:土壤的化学性质第五周:土壤的生物学特性第六周:土壤与植物的关系第七周: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第八周:土壤改良技术第九周:实验课程安排第十周:复习及期中考试八、总结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土壤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和规划,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土壤的概念、特性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Soil Science)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C6112118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层次:本科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专业开课学期:第五学期总学分:2.0总学时:32学时考核方式:考试二.课程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应以下基本知识:1.掌握土壤学的基本概念;决定肥力的物质基础的组成和性质;2.土壤固相部分的基本性质;3.土壤肥力因素的存在状况及调控措施;4.掌握建立和形成土壤学科的物理,化学原理。

5. 运用土壤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土壤资源的野外调查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和改良土壤资源的方法和措施,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中产生的有关土壤环境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介绍土壤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土壤学的分支学科及主要研究内容,土壤学的研究方法。

基本要求:1.使学生了解土壤在农业生产及土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2.理解土壤作为自然资源的特点及保护土壤的重大意义;3.掌握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及正确认识土壤的几个基本观点;4.了解土壤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动态,明确土壤学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任务。

重点: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

难点:土壤肥力的生态学意义。

第二章:岩石矿物的风化与土壤母质的形成教学内容:土壤矿物质的矿物学组成,次生矿物的种类、构造、特性以及其对土壤形成的特殊意义和作用,土壤矿物质的化学组成。

基本要求:1.理解土壤的矿物学组成、化学组成和土壤质地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2.掌握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三大类粘粒矿物的晶层构造特点和性质。

3.了解粘土矿物形成的理论及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重点:土壤矿物质的主要元素组成和硅铝铁率。

难点:三大类粘粒矿物的晶体构造特点。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教学内容: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其组成、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作用、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作用、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土壤有机物质的性质。

农学专业《土壤学》实验教学大纲

农学专业《土壤学》实验教学大纲

农学专业《土壤学》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课名称:土壤实验(Soil Experiment )实验课时数:6学时开课实验室: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实验室大纲撰写人:唐南奇职称:教授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一 土壤质地测定 学时:3学时一、 实验性质土壤质地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成土过程有直接影响。

本实验具技能性和验证性,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室测定土壤质地的常规技术,并加深对土壤质地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方法与原理制备土壤悬液,经过不同时间自由沉降,用密度计测定悬液的密度变化,密度计的读数直接指示出悬液当时悬液中某粒径土粒的含量。

三、实验操作方法1.取编有号码小铝盆(直径46mm 、高18mm),在105--110℃烘箱内烘1小时,取出,在干燥器内冷却后放在光电分析天平称得其恒重(w 0),称约5g 风干土样放入铝盒,再准确称重(w 1)移入加热至105--110℃的烘箱中,打开盖子斜放在一侧(铝盒的盖子可平放在盒下)烘烤8个小时,取出加盖。

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立即称重(w 2) 结果计算:土壤含水量%=%100w w w w 0221⨯-- 2.称样:在扭力天平上称取通过2mm 筛孔的风干样土25g 于100ml 塑料瓶中。

3.分散土粒: 量取0.5N NaOH ,湿润土样,使成糊状,并用橡皮头的玻璃研磨均匀(10-15分钟),然后把余下的0.5N NaOH 全部加入,继续研磨5分钟,粘质土不少于20分钟,壤质土不少于15分钟,使土壤完全分散成泥糊状。

4.制悬液: 用900ml 水分7-8次加入烧杯,塑料瓶中的泥浆水通过0.25mm 筛洗入1000ml 量筒,并加水至刻度,用搅拌器上下缓慢而均匀地搅拌1分钟(上、下起落30次),大于0.25mm 升砂粒洗入铝盒烘干,称重。

5.测定悬液密度: 在测定前20秒,将密度计缓缓放入悬液中,到时间读数,以弯月面上缘为准,记录后取出密度计,并 立即测定液温。

静置40秒后测定<0.05mm 部分(按式计算),静置25分钟后测定<0.01mm 部分,静置2小时后测定<0.002mm 部分。

土壤学教学大纲

土壤学教学大纲

土壤学教学大纲1. 引言概述土壤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介绍本教学大纲的目的和结构。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掌握土壤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质和形成机制等知识。

2.2 技能目标:具备土壤样本采集、分析和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

2.3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壤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意识。

3. 教学内容3.1 土壤学概述3.1.1 定义和研究对象3.1.2 土壤学的发展历史和重要性3.2 土壤的形成与发育3.2.1 岩石风化和土壤母质的形成3.2.2 土壤发育的过程和演替阶段3.3 土壤的物理性质3.3.1 土壤颗粒组成和结构3.3.2 土壤孔隙度和通气性3.4 土壤的化学性质3.4.1 土壤pH值和酸碱性3.4.2 土壤养分和肥料利用3.5 土壤的生物性质3.5.1 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微生物活动3.5.2 土壤动物的分类和功能3.6 土壤分类与名称3.6.1 国际土壤分类系统和命名规则3.6.2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和名称3.7 土壤与环境3.7.1 土壤与水资源的关系3.7.2 土壤污染与修复4. 教学方法4.1 授课讲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递土壤学的基本知识。

4.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土壤样本采集、实验分析和观测。

4.3 讨论研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和学术讨论。

5. 教材和参考资料5.1 主教材:《土壤学导论》(作者:XXX)5.2 参考资料:《土壤理学导论》、《土壤化学导论》、《环境土壤科学》等。

6. 评价与考核6.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6.2 实验报告:按照要求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和提交。

6.3 学术论文:要求学生提交一篇关于土壤研究的学术论文。

6.4 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考察学生对土壤学全面知识的掌握。

7. 进修与应用推荐学生参加相关培训或科研机构,深造土壤学研究或应用领域的技能和知识。

8.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教学大纲的编写思路和内容安排,展望土壤学教学的未来发展和趋势。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概况课程名称: 土壤学(soil science)课程代码: 234010051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50/3(其中理论40学时, 实验10学时)需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地质地貌学等课程适用专业: 适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本科教学。

课程简介土壤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必修课, 属于学科基础课。

土壤学是论述土壤对生物(特别是植物)及其环境影响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课程全面介绍土壤的基本构成, 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 土壤的形成过程、演变和肥力特征, 土壤与植物生长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必修课程。

土壤学作为农业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 广泛服务于农业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建设、区域治理、资源利用与保护等。

二、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认识和掌握土壤的基本物质构成(有机质和矿物质)、基本性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生物学性质)。

认识和掌握土壤的形成因素、形成过程、土壤分类方法和分布规律。

掌握土壤的结构性、耕性和肥力性质以及土壤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

了解和掌握土壤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 土壤与水圈、与岩石圈、与大气圈、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影响。

掌握土壤的科学管理和利用, 如土壤质地改良、结构改良, 耕性改良、水气热调控措等。

1.理论、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必须掌握土壤的基本概念、特性, 能够灵活运用土壤学基本知识进行分析与解决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中遇到的土壤学方面的科学问题。

土壤基本物质构成(矿物质、有机质);土壤基本性质(物理性质-水、气、热, 化学性质-酸碱性、离子交换性质、胶体性质, 生物学性质—有机质转化、氮转化, 物理机械性—耕性);土壤肥力因素和养分性质(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土壤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土壤分类方法和分布规律;土壤的改良和管理利用。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利用土壤学知识去解决农、林业生产中的土壤问题, 进一步利用、控制和改造土壤, 改善生态环境条件, 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服务。

(完整word)土壤学教学大纲+教案-2007

(完整word)土壤学教学大纲+教案-2007

土壤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发生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土壤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基本理化形状及如何进行利用改良的科学。

《土壤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园艺、草学等农学类专业和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要求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过硬。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土壤基本组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形成因素与形成过程、土壤耕作与管理、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及土壤分布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今后从事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区划及丰富和发展土壤科学理论奠定坚实基础.是农林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土壤学》课程历史悠久、实践性强且长期与农业、资源和环境等多学科间相互渗透,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系统性:以土壤圈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为线索,阐述土壤圈与地圈、生物圈、大气圈和水圈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强调土壤学在资源环境科学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综合性:除了讲授土壤圈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外,还讲授它与其它圈层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特征、土壤水资源面临的挑战、土壤污染及其治理、土地退化机理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实用性:内容前后呼应,脉络清晰,将土壤学的基本知识与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学生易于掌握和融会贯通.《土壤学》紧紧围绕土壤肥力讲授土壤组成(矿物质和有机质);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水、气、热、肥状况;土壤形成、分类与分布;主要土壤类型的特点和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本课程主要讲解土壤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为近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打好必要的基础。

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利用土壤学知识去解决农、林业生产中的土壤问题,进一步利用、控制和改造土壤,改善生态环境条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服务。

土壤学教学大纲

土壤学教学大纲

土壤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土壤学》是农业科学、林业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服务于农业持续发展、区域治理、资源利用和保护、环境生态建设等。

主要内容包括土壤的形成与发育,土壤的基本物质和性质,土壤营养与林木施肥,土壤资源利用与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思想上应认识到土壤资源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有限性、复杂性,以及我国土壤资源的现状和未来,从而能做到珍惜土壤资源;在知识和能力上应达到以下5个方面的目标:(1)掌握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的特性及其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作用,以及土壤学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2)掌握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生物和土壤水及空气的物质组成和性质.学会分析土壤各物质组成与土壤肥力的关系;(3)掌握土壤的环境过程,包括土壤形成发育过程、土壤胶体化学和表面化学过程、土壤养分循环与平衡、土壤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过程等;(4)了解土壤耕作和管理,土壤污染与防治和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等土壤管理和保护的理论和技术;最终达到从事相关工作的要求.如林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能从事森林培育、经济林栽培、林木遗传改良、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应用等行业的工作;园艺专业学生具有园艺栽培、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和良种繁殖等方面技能.三、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内容1.绪论(1)土壤在农林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土壤级及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3)近代土壤学的发展概况主要教学方法:课堂授课,板书,多媒体重点与难点:土壤、土壤肥力的概念,理解土壤肥力的生态性。

2.第一章地质学基础(1)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常见造岩矿物(2)岩石的结构和构造(3)岩浆岩(4)沉积岩(5)变质岩主要教学方法:课堂授课,板书,多媒体重点与难点:重点:常见矿物的鉴别特征;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结构、构造;常见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鉴定特征。

难点:岩浆岩物质成分、结晶顺序、分类原则.3。

《土壤学》教学大纲

《土壤学》教学大纲

《土壤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为专业推荐选修课,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土壤学课程的基础上,能够深刻理解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含,并进一步为环境污染诊断与治理提供重要人才储备与理论支撑。

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并掌握土壤的基本组成份和土壤主要特性。

牢固树立土壤作为一种资源在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在整个生态圈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土壤资源形成的自然要素及社会经济特征、掌握环境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掌握土壤的主要形成过程、土壤的发生学分类制、系统分类法的分类依据、掌握中国土壤资源的地理优势、开发特点、中国土壤资源的数量、质量、开发对策、世界土壤资源的现状及变化。

土壤资源利用的限制因素、系列规划和多目标决策、全国土壤资源的类型、土壤性质以及利用改良途径、掌握全国的土壤地理分布规律。

本课程支撑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要求、、、和。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黑体,小号字)绪论第一节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第二节土壤及土壤科学的发展、土壤的概念、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近代土壤科学的发展及主要观点第三节土壤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和方法、分支学科及研究内容、土壤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土壤学的研究方法习题要点: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中的特殊作用、土壤、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本章重点、难点: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土壤及土壤科学的发展。

本章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土壤、土壤肥力、土壤质量、土壤健康等概念以及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理解土壤在农业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圈与其他圈层的关系。

第一章土壤矿物质组成第一节矿物质土粒的粗细分级、土壤矿物质的主要组成、土壤的矿物组成第二节土壤的颗粒组成和质地分类、土壤颗粒组成、土壤质地及其分类第三节土壤质地和肥力的关系及其改良途径、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土壤质地的改良途径第四节土壤矿物质部分的矿物学组成和化学组成、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非硅酸盐粘土矿物第五节粘土矿物的种类、构造特征和分布、风化和成土作用与粘土矿物组成的关系、我国土壤粘土矿物分布规律习题要点: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中的特殊作用、土壤、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本章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土壤颗粒组成和质地及其与肥力的关系,难点是土壤矿物学组成及化学组成。

《土壤学》教学大纲

《土壤学》教学大纲

《土壤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土壤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时:_____学时课程学分:_____学分先修课程:_____适用专业:_____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形成、特性、分类、分布、利用和管理的科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园艺、林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土壤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土壤与环境、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关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土壤的物质组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等基本特征。

(2)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分类和分布规律。

(3)熟悉土壤肥力的概念和评价方法,以及土壤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原则。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土壤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良和利用措施。

(2)具备进行土壤调查、采样和分析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土壤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土壤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一)课程内容1、绪论(1)土壤在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2)土壤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内容。

(3)土壤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2、土壤的形成与发育(1)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包括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等。

(2)土壤形成过程,如原始成土过程、有机质积聚过程、粘化过程、钙化过程等。

(3)土壤发育的阶段性和土壤剖面的特征。

3、土壤的物质组成(1)土壤矿物质,包括矿物质的类型、性质和在土壤中的分布。

(2)土壤有机质,包括有机质的来源、组成、转化和作用。

(3)土壤水分,包括土壤水分的类型、含量、有效性和运动规律。

(4)土壤空气,包括土壤空气的组成、含量、通气性和与大气的交换。

4、土壤的物理性质(1)土壤质地,包括土壤质地的分类、测定方法和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教案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教案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教案第一章:土壤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土壤的定义、组成和特性。

2. 掌握土壤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3. 了解土壤的分类和分布。

二、教学内容1. 土壤的定义和组成:土壤的概念、土壤的组成要素(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

2. 土壤的特性:土壤的吸附性、保水性、通气性、渗透性和稳定性。

3. 土壤的功能和作用:土壤的支持植物生长、土壤的过滤和净化功能、土壤的微生物作用。

4. 土壤的分类和分布:土壤的分类体系、不同类型的土壤及其分布。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土壤的定义、组成、特性和功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土壤实例,加深学生对土壤特性和功能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讨论土壤分类和分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土壤定义、组成和特性的理解。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土壤分类和分布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土壤形成与发育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土壤形成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和影响。

3. 了解土壤发育的不同阶段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1. 土壤形成的基本原理: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2. 土壤发育的因素:母质、气候、生物、时间和地形。

3. 土壤发育的阶段:原生土壤、次生土壤和成熟土壤。

4. 土壤发育的特点:土壤层次性、土壤质地变异和土壤剖面结构。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土壤形成的基本原理和土壤发育的因素。

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土壤剖面观察,加深对土壤发育阶段和特点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讨论土壤发育的不同阶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土壤形成原理和土壤发育因素的理解。

2. 土壤剖面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对土壤发育阶段和特点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土壤物理性质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其对土壤功能的影响。

2. 掌握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湿度等概念。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土壤学3.学时/学分:32/2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园林教研室5.先修课程:6.面向对象:园林专业大二学生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2.课程目标:土壤学是论述土壤对生物(特别是植物)及其环境影响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土壤学作为农业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广泛服务于农业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建设、区域治理、资源利用与保护等。

学习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向学生讲授土壤基本物质构成及其理化属性、土壤形成的条件、过程、性质和土壤类型特征、我省主要土壤的质量特点及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以及通过实验和课程实习,使学生掌握土壤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培养和训练学生观察认知土壤、分析和研究土壤、保护和利用土壤的知识和技术,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绪论(一)具体教学内容1.土壤及土壤科学的发展1.1土壤的概念1.2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1.3近代土壤科学的发展及主要观点2.土壤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和方法2.1分支学科及研究内容2.2土壤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2.3土壤学的研究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土壤及土壤科学的发展。

(三)学生掌握要点土壤的概念、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四)思考题1.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中的特殊作用是什么?2.什么是土壤、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第一篇土壤组成和性质第一章土壤矿物质(一)具体教学内容1.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1.1土壤矿物质的主要组成1.2土壤的矿物组成2.粘土矿物2.1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2.2非硅酸盐粘土矿物3.我国土壤粘土矿物分布规律3.1风化和成土作用与粘土矿物组成的关系3.2我国土壤粘土矿物分布规律(二)教学重点难点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三)学生掌握要点土壤的矿物组成(四)思考题1.何谓土壤矿物质?2.土壤矿物质的组成。

土壤学教学大纲

土壤学教学大纲

土壤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引言
1.1 课程背景
1.2 目标与意义
第二章:基本概念与原理
2.1 土壤的定义与分类
2.2 土壤形成的过程与要素
2.3 土壤的物理性质与特征
2.4 土壤的化学性质与特征
2.5 土壤的生物性质与特征
第三章:土壤调查与分析
3.1 土壤调查的目的与方法
3.2 土壤采样与样品处理
3.3 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方法
3.4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分析方法
第四章:土壤肥力与养分管理
4.1 土壤肥力的评价指标
4.2 土壤养分的来源与循环
4.3 土壤养分的供应与管理
第五章:土壤水分与水分管理
5.1 土壤水分的来源与循环
5.2 土壤水分的保存与利用
5.3 土壤水分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第六章:土壤环境与污染控制
6.1 土壤环境的评价指标
6.2 土壤污染的类型与来源
6.3 土壤污染的监测与防治
第七章:土壤改良与保护
7.1 土壤改良的目的与原则
7.2 增施有机质与调整土壤pH
7.3 土壤侵蚀与保护措施
第八章:实践与案例分析
8.1 土壤学实验室技能培养
8.2 土壤学相关研究领域案例分析
第九章:课程评价与考核
9.1 课程评价的方法与标准
9.2 考核方式与要求
结语
注:以上教学大纲为土壤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与章节划分,具体教学安排可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与需要进行调整与补充。

该大纲旨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土壤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应用,并通过实践与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实验技能。

考核方式旨在评价学生对土壤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应用能力。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Soil Science)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C6112118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层次:本科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专业开课学期:第五学期总学分:总学时:32学时考核方式:考试二.课程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应以下基本知识:1.掌握土壤学的基本概念;决定肥力的物质基础的组成和性质;2.土壤固相部分的基本性质;3.土壤肥力因素的存在状况及调控措施;4.掌握建立和形成土壤学科的物理,化学原理。

5. 运用土壤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土壤资源的野外调查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和改良土壤资源的方法和措施,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中产生的有关土壤环境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介绍土壤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土壤学的分支学科及主要研究内容,土壤学的研究方法。

基本要求:1.使学生了解土壤在农业生产及土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2.理解土壤作为自然资源的特点及保护土壤的重大意义;3.掌握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及正确认识土壤的几个基本观点;4.了解土壤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动态,明确土壤学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任务。

重点: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

难点:土壤肥力的生态学意义。

第二章:岩石矿物的风化与土壤母质的形成教学内容:土壤矿物质的矿物学组成,次生矿物的种类、构造、特性以及其对土壤形成的特殊意义和作用,土壤矿物质的化学组成。

基本要求:1.理解土壤的矿物学组成、化学组成和土壤质地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2.掌握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三大类粘粒矿物的晶层构造特点和性质。

3.了解粘土矿物形成的理论及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重点:土壤矿物质的主要元素组成和硅铝铁率。

难点:三大类粘粒矿物的晶体构造特点。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教学内容: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其组成、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作用、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作用、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土壤有机物质的性质。

土壤学与农作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与农作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与农作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及目的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大学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2、课程目的:土壤学与农作学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与农业水利有密切关系的土壤和作物合理用水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农田水利学和从事农业水利的勘测﹑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工作打下有关的初步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土壤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理解土壤学﹑农作学与农业水利的关系;掌握土壤学与农作学的性质和任务。

本章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第二章土壤的形成与组成2学时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土壤与肥力;理解和掌握土壤的组成。

本章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第三章土壤的基本性状 6学时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土壤胶体与土壤的吸收性能、土壤的酸碱反应;理解土壤的空隙性与结构性、土壤的通气性与氧化还原状况;掌握土壤的热状况与土壤养分状况。

本章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第四章土壤水分 4学时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土壤水分的形态和性质;理解和掌握土壤水分常数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分的能态。

本章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第五章主要低产土壤的特性与改良2学时本章要求学生了解盐碱土、渍害水稻土、红壤土的形态和性质。

本章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第六章作物与水4学时本章要求学生了解作物需水规律及对灌溉排水的要求;理解和掌握作物水分生理、作物与水的生态关系土壤水分常数。

本章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第七章主要农作物的合理用水4学时本章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基本生长过程、特性,需水特点;几种主要农作物合理灌溉排水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措施。

本章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60372课程名称:环境土壤学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Soil Science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54学分:3.0适用对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化学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土壤在环境中的作用与地位,土壤的基本组成、性质和分类,土壤中碳、氮、硫、磷与环境质量,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硒、氟、碘及其环境行为,土壤重金属元素与环境质量,土壤中有机污染物与环境质量,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与环境,土壤退化过程与环境质量,污染土壤的修复,土壤环境工程,环境土壤学的研究方法等。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环境土壤学是研究自然因素和人为条件下土壤环境质量变化、影响及其调控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土壤质量与生物品质、土壤与水和大气质量的关系、土壤元素丰缺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土壤与其它环境要素的交互作用、土壤质量的保护与改善等土壤环境工程的相关研究与应用,环境土壤学是一门新兴的土壤学与环境科学等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土壤在环境中的作用与地位,掌握土壤基本组成、性质与分类,熟悉不同类型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掌握土壤环境质量调控和改善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土壤圈的概念与功能2.熟悉环境污染与土壤污染的含义3.掌握土壤质量及其评估(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土壤与土壤圈1.主要内容土壤、土壤圈。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的定义、土壤的特征、土壤圈的概念、土壤圈的功能。

第二节环境污染与土壤污染1.主要内容环境与环境污染、土壤环境问题和土壤污染。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的涵义、环境污染概念、土壤污染的定义、土壤污染的特点、土壤污染源、土壤污染的类型、土壤污染的防治。

第三节土壤质量及其评估1.主要内容土壤质量、土壤质量的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发生及发展规律的科学。

即研究土壤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基本理化形状及如何进行利用改良的科学。

《土壤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园艺、草学等农学类专业和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要求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过硬。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土壤基本组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形成因素与形成过程、土壤耕作与管理、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及土壤分布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今后从事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区划及丰富和发展土壤科学理论奠定坚实基础。

是农林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土壤学》课程历史悠久、实践性强且长期与农业、资源和环境等多学科间相互渗透,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实用性。

系统性:以土壤圈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为线索,阐述土壤圈与地圈、生物圈、大气圈和水圈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强调土壤学在资源环境科学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综合性:除了讲授土壤圈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外,还讲授它与其它圈层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特征、土壤水资源面临的挑战、土壤污染及其治理、土地退化机理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实用性:内容前后呼应,脉络清晰,将土壤学的基本知识与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学生易于掌握和融会贯通。

《土壤学》紧紧围绕土壤肥力讲授土壤组成(矿物质和有机质);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水、气、热、肥状况;土壤形成、分类与分布;主要土壤类型的特点和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本课程主要讲解土壤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为近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打好必要的基础。

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利用土壤学知识去解决农、林业生产中的土壤问题,进一步利用、控制和改造土壤,改善生态环境条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服务。

二、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1、能鉴别主要的岩石、母质类型和地形地势。

能独立进行土壤剖面的划分及土壤剖面观察。

2、系统掌握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能分析各种肥力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

3、掌握主要土类的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剖面特性、基本理化性状及利用改良的途径和方法。

4、了解土壤的主要类型,并且能进行与林业生产有关的土壤资源调查工作。

(二)能力、技能方面:掌握土壤资源调查、土壤样品采集及常规的土壤分析方法,并且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应用。

能力与技能方面的学习属于《分析测试系列试验Ⅰ》的内容(三)教学说明及学时分配本课程共46 学时,课堂讲授为32 学时,另有教学实验14 学时。

在教学中以土壤的形成、演化为线索,系统讲解土壤学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介绍土壤的形成及土壤剖面;土壤有机质及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的分布规律及主要土类别,土壤学研究的动态。

土壤学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我国土地资源概况土壤是绿色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产、生活和生存的物质基础。

人类衣食住行需要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林业生产,而土壤是农、林业生产的基础,是农、林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

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士壤管理是农业生产的 3 个主要的组成环节。

植物生产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藏在有机质中,直接供给人类植物食品和衣物原料。

动物生产是人类将植物生产中一部分有机物喂养动物,以供给人类动物食品及衣物原料。

土壤管理是人类把不能直接利用的动、植物产品,作为肥料返还给土壤,为植物再生产提供原料。

一、我国土壤资源简况2 土壤是相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不可代替的自然资源。

我国土壤资源丰富,国土面积960 万km,但是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各种山地丘陵地面积占全部土地面积的65%,平原区土地仅占35%。

2 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13hm,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l /3。

人均林地面积0.11hm,占世界人均林地2面积的1/9。

人均草地面积0.28hm,不到世界人均草地面积的1/2。

二、全球土壤退化概况当前人类面临着世界性土壤退化的威胁。

土壤退化指因自然环境因素不佳和人为利用不当引起的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条件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的过程。

2据统计,全球土壤退化面积已达1960 万km。

全世界每年因土壤侵蚀所损失的土壤养分几乎等于世界商品肥料的生产量,每年土壤流失达750 亿t ,相当于 4 000 亿美元的损失。

在土壤退化总面积中约有7 6002 万hm2受盐碱土的影响,占退化土壤总面积的4%。

受各种有毒化合物污染影响的面积 2 200 万hm,占退化总面积的 1.l %。

2据统计,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367 万km,占国土总面积的38.2%。

其中水蚀面积已发展至179 .4 万km 2 2 ,占国土面积的18 .6%,每年流失表土约60 亿t 。

耕地中有667 万~800 万hm,已发生次生盐2 化,有1.0 亿hm 2 2草地退化。

我国现已有重金属污染耕地 2 000 万hm ,农药污染耕地1300 万~1600 万hm,2受酸雨危害的耕地达267 万hm 。

作为农林业工作者,应了解我国土壤资源基本状况,密切关注我国及全球土壤资源发展趋势,珍视每一寸土地,做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为治理土壤退化贡献一份力量。

三、21 世纪土壤科学发展的总趋向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制图和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肥力特征以及土壤利用和管理的科学。

据预测21 世纪世界人口将达到65 亿。

发展中国家缺粮将达到 2 亿t 。

我国20 世纪2末人口达到13 亿,人均粮食不到400kg。

同时全世界每年有 2 亿hm2 2万~66.7 万hm ,2I 世纪初我国人均耕地将约降至0.1hm。

耕地被侵占,我国每年减少耕地46 .621 世纪土壤科学发展的总趋向是:研究土壤与地球生命作用、生物圈与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圈与自然环境、土壤圈与全球变化、土壤物质的组成、性质等。

第二节地球的外圈和土壤的位置地球由若干个不同状态和不同物质的同心圈所组成。

地球表面的一个圈层,主要由富含硅、铝的硅酸盐岩石组成,称为地壳,又称岩石圈。

在地壳的表面和外围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是环绕地球最外层的气体圈层。

水圈包括地球上的海洋、江河、湖泊等,它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圈是地球上有生命物质的部位和空间,它可以深入到整个水圈,以及大气圈和岩石圈的一部分。

上至海平面十多公里,下至海平面下十公里以及地表下几百米都有生命活动,都是生物圈的范围。

地壳表层的岩石受到太阳幅射热以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中水、氧、二氧化碳和生物的共同作用,层:第一层是来自宇宙的能流(光、热)和来自大气的物质流(H2O、CO2、O2、N2等),其中部分为生物固定,形成生物物质,部分又经生物呼吸、蒸发蒸腾和吹扬又进入大气;第二层是生物与土壤间以及同大气、2水圈之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

绿色植物利用光能与来自土壤的水分和养分制造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在土壤中经微生物的分解,部分归还大气,部分进入岩层,部分残留于土壤中进行再循环;第三层是土壤与岩石或岩石风化体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例如水分、热量进入岩石圈,促进岩石风化,而岩石的风化又为土壤和生物提供了营养元素。

第三节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一、土壤的概念什么是土壤?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土壤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但是真正给土壤定一个确切的概念,是不容易的。

历史上在土壤学中存在着不同的土壤概念,这是因为人们从不同的出发点来研究土壤,概括土壤概念的角度不同,所以就产生了不同的土壤概念。

我国劳动人民在数千年前对土壤就有了朴素的认识。

公元121 年前我国古书《说文解字》中就记载着:“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

”“壤,柔土也,无块曰壤。

”。

古代土同吐,壤同月襄,月襄——肥肉也,即肥沃的土称之为壤。

地质学家从岩石风化的地质学观点来认识土壤,认为土壤就是破碎了的陈旧岩石。

或认为土壤是坚实地壳最表面的风化层。

将土壤仅作为岩石的变态来认识。

植物营养学家认为土壤是植物养料的贮存库。

认为土壤是能生长植物的那一部分地壳。

或认为土壤仅是陆地植物生长的自然介质。

19 世纪70~80 年代俄罗斯学者,土壤发生学派创始人道库卡耶夫(B·B·Докучаеь)把土壤作为独立的自然体,认为土壤是五大成土因素——生物、母质、气候、地形和时间综合作用的产物。

这是从土壤发生学观点来认识土壤,在土壤学界得到广泛的认同。

近代美国和西欧对土壤下的定义反映在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中如美国学者N.C.Brady 认为:“含有风化破碎的矿物和腐解的有机质的不同的混合物构成剖面形式的自然体的集合,它在陆地上呈薄层覆盖,并在含有适量空气和水分时能为植物提机械支撑和营养。

”美国《土壤学名词解释》对土壤的定义是:⑴地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质和生物所组成的能生长植物的一个动态自然体。

⑵占据部分地球表面的一些自然体的集合,它能支撑植物并具有由一定地形、气候和生物,通过不同时间对母质所起的综合作用而发生的性状。

或以看出他们很注意把土壤与其它自然因素联系起来,强调土壤能够长植物,进行植物生产这一根本特性。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998 年公布的土壤定义为: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的,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二、土壤的组成土壤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

固体部分包括矿物质土粒和土壤有机质以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动物。

土壤矿物质约占固体部分的95%以上,有机物质的质量百分数一般不到5%。

有机质常包被在矿物质土粒外面。

固体部分含有植物需要的各种养分并构成支持植物的骨架。

土壤液体和气体共同存在于土壤孔隙中。

土壤液体是土壤水分,因溶解着多种养分物质,实际上是稀薄的土壤溶液。

气体是土壤空气。

土壤三相物质的体积比因环境条件的差异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土壤固体占50%;液体和气体占50%,气体和液体不稳定,其比例为气体占15%~35%。

三、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最基本的特性是具有土壤肥力。

关于肥力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不同的时代对土壤肥力有不同的解释:20 世纪30 年代,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认为:“土壤肥力就是土壤在植物生活的全部过程中,同时而且不间断地供给植物以最大限度的有效养分及水分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其它自然体所没有的。

但现在看来威廉斯理论已不够全面和完整,其原因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水分和养分,还包括温度、通气状况等。

沈阳《农业土壤学》:土壤肥力是诸因素综合性状的具体表现。

南京土壤所: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