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玲的《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题》

合集下载

高考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

高考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

技法演练——高考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河南牛茂林中国古代诗歌讲究炼字,这是诗歌语言鉴赏中的精彩内容,更是诗歌整体鉴赏的重要切入点,高考诗歌鉴赏命题对此情有独钟。

下面归纳几种方式,或许会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一、提示赏析直接从诗句中确定关键字,并且点明鉴赏方向,要求考生进行赏析。

例如:2004年浙江卷题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案:“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解析:试题第一题指定“空”为鉴赏字,鉴赏方向是“表情达意”。

联系诗句环境,应该注意诗句意境的营造和诗中人物形象的感情抒发。

2005年上海卷题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第14—16题。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

……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HT][注]谪仙:李白。

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

……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答案:化静为动,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

解析:题中有古人的评述,但是不是针对这首诗的,而且方向也不明确。

结合这首诗的特点,应该从写景特点以及写景方法上考虑。

二、自主赏析这是从“提示赏析”中分化出来的,也是直接从诗句中确定关键字,不过并不明确鉴赏方向。

例如:2004年全国卷Ⅱ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诗歌鉴赏之“炼字”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诗歌鉴赏之“炼字”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诗歌鉴赏之“炼字”考点精讲诗歌鉴赏中“炼字”题型的答题步骤和技巧一、“炼字”题常见问题类型1.诗中某个字用得好(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简要分析它好在哪里。

2.某一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说出你的理由。

3.本诗中的某字,在其他的版本中作某字,你认为哪一个好,为什么?4.赏析本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者分析某字的表达效果。

二、答题技巧在进行炼字题的解答中,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让我们赏析的这个字是哪一类型。

在高考题目中,常见的炼字的类型有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一)动词动词是在炼字题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

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

一些动词有着一词多用或者是活用的情况,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意境。

所以在炼动词的时候不仅要强调用的准确,还应该强调用的巧妙。

比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作者用一个“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的热烈,甚至能够让人联想到花丛中的蝶蝶飞舞的热闹景象,完美地将春天这种生机盎然的景象展现出来。

(二)形容词在古诗词中,少不了对各种景物进行描写,诗人在描写的时候就需要运用一些形容词来将抽象的景物具体化形象化。

比如:“玉阶空伫立,速鸟归飞急。

”其中“空”字表达白白地、孤独地意思。

一个空字将诗人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和惆怅表现出来,使主题更加鲜明。

另一种情况是,形容词也可以活用作动词,比如:“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其中“红”和“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本诗中被用作动词,既能够表示鲜明的色彩,又能够体现出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数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诗人的笔下能够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数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为题为“早梅”,言“数枝”不如“一枝”准确,更能体现节令之早,突出诗人对“凌寒独自开”的早梅的喜爱之情。

(四)叠词在古诗中诗人运用叠词一方面强调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增加古诗的韵律,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高考语文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含例题)

高考语文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含例题)

高考语文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含例题)题型一:鉴赏诗歌“炼字”艺术炼字类题型常见设问方式主要有:1.诗中某字用得好(或“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2.某句(联)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请简要分析。

3.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4.赏析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说明某字的表达效果。

【名题精选】【示例1】(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分)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五盘岭: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问题】“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4分)【思路解析】题干已点明三四两句中“斗”“攒”两字用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分析时应联诗句上下文语境,具体解说这两个字“生动传神”体现在哪里,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征。

“斗”在句中用作动词,山崖本是静态的,用“斗”字,则将江两岸的山崖比拟化了,仿佛是两头巨兽在搏斗一样,化静为动,生动形象,突出山崖的陡峭;而“攒”字是“群峰”的形态,因为“日隐”,天色昏暗,群峰连绵,重峦叠嶂,宛若攒聚在一处,突出峰峦密集、重叠、拥挤的状态。

【参考答案】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技法点拨】解答炼字类题型切忌将该字孤立起来、割裂理解,而应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

此类题型解题步骤通常是: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顺带指明手法;展开联想与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指出该字在写景状物方面的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指出该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练习之炼字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练习之炼字

炼字阅读下面这首词,完威8~9题(8分)南乡子。

秋暮村居【清】|纳兰性德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

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

一片烟笼十里陂。

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

归路迷。

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

家在寒林独掩扉。

?? 【注】①荧荧:灯光闪烁之貌。

元吴师道《桐庐夜泊》:“灯光隐见隔林薄,湿云闪露青荧荧。

”8.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知识点】考查考生鉴赏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此词描绘了秋暮时节一幅山村田园风光图。

通过写红叶,寒溪、空山、万木、山峦参差、烟笼长堤、犬吠、鸡鸣、寒林村舍等意象,(2分)营造出一种静谧、疏朗、空旷的意境,透露出作者的欣喜、恬淡、闲适而又略显孤独的情感。

(2分)? 解析:对本题的回答要抓词中主要的意象,“红叶”说明是秋天,“寒溪”“空山”“万木”“烟笼”“十里陂”“吠犬”“鸣鸡”“灯火”,描绘出出一种静谧、疏朗、空旷的山水田园景色;情感可通过“满”“空”“迷”等词语,再结合词的意境以及作者常识来理解。

【思路点拨】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如上题中的“寒溪”“空山”“吠犬”“鸣鸡”“灯火”等。

9.简析“一路空山万木齐”中“齐”字的妙处。

(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重点考查炼字。

【答案解析】齐,布列(整齐)之意。

(1分)一路行来,但见空谷寂静,遍山林木整齐布列。

(1分)一个“齐”字,写出了木叶尽脱,山林空阔的暮秋山景。

境界阔大,很有气势。

(2分)? 解析:先根据词理解“齐”在此句的具体含义“布列(整齐)”,再说说本句的意思,最后说效果即可。

【思路点拨】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题:诗歌鉴赏之炼字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题:诗歌鉴赏之炼字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题:诗歌鉴赏之炼字题【考点阐释】所谢炼字,是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方法探究】一、如何鉴赏诗歌炼字所富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炼字的本质在于炼意。

可以抓住“字与意”这个纲。

1.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古诗句中的一些词语的用法较为特殊,了解其用法,对于我们理解句意乃至体会整首诗歌的思想感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白在一首表现音乐的诗中写道“客心洗流水,徐响入霜钟。

”“洗”字在用法上有被动意义,亦即“流水洗客心”之意。

“洗”字与“客心”搭配就充分表现出了音乐涤荡胸中世俗杂念的巨大感染力量,与“流水”搭配又暗取“高山流水”的典故,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与蜀僧的深情厚谊。

2.体会诗人炼字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的炼得极好的字,往往能抓住特征表现景物。

杜甫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一句中,“燃”字用得极妙,由“燃”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火,把花与火相比,就抓住了花明丽、鲜艳的特征,在青绿背景的反衬下,花朵就显得格外红艳。

不仅如此,还利用火苗燃烧的跳动感,赋予花儿以动感,化静为动,就把花朵竞相开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生机盎然的特征准确地传达出来了。

3.体会诗人赋予所描绘景物的情趣、情感和诗意好的诗词往往能赋予景物以情趣、情感。

只要我们驰骋想象,就能领悟到其中的诗意。

这个想象的空间,就是诗意的空间。

孟浩然有一首《宿建德江),“移舟泊烟者,日称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其中后两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

一个“低”字,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而一个“近”字则赋子了景物以感情。

诗人为何不说江清“人近月”而说江清“月近人”呢?当然,除了要符合音的、格律上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日释客愁新”,所以月亮成了一个能理解诗人痛苦和愁情的伴侣,它要主动靠拢来陪伴、安慰漂泊流浪之人。

4.体会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化王国维有所谓的“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2020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炼字”题解题思路

2020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炼字”题解题思路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炼字”题解题思路【题型分析】诗歌中常有一些经过作者仔细推敲后,显得极其准确生动又传神的字词,“炼字”题就是鉴赏这些字词的精妙之处。

以动词、形容词的考查居多,有时也有数量词、叠词和虚词。

不同词性的字词,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效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答题思路】1、“定”:定词性、定字义。

有些题目要求自己寻找判定,这时就要先定下关键字。

2、“联”:联系语境、发挥自己的联想、联系日常所学,对关键字进行判定和分析。

动词:通常具有精准传神地表现被描述对象某种特点的效果,常会涉及到拟人手法,使得所刻画的对象富有动感;形容词:从形、声、色、态等方面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特点,还能传达作者某种感情,有时要注意考虑词语在状物和抒情时的双关含义;数量词:精心选用的数量词,可以产生隽永新奇的效果;叠词: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拟声叠词的使用,还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虚词(副词、连词):副词的精妙使用,能够有气韵流动、悠扬婉曲、化平淡为神奇的艺术效果。

【真题直击】(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分)早上五盘岭①唐·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案】①“斗”字有“争斗”之意,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用拟人的手法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6诗歌鉴赏之炼字题

6诗歌鉴赏之炼字题
诗歌语言 第1节:炼字题
炼字题(微观)
诗眼题(宏观)
诗歌 语言
炼句题
语言风格题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 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 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 其生动的效果。
确定 关键词
词性: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 拟声词、色彩词、虚词。 位置:二三五七
手法的词 “弄”字写活了月下之“花”,尽显拟人之妙处
[即时小练] (一)聚焦动词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第一句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答:
[答案] “怨”字用得最好。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 又是吹笛人之心。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这两句中分别是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答:
拟 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
声 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
词 不通声暂歇。……呕哑嘲哳难为听。”诗中用了“嘈
嘈”“切切”“间关”“呕哑”“嘲哳”等拟声词,把
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
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
词类
解说
表现颜色的词语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
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 数
雨中。”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写了江南 量
的广阔、深邃和迷离。“千里”二字正表现了这些。作者 词
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看、来听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
二是心理的耳目。生理的耳目实见实听,心理的耳目虚
见虚听,虚实结合,驰骋千里,才能写出“江南春”
“炼”字需关注的 大词类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炼字》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炼字》
“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 义)。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 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 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 鸣 (描景象)。把一派春意盎然、 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点作用)。
第二种类型: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第一种类型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 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 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头春意 闹”的“闹”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闹’ 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用得好不 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 为什么?(比较鉴赏)
炼字题如何解答?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
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 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
某个字(某句话)运用了…手法 (修辞方法),表面的意思是… 言外的意思是…(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某个字(某句话)运用了…手法 (修辞方法),表面的意思是… 言外的意思是…(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如果换作某,就起不 到这样的表达效果.
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 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 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 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 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 方法,就叫做炼字。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 甫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炼字”题解题思路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炼字”题解题思路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炼字”题解题思路【题型分析】诗歌中常有一些经过作者仔细推敲后,显得极其准确生动又传神的字词,“炼字”题就是鉴赏这些字词的精妙之处。

以动词、形容词的考查居多,有时也有数量词、叠词和虚词。

不同词性的字词,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效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答题思路】1、“定”:定词性、定字义。

有些题目要求自己寻找判定,这时就要先定下关键字。

2、“联”:联系语境、发挥自己的联想、联系日常所学,对关键字进行判定和分析。

动词:通常具有精准传神地表现被描述对象某种特点的效果,常会涉及到拟人手法,使得所刻画的对象富有动感;形容词:从形、声、色、态等方面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特点,还能传达作者某种感情,有时要注意考虑词语在状物和抒情时的双关含义;数量词:精心选用的数量词,可以产生隽永新奇的效果;叠词: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拟声叠词的使用,还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虚词(副词、连词):副词的精妙使用,能够有气韵流动、悠扬婉曲、化平淡为神奇的艺术效果。

【真题直击】(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分)早上五盘岭①唐·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案】①“斗”字有“争斗”之意,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用拟人的手法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2025年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

2025年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

答案展示:
“横”,横浮的意思。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加湍急。郊野渡口,行人无 多,此刻更其无人,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横在涧中,自在浮 泊,悠然漠然。“横 ”准确地写出了空空的渡船自如自在,恬然悠悠的形 象特征,从而以这种清幽自在的场景,较好地表现了诗人恬淡的胸襟。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请简析“五岭 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腾”“走”二字的妙处。
的前提
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选用人才的慨叹
语言特点句 表达技能句 行文结构句
倒装,有错位之美;对仗,有整饬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全为倒装句,按现代汉语语法顺序,应调
整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莫道不销魂,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 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注】“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定居临安一带(今浙江杭州),部分 士人不忘故国,时发感慨。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开头运用征鸿和归燕进行比兴,表达了词人郁结在胸中的思乡之情。 B.“一春”是指词人对故乡的怀念从春分、春社,直到寒食,经历了整个 春天。
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要看出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秋日菊花喻人消瘦,暗示
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
出相思之苦,耐人寻味
高考所选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处:首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 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 秋瑟瑟。”用于开篇,交代时间、地点,点明季节特征, 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 渲染出一种悲凉气氛,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蹊径,尤 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

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

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

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回味经典:①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品味“推、敲”之别②春风又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填谁最合适?一、明确教学目标:(一)熟悉炼字题的常见题型。

(二)掌握炼字题的解题方法和答题思路。

要求:解读诗歌,掌握答题规律,有效组织答案,做到准确答题、规范答题。

二、炼字一般炼哪些字炼字:动词、形容词、叠词、颜色词、副词等三、各类词的作用(一)生动形象类(动词、形容词)动词——凝练形象,生动传神,有的更有化静为动的效果。

特点: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

形容词——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

(特别注意:重叠运用和活用作动词)。

(二)强调类(副词、叠词、颜色词)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获得更有诗意的表达。

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加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

颜色词——增强描写的色彩感,渲染气氛,表现心情。

特点:准确、鲜明、强调突出。

具体教学内容:四、高考炼字题主要设问方式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五、举例分析:例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下方山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问:诗歌三、四句中“白”“黑”两字的使用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5分).例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六、归纳梳理答题思路:(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结合修辞、表现手法分析,再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注意: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联想想像,再现诗句表现的图景。

(3)点出该字表达效果。

七、挑战15年高考:1、(15广东)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炼字(练习与答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炼字(练习与答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之分析炼字(练习与答案)【考点解读】诗歌作品的语言——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感情、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考点精解:鉴赏诗歌字词意义时,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推敲:1.从表情达意的角度。

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类试题的解题步骤为:第一步,牢记语言风格的种类,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准确概括语言特色;第二步,结合诗歌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诗歌的语言风格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现了诗(词)人怎样的情感。

【技巧点拨】考准确理解古代诗歌中字词的意思,掌握炼字炼词技巧,应关注“两把握,四要点”。

“两把握”指:1.从字词的表面义和语境义入手,把握字词的含意。

无论是炼字还是炼词,首先要把握字词的具体意义,除了把握字词的表面义外,还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把握其语境义。

2.从使用的手法入手,把握句子的特色。

分析关键字词所在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把握句子的语言特色。

“四要点”指:1.交代字或词的具体意思。

2.给出字词所使用的手法。

归纳字词使用的手法可以从描写景物的手法入手,比如从嗅觉、听觉、视觉或动静、虚实、远近、明暗等角度分析景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如比拟、比喻、夸张、借代等。

3.写出字词描摹的景物特征。

4.写出表达的思想情感。

具体的答题模板:字(词)的意思+使用的手法+描述的画面(营造的氛围)+表达的情感。

【经典例题】一、(2014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题目: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3分)【答案】“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步骤一) 。

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步骤二) ,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步骤三) 。

高三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

高三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
“压”有“压在”之义,说明梦的浓郁。(释含义)
梦本无形,却说“满船”,被“压”在星河上,具 体可感,十分传神真切。(描景象)
作者在此以梦境中淡淡的喜悦来衬托现实中的失意 与失望。(点手法,明情境)
“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了。
炼字,即用最妥切、最精确、最形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点明诗人独自一人背对着大雁飞去的方向前行,大雁的成群结队与诗人独自一人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举目无亲的孤独落寞。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 ——炼字原则
请你评点
1、“背”字,准确的写出了诗人离乡北行的孤单身影, 表达了诗人的哀伤、无奈以及离乡的孤独之情。
2、“背”说明诗人是与大雁背道而驰的,大雁南飞, 诗人却只能北上,且“雁”代表着诗人心中远大的志 向,但现实中自己却与理想渐行渐远,表达了诗人壮 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懑。
3、“背”是背对、背离的意思,诗中指诗人背向雁群、 背离故乡远行,和“独”结合在一起,更突显出诗人 形单影只、背井离乡的辛酸苦楚。
请对首句中的“老”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1)“老”本指衰老,这里有“使……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一字妥帖,则全篇生色。
老”之意。(释含义)2)秋风飒飒而起,吹得洞庭 (描景象)3)一个“老”字,运用拟人的手法,融情于景,不仅写出了洞庭湖被西风吹老,也指诗人因被无情的时光吹老,一夜发白
诗赋以一字见工拙 。——苏轼
一字妥帖,则全篇生色。 ——严羽《沧浪诗话》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
——卢延让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复习
一、识题型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或某字 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高考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

高考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

技法演练——高考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河南牛茂林中国古代诗歌讲究炼字,这是诗歌语言鉴赏中的精彩内容,更是诗歌整体鉴赏的重要切入点,高考诗歌鉴赏命题对此情有独钟。

下面归纳几种方式,或许会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一、提示赏析直接从诗句中确定关键字,并且点明鉴赏方向,要求考生进行赏析。

例如:2004年浙江卷题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案:“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解析:试题第一题指定“空”为鉴赏字,鉴赏方向是“表情达意”。

联系诗句环境,应该注意诗句意境的营造和诗中人物形象的感情抒发。

2005年上海卷题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第14—16题。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

……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HT][注]谪仙:李白。

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

……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答案:化静为动,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

解析:题中有古人的评述,但是不是针对这首诗的,而且方向也不明确。

结合这首诗的特点,应该从写景特点以及写景方法上考虑。

二、自主赏析这是从“提示赏析”中分化出来的,也是直接从诗句中确定关键字,不过并不明确鉴赏方向。

例如:2004年全国卷Ⅱ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
高考诗词鉴赏基本题型之 炼字题
主讲教师: 新余市第一中学 刘小玲 微课制作: 新余市第一中学 刘小玲 /hfz2866/ 百阁之光语文工作室监制
“炼字”就是锤炼语言。 炼字主要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鉴赏时把握词不离句、词不离意、词不离题的策 略。
提问方式
答题模式
• 格式: • 该词有……的含义,采 用……修辞手法,释含义、 明手法},写出了……情景, {描景象},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或者在结构上还照 应了(前)后文的……(或 “为……做了铺垫”){表 感情、谈作用}。
炼字篇
•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 作简要分析 2、对某字进行赏析或简析某字的 表达效果 3、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 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诗的诗眼是什么 5、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 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 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手 法(释含义、明手法) • 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还原到句中, 描摹景象(描景象) • 第三步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 境/表感情/谈作用)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 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炼字篇
•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一)。
•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 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 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二)。
•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 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