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图文图解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见图6--1)主要功能是排出溶于水的代谢产物,维持水盐平衡,酸碱平衡,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衡定。
机体将溶于水的代谢产物,通过血循环输送至肾脏,由肾脏形成尿液,然后经输尿管输送至膀胱贮存,最后由尿道排出体外。
若肾功能衰竭,导至体内代谢产物畜积,引起机体内环境平衡紊乱,严重时会出现尿毒症,危及生命。
图6—1 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第一节肾一:肾的形态肾为实体器官,红褐色,位于腹腔的后上部,左右各一,形似蚕豆。
大小:男性:长11.5cm,宽5.5cm,厚3~4cm,重134~148g,女性略低。
分两端: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
两面:前面隆凸;后面平坦,贴腹后壁。
两缘:外侧缘隆凸;内侧缘中份凹陷,为肾门,有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淋巴管等结构进出,它们加上结缔组织包裹形成肾蒂。
肾门向肾实质凹陷为肾窦,内有肾动、静脉的分支、肾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
(见图6—2、3)图6—2 右肾后面观图6—3 右肾前面观二:肾的构造(见图6--3)在肾脏的冠状切面上,将肾脏的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
1、肾皮质皮质肉眼观察为细粒状,红褐色,位于肾脏的浅层,富含血管,其伸入髓质的部分为肾柱。
2、肾髓质髓质肉眼观察致密有条纹,位于肾皮质的深部,血管较少,淡红色,呈锥体形为肾锥体,有15~20个,锥体的尖端钝圆形为肾乳头,伸入肾小盏,内有许多乳头孔的开口。
肾窦内有7~8个肾小盏,每2~3个肾小盏汇合为肾大盏,有2~3个,它们汇合为肾盂,肾盂呈前后略扁的漏斗状,出肾门后移行为输尿管。
三:肾的位置肾脏位于腹腔的后上部,腰区脊柱两旁,呈八字形排列,受肝脏的影响,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
女性和小儿略低于男性,新生儿更低。
1、与椎体的关系左肾上平第十二胸椎体的上缘,下平第三腰椎体的上缘;右肾上平第十二胸椎体的下缘,下平第三腰椎体的下缘;肾门相当于第一腰椎水平,距后正中线约5cm。
2、与第十二肋的关系第十二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份,右肾后面的上份。
系统解剖学 06泌尿系统_PPT幻灯片
2.试述输尿管的形态结构特点、分部及 其狭窄处的临床意义?
3.不同年龄和充盈状态下膀胱的形态位 置对临床操作会有什么影响?
4.比较男、女性尿道结构的异同点及各 自的临床(应用)意义。
制作:温广明 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肾盂离开肾门下行并变细,约在第2腰椎 上缘处移行为输尿管。
上 上前
五.肾的血管与肾段 下前 后
下
肾动脉
肾段动脉及肾段
肾静脉
第二节
输尿管ureter
为一肌性管状 结构,全长20~30cm。 贴腰大肌前面下行, 入盆腔后向内下方 穿入膀胱。
依其行程可分为腹段、盆段和壁内段。
其盆段前方,在 男性有输精管越过, 在女性有子宫动脉 越过(距子宫颈约 1.5cm处)。
第四节
尿道urethra
男性尿道 全长约16~22cm,
分3部: 前列腺部 膜部
特点: 海绵体部 3个狭窄: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 3个扩张:前列腺部、尿道壶腹和舟状窝 2个弯曲:耻骨下弯、耻骨前弯。
女性尿道 全长约4~6cm,
以尿道外口开口于 阴道前庭。
特点: 短、宽、直。
小结及复习思考题
urinary system
组成: 1.肾 2.输尿管 3.膀胱 4.尿道
主要功能:形成并排出尿液
urinary system
泌尿器官——1.肾 输尿管道——2.输尿管
3.膀胱 4.尿道
第一节 肾kidney
一、肾的形态 实质性器官,
形似蚕豆,左右 各一。
位于脊柱两 侧贴于腹后壁。 可内分缘上中、部下凹两陷端,,称肾门,是肾血管和肾盂 等内结外构两出缘入,的前部后位。 两出面入。肾门的结构合称肾蒂。
泌尿系统解剖 ppt课件【17页】
第七章 泌尿系统
第一节 肾 第二节 输尿管 第三节 膀 胱 第四节 尿 道
1
ppt课件
泌尿系统
组成: 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主要功能: 排出机体新陈代谢中产生
的废物和多余的水,保持机 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
ppt课件
第一节 肾
一、肾的形态
肾门
肾蒂 肾蒂内结构:
从前向后
静脉→动脉→肾盂
从上向下
动脉→静脉→肾盂
肾盂 肾窦
3
ppt课件
肾动脉 肾静脉 肾盂
输尿管
二、肾的位置与毗邻
肾为腹膜外位器官、位于脊柱两侧,左肾平第11胸椎体 下缘至第2~3腰椎间盘之间,右肾比左肾低1~2cm。 左、右第12肋分别斜过左肾后面中部和右肾后面上部。
肾上腺 左肾 右肾
输尿管 腰大肌
膀胱
4
ppt课件
肾的毗邻:
尿道内口 尿道外口 尿道旁腺
15
ppt课件
练习题
1 试述肾的位置和毗邻。
2 试述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的部位。
3 名词解释: 膀胱三角、肾柱
16
ppt课件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肾的被膜。 2 输尿管的狭窄部。 3 膀胱三角 4 肾区
难点:
1 肾段动脉和肾段。 2 肾的结构。
17
ppt课件
左肾: 前上部与胃底后面相邻 中部与胰尾和脾血管相接触 下部邻接空肠和结肠左曲
右肾: 前上部与肝相邻 下部与结肠右曲相接触 内侧缘邻接十二指肠降部
5
ppt课件
两肾后面: 上1/3与膈相邻 下部自内侧向外侧与腰大肌、腰 方肌及腹横肌相毗邻
在12肋与竖脊
肌外侧缘之间
泌尿系统结构图
小骨盆前部。 前方:耻骨联合;后 方:男性与精囊、输精 管壶腹和直肠相邻;女 性则与子宫和阴道相 邻。 膀胱穿刺 新生儿膀胱位置较高;老年
人位置较底。
膀胱 耻骨联合
子宫 膀胱 阴道
2020/5/4
15
第四节 女性尿道
较男性尿道短、宽、直开口于阴道前庭,易感染。
2020/5/4
16
小结
1.泌尿系统组成
肾
肾动脉 肾静脉 肾盂
2020/5/4
2
二、肾的位置
腹后壁脊椎的两侧,腹膜
外位器官。
左肾:T11下缘~L2~3椎间
右肾
盘;右肾:T12上缘~L3上
缘。
肾门:L1椎体。
肾门体表投影点(肾
区):竖脊肌外侧缘与第
左肾
12肋之间的夹角处
2020/5/4
4
内→外 1.纤维囊 2.脂肪囊 3.肾筋膜
肾下垂
三、肾的被膜
肾筋膜 纤维囊 脂肪囊
肾筋膜
2020/5/4
5
4. the coveright kidney
纤维囊 脂肪囊
psoas major
2020/5/4
quadratus lumborum
肾筋膜
7
纤维囊
2020/5/4
8
Suprarenal gland (肾上腺)
posterior layer a2n020t/5e/4rior layer
肾筋膜肾下垂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肾筋膜202038coverings202038rightkidney纤维囊肾筋膜脂肪囊quadratuslumborumpsoasmajor202038纤维囊202038anteriorlayerposteriorlayerlevelsuprarenalgland肾上腺20203810四肾的结构一肾皮质二肾髓质肾锥体肾乳头肾盂肾动脉肾静脉肾盂20203811第二节输尿管细长肌性管道一位置腹后壁腹膜后方
泌尿系统图文图解
概述
肾的功能 ①代谢产物、异物排出体外 ②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如:体液渗透压、各电解质浓度和体液 量、调节酸碱平衡。
③内分泌功能: 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1α-羟化酶。
尿 的 生 成 过 程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
肾血流量
第一节(1)
肾的功能解剖
肾的结构特点
右侧
肾
平T12
解 平L3 剖 位 置
Ca2+
Ca2+ATP
溶剂拖曳
4、Ca2+的重吸收
髓袢(升支粗段):20% 主动转运、被动转运
远端小管、集合管:9% 主动转运
影响Ca2+重吸收的因素
①甲状旁腺素(PTH):
促进远端小管对Ca2+的吸收
②血浆磷升高:刺激PTH分泌 ③细胞外液量或动脉血压升高:减少近端小管吸收 ④体液PH值:代谢性酸中毒:促进;
肾素 吞噬和收缩
肾的结构特点
滤过膜
nephrin蛋白
基质+负+负电电荷荷的的蛋硫白酸聚类糖肝素2-8nm
带负电荷的糖蛋白
70-90nm
4-11nm
肾的结构特点
滤过膜的通透性
● 物质通过滤过膜的能力大小 ● 影响因素
①溶质的分子大小:
有效半径在2.0~4.2nm
②溶质的带电情况。
白蛋白 有效半径为3.6nm 却不能滤过
Cl-
NaCl和水的重吸收
集合管
主细胞: 重吸收水取决上皮细胞 顶端膜的水孔蛋白AQP2。
血管升压素
NaCl和水的重吸收
水孔蛋白AQP
AQP1:近曲小管、髓袢细段的顶 端膜和基底侧膜。
AQP2:集合管细胞的顶端膜和细 胞内的囊泡。
泌尿系统结构图
泌尿系统组成: 肾、 输尿管、膀胱、尿道 主要功能:排除机体新 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多 余的水分,保持机体内 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020/5/4
1
第一节 肾
一、肾的形态 豆形。上、下两端,前、后两 面,内侧、外侧两缘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有 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 和淋巴管等出入 肾蒂: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 组织包裹在一起。肾蒂结构排 列:上→下:动脉、静脉、肾 盂 前→后:静脉、动脉、肾 盂。
肾筋膜 纤维囊 脂肪囊
肾筋膜
2020/5/4
5
4. the coverings
2020/5/4
6
right kidney
纤维囊 脂肪囊
psoas major
2020/5/4
quadratus lumborum
肾筋膜
7
纤维囊
2020/5/4
8
Suprarenal gland (肾上腺)
posterior layer a2n020t/5e/4rior layer
√ C.肾筋膜、脂肪囊和纤维囊
D.脂肪囊、纤维囊和肾筋膜 E.纤维囊、肾筋膜和脂肪囊
2020/5/4
21
练习
5.关于膀胱三角的描述,正确的是 A.膀胱尖内面
√B.膀胱底内面
C.膀胱体内面 D.膀胱颈内面 E.黏膜下层较厚
2020/5/4
22
肾
肾动脉 肾静脉 肾盂
2020/5/4
2
二、肾的位置
腹后壁脊椎的两侧,腹膜
外位器官。
左肾:T11下缘~L2~3椎间
右肾
盘;右肾:T12上缘~L3上
缘。
肾门:L1椎体。
肾门体表投影点(肾
泌尿系统(解剖)_图文
肾内各区血流量不同, 皮质血流量大、快; 髓质血 流小,慢。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的情况下,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的 变化,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 调节。
肌源性机制:当肾灌注压( 80~180 mmHg )增高时, 血管平滑肌因灌注压增加而受到牵张刺激,使得平滑肌的 紧张性加强,血管口径相应地缩小,血流的阻力相应地增 大,保持肾血流量稳定。
泌尿小管各 段模式图
(3)集合管与乳头管
许多肾单位的远曲小 管在皮质内陆续汇集 到集合管。
集合管为一直管,从 皮质直行通过髓质。
许多集合管汇入乳头 管,然后通到肾小盏 。
(二)肾小球旁器
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间质 细胞)组成。
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位于肾小体三角区 。
泌尿系统(解剖)_图文.ppt
第一节 概述
一、排泄的概念及其途径 排 泄: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体内的代谢终
产物、过剩的物质以及进入机体的异物等 排出体外的过程。
皮肤
排泄
泌尿系统
消化道
呼吸道
人体的排泄器官及其排泄物
━━━━━━━━━━━━━━━━━━━━━━━
排泄器官
排泄物
───────────────────────
球旁细胞
系膜细胞
球旁复合体模式图
致密斑
球旁细胞
三、肾血液循环
肾血液循环
肾的血液循环
肾动脉由腹主动脉垂直分出, 其分支经叶间动脉→弓形动脉 →小叶间动脉→入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又分支成肾小球毛 细血管网,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而离开肾小体。
解剖__泌尿系统_图文
三、膀胱的位置和毗邻
成人膀胱位于小骨盆 腔前部,耻骨联合 后方在成人,空虚 的膀胱居小骨盆内 ,上方有腹膜覆盖 ,为腹膜间位器官 。
★膀胱充盈时,膀胱尖及腹膜 返折线可上升至耻骨联合以上。
三、膀胱的位置和毗邻
膀胱的位于盆腔内,
(前方)耻骨联合的后方 后。方(男女有别) ◆女性—与子宫颈 和阴道相邻;膀胱颈 与尿生殖膈相邻。 ◆男性—膀胱底与精 囊、 输精管末端和直肠 相邻。膀胱颈与前列腺 相接。
毗邻
肾上端-肾上腺 肾后面-上1/3借膈与肋膈 隐窝相邻;
-下2/3与腰大肌、腰方 肌和腹横肌相邻。 肾前面
右肾-十二指肠降部 -肝右叶和结肠右曲
; 左肾-胃、胰、空肠 -脾和结肠左曲
三.肾的被膜
肾的表面包绕三层被膜, 自内向外依次为
纤维囊 脂肪囊 肾筋膜
肾的正常位置依赖于肾筋膜、脂肪 囊、肾血管、肾的邻近器官、腹膜和 腹内压等固定并保持。
肾门 肾蒂 肾动脉 肾静脉 肾盂 输尿管
二.肾的位置和毗邻(与十二肋的关系 )
肾位于腹膜后方、脊柱两侧,是腹膜外位 器官,通常为左高右低。
左肾上端通常与第11胸椎下缘平齐下端平 第二腰椎体下缘。第12肋斜过左肾后方的中份 。右肾由于受肝的影响,位置较左肾低于半 个锥体。因此,第12肋斜过右肾后方的上份。
上
五.肾的血管与肾段上前 后 下前
下
肾动脉
肾段动脉及肾段 肾静脉
第二节
输尿管
左右各一,为一肌性管 状结构,全长 20~30cm。贴腰大肌 前面下行,入盆腔后 向内下方穿入膀胱。
依其行程可分为腹段、盆段和壁内段。
其盆段前方,在男 性有输精管越过, 在女性有子宫动脉 越过(距子宫颈约 1.5cm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血钾浓度: Na+-H+交换与Na+-K+交换竞争。 3、血容量改变:
慢性血容量减少刺激Na+-H+交换。
2、分泌NH3 (近端小管):扩散与逆向交换
小管腔
Na+
NH4+
谷胺酰胺
细胞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 的超滤液量。 •正常成人为125ml/min。 •GFR = Kf × PUF
Kf = K × s
肾小球滤过分数
(filtration fraction)
•是指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
的比值
•正常值约为
125/660×100%=19%
滤过膜
4-11nm
nephrin蛋白
①甲状旁腺素(PTH):
促进远端小管对Ca2+的吸收
②血浆磷升高:刺激PTH分泌
③细胞外液量或动脉血压升高:减少近端小管吸收
④体液PH值:代谢性酸中毒:促进;
代谢性碱中毒:减少
⑤VitD3:促进远端小管对Ca2+和磷的重吸收
葡萄糖的重吸收
5、葡萄糖的重吸收
①部位:
仅限于近端小管
②机制:
继发性主动转运
葡萄糖的重吸收
肾小管葡萄糖吸收机制
X
葡萄糖转运体2
葡萄糖的重吸收
③ 肾糖阈:
180mg/100ml
9-10mmol/L
④ 葡萄糖吸收极限量:
300mg/100ml
男性:375mg/min
女性:300mg/min
葡萄糖的重吸收
6、其他物质的重吸收
氨基酸;(Na+同向转运体)
HPO42-;SO42- ; (Na+同向转运体)
改变滤过平衡点
第二节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三)滤过系数(Kf) 单位有效滤过压下,单位时间
经过滤过膜滤过的液体量
Kf = K × S
比其他组织的K值大1-2个数量级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 物质转运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
重吸收 分 泌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重吸收的方式
主动转运(原发性、继发性) ; 被动转运(扩散、渗透、易化扩散);
3、K+的重吸收
①吸收量:94%
近端小管:65-70%
髓袢:25-30%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可调控
②吸收方式:
主动转运(近端小管确切机制不清)
K+的重吸收
髓袢升支粗段
K+被动转运
K+
K+的重吸收
3、K+的重吸收
闰细胞:在细胞外液[K+]极低时发生
H+
K+
4、Ca2+的重吸收
吸收量:94-99%
总钙量占体重2% 骨组织99% 牙、软组织及细胞外液:1% 血浆40%与蛋白质结合 血浆60%滤过入肾小管
细胞外液K+浓度升高 醛固酮分泌增加 小管液流速增高
小管液相对于主细胞内的负电位值
小管液Cl-的浓度降低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4、排出血浆中某些物质 :
肌酐; 青霉素,速尿; 酚红;
第四节
尿的稀释和浓缩
一、尿浓缩和稀释 的基本过程
尿浓缩和稀释的基本过程
尿液的稀释和浓缩部位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尿浓缩和稀释的基本过程
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
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
髓袢是重要结构
肾髓质高渗的保持
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
肾髓质高渗梯度的保持
直小血管作用 维持髓质高渗的NaCl浓度,
带走髓质组织液多余的水。
NH4+ HCO3Na +
HCO3-
NH4C l + Na +
2、分泌NH3 (髓袢升支粗段)
Na+-2Cl--NH4+同向转运,NH3扩散入集合管
NH3 + H+
NH4 +
分泌NH3意义
每排出一个NH4+:
促进一个H+分泌, 一个NaHCO3吸收入血。
3、 K+的分泌:
主要在远曲小管、集合管
(二)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血压高,利于滤过。
约为主动脉平均压的40~60%;
(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的血压低,血管 内胶体渗透压高,利于肾小管吸收。
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四)直小血管的形态利于肾髓质 高渗透压的维持
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最重要取决于肾入球小动脉的阻力
(五)肾血流量的调节 1、自身调节
肾血流量自身调节
肾动脉 肾小管 球旁细胞
肾的神经支配
肾的感觉神经
下丘脑
肾神经 脊髓
机械刺激 化学刺激
第一节(2)
肾的血液供应
肾的血液供应
腹主动脉
肾静脉
肾的血液供应
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一)血流量大,主要分布在皮质 1200ml/min(两肾,安静) 94%——肾皮质层 5%——外髓 1%——内髓
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② 前列腺素:PGI2、PGE2
③ 缓激肽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研究肾功能的一些实验技术 微穿刺 微灌流
细胞内微电极记录
膜片钳技术 分子生物技术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微穿刺实验证明 肾小球的滤过液是血浆的超滤液
微细玻璃管
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NaCl和水的重吸收
①近端小管 水的重吸收:渗透梯度 “溶液拖曳现象”
NaCl和水的重吸收
②髓袢 重吸收滤过的20% NaCl, 15% H2O。
髓袢降支
对NaCl不通透 对水通透
NaCl和水的重吸收
髓袢升支细段
对水不通透 对NaCl通透-易化扩散
NaCl和水的重吸收
髓袢升支粗段
水不通透
NaCl继发性主动重吸收
H2O—抗利尿激素。
NaCl和水的重吸收
远曲小管初段
H20不被重吸收
NaCl主动转运:Na+-Cl-同向转运
NaCl和水的重吸收
远曲小管后段、集合管
主细胞:
重吸收Na+,分泌K+
Cl-
NaCl和水的重吸收
集合管
主细胞:
重吸收水取决上皮细胞
顶端膜的水孔蛋白AQP2。
血管升压素
NaCl和水的重吸收
溶剂拖曳;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物质通过上皮的转运
跨细胞途径 细胞旁途径
几种物质的重吸收
1、NaCl和水的重吸收
① 近端小管:65-70%
NaCl和水的重吸收
①近端小管 前半段:Na+的重吸收:主动重吸收
NaCl和水的重吸收
①近端小管 后半段: Na+的重吸收:细胞旁途径
Cl- K+ HCO3H+ ClNa+
近端小管:70% 髓袢:20% 远端小管、集合管:9%
4、Ca2+的重吸收
近端小管:(70%) 跨细胞途径:主动转运(20%) 细胞旁路:被动转运(80%)
Ca2+ Ca2+ ATP
溶剂拖曳
4、Ca2+的重吸收
髓袢(升支粗段):20%
主动转运、被动转运
远端小管、集合管:9%
主动转运
影响Ca2+重吸收的因素பைடு நூலகம்
近髓肾单位 肾皮质的近髓层 10-15% 较大 差异较小 形成肾小管周围毛细 血管网和U形直小血管
深入内髓,甚至达乳头 几乎无
肾的结构特点
集 合
管
肾的结构特点
球旁器(近球小体)
管球反馈 感受小管液 NaCl含量
肾素 吞噬和收缩
肾的结构特点
滤过膜
4-11nm
nephrin蛋白
基质+负电荷的硫酸类肝素 2-8nm +负电荷的蛋白聚糖
尿液的稀释机制
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下降
ADH减少
②肾髓质高渗浓度 不存在
尿浓缩和稀释的基本过程
尿液的浓缩机制 ①ADH的存在 ②肾髓质高渗状态
尿浓缩和稀释的基本过程
肾髓质渗透梯度示意图
冰点降低法测定 肾组织分层切片
沙鼠可产生20倍高于血浆渗透压的高渗尿 人最多产生4-5倍高于血浆渗透压的高渗尿
剖
位 置
肾的结构特点
15-25个肾椎体
肾的结构特点
肾 结
构
肾的结构特点
肾单位
100万个/肾
肾的结构特点
皮 质 、 近 髓 肾 单 位
肾的结构特点
皮 质 、 近 髓 肾 单 位
肾单位
皮质肾单位 分部 占肾单位总数% 肾小球体积 入、出球小动脉口径 出球小动脉分支 肾皮质的外层和中层 85-90% 较小 入球大于出球 形成的毛细血管几乎 全部缠绕在皮质部 肾小管周围 髓袢 球旁器 短,只达外髓层 有,肾素含量多
血压在80-160mmHg,肾血流量相对恒定 肌源学说 管-球反馈
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五)肾血流量的调节 2、神经调节: 交感神经
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四)肾血流量的调节 3、体液调节(收缩) ①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② 血管紧张素Ⅱ
③ 血管升压素 ④ 内皮素
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四)肾血流量的调节 3、体液调节(舒张) ① NO
二、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 形成和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